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鄒建芳主任醫(yī)師 山東第一醫(yī)科大學附屬職業(yè)病醫(yī)院 職業(yè)病科 現在正值冠狀病毒肺炎盛行,大家會采取一些使用消毒水消毒的方法,常見的用84消毒液。它是一種含氯的消毒液,對皮膚黏膜有刺激性,有長期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人必須慎用,特別是支氣管哮喘的人。用84噴灑進行環(huán)境消毒時,對于消毒時間長,環(huán)境狹小空間消毒,最好戴活性炭濾毒罐,特別是環(huán)衛(wèi)工人,操作時帶乳膠手套,盡量不要皮膚接觸,帶護目鏡,避免眼睛結膜暴露。皮膚黏膜暴露沾染要盡快用水沖洗十分鐘以上,沖洗眼睛時要轉動眼球,沖洗到眼睛穹窿部位。如果家居消毒就不用那么麻煩了,因為接觸時間和量都小,盡量避免手眼接觸即可了!2020年01月27日
2070
0
1
-
葉萌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 心理咨詢科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對每個人而言,都算是一件較大的應激事件,下面針對常見的幾個問題給予匯總,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問題1:在 “新冠肺炎” 風暴里,每個人如何調適自己的壓力? 第一,照顧好自己 1. 盡可能維持正常的生活作息,要有適當的休息,盡量保持生活的穩(wěn)定性。 記住,危機事件的發(fā)生會令人手忙腳亂,自亂陣腳,因此讓生活作息維持規(guī)律,是處理危機的必要條件。 2. 給自己列一個令自己感到愉悅的To-do清單,并執(zhí)行它。 平日你一定知道做什么事情會令自己開心。列出來,執(zhí)行它。例如,允許自己哭一哭,寫出你的想法或感受,玩一些不費腦子的小游戲,運動,深呼吸,抱抱可以慰藉你的物體,泡泡熱水澡或沖澡,找出令你愉悅的事,與人聊天等等。 當負面情緒要淹沒你時,這些是你應該做的事。 第二,處理負向情緒。 1. 減少因信息過載帶來的心理負擔 在危機時,盡量控制自己每天接收有關信息的時間不超過一個小時,在睡前不宜過份關注相關信息,不道聽途說,關注必要的信息,減少雜音。 2. 與自我對話,自我鼓勵 身為人類,我們都有一種自言自語的特殊能力,不論是大聲地或無聲地自言自語,你都能利用這種能力訓練自己克服艱難的挑戰(zhàn)。因此你可以這么告訴自己:“它可能不好玩,但我可以應付它”,“這會是一段很重要的經歷”,“我不能讓焦慮和生氣占上風”。 3. 運動 運動的好處在于幫你減少精神上的緊張, 增加心血管機能,增加自我效能,提高自信心,降低沮喪等。哪怕你被隔離,也可在隔離地方做做運動,可以很好地調整心態(tài)。 4. 正向思維 面對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時,可以運用如下的思考方式: 不要只往壞處看,很多文章也許只是在販賣焦慮。注意每日的資訊中,其實正面信息是多于負面的。留意事實和數據,根據事實,判定自己的擔憂是否合理(例如:發(fā)病率、死亡率、治愈率、醫(yī)療方法的發(fā)展、新的藥物等)。 多回憶在每一次遇到危機時你曾如何面對。重新肯定自己身為一個個體的能力。 以合理的態(tài)度看待事情,嘗試以更廣闊的角度了解問題的影響,問題會帶來短暫的影響,但長遠而言事情最終能改善及成為過去。 保持對前景的盼望,即使在危急時期,也不要忽略在我們身邊的美好事物。 同理,當你很擔心自己和家人將會受到感染,感到很大的心理壓力,也建議你繼續(xù)正向思維: 不能肯定將來會怎樣,但這一刻我仍然擁有健康,我可以繼續(xù)努力生活。 我也可以提醒我的親人,保持個人和家庭衛(wèi)生,戴口罩,以及認真洗手和消毒。 我可以加倍留意自己和家人的身心健康,讓自己有開心的時間。 即使我真的生病,也會有很多人陪伴我一起面對。 