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內容
-
腳丫又臭又癢,是咋了?
馮波醫(yī)生的科普號2021年06月11日801
0
2
-
天天換襪子,為什么腳還那么臭?
上大學時,宿舍有位同學,每天都換洗襪子,但我們幾個都怕他脫鞋,整個房間都是腳臭味,這個臭不是一般的臭,令人作嘔的臭,穿透性極強,殺傷力極大,可以說頂風能臭八百里。于是,我們會把他的鞋子丟在走廊里,與其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大家也分享一下吧,哈哈為什么天天換襪子,腳還這么臭呢?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首先要明確,腳臭到底是怎么引起的?不能無緣無故讓襪子背這個鍋呀。在我看來,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一、足癬(腳氣)引起的腳臭足癬俗稱腳氣,是由真菌感染腳部引起的一種皮膚疾病,引起腳氣的真菌有多種,比如皮膚癬菌、犬小孢子菌、紅色毛癬菌、白色念珠菌等等,并且腳氣的類型有多種,常見的有:水皰型、糜爛型、角化型和混合型,每一類型的腳氣表現不同,最容易引起腳臭的是糜爛型足癬。它的特點是在第三、四趾或第四、五趾間出現皮膚發(fā)白,脫屑,甚至糜爛,發(fā)紅,搔抓后會流水、流血。這種足癬多合并有多汗,也就是說腳出汗比較多,而第三、四、五腳趾的活動度小,腳趾間環(huán)境相對密閉,不利于通風,因此,在濕熱的環(huán)境下,真菌最有利于生長。當出現糜爛型足癬時,腳臭就會比較明顯。這時該怎么處理呢?先碘伏消毒腳趾間的糜爛面,再用硝酸咪康唑散,灑在腳趾縫里,一天兩次,大概一周左右,這個糜爛面就干燥了,之后再換用硝酸咪康唑軟膏外用,每晚一次,連續(xù)兩周。切記:糜爛型足癬治療時,不可外用乳膏制劑,否則有可能會越用越重。因為糜爛型足癬是通風不好導致的,所以我們要用粉劑對腳趾進行隔離,達到通風、干燥的目的。二、臭汗癥導致的腳臭臭汗癥,顧名思義,出的汗就有臭味。這種情況相對比較少見,但治療難度也比較大。對于臭汗癥患者來講,非常苦惱!外用抗真菌藥膏無效,洗腳后只要一出汗,就會有臭味,每天都擔心自己的腳臭會影響到別人。臭汗癥,一般合并多汗癥,也就是說臭汗癥患者的腳比較容易出汗,襪子經常濕漉漉的。針對這種情況,該如何處理呢?給大家介紹兩個小方法。取50克明礬,兌1000克水,自來水即可,常溫下完全溶解后,用來泡腳,每天一次,一次15分鐘左右,堅持泡腳,可以減少腳部出汗,從而減輕腳臭情況。夏天用常溫的水泡腳就行,冬天氣候寒冷時,可以將水加熱后泡腳,并且可以重復使用,不影響療效。另一個方法是,采取局部注射肉毒素的方式來減少腳部出汗。肉毒素是一種蛋白質,具有抑制汗腺分泌的作用,在安全劑量范圍內,正確治療下,對人體沒什么毒副作用,可以長期使用,唯一的缺點是需要半年打一次,因為它的療效僅能維持3-6個月。三、劣質鞋導致的腳臭再來說說鞋子的問題。鞋子也會引起腳臭,這是因為鞋底大都是由橡膠做成,某些不良商家為了節(jié)約成本,會采用低質粗劣的橡膠來生產鞋子,這種鞋子出廠時就有非常明顯的橡膠臭味,再加上設計不合理,密不透氣,腳出的汗得不到及時揮發(fā),此外,鞋內溫度高,就會散發(fā)出一種難聞的臭味,腳長時間在這樣的鞋子里,不臭才怪呢。但這種腳臭清洗后就消失了。針對這種情況,處理方法很簡單:換一雙質量好一點兒鞋子即可。說了這么多,腳臭和襪子有什么關系呢?襪子并不會引起腳臭,但正確選擇使用襪子,可以減輕腳臭!不信?往下看!1、選擇純棉的襪子:純棉的襪子吸汗,不會產生怪味,可以減少汗液在腳部的存留時間。2、選擇稍厚的襪子:厚襪子的吸水性強,出汗多時及時更換襪子。但并不是說讓大家在夏天穿冬天才用的厚襪子,這樣只能捂出更多的汗來。3、選擇穿五趾襪:五趾襪能夠將五個腳趾分開,就像戴手套一樣,這樣可以保持腳趾間通風透氣,減少真菌在腳趾間定植生長。4、選擇納米銀襪:納米銀具有抗真菌作用,這樣就可以在穿襪子的同時,對腳部可能存在的真菌起到殺滅作用,避免發(fā)生腳氣。輕松告別腳臭,你學會了嗎?如果還有不明白的問題,可以和我聯系,為您排憂解難。
程鋒剛醫(yī)生的科普號2021年06月09日12177
0
17
-
腳氣足癬
劉海燕醫(yī)生的科普號2021年05月29日944
0
2
-
科學治腳氣?
