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鑫主治醫(yī)師 上海第九人民醫(yī)院 口腔頜面-頭頸腫瘤科 P1:?各位老師,?各位同仁,各位在座朋友,大家下午好。我是上海九院口腔頜面頭頸腫瘤科的楊鑫主治醫(yī)師。今天的健康學堂,題目是:勿談癌色變,口腔癌的預防和早期發(fā)現。我的工作是跟口腔癌打交道,講課前我先介紹2個病例,以供大家充分認識口腔癌‘并引以為鑒。?P2:?第一個病例,女性,60歲,患者5個月前發(fā)現牙齦米粒樣腫物,一直未予以重視,直到腫物明顯增大伴疼痛才來就醫(yī),照片中可以看到下頜后牙牙齦腫物,大小約43厘米,臨床檢查觸診明顯伴頸部淋巴結腫大。?P3.?入院后于全麻下行牙齦頜頸聯(lián)合根治+皮瓣修復,手術時長6小時,涉及牙齦的擴大切,下頜骨的邊緣切除,頸淋巴清掃,皮瓣修復。術后還需要補充放化療、靶向,免疫等治療。即便如此,5年生存率也只有60%左右。所以說不重視或未及時發(fā)現口腔癌是可怕的。?P4:?第二個病例,女性,30歲,發(fā)現唇紅潰瘍不愈3周,立即來門診看,予以擴切,病理:中重度異常增生,小灶癌變,切緣均陰性,定期隨訪2年,病情無恙,痊愈。所以說早期發(fā)現口腔癌,并不可怕。?P5:下面就進入正題:勿談癌色變,口腔癌的預防和早期發(fā)現。我將通過以下4個部分為大家講述(分別是口腔癌的概述,口腔癌的風險因素,口腔癌的預防措施,口腔癌的早期發(fā)現)P6:?第一部分?口腔癌概述?P7:口腔癌狹義上講是發(fā)生在舌、頰、牙齦、上腭、口底及其他非特異性部位的鱗狀細胞癌;廣義上講加上唇癌、涎腺惡性腫瘤等,它是世界上第六種最常見的癌癥。?P8:?口腔癌的發(fā)病機制是多因素協(xié)同作用的結果。分為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內在因素有:遺傳、免疫、心理因素等;外在因素有物理方面的:不良修復體,殘根刺激等?;瘜W方面有:煙,酒,檳榔;生物因素有:HPV等病毒感染。?P9;?流行病學特點,發(fā)病率和死亡率較高,尤其發(fā)展中國家。據目前統(tǒng)計:口腔癌的死亡率排在所有惡性腫瘤的第六位,得病后5年生存率也只有50-60%??谇话┮灾欣夏耆司佣?,男性高于女性,可能與男性更多的不良生活習慣有關。?P10;?臨床表現,早期口腔癌會出現口腔潰瘍,疼痛,出血等,隨病情發(fā)展可以出現局部腫塊,頸部淋巴結腫大,晚期可出現吞咽困難,語言障礙等。診斷方法:依據臨床表現,體格檢查和影像學檢查等,其中活檢是確診口腔癌的金標準??P11;口腔癌的預后與腫瘤的分期,病理類型,治療方式等因素有關。早期口腔癌通過積極治療,預后較好(五年生產率80%以上);晚期預后較差,生存率低(5年生存率只有30-40%)’?P12;?第二部分我們來談談口腔癌的風險因素P13?有生活習慣因素,如吸煙,飲酒,嚼檳榔,不良口腔衛(wèi)生?P14?環(huán)境因素有紫外線輻射,空氣污染,職業(yè)暴露(某些職業(yè)如礦工,農民等,長期接觸有害物質,可能增加口腔癌的風險)?P15:遺傳因素,比如家族遺傳,有口腔癌家族史的人群,其發(fā)病風險可能高于普通人群;基因突變,某些基因的突變可能導致口腔癌的發(fā)病風險增加?P16?其他風險因素有年齡(年齡增長,口腔癌發(fā)病風險也增加)、性別(男性不良習慣較女性多,發(fā)病率較女性也更容易)、免疫力低下(免疫力低下的人更容易受到病毒和細菌的感染,從而增加口腔癌的風險)、營養(yǎng)不均衡(長期飲食不均衡,缺乏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yǎng),也會增加口腔癌的發(fā)病風險)?P17?第三部分我們再談談口腔癌的預防措施P18?