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內容
-
今天你焦慮了嗎 ——淺談驚恐障礙
原創(chuàng) 2017-11-24 趙勇智 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精神心理科 隨著時代變遷,現代人的工作與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人們每天在為各種各樣的事情忙碌,也在為各種各樣的事情操心,而身心健康經常都是到了迫不得已的時候才會進入我們考慮的范圍內。而往往到了迫不得已的時候,身體或心理就會用一種奇特的方式來警醒我們了。 黃先生是一位48歲的私企老板,平素忙于生意,生活作息不規(guī)律,喝酒應酬、通宵加班是他的生活常態(tài)。一天傍晚,黃先生仍忙于工作瑣事,突然感到胸前區(qū)不適,接踵而來的是心慌、胸悶,胸部壓迫感,感覺像有塊“大石頭”壓在胸前,呼吸費力,好像心臟就要“跳出來了”。黃先生感到非常緊張、恐懼,害怕自己是不是得了嚴重的“心臟疾病”,家人急忙撥打120急救中心電話,將他送到當地中心醫(yī)院,經過抽血化驗、心電圖、心臟彩超等一系列相關檢查,卻沒有發(fā)現任何心臟病指征,急診科的醫(yī)生只能建議他到心理科就診。 李小姐是一位42歲的IT公司高管,因工作需要,經常加班討論及制定計劃方案,往往持續(xù)到深夜。在一次公司高管會議中,李小姐感到一種突如其來的緊張、害怕和恐懼,肌肉緊張,全身無力,感覺即將“大難臨頭”,渾身冒汗,開始感到胸悶、呼吸困難、頭暈頭痛。李小姐感到十分恐懼,在同事的幫助下,把她送到一家知名三甲醫(yī)院救治,急診醫(yī)生給她做了一系列的檢查,卻沒有發(fā)現任何器質性問題,建議她到心理科就診。 黃先生和李小姐都得了同樣一種病——驚恐障礙。驚恐障礙,又稱急性焦慮障礙,其主要特點是:突然發(fā)作的、不可預測的、反復出現的、強烈的驚恐體驗,一般歷時5-20分鐘,伴瀕死感或失控感,患者常體驗到瀕臨災難性的害怕和恐懼,并伴自主神經功能失調等癥狀。 驚恐障礙,是一種慢性復發(fā)性疾病,伴顯著的社會功能損害。發(fā)病率方面,女性高于男性,起病呈雙峰模式,第一個高峰出現于青少年晚期或成年早期,第二個高峰出現于45-54歲。臨床表現主要分為三個階段:1、驚恐發(fā)作,突然出現的急性焦慮癥狀;2、預期性焦慮,在焦慮癥狀的緩解期因擔憂癥狀的再次出現,而出現各種緊張、擔憂、恐懼;3、回避行為,因擔心癥狀發(fā)作時沒有人能夠及時幫助自己而回避社交活動、不敢一個人外出。 驚恐障礙的病因與遺傳因素、神經生物學因素、心理社會因素相關。部分患者的驚恐障礙可在數周內完全緩解,病程超過6個月容易導致慢性化。根據資料統(tǒng)計,約40%患者可共病抑郁障礙,此時預后變差,為此及時治療對于驚恐障礙的預后恢復極為重要。 驚恐障礙的治療,目前最佳的治療方案是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在驚恐障礙發(fā)作時,藥物治療可以快速控制癥狀,幫助患者回歸平靜;而心理治療則幫助患者學習應對焦慮的方法,如放松訓練、行為管理,以應對預期性焦慮和回避行為,并進一步改善性格中容易引發(fā)焦慮發(fā)作的因素。 本文系趙勇智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bdsjw.cn)發(fā)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趙勇智醫(yī)生的科普號2017年12月03日3649
2
4
-
焦慮性障礙(廣泛性焦慮、驚恐障礙等)是什么?。咳绾沃委??
焦慮障礙是一組患病率較高的疾病。美國焦慮癥的終生患病率為28.8%,大于1/4的人一生中至少會發(fā)作一次。是門診最常見的一類心理障礙。“焦慮”這個詞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被廣泛使用,不管是結婚、工作還是體育賽事,人們對于結果如何都會有一點擔心,都會感到焦慮,毫無疑問,焦慮是生活的正常部分。除了是一種常見的情緒以外,中等程度的焦慮往往可能是強大的動力,有助于人們突擊背誦應付考試、完成工作任務或者發(fā)表富有活力的演講。焦慮并不是壞事,焦慮往往能夠促使你鼓起力量,去應付即將發(fā)生的危機。但是,如果你有太多的焦慮,那么這種情緒就會起到相反的作用,它會妨礙你去應付、處理面前的危機,甚至妨礙你的日常生活,你可能在大多數時候、沒有什么明確的原因就會感到焦慮,你會覺得你的焦慮是如此妨礙的你的生活,事實上你什么都干不了??梢姡箲]情緒并不等同于焦慮障礙,那么什么是醫(yī)學上的焦慮障礙呢?焦慮障礙指的是一組以擔憂,緊張為核心癥狀的疾病。臨床上是以發(fā)作性或持續(xù)性情緒焦慮和緊張為主要臨床癥狀的神經癥,常伴有頭昏、頭暈、胸悶、心悸、呼吸困難、口干、尿頻、出汗、震顫和運動不安等明顯的軀體癥狀,其緊張或驚恐的程度與現實情況不符。正常焦慮和焦慮障礙兩者的差別是什么?正常焦慮有一定原因,可以理解,反應適度。偶爾擔心一些偶然事件,例如考試或失戀,可能會讓你感到沮喪。是人們預期到某種危險或痛苦境遇即將發(fā)生時的一種適應反應或為生物學的防御現象,是一種復雜的綜合情緒。*焦慮本身是一種正常的情緒,存在于每個人的身上,考前擔憂考不好,遇到危險會出現恐懼、心跳加速,面對喜歡的異性感到緊張,比賽或表演前擔憂表現的不好,等等,正常的焦慮無處不在。但如果焦慮過了頭,不該恐懼的恐懼,不該緊張的緊張,放大了各類危險,與現實處境并不相稱,且持續(xù)時間較長,這時就不再是正常的焦慮,而是病理性焦慮,也就是焦慮障礙。焦慮障礙最新分類:在美國最新的診斷標準DSM-5中常見的焦慮障礙包括最常見的(1)廣泛性焦慮障礙(在沒有明顯誘因的情況下,患者經常出現過分擔心、緊張害怕,但緊張害怕常常沒有明確的對象和內容。除此以外,患者還常伴有頭暈、胸悶、心慌、呼吸急促、口干、尿頻、尿急、出汗、震顫等軀體方面的癥狀,這種焦慮一般會持續(xù)數月。),(2)驚恐障礙(又稱為急性驚恐發(fā)作):在正常的日常生活環(huán)境中,并沒有恐懼性處境時,患者突然出現的極端恐懼的緊張心理,伴有瀕死感或失控感,同時有明顯的植物神經系統(tǒng)癥狀,如胸悶、心慌、呼吸困難、出汗、全身發(fā)抖等,一般持續(xù)幾分鐘到數小時。