相信很多人都曾經受腳氣困擾。犯病時可能出現這樣那樣的病變,要么瘙癢難忍,要么丑不忍睹。更重要的是,腳氣往往年年復發(fā),似乎難以根治。 本文在此對腳氣的來龍去脈進行梳理,揭開它的真實面目。 1以歷史眼光看腳氣腳氣算得上是隨著文明的發(fā)展而來的疾病。 根據歷史記錄,20世紀以前,人們普遍認為足癬很罕見。在1908年,英國皮膚病學之父Arthur Whitfield首次描述了這種“新型”疾病。 隨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由于法國氣候較潮濕,很多英美軍人又長期穿軍靴,不能換襪,惹上足癬,醫(yī)學界才更開始更多地關注足癬問題。 我們常說的“香港腳”,也是腳氣的另外一個外號。維基百科上對香港腳的起源還進行了一番討論,提出3個版本的說法: 香港人得病說:指傳教士發(fā)現香港人的腳多患此疾。 英國人得病說:指香港割讓予英國后,英國士兵駐軍香港。由于英國軍人習慣在干燥的歐洲生活,來到潮濕悶熱的香港,加上沉厚不透氣的軍靴,很多人的腳掌都長皮疹,奇癢難忍。歐洲醫(yī)生從未見過此種病,就將其視為香港的一種流行病,并命名為香港腳。這種說法流傳最廣。 上海人得病說:指上海人為避中日戰(zhàn)爭,南遷至香港時得病。 如今,足癬早已走入尋常百姓家(本文作者也是其一),并在世界范圍內流行,人群患病率高達30%~70%。 2 腳臭≠腳氣我們很容易被外號誤導,以為灰指甲就是趾甲變灰,腳氣就是腳有氣味。 實際上,灰指甲是甲的真菌感染,主要特點不是顏色變灰;腳氣是腳的真菌感染,主要特點也不是有腳臭(雖然可以共存)。 腳臭主要與汗水和細菌有關系。腳是皮膚表面細菌最豐富的部位,可以大量繁殖、和汗水發(fā)生作用,產生耐人尋味的氣體。 單純的腳臭主要是加強日常護理,例如注意衛(wèi)生、勤換鞋襪、注意透氣、減少出汗。 大家身邊可能有喜歡聞臭腳和臭襪子的人,這種行為在心理學上稱為“良性自虐”。皮膚科醫(yī)生提醒——可以放心聞臭襪子,不會傳染腳氣。 3腳氣到底是什么?腳氣的學名叫做“足癬”,是腳部皮膚的真菌感染。 足癬的近親還有頭癬、體癬、股癬、面癬和手癬。它們都是真菌中的“皮膚癬菌”感染,統稱為皮膚癬菌病。 遠親還有花斑癬(汗斑)、念珠菌病等,它們是不同類型的真菌感染。 皮膚癬菌可以消化皮膚、毛發(fā)和指/趾甲中的角蛋白(構成角質的主要成分),并依靠其生存。同時,皮膚癬菌在潮濕和不透氣的環(huán)境中生存得更好。這些因素就造成足癬是頭號皮膚癬菌病,在青少年和成年人群尤其常見。 4腳氣,不止于爛腳丫爛腳丫主要指的是腳趾縫發(fā)白、開裂、水皰和瘙癢。 爛腳丫確實是腳氣的常見表現,但需要注意的有2點:腳氣還可能有其他表現;爛腳丫也可能是其他疾病,例如間擦疹、紅癬。 醫(yī)學上通常將足癬分3型:趾間型、角化型和角化型。 趾間型足癬:最常見的一類足癬,約等于上面提到的“爛腳丫”。容易發(fā)生在腳趾縫,尤其是第3/4趾縫和4/5趾縫,有瘙癢。 角化型足癬:第2常見的類型,容易侵犯腳底、側面和后跟,往往只表現為這些區(qū)域皮膚增厚、脫屑,可能沒有明顯的瘙癢。 水皰型足癬:容易發(fā)生在腳底中央或趾頭末端,主要是聚集成群的水皰,可能有較為明顯的瘙癢。 ▲ 趾間型足癬(引自參考文獻) ▲ 角化型足癬(引自參考文獻) ▲ 水皰型足癬(引自參考文獻) 5腳氣的負能量,超出你想象雖然腳氣是個小病,但我們不能小覷。