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內容
-
走路腿沒勁、酸脹涼,居然是下肢血管堵了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yī)院血管外科 張望德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是血管外科常見的疾病之一,有這么一個案例給大家介紹一下:李大爺70多了,一年多來走路總有點別扭,從家走到公園也就一公里,他卻要歇兩回。而且走到一半,小腿肚子就會酸脹疼,歇一會兒還可以繼續(xù)走,到公園門口還得再歇會兒。李大爺認為走路沒力氣就是年紀大了,也沒有特別在意。這兩個月來李大爺感覺腳開始發(fā)涼、腿開始發(fā)麻了,就讓老伴兒用熱水給自己泡腳,嫌水不夠熱又加溫,結果把腳給燙壞了,就在附近的診所換藥。換幾次藥還是不見好,聽別人說可能是脈管炎,弄不好得截肢!李大爺一聽害怕了,趕緊到醫(yī)院看病,才知道自己得了下肢動 脈硬化閉塞癥。● 下肢動 脈硬化閉塞癥為什么導致李大爺走路別扭、小腿疼?(視頻僅6分36秒)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就是腿上的動脈血管由于動脈粥樣硬化,堵住了,導致腿腳供血不足,從而出現的一系列癥狀。一般就是不走路的時候還好,不覺得疼;一旦走路較多,下肢需要的血氧較多,但這個時候由于動脈閉塞,導致腿腳的血供不足,就會出現走路別扭、小腿酸痛。這種酸痛類似于正常人突然跑步一段時間后,第二天出現的那種腿腳酸痛?!?腿發(fā)涼、發(fā)麻是怎么回事?下肢動 脈硬化閉塞癥患者的皮膚會有什么變化?一般人的下肢供血充足,皮膚也是溫熱的。而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的患者由于下肢供血不足,無法為腿腳提供足夠的能量,皮膚溫度下降,下肢的神經也得不到足夠的血氧,從而出現腿腳發(fā)涼、發(fā)麻的感覺。有的患者還會由于供血不足,使得下肢的毛發(fā)減少、皮膚發(fā)白,不夠紅潤。● 為何李大爺泡腳不見好,反倒腳被燙壞、而且久治不愈?是水溫太高嗎?患者感覺自己的腿腳發(fā)涼、發(fā)麻時,往往會泡腳。但是泡腳的時候,高溫加速血液循環(huán),使得腿腳的皮膚需要更多的熱量,導致本來供血不足的情況更為嚴重。而且下肢的神經得不到較好的供血供氧,會出現感覺異常,對冷熱感覺無法明確識別,總覺得水不夠熱。泡腳時明明已經很熱的水,卻還是覺得不夠熱,這就容易導致燙傷。皮膚燙傷破潰后,加上下肢的血液循環(huán)本來就不好,恢復起來就更慢了。所以李大爺的燙傷換了好幾次藥,仍舊不見好。而且,嚴重的時候下肢還會出現缺血壞死,腳趾缺血就會發(fā)黑、壞疽,容易受到感染。很多人不太認識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由于癥狀很類似,往往容易把它當做脈管炎?!?下肢動 脈硬化閉塞癥的癥狀(跛行、疼痛等)有哪些特點?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是下肢動脈血管發(fā)生堵塞,疾病早期往往沒什么癥狀,或者癥狀非常輕微。但是到了中期,就會出現小腿酸痛。與一般的小腿痛不太一樣,這種患者的小腿酸痛一般是在走一段路后出現的,需要停下來休息一會兒才能繼續(xù)走路。這就是間歇性跛行。而且跛行的頻率在一定時間內是相對恒定的;但隨著病情的發(fā)展,后來能走的距離會縮短。比如李大爺原來走五百米才需要停下來歇一會,而且一定時間內,幾乎每次都是走五百米歇一次;但如果大半年后,隨著疾病加重,就會變成每次走三百米就需要歇一會兒了。點擊查看更多相關知識>>>◆走路腿沒勁、酸脹涼,居然是下肢血管堵了◆得了下肢動 脈硬化閉塞癥,要緊嗎?◆為什么會得下肢動 脈硬化閉塞癥?◆診斷下肢動 脈硬化閉塞癥,你必須知道這幾點!本文系好大夫在線(bdsjw.cn)原創(chuàng)作品,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張望德醫(yī)生的科普號2016年05月04日27288