注意!這種類型焦慮的出現是發(fā)作性的。急性焦慮發(fā)作誤治率很高,患者做心臟造影的也不少見,既耽誤治療也造成醫(yī)療資源的浪費。),還包括社交恐怖癥(表現為擔憂在社交中的表現),特定恐怖癥(害怕一些特定的場合比如怕做磁共振怕坐飛機或怕血液、動物等),場所恐怖癥(擔憂在公共場所或獨自出門等情況出現驚恐發(fā)作),分離焦慮障礙(擔憂與依戀的人分離),未特定焦慮障礙(其他焦慮類的疾病,但不符合上述典型特點)。焦慮障礙的病因到底焦慮障礙是由什么引起的,這是個很復雜的問題,到現在為止我們還不能完全回答這個問題。但是,現有的研究顯示:第一,軀體疾病或者生物功能障礙雖然不會是引起焦慮障礙的唯一原因,但是,在某些罕見的情況下,病人的焦慮癥狀可以由軀體因素而引發(fā),比如,甲狀腺亢進、腎上腺腫瘤。而且,許多研究者試圖發(fā)現,是不是焦慮障礙患者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特別是某些神經遞質,是引發(fā)焦慮障礙的罪魁禍首。很多研究集中在兩個神經遞質上:去甲腎上腺素和血清素。很多研究發(fā)現病人處于焦慮狀態(tài)時,他們大腦內的去甲腎上腺素和血清素的水平急劇變化,但是,我們并不很清楚這些變化是焦慮癥狀的原因還是結果。第二,認知過程,或者是你的思維,在焦慮癥狀的形成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研究發(fā)現,抑郁癥病人比一般人更傾向于把模棱兩可的、甚至是良性的事件解釋成危機的先兆,更傾向于認為壞事情會落到他們頭上,更傾向于認為失敗在等待著他們,更傾向于低估自己對消極事件的控制能力。第三,研究發(fā)現,在有應激事件發(fā)生的情況下,更有可能出現焦慮障礙。對焦慮障礙的起因,不同學派的研究者有不同的意見,但這些意見并不一定是相互沖突的,而是互補的。1、遺傳因素:在焦慮障礙的發(fā)生中起重要作用,其血緣親屬中同病率為15%,遠高于正常居民;雙卵雙生子的同病率為2.5%,而單卵雙生子為50%。有人認為焦慮障礙是環(huán)境因素通過易感素質共同作用的結果,易感素質是由遺傳決定的。2、病前性格特征:自卑、自信心不足,膽小怕事,謹小慎微,對輕微挫折或身體不適容易緊張,焦慮或情緒波動。3、精神因素:輕微的挫折和不滿等精神因素可為誘發(fā)因素。4、生物學因素:焦慮反應的生理學基礎是交感和副交感神經系統(tǒng)活動的普遍亢進,常有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的過度釋放。軀體變化的表現形式決定于患者的交感,副交感神經功能平衡的特征。焦慮障礙的治療:焦慮障礙的治療同樣要在醫(yī)生指導下從生物—心理—社會的多角度去進行治療。生物學上在醫(yī)生指導下服用抗焦慮藥物,同時進行慢跑、步行、游泳、球類等有氧運動,每天進行30-60分鐘,運動對于緩解焦慮、改善睡眠非常有好處;心理上可進行一到兩周一次的心理治療,調整負性認知,提高應對能力,增加正性情緒,流行于美國的正念減壓治療(由佛教修行方法演化出來,類似于坐禪,念佛,可自己讀相關圖書自己練習)也會有效改善焦慮;社會角度,在醫(yī)生指導下,調動各類資源,減輕各方面的壓力,工作學習避免熬夜、突擊,提高社會適應,增加安全感。藥物治療方面,見效需要2-4周,需要定期復診評估病情調整藥物。吃藥初期可能有點惡心,心慌,頭暈,或短期內焦慮加重,這都是正常的,一般副作用一周內可緩解。如藥物有效,在癥狀痊愈后,多數焦慮障礙需足藥量鞏固治療一年,以預防復發(fā),因為焦慮障礙和患者本人的焦慮素質和人格特點有關,容易在壓力事件下復發(fā),所以鞏固治療很重要,切不可好轉后即刻停藥。藥物治療包括以下方面治療焦慮的藥物常分為以下幾種類型:1.苯二氮卓類藥物(又稱為安定類藥物)1)優(yōu)點:①見效快,多在30-60分鐘內起效②抗焦慮效果肯定③價格一般比較便宜2)缺點:①臨時管用,不適合長期大量使用②有可能產生依賴。安定類藥物抗焦慮,好比是車速過快用腳踩剎車,管用但是不適合常用。3)常用藥物:勞拉西泮(羅拉),佳靜安定(又叫阿普唑侖),奧沙西泮片(又叫優(yōu)菲),這三個藥物屬于中效的安定類藥物,抗焦慮效果好,鎮(zhèn)靜作用相對偏弱,對白天的工作影響小一些。其實所有的安定類藥物都可以抗焦慮,只是副作用還有效果各不相同,以上三個藥較為常用。小常識:凡是藥品后面是某某西泮或者某某唑侖的,都是安定類藥物。4)如何使用安定類藥物:①間斷服藥原則:焦慮嚴重時臨時口服,不長期大量服用。②小劑量原則:小劑量管用就不用大劑量③定期換藥的原則:如果是病情需要長期服用安定類藥物抗焦慮,3-4周就換另一種安定類藥物,可以有效地避免依賴的產生。注意換藥時,原來的藥慢慢減,新加上的藥慢慢加,兩種藥物交叉服用一段按時間后,再撤掉原來的藥物,新加上的藥物加到治療量。如果患者年齡偏大,服藥劑量不大,療效較好時,也可以不換藥,只要安定類藥物服用的劑量不增加,在正常范圍內,療效不減弱,就可以認為沒有產生依賴性。注意!如果停用安定類藥物,請慢慢減量至停藥,不可突然停藥,否則極易引起停藥反應,加重病情。2.抗抑郁藥:患者誤區(qū),醫(yī)生診斷焦慮,怎么開抗抑郁藥物呢?其實抗抑郁藥物同樣可以治療焦慮的??!如果用車速過快比喻焦慮,那么抗抑郁藥就是松油門,能夠從根本上改善焦慮,因為焦慮的病因與腦內神經遞質的變化緊密相關,而抗抑郁藥可以改善腦內神經遞質的不平衡,從而緩解焦慮,從根本上治療焦慮。常用藥物:SSRI類的:帕羅西汀,艾司西酞普蘭,SNRI類的:文拉法新,度洛西汀。1)優(yōu)點:①抗焦慮效果肯定②從根本上改善焦慮③無成癮性,適合長期服用。2)缺點:①抗焦慮效果見效慢,2-3周后起效,可以同時短期合用安定類藥物。②價格偏貴。具體使用哪種藥物我一般會根據病情,身體情況,經濟等情況綜合考慮。注意!1)在服藥初期可能會加重焦慮,一般在2周后消失,注意開始服藥時劑量小一點,慢慢加量,焦慮明顯的話,可以加用安定類藥物緩解焦慮。2)服藥期間會出現副作用,注意和醫(yī)生保持聯(lián)系,不要慌張,一般來說2周后副作用大多會消失,因為身體已經適應了。如果副作用患者不能耐受,請與醫(yī)生聯(lián)系,調整治療方案。3)癥狀緩解后,建議服藥1年左右,停藥以及加量請與醫(yī)生協(xié)商,不要自行調整藥物治療方案。