其實,它的危害遠不止引起瘙癢、脫皮和起皰。羅列起來,至少會有這樣一些潛在風險。 腳氣對生活質量影響較大,主要是因為容易復發(fā)。有時連續(xù)穿1、2天不透氣的鞋襪就會發(fā)現腳氣犯了。 腳氣有一定的傳染性。真菌可以傳播到其他腳趾、另一只腳,也可以傳播到指甲、指甲、手上甚至身上(尤其是腹股溝和周圍區(qū)域)。不止于此,人與人之間也可能因為共用物品或者密切接觸而相互傳染。因此,皮膚科醫(yī)生眼中的夫妻相,不只是面貌像,連腳氣和灰指甲都一樣。 引起癬菌疹反應。癬菌疹可能與人體對真菌抗原的免疫反應有關,類似對真菌成分過敏。有數據顯示,足癬人群中高達17%的有表現為手部水皰的癬菌疹反應。 由于腳氣可以破壞皮膚的屏障功能,這可能促進細菌自下而上入侵、感染。典型的相關疾病是腿部的丹毒和蜂窩織炎。 6磨人的腳氣,如何制服?治療腳氣的前提是診斷正確。這依靠專業(yè)的判斷,如果表現不典型,甚至需要做真菌檢查協助確診。 與腳氣比較相似的皮膚問題包括腳臭、接觸性皮炎、濕疹、窩狀角質松解癥、掌跖膿皰病、剝脫性角質松解癥和幼年跖部皮病等。 在沒有確診之前用藥治療,有誤診誤治的風險。 腳氣一般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治療,具體體現在這些方面: 大多數情況只需要外用抗真菌藥物即可。 外用抗真菌藥物種類很多,包括特比萘芬、萘替芬、酮康唑、克霉唑、阿莫羅芬等。最好選擇是只有抗真菌藥物、沒有激素、沒有抗生素(如新霉素)的藥膏。 如果腳氣在規(guī)范外用抗真菌藥物治療后失敗,則有必要考慮口服抗真菌藥物。常見的是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诜幬镄柚斏鳎枰卺t(yī)生指導下服用。 7治療上的坑,這里為你填平大部分時候,單用外用抗真菌藥物就可以治愈腳氣。即便如此,平時大家還是會遇見各種各樣的不當處理方式,這嚴重妨礙了正確治療,起到了反作用。 ▎誤區(qū)1:用藥不規(guī)律 抹藥不宜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只有比真菌更勤快,堅持用藥,才能有效控制腳氣。 此外,單純瘙癢癥狀緩解就停藥,還為時尚早。一般需要堅持用到皮膚完全正常、沒有明顯反彈才停藥,療程可能達2~4周。 ▎誤區(qū)2:腳氣用藥,千篇一律 外用抗真菌藥膏種類很多,但效果不完全等同。例如,有少數證據提示丙烯胺類藥物療效較好,體現在治愈率更高。這類藥物有特比萘芬、萘替芬和布替萘芬。 角質很厚的腳氣,有時需要聯合外用抗真菌藥物和去角質產品(如水楊酸、尿素),作用是去除增厚的角質、增加抗真菌藥物的療效。 有明顯的水皰或破損的腳氣,可以先濕敷,濕敷的時候可以用紗布或者棉片輔助,作用是收水、促進干燥。 ▎誤區(qū)3:用偏方治療 大家可能有聽說過一些偏方,例如吃大蒜治腳氣、用醋甚至茶葉泡腳等等。皮膚科醫(yī)生建議治療腳氣,遠離廚房,拒絕偏方。 對于腳氣,我們還不需要用到神農嘗百草的實驗精神,老老實實抹藥就好了。 ▎誤區(qū)4:嘗試坊間神藥 網購平臺、朋友圈、藥店柜臺等地充斥著各種宣稱有奇效的藥物。同樣不建議輕易嘗試,一定要留意自行用藥治療的風險。 風險在于消字號產品會包裝成藥品,可能違規(guī)添加激素,長期使用可能引發(fā)新的皮膚問題,越治越糟糕。