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內容
-
甲狀腺乳頭狀癌嚴重嗎?
于文斌醫(yī)生的科普號2019年04月15日9521
0
81
-
甲狀腺峽部的腫瘤處理策略:峽部切除or全切?
甲狀腺乳頭狀癌是甲癌中最常見的病理類型,多數(shù)甲狀腺癌在甲狀腺的兩側腺葉,但也有一小部分發(fā)生在甲狀腺峽部,峽部由于位置特殊,手術方式也一直備受爭議。到底是僅僅切除峽部還是甲狀腺全切呢?有的研究表明峽部癌更容易侵犯甲狀腺周圍組織、更容易出現(xiàn)喉前及氣管前淋巴結轉移,并且多個病灶常見,推薦全切。但個人認為對于峽部腫瘤也不能一概而論,全都雙側全切,也要根據病情個體化選擇治療方案。因甲狀腺峽部位置特殊,緊貼氣管,所以該位置的腫瘤侵犯氣管是最擔心的問題,但該位置的腫瘤也更容易觸及,所以多數(shù)發(fā)現(xiàn)都非常早期。治療要積極,但不能過度。為什么說治療更要積極呢?對于不靠近氣管的甲狀腺乳頭狀微小癌,目前密切觀察是主要的策略。但對于峽部的微小癌,因為靠近氣管,所以要積極治療。但為什么不能過度呢?因為腫瘤位于峽部,單純的峽部切除是否足夠,雙側全切是否合適,這是目前爭議較多的話題。個人認為:手術范圍要與疾病的嚴重程度成正比。手術決策:先峽部切除+喉前及氣管前淋巴結清掃,術中送快速淋巴結冰凍病理,若沒有淋巴結轉移或淋巴結轉移比例較低,手術結束,這樣既能防止腫瘤長大侵犯氣管,又能保留甲狀腺的功能,因雙側甲狀腺未動,若復發(fā),對再次手術風險及手術難度也沒有影響。若淋巴結轉移比例較高,進一步將雙側甲狀腺全切,以便后續(xù)的碘131治療。而對于發(fā)現(xiàn)時腫瘤較大(>1.5cm)或者已經突破被膜侵犯氣管的腫瘤需要行雙側甲狀腺全切。參考資料:Vasileiadis I,Boutzios G,Karalaki M,Misiakos E,Karatzas T.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of the isthmus:Total thyroidectomy or isthmusectomy.Am J Surg.2018.216(1):135-139.相關文章:
劉安陽醫(yī)生的科普號2019年03月09日7788
0
0
-
也談甲狀腺乳頭狀癌的過度診療問題
隨著甲狀腺乳頭狀癌的檢出率和手術量的明顯增長,甲狀腺癌過度診療的聲音不絕于耳。2018年7月25日,《新英格蘭醫(yī)學雜志》發(fā)表的題為Saving Thyroids-Overtreatment of Small Papillary Cancers的文章,又再一次將話題炒熱,而參與討論的不僅有醫(yī)學專家,也有患者及其家屬。文章的標題可直譯為,拯救甲狀腺:小乳頭狀癌的過度治療??吹竭@樣的題目,很多患者,甚至包括很多醫(yī)生就會說甲狀腺乳頭狀癌不會影響壽命,不需要手術,真是這樣的嗎?什么是過度診斷?什么是過度治療?文章的作者Welch教授提供了一組數(shù)據。預計2018年約有5萬名美國人會被診斷為甲狀腺癌,其中絕大多數(shù)為女性,這是25年前每年確診人數(shù)的3倍,但是甲狀腺癌的死亡率沒有變化。文章認為過度診斷是指對人群進行甲狀腺癌篩查和對小結節(jié)的活檢(美國甲狀腺協(xié)會推薦的)。建議對符合一定條件的小乳頭狀癌患者進行積極的監(jiān)測,而不是手術,但是很多患者更愿意切除癌灶。因此過度治療的問題不是是否需要手術,而是保留多少腺體。畢竟全甲狀腺切除手術的風險更大(喉返神經損傷和甲狀旁腺損傷引起的聲帶麻痹和永久性低鈣),以及終生的甲狀腺激素替代治療。而腺葉切除可以避免以上風險。以下兩個圖顯示美國52117例直徑≤2cm的甲狀腺乳頭狀癌25年的生存率,全甲狀腺切除和腺葉切除基本一致,而截至2013年全甲狀腺切除占80%,腺葉切除占20%。所以美國過度治療的問題是全甲狀腺切除占比太高。而我國全甲狀腺切除率只占20-30%。