5
2
-
腹主動脈重度狹窄行人工血管架橋術治療
雙腿走路后,疼痛加重,夜間無法入睡,抱足而坐,太難受了……,接診后仔細查體,發(fā)現患者雙腿麻木、小腿有花斑,影像檢查結果顯示腹主動脈(腎動脈下)多發(fā)高低密度板塊,管腔重度狹窄,雙下肢動脈彩超示雙側股動脈無動脈硬化斑塊,需要立即手術治療。 病情介紹 我們考慮到患者年齡較大,急需改善下肢供血,還需避免高位截肢等情況,王主任經過會診后,設計了縝密的手術方案,最終確定為患者實施雙側鎖骨下動脈—股動脈人工血管架橋。經過2個多小時,手術成功完成,術后雙下肢供血改善,下肢疼痛消失、皮膚溫暖,人工血管全部走行皮下隧道,避免了常規(guī)手術開胸、開腹,最大限度減少了手術的副損傷,得到了患者及家屬們的一致稱贊。
王柏春醫(yī)生的科普號2016年01月10日2577
0
1
-
急性冠脈血栓形成的機制及處理策略
冠脈血栓的形成直接導致了急性冠脈綜合征的發(fā)病,而急性冠脈綜合征是冠心病的一種急癥,發(fā)病時情況最為危急,是導致冠心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且有極高復發(fā)風險。在2015中國心臟大會上阜外醫(yī)院毛懿教授做了關于“急性冠脈血栓形成的機制及處理策略”的報告,精彩內容如下:毛懿教授在會上做精彩驗報告一、形成血栓三大基本條件無論是靜脈血栓還是冠狀動脈血栓的形成都要具備以下三個條件:內皮損傷(local trauma to vassel wall,血管壁損傷)、血液處于高凝狀態(tài)(hypercoagulation)、血液淤滯(stasis)。1、內皮損傷,關口失守首先是內皮損傷,值得一提的是血管壁可以形成冠脈粥樣硬化,可以變薄,但是破裂問題需要引起重視。在常規(guī)的冠脈中斑塊是自發(fā)長大的,當管腔狹窄到80%以上時,血流動力學發(fā)生變化,容易導致斑塊破裂,導致膠原、層粘素、微纖維和vW因子的暴露,形成血栓。即使內皮沒破裂,但是由于受到糖化LDL、氧化LDL等很多因素的影響會導致內皮功能障礙,內皮功能障礙是冠脈急性血栓的重要原因,在沒有明顯的動脈斑塊破裂的情況下,也會引起很嚴重的致命危險。導致內皮功能障礙的因素還包括高血脂、CO、尼古丁、酒精、機械損傷、高血糖、應激等。重點講一下吸煙,吸煙是一個新的引起內皮損傷的重要因素,血管內皮本身帶有負電荷,血液中細胞也帶有負電荷,當血管內皮損傷時,血管壁直接受到血液的撞擊,再加上內皮自身分泌的多種物質,如ATP酶、ADP酶和血栓形成因子(TM)等抗凝物質分泌減少,而促凝物質分泌的增加以及內皮素分泌的增加,加重了原有血管的堵塞情況。2、高凝狀態(tài),加速栓塞在促發(fā)急性冠脈血栓中第二大影響因素是血液處于高凝狀態(tài),諸如血小板處于高速血流狀態(tài)下,血管內出現嚴重的狹窄和血液的撞擊后,或者天冷等情況下均易引發(fā)血小板激活,與血管破損處接觸后粘附,導致血栓的形成。3、血流緩慢,血栓集結第三點就是血流處于相對靜止狀態(tài),雖然血小板積聚在血管壁上,但并不一定能引發(fā)血栓。急性冠脈綜合癥的形成是由于內皮破損,在該處形成一處血栓,血栓后有相對靜止的血液,由此造成管腔狹窄堵塞。而對于血管中安放支架的病人,支架本身即對血管壁產生刺激,同時一旦支架部分形成血栓,血栓后血流相對靜止,血流處于高凝狀態(tài),就觸發(fā)了急性冠脈綜合征形成的3個機制。二、血栓形成后的處理臨床上處理急性冠脈血栓的處理原則是:小血栓——直接擴張,植入支架;大血栓——推薦使用機械方法將血栓直接抽出。除了機械抽吸和安放支架外,一定要配合藥物治療,現在更多使用抗血小板藥物,最多的是GP Ⅱb/Ⅲa受體拮抗劑,應用GPⅡb/Ⅲa受體拮抗劑與否在30分鐘內的死亡率是有差別的,能夠有效地改善病人的預后,減少栓塞情況,降低30天內患者的死亡率。除了急性冠脈血栓,還有一種血栓類型是支架植入后血栓,一個月內的是早期血栓,一個月到一年內是晚期血栓,一年以上的稱為晚晚期血栓。2013年薈萃分析顯示支架后血栓死亡率高,DES的支架血栓風險不容忽視。