另外,短期有效的藥物,也可能存在其他風險,例如復發(fā)率、性價比。 8腳氣,會復發(fā)的痛不得不承認,腳氣還是容易復發(fā)。不過不同的人復發(fā)原因不一樣,可能包括: 治愈后再次感染。 并沒有治療徹底,出現了反彈、復發(fā)。 同時存在灰指甲、手癬或者股癬,通過自身傳染引起新的足癬。 為了應對腳氣復發(fā),不得不強調的是堅持用藥很重要。此外,也很有必要治療同時存在的灰指甲、手癬或者股癬。日常的防護也是很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我們在下文進行闡述。 9生活中如何做好防護工作?雖然治療比較簡單,但還是存在不少誤區(qū)。用藥期間和停藥后如果能夠做到下列幾點,控制效果肯定會更好: 最好還是在醫(yī)生指導下用藥。 不要感覺差不多好了就自行停藥。也就是上面指出的,通常要治療到癥狀和皮疹完全消失,大概需要2~4周時間。如果拿不準什么時候停藥,有必要再看醫(yī)生。 穿寬松、透氣的鞋襪,襪子可以選擇吸汗性好的材質。襪子打濕了及時更換。不穿的鞋子注意保持干燥。 保持腳的干爽,避免長時間多汗、潮濕。 每天洗腳,洗腳后及時擦干水分。 盡量避免赤腳在更衣室或泳池行走,減少接觸傳染。 不與他人共用鞋、襪、洗腳盆、擦腳毛巾、指甲剪等。 使用爽足粉、鞋內使用抗真菌粉末(例如達克寧散)可能有助于減少復發(fā)。
龐艷華醫(yī)生的科普號2021年05月16日6405
0
16
-
“腳氣治好了就會長別的病”是真的嗎?
進入春夏季以來,越來越多的足癬患者來皮膚科門診就診,丹毒患者的也多起來了。而丹毒患者往往伴有比較嚴重的足癬感染,問他為什么不早點就診,患者往往這么回答:“大夫,您不知道,腳氣不能看,治好腳氣就會長別的病,腳氣是全身的一個出口,有腳氣呢,就不長癤子、瘡、腫瘤了?!? 果真如此嗎?那就先給大家科普一下,什么是“腳氣”?北方人說的腳氣,是學名為足癬的足部真菌感染,主要由皮膚癬菌所致。真菌喜歡溫暖潮濕的環(huán)境,因此,南方地區(qū)足癬的患病率要高于北方,據不完全統計表明,足癬在成年人中的發(fā)生率至少為30%,是常見病,多發(fā)病。 足癬主要表現為三種類型,包括丘疹鱗屑水泡型,浸漬糜爛型和角化過度型。其中,浸漬糜爛型主要發(fā)生在足趾之間,因為有表皮的缺損,容易繼發(fā)丹毒,表現為下肢紅腫,疼痛,發(fā)熱,全身不適,等。任何一型足癬如不治療均可累及甲板,即發(fā)展為甲真菌病,表現為灰指甲。 足癬的治療相對簡單,一般外用抗真菌藥物四周左右可治愈。因為真菌跟人類存在寄生關系,而且真菌在自然界普遍存在,因此條件適宜的時候,足癬會再次復發(fā),但再次治療仍然有效。所以足癬是可防可治的,如果有條件,還是盡早治療。
劉方醫(yī)生的科普號2021年05月10日3257
0
3
-
常見皮膚病如何外用藥
劉海燕醫(yī)生的科普號2021年05月09日5637
0
98
-
香港腳怎么辦?
趙明煌醫(yī)生的科普號2021年05月02日783
0
0
-
當懷疑自己有香港腳,首先應該怎么辦呢?
林俊杰醫(yī)生的科普號2021年04月26日882
0
1
-
如何避免“腳氣”足癬、股癬等淺部真菌病復發(fā)?
2021年04月17日1836
11
15
-
腳氣可以被治愈嗎?
