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內容
-
請問藥物引起肌張力障礙,苯海索后面不管用 有時腿抖,背部抖,背疼,撅嘴怎么辦?
毛巧玲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12月09日51
0
2
-
請問藥物引起肌張力障礙,苯海索后面不管用 有時腿抖,背部抖,背疼,撅嘴怎么辦?
傅繼弟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12月09日36
0
0
-
肌張力障礙七種類型 第四種 書寫痙攣
專家簡介:邵明,神經病學博士、博士后,教授,主任醫(yī)師,現任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腦系科醫(yī)院腦科書記、腦病中心主任。擅長帕金森病、原發(fā)性震顫、扭轉痙攣以及重度強迫癥、抑郁癥的內科與腦深部電極植入的治療,在腦血管病、頭痛、眩暈、睡眠障礙以及其它神經系統(tǒng)的疑難雜癥方面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和診治心得,在帕金森病與腦卒中的臨床與康復一體化有獨到的見解與經驗。
邵明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11月29日110
0
0
-
步態(tài)異常,暗藏玄機
你是否聽說過“步態(tài)識別”?是不是比“虹膜識別”、“指紋識別”更加高端、大氣、上檔次?還記得電影《碟中諜5》中的一個片段,“阿湯哥”化妝成反派,但還是由于走路姿勢的不同,被安保系統(tǒng)識破。在日常生活中,一旦出現步態(tài)異常,往往預示著健康可能出現問題,需要引起大家的關注。步態(tài),就是每個人的行走姿勢,是由神經功能、關節(jié)靈活性、不同肌肉的力量協(xié)調、性別、年齡、職業(yè)、步行環(huán)境、日常習慣等因素綜合決定的。步態(tài)障礙的背后,往往有潛在的疾病因素。如果發(fā)現自己或親朋好友的走路姿勢出現異常,又無法確定到底出了什么問題,建議盡早尋求專業(yè)醫(yī)生的幫助。常見的步態(tài)異常有以下幾種:(1)剪刀步態(tài):行走時,大腿和膝蓋并攏甚至交叉,因此下肢整體形似一副剪刀。往往是由于神經病變,引起髖內收肌群張力增高。常見于遺傳性痙攣性截癱、各種原因導致的痙攣性腦癱等疾病。(2)慌張步態(tài):軀干僵硬,上肢擺動減少,緩慢小碎步樣、拖步前行,膝蓋彎曲,常見于帕金森病和帕金森綜合征。(3)醉酒步態(tài):又稱“共濟失調步態(tài)”。抬腳時緩慢,落地時如同跺腳,兩腳之間的步基加寬,軀干搖晃,步伐不規(guī)則,行走速度緩慢,仿佛人喝醉后的步履蹣跚,提示前庭-小腦功能異常。(4)搖擺步態(tài):形似“鴨步”,由于骨盆肢帶近端肌肉無力,行走時抬腿費力,軀干不得不向另一側彎曲,因而左右搖擺,仿佛鴨子行走一般。這種步態(tài)也被稱為肌病步態(tài),常見于進行性肌營養(yǎng)不良、脊髓性肌萎縮、髖關節(jié)功能異常等疾病。(5)偏癱步態(tài):行走時患側腳呈現畫圈狀前行?;紓戎w無力,且僵硬不靈活,該側上肢通常彎曲,而下肢伸展。通常是由中樞神經系統(tǒng)病變(例如中風)引起。(6)跨閾步態(tài):行走時足背不能翹起,腳尖下垂,走路時腳趾會刮地,不得不高抬腿走路。是由腓深神經受損,引起踝關節(jié)背屈肌肉無力所致。常見于遺傳性運動感覺神經病、吉蘭巴雷綜合癥、多發(fā)性硬化等疾病。因此,當步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則代表身體可能出現了問題。通過分析步態(tài),就可以了解一個人健康狀況,進而為其制定科學的治療計劃,還可以為療效評估提供客觀依據。此外,對于患者來說,步行姿勢的異常不僅會影響外觀,引發(fā)一個人的自卑,還會導致關節(jié)退行性變的提前發(fā)生。日常生活中,悉心觀察步態(tài),可以及時發(fā)現背后潛在的健康問題,及早發(fā)現、及早就診、及早干預。