4)精神科藥物有個體化差異:是指不同的患者,即使診斷一樣,年齡性別一樣,體質也差不多,對藥物治療的效果會有明顯的差異,起效的藥物劑量,藥物的副作用也會用很大的差異,患者在服藥的時候,注意和醫(yī)生保持聯(lián)系,出現問題及時解決,不要害怕藥物的副作用,我們一起想辦法解決它。點評一下這幾個藥物:1)艾司西酞普蘭:商品名來士普,百適可等,抗焦慮效果不錯,副作用小是其優(yōu)點,藥物間相互作用少,適合老年人以及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使用,價格偏貴。2)帕羅西汀片:商品名賽樂特,樂友等,常用劑量為20-60mg/天,單次服用即可,抗焦慮效果卓著,是治療五種焦慮障礙的首選藥。需要注意的是,該藥副作用稍大,有一定的鎮(zhèn)靜作用,有些患者會出現一過性的高血壓,高血壓患者需要監(jiān)測血壓。3)文拉法新:有緩釋制劑也有速釋制劑,有國產的(博樂欣)也有進口的(怡諾斯)。該藥為雙受體作用的藥物,抗抑郁抗焦慮效果好。注意有可能在服藥初期焦慮會加重,一般持續(xù)兩周大多消失。4)度洛西汀:有緩釋制劑也有速釋制劑,有國產的也有進口(欣百達)的,同樣也是雙受體作用原理的藥物,而且在雙受體的作用程度上有其優(yōu)點??挂钟艨菇箲]效果較好。像舍曲林,蘭釋,喜普妙,氟西汀,常常作為第二梯隊的藥物來使用。3.丁螺環(huán)酮,坦度螺酮屬于5-HT-1A受體激動劑,對廣泛性焦慮效果好,無依賴性,缺點是見效慢,2-3周見效,如果患者先服用過安定類藥物的話,效果多不理想??梢耘c抗抑郁藥合并使用。4.其他藥物1)急性焦慮發(fā)作時可以考慮服用普萘洛爾(心得安)10-20mg,臨時服用,能夠改善癥狀。2)三環(huán)類藥物:如氯丙咪嗪,阿米替林等,藥效不錯,價格也較便宜,但是副作用偏大,已經不是首選藥了。3)黛力新:它是一種抗精神病藥物和一種抗抑郁藥的混合品,不適合長期使用,可以第一周和上面的抗抑郁藥物聯(lián)合使用,等抗抑郁藥物起效后停用。至于每一位患者服用哪種藥物合適,則要考慮到患者的病情,既往用藥經歷及服藥后的效果,患者對藥物的耐受情況,副作用情況,還要考慮到患者的經濟情況,綜合考慮后做出決定,然后再隨訪患者,隨時調整治療方案,使患者逐步走向康復,讓笑容綻放在每一位家庭成員的臉上,*經常失眠的人很可能是焦慮障礙。因為焦慮障礙經常伴隨失眠,總是擔心這擔心那,放松不下來,肯定是睡不好覺的。常年吃安眠藥的老人,很多屬于從未正確診治的焦慮障礙患者,在錯誤地長期服用安眠藥后還形成了安眠藥依賴。*焦慮障礙還經常伴隨易疲勞,注意力不集中,肌肉疼痛,心慌,頭暈,頭痛,出汗等癥狀,如果軀體不適卻查不出其他疾病,也可能是由于焦慮障礙造成的。過去所謂的“植物神經紊亂”,很多屬于焦慮障礙,由于內心焦慮不安,就會觸發(fā)植物神經過度敏感,引起心慌、出汗、腹瀉、口干等等表現。焦慮障礙是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或是聯(lián)合二種方法更有效?心理治療在焦慮障礙中地位并非藥物能取代之。尤其對部分焦慮障礙亞型(社交焦慮障礙)治療,許多國家防治指南將藥物和心理治療作為一線推薦治療方案。RCT綜述發(fā)現認知治療綜合行為干預更為有效,其結局優(yōu)于精神分析和焦慮處理訓練。目前,一般認為,焦慮障礙的治療:藥物治療結合心理治療的療效>單純藥物治療>單純心理治療.*全程在醫(yī)生指導下治療,定期復診調整藥物,接受心理指導,養(yǎng)成運動和正念練習的習慣,焦慮的治療并不是一件難事。如何緩解焦慮情緒?1.保持樂觀心態(tài):缺乏自信是產生焦慮情緒的重要因素之一,這個時候不妨想像過去的輝煌成就,或者想像你成功的景象,再或者學習學習阿Q精神。這樣也許你的焦慮情緒將一掃而光。2.保持睡眠充足:失眠往往會給人帶來焦躁不安,所以多休息及睡眠充足是減輕焦慮的一劑良方。對于睡眠質量不好的人這可能不易辦到,但這個時候反而需要你精心休息,保證基本的睡眠,也許焦慮情緒自然慢慢消散了。3.嘗試憧憬美好的幻想:當人深處糟糕的環(huán)境,卻又無法脫身時,焦慮情緒也會隨之產生和蔓延,這個時候可以嘗試幻想自己躺在陽光普照的沙灘上,涼爽的海風徐徐吹拂,想象自己去到自己想去的地方或者過上理想中的生活。這是緩解緊張與焦慮的好方法。試試看,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4.暗示自己能行:當遇到別人批評自己或者任務無法完成時,這對自己是一個負面的否定,往往導致焦慮情緒環(huán)繞,這時如果心理反復告訴自己,“我能行,沒有問題?!币苍S慢慢你就能靜下心來,思考問題出在哪里,迅速拿出新的解決方案。5.深呼吸幾次:當面臨焦慮情緒來襲時,不妨多深呼吸幾次,有助于舒解壓力消除焦慮與緊張。當你感到焦慮時,你的脈搏加速,呼吸也加快。而深呼吸可以讓你減緩呼吸速率,讓身體相信焦慮已過去,逐漸緩解焦慮緊張的情緒。6.轉移注意力:如果當前的事情讓你感到焦慮煩躁,可以嘗試短暫轉移注意力,看看窗外的風景,或者起來倒杯水,讓眼睛和其他身體部分得到活動和松弛,從而暫時緩解心理和身體感受到的焦慮和壓力。7.空曠地放聲大喊:找個空曠的地方,比如樓頂、河邊、山頭等四周無人的場所,或者私人辦公室或者自己的車內,試著把心理的憋屈吶喊出來,也許發(fā)泄完后,焦慮和壓力也就煙消云散了。8.聽聽音樂:音樂是對抗焦慮的好幫手。當感到焦慮煩躁時不妨找些舒緩的音樂,靜靜地聽上幾首自己喜歡的音律柔緩的曲子,讓自己全身心融入到這些美妙的音樂中,可以讓自己緊繃的精神得到放松,釋放積壓的情緒。9.學會放松:在每次面對可能來臨的焦慮情緒之前,暗示自己先暫時放松數秒,這樣可以大幅改善焦慮的程度。例如,當電話鈴響,先做個深呼吸,再接聽。當這種習慣養(yǎng)成之后,可以起到鎮(zhèn)定劑的作用,讓你有效控制焦慮,而不是被焦慮所控制。10.多運動:運動可消除煩惱及控制緊張與焦慮的情緒。運動過程會消耗一些緊張時所分泌的化學物質。同時肌肉也得到了放松。當然最好是規(guī)律性的運動,而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當運動成為生活的一部分,焦慮情緒也將被你遠遠的甩開。
黎鋼醫(yī)生的科普號2017年07月19日15538
16
61
-
精神疾病只需要心理調整?!