支架植入后影響血栓形成的因素包括停用抗血小板治療、冠脈病變的復雜程度、支架長度和數量、糖尿病、吸煙狀況等等。而冠脈病變復雜程度越高,支架血栓風險越高。2014最新觀察性研究顯示:STEMI是支架血栓風險的獨立預測因子。總的來說,血栓的形成是滿足了上述的三個基本條件。三、如何降低支架血栓風險那么,如何規(guī)避血栓風險呢?策略1:術前對病人進行篩查,篩查有可能堅持藥物治療方案的患者(包括能夠負擔雙抗治療)。策略2:謹慎選擇支架,使用支架血栓發(fā)生率低的支架。策略3:在圍手術期治療期間,盡量堅持應用雙聯抗血小板藥物;雙抗治療是減少血栓發(fā)生的關鍵。本文系毛懿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bdsjw.cn)發(fā)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毛懿醫(yī)生的科普號2015年11月11日4879
4
3
-
影響華法林藥效的因素
影響華法林藥效的因素服用華法林期間,下列因素可能會影響華法林的抗凝效果:⑴、藥物間的相互影響。某些藥與華法林合用時可能影響抗凝效果。增強抗凝作用的有:廣譜抗生素、甲硝唑、阿斯匹林、芬必得、酒精、消炎痛等;降低抗凝作用的有:維生素K1、螺內酯、利福平等。部分中藥會影響抗凝效果,在使用中草藥或者中成藥前,請詳細咨詢您的醫(yī)生。⑵、部分含維生素K豐富的食物可能降低抗凝藥效,如動物肝臟等。以下是每100克干燥食物維生素K的含量(毫克):菠菜(4.40)、白菜(3.20)、菜花(3.00)、豌豆(2.80)、胡羅卜(0.80)、蕃茄(0.40–0.80)、馬鈴薯(0.16)、豬肝(0.80)、蛋(0.80)、牛乳(微量)。當然,只有在大量進食某一類食物時才可能影響抗凝。這么多藥物影響,還有這么多食物的維生素K含量,需要都記下來么?其實根本不需要記住這些,只要了解一些即可。需要病人一定記住的就是出現以下三條情況時一定要勤查抗凝!A、用藥習慣改變:比如新增藥物或原有藥物劑量調整時(靜脈或口服藥物均需注意)。B、飲食習慣有較大改變:比如患者從內陸地區(qū)搬遷到沿海地區(qū)長期居住,飲食結構從牛羊肉為主改為海鮮類為主。C、抗凝結果在原來穩(wěn)定的情況下突然出現較大變化:比如原先抗凝一直穩(wěn)定,突然一次抗凝結果增高,INR超過3.0,為防止因檢驗誤差導致的錯結果,建議當日立即停用,并再次復查抗凝。⑶、不良生活習慣以及身體狀況的改變:發(fā)熱、腹瀉、嘔吐影響藥物吸收, 肝、腎疾病會影響維生素K的合成與代謝,進而影響抗凝,短期內體重的變化等。本文系劉曉君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bdsjw.cn)發(fā)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劉曉君醫(yī)生的科普號2015年11月07日6631
0
0
-
動脈栓塞:房顫患者不能承受之痛
房顫:心律失常的一種較常見類型,其最大危害之一就是合并的心房血栓脫落導致的動脈栓塞,按照好發(fā)部位,依次為下肢、腸系膜動脈、頸動脈、鎖骨下動脈以及其它動脈,甚至有腦栓塞合并下肢動脈栓塞或者下肢動脈栓塞合并系膜動脈栓塞,其死亡率大大增加。腦栓塞(缺血性腦卒中)是房顫引起的主要栓塞性事件,同時也是房顫患者致殘率最高的并發(fā)癥。伴隨房顫的腦卒中,大多由于左心房的血栓脫落引起腦動脈栓塞所致。腦栓塞的危險與基礎心臟病的存在和性質有關,風濕性瓣膜病和人工瓣膜置換術后的患者有較高的危險。非瓣膜病房顫發(fā)生栓塞事件的危險為每年5%左右,是非房顫患者發(fā)生率的2倍,占所有腦栓塞事件的15%~20%。老年房顫患者栓塞發(fā)生率較高,50~59歲患者因房顫所致的腦卒中每年發(fā)生率為1.5%,而80~89歲者則升高到23.5%。男性患者栓塞發(fā)病率在各年齡段均高于女性。在風濕性心臟病基礎上出現的腦卒中、腹痛腸壞死、下肢疼痛發(fā)涼壞疽,多數可以和動脈栓塞聯系在一起,由于患者大多心功能不好,在手術上很多醫(yī)生畏手畏腳;即使??漆t(yī)生大膽準備急診手術,又受制于麻醉制約,導致手術時機一拖再拖,最終失去最佳手術時間窗。所以:單純從治病救人角度,鑒于動脈栓塞的巨大危害,建議還是盡快盡早手術,指征適當放寬,醫(yī)患溝通要好,才能達到一個較好的臨床收益,否則,已經系膜動脈栓塞基礎上腸壞死、腦卒中基礎上腦出血、或者股動脈栓塞后小腿壞疽,則臨床收益大打折扣,即使搶救成功,亦巨大臨床經濟成本和高致殘率。