我國從來沒有對甲狀腺癌進行過人群篩查,也反對進行甲狀腺癌人群篩查,因此不存在過度診斷。但是不反對體檢項目里面包含甲狀腺檢查。相反,很多基層醫(yī)院超聲醫(yī)生對較小的甲狀腺癌認識不足,不能正確做出診斷。美國SEER 數(shù)據庫資料顯示,2003-2009 年手術治療的甲狀腺乳頭狀癌病人的5年生存率為98.2%,而我國1999-2007 年甲狀腺癌病人的5 年(隨訪時間截至2010 年)生存率為67.5%。有數(shù)據顯示近年來我國甲狀腺癌5年生存率為84.3%,仍與美國近年來的98.3%有很大差距。我國和美國的甲狀腺癌診療現(xiàn)狀相比,一定程度上表現(xiàn)的是診斷不足,治療不足。治療不足主要表現(xiàn)在該全切的沒有全切,該清掃的沒有清掃。微小癌不等于低危癌、早期癌。術前檢查未發(fā)現(xiàn)中央區(qū)淋巴結轉移的(cN0)患者,術后發(fā)現(xiàn)中央區(qū)淋巴結轉移率能達到40-50%。我們臨床中經常碰到cN0的一側微小癌,僅做一側腺葉及峽部切除和同側中央區(qū)淋巴結清掃,術后病理發(fā)現(xiàn)5枚以上淋巴結轉移。這類病人屬于復發(fā)危險度中危組。也經常遇到基層醫(yī)院所謂“無法切除”的側頸轉移淋巴結,多次同位素治療后仍有淋巴結存留。面對如此溫順的甲狀腺乳頭狀癌,我們更不能接受5年內死亡率百分之十幾的現(xiàn)實。我國的過度治療主要表現(xiàn)在:對單發(fā)小癌灶,無頸淋巴結轉移、甲狀腺外浸潤等高危因素的患者,行全甲狀腺切除術;因良性病變行腺葉+峽部切除術(濾泡性腫瘤除外);對低危甲狀腺癌患者于妊娠期間手術;行過度的TSH抑制治療;不必要的術后同位素治療等??傊?,不能人云亦云,不能照搬國外經驗。作為甲狀腺外科醫(yī)生應有自己的見解,不能有從眾心理。從腫瘤防治原則來看,對甲狀腺癌進行手術治療均不屬于過度治療。當然,的確有相當部分的較小乳頭狀癌可能很長時間(甚至終身)不發(fā)展。因此,須依據最新國內外指南進行科學評估,依據手術的安全性、患者意愿等因素綜合判斷,制定合理的個體化的診療方案。
鄒紀東醫(yī)生甲狀腺外科科普號2019年03月07日5127
6
13
-
致糾結于是否選擇甲狀腺乳頭狀癌消融治療的患者
2018年1-11月,我們瑞金超聲團隊完成了約360例甲狀腺乳頭狀癌的熱消融,這個數(shù)字在國內超聲界屬于領先。團隊積累了豐富的消融經驗,也取得了越來越多患者和甲狀腺外科醫(yī)生、內分泌科醫(yī)生的信任。然而,在臨床實踐中,我們也遇到了一些非醫(yī)療技術的問題。基于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中國的患者在選擇治療方法的時候,往往沒有自主決定權,而是取決于家人的態(tài)度,家人的推動力或壓力往往是患者本人選擇治療手段的決定性因素。在此,我想說的是,疾病是發(fā)生在你本人身體的,在專業(yè)醫(yī)生的建議下,你有最終的知情權和選擇權,而不是家人。具體到甲狀腺乳頭狀癌的熱消融治療(射頻,微波或激光),我在門診工作中會對每個病例進行細致評估,具體分析,然后建議患者是進行熱消融還是外科手術治療。如果是可以消融的,我會提出建議;如果不適合消融的,哪怕患者本人有強烈意愿,我還是堅持勸導患者進行外科手術。這是科學的態(tài)度,這是對患者充分負責的態(tài)度。在實際工作中,經常有患者糾結于究竟是不是應該選擇熱消融治療。因為當他們決定選擇熱消融治療的時候,有時候會受到家人的壓力,家人會覺得傳統(tǒng)外科手術更保險;他們也會去咨詢甲狀腺外科醫(yī)生,出于職業(yè)本能,一般情況下甲狀腺外科醫(yī)生也會游說患者選擇外科手術。但是對于臨床無淋巴結轉移證據的甲狀腺乳頭狀癌(特別是微小癌),即T1cN0的患者,熱消融無疑是非常好的治療選擇,這種治療可以最小的損傷在最大程度上保留甲狀腺功能,并且將癌灶徹底殺滅。最近認識了一位省級醫(yī)院的甲狀腺外科王醫(yī)生,王醫(yī)生本人一面開刀治療甲狀腺癌,一面對合適的患者用熱消融治療甲狀腺癌,這個具有開拓精神是外科醫(yī)生讓我肅然起敬!