咨詢者:我在XXX醫(yī)院XXX科診斷焦慮癥,這個是精神疾病,發(fā)病與心理因素有關,那我只要調整好心態(tài)就可以了? 答復:您咨詢的問題是很多人都很關注的問題,也是很多人拒絕藥物治療的原因,接下來,我系統(tǒng)的和大家說說相關知識: 心理科的疾病都是心理因素直接導致的,存在明顯的因果關系???? 精神障礙發(fā)病與心理因素相關,但是不存在明顯的因果關系 其實,精神障礙(睡眠障礙、焦慮癥、抑郁癥、強迫癥、恐怖癥、進食障礙、應激相關障礙等)均是生物(遺傳、感染、軀體疾病、創(chuàng)傷、營養(yǎng)不良、毒物等)、心理社會因素(應激性生活事件、情緒狀態(tài)、人格特征、性別、父母的養(yǎng)育方式、社會階層、社會經濟狀況、種族、文化宗教背景、人際關系等)相互作用有關的結果。生物學因素(內在因素)和心理社會因素(外在因素)在精神障礙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均起著重要作用。在不同的精神障礙疾病起病過程中,不同因素所起的作用不一樣。心理因素參與精神障礙的發(fā)生,但是,并不是只有這個因素在起作用,還有其他因素也在影響疾病的發(fā)生于發(fā)展,所以,大家想想,是否僅僅只是心理調整就可以完全解決問題呢? 個人認為:僅僅靠心理調整癥狀是很難完全消失的,藥物治療配合心理治療效果更佳。與其痛苦的煎熬,不如通過藥物緩解癥狀,打斷惡性循環(huán),鞏固治療一段時間,考慮減量,改善自己的生活質量。 舉例:驚恐障礙 我從兩個月前開始出現胸悶、心動過速、心跳不規(guī)則、呼吸困難或過度換氣、頭痛、頭昏、眩暈、四肢麻木和感覺異常、出汗、肉跳、全身發(fā)抖或全身無力等,嚴重的時候有人快死的感覺。每次發(fā)作都很突然,一般會難受5至20分鐘,很少超過1小時。發(fā)作后心有余悸,擔心再發(fā),虛弱無力,將近4個小時才能恢復。不發(fā)作的時候,不敢單獨出門,不敢到人多熱鬧的地方,但是,身體出現問題得不到幫助。在醫(yī)院做了心電圖、顱腦MRI等檢查,各項檢查均正常。 患者有上述這么多癥狀,但是,各項相關檢查結果均正常。 套用一句病人家屬的話“之前其他科室醫(yī)生建議我家人看心理醫(yī)生,我們認為我們心理很健康,沒有什么心理問題。因為這次住院心內科醫(yī)生再次建議來看心理醫(yī)生,我們抱著試一試的心理來看,事實證明,心內科醫(yī)師的建議是對的,驚恐障礙為精神疾病,吃了藥現在癥狀基本完全消失了,簡直不敢相信”。 如果還存在疑惑,歡迎大家在QQ日志下面留下自己的痕跡,和大家分享自己的狀態(tài),我會一對一的指導大家讓更多的人少走彎路。您健康,所以我快樂!
盧和麗醫(yī)生的科普號2017年06月06日4409
3
18
-
您信么?——這3種心理健康的謠言可能會毀了你的生活
隨著大家健康意識的增強,心理健康問題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但是,由于受到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作為保障大眾心理健康的心理咨詢卻還是受到各種誤解和謠言的傷害。常常碰到很多門診來訪者是糾結了幾年才最終決定來醫(yī)院心身醫(yī)學科就診的,問及原因,多是擔心如果被同事、領導或者家人知道后被誤解為自己有精神疾病,影響職位晉升,甚至被迫放棄學業(yè)、工作的機會,導致原本可以調整的困惑或治愈的癥狀拖到惡化,最終嚴重影響生活和工作才來需求專業(yè)的幫助。尋求心理咨詢的人都是有心理疾病的人?尋求心理咨詢的人絕大部分的人都是心理健康的正常人。只是一個心理健康的人也偶爾會有情緒上的波動,他們在生活中遇到了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比如職場事業(yè)、社會交往、婚戀問題、親子教育等問題。當遇到這些問題時,有些人會尋求專業(yè)人士的幫助。只有少數患有強迫癥、抑郁癥、恐怖癥等心理障礙的患者,則需要尋求專業(yè)心理醫(yī)生進行藥物治療和心理輔導綜合診治,更為嚴重的精神病患者則往往需要到精神病醫(yī)院進行治療。而那些有嚴重精神疾病的人往往不認為自己有疾病,不會主動去尋求心理咨詢或藥物治療,因為他們已缺失正常人對疾病的辨別能力和自制力??梢?,尋求心理咨詢的人是具有辨別力和自制力的人。所以,不要因為在乎別人的看法而徒增心理壓力,導致耽擱正常的治療進程。要認識到心理障礙和生理疾病是一樣的,生病了就應該尋求專業(yè)醫(yī)生的幫助,盡快走出非健康的狀態(tài),最大限度的改善自己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質量。心理疾病是不可治愈的?一說到心理疾病,很多人會認為并不能像感冒、發(fā)熱等類型的生理疾病那樣治愈。因為心理疾病的復雜多變,確實并不是所有的心理疾病都能徹底根治,精神分裂癥就是其中一例。但大部分心理疾病都能治愈,比如失眠癥、社交恐懼癥等。美國國家精神疾病聯(lián)合會聲稱,70%-90%的患者通過心理治療與藥物相結合的辦法使癥狀得到了緩解,在一定治療病程的努力下,完全治愈多種心理疾病也是可能的。所以,發(fā)現了自己心理疾病而求助的患者,要有充分的信心,相信經過專業(yè)醫(yī)生和自己的共同努力,你的心理疾病能夠得到緩解,甚至治愈,患者接受專業(yè)醫(yī)生的心理指導或藥物治療對幫助其控制和治愈病情有著重要的意義。心理治療可以一次性解決所有問題?心理疾病是無法像生理疾病那樣,開點藥或者做個手術就可以一次性完全解決問題的。心理治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能期望一次咨詢就可以解決問題,導致心理疾病的原因往往都是長期積累引發(fā)心理的漸變,最終爆發(fā)出心理疾病,比如一直以來的錯誤的心理觀念,長期養(yǎng)成的不良習慣,或者童年的不幸遭遇。一個最簡明的短程治療,也需要8~10次,每次30~45分鐘。因此,治療心理疾病需要一定的耐心是必要的。如果想盡快解決心理問題,就需要求助者的積極配合,強烈的治療意愿,否則會拖延心理治療的進程。同時越早發(fā)現、越早接受治療都有利于心理疾病病情的控制和治療效果,否則不僅會增加患者的風險還有加大治療的難度。所以,求助者本人和家人要幫助其盡早發(fā)現問題,并主動尋求心理咨詢師和心理醫(yī)生的幫助,積極配合專業(yè)醫(yī)生的治療,才能盡早控制和治療已發(fā)現的心理隱患,保證心理健康,保障生活質量。本文系盧和麗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bdsjw.cn)發(fā)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盧和麗醫(yī)生的科普號2017年04月30日7820
