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俞永林主任醫(yī)師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 骨科 腓骨骨折,用不用動手術?骨科醫(yī)生來給你支招骨科王健醫(yī)生發(fā)布時間:07-2411:41南方醫(yī)院關節(jié)與骨病外科副主任醫(yī)師因為骨折而動手術的,都是要復位和做內固定來讓骨骼盡快愈合成一整塊骨頭的。而做內固定,一般都是打鋼板、鋼釘,所以做內固定的位置不能影響到骨骼內的重要的結構。腓骨是承擔六分之一的體重,而且旁邊還有脛骨支撐,可能有些患者是可以不需要做手術的,但是有些患者是被要求做手術的,這是為什么呢?腓骨骨折用不用手術是要依據實際情況而定的,不是因為腓骨骨折了就要做手術的。雖說單腓骨骨折的發(fā)生情況比較少,但是腓骨骨折之后,骨折處的錯位程度太大還是要做手術的,骨折重固定就要看腓骨骨折的位置??梢詫㈦韫欠譃樯现邢氯?,上段腓骨是接近神經的,中段腓骨是用來支撐高度的,下段的腓骨是最接近腳踝關節(jié),是作為穩(wěn)定踝關節(jié)的一部分。因為上段腓骨是整節(jié)腓骨中最接近神經的一段,所以為避免長時間用鋼板和鋼釘固定會使得神經壞死的情況,都會選擇外固定,而不是動手術做內固定。雖然外固定可能沒有內固定穩(wěn)固,但是腓骨斷了還是有脛骨作為支撐的,固定問題還是不大。而中段腓骨處骨折的處理是比較簡單的,要不要做手術內固定都是可選擇的。因為中段是不像是兩段需要承接其他的骨骼,或者是接近重要的結構,那么只要不是錯位太嚴重或者粉碎性骨折才會需要動手術。而下段的腓骨(此處指的下段腓骨是距離踝關節(jié)十公分以內的骨骼)的骨折是會影響到踝關節(jié)的穩(wěn)定性,為了保險起見也是需要做手術的。腓骨骨折之后要不要做手術不是靠患者意愿決定的,是要根據骨折的具體情況而定,像是錯位程度很高的、開放性骨折的肯定要做手術,不然會留下隱患。2020年07月24日
3158
0
1
-
2020年06月02日
3598
0
1
-
2020年03月27日
2397
0
0
-
顧文奇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yī)院 骨科 最近,皇馬超級球星埃登阿扎爾因遭受腓骨骨折而行手術治療,手術順利,預期傷停3月到半年。腓骨骨折是下肢,尤其是足踝部常見骨折,根據其骨折位置和類型的不同,治療原則和方式也各不相同,那么,到底哪些腓骨骨折需要手術治療呢? 腓骨骨折治療原則,通俗地講,就是越靠上端,越不重要。高位腓骨骨折,尤其是腓骨頭骨折,即使發(fā)生移位,一般對于膝關節(jié)和整個下肢的力線及生物力學都不會造成太嚴重的影響,大部分不需要手術治療。反而手術治療可能會增加腓總神經損傷的風險,導致術后踝關節(jié)和拇趾等背伸功能喪失,因此,膝關節(jié)周圍的腓骨骨折,一般不建議手術。 中段腓骨骨折,通常合并脛骨骨折(下圖1),一般可以在脛骨手術的同時,也把腓骨復位及內固定,以增加小腿固定的穩(wěn)定性,內固定選擇可以使用鋼板或髓內彈性釘固定;當然,如果脛骨復位良好固定牢靠,若腓骨力線可以接受,亦可不固定。對于單純腓骨骨折,如果移位不明顯,可以不做手術,若移位明顯,根據患者要求,如果要求不高,石膏固定亦可。 對于整個下肢及關節(jié)最重要的是踝關節(jié)周圍腓骨骨折(外踝骨折),如果存在未糾正的短縮或旋轉畸形,將嚴重影響整個關節(jié)的受力分布,時間久了,就可能導致創(chuàng)傷性關節(jié)炎、功能障礙甚至殘疾,最終只能通過關節(jié)融合挽救。因此,踝關節(jié)周圍的腓骨骨折,必須解剖復位,尤其是恢復長度及旋轉,然后堅強固定(病例1:圖2-3;病例2:圖4-7)。 對于外踝極遠端的撕脫骨折(圖8),通常由于踝關節(jié)內翻扭傷所致,一般保守治療石膏固定即可,對于要求比較高的年輕或者運動員患者,可以考慮手術。 最后總結一下,并不是所有腓骨骨折都需要手術,移位的踝關節(jié)周圍腓骨骨折(外踝骨折),原則上必須手術,否則遠期并發(fā)癥概率會比較高。2020年03月07日
5848
0
4
-
2015年02月07日
12915
1
1
-
