淋巴細胞白血病是一種血液腫瘤病,病變累及周圍血液、淋巴結及全身臟器。按病程的緩急及白血病細胞的分化程度可分為以下兩種:
-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ˋLL)
起源于骨髓中的白細胞,由幼稚淋巴細胞(一種未成熟的淋巴細胞)發(fā)展而來。典型表現(xiàn)為發(fā)熱、進行性貧血、出血、骨關節(jié)痛。
常見于兒童。
-
慢性淋巴細胞白血?。–LL)
一種淋巴細胞發(fā)生細胞形態(tài)和數(shù)量異常改變的腫瘤性疾病。典型癥狀是疲倦、乏力。
多見于中老年人群。
淋巴細胞白血病是一種血液腫瘤病,病變累及周圍血液、淋巴結及全身臟器。按病程的緩急及白血病細胞的分化程度可分為以下兩種: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ˋLL)
起源于骨髓中的白細胞,由幼稚淋巴細胞(一種未成熟的淋巴細胞)發(fā)展而來。
典型表現(xiàn)為發(fā)熱、進行性貧血、出血、骨關節(jié)痛。
常見于兒童。
慢性淋巴細胞白血?。–LL)
一種淋巴細胞發(fā)生細胞形態(tài)和數(shù)量異常改變的腫瘤性疾病。
典型癥狀是疲倦、乏力。
多見于中老年人群。
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確,目前認為,本病的發(fā)生與下列因素密切相關:
下述人群更容易患淋巴細胞白血病,需加以注意: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典型表現(xiàn)為發(fā)熱、進行性貧血、出血、骨關節(jié)痛。隨病情進展,還會出現(xiàn)顱內出血、消化道大出血、呼吸困難,嚴重者甚至死亡。
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最常見的癥狀是疲倦、乏力、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隨病情進展,還會出現(xiàn)消瘦、盜汗、貧血、反復感染等,嚴重者甚至會發(fā)展成淋巴瘤、免疫系統(tǒng)疾病。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疲倦、乏力:常感覺身體疲乏、沒有力氣。
淋巴結腫大:以頸部、鎖骨上淋巴結腫大最為常見,腫大的淋巴結比較硬,沒有壓痛,可以移動。
肝脾腫大:正常情況下,人在右側肋下是不能摸到肝臟的。
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平靜呼吸時,可在距右側肋下 1.5 厘米或超過 1.5 厘米處摸到肝臟;仰臥位或側臥位時,可在左側肋骨下緣摸到脾臟的邊緣(脾臟摸起來比較硬)。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本病病因未明,也沒有特別的預防方法,高危人群要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以下方法或許會對降低發(fā)生淋巴細胞白血病的風險有所幫助:
本病主要依靠病史問診、癥狀表現(xiàn)、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骨髓穿刺等進行診斷,具體檢查方法如下:
治療方法主要包括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和其他治療。造血干細胞移植,即骨髓移植,是目前治愈本病的唯一方式。
本病的主要治療方法。
化療
目的:殺死腫瘤細胞。
常用藥: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6-巰基嘌呤、環(huán)磷酰胺、阿糖胞苷、柔紅霉素或阿霉素、依托泊苷、甲氨蝶呤、替尼泊苷、長春新堿等。
慢性淋巴細胞白血?。涵h(huán)磷酰胺、苯丁酸氮芥等。
靶向藥物治療
目的:針對癌細胞上的特定結構,攻擊含有特殊染色體的細胞。
常用藥:達沙替尼、伊馬替尼和尼洛替尼、帕納替尼。
骨髓移植,即造血干細胞移植,是目前治愈本病的唯一方式。
原理:干細胞是一類具有自我復制能力,以及能轉變成正常血細胞的造血細胞。
醫(yī)生會在患者大劑量化療結束后,進行干細胞移植,用供體捐獻的干細胞替換患者嚴重受損的骨髓細胞。
此類移植的干細胞將逐漸轉變成新的健康血細胞,從而達到治療白血病的目的。
風險:由于移植前后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治療后發(fā)生感染的可能性明顯增加,同時可能存在排異、移植失敗等不良反應及風險。
對癥支持治療
目的:防治感染、改善貧血、控制及預防出血。
常用方法:
頭孢曲松、阿奇霉素以抗感染
輸血以改善貧血
輸注血小板以預防出血
放療
適應證: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br />
已經擴散至腦部、脊髓、骨骼的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進行干細胞移植前,有時也會用到大劑量放療。
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適用于淋巴結過度腫大者。
免疫細胞基因療法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經批準了一種稱為 CAR-T 的免疫細胞基因療法,可以識別并殺死癌細胞。
日?;顒有栊⌒?、緩慢,避免磕碰與碰觸堅硬物品劃傷皮膚,引起血流不止。
推薦使用軟毛牙刷,以免損傷牙齦。
室內溫濕度應適宜,光線充足,空氣流通,避免潮濕和保持清潔衛(wèi)生。
保持床單、內衣褲清潔干燥;蓋過的被褥常拆洗。
勤洗手,推薦使用含有殺菌劑成分的洗手液。
注意保暖,預防感冒,避免接觸傳染源,防止感染。
定期復查,如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就診。若 3 個月未復查者,應于治療后 1 年內任意一次就診時復查。
運動
腫瘤早期患者:可遵醫(yī)囑進行適當?shù)膽敉膺\動,在增強機體抵抗力的同時,還可以緩解疾病帶來的壓力。運動強度應適當,避免過度勞累。
腫瘤晚期患者:以臥床休息為主,可在家屬的陪伴下進行室內活動;長期臥床者,家屬要經常幫助按摩活動肌肉,防止肌肉的萎縮和下肢靜脈血栓的形成。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ˋLL)
若不經特殊治療,平均生存期僅 3 個月左右,短者甚至在診斷數(shù)天后即死亡。
經過現(xiàn)代治療,大部分病人能夠獲得長期無病生存甚至治愈。兒童治愈率為 80%,成年人治愈率為 30% ~ 50%。
慢性淋巴細胞白血?。–LL)
從終身無需治療到疾病短期快速進展,病程長短不一,平均存活時間為 5 ~ 20 年。
賈鈺華醫(yī)生的科普號
賈鈺華 主任醫(yī)師
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
中醫(yī)內科
1.2萬粉絲942.7萬閱讀
雷平沖醫(yī)生的科普號
雷平沖 主任醫(yī)師
河南省人民醫(yī)院
血液內科
187粉絲24.8萬閱讀
鄭胡鏞醫(yī)生的科普號
鄭胡鏞 主任醫(yī)師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yī)院
血液腫瘤中心
1271粉絲140.9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