24
49
-
驚恐萬狀~要死了~快打120~醫(yī)生卻蒙了~其實是驚恐障礙
120車或急診科的同事常常遇到這樣的情形,患者前五分鐘還如"急性心梗"的患者一樣痛苦萬分,有的呼吸困難,胸悶胸痛,有的頭暈乏力,四肢癱軟,有的大汗淋漓,呼吸急促,可往往只是量了個血壓,或僅僅是剛剛建立靜脈通道,甚至什么處置還沒做,他就好了,緩解了,甚至跟沒事人兒一樣,這種有"瀕死感"體驗的患者查不出什么器質性疾病的檢查結果,又恢復的這么迅速,可謂雷聲大雨點?。∵@樣的"鬧劇"一而再再而三的發(fā)生,家人和被折騰的醫(yī)護人員很不理解,大多覺得患者是無理取鬧,是沒病裝病,其實他們真的有病,而且屬于典型的表現,它就是"驚恐發(fā)作"! 當一個人在安全的環(huán)境里,在短時間內心跳急劇加快,呼吸急促、冒汗、顫抖、窒息感、胸口煩悶或作痛、作悶作嘔或胃部不適,頭昏眼花或昏倒、忽冷忽熱等,可能會有點不舒服。 但患有恐慌癥的人,往往認定這些生理現象代表了他們患有可能致命的大病(例如心臟?。蛞馕吨麄儠蝗徊恢У瓜?,失去知覺,甚至死亡而令他們產生極大的恐慌,及害怕同樣的情況會再度出現而精神變得更為緊張,形成一個惡性循環(huán)。 驚恐障礙的成因 遇到一些壓力,感到輕微的焦慮是正常的。但假若一個人要面對很大的身心壓力,例如長期失業(yè),經濟困難,與親友不和等,他的身體便會長期緊張,容易產生很大的焦慮和恐慌反應。 當他們再感到本身受到的威脅,無論是對身體、心理或財務的威脅,他們的身體都會自然地作出調節(jié),例如加快腎上腺素的分泌,準備(作戰(zhàn))狀態(tài)以便應付這些威脅。 這些調節(jié)的后果包括在短時間內心跳急劇加快,呼吸急促等,本來都是正常現象,但患有恐慌癥的人,往往認定這些生理現象代表了他們患有可能致命的大病。 同時患者也認定本身無力應付,而旁人也不會施于援手,于是他們會更為驚慌,越惶恐,身體便出現更多的生理調整;然而越多生理調整,他們更深信他們的擔憂是千真萬確的,一個惡性循環(huán)便形成了。 如何知道自己患有驚恐障礙? 如果在安全的環(huán)境里,你在數分鐘內感到強烈的恐懼與不適,而當時有以下四種或以上的病癥,你便可能經歷了一次驚恐突襲,若恐慌不斷出現,這人便可能患上驚恐障礙了。 1、心跳加快 2、呼吸急促 3、冒汗 4、顫抖 5、窒息感 6、胸口煩悶或作痛 7、作悶作嘔或胃部不適 8、頭昏眼花或昏倒 9、忽冷忽熱 10、手腳麻痹或無知感 11、思緒不清晰,感覺不真實,抽離或虛幻 12、害怕將會死去 13、害怕失去控制,失去理智 驚恐障礙進程 有一些患者因擔心下一次的驚恐會在不能隨時離開的地方發(fā)生(例如在行駛中的巴士、升降機、人多擁擠的地方等),而回避這些地點。另外,一些患者因恐怕昏倒時沒有人照顧,而避免獨自一人外出。 患者廣泛地逃避很多事情、活動或人多的地方(例如街市、廣場等),若不處理漸漸便會演變成(廣場恐懼癥)。這樣他們的工作及生活質量便大受影響。 驚恐障礙有什么治療方法? 1、藥物治療 若患者出現嚴重癥狀時,可按需要服用醫(yī)生處方的藥物,以減輕病情。 2、心理治療 認知行為治療法是被證實能有效治療驚恐障礙和廣場恐懼癥,其中(暴露療法)是要患者面對或接觸令他們恐懼和不安的情境(例如:人多擁擠的街市)。此外,患者又制止做慣常的逃避行為。 雖然大部分心理療法都沒有所謂的副作用,但是(暴露療法)確實會令患者感到不安,特別是當要面對一些害怕的環(huán)境時。不過這些(不安)是會隨著時間和練習慢慢減退的。 另外,對于重整扭曲及不全面的思維,呼吸練習訓練及松弛練習訓練都是治療當中重要的一環(huán)。 本文系田超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bdsjw.cn)發(fā)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田超醫(yī)生的科普號2016年09月24日8058
0
1
-
吸食冰毒、麻果戒斷后期癥狀———驚恐障礙篇
急性期和戒斷期的癥狀多種多樣,每位患者的感受也不全相同,驚恐障礙是最常見的癥狀之一,下面我將就這個癥狀做詳細的描述與解釋,并提出治療意見。驚恐障礙也常被稱作驚恐發(fā)作,在吸食苯丙胺的急性期和慢性期都可出現。主要表現為:心慌、心悸,嚴重的會出現瀕死感:嚴重的緊張焦慮,對外界事物的無故擔心害怕,害怕到陌生的環(huán)境或不敢與人交流;身體僵硬,手腳冰冷,易出汗;輕度的表現為虛弱感,懶動或不敢運動。部分嚴重患者會頻繁呼叫120急救,到醫(yī)院做各項檢查都難以發(fā)現明顯的生理異常?;颊弑救藢@類癥狀感到非常痛苦,但苦于找不到解決方法,生活及工作學習都受到嚴重影響。關于苯丙胺類物質所致精神障礙的原因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經多次提及,而驚恐障礙只是其中一種特殊的表現形式。它的發(fā)生依舊是與苯丙胺導致大腦神經細胞的凋亡有關,這種損傷在特殊的部位引起多樣性的癥狀表現,其本質依然可看做是一種嚴重的急性焦慮發(fā)作,所以在治療上應采取對癥治療的手段。依據既往對患者成功治療康復的經驗,我提出以下幾條治療建議以供大家參考,但實際用藥及措施應該依據每個人的實際情況,不要貿然對號入座自行用藥。1、藥物治療。藥物治療要聯(lián)用幾種藥物針對癥狀與病因的同時治療。兼具抗焦慮效果的抗抑郁藥物是首選,如帕羅西汀、曲唑酮等;如病情較嚴重發(fā)作頻繁或者兼有睡眠障礙,建議在睡前加用苯二氮卓類藥物,如勞拉西泮;需常規(guī)服用營養(yǎng)腦神經藥物,這類藥物在各大醫(yī)院和藥店都有銷售。以上三類藥物具體用法用量一定要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切記。2、心理治療。有條件的患者可以找心理治療師進行心理治療,但建議是作為藥物治療的輔助,單純的心理治療效果是有限的。3、生活調整。焦慮的發(fā)生其實也是注意力過度集中于自身的問題,所以調整這種過度關注是有效的。建議培養(yǎng)興趣愛好、多交際、多鍛煉,減少獨處時間,這些都對恢復健康有幫助。最后,患者切忌諱疾忌醫(yī),也不要急病亂投醫(yī),只有規(guī)范的治療才能夠最快最好的恢復健康。本文系王鵬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bdsjw.cn)發(fā)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王鵬醫(yī)生的科普號2016年07月25日17689
11
3
-
焦慮癥到底該咋治?