馮超主任醫(yī)師 貴州省骨科醫(yī)院 小兒骨科 脛骨髁間嵴骨折是兒童膝關節(jié)損傷的常見類型。脛骨髁間嵴骨折不愈合會導致前交叉韌帶松弛, 影響膝關節(jié)穩(wěn)定性?;純撼TV單腿半屈膝位站立時有恐懼感。北京積水潭醫(yī)院小兒骨科自2003 年1 月~2008 年12 月, 應用關節(jié)鏡下螺釘內固定治療脛骨髁間嵴骨折18 例, 療效良好。臨床資料 一般資料:本組18 例,男10 例,女8 例;年齡5~13歲,平均9 歲。新鮮骨折10 例(3 周內) ,陳舊性8 例(2個月~30個月)。骨折按Meyers分類[ 1 ] : Ⅱ型10 例, Ⅲ型8例。手術方法:硬膜外麻醉, 仰臥位, 行常規(guī)關節(jié)鏡探查,清理血腫、骨碎片。在屈膝80~90°位, 用探針將骨折塊復位,維持好ACL 正常的走行及張力。在此基礎上, 緊貼髕骨內、外側橫徑最寬處分別經皮刺入導針固定骨塊, 2 枚導針分別固定于骨塊的前內側和后外側。先經髕骨內側, 于ACL 后外側束附著處, 與脛骨平臺呈40~45°角, 向后外下方向鉆入一直徑1.2 mm 的長導針。對ACL前內側束附著處的固定, 按此方法經髕骨外側入口完成, 其導針與脛骨平臺亦呈約45°角, 向內后方鉆入。術中C 型臂透視驗證骨折復位情況及導針固定位置滿意后, 選擇長度為15~25 mm、直徑4 mm 空心松質鈦螺釘(AO) 沿導針旋入固定骨折塊,必要時可使用墊片。2枚螺釘冠狀位呈交叉狀固定。術中在選擇導針進針點時, 應注意盡量靠近ACL 脛骨止點中心區(qū), 以確保置入的螺釘及墊片不與髁間窩發(fā)生撞擊。C 型臂X 線機透視確認骨折復位滿意,螺釘未達骺板。鏡下屈伸膝關節(jié), 檢查固定牢固程度。 術后功能鍛煉:術后即刻伸膝位長腿石膏固定。其間鼓勵患者麻醉消失后, 盡早開始股四頭肌等長收縮。術后4周拆除石膏,開始主動膝關節(jié)屈伸訓練, 并逐步加大關節(jié)活動度。若復查X 線片無異常, 可于術后4 周開始扶雙拐傷肢部分負重下地活動。結 果本組均獲半年以上隨訪, 所有骨折術后3 個月內均一期愈合。12例術后8~10 周時, 其患側膝關節(jié)活動度已與健側一致; 3例術前存在的輕度伸膝受限仍無改善。2 例有屈膝受限, 屈膝角度分別為85度及95度,經過取出內固定并關節(jié)鏡下松解,6個月后均恢復正常。1 例術后查體示Lachman 試驗Ⅰ度陽性, 但無關節(jié)不穩(wěn)。全部18例末次隨訪時Lysholm 評分平均97.3 分。討 論手術指征:Meyers 等[ 1 ] 將脛骨髁間嵴撕脫骨折分三度。Zaricznyj[ 2 ]在此基礎上, 進一步將骨折塊呈粉碎狀的Ⅲ型增補為第Ⅳ型。Ⅰ型適用于非手術治療, 其他型均需手術。手術方法的選擇:傳統(tǒng)切開復位鋼絲內固定手術治療脛骨髁間嵴撕脫骨折, 雖然可有效復位和固定骨折塊, 但其切口長, 創(chuàng)傷大,不僅影響美觀,而且易發(fā)生膝關節(jié)活動受限。關節(jié)鏡為治療此骨折提供了一種新的方法, 損傷小, 可以精確探查,診斷和治療膝關節(jié)合并損傷,術后恢復期短。關節(jié)鏡下治療脛骨髁間嵴骨折有兩種主要形式: 一種是經骨隧道縫線固定法, Matthews 等[ 3 ]經脛骨髁部的隧道引入PDS 縫合線捆扎已復位的骨折塊,在關節(jié)內完成固定; 另一種是空心螺釘固定法, Berg[ 4 ] 用1 枚克氏針由前外方打入關節(jié)內骨折塊, 沿導針引入空心螺釘固定骨折塊。筆者認為, 鋼絲內固定雖較穩(wěn)固, 但在關節(jié)鏡下, 按傳統(tǒng)切開鋼絲內固定操作步驟和方法, 即用1 根鋼絲經脛骨小隧道送入關節(jié)腔, 再將進入關節(jié)腔內的鋼絲頭經另一脛骨小隧道慢慢送出體外, 是極為困難。采用PDS 等縫線固定可以克服鋼絲進出骨隧道較困難的缺點, Lubowitz 等[ 5 ]亦認為使用可吸收或不可吸收縫線固定脛骨髁間嵴骨折可以滿足固定要求。但筆者認為縫線固定的初始穩(wěn)定性較差, 進行早期功能鍛煉有一定顧慮。Senekovic 等[ 6]使用1 枚松質骨螺釘固定脛骨髁間嵴骨折, 隨訪5 年效果良好。但脛骨髁間嵴骨折后, ACL 兩束分別的牽拉而容易發(fā)生骨折塊移位或翻轉。筆者使用2 枚松質骨螺釘分別固定ACL 前內側束和后外側束附著區(qū)。便于恢復ACL 的走行方向和正常張力,控制骨折塊移位或翻轉, 有利于早期進行功能鍛煉。本組術后4周開始進行功能訓練, 沒有出現(xiàn)骨折移位現(xiàn)象, 所有骨折均一期愈合。對于陳舊性骨折, 骨塊較大、ACL 無明顯攣縮者仍然可以內固定治療。術中需將骨折面的纖維瘢痕組織清理干凈, 形成新鮮骨折創(chuàng)面,注意保留軟骨下松質骨, 然后再用螺釘固定。本組8例陳舊性骨折在術后3 個月內均愈合良好。但2 例早期病例有屈膝受限, 屈膝角度分別為85度及95度,經過取出內固定并關節(jié)鏡下松解, 2月后均恢復正常。