田沃土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11月23日297
0
3
-
肌張力障礙七種類型 第二種 梅杰綜合征
專家簡介:邵明,神經病學博士、博士后,教授,主任醫(yī)師,現任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腦系科醫(yī)院腦科書記、腦病中心主任。擅長帕金森病、原發(fā)性震顫、扭轉痙攣以及重度強迫癥、抑郁癥的內科與腦深部電極植入的治療,在腦血管病、頭痛、眩暈、睡眠障礙以及其它神經系統(tǒng)的疑難雜癥方面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和診治心得,在帕金森病與腦卒中的臨床與康復一體化有獨到的見解與經驗。
邵明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11月21日134
0
0
-
肢體痙攣外科術式實現創(chuàng)新突破
11月5日,上海壹博醫(yī)院孫成彥教授帶領的功能神經外科團隊在腦癱、偏癱的外科術式實現創(chuàng)新突破!成功應用放射影像彈性融合技術、脊柱神經導航設備(Brainlab)、顯微外科技術,分別為兩位腦癱、一位偏癱患者實施了FSPR(功能性選擇性脊神經后根部分離斷術)手術,實現了精準外科、鎖孔微創(chuàng),患者術后第一天即可下床行走,該術式的創(chuàng)新可實現不破壞脊柱穩(wěn)定性、損傷微小、恢復快速、住院期縮短的目標。經文獻檢索,目前尚屬于國際上最早臨床應用的手術方法。1.術前影像采集采取與手術體位一致的俯臥位,腰背部手術區(qū)域粘貼導航標記(mark貼),進行腰骶椎CT薄層連續(xù)掃描,掃描層厚0.7mm,其后,采用德國西門子3.0T核磁共振,設置特殊序列完成相同部位的連續(xù)掃描,掃描層高1.2mm,獲取CT、MRI影像。2.彈性影像融合將采集的多模態(tài)影像通過醫(yī)院PACS系統(tǒng)推送至德國Brainlab脊柱神經導航工作站,專用的術前計劃軟件模塊Elements?將不同序列的影像進行自動融合。由于脊柱是一個活動的骨性結構,不同體位掃描時患者的脊柱彎曲度會有差異化,此時就需要專業(yè)的彈性融合功能,將不同彎曲度的脊柱序列矯正后融合在一起。這一步非常關鍵,決定了之后的定位能否準確。接下來,是自動分割和智能勾畫,利用CT序列自動分割出全節(jié)段的腰椎和骶椎,并標記不同的顏色予以分別顯示;利用核磁影像勾畫出靶點神經根發(fā)出的位置和走向。再將融合勾畫好的多模態(tài)影像信息進行3D智能重建,骨骼以CT為基礎,靶點神經根以MRI為基礎,靶點神經根就會在同一個三維結構中顯現出來,明確神經根走行和出口與骨性結構之間的對應關系。3.術前導航定位患者在全麻后取俯臥位并固定牢靠,做好電生理監(jiān)測需要的電極埋藏工作。同時,在手術床邊軌上固定導航電磁場發(fā)生器,在患者尾骨區(qū)域粘貼固定導航參考點,然后用點注冊的方式,利用患者背上的標記點和導航影像里的標記點進行逐一匹配,導航軟件從而計算患者的空間位置信息,完成導航系統(tǒng)同患者的配準,即注冊。注冊好的導航,就可以利用導航探針,在患者體表模擬出最佳的手術入路,根據導航影像的引導,設計最佳的手術切口和入路??梢宰龅绞中g切口最小化,兒童切口長度在2.0~2.5cm,成人切口長度縮小到3~4.5cm。接下來的手術全程,導航都可以隨時進行影像引導和確認與目標靶點的距離和方向。4.