如果你或周遭的人有下列的感受或狀況,并持續(xù)超過2周以上,請盡快就醫(yī)或尋找專業(yè)心理咨詢師求助。 1. 恐懼,無法感覺安全 2. 對自己或是其他任何人失去信心 3. 自尊喪失、感覺羞恥、痛恨自己 4. 感覺無助 5. 感覺空虛 6. 感受變得遲鈍及麻木 7. 變得退縮或孤立 8. 睡眠狀況惡化 問題2:如果你遭到住院隔離,應該如何調適自己? 「隔離」對普通人而言并不尋常。面對一個陌生而且不確定的處境,我們常因自我環(huán)境控制力被限制產生不滿情緒,又因空間封閉,孤立無援的恐懼感容易擴大。 它并不可怕,我們只是需要學習如何面對「隔離」。 隔離期間,會出現哪些擾人的情緒? 1. 突然到來的人身自由限制,可能會造成暫時的慌張、不知所措。這是很自然的反應,不必過分強求自己保持鎮(zhèn)定。壓抑情緒,反而會影響后續(xù)的抗壓能力; 2. 可能會出現抱怨、憤怒。這時候,你需要給自己找一個適當的發(fā)泄口,比如:打電話給朋友傾訴; 3. 感到沮喪、孤獨、被拋棄。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可以找到有同樣機遇的朋友,相互鼓勵、傾訴、增強信心。 4. 焦慮感來臨。建議你用自己的信仰活動,或者其他可轉移注意力的方式,幫助焦慮消退。 被隔離期間,“患得患失”怎么辦? 1. 面對一個不明朗與不確定的處境,各種的擔心與憂慮也會出現。這些心情可能會伴隨著“患得患失”的念頭而來——比如,我中斷的工作怎么辦?要是真的感染了病毒怎么辦?此時要盡量轉移注意力,不要讓這些念頭持續(xù)擴張; 2. 如果你很難打消這些念頭,不必強求,可以一面帶著這些念頭,一面去做其它的事,雖然會分心,但是還是要讓自己“動”起來; 3. 不要總是坐著或躺著,讓這些“患得患失”的念頭始終圍繞在心里。 隔離期間,如何抗壓? 給自己做一份規(guī)律的作息時間表,以及盡可能把生活品質維持在一個水平:有工作時段、休息時段、娛樂時段、運動時段、進餐時段等等,每日照做。穩(wěn)定感對于應對未知感非常重要。 隔離期間,如何穩(wěn)定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 ? 1. 保持對他人的關懷。即使在隔離的空間內,你也依然可能成為一個助人者,能夠找到幫助其他人的辦法; 2. 保持與外界的溝通。不管是與傾訴,還是記錄自己的情緒日志,都會很有幫助; 3. 理性獲取權威來源的內、外部資訊,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另一方面,謠言和聳人聽聞的消息都是信心的隱形殺手,要提高警惕。 如何適應自己的新身份:「被隔離者」 就像新生入學一樣,剛開始你需要花點時間熟悉下,新的身份有哪些規(guī)范、權利和義務。當你完全駕輕就熟,一些不舒服的感覺也會漸漸淡去; 對于沒有被隔離的鄰居或同事們,也需要給他們一點時間適應,短暫的異樣眼光或人際距離感的變化是避免不了的,但你不必把別人的無知轉變成傷害自尊的工具。 問題3:如果家人遭受隔離,我該怎么幫忙調適? 1. 當你的家人出現疑似癥狀,需要隔離時,你可能會因為覺得幫不上忙而感到焦慮。但你們是可以通電話的,你可以在電話里鼓勵他們,傾聽感受,讓他們減少孤單的感覺,但不要對他們的情緒反應提供太多判斷或過度解釋; 2. 你也可以分享自己最近的心情,但不要只顧表達自己的情緒與不滿——要記得電話那頭的親友處在更不自由的情況下,需要更多支持和關注; 3. 你需要關注被隔離親友的物質需求,除了食品、衣物等基本生理需求,也要提供書、音樂或電影等文藝材料,關注他們的精神需求; 4. 如果你自己本身的情緒已經不太好,記得先關注自己的需求,比如找一個值得信賴的朋友談談,宣泄自己的壓力,然后你才能去支持被隔離的親友; 5. 對他們始終保持一種“適度”的關心。對他們的需求保持敏感,做到適時關切他們,但不要太夸張、也不要讓他們覺得自己被忘記了。有時候,他們會出于好意掩飾、壓抑一些負面情緒,但這種方式會讓他們覺得更孤單。