治療焦慮癥的方法主要有哪些?焦慮癥的治療方法主要有藥物治療、心理治療,還有其它的自我調控(如出去度假、做冥想)、體育鍛煉(如游泳、爬山、做瑜伽)等。治療焦慮癥是不是一定要吃藥?能不能只做心理治療或者自我調節(jié)?如果患者是輕度的焦慮,也就是說這種焦慮不太影響他的工作、生活,就可以先不吃藥,通過一些放松的訓練、活動來緩解焦慮,比如出去度假或者參加體育活動(瑜伽、健身)。還有就是可以針對焦慮做一些心理治療。一般到醫(yī)院來看病的焦慮患者都已經是中、重度焦慮了,多數都已經出現了身體上的不適,明顯地影響到了患者的工作、生活,這時如果讓患者出去活動或者爬山、游泳,往往是不現實的。這種情況下就要考慮用藥物治療迅速糾正這些問題,比如一些急性焦慮的患者,可能每天都不能出門,一出門就擔心發(fā)作,通過藥物治療一到兩個星期,很多患者都能夠出門了。當藥物治療能夠控制住患者的癥狀時,患者能做的事情就會越來越多,從焦慮中走出來的速度會更快,恢復的情形會更好。所以藥物治療是抗焦慮治療很重要的一個步驟。親友鼓勵焦慮癥患者堅強點有用嗎?還有的人認為焦慮癥就是患者意志力不夠堅定,很多家屬就會鼓勵患者堅強點來克服焦慮癥,這也是不對的。當焦慮已經成為一個疾病的時候就不僅僅是意志力或者性格的問題了。對于一些嚴重的焦慮癥患者,我們要做的恰恰不是鼓勵他堅強地面對壓力,而是暫時讓他們回避一些會引起嚴重焦慮的場景,等患者的情況通過藥物治療稍微好一點以后,再去做這種精神上的鼓勵。本文系好大夫在線bdsjw.cn原創(chuàng)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易嘉龍醫(yī)生的科普號2016年06月17日51878
30
40
-
親密關系中的恐懼
在親密關系中,你恐懼被傷害嗎?恐懼被拋棄、忽視嗎?害怕愛情到最后沉悶乏味嗎?那我們該如何消除這些恐懼呢? 在親密關系中,會激起我們各種被傷害、被忽視等等內心得恐懼。它們可能源于我們舊時的傷痛,或者我們未曾覺醒的意識。當我們?yōu)樽约旱某砷L負起責任,當我們能培養(yǎng)出自己更覺醒的意識,能更如實地做好自己,我們的親密關系也會變得更加滋養(yǎng)彼此。 在親密關系中,會激起我們各種被傷害、被忽視等等內心得恐懼。它們可能源于我們舊時的傷痛,或者我們未曾覺醒的意識。當我們?yōu)樽约旱某砷L負起責任,當我們能培養(yǎng)出自己更覺醒的意識,能更如實地做好自己,我們的親密關系也會變得更加滋養(yǎng)彼此。 1、被傷害的恐懼 被利用、被侵犯、不被尊重,都是被傷害的恐懼。其實,這些都是我們小時候的舊傷,伴侶只是負責把我們這些傷痛挑動起來而已。 我個人真的覺得,我們是否能得到尊重是完全取決于我們如何看待自己、如何與對方互動。而在親密關系中,我們一定要先尊重自己,才有可能獲得對方尊重。同時,當我們的舊傷被挑動的時候,應該如何面對呢? 這包括:照顧自己的內在小孩、非暴力溝通、打開自己的心、愿意顯示自己的脆弱等。同時,我們要勇敢的為自己的情緒負責,知道這些傷痛被挑起,是為了讓我們學會生命中該學會的種種功課。也許你可以暫時逃避,也許你可以再換一個愛人,但是最終,如果你想要獲得真正的快樂、自由,那么面對自己的人生課題是唯一的道路。 2、被拋棄、被忽視的恐懼 對方無法了解你的感受,對你的敞開視若無睹,不陪伴你,甚至離開了你。 我自己的經驗是,如果你很怕被伴侶拋棄,你真的需要在一開始的時候就要慎選對象。不要找心性不穩(wěn)定,或是條件過好的人。 當然,任何花心的人都有收心的時候,可能你需要誠實的捫心自問:我罩得住他/她嗎?同時,關系當中最怕一成不變,如果你是一個頑固不化、閉門造車的人,不吸收新知識,不讓自己成長變化,那么彼此厭倦的機會就比較高。 另外還有一種男人最容易被女人拋棄,那就是冥頑不靈的人。女方跟他一再要求、溝通,請他做出一些改變,這些改變也許是很小的生活習慣,也許是對待女方的方式,其實都是沒什么大不了的,只要有意愿,都是可以改變的。但是他們自以為是既得利益者,又有婚約又有小孩,以為女方不會改變。抱歉,這個世界每天都在變化。我們就是必須要成長,要成熟,要變得愈來愈討人喜歡,不能在婚姻這個安全的大網當中自以為是的窩著,以為它就綁死了兩個人,永遠不會分離。這種想法太一廂情愿了。所以婚姻當中,適當的危機感是必要的。 同樣的,女人如果不能日新月異的改變自己,讓對方看得目不暇給,對方也有可能厭倦而開始有二心。因對方外遇而被拋棄的一方,永遠都不會是純粹的受害者。他/她要負起相當的責任。如果一份愛情非常滋養(yǎng)我們的身心靈,我們怎么可能會有二心?而一份感情是否能讓雙方都獲得滋養(yǎng),絕對是兩方都要負起責任的。 3、被淹沒、找不到自己、失去自己的恐懼 對于這個恐懼,我們要知道,永遠不能因為對方而遷就太多,失去自己的原來面貌。一個真正快樂的人是真正能夠做自己的人。如果要戴上面具過日子,對我們來說太痛苦了。而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在親密關系當中,為對方留空間和時間是必須的。雖然雙方的嗜好、興趣相投非常重要,但是兩方應該都要有自己的私密空間,自己的朋友圈,自己的喜好。這樣,我們才可能在親密關系的空間中,為對方制造驚喜,創(chuàng)造變化。 4、對沉悶、無味的恐懼 很多老夫老妻最后都會走上這條不歸路。其實,保持婚姻新鮮最大的秘訣就是兩個人都要如實的做自己,不是扮演對方想要的自己,或是隱藏自己。 如果在關系中能夠真誠的表達自己的需求、想法,那么兩個人的關系其實會愈來愈深,而且愈來愈能夠做回自己,找到自己。最美的親密關系就是彼此幫助把對方最好、最美的版本給培養(yǎng)出來,讓他/她能夠在自己的生活中、工作上發(fā)揮最佳的潛能,充分的表達自己,做自己喜歡的事。 所以,在親密關系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則:永遠不要因為責任或是為了取悅對方,而做自己不喜歡或不愿意做的事。否則你就會逐漸失去自己,失去興趣,最后失去生命力,婚姻就會進入死灰階段了。
張慶彬醫(yī)生的科普號2014年05月26日4815
1
0
-
什么是驚恐障礙(急性焦慮癥)