我問了王醫(yī)生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作為外科醫(yī)生你開展甲狀腺癌消融受到外科同行的阻力嗎?他回答說:“甲狀腺乳頭狀癌的消融都寫入指南了!本著醫(yī)者的良心,做我們該做的事情就行了”;第二個問題,經常聽外科醫(yī)生講消融術后如果復發(fā),會導致外科手術非常困難?他回答說:“根據我本人的經驗,這種難度的增加程度一般不會超過1%,如果這點難度就嚇倒了一個外科醫(yī)生,那他就是一個不合格的外科醫(yī)生”。我想,退十步講,哪怕難度的增加程度達到了10%,對于一個合格的外科醫(yī)生,他還是應該對這種手術游刃有余的。最好,我想對那些備受困擾的患者說,身體是你自己的,遵從自己的內心,做最優(yōu)的選擇!
周建橋醫(yī)生的科普號2018年12月15日18647
14
136
-
甲狀腺乳頭狀癌的危害
甲狀腺乳頭狀癌是最常見的甲狀腺惡性腫瘤。雖然一般來講乳頭狀癌生長緩慢,預后較好,但危害也不容小覷。筆者認為,除了較為少見的遠處器官轉移外,甲狀腺乳頭狀癌最為常見的危害是對周圍組織的直接侵犯及破壞。甲狀腺被覆在氣管上,其周圍重要的組織結構包括喉返神經、氣管、食管、咽喉、頸總動脈及頸內靜脈。在上述甲狀腺的各位鄰居中,最常遭殃的是喉返神經和氣管。筆者在手術中就碰到過許多的腫瘤侵犯的案例,其中很多腫瘤均是“不起眼”的小瘤子。但由于腫瘤位置長得太刁鉆,喉返神經或者氣管軟骨往往罹難。喉返神經受侵犯的后果是聲帶麻痹、聲音嘶啞。但是腫瘤較小剛剛侵犯神經時并不會造成發(fā)聲的改變,但這不代表神經沒有問題。隨著時間的延長及侵犯的程度加深,神經的功能將逐漸喪失并最終導致聲嘶。氣管侵犯是個更為頭疼的問題。甲狀腺癌致死的病例中半數(shù)以上跟氣管侵犯相關。由于氣管受損,病人可能出現(xiàn)咯血、窒息以及肺炎等相關并發(fā)癥。但好在氣管外層是較為堅硬、抵抗能力較強的軟骨組織。所以一般輕微的侵犯不會造成太惡劣的影響。食道侵犯相對少見,但是一旦出現(xiàn)后預后較差,且病人的生活質量也將受到嚴重影響。
向大鵬醫(yī)生的科普號2018年11月20日18854
13
34
-
甲狀腺乳頭狀癌一例-2018
王某某,男,75歲2016-12北京同仁醫(yī)院頭頸外科行“甲狀腺全切加雙側淋巴清掃手術”,術后病理(病理號:467931):1、(甲狀腺左葉)甲狀腺乳頭狀癌,大小3.12.41.8cm,侵透被膜達橫紋肌組織,組織邊緣可見癌,可見神經侵犯,周圍甲狀腺組織呈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另見淋巴結2枚,其中1枚可見癌轉移(1/2)(IHC:CK19+,Galectin-3+,TTF-1少量+,KI-67約5%,CD56部分+,TPO-,MC+,CyclinD1+,ER-,BRAF(V600E)弱+).2.(頸根部淋巴結)淋巴結1枚,可見癌轉移(1/1);3.(左IV區(qū)淋巴結)淋巴結7枚,可見癌轉移(1/7);4、(左III區(qū)淋巴結)淋巴結6枚,可見癌轉移(0/6).2017-01青島青醫(yī)附院行碘131治療后,TG值從4降到0.42018-01月TG開始升高到2.0,未行特殊處理,07月升到22;08月PETCT示甲狀腺癌術后,環(huán)狀軟骨左側壁及外側軟組織密度結節(jié),代謝增高,SUVmax約27.3,考慮腫瘤;右側頸部III區(qū)及雙側鎖骨上區(qū)小淋巴結,部分輕度代謝,SUVmax約2.1,建議超聲隨訪。遂再次就診于北京同仁醫(yī)院,頭頸外科房居高主任確認二次手術需要切喉,終生氣管插管,生活質量嚴重下降,家屬拒絕手術治療。咨詢北京協(xié)和核醫(yī)學科林巖松主任,吸碘效果不會好,不建議再次做碘治療,建議直接接受放療。
曾輝醫(yī)生的科普號2018年09月24日2480
0
0
-
甲狀腺癌BRAF基因檢測有用嗎?突變了會遺傳嗎?嚴重嗎?
