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豐收主任醫(yī)師 安徽省立醫(yī)院 腫瘤科 1.發(fā)病機制引起脊髓壓迫癥較常見的惡性腫瘤有:肺癌、乳腺癌、淋巴瘤、前列腺癌、多發(fā)性骨髓瘤等。惡性腫瘤的轉移可直接發(fā)生在脊髓內,但絕大多數表現為椎體轉移。其機制包括:1.直接的機械作用。2.與內源性體液因子的變化有關。IL-1和IL-6的增加可促進局部炎癥反應,PGE2的升高可加重脊髓的水腫。2 臨床表現與脊髓受壓部位一致的較劇烈的疼痛;脊髓壓迫部位以下的麻木、無力、感覺異常及自主運動障礙,嚴重時有截癱,常伴尿潴留、尿失禁及排便障礙。3 診斷影像學上約83%的椎體轉移表現可在普通X線平片上顯示出來,主要為溶骨性破壞,少數表現成骨性改變。CT及MRI檢查的敏感性及特異性更高。4 治療原則一 內科治療:1. 已知惡性腫瘤患者,一旦出現明確癥狀,應及時靜脈注入地塞米松治療,首次10mg ,以后4mg q6h;2. 鎮(zhèn)靜止痛;3. 預防感染和褥瘡;4. 維生素、高蛋白、高纖維飲食;二 放療:常用的有效辦法,照射野范圍應包括病變椎體上下各一個椎體,分割劑量原則上為10厘米長的脊髓接受生物照射劑量不應超過4500CGy.放療可配合地塞米松使用,10-20mg qd.三 手術:能迅速解除脊髓壓迫癥,但因不能完全切除腫瘤,預后不良,而對放射抗拒,不明組織學診斷及僅累及1-2椎體,椎體被腫瘤侵犯塌陷不穩(wěn)定者,則考慮手術治療。四 化療:對化療敏感的腫瘤如淋巴瘤,生殖細胞腫瘤,能取得很好的療效。2010年10月23日
4185
0
0
脊髓壓迫癥相關科普號

王銀華醫(yī)生的科普號
王銀華 主任醫(yī)師
蕪湖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腫瘤放療科
301粉絲285.7萬閱讀

江豐收醫(yī)生的科普號
江豐收 主任醫(yī)師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腫瘤科
1273粉絲32.9萬閱讀

史建剛醫(yī)生的科普號
史建剛 主任醫(yī)師
海軍軍醫(yī)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
骨科
5889粉絲36.8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