所以,你需要在接觸他們的時候保持敏感,或者直接一點,問問他們的心情。如果感覺到了不尋常的情況,要及時聯系醫(yī)護人員或衛(wèi)生主管單位。 問題4:如果自己或家人罹患疑似“新型病毒肺炎”癥狀,你該怎么做? 1. 戴口罩,做好防護,立即就近求醫(yī),注意不要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到達醫(yī)院后,遵從醫(yī)囑,配合檢測、治療; 2. 在就醫(yī)前,應該通知你的相關角色、單位(包括學校、公司、相關親朋好友、近期曾接觸人士),為將來可能的住院、隔離、排查等措施做好準備; 3. 在做上面這幾件事的過程中,自我情緒管理相當重要,切記保持冷靜。如果你覺察到焦慮、恐懼、擔心的情緒強烈且無法消除,一定要及時找到專業(yè)的心理咨詢師協助,穩(wěn)定情緒、冷靜處理所面臨危機。同時,不要胡思亂想、老往壞處想,盡力做好萬全準備,心態(tài)上要維持正面思考。 問題5:如果你的鄰居疑似罹患“新型病毒肺炎”,你可以做什么? 1. 冷靜下來,回憶自己或家人是否曾與之有過接觸或接近。如果有,請先進行自我隔離、觀察,并做好相關生活事宜的準備。記住此時任何的情緒及煩惱,對你都是沒有幫助的。 2. 如果你沒有接觸過,但可能你周邊的人接觸過病患,你可以友善地提醒他們,此次新型肺炎病毒的變異情況,我們還未完全把控清楚,最近(至少七天)就不要有任何往來了——但態(tài)度要保持尊重、鼓勵,避免人際沖突與摩擦。 3. 通知相關社區(qū)、單位、公司或學校,進行環(huán)境消毒和防疫措施。冷靜、關懷、鼓勵是避免傷害的良方。 問題6:心理衛(wèi)生從業(yè)者對自己原來照顧的精神疾病個案,應注意到哪些可能的沖擊? 疫情對于那些已有情緒困擾的人,是否會造成影響呢? 有可能。 它對有精神疾病診斷的患者的可能影響如下: 精神分裂癥:妄想型精神分裂癥患者可能會出現疫情的相關妄想癥狀,如:認為恐怖份子在空氣中散發(fā)病毒、食物中有病毒污染,或對手要用病毒害他,等等。 抑郁癥:原本就較悲觀、什么事都不想做;現在更會覺得活在世上確實是多災多難,連呼吸空氣都會得病,心情更加低落,覺得無望無助、容易哭泣,抑郁癥狀加重,甚至可能出現自殺意念。 躁郁癥:可能覺得自己身體很好,不需帶口罩,情緒易受影響而較暴躁,較容易與人沖突、爭執(zhí),也有可能未經仔細評估下主動想幫忙做防疫工作,使自己暴露于被感染的風險中。 恐慌癥:尤其是合并懼曠癥的患者,原本到人多的地方就容易恐慌發(fā)作而不敢出門,現在可能因擔心被感染更不敢出門,或出門后覺得壓力大、心情緊張,易增加恐慌發(fā)作,而需隨時帶藥在身上。 社交恐懼癥:原本就害怕跟人交往,可能會因為傳染病疫情更逃避社交場合,躲在家里。 強迫癥:許多患者原來的癥狀就包括怕臟,常常要洗手洗很久;現在可能碰到什么東西就害怕有 病毒而洗得更頻繁更久,以致造成雙手脫皮或龜裂;嚴重者連家門都不敢出去,反復檢查、清潔家中物品,不敢跟人說話。 創(chuàng)傷后壓力癥候:過去受到重大創(chuàng)傷(如經歷過512地震、SARS)的患者,容易受到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事件影響,再度產生強烈的害怕、無助或驚慌,甚至不斷想到過去發(fā)生的災難而無法集中注意力,造成失眠等。 廣泛性焦慮癥:這類患者容易因疫情導致的心理壓力而引起焦慮癥狀復發(fā),常會出現不安、肌肉緊張、注意力不集中、或失眠,心理會不斷擔心新型冠狀病毒能會影響到自己。 身體型疾患或慮病癥:原本就覺得身體有很多病痛,看遍醫(yī)師都找不到原因;最近可能會因一點感冒或有點咳嗽,擔心是否染上了了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但對就醫(yī)又有猶豫而更增焦慮不安。 性功能障礙:原本因心理因素造成性欲降低或高潮不能者;現又加上擔心對方是否攜帶病原體,心理負荷更大,性生活可能會更加困難。 失眠癥:白天過多的資訊焦慮,可能延續(xù)到晚上,造成晚上入睡困難。 之所以專門提及這個群體,是因為他們原本就對外在壓力或事件較敏感。在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的信息影響下,可能癥狀更因而惡化。家屬應對他們的病情多加關心,而患者也需多學習調適方法,若能及早注意處理,可以讓疫情對患者的沖擊減少。不然,如果此次疫情持續(xù)擴大,有可能會使患者不敢出門就醫(yī),而讓病情惡化。這將對個人、家庭或社會帶來令人難過的影響。 面對“肺炎”疫情,加油!我們一起努力呀!2020年01月27日