要改善生活習慣,戒煙戒酒,長期吸煙和飲酒是口腔癌的重要危險因素,應盡早戒煙,控制飲酒量。合理飲食:保持均衡飲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熱量食物。規(guī)律作息: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習慣,保持充足的睡眠時間,避免熬夜。?P19?加強口腔衛(wèi)生保健,正確刷牙,使用正確的刷牙方法,每天至少刷牙兩次,每次不少于兩分鐘;使用牙線,清潔牙縫,去除食物殘渣和牙菌斑;定期潔牙: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專業(yè)的潔牙治療,去除牙結石和牙菌斑?P20?避免接觸有害物質,避免長時間陽光暴曬,避免接觸有毒物質,慎重使用藥品(一些藥物如免疫抑制劑等可能增加口腔癌的風險,使用時需遵醫(yī)囑)?P21?定期進行口腔檢查建議每年進行一次口腔檢查,及時發(fā)現口腔癌前病變或早期口腔癌;關注口腔癥狀:如出現口腔潰瘍長期不愈,口腔黏膜白斑,口腔內腫塊等癥狀,因及時就醫(yī)檢查。高危人群篩查:對于長期吸煙,飲酒,嚼檳榔等高危人群,應加強口腔癌篩查。????P22?第四部分我們最后來談談口腔癌的早期發(fā)現?P23?早期發(fā)現的重要性,早期發(fā)現可以提高治愈率、提高生活質量;降低治療成本,減輕患者經濟負擔,提高生存率,減少復發(fā)和轉移風險?P24?早期發(fā)現的檢查方法有口腔自我檢查(觀察口腔黏膜顏色,質地,有無潰瘍腫塊等),臨床口腔檢查(由專業(yè)醫(yī)生進行,包括視診,觸診,探診等),影像學檢查(X線,CT,MRI等用于評估腫瘤大小,位置和侵犯范圍),實驗室及病理檢查(如活組織檢查,血清腫瘤標志物監(jiān)測等,輔助或確診口腔癌)?P25?勿談癌色變,口腔癌的三級預防很重要一級預防:預防口腔癌的主要危險因素:煙草、重度飲酒和不良飲食等;保持口腔衛(wèi)生及健康二級預防:又稱臨床前預防,主要目標就是篩查口腔癌以及潛在惡性病變,防止原發(fā)疾病的發(fā)展,出現白斑、紅斑等癌前病變需及時就醫(yī)三級預防:即臨床預防或康復性預防,目的是預防復發(fā)或新的原發(fā)癌,并使死亡率降到最低。???P26?根據我們的經驗,三種情況下及時就醫(yī)。一、口腔內發(fā)現腫物,而且生長速度快,或者原來幾年內沒變化,近一段時間突然長大,并伴有疼痛、出血或麻木。這個就需要高度懷疑口腔癌,補充說明頜面部如出現麻木,原因有可能是腫瘤或腦梗,及時我院我科或華山醫(yī)院神經內外科就診。二、口腔內同一部位的潰瘍超過2周還不愈合,也需要懷疑口腔癌前病變或已癌變,及時就診我科。補充說明:如口腔內多部位潰瘍,反反復復,那也要及時就診我院口腔黏膜科,對癥治療。三、牙齦上發(fā)現腫物,腫物周圍牙齒松動或脫落,也是高度懷疑口腔癌,要及時就診我院我科?P27?九院口腔癌MDT診療模式-為口腔癌患者保駕護航針對口腔癌的診治我們擁有口腔頜面部頭頸腫瘤科、腫瘤內科、放療科、影像科、病理科、營養(yǎng)科、康復科?等等,提供權威的,專業(yè)的多學科診治??谇话┤绻颊咴谠缙诓捎靡允中g為主的治療,基本上可以獲得比較好的治愈率,5年生存率超過80%,晚期腫瘤結合手術、放療、化療、靶向、免疫等治療,5年生存率也能達到50%以上。?P28?通過我的講課,希望大家都沒有口腔癌,即使要有也能早期預防和早期發(fā)現。祝愿大家健康無癌。謝謝大家的聆聽?。?!2024年11月17日
480
0
2
-