周忠信醫(yī)生的科普號2014年03月20日2986
0
0
-
急性下肢動脈栓塞的治療
動脈栓塞是指心臟或動脈壁脫落的血栓或斑塊等,隨血流向遠側流動,造成動脈堵塞、血流障礙的機型病變。動脈栓塞主要由血栓造成,此外,癌栓、空氣、脂肪等異物都可能成為栓子,其中尤以心源性最為多見?;颊吣挲g以50歲以上多見,常合并心血管疾病。如風心病、冠心病、房顫、心內膜炎、動脈硬化閉塞癥等。由于該病特點是起病急驟,癥狀明顯,進展迅速,預后嚴重。故現在公認發(fā)病6-8小時是治療的黃金時間,手術是治療該病的首選方法。 1、 下肢動脈栓塞對機體的影響 動脈分叉部管腔變窄,故栓塞絕大多數發(fā)生在動脈分叉部,栓塞的部位與血栓栓子大小有密切關系,一般來說,小的栓子常栓塞于腦部、內臟動脈和上肢動脈;較大和大的栓子常阻塞于腹主動脈末梢和下肢動脈。Thompson(1970)報道股總動脈發(fā)病率最高,其次是腘動脈、髂總和腹主動脈。栓子嵌于動脈后,被栓塞的遠端血流即部分或完全中斷,反射性地引起患肢的血管痙攣,由于動脈缺血和動脈痙攣,導致血管壁營養(yǎng)障礙,動脈內膜將發(fā)生缺血而出現退行性變,栓塞動脈內繼發(fā)血栓形成,加重了組織的缺血。栓塞后組織發(fā)生壞死,肌肉壞死時可釋放出磷酸肌酸激酶(CPK)和溶菌酶等物質,而加劇組織壞死。一般來說,動脈栓塞后最先出現的周圍神經的病變,6小時后就可出現組織細胞壞死,12小時之后就可有不同程度的壞疽。而栓塞后10-12小時受累肢體會發(fā)生大面積的組織壞死,造成代謝方面的障礙,就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氮質血癥、高鉀血癥、肌紅蛋白尿和代謝性酸中毒,最終導致腎功能衰竭。由于多數病人伴有心臟病,動脈栓塞后可加重心血管功能紊亂,使心功能下降,甚或休克、心律失常,心跳會出現驟停。動脈栓塞對機體產生的影響主要取決于栓子栓塞后患肢缺血程度及時間。肢體缺血時間是影響本病最重要的因素。 2、 下肢動脈栓塞誤診 目前,全身性溶栓療法、傳統(tǒng)的取栓術、Fogarty導管取栓術,都是治療急性肢體動脈栓塞的有效方法,已有較多的文獻報道了對于及時就診的病患其治療有效率在70%~95%,而延誤診治則明顯的增加了患者的截肢率和死亡率。由于接診醫(yī)師對本病的認識不足,在以其他癥狀為主癥伴發(fā)下肢活動障礙入院的患者鑒別診斷中沒有及早的考慮到本病,而該病又多為高齡患者,常伴有多種基礎疾病,在行各自??魄闆r查體時又忽略了血管外科相關的檢查,如皮膚的溫度和色澤,足背動脈的搏動,導致患者漏診,延誤了治療時間。 3、下肢動脈栓塞手術治療基本處理原則 凡是動脈栓塞的病人,除非肢體已發(fā)生壞疽,或有良好的側支建立可以維持肢體的存活,如果病人全身情況允許,應及時手術取栓。急性動脈栓塞起病急驟、嚴重威脅肢體的生存,甚至患者的生命。曾有報道在急性栓塞后數日或數周施行后期取栓術成功??梢姲l(fā)病的時間并不是手術絕對指征,只要肢體沒有發(fā)生大片壞死,有存活的可能性,都應積極爭取手術,取栓可以挽救肢體或降低截肢平面。而對于中晚期已發(fā)生部分壞疽急性下肢動脈栓塞者,手術可以起到改善患者預后的積極作用。有對比研究發(fā)現,對于中晚期急性動脈栓塞患者采取手術治療或保守治療的療效在統(tǒng)計學上差異并無顯著性。但手術組不同栓塞部位的手術療效在統(tǒng)計學上差異有顯著性;而保守組差異則無顯著性。對于選擇手術治療還是保守治療,除了要考慮患者自身情況,尤其是心血管疾患及發(fā)病時間、壞疽程度外,應主要根據患者的發(fā)病部位來決定治療方式,若患者栓塞位置較高(股動脈以上)應堅決首選手術治療,反之,則應考慮采用溶栓或肝素等非手術療法連用手術取栓,已提高手術的療效。