9332
1
1
-
艾波醫(yī)師 武漢大學人民醫(yī)院 心血管內科 這是北京安貞醫(yī)院分享給我們的【醫(yī)護人員】防護經驗! 1.下班后洗澡必須>30分鐘,要認真清洗鼻孔,因為鼻孔里留存的病毒細菌量≈10次大便后! 2.洗澡后必須雙側耳朵用75%酒精棉簽消毒,因為病毒喜歡潮濕的環(huán)境! 3.用生理鹽水滴眼睛,這個操作必須做,很多人都是因為結膜感染的。 4.用生理鹽水或漱口水漱口(病毒喜歡在咽喉部待著)。 5.禁止戴任何首飾,病毒可以在首飾上存活>24小時! 6.因為沒有任何一款洗發(fā)水對病毒有效,病毒喜歡潮濕的環(huán)境,戴上帽子和防護服容易出汗…所以剪短發(fā)。 她還特別強調,防護固然重要,離開感染區(qū)的個人清潔更重要!我們每個人都要做傳染源的阻斷者! 希望對大家有幫助!2020年01月27日
3215
0
1
-
2020年01月27日
1631
0
0
-
黃旺副主任醫(yī)師 龍巖市第二醫(yī)院 呼吸科 說實話,作為醫(yī)生他自己都沒想到會成為新型肺炎疫情中最先倒下的一批醫(yī)務人員。幾天前此武漢醫(yī)生還教大家怎樣做好自我防護,卻沒想到分分鐘被打臉。 自1月21日以來的4天時間里,他經歷了突發(fā)高熱、寒戰(zhàn)、極度乏力、眩暈、腹瀉和咳嗽,經歷了不安、自責和鎮(zhèn)靜,開始自行居家隔離治療至今,體溫基本正常,癥狀基本消失。 他認為這樣的癥狀、高度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病例應該還有很多,如果不具備一定的醫(yī)學知識,很可能會出現恐慌而不能夠正確處置,導致一窩蜂地涌到醫(yī)院,增加本來已經不堪重負的防疫機構的負擔,更重要的是將自己暴露在致病環(huán)境之中,進一步增加感染的可能性。 事實證明,他自己的家隔離自救方案是可行的。我把他這幾天的診治經過和心路歷程整理后寫出來的心得日記轉發(fā)出來,希望能給有類似情況的朋友們些許幫助。 隱患 臨近春節(jié),病房里的病人越來越少了。除非是迫不得已,沒有幾個病人愿意留在醫(yī)院的病房里面過春節(jié)。 1月17日中午我接到通知,從同濟中法新城院區(qū)回漢口主院區(qū)開會。半路上病房打電話說收治了一個心動過速無休止發(fā)作的病人,心率達240次/分,已經出現了心源性休克的癥狀。 我立刻安排下口頭醫(yī)囑并叮囑密切監(jiān)測生命體征。開完會我又從主院區(qū)開車回到中法院區(qū)。這個時候經過處置病人的心動過速已經終止,食道心電圖明確診斷是房室折返性心動過速。雖然暫時心跳正常了,但是隨時還會發(fā)作,極快的心跳會讓他出現低血壓和暈厥的癥狀,十分危險,因此必須要盡早給他做射頻消融根治。 我在床邊給他體檢,鑒于最近的肺炎疫情,我習慣性地問了他有無發(fā)熱和華南海鮮市場暴露史。他當時全部予以否認。 病人入院時確實體溫正常、沒有咳嗽等癥狀,所以我們除了日??谡置弊臃雷o之外,沒有提高防護級別。 正是這一疏忽,不僅讓自己,也讓我的同事們很有可能和新冠狀病毒有了親密接觸。 因為雖然他沒有接受核酸檢測,但是已經排除其他已知的6種病毒,屬于高度疑似新型肺炎患者。 手術安排在1月19日上午,第1臺手術,手術很順利,一個小時左右就結束了,他很高興,術后他在病房觀察了兩天。 1月21日上午辦理出院手續(xù)的時候,他突然告訴我們的護士,他入院之前曾經發(fā)過燒,而且在12月初還去過華南海鮮市場,更要命的是,他是廚師,經常會處理從華南海鮮市場流出來的活禽和野生動物。 