手術野顯露和二次定位靶點神經根出口在椎旁肌鈍性剝離后,充分顯露棘突和椎板,再用骨性標志進行二次靶點神經根出口定位,對第一次定位進行一次核驗,以避免出現誤差。無論在雙側或單側椎板間隙進入,都要完整保留脊柱后柱的所有結構(棘突、棘上韌帶和棘間韌帶),同時椎板的大部分要保留下來,確保脊柱的穩(wěn)定性不受到任何破壞。對于部分病患椎板間隙狹窄,條件不充分的時候,可以使用動力磨鉆磨去1/3的椎板上緣/下緣(根據神經根出口定位選擇磨除椎板骨性結構范圍),保留2/3以上的椎板結構。5.鎖孔手術術野的準備顯微鏡下鎖孔手術操作需要顯露硬脊膜在0.8x0.8cm大小,滿足顯微鏡的操作條件。懸吊硬脊膜并切開,顯微鏡下選擇游離靶點神經根。6.靶神經根部分離斷在術中神經電生理監(jiān)測條件下,重點依據臨床資料和術前評估結果,選擇性離斷部分神經后根。7.關閉創(chuàng)腔清理并逐層關閉創(chuàng)腔,手術結束。8.術后情況介紹(七歲腦癱兒童術前術后對比)近期在我院開展的手術案例中,其中有一位7歲的小患者,是因早產缺氧而引發(fā)的腦癱,在2021年4月份接受過孫成彥教授團隊實施的下肢肌力肌張力調整術,術后腳后跟放平了,走路姿勢接近正常,為了徹底地解除痙攣防止癥狀復發(fā),11月5日,孫成彥教授帶領的多學科團隊在放射影科融合技術、脊柱精準導航技術,及顯微外科技術以及術中電生理監(jiān)測技術的有機融合應用基礎上,為這位小患者實施了腰部FSPR(功能性選擇性脊神經后根部分離斷術)手術,此手術治療精準、損傷微小,所以小患者恢復起來很快,在術后的第一天就下床行走了。孫成彥教授二十余年來一直深耕以腦癱、偏癱為代表的各種原因引起的肢體痙攣、僵硬狀態(tài)的診療工作,隨著手術量的不斷上升,圍繞以疾病為中心的理念,團隊把如何提高專病療效和提升患者滿意度作為診療和科研的重點。作為功能神經外科專家,孫成彥教授表示:在長期從事功能神經外科臨床診療工作中,越來越感受到精準外科、微創(chuàng)外科設備應用和技術突破對病患的重要意義,可以實現微創(chuàng)、安全、提高療效減少并發(fā)癥。所以醫(yī)療團隊臨床創(chuàng)新技術的研究應用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僅從認識上要引起高度重視,更要在臨床工作中不斷探索,善于創(chuàng)新突破新的技術,并應用于臨床診療工作。上海壹博醫(yī)院的診療目標是造福更多的肢體殘障人士,使他們更快、更好恢復生活自理能力,回歸社會能力,為建設健康中國貢獻一份力量。
上海壹博醫(yī)院功能神經外科科普號2022年11月17日2352
3
18
-
什么是肌張力障礙?
專家簡介:邵明,神經病學博士、博士后,教授,主任醫(yī)師,現任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腦系科醫(yī)院腦科書記、腦病中心主任。擅長帕金森病、原發(fā)性震顫、扭轉痙攣以及重度強迫癥、抑郁癥的內科與腦深部電極植入的治療,在腦血管病、頭痛、眩暈、睡眠障礙以及其它神經系統(tǒng)的疑難雜癥方面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和診治心得,在帕金森病與腦卒中的臨床與康復一體化有獨到的見解與經驗。
邵明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11月16日95
0
0
-
DYT28兒童肌張力障礙DBS手術前后對比
楊海波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11月03日63
0
0
-
醫(yī)生你好,脊髓損傷后雙下肢肌張力很高,可以做什么手術治療嗎?做康復沒什么效果。
王云鵬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10月18日116
0
5
-
關于肌張力,家長最關心的問題!