隨著對甲狀腺癌認識的不斷深入,對甲狀腺癌的診斷從組織學到細胞學,又到目前的分子基因診斷,BRAF基因成為目前診斷甲狀腺癌的常用檢測手段。一、首先解釋一下什么是BRAF基因:BRAF基因是人類很重要的原癌基因,位于7號染色體,含有15個外顯子,主要作用是調控細胞生長、發(fā)育和凋亡等作用。如果BRAF基因第15位外顯子上的堿基第1799位T被A取代,密碼子編碼的氨基酸也將改變,導致BRAF中的第600位的纈氨酸(V)被谷氨酸(E)替代(V600E),激活BRAF激酶,失去調控細胞作用,細胞失去控制,無限制增殖,形成腫瘤。所以檢測結果經常有“BRAF V600E檢測出突變“的字樣。二、甲狀腺癌與BRAF基因突變的關系BRAF突變發(fā)生在40%~90%的甲狀腺乳頭狀癌中,在甲狀腺良性結節(jié)、濾泡性腫瘤、髓樣癌中均未發(fā)現(xiàn)。所以BRAF是甲狀腺乳頭狀癌較為特異的檢測手段,也就是說如果有BRAF基因突變,基本可確定為甲狀腺乳頭狀癌,但沒有突變不能排除乳頭狀癌。在細針穿刺(FNA)病理檢查中如果細胞形態(tài)不典型,可加做BRAF協(xié)助診斷。三、基因突變會遺傳嗎?甲狀腺乳頭狀癌家族遺傳現(xiàn)象較少見,通常不會遺傳。原因是甲狀腺癌中BRAF基因突變?yōu)楹筇飓@得的突變,因輻射或其他未知環(huán)境因素導致單個或多個細胞基因突變、從而無限制分裂增殖形成腫瘤。研究已證實,同一個甲癌患者即使腫瘤細胞中有BRAF突變,其他正常甲狀腺細胞中未發(fā)現(xiàn)基因突變,更不用說生殖細胞,所以甲狀腺癌基因突變不用擔心遺傳。不同的是,可遺傳的基因突變通常為先天獲得,比如安吉麗娜朱莉的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突變,此種突變從受精卵就攜帶,不斷分裂分化發(fā)育,使所有體細胞中均有該基因突變,通過計算她終生患有乳腺癌的風險高達80%,卵巢癌風險也會增加,并且該基因有50%的機會遺傳給下一代。四、有基因突變的甲狀腺乳頭狀癌要行甲狀腺全切嗎?不是的,前面說過,甲狀腺乳頭狀癌的基因突變?yōu)楹筇飓@得,單個細胞突變導致腫瘤,其他正常甲狀腺細胞無基因突變,所以是否全切仍要結合腫瘤大小,是否突破背膜,淋巴結轉移數(shù)量等決定。五、有BRAF基因突變的甲狀腺癌預后較差?目前發(fā)現(xiàn)我國甲癌患者BRAF基因突變概率在80%以上,也就是說有80%的甲癌患者有基因突變,但總體看來預后很好。目前也并沒有足夠的證據證實BRAF基因與預后的關系,目前預后仍主要看腫瘤的解剖分期,包含腫瘤大小,是否突破背膜,淋巴結轉移,遠處轉移等。但已經證實如果有TERT基因或者合并該基因突變提示預后不良,但該基因在乳頭狀癌中突變較少??傊珺RAF基因檢測是甲狀腺乳頭狀癌比較特異的檢測手段,可幫助診斷。通常不會遺傳。目前尚不影響治療方式。相關文章:甲狀腺結節(jié)不要盲目做手術甲狀腺良性結節(jié)需要手術嗎?會癌變嗎?