故現如今,非手術治療在很大程度上只能列為輔助治療,只有少數的病人出現特殊情況:包括不能耐受手術;已建立良好的側肢循環(huán);病程遷延,壞疽部已穩(wěn)定,擇期截肢的病人可以考慮暫用非手術處理。 手術方法主要包括:1、切開動脈直接取栓;2、利用Fogarty球囊導管取栓。既往采用的直接切開動脈取栓術有許多缺點,如術前必須對栓子定位準確,術中探查時往往發(fā)現栓子移位,多處栓塞必須多處切口創(chuàng)傷大、組織損傷嚴重,有時取栓不完全。⑵應用Fogarty導管取栓時,不需要準確定位,手術切口小、切口少,用導管在血管內探查范圍廣,取栓徹底。取栓可以明顯簡化手術,提高手術的安全性,減少術中出血,縮短手術時間,即使是危重患者,也可以在局麻下進行手術。但Forgarty導管也存在一些明顯缺陷。導管不能達到遠端較小的血管和分支血管,而殘留血栓卻常存在于這些部位,成為日后血栓復發(fā)的基礎,反復取栓或操作不當會造血管壁損傷。并不能無限制的實施。有大量的報道證實在行Forgarty導管取栓的同時使用尿激酶或肝素對于Forgarty導管不能到達的小血管促溶的效果十分顯著。術后抗凝溶栓綜合治療現已被主流所認可。目前術后抗凝雖然沒有被證實對缺血肢體的預后有正面的作用,但能夠減少新發(fā)栓塞的危險。 4、術后并發(fā)癥的防治。 4-1下肢動脈取栓、溶栓后可并發(fā)肌腎代謝綜合征。一般認為其與大量毒素、代謝產物的吸收及再灌注損傷有關。臨床表現主要為術后出現少尿、肉眼肌紅蛋白尿,伴血鉀、肌酐水平升高。有報道稱,病人取栓、溶栓后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腎功能受損,血肌酐水平升高,大多數為一過性損害,經靜脈給予速尿、碳酸氫鈉、甘露醇、地塞(百度)米松、必要時血透等對癥支持治療可恢復。但也有少數病人死于急性腎功能衰竭。證實肌腎代謝綜合征早期如被忽視,可產生嚴重后果。 4-2骨筋膜室綜合征:恢復灌注后肌肉的急性炎癥導致腫脹及骨筋膜室綜合征的發(fā)生。術后室間隔壓力升高,毛細管灌注減低,即可發(fā)生神經損傷及肌肉壞死。骨筋膜室綜合征的基本臨床特征是疼痛,常劇烈且“不成比例”。觸診肌肉常堅硬,觸痛明顯;間隔中的神經受累,引發(fā)感覺和運動功能失調。如果術前就有類似體征,則診斷更加困難。此外,病人此時因麻醉常未清醒或無判斷力,但早期診斷對挽救肌肉組織非常重要。因此一些醫(yī)院進行隔室內壓力測量來進行診斷。雖然目前筋膜室壓力>30mmHg是公認的診斷標準。但此測量的特異性雖高,敏感性卻非常低。故頻繁的體檢才是及早發(fā)現該并發(fā)癥行之有效的手段。一旦懷疑存在骨筋膜室綜合征,就應行筋膜切開術。有些教材建議當缺血嚴重且持續(xù)時間超過4~6h,一旦手術結束就對外側、脛后深淺間隙,脛前間隙及時進行切開減壓,曾有報道有忽視脛前間隙減壓導致脛前肌肉、血管、脛前神經繼續(xù)缺血壞死的教訓。 5、總結 總之,急性下肢動脈栓塞是可以造成截肢甚至危及生命的血管外科常見疾病,尤其對于高齡患者其風險更大。診斷和處理方法看似簡單,實則不易,因此正確掌握其診斷和治療方法至關重要,絕對不容忽視。在明確診斷后,必須采取積極手術治療配合適時的藥物輔助治療,是治療該病的關鍵。同時注意術后并發(fā)癥的防治才能使該病得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田甜醫(yī)生的科普號2013年12月23日5574
0
1
-
咨詢下肢動脈支架和搭橋手術后腳趾劇痛問題