氣氛頓時緊張起來。這個時候武漢的肺炎疫情已經很緊張了,他良心發(fā)現的“坦誠”讓我們頓時高度警惕起來。 再次追問他的病史,他這才承認,12月3最后一次去華南海鮮市場,但是后續(xù)仍在接觸市場中流出的活物,12月上旬開始發(fā)熱,治療后于12月30號好轉出院,但仍有間斷咳嗽癥狀。于1月17日因為心慌和頭暈到我們科室住院。 我立刻取消了他的出院醫(yī)囑,安排他再次做肺部CT檢查。幸好沒有發(fā)現明確的病毒性肺炎的證據。而他自己也強行要求出院,在將相關情況上報領導以及通報兄弟科室以后,我們讓他離開了醫(yī)院。叮囑他千萬要隔離,防止出現家人感染。 我也回過頭來仔細梳理了一下自己和他的接觸史。有兩個地方我有很大的暴露風險: 一個是18號術前談話的時候,我雖然戴著口罩,但是和他沒有保持1米的安全距離,有過長時間的近距離談話; 第二是在手術成功之后,我曾摘下口罩和他握手致意過,而且交談過幾句話。 很可能就是這兩次親密接觸,埋下了疑似感染的禍根。 因為我的疏忽,讓我的同事們都暴露在了被感染的風險之中,我感到深深自責。事后我立即通知科室同事自行監(jiān)測體溫,加強防護。所幸的是,到目前為止,除了我之外,沒有出現第二例疑似感染者。 1月21日,起病第一天 1月20號是我的24小時內科二線班,晚上睡在辦公室沙發(fā)上,整晚都沒休息好。上午處理完病人,午飯后就開始感覺有點眩暈,乏力。到四五點鐘的時候,乏力感越來越重,走路像踩在棉花上一樣。 這個時候我竟然還沒有懷疑到自己開始發(fā)熱了,想著應該是下夜班疲勞的原因,回家洗個熱水澡,睡一覺可能就好了。 有句話說的真在理,醫(yī)者難自醫(yī)。就是說我們做醫(yī)生的,對病人的癥狀和體征方面的蛛絲馬跡往往很敏感,但是對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病癥特別麻痹大意。 事實也是如此,開車走在二環(huán)線上,這種眩暈感越來越強,好幾次差點把車撞上了護欄,好不容易才把車開回了家。 這個時候我還沒確定自己是否被感染了,但是已經有了不詳的預兆,懷疑自己可能過了潛伏期,開始出現癥狀了。我又加了一層口罩進了家門,直接去臥室洗了個熱水澡。叮囑父母,不要碰我換下來的衣物。 這一點很重要!從醫(yī)院環(huán)境回家之后,外層的衣物上都可能沾有致病病毒,是導致病毒傳播的重要渠道。 我洗完以后,換上干凈家居服,戴著口罩爬上了床。家里沒有體溫計,我讓媽媽下樓去藥店給我買一支體溫計。 就在這個時候我開始出現了惡心、腹瀉,強烈的眩暈感一陣接一陣涌上來,接著出現寒戰(zhàn)。胸口和腹部捂著兩個熱水袋還止不住地顫抖。一會兒量體溫,顯示已經燒到了38.9℃。 冠狀病毒感染了?! 發(fā)熱、乏力、腹瀉加上與高度疑似患者有密切接觸史,沒有流涕、鼻塞等卡他(卡他:臨床術語,指流涕、鼻塞、打噴嚏等癥狀)癥狀,臨床可高度疑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要說不怕,那是吹牛的。不過在經過最初的恐懼之后,我很快冷靜下來,立刻開始自救。 首先,要有診斷客觀依據。我立刻趕到醫(yī)院急診內科做了血常規(guī)、高敏C反應蛋白(CRP)和降鈣素原(PET)等檢查。為了防止交叉感染,我全副武裝戴了雙層口罩,裹得嚴嚴實實,一個人從家步行到同濟醫(yī)院急診科。平時10分鐘的路程,走了近半小時。 血象顯示白細胞總數基本正常,中性粒細胞偏高,而淋巴細胞顯著降低。 我看完心里咯噔一下,這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血象特征。 為了確認,我立刻打電話詢問了我院呼吸科的教授,綜合了我的病史、癥狀和密切接觸史,她說從臨床上來講,基本上就可以確定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但是現在還沒有明顯的呼吸困難的癥狀,不用緊張,先居家隔離治療,多喝水,多休息,加強營養(yǎng),同時服用抗病毒藥,觀察兩天,沒有加重的話,繼續(xù)治療1周。