李勁松主任醫(y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yī)院 口腔頜面-頭頸外科 口腔癌如何早期篩查?那么口腔癌作為患者,作為,呃,如果是我們,呃自己呢,平時只要去檢查一下口腔有沒有明顯的潰爛,有沒有哪里啊,一個潰爛比個潰瘍的話,四個星期還不好,三到四個星期,特別是超過四個星,一個月了還不好的潰瘍,要很注意會,呃,會不會有口早期的口腔癌的表現,自己可以檢查一下,摸一摸質地是軟的還是硬的,有有沒有疼痛啊,特別是如果是出現了硬,那個時候肯定是個不好的現象,可能出現了癌變。 那么,呃,包括自己平時吞咽在舌的運動中,吞咽中,吃飯中,有沒有特別不舒服,可以去感覺到,然后,然后有沒有腫物突起來啊,舌頭上有沒有一個菜花狀腫物啊,或者一個硬結啊,在顎部啊,在在頰部啊,有沒有啊,都可以,牙齦上有沒有,呃,經常會有有有有有腫塊出來,出現腫塊,然后又又又不愈合啊,如果是一般的牙周炎是慢慢可以愈合的,通過結牙這些手段,通過口腔衛(wèi)生,它可以愈合,如果這種一個月還不愈合的口腔潰瘍腫物。 發(fā)現以后,那么就要及時去給醫(yī)生看啊,必要是要做活檢,找??瓶?,找口腔科醫(yī)生看,最好找找口腔外科,像我們這樣的口腔合并外科醫(yī)生看是最最好的。 好,不客氣。2022年12月21日
119
0
1
-
韓偉主任醫(yī)師 南京市口腔醫(yī)院 口腔頜面外科 口腔癌術后的患者一般都需要定期的復查,那么,都有哪些檢查內容,其意義又在哪里呢?下面,就這類問題做簡單介紹。首先是臨床檢查,通過醫(yī)生對患者手術相關區(qū)域的視診、觸診等初步判斷患者術創(chuàng)愈合情況,有無復發(fā)癥狀。其次是影像學檢查,包括超聲、MRI、CT、PET-CT等排除原發(fā)疾病復發(fā)及有無出現淋巴結轉移。如頸部超聲可有效檢測淋巴結轉移病灶。如果患者經常出現呼吸困難或咳嗽氣喘等癥狀,還需進行肺部CT檢查,確定有無出現肺部轉移。可以進行骨掃描,檢查是否有骨轉移。最后是病理學檢查,可采用活組織檢查明確病變性質,判定有無出現術后復發(fā)情況。爭取做到早發(fā)現,早治療。2022年01月05日
648
0
4
-
唐三元主任醫(yī)師 南華大學附屬南華醫(yī)院 腫瘤科 口腔癌為口腔許多部位惡性腫瘤的統(tǒng)稱。廣義的口腔癌是指眼眶以下、頸部以上范圍內所發(fā)生的癌癥,如上頜竇、耳下唾液腺、舌下唾液腺皆屬之。狹義的口腔癌,包括口腔內可以看到的所有組織細胞,包括舌、口底、唇、牙齦、口腔頰膜及腭等。因此,口腔癌按部位不同可分為唇癌、舌癌、頰粘膜癌、牙齦癌、軟硬腭癌、頜骨癌、口底癌、硬腭癌、涎腺癌、上頜竇癌以及發(fā)生于顏面部皮膚粘膜的癌癥等??谇话┦穷^頸部較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僅次于鼻咽癌而居第二位,印度、東南亞發(fā)病率較高??谇话┎±眍愋鸵粤装┒嘁?,占90%~95%,活組織檢查可以確診。危險因素1.過多日光照射:如戶外工作人員、農民、職員等易發(fā)生唇癌。2.吸煙,尤其使用雪茄或煙斗者更易患癌。資料表明,吸煙者口腔癌、唇癌的發(fā)病危險是不吸煙者的3倍,東南亞地區(qū)有咀嚼煙葉及檳榔的習慣,使口腔粘膜上皮基底細胞分裂活動增加,口腔癌發(fā)病率上升。有研究顯示,吸煙又飲酒者患口腔癌的危險是不吸煙、不飲酒者的4~6倍,每天吸煙15支、飲酒2兩,患口腔癌的危險性可高7.38倍。3.癌前病變,如口腔白斑、紅斑、扁平苔蘚、口腔粘膜下紅斑變性、口腔粘膜萎縮性病變等,均可使口腔粘膜有不同程度的角化、增生,而發(fā)生癌變。 Silverman等報道257例口腔粘膜白斑病,平均追蹤7.2年,45例經活檢證實為鱗癌(17.5%),比以往報道的0.13%~6%高。因此,不論口腔粘膜白斑病病程多長,均需長期隨訪以便早期發(fā)現癌變。Silverman等還指出,癌前病變除粘膜白斑病外,增生性紅斑更危險,其惡變幾乎達白斑患者的4倍。