患者:描述:我母親在長海醫(yī)院做了左下肢動脈支架手術和右下肢動脈搭橋手術時間:2013-07-03 至 2013-07-26科室:上海市長海醫(yī)院,血管外科藥物名稱:阿司匹林腸溶片 培達服用說明:一天一粒我母親因為患下肢動脈閉塞已經3,4年。主要原因是50多年的煙齡。后來因為無法長時間步行,只能走路100米小腿就疼痛不行。與2013年6月和7月去上海長海醫(yī)院住院手術,分別做了左下肢動脈支架手術和右下肢動脈血管搭橋手術。據長海醫(yī)院醫(yī)生說手術很成功,但是現在回家后,母親兩個腳麻木劇痛,尤其是晚上,感覺腳趾和腳跟如同針扎樣疼痛,無法入睡。兩腳同時有麻木的感覺。長海醫(yī)院的醫(yī)生對這個癥狀無法解決,希望醫(yī)生您能給個解決意見和解釋下癥狀的原因,謝謝!如有需要可以來找您就診1 上海市中山醫(yī)院血管外科陳斌:足趾的疼痛可能是神經癥狀,如果排除缺血可能,神經引起的足趾和足跟疼痛會逐步好轉。 患者:謝謝大夫您的回復我母親后來去中醫(yī)醫(yī)院住院10天,通過中醫(yī)治療,疼痛停止了幾天,但是出院后由于藥物吃光,停了一天后右腳又再次疼痛(右腿做了支架手術,吃的中醫(yī)藥物是附桂止痛膠囊,左腳做的搭橋手術,已經不疼痛了),就算再次吃藥也沒有緩解,詢問下醫(yī)生可有什么治療的方法?另外我母親疼痛的右腳掌掌心呈現暗紅色,右腳腳背溫度略低,指尖溫度更低,不知道是何原因。期待您的回復 上海市中山醫(yī)院血管外科陳斌:可能還是存在缺血情況。 患者:陳醫(yī)生,你好:現在我母親的腳疼情況加劇,排了ct后發(fā)現左腳支架上方堵塞,醫(yī)院建議馬上做血管搭橋手術,我想到您這邊來做搭橋手術,您看是否可以?ct是8月15日做的,已經有些時間,所以想盡快手術,不知道是否現在能有床位,想預約您9月9日下午的專家門診,但是好像預約掛號已經滿了。 上海市中山醫(yī)院血管外科陳斌: 可以的,你周一過來,我給你母親留個床位。 患者:陳醫(yī)生,您好: 我于9月9日帶我母親去看您的門診,但是因為中山醫(yī)院沒有住院床位,于9月9日下午住長海醫(yī)院,并于9月11日在長海醫(yī)院由包教授做了腘動脈搭橋手術(同時膝蓋處放了一個支架)。 手術當天沒什么問題,但是中秋節(jié)過后,我母親傷口發(fā)生感染,連續(xù)幾個晚上發(fā)燒到38。5°以上,發(fā)燒之前伴有寒顫,并且腘動脈傷口處有脂肪液化現象。 在9月26日晚上7點45分,病人突發(fā)肺部呼吸困難,長海醫(yī)院醫(yī)生疑似肺梗塞,上了呼吸機,第二天9月27日接入ICU,并且于今天早上做了氣管切開手術,現在在看是否這兩天能脫離呼吸機(前兩天曾嘗試過撤掉呼吸機,但是氧飽和只能到90%) 病人的發(fā)燒在9月29日已經控制,體溫現在在36。9到37。5度之間。 現在有個比較頭痛的問題,我母親的左小腿在26日突發(fā)呼吸困難搶救后,27日發(fā)現肢體溫度和顏色都發(fā)生變化,疑似血管發(fā)生堵塞,現在附上手機拍攝的左腳照片。 長海醫(yī)院的醫(yī)生說,如果不能撤掉呼吸機,無法對左腿做進一步治療,只能靠輸液打凱時等疏通血管的藥物,現在看著一天天的耗著,母親的左腿一天天變色,我們家屬心急如焚,不知道還能不能有更好的治療方法治療現在這個狀況,還是說只能等撤掉呼吸機才能做進一步治療?希望醫(yī)生您能給個好的建議。 另外咨詢下,左下肢剛剛做好腘動脈搭橋手術,怎么才幾天就堵上了,畢竟本身就是一根暢通無阻的人造血管放進去的,那要用多大的東西才能堵住?。? 附上母親左腳的照片,不知道還能有希望保住不? 上海市中山醫(yī)院血管外科陳斌: 你母親術后出現傷口口感染,繼而引發(fā)寒戰(zhàn)高熱,可能是細菌及毒素散布到全身所致,呼吸衰竭原因可能是肺栓塞,從目前的腳部情況來看,如果腳冰涼,則說明移植血管已經閉塞,移植物閉塞并不是有東西象塞子一樣堵住血管,而是因為血液在那里局部凝結所致,原因有很多,在這里不敢妄加猜測。目前對于你母親,救命是第一位的,下肢如果存在缺血問題,只能暫用保守療法。
陳斌醫(yī)生的科普號2013年10月19日8573
0
0
-
下肢動脈堵塞能引起腿疼