如果出現了明顯的氣促或呼吸困難,再來住院治療。 聽了專業(yè)的指導意見之后,我心里更踏實了,收拾好東西回家睡覺。一路上打了幾通電話,分別向主任、護士長和醫(yī)療組同事說明情況,交代好病房工作。 到家后我杜絕和父母的一切近距離接觸。睡覺也戴著口罩,關上房門,監(jiān)測體溫。 先遵醫(yī)囑口服鹽酸阿比多爾兩片,莫西沙星(喹諾酮類抗生素年齡不滿18歲,禁止使用?)一片。復測體溫,還是38.9℃。用雙氯芬酸鈉栓12.5mg納肛降溫,為了防止大汗導致容量不足和電解質紊亂,1小時內飲用溫鹽水(溫白開水加食用鹽)約1500毫升(約3瓶礦泉水)。 需要指出的是,鹽酸阿比多爾和莫西沙星都是處方藥,一定要在醫(yī)生指導下服用。 不到半小時,汗透了兩身貼身衣物,體溫也降到了37.8℃。整個人感覺輕松了很多。但是眩暈感仍然沒有減輕。 這個晚上就在這樣的昏昏沉沉中,醒了又睡,睡了又醒。中途還起來拉了兩次肚子,夜間再次飲用溫鹽水1000毫升,整個人感覺輕飄飄的。 1月22日,起病第二天 早上醒過來睜開眼第一件事情就是量體溫,38.6℃。起床的時候感覺有點輕微的氣急,本來稍放松的心情又緊繃了,起來打電話給呼吸科老師,她建議我還是去查一個肺部CT更放心一些。 于是拖著沉重的步伐,我又從家里出發(fā)去醫(yī)院做胸部CT。幸運的是肺部還沒有出現病毒性肺炎的特征性影像學表現,說明就算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目前還屬于輕型,沒有實質性地累及肺組織。 即便如此,考慮到父母年紀偏大了,具有高度被感染風險,單純的房間隔離很難杜絕被感染的風險,所以我從現在的租住屋搬到了自己的房子,一個人隔離起來。 隔離前儲備了充足的牛奶、水果、肉類和蔬菜。把家里的暖氣打到最大,開始臥床休息,沒有必要絕不下床,每兩小時監(jiān)測一次體溫,整天體溫波動在37.8-38.6℃。 因為沒有明顯的畏寒感覺,體溫也不是很高,所以也就沒有采用降溫措施(適度的低燒對于抵抗病毒還有一些好處,所以完全沒有必要把體溫降至正常范圍)。 繼續(xù)口服鹽酸阿比多爾片(一天三次,每次兩片)和莫西沙星片(一天一次,每次一片)。繼續(xù)狂飲溫鹽水,今天飲用溫鹽水量大約2000毫升。 經過一天的治療,體溫沒有上升,眩暈感也有所減輕,精神狀態(tài)也有一點好轉,也有點食欲了。這樣我的信心就更加堅定了,隔離治療應該是有效的。當天晚上睡眠好了許多,沒有中途頻繁醒來。僅僅腹瀉了一次,再次堅信自己會迅速康復。 1月23日,起病第三天 這天早上醒來以后,感覺整個人輕盈了許多,腦袋也不像昨天那樣眩暈和昏昏沉沉的了。趕快自測體溫,37.6℃,比昨天早晨又降低了1℃。真是好現象! 這開啟了我一天的好心情,決定繼續(xù)昨天的用藥方案,繼續(xù)大量飲用溫鹽水。今天外賣還沒有歇業(yè),點了土雞湯和排骨湯,家里還有面條,各色蔬菜,自己起床做了一頓豐盛的午餐。連平時都不敢吃的巧克力(怕胖),今天都吃了好幾塊。 午飯后口服了今日份的鹽酸阿比多爾和莫西沙星,誰料半小時出現明顯的惡心。 我分析了一下,應該屬于莫西沙星的胃腸道反應,于是趴在床上睡了一個多小時,醒來以后明顯緩解了。 再次復測體溫37℃。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后面體溫就再沒有升起來過了。 但晚上有點輕度失眠,腦子里面不斷回放這段時間的種種經歷??粗謾C里面鋪天蓋地的疫情通報,感覺命運真是很捉弄人。當年非典的時候,我剛剛結束臨床實習,對非典的恐怖記憶僅僅局限于被隔離在學校里面的無聊和郁悶,而且那時候武漢并不是非典的重災區(qū),所以對非典的恐懼并不是特別深刻。 沒想到17年后,我成為疫情暴風眼的醫(yī)院里的醫(yī)生。在我剛剛和同事站在防疫戰(zhàn)斗前線的時候,卻先行中彈被隔離在了大后方。 我真的很心疼這些同事們,他們中有的比我還嚴重,已經收治入院,其中還有我的老師。想起他們躺在醫(yī)院經受煎熬,心里很不好受。