筆者認為原因在于內固定物的撞擊和關節(jié)內的粘連,經術中選擇內固定位置及術畢時徹底電凝止血放置引流等措施后未再發(fā)生類似情況。結 論 關節(jié)鏡下螺釘內固定治療脛骨髁間嵴骨折是一種安全、有效的術式, 并且有損傷小,恢復期短的優(yōu)勢。參考文獻1 Meyers M , Mckeever F. Fractures of the intercondylar eminence ofthe tibia. J Bone Joint Surg , 1970 , 52 : 16772 Zaricznyj B. Avulsion fracture of the tibial eminence : treatment byopen reduction and pinning. J Bone Joint Surg , 1977 , 59 : 11113 Matthews DE , Geissler WB. Arthroscopic suture fixation of displacedtibial eminence fractures. Arthroscopy , 1994 , 10 (4) : 4184 Berg EE. Pediatric tibia eminence fractures : arthroscopic cannulatedscrew fixation. Arthroscopy , 1995 , 11 (3) : 3285 Lubowitz J H , Elson WS , Guttmann D. Arthroscopic treatment oftibial plateau fractures : intercondylar eminence avulsion fractures.Arthroscopy , 2005 , 21 : 866 Senekovic V , Veselko M. Anterograde arthroscopic fixation of avul2sion fracture of the tibial eminence with a cannulated screw : five -year results. Arthroscopy , 2003 , 19 (1) : 542012年05月07日
4949
0
2
-
劉詩榮主任醫(yī)師 徐州市中醫(yī)院 骨科 近期,收治多名因外傷導致脛腓骨骨折的患者,包括開放性骨折和閉合性骨折但軟組織腫脹非常嚴重的病例.此類病例的共性就是軟組織損傷非常嚴重!臨床上我們發(fā)現(xiàn),對骨折的常規(guī)復位固定處理一般來說并不難,許多基層醫(yī)院醫(yī)生也能處理,但會發(fā)生一種較高的并發(fā)癥---皮瓣壞死,導致骨質外路、術口感染,繼發(fā)骨髓炎,骨折久不愈合,甚至不得不截肢。我們就時常遇到從外院過來的這類患者,治療起來非常棘手。所以,我們在給這類病人做手術的過程中非常注重皮瓣的保護,包括術口的設計、開放創(chuàng)口的處理、復位固定骨折的手法操作等,以及術口患肢的觀察與護理。 令人欣慰的是,經過我們親手治療的這類患者,無一出現(xiàn)皮瓣壞死感染現(xiàn)象,愈合非常滿意。上周收治的黃口王女士,就是一名因收獲運送蒜薹時發(fā)生意外而導致左小腿開放性骨折的特殊患者。來時出血不止、骨質外露、皮膚大面積撕脫挫傷、脛腓骨粉碎性骨折。由于患者送來及時、加之我們手術穩(wěn)準輕巧,采用骨折固定內外結合、皮瓣減張縫合、軟組織缺損處一期植皮等一系列措施,患者小腿不僅保住了,而且其傷口沒有發(fā)生皮瓣壞死感染,現(xiàn)患者正在康復中。 居于這一點,我經常在查房時對下級醫(yī)生強調:對小腿開放性骨折的手術,不要僅僅盯著骨折如何處理,重要的是注重軟組織的保護,因為大家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術后沒幾天,皮膚變黑了,再過一段時間骨質外露了,傷口久不愈合了。到時病人痛苦、醫(yī)生頭痛。2011年05月04日
3038
1
1
脛腓骨骨折相關科普號

狄海萍醫(yī)生的科普號
狄海萍 主任醫(yī)師
鄭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燒傷科
24粉絲913閱讀

李智偉醫(yī)生的科普號
李智偉 副主任醫(yī)師
汝州市骨科醫(yī)院
創(chuàng)傷骨科
38粉絲749閱讀

蒿俊行醫(yī)生的科普號
蒿俊行 副主任醫(yī)師
邯鄲市中醫(yī)院
骨傷科
32粉絲6.2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