腰腿痛比較常見,而引起腰腿痛的原因卻很多。重要的是腰腿痛又最容易被忽視。很多人在腿疼時,會認為勞累運動或天氣變化風濕痛等原因,休息休息或吃一些解熱鎮(zhèn)痛藥物就好了,而不去醫(yī)院檢查明確原因,使病情加重,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 其中腿痛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下肢動脈堵塞。這個原因很多人不了解。臨床上我們常常見到好多這類病人一直按腰間盤突出治療,到我科就診后才知道是動脈堵塞。當然還有一部分人兩種疾病同時存在,而只當腰間盤突出治療,并不知道還有動脈疾病。那么動脈堵塞是由哪些疾病引起的呢?其中主要有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糖尿病足,動脈血栓等等??赡苡械娜瞬⒉恢劳炔垦芤材軇用}硬化。其實動脈硬化就是人體的老化,隨著年齡的增長血管也會逐漸老化,而動脈硬化是全身性的,堵塞部位如果發(fā)生在腦血管叫腦梗塞,如果發(fā)生在心血管叫心肌梗塞,如果發(fā)生在下肢叫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而糖尿病人更容易發(fā)生這種老化。因此中老年人特別是糖尿病人一旦出現腿痛一定不要忽視,要及時就醫(yī)。那么什么樣的腿痛是動脈堵塞了呢?這種疾病的典型癥狀是間歇性跛行:就是行走后腿足疼痛無力,休息后緩解,繼續(xù)行走癥狀重新出現。這是因為由于下肢動脈閉塞,行走時肌肉耗氧量增加而導致下肢缺血性疼痛,休息后血液得到部分補充使缺血緩解劑,繼續(xù)行走肌肉耗氧量再度增加,腿足疼痛重新出現。同時下肢缺血還會引起腳涼,足趾皮膚顏色蒼白或紫紺等等癥狀。由于動脈閉塞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嚴重,最后血管會變成實心的而無法再通,導致足部壞死,最終只能截肢。因此治療一定要趁早。目前黑龍江省醫(yī)院南崗院區(qū)周圍血管病科采用國內外最先進的治療技術。包括超聲消融,小球囊擴張,導管溶栓等微創(chuàng)的腔內介入治療技術。也包括外科搭橋等手術技術等。根據每個病人的不同病情采用不同的方法,使每個病人都能得到滿意的治療。
徐顯章醫(yī)生的科普號2012年11月09日17055
1
1
-
鎖骨下動脈盜血綜合征
鎖骨下動脈盜血綜合征(subclavian steal syndrome)是指在鎖骨下動脈、頭臂干動脈或椎動脈起始處的近心段有部分或完全的閉塞性病變,由于虹吸作用(盜血)引起患側椎動脈中的血流逆行,進入患側鎖骨下動脈的遠心段,導致椎-基動脈缺血性發(fā)作(腦缺血),和患側上肢動脈缺血性發(fā)作的癥候群。 大多數的鎖骨下動脈病變是由動脈硬化引起的,其它的病因包括血管先天性畸形、頸動脈炎、纖維肌性營養(yǎng)不良、外傷、放射性損傷、縱隔腫瘤、炎癥和肋骨畸形。【臨床表現及診斷】 50歲以上的男性多見,左側鎖骨下動脈狹窄或閉塞多見,可能是由于左鎖骨下動脈在主動脈的起始處所成角度大,易受血流沖激而引起動脈粥樣硬化。本綜合征可出現椎-基動脈供血不足的神經癥狀及上肢缺血性癥狀1.椎-基動脈供血不足的癥狀:最常見的癥狀依次為眩暈、肢體輕癱、感覺異常、雙側視力障礙、共濟失調、復視、暈厥,少見的尚有間歇性跛行、發(fā)音困難、吞咽困難、耳鳴、抽搐、頭痛及精神障礙。少數可出現“傾倒癥”,表現為沒有先兆,突然下肢肌力喪失而跌倒的發(fā)作,可沒有意識障礙,并能迅速恢復。2.上肢缺血性癥狀:常見者依次為間歇性運動不靈、上肢乏力、疼痛和感覺異常,極少數引起手指發(fā)紺或壞死。3.一般體征(1)血壓:患側上肢血壓皆降低,兩上肢收縮壓相差可在20~150mmHg,多數相差在20~70mmHg。(2)脈搏:患側橈動脈大多減弱或消失,有的肱動脈或鎖骨下動脈搏動也減弱或消失。此外患側脈搏遲至,這是由于脈搏波要由對側椎動脈至患側椎動脈,再至腕部,其距離較遠的緣故。(3)鎖骨上區(qū)域血管雜音:多數可聞及收縮期雜音,運動患肢可能使雜音加重。4.輔助檢查(1)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快速、簡便、無創(chuàng)傷的診斷方法,可以看到鎖骨下動脈斑塊或阻塞,血流減慢或血流頻譜發(fā)生改變等。(2)CT血管成像(CTA)或核磁動脈血管成像(MRA):無創(chuàng)傷的診斷方法,準確性接近動脈造影。(3)鎖骨下動脈和主動脈弓動脈造影:為有創(chuàng)傷檢查,可以清晰的顯示患側鎖骨下動脈或椎動脈的狹窄或阻塞情況,不僅診斷準確率高,而且可以為充分估計狹窄情況,選擇最佳手術方式?!局委煼椒ā?手術方法多采用鎖骨下動脈-鎖骨下動脈、腋動脈-腋動脈、頸動脈-鎖骨下動脈搭橋手術等,適用于動脈狹窄嚴重或閉塞病變。 經皮血管內成形術(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適用于動脈動脈狹窄達到75%以上并有缺血癥狀的病人。