劉安陽醫(yī)生的科普號2018年07月05日38191
0
0
-
分化型甲狀腺癌(甲狀腺乳頭狀癌、甲狀腺濾泡)概述
甲狀腺乳頭狀癌(Papil1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和甲狀腺濾泡癌(Foli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F(xiàn)TC)統(tǒng)稱分化型甲狀腺癌,約占總的甲狀腺癌的發(fā)病率95%。 甲狀腺乳頭狀癌(PTC)是甲狀腺癌最常見的的病理類型,約占甲狀腺癌總發(fā)病率的90%。此類型好發(fā)于30~40歲的青壯年,以女性多見,兒童的甲狀腺癌大多數(shù)屬于這種病理類型。絕大多數(shù)甲狀腺乳頭狀癌生物行為很溫和,發(fā)展緩慢,近85%存在BRAF基因的突變,容易出現(xiàn)頸淋巴結的轉移,對碘131治療敏感,術后內分泌抑制治療反應良好。PTC屬于低度危險程度腫瘤,也是甲狀腺癌中預后最好的病理類型。有文獻報道對于無淋巴結轉移的病人10年生存率可達98%,30年生存率可達95%。首次治療時甲狀腺癌即使有頸部淋巴轉移,如果無肺、骨等遠處轉移的話,10年生存率達95%以上。即使存在肺轉移,也有報道存在帶瘤生存30年的病人。此種類型術前診斷較易,通過有經驗的B超判斷結合細針穿刺病檢多能明確。 甲狀腺濾泡癌(FTC)是甲狀腺癌發(fā)病率第二位的病理類型,約占甲狀腺癌總發(fā)病率的4~5%。以中老年多見。臨床上大多表現(xiàn)甲狀腺孤立腫塊。此類型淋巴轉移較少,容易出現(xiàn)血道轉移,所以在手術時傾向于全甲狀腺切除,除非明確有頸淋巴結轉移,一般不清掃中央區(qū)淋巴結。FTC常存在RAS基因突變,對碘131治療敏感,術后內分泌抑制治療反應良好。FTC屬于中度危險程度的腫瘤,10年生存率可達80%。B超上濾泡癌的特點不典型,穿刺細胞學檢查及術中冰凍確診較困難。本文系鄒賢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bdsjw.cn)發(fā)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鄒賢醫(yī)生的科普號2018年04月27日11368
0
13
-
甲狀腺乳頭狀癌術后頸部轉移性淋巴結熱消融的12個問答
甲狀腺乳頭狀癌外科治療術后,需要定期進行超聲隨訪,隨訪的目的主要是及早發(fā)現(xiàn)頸部淋巴結轉移。如果一旦發(fā)生頸部淋巴結轉移,則需要進行再次手術治療或碘131治療。射頻、微波和激光等熱消融技術的出現(xiàn),為甲狀腺癌術后的頸部淋巴結轉移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治療模式。為了使廣大患者對頸部淋巴結轉移的熱消融有更全面的了解,這里就相關問題逐一簡答:1.問:在甲狀腺超聲報告中,經常有“3區(qū)”、“4區(qū)”、“6區(qū)”淋巴結等描述,“區(qū)”到底代表什么?答:這里的“區(qū)”代表了頸部不同的解剖位置。這個概念是美國癌癥聯(lián)合委員會(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提出來的,將頸部淋巴結分為七個區(qū),其中的6區(qū)代表了中央組淋巴結(頸動脈內側),外側組淋巴結多指3區(qū)、4區(qū)和5區(qū)淋巴結(頸動脈外側)(圖)。 圖:頸部淋巴結的分區(qū)2.問:甲狀腺乳頭狀癌術后淋巴結轉移最容易發(fā)生在哪個區(qū)?答:6區(qū)、3區(qū)和4區(qū)是比較容易出現(xiàn)轉移淋巴結的區(qū)域。3.問:甲狀腺乳頭狀癌術后,超聲是否可以確診淋巴結有轉移?答:根據超聲表現(xiàn)的典型程度,有些異常的淋巴結,如出現(xiàn)微鈣化和液化,超聲可以直接判斷為轉移性淋巴結。但更多情況下需要進行細針抽吸活檢FNA來確診。4.問:如果確診有淋巴結轉移,下一步應該如何處理?