驚恐障礙是一種間斷性,反復驚恐發(fā)作的神經癥。驚恐障礙的癥狀主要是原發(fā)癥狀,不是繼發(fā)于某些疾病,比如癲癇、心臟病發(fā)作等。也不是繼發(fā)于突發(fā)的不良事件。繼發(fā)于突發(fā)不良事件的驚恐,是急性焦慮反應,是一種應激反應。要區(qū)別于驚恐障礙。 驚恐障礙臨床主要特點: (1)無明顯誘因,無特定環(huán)境,發(fā)作不可預測。 (2)發(fā)作間期無其他癥狀,心身與社會生活工作基本正常。 (3)發(fā)作時情緒表現強烈的恐懼,焦慮,并有瀕死感等。身體上有許多自主神經癥狀,比如頭暈、心慌、過度換氣、胸悶、窒息感、眩暈感、震顫、手腳麻木、手抖、出汗、面部潮紅或蒼白、胃腸道不適、步態(tài)漂浮感、喉頭堵塞窒息感等。也可有人格解體與現實解體等體驗?;颊邔σ陨系母惺?,繼發(fā)出現擔心摔倒、擔心出現死亡后果、擔心精神失控與精神錯亂等思想。繼發(fā)的負面思想會加重驚恐障礙發(fā)作,把疾病推向高峰。 (4)突然發(fā)作,迅速達到高峰,10分鐘左右自行緩解。整個發(fā)作中意識清,事后能回憶。部分患者選擇呼叫急救,去到醫(yī)院并沒有特別處理,就逐漸恢復正常。急診內科醫(yī)生會誤診成“心臟神經癥”。 (5)因驚恐障礙發(fā)作時,患者十分難受與恐懼,又無法擺脫。所以多數人都有害怕再發(fā)作的精神焦慮(預期性焦慮)。因此在發(fā)作間歇期,多數病人因擔心發(fā)作時得不到急救,主動回避一些活動,如不敢單獨出門、不敢到人多的場所、不敢乘車旅行,獨自在家不敢關房子的大門,或出門時要他人陪同(此時伴廣場恐懼癥)。長期反復驚恐發(fā)作的病人,也可繼發(fā)出現抑郁癥狀,可有消極思想傾向。 (6)驚恐障礙一個月內至少有數次的發(fā)作。
徐文軍醫(yī)生的科普號2014年01月17日21477
2
2
-
驚恐障礙:貌似心臟病,實為焦慮癥
“心臟病”?感覺像心臟病發(fā)作,卻查不出???您有可能得了一種心理障礙:驚恐障礙?;颊叱1憩F為反復出現突如其來的恐懼或強烈不適,發(fā)作時可以出現瀕死感、恐懼、胸痛、心慌、惡心、出汗、胸悶、窒息感、身體發(fā)冷或發(fā)熱、頭暈、不真實感、四肢發(fā)麻或顫抖,排便感等等表現,這種狀態(tài)被稱為“驚恐發(fā)作”,發(fā)作第一次之后,就時常擔心再一次出現發(fā)作。這種反復出現驚恐發(fā)作,反復擔憂的疾病叫做驚恐障礙,屬于焦慮癥的一種類型。過去曾經被稱為“心臟神經官能癥”,也會被一些醫(yī)生診斷為“植物神經紊亂”。從急診、內科、到心理科驚恐障礙患者由于在發(fā)作時常出現明顯的胸悶、胸痛,所以常常以為自己是心臟病發(fā)作了,好多都有反復打120去急診室的經歷,但是經過全面的檢查卻沒有發(fā)現心臟的任何異常,往往只是顯示心動過速,或當時的血壓輕度升高。排除了心臟病,有時還需要排除甲狀腺功能亢進(采血化驗甲狀腺功能可診斷),甲亢可以誘發(fā)驚恐發(fā)作。此外,如果在發(fā)作時血壓升高明顯(比如高壓接近200mmHg),還需要排除一種疾病叫嗜鉻細胞瘤(檢測血、尿的兒茶酚胺水平,以及進行腎上腺CT檢查可診斷),此病也可誘發(fā)驚恐發(fā)作,典型的患者在血壓升高的同時伴有“頭痛、心悸、多汗”三聯(lián)征。當然,絕大多數的驚恐發(fā)作還是由焦慮導致的,患者往往多次就診急診科和心內科之后才被有經驗的醫(yī)生建議轉診到心理科,而被建議轉診后,患者往往表示懷疑,覺得明明是身體不舒服,而且癥狀很嚴重,為什么讓我看心理科???很多患者抱著將信將疑的態(tài)度經過我們的治療癥狀得到緩解之后,才逐漸認識到自己的疾病和焦慮有關。焦慮、擔憂、緊張或不安,是產生這些軀體不適感背后的原因,因為焦慮會激活植物神經的強烈反應,從而導致驚恐發(fā)作,而反復的驚恐發(fā)作,又會加重患者心中的焦慮和不安全感,在心中產生災難化的想法:我會不會有生命危險?我會不會失控發(fā)瘋?于是就產生更多的焦慮情緒,也更加容易發(fā)生驚恐發(fā)作。場所恐怖驚恐障礙有時會合并“場所恐怖癥”,由于害怕出現驚恐發(fā)作,這類患者不敢獨自出門,不敢去人多的場合,不敢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敢去超市等公共場所,這往往是由于怕自己獨自在這樣的場所出現疾病發(fā)作而無人救助或是感到難堪,如果身邊有人陪伴就會覺得好很多,因為安全感會大大增加。幽閉恐懼vs驚恐障礙還有一部分“幽閉恐懼”的患者會回避一些特定的場合,比如回避做磁共振或CT檢查,回避乘飛機、火車,或回避乘坐空間局促的汽車,不敢獨處于無窗房間,不敢坐電梯等,因為在這些場合會覺得憋悶、缺氧、恐懼、有瀕臨死亡的感覺,想快點從里面逃出去,如果驚恐發(fā)作僅僅出現于此類空間和情境,應診斷另外一種焦慮障礙:特定恐怖癥(情境性),指的是只恐懼特定的場合,只在這類場合出現驚恐發(fā)作,如果不去這些場合,就不會出現驚恐發(fā)作和焦慮感。而驚恐障礙,發(fā)作并不局限于此類場合,酷似心臟病的驚恐發(fā)作會毫無征兆不分時間地點地突然出現,并無顯著的規(guī)律可循。藥物治療藥物治療對驚恐障礙有效,因為大腦內五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這兩種化學物質的功能關系到一個人焦慮的程度,和驚恐發(fā)作的發(fā)生以及回避行為相關,所以調節(jié)腦內這兩種化學物質的藥物可以治療驚恐障礙。常用藥為SSRI類(五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比如艾司西酞普蘭、帕羅西汀、舍曲林,或SNRI類(五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比如文拉法辛,只是任何藥物都要在醫(yī)生確診后在醫(yī)生的全程指導下服用。一般來說,進行藥物治療,癥狀從緩解到消失可能需要快至幾個星期慢的話要幾個月,治療前兩周如果覺得癥狀加重是正常的,可選擇緩慢增加藥物劑量,而過了兩周藥物才會開始起效,驚恐發(fā)作會逐漸減少,恐懼和擔憂會逐漸減輕。驚恐障礙痊愈的標準有兩條:1.不出現驚恐發(fā)作;2.不擔憂出現驚恐發(fā)作。達到這樣的標準之后需要進行鞏固治療,鞏固時間應不少于1年以防止復發(fā)。如果沒達到這樣的標準,就應該積極聯(lián)系醫(yī)生繼續(xù)調整藥物。不可輕敵,不要好轉了一些就自己減藥(這樣的情況并不少見),這樣很容易引起病情反復,由于驚恐障礙患者都比較焦慮,所以對藥物副作用也比較擔心,于是配合治療的程度往往不夠好,其實這類藥物長期服用的安全性通常沒有問題,不必過度擔心副作用。心理治療心理治療也對驚恐障礙有效:認知行為治療幫助患者改變?yōu)碾y化的負性思維模式,同時幫助患者逐漸適應恐懼的場合;心理動力學治療(見我的文章《她的“心臟病”背后的“心事”》、《癥狀是冰山一角:談心理動力學治療》)幫助患者理解和接納驚恐發(fā)作及焦慮情緒背后未被覺察到的感受(比如失去依賴的恐懼感、難以面對的憤怒、相互矛盾的情感等等),從而增加掌控感、緩解癥狀。心理治療需要由有資質的治療師來進行,一周1-2次,每次50分鐘。心有余悸經過治療癥狀好轉之后,如果對獨自出門或是去某些場合仍然感到害怕而盡量回避,這仍然是疾病沒有完全康復的表現。正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患者在某些場合出現過發(fā)作,就留下了心理陰影,就像一個人在某條街道曾經遭受過搶劫,往往想到這條街道就會心有余悸一樣。