另外還有同事像我一樣在家隔離治療,看著前方同事們疲憊的身影,而我只能干瞪眼卻使不上力。 1月24日除夕,起病第四天 今天早上睡到了9:30才醒來,立刻自測體溫36.8℃。 神清氣爽,自覺沒有任何異常,放松了警惕,披著單衣起床,給自己做早餐。廚房沒有開暖氣,窗戶也沒關嚴實,一陣冷風吹過來,頓時寒毛直豎,突然意識到自己沒有穿厚衣服。 趕緊回臥室加衣,這個時候就感覺身上有不適感了,果然不到一會兒開始咳嗽,緊跟著腹部絞痛。馬上開始出現了腹瀉癥狀。趕緊繼續(xù)吃藥,同樣是鹽酸阿比多爾兩顆。 咳嗽有些劇烈,又加服了阿斯美膠囊兩顆。吃完早餐趕緊乖乖的躺下休息??人詤s不見明顯好轉,心里有些懊惱。 媽媽打了幾次電話過來,讓我跟他們一起吃年夜飯。我非常理解老人的心情,自從2010年工作到現在,其中有幾年是因為在國外,在國內的時候又因為值班等各種原因,就沒有在家吃過一次年夜飯。想著今年把二老接過來,可以一家人歡歡喜喜的吃一個團年飯,卻沒想到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所有部署。 更讓我后悔的是,本來爸媽在鄂州還是相對安全的,而我卻將他二老接到了武漢,而且還是漢口疫情重災區(qū),陷他們于危險之中,兩位老人滿心歡喜地過來和兒子團年,卻不料卻為此身陷險地,唉,不孝至此,愧為人子。 思前想后,我還是不能太傷了兩位老人的心。于是我?guī)еp層口罩,坐在餐桌旁,保持了一米的安全離,“看”了一桌豐盛的年夜飯。 強忍淚水的笑臉之下,我知道爸媽心里該是有多難受和擔心。 自從我發(fā)燒以來,媽媽背著我也不知道哭了多少回。我不知道他們有沒有后悔讓我走上了醫(yī)學的道路。每當我回家手舞足蹈地告訴他們我今天救活了哪個病人,每當我發(fā)表了論文、捧回了獎杯、得到了表揚,還有當我哭笑不得地拎回了病人送的土雞蛋,他們臉上總是笑開了花。 但更多的時候,我?guī)Ыo他們的不是榮耀,而是無盡的擔憂、害怕。特別是楊文醫(yī)生遇害的那幾天,媽媽都坐臥不安。每次我下班,都能看到她在防盜門背后來回走,等著我進門。 每當有醫(yī)生被砍被殺,都讓她無法理解,為什么大家會恨治病救人的醫(yī)生呢? 會有人恨像他兒子這樣的醫(yī)生嗎?會有人傷害他嗎? 這些問題折磨得她經常睡不好。 在我連續(xù)工作48小時不能著家的時候,在我經常晚上寫論文寫到兩三點的時候,還有經常幾個月也不能在家過一次周末的時候,她又會絮絮叨叨的說后悔讓我做醫(yī)生,指責我想法太大,干嘛不安安心心做一個小醫(yī)生? 我不能指望老人們能理解我們。作為同濟醫(yī)院的醫(yī)生,我們要承擔的任務,遠遠不止看幾個病人、做幾個手術這么簡單。就像這一次疫情當頭,作為暴風眼中的醫(yī)院,同濟是穩(wěn)定疫情的基石,是鎮(zhèn)定軍心的旗艦,也是指揮戰(zhàn)役的前哨。 我們的使命注定更多、更重。 “看”完年夜飯,我又開車回到了隔離屋。 后記 很想對全國甚至海外老師、親友們說一聲抱歉,你們發(fā)給我的信息沒有能夠及時回復,讓你們擔心了。還有,尤其感謝我親愛的科室領導和同事們,熱心地指導我治療,還接過我手頭上的工作,讓我安心養(yǎng)病。這讓我在隔離治療的時候,不會感到無助。 經過這一次風波,我也算是吃一塹長一智,對待這次疫情,痛定思痛,有以下幾點體會: 1,提高警惕,加強防護,千萬不要有僥幸心理。對于發(fā)熱癥狀完全消失的病人,也要有2周的隔離期。否則與之接觸的人,仍有被感染風險。 2,如果有密切接觸史或發(fā)熱史,請一定告訴醫(yī)務人員你有這樣的病史??桃怆[瞞病史不會讓你得到額外的好處,反而只會讓醫(yī)務人員感染的風險進一步增大。同樣,醫(yī)院也絕不會因為你有發(fā)熱或暴露史就不會給你治療。 3,沒有心腦腎肺等重要臟器疾病,在沒有明顯呼吸困難的情況下,單純的發(fā)熱、乏力、咳嗽、腹瀉,推薦居家隔離治療。 盲目一窩蜂涌到醫(yī)院,不但會增加交叉感染的風險,而且被收治住院的可能性也不大,因為現在的床位主要是供應那些確診或是較重的病人。 在這篇推送完成前,得知同濟醫(yī)院已經開通了在線問診功能。