答:傳統(tǒng)的方法是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再次手術清掃轉移淋巴結或碘131治療。但現(xiàn)在,射頻、微波和激光等熱消融技術也可用于頸部轉移淋巴結的治療,而且得到相關國際指南的推薦。5.問:消融治療相對于外科手術治療的優(yōu)勢是什么?答:由于甲狀腺癌手術治療會導致組織明顯粘連,給再次手術清掃淋巴結造成很大的障礙,甚至會出現(xiàn)術中找不到轉移淋巴結的尷尬局面。消融手術在超聲的準確引導下進行,可避免這一尷尬局面。6.問:消融治療相對于碘131治療的優(yōu)勢是什么?答:碘131僅適合于雙側甲狀腺全切的患者,而且并不是所有轉移淋巴結都會吸碘,停止治療后部分淋巴結會出現(xiàn)反跳現(xiàn)象。碘131還具有輻射,熱消融則沒有類似問題。7.問:是不是所有的淋巴結轉移都適合使用熱消融?答:不是!熱消融治療頸部淋巴結轉移有適應癥,一般要求超聲顯示的轉移淋巴結數(shù)目<3~5個,淋巴結的最大徑<2cm。如果超過這個范圍,目前還是建議找具有豐富手術經驗的外科醫(yī)生行手術清掃。8.問:是不是只要淋巴結數(shù)目和大小符合要求,就可以行熱消融治療?答:不是!還需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確定。例如,患者雙側甲狀腺全切手術后有聲音嘶啞病史(提示喉返神經損傷),則6區(qū)淋巴結的消融應該非常慎重,因為存在喉返神經再次損傷的風險。9.問:和甲狀腺腫瘤相比,淋巴結和周圍神經、血管的關系更加密切,如何避免消融過程中神經或血管的損傷?答:淋巴結確實和血管,特別是神經緊密接觸,但可以通過液體隔離的方法建立安全帶,避免或減少熱量對這些血管神經的損傷。10.問:淋巴結消融后會復發(fā)嗎?答:存在消融術后復發(fā)和轉移的可能,但只要嚴格掌握適應癥,規(guī)范消融技巧,復發(fā)和轉移的概率并不高。11.問:萬一消融后復發(fā)怎么辦?答:萬一有復發(fā),還可以再次消融,當然,也可以選擇手術治療。12.問:消融術后怎么復查?答:我們會安排您在瑞金醫(yī)院超聲科的專業(yè)團隊定期復查,以便監(jiān)控效果,及時發(fā)現(xiàn)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復查時間為術后次日、1周、1月,3月,然后每3個月復查超聲,持續(xù)2年后,改為每6個月復查一次。本文系周建橋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bdsjw.cn)發(fā)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周建橋醫(yī)生的科普號2018年03月19日24352
4
37
-
甲狀腺乳頭狀癌熱消融的12個問答
甲狀腺乳頭狀癌,特別是乳頭狀微小癌的超聲引導下射頻、微波和激光消融近年來發(fā)展迅猛,得到??漆t(yī)生和患者的日益關注。在長期的實踐中,瑞金醫(yī)院超聲科介入團隊在甲狀腺癌的消融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也取得了極好的治療效果。有些患者可能不是很了解這項治療手段,經常會問一些相關問題,本人在臨床實踐中,收集到了一些共性的問題,逐一簡答如下:1.問:乳頭狀微小癌會致命嗎?答:乳頭狀癌惡性程度很低,對于微小癌,不同文獻報道的死亡率不一,但大致在1%的水平,也就是說約99%的患者不會因為這個癌癥而死亡。2.問:消融治療和外科手術有什么區(qū)別?答:外科手術需要在頸部劃開一個刀口,手術創(chuàng)傷相對較大,恢復較慢,會有手術疤痕;消融手術是通過一根直徑不到1mm的針經皮穿刺進入甲狀腺組織消融,沒有疤痕問題(除非嚴重瘢痕體質),僅需休息一天即可。3.問:消融會留疤嗎?答:第二個問題已經回答過了,沒有疤痕問題,除非異常嚴重瘢痕體質(圖)。 圖1 甲狀腺癌消融術后一月,頸部未見任何痕跡4.問:消融治療能徹底殺滅微小癌結節(jié)嗎?