有學者認為紅斑實際上已是早期癌,其紅色是腫瘤血管生成及機體對腫瘤發(fā)生免疫反應的結果。 Kramer等報道舌和口底白斑患者,平均隨訪4.3年,癌變者占15%,且紅白斑癌變比白斑高5倍。對紅白斑病變取活檢應盡可能從紅斑區(qū)取材,此區(qū)陽性率較高。4.參差不齊的牙齒,不合適的義齒,牙的殘根殘冠,銳利的牙尖刺激,造成創(chuàng)傷性潰瘍,如長期得不到治療,也可致癌。5.口腔衛(wèi)生不良,為細菌或霉菌在口腔內滋生、繁殖創(chuàng)造了條件,從而有利于亞硝胺及其前體的形成。加之口腔炎,一些細胞處于增生狀態(tài),對致癌物更敏感,如此種種原因可能促進口腔癌發(fā)生。另外,一些非特異性感染,如白色念珠菌感染、皰疹病毒感染等均可導致增生性口腔炎,進而發(fā)生癌變。6.過熱、過燙及辛辣刺激性飲食的長期刺激也是口腔癌發(fā)生的因素之一。7.營養(yǎng)不良:與缺乏維生素A有關,因為維生素A有維持上皮正常結構和功能的作用,維生素A缺乏可引起口腔粘膜上皮增厚、角化過度而與口腔癌的發(fā)生有關。人口統(tǒng)計學研究顯示攝入維生素A低的國家口腔癌發(fā)病率高。維生素C缺乏尚無資料證明與口腔癌有關。也有人認為口腔癌的發(fā)生與微量元素攝入不足有關。如食物含鐵量低,總蛋白和動物蛋白攝取量不足等都可能與口腔癌有關。鋅是動物組織生長不可缺少的元素,鋅缺乏可能導致粘膜上皮損傷,為口腔癌的發(fā)生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8.酒精含漱劑:美國的一項研究表明,使用含漱劑中的酒精含量超過25%,則患口腔癌的危險增加。使用時間越長、次數越多,則危險性越高,尤其使用含高濃度酒精治療口腔白斑,更易發(fā)生癌變。危險信號1.不明原因的口腔及頭頸部腫塊,質硬固定。2.舌的運動與知覺異常:舌的活動性受到限制,導致咀嚼、吞咽或說話困難,或舌半側知覺喪失、麻木,皆應盡早查明原因。3.腭骨與牙齒異常:腭骨的局部性腫大,導致臉部左右不對稱,有時合并知覺異常,或牙齒動搖等癥狀。4.口腔粘膜硬結、潰瘍,經一般治療2周以上無效者。5.鼻塞血涕。6.聲音嘶啞,面部麻木。7.粘膜紅斑、白斑等癌前病變??谇话┌l(fā)生初期往往無痛苦,不易引起患者的重視,或者患者雖然發(fā)現一些異常,但希望其能自行消失。口腔癌最好的治療方法莫過于手術切除。但一般當口腔癌被確診時,往往錯過了最佳手術時機。此時即使可以手術,也會因手術面積大而對口腔造成損害,不能恢復正常的功能與形態(tài)。因此,早期發(fā)現就成了治療口腔癌的重要前提。而自我檢查又是早期發(fā)現的一個簡單而有效的方法。這種自我檢查應有規(guī)律地經常進行??梢砸粋€人對鏡檢查,也可以請別人幫著檢査。特別是一些年齡較大,又經常吸煙喝酒的男性及戴有義齒的人,更應定期自我檢查。方法如下:1.檢查面部與頸部在檢查頸部時,要盡量向后仰頭,查看下頜骨區(qū)和頸部有無異常;再用手分別觸摸左右兩側的頸部和下頜骨區(qū),試試兩側感覺有無不同。2.檢查唇部先用眼睛觀察上下嘴唇的外側,再用手觸摸。然后用拇指和食指向下拉開下嘴唇檢查內側,最后查上嘴唇內側。3.檢查牙齦拉開口唇檢查牙齦,并用食指觸摸,看是否與上次檢查時一樣。4.檢查頰部輕閉嘴,將拇指與食指放在嘴角向外拉開,用眼睛觀察,同時用手觸摸側頰部,看有無異常。5.檢查舌部將舌伸出,用手墊上紗布抓住舌尖,觀察與觸摸舌面,并分別向左右方牽拉舌頭,觀察舌兩側。6.檢查舌底將舌盡量上抬抵住腭部,觀察與觸摸舌底,檢査是否異常。7.檢查咽部與上腭發(fā)“啊”音,在光亮處觀察咽部;然后頭部稍向后仰,觀察并觸摸上腭部。在自我檢查時發(fā)現下述異常時,最好請有經驗的腫瘤專科醫(yī)生檢查,以確定病因,及時治療。①有腫塊、結節(jié)出現。②有白色、平滑式鱗狀斑塊狀出現。③有紅色斑塊、潰瘍炎癥等而且較長時間不能痊愈者。④口腔中無明顯原因的反復出血。⑤口腔中無明顯原因的麻木、灼熱或干燥感。⑥說話或吞咽時發(fā)生困難或不正常。2020年01月09日