“孩子特別愛使勁,活動很緊,而且手指經常握拳,扶站的時候總是踮腳,這是為什么呢?”“孩子趴在胳膊上,頭、手和腳都是垂下來的,總覺得胳膊腿軟軟的,沒有力量,這是什么情況?”......很多父母可能會有這些困惑,檢查后醫(yī)生告訴家長:寶寶可能是“肌張力異?!?。那么,什么是肌張力?如何判斷孩子是否肌張力異常?……今天來給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寶寶“肌張力”的問題。肌張力是指肌肉靜止松弛狀態(tài)下的肌肉緊張程度。肌張力是維持身體各種姿勢以及正常運動的基礎,它其實是一種反射現象,即牽張反射。醫(yī)生給寶寶做體檢時,常會活動寶寶的肢體,通過四肢和關節(jié)被動狀態(tài)下蜷曲、伸展等運動時遇到的阻力程度,來判斷寶寶的肌張力。肌張力高通俗的解釋就是指寶寶的“力氣太大”,可以根據以下幾點來判斷孩子肌張力是否偏高:1、觀察仰臥姿勢3個月以上的嬰兒會自然躺著,伴有不斷地抗拒重力但可保持一定的體位和姿勢。肌張力如果過高,會產生異常姿勢,越高異常姿勢越嚴重。2、上肢肌張力高拇指內扣、手握拳、前臂內旋后伸、肘關節(jié)屈曲、肩關節(jié)內收等。3、被動屈伸觀察屈伸孩子的四肢,如果肌張力高,那么孩子的反抗力較強。4、觀察手臂抱孩子時,孩子的手臂如果僵直,那孩子的肌張力也是比較高的。肌張力低也被稱為肌張力減退,常會出現肌肉收縮乏力??梢愿鶕韵聨c來判斷孩子肌張力是否偏低:1、四肢呈“軟癱”狀把孩子趴在胳膊上時,他的整個頭部是垂下來的,手跟腳也都是垂下來的,這樣子的狀況很有可能就屬于肌張力低的情況。2、走路呈“足外翻和膝反張”狀走路的時候他的雙腳會卡住,整個膝蓋往后縮起來,需要有一個好的支撐,在支撐的過程當中,兩手隨便亂撥。3、無法翻身無法做翻身的動作,力氣很小。4、喜歡“W坐”孩子喜歡“W坐”——腳是往后,大腿關起來,小腿外翻的“W坐”這樣的大動作,為什么會“w坐”?因為他背部的肌肉沒有力量。5、通過圍巾征判斷新生兒可以通過圍巾征判斷。大人用手拉住新生兒的一只小手然后向對側輕拉,肌張力正常的新生兒肘部是不會過中線的,肌張力減低的新生兒肘部可能會超過中線位置。小結:如果孩子出現疑似肌張力增高或降低的情況,應當到醫(yī)院進行全面的檢查和評估,肌張力異常應早發(fā)現、早干預、早治療。
孫永建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10月14日528
0
1
肌張力障礙相關科普號

傅繼弟醫(yī)生的科普號
傅繼弟 主任醫(yī)師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yī)院
神經外科
1713粉絲20萬閱讀

冼文彪醫(yī)生的科普號
冼文彪 副主任醫(y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神經科
3318粉絲53萬閱讀

徐琳醫(yī)生的科普號
徐琳 主任醫(yī)師
青島大學附屬婦女兒童醫(yī)院
神經內科
797粉絲6.4萬閱讀
-
推薦熱度5.0李建宇 主任醫(yī)師宣武醫(yī)院 功能神經外科
錐體外系疾病 59票
帕金森 55票
面肌痙攣 25票
擅長:帕金森病、面肌痙攣、肌張力障礙、特發(fā)性震顫、痙攣性斜頸、梅杰綜合征、三叉神經痛、癲癇、抽動穢語綜合癥、頸肩痛、腰腿痛、精神外科 -
推薦熱度4.9馬翔宇 主任醫(yī)師山東大學齊魯醫(yī)院 神經外科
帕金森 328票
錐體外系疾病 60票
面肌痙攣 26票
擅長:腦深部電刺激術(DBS,腦起搏器)手術治療帕金森病、梅杰綜合征、痙攣性斜頸、特發(fā)性震顫、肌張力障礙。率先提出標準化操作流程(SOP)指導下加速康復外科(ERAS)腦起搏器手術,團隊目標:精準高效,又快又好!神經內鏡手術微創(chuàng)治療三叉神經痛及面肌痙攣。 -
推薦熱度4.5許保磊 副主任醫(yī)師宣武醫(yī)院 神經內科
帕金森 76票
錐體外系疾病 21票
痙攣性斜頸 3票
擅長:1、震顫,帕金森病,繼發(fā)性帕金森綜合癥,帕金森疊加綜合癥(進行性核上性麻痹,多系統(tǒng)萎縮,皮質基底節(jié)變性等),肌張力障礙 帕金森病風險評估,DBS手術咨詢 2、癡呆(帕金森病癡呆,路易體癡呆,額顳葉癡呆,血管性癡呆,阿爾茨海默病等) 3、腦血管病,腦梗死,腦出血,腦血管狹窄,頭暈,頭痛等 尤其擅長帕金森及相關疾病診斷及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