這是個好消息,對于懷疑有病毒感染的輕癥患者,可以通過網絡問診解決部分問題。 4,休息、加強營養(yǎng)和多飲水非常重要,目前對新型的冠狀病毒感染尚無特效藥,主要靠自身免疫康復(病毒也是“欺軟怕硬”的)。而休息和營養(yǎng)是提高免疫力的最好措施。 5,抗病毒藥物或許管用,目前綜合資料分析,鹽酸阿比多爾可能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如果高度懷疑是新型冠狀病的感染,可以在早期開始服用鹽酸阿比多爾,每天三次,每次兩片。加上莫西沙星。兩者聯合使用在我身上是管用的。 如果藥物治療無效,仍然高燒不退,要及時到醫(yī)院復診。 6,樂觀面對,保持積極心態(tài)對于康復至關重要。所有的病毒感染都具有一定的自限性,只要沒有誘發(fā)實質性的臟器損傷,比如病毒性肺組織病變,養(yǎng)好身體,等待自身免疫系統壯大反攻,一定可以戰(zhàn)勝他們。消除恐懼,保持樂觀,對于重塑我們的免疫系統非常有幫助。 7、可能會有患者認為,你能這么快好轉是因為你是醫(yī)生。這是個誤區(qū)。疾病面前人人平等。雖然我們對新型肺炎的認識還不夠深刻,但是有一點是共識:這個病對于抵抗力強的人就像一場感冒,很快能扛過去,抵抗力差的人則很容易發(fā)展成重癥。非常時期,年老體弱者一定要格外小心,減少外出,不要聚會。 8、有人質疑,傳染性極強的新型肺炎,居家隔離治療會不會讓患者成為移動的病毒傳染源?這里我想說,隔離就是不要到處跑。居家隔離和住院隔離的區(qū)別在于:在家沒人監(jiān)督。 如果您像我一樣做到真正的自我隔離,不會成為傳染源。世衛(wèi)指南的確建議對于傳染病,最好是住院隔離,但是疫情爆發(fā)時,醫(yī)療資源會出現極度短缺,建議輕癥患者居家隔離治療。 9、對于合并有心腦腎肺肝等重要臟器基礎疾病的人,不建議參照這一居家治療攻略。 只要人心不散,齊心抗疫,一定會戰(zhàn)勝病毒。(作者:周寧,武漢同濟醫(yī)院心內科副教授、請把這篇文章轉給所有人看到)2020年01月26日
28378
8
73
-
2020年01月26日
2150
0
1
-
2020年01月25日
393830
7
70
-
李秋鈺副主任醫(yī)師 北醫(yī)三院 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科 各位患者大家上午好,今天跟大家科普一個小知識,如果說有人懷疑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該怎么辦,最最重要的一點是,首先要讓他密切隔離,讓病人充分戴口罩,然后讓他去當地當地最近的發(fā)熱門診去篩查,我們的這個新型冠狀病毒的這個。 PC2,這些患者呢,一般來講都具有一定的特征,比如說他有過武漢的這種留學并學接觸史,或者說有這種呼吸道感染的這些癥狀,比如說我們說的咳嗽,咳痰發(fā)燒,咽痛等等,我們說在懷疑這些有后去發(fā)熱門診篩查之后,如果說是。 陽性的話,我們需要再做CDC進行確認,如果說確診之后,我們需要給病人進行隔離,我們一般的隔離有居家隔離,還有衣物隔離居家隔離,主要針對一些病情比較輕的患者,而我們醫(yī)務隔離可能更多地是針對一些病情相對危重。2020年01月22日
1983
0
4
病毒性肺炎相關科普號

孟祥姣醫(yī)生的科普號
孟祥姣 主任醫(yī)師
山東第一醫(y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
放療科
4469粉絲59.6萬閱讀

王遷醫(yī)生的科普號
王遷 主任醫(yī)師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yī)院
風濕免疫科
9982粉絲17萬閱讀

林明貴醫(yī)生的科普號
林明貴 主任醫(yī)師
北京清華長庚醫(yī)院
感染性疾病科
1.1萬粉絲34.5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