1620
0
0
-
馮芝恩主任醫(yī)師 北京口腔醫(yī)院 口腔頜面外科 美國全國臨床生物化學學會(NACB)的腫瘤標志物使用指南強調,大多數腫瘤標志物缺乏高度的敏感性與特異性,不推薦在普通人群中采用各系統(tǒng)腫瘤標志物譜進行推測性普查。但推薦以下幾類人群選擇有針對性的腫瘤標志物進行篩查:腫瘤家族遺傳史(三代以內的直系或旁系親屬罹患惡性腫瘤的病史);有不良生活習慣(長期大量吸煙、長期酗酒、藥物濫用、長期過度勞累、嚴重營養(yǎng)不良、偏食等);職業(yè)因素包括長期接觸有毒、有害物質;生存環(huán)境遭污染(化學污染、重金屬污染、核污染等);遭受特殊微生物感染(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人類乳頭瘤病毒、幽門螺桿菌感染者等);其他輔助檢查結果,如彩超、CT、MRI 等檢查結果提示或懷疑腫瘤者。2019年08月09日
1581
1
1
-
王佃燦副主任醫(yī)師 北大口腔醫(yī)院 口腔頜面外科 ● 懷疑是口腔癌,接下來怎么辦?一旦懷疑是口腔癌,應該到口腔醫(yī)院的口腔頜面外科、或者腫瘤醫(yī)院,或大型綜合性醫(yī)院的口腔科、頭頸外科就診。專科醫(yī)師初步的臨床判斷,比較權威。如果仍然懷疑是癌,會安排患者做一個小手術,叫活檢術,從口腔里取一小塊病變組織,經固定、染色等多道復雜程序處理后,制成病理切片,用顯微鏡分析判斷,看到底是不是癌?!?一定要做活檢嗎?活檢術會不會導致癌細胞轉移?一定要做病理組織活檢。因為,有的口腔潰瘍肉眼看像是口腔癌,其實不是口腔癌。而且,口腔癌的類型多種多樣;不同的口腔癌,治療方法有所不同,有的類型甚至不需要手術治療。只有通過病理組織活檢,才能確定診斷及其相應的治療方法。另外,根據目前的循證醫(yī)學證據,活檢術不會增加癌細胞轉移的幾率?!?在門診就可以取活檢嗎?疼不疼?如果發(fā)現口腔有異常病變組織,當病變部位在口腔黏膜表面,比較靠前時,在門診就可以做活檢術了。但如果口腔里異常病變組織在口腔黏膜深部,有時候還需要安排住院進行活檢術。隨著現代醫(yī)學的發(fā)展,活檢術可以做到基本不疼甚至完全不疼?!?病理組織檢查的準確率有多高?要做幾次?病理組織檢查一旦報告是癌,那可以認定就是癌。如果不是癌,應該具體分析,有可能是選取的病變部位不典型,或切取的病變組織不夠大等等,應該聽從臨床醫(yī)師的建議,必要時重新再做一次活檢術?!锟?腔癌專題1什么樣的口 腔潰瘍可能是口 腔癌?★口 腔癌專題2你的口 腔潰瘍到底是不是口 腔癌?★口 腔癌專題3如何早發(fā)現口 腔癌?★口 腔癌專題4懷疑口 腔癌怎么辦?★口 腔癌專題5口 腔癌能治好嗎?王佃燦醫(yī)生原創(chuàng),授權好大夫在線(bdsjw.cn)發(fā)布,歡迎轉發(fā)傳閱。未經授權請勿轉載。2016年04月22日
39110
3
8
口腔粘膜癌相關科普號

李思毅醫(yī)生的科普號
李思毅 主任醫(yī)師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yī)院
口腔頜面-頭頸腫瘤科
2812粉絲7406閱讀

劉華蔚醫(yī)生的科普號
劉華蔚 副主任醫(yī)師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yī)院第一醫(yī)學中心
口腔頜面外科
1209粉絲3.9萬閱讀

陳健醫(yī)生的科普號
陳健 主任醫(yī)師
湖北省腫瘤醫(yī)院
頭頸外科
49粉絲1.8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