腳氣可以被治愈嗎? A 腳氣當然可以被治愈! 我們提倡,選用強效殺菌劑對足部進行“全方位”、“立體”殺菌,一家人一起治療腳氣,并對既往穿過的鞋襪也要一起進行殺菌。 1.腳氣的危害 成人中70-80%的人有“腳氣”。有調查數據顯示:目前腳氣的復發(fā)率非常高,約84%的患者平均每年發(fā)作兩次以上,發(fā)作時可有脫屑、糜爛、水皰、瘙癢難耐等癥狀,患者十分痛苦。面對反復發(fā)作的頑癥,很多患者誤認為腳氣是“不治之癥”。一人患腳氣 全家都遭殃,甚至會繼發(fā)“灰指甲”。 2.腳氣治療的原則 首先腳氣是一種真菌感染性疾病,可以真菌孢子(即真菌的“果實”)的形式借助公用物品在人群中相互傳染。而對于傳染性疾病(如感冒、乙肝)來說,徹底消滅傳染源、殺滅病原菌就可以根治腳氣。因此我們提倡,選用強效殺菌劑對足部進行“全方位”、“立體”殺菌,一家人一起治療腳氣,并對既往穿過的鞋襪也要一起進行殺菌。 所謂“全方位”,就是不僅僅對有脫屑、糜爛、水皰、瘙癢的部位用藥,而是對整個足部進行用藥殺滅真菌。因為即使肉眼看不到任何病損的部位,醫(yī)生也可以用顯微鏡觀察到真菌菌絲或孢子。 圖:真菌菌絲和孢子 所謂“立體”,就是對角質層全層進行殺菌,而不應僅僅停留在最外一層。人體皮膚表皮更替時間為28天,因此外用藥治療腳氣的時間應不少于28天,才能將整個縱深的表皮層內的真菌病原體徹底殺滅。 圖:表皮更替 3.如何選擇腳氣治療方式? 關于抗真菌藥物的選用,如果選用口服抗真菌藥物治療腳氣,首先要明確患者是否有肝功能異?;蛘诳诜渌幬?。個人認為如果僅僅口服抗真菌藥物僅僅是為了治療腳氣,那么就有點“高射炮打蚊子”的感覺;如使用各類常見的抗真菌軟膏(如復方酮康唑軟膏、聯苯芐唑軟膏、特比萘芬軟膏等)治療腳氣,應全腳、連續(xù)涂抹28天以上,方可達到腳氣的真菌學治愈(即顯微鏡下找不到真菌菌絲或孢子),但是幾乎沒有人可以做到上述要求。 因此選用具有強滲透性、強殺菌性的新型外用制劑來治療腳氣是一種必然的趨勢。中華醫(y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真菌學組發(fā)布的《淺部真菌病臨床常見問題解析手冊》中提到,具有高滲透性、強殺菌性的外用制劑(主要成分:苯扎氯銨、納米銀、冰醋酸、乳酸等)為腳氣患者提供了一種便捷的治療方法。對于輕度腳氣,用強滲透性、殺菌性的外用制劑泡足兩次(每次兩小時,間隔兩周),即可達到真菌學治愈,真正做到了“全方位”、“立體”強效殺菌,且該方法容易堅持,見效迅速。
龐艷華醫(yī)生的科普號2021年03月25日2312
0
1
腳氣相關科普號

兩個男孩的媽
徐婧 主治醫(yī)師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首都兒童醫(yī)學中心
皮膚科
7451粉絲61.1萬閱讀

趙明煌醫(yī)生的科普號
趙明煌 主治醫(yī)師
泉州市皮膚病防治院
皮膚科
400粉絲7.6萬閱讀

孫香蘭醫(yī)生的科普號
孫香蘭 主任醫(yī)師
山東省立醫(yī)院
內分泌科
3968粉絲32.3萬閱讀
-
推薦熱度5.0程鋒剛 副主任醫(yī)師廣州市胸科醫(yī)院 皮膚科
腋臭 75票
結節(jié)性紅斑 13票
甲溝炎 11票
擅長:腋臭(狐臭),臭汗癥,多汗癥,足癬(腳氣),甲癬(灰指甲),慢性蕁麻疹,痤瘡(青春痘),面部色斑(雀斑、黃褐斑、老年斑),玫瑰痤瘡,酒渣鼻,面部紅斑瘙癢,激素依賴性皮炎,小腿不明原因紅斑、結節(jié)、疼痛,結節(jié)性紅斑,皮膚結核、藥物性皮炎等的診治。 -
推薦熱度4.2馬蕾 主任醫(yī)師中日醫(yī)院 皮膚科
濕疹 12票
玫瑰痤瘡 12票
痤瘡 10票
擅長:擅長1. 痤瘡、玫瑰痤瘡、濕疹、特應性皮炎、面部過敏、白癜風、色素痣、色斑等;2.帶狀皰疹、真菌感染、病毒疣包括尖銳濕疣等皮膚感染性疾病3.激光美容相關問題 -
推薦熱度4.2徐兵 副主任醫(yī)師青島市中心醫(yī)院 皮膚科
疣 18票
皮膚過敏 16票
皮膚病 15票
擅長:皮膚疑難病,皮炎,濕疹,銀屑病,痤瘡,白癜風,化妝品皮炎,神經性皮炎,帶狀皰疹,性病,尖銳濕疣,梅毒,淋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