答:能!微小癌結節(jié)將被徹底滅活,然后被人體逐步吸收,最終完全消失,或僅在甲狀腺內留下極其微小的疤痕組織。5.問:消融手術疼嗎?答:說不疼是騙你的,但基本在你的承受范圍之內。6.問:消融手術要多少時間?答:請相信本人的消融手術技術,從進門到出門,整個過程15-30分鐘,多數(shù)20分鐘左右,因人而異。7.問:消融治療會影響甲狀腺功能嗎?答:消融治療是在超聲引導下對病灶的“精確打擊,定點清除”,正常甲狀腺組織基本不破壞,因而一般不影響甲狀腺激素的分泌。8.問:消融治療后需要終生服藥嗎?答:外科手術是切除一側甲狀腺或雙側甲狀腺,術后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一般需要終生服用甲狀腺素片(優(yōu)甲樂)。除了補充甲狀腺激素,優(yōu)甲樂還有一個作用是抑制甲狀腺癌的復發(fā)。根據美國甲狀腺協(xié)會ATA2015年的指南,低危甲狀腺癌(微小癌屬于低危)術后的TSH控制在0.5-2.0水平。所以,消融手術的患者,如果甲狀腺功能檢查的TSH>2.0的患者,建議術后服用優(yōu)甲樂5-10年(具體年限ATA指南未給出答案),將TSH控制在0.5-2.0的安全范圍;反之,TSH在2.0以下的患者則不需要服藥。9.問:消融會有并發(fā)癥嗎?答:走路都會跌跤,喝水都會塞牙,沒有任何醫(yī)療活動是絕對不發(fā)生并發(fā)癥的。但消融的并發(fā)癥多較輕微。10.問:消融后會復發(fā)嗎?答:乳頭狀癌盡管是低度惡性腫瘤,但畢竟還是癌,所以任何的治療手段,無論是外科手術還是消融治療,都存在術后復發(fā)和轉移的可能,否則就不是惡性腫瘤了。但是,復發(fā)和轉移的概率很低。11.問:萬一消融后復發(fā)怎么辦?答:萬一有復發(fā),還可以二次消融,當然,也可以選擇手術治療。12.問:消融術后怎么復查?答:我們會安排您在瑞金醫(yī)院超聲科的專業(yè)團隊定期復查,以便監(jiān)控效果,及時發(fā)現(xiàn)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復查時間為術后次日、1周、1月,3月,然后每3個月復查超聲和甲狀腺功能,持續(xù)2年后,改為每6個月復查一次。本文系周建橋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bdsjw.cn)發(fā)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周建橋醫(yī)生的科普號2018年03月09日29292
11
79
相關科普號

畢鐵強醫(yī)生的科普號
畢鐵強 主任醫(yī)師
威海市立醫(yī)院
甲狀腺外科
981粉絲74.8萬閱讀

程若川醫(yī)生的科普號
程若川 主任醫(yī)師
昆明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甲狀腺疾病診治中心
2203粉絲24萬閱讀

梁凱醫(yī)生的科普號
梁凱 副主任醫(yī)師
山東大學齊魯醫(yī)院
內分泌與代謝病科
3462粉絲3.1萬閱讀
-
推薦熱度5.0張平 副主任醫(yī)師中國醫(yī)大一院 甲狀腺外科
甲狀腺癌 719票
甲狀腺瘤 202票
甲狀腺疾病 7票
擅長:甲狀腺及甲狀旁腺外科疾病的診斷與治療,精通甲狀腺及甲狀旁腺各種手術 -
推薦熱度4.6楊一鵬 副主任醫(yī)師上海新華醫(yī)院 甲狀腺外科
甲狀腺癌 425票
甲狀腺瘤 389票
甲狀旁腺機能亢進 3票
擅長:甲狀腺疾病的微創(chuàng)腔鏡手術(多種入路)與復雜開放手術,甲狀腺癌的規(guī)范化治療,甲狀旁腺疾病的手術治療 -
推薦熱度4.6艾志龍 主任醫(yī)師上海中山醫(yī)院 普外科
甲狀腺癌 327票
甲狀腺瘤 135票
甲狀旁腺機能亢進 3票
擅長:甲狀腺,甲狀旁腺,頸部腫塊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