郭宏杰醫(yī)生的科普號2012年11月03日9244
3
3
-
急性下肢動脈栓塞的典型表現
表現:“5 P”癥狀 Pain(疼痛); Pulselessness(無脈); Pallor(蒼白); Paresthesia(感覺異常); Paralysis(麻痹);通俗描述:一痛四沒有 一痛:是指栓塞側肢體的疼痛,呈持續(xù)性劇烈疼痛。 四沒有: ⒈沒有脈搏。 ⒉沒有溫度。 ⒊沒有血色。 ⒋沒有感覺下圖為下肢動脈栓塞患者動脈切開取栓
尹杰醫(yī)生的科普號2012年06月09日5871
0
0
動脈栓塞相關科普號

田穎醫(yī)生的科普號
田穎 主任醫(yī)師
醫(yī)生集團-山東
心血管內科
1611粉絲79.7萬閱讀

黃楷醫(yī)生的科普號
黃楷 主任醫(y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yī)院
血管外科
502粉絲5.7萬閱讀

楊永久醫(yī)生的科普號
楊永久 主任醫(yī)師
北京市垂楊柳醫(yī)院
血管外科
303粉絲6.8萬閱讀
-
推薦熱度5.0馮睿 主任醫(yī)師上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北部) 介入中心 血管外科
腹主動脈瘤 95票
主動脈瘤 42票
周圍動脈瘤 35票
擅長:長期專注于主動脈夾層、腹主動脈瘤等主動脈疾病的微創(chuàng)治療;亦擅長于下肢動脈硬化閉塞,腎動脈瘤,脾動脈瘤,腸系膜動脈夾層,頸動脈狹窄,椎動脈/腎動脈/鎖骨下動脈狹窄,靜脈血栓,血透通路,盆腔淤血綜合征等血管疾病的微創(chuàng)腔內介入治療 -
推薦熱度4.8劉杰 主治醫(yī)師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yī)院第一醫(yī)學中心 血管外科
動脈疾病 2票
動脈硬化閉塞癥 1票
靜脈曲張 1票
擅長:周圍血管疾病的外科手術、藥物等多種治療方式相結合的綜合治療。 主要包括以下疾?。? 下肢動脈狹窄閉塞,腘動脈狹窄,頸動脈狹窄,腎動脈狹窄,鎖骨下動脈狹窄閉塞,腸系膜上動脈狹窄,椎動脈狹窄,透析通路狹窄,無名動脈狹窄,血栓閉塞性脈管炎,雷諾綜合征,大動脈炎,腘動脈陷迫綜合征等周圍動脈狹窄或閉塞; 下肢靜脈曲張、精索靜脈曲張、其他靜脈曲張、K-T綜合征等;血管瘤,動靜脈瘺等各種先天和后天血管畸形; 下肢深靜脈血栓(髂靜脈血栓.股靜脈血栓.腘靜脈血栓等),淺靜脈血栓(肌間靜脈血栓.大隱靜脈血栓等), PICC管相關血栓,上肢靜脈血栓,血栓性靜脈炎,頸外靜脈血栓,下腔靜脈血栓,門靜脈血栓,腸系膜上靜脈血栓,易栓癥,肺栓塞,下肢動脈血栓,腸系膜上動脈血栓等靜脈血栓和動脈血栓 肺隔離癥,胸廓出口綜合征,頸動脈體瘤等外周血管疾病 胸主動脈瘤,腹主動脈瘤,脾動脈瘤、腎動脈瘤、腘動脈瘤等動脈瘤; 主動脈夾層,腸系膜上動脈夾層、髂動脈夾層等動脈夾層; 主動脈縮窄,主髂動脈狹窄閉塞, -
推薦熱度4.7楊耀國 主任醫(yī)師北京安貞醫(yī)院 血管外科
動脈硬化閉塞癥 40票
頸動脈狹窄 38票
靜脈曲張 32票
擅長:手術和微創(chuàng)介入治療各部位的血管狹窄/閉塞及血管瘤病變:頸動脈狹窄、腹主動脈瘤、髂動脈狹窄/閉塞、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鎖骨下動脈狹窄、腎動脈狹窄、B型主動脈夾層、主動脈縮窄、內臟動脈瘤以及靜脈曲張、靜脈血栓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