這時應該逐漸試探著去適應這些場所,因為經過正規(guī)治療后驚恐發(fā)作會顯著減輕或消失,慢慢發(fā)現在這些場合原來并不會再出現驚恐發(fā)作,這樣心里的恐懼就會逐漸弱化,安全感就會逐步提升。安定類藥物依賴有些患者會出現安定類藥物的藥物依賴,由于這類藥物可以快速緩解焦慮和控制驚恐發(fā)作,患者心理上會依賴這種可以快速緩解不適的方法,但安定類藥物(比如XX安定、XX西泮、XX唑侖等)具有成癮性,醫(yī)生有時會在治療初期短期應用(少于一個月),這種藥對疾病長期的預后并無好處,長期服這樣的藥物使患者一直無法正視驚恐發(fā)作,想方設法去避免發(fā)作,這仍然是焦慮的表現。而且,如果形成了藥物成癮,就像喝酒、吸毒成癮一樣,又成了新的問題。病因驚恐障礙發(fā)病前的幾個月,很大一部分患者經歷了人際關系或身體健康方面的問題,這樣的壓力容易使人的焦慮水平逐漸上升。也有一部分患者經歷了身邊親人朋友突然的重病或離世,這類事件可以激發(fā)人對死亡的恐懼、對失去依靠的恐懼,隨后過多地把注意力轉移到自身的健康上面,往往把很多正常人也會出現的心慌(比如運動后,休息不好或緊張時)或胸悶等反應誤判為心臟病發(fā)作的信號,然后就會變得更加緊張,越是緊張,癥狀越多,癥狀越多就更加緊張,如此惡性循環(huán)下去,就發(fā)展成了驚恐障礙。除了這些外界的因素,驚恐障礙的病因也和患者容易擔憂的心理特征以及家族中焦慮或抑郁類疾病的遺傳因素有關(也許沒有經過醫(yī)院確診,但父母一方具有過度擔憂、緊張的傾向)。癥狀出現的原理和應對人體內的植物神經支配著心跳、血管、汗腺和內臟活動,而植物神經又受人的情緒影響。驚恐障礙的各種身體癥狀是由焦慮觸發(fā)的植物神經紊亂反應,這種反應的來源是動物普遍具有的本能反應——恐懼激發(fā)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讓血液快速分布到四肢肌肉,從而做好“戰(zhàn)斗或逃跑”的準備。由此引發(fā)的癥狀可以非常強烈,所以患者需要認識到心臟難受并不一定代表心臟出了問題,情緒引發(fā)的植物神經的紊亂表現,同樣可以解釋心臟的嚴重不適。患者在醫(yī)院排除了心臟病之后,就不必再懷疑自己是否患有心臟病,因為嚴重的心臟病基本不可能漏診,而輕微的心臟病又不會引起如此強烈的癥狀。經過我們診斷了驚恐障礙之后,要學會用焦慮和植物神經紊亂來解釋自己的驚恐發(fā)作,這樣在發(fā)作的時候可以避免過度恐懼,而恐懼會惡化癥狀。發(fā)作時應先承認和接受自己焦慮恐懼的事實,同時試著把呼吸放慢,并把注意力專注在呼吸上(見我的文章《正念療法:覺察當下》),逐漸平靜下來。引發(fā)焦慮的物質盡量不要飲酒,大量飲酒會刺激植物神經從而誘發(fā)驚恐發(fā)作,更不可接觸毒品,同樣可以誘發(fā)驚恐發(fā)作,也要盡量避免咖啡、濃茶、紅牛、可樂等含咖啡因的飲料,咖啡因也容易激活植物神經的反應。驚恐發(fā)作有無危險?很多患者由于焦慮,會問醫(yī)生驚恐發(fā)作時會不會真的有生命危險?其實可以放心,這種反應和人看恐怖片產生的恐懼相似,并不會有實際的危險。吸煙?還有些患者會問,可以抽煙嗎?研究發(fā)現,吸煙的人比不吸煙的人要更容易出現驚恐發(fā)作,吸煙還會直接縮短壽命,驚恐障礙的患者既然那么擔心有生命危險,就更應該愛惜身體,還是早點戒煙為好。運動堅持進行體育運動被科學證明可以有效緩解焦慮,運動量建議逐漸增加,不建議突然進行過于劇烈的運動。推薦的運動包括足球等團隊運動、自行車、慢跑、步行或游泳等有氧運動,每天持續(xù)20分鐘以上。運動時心跳也會加快,莫要把正常的心跳加快又當成是心臟病。減少關注身體不適癥狀好轉之后應把精力轉移到生活中去,多做有意義的事,少去注意身體偶爾的不適感覺。定期復診定期復診,在醫(yī)生的全程指導下進行治療,是痊愈的關鍵。(見我的文章《心理精神疾病治療的17個誤區(qū)與真相》)結語由于內心的焦慮不安,驚恐障礙的患者常常反復輾轉于各大級別的醫(yī)院,輾轉于急診和內科,反復要求醫(yī)生給予檢查,走了很多冤枉路,花了太多不必要的錢不說,還耽誤了疾病的治療。但只要經過心理科或精神科醫(yī)生科學規(guī)范的診治,這種疾病的預后其實是樂觀的。感謝您的閱讀,祝您早日康復!作者:陳偉醫(yī)生
陳偉醫(yī)生的原創(chuàng)文章2013年07月13日44405
19
229
恐懼癥相關科普號

李偉醫(yī)生的科普號
李偉 醫(yī)師
山西省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
腦病科
53粉絲4.5萬閱讀

易嘉龍醫(yī)生的科普號
易嘉龍 副主任醫(yī)師
北京大學第六醫(yī)院
臨床心理科
1337粉絲32.2萬閱讀

王曉勇醫(yī)生的科普號
王曉勇 主任醫(yī)師
江蘇省中醫(yī)院
神經內科
237粉絲18.1萬閱讀
-
推薦熱度5.0周曉 主任醫(yī)師上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北部) 胸外科
多汗癥 285票
肺部結節(jié) 191票
肺癌 54票
擅長:肺(磨玻璃)結節(jié)、肺部腫塊、早期肺癌、食管癌、手汗癥、頭汗癥、赤面癥、氣胸、肺大皰、縱隔腫瘤(胸腺瘤等)、漏斗胸等胸部疾病的微創(chuàng)單孔胸腔鏡手術治療! 尤其擅長單孔胸腔鏡手術治療肺(磨玻璃)結節(jié):采用單孔胸腔鏡亞肺葉切除(楔形切除、肺段切除、聯(lián)合肺段切除)治療肺(磨玻璃)結節(jié)。 技術特色: (一)擅長通過(肺結節(jié))影像特征分析、為患者提供臨床思路決策! 1. 對肺部(磨玻璃)結節(jié)所處階段進行評估! 2. 對肺部(磨玻璃)結節(jié)的良惡性進行精準判斷! 3. 對肺部(磨玻璃)結節(jié)的發(fā)生發(fā)展趨勢進行預測! 4. 對惡性肺部(磨玻璃)結節(jié)患者,給予最佳手術時機進行建議,并進行外科治療! 5. 對肺部(磨玻璃)結節(jié)患者的術后病理結果,進行解讀并給予患者術后輔助治療,進行合理化建議和術后預后評估! (二)擅長交感神經(手汗癥、頭汗癥和赤面癥)手術 對于手汗癥、頭汗癥和赤面癥患者進行嚴格審核以及篩選!擅長“針孔式”單孔胸腔鏡手術治療手汗癥、頭汗癥、赤面癥! -
推薦熱度3.9李含秋 主任醫(yī)師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yī)院 精神科
抑郁癥 32票
焦慮癥 11票
精神分裂癥 3票
擅長:抑郁癥、精神分裂癥、睡眠障礙的診斷與治療 -
推薦熱度3.9張磊晶 主任醫(yī)師哈醫(yī)大四院 精神心理科
焦慮癥 40票
抑郁癥 12票
心理咨詢 5票
擅長:精神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