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內容
-
慢性胃炎與癌
慢性胃炎是消化內科最常見的臨床疾病,門診大多數(shù)的患者都是因為慢性胃炎導致的各種不適而就診,那么在就診過程中,也會有很多患者詢問慢性胃炎變?yōu)槲赴┑氖虑?。在我們專業(yè)人士看來,這種問題未免可笑,但是對于對醫(yī)學知識一竅不通的患者來說,難免談癌色變。這種觀點的來源無非以下幾點:第一是為了多開藥或者多賣保健品的某些業(yè)內人士或偽業(yè)內人士的夸大宣教。第二是來源于網(wǎng)頁的搜索,可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第三是源自身邊人的口口相傳。 那么,慢性胃炎究竟會不會變成癌癥? 首先,我們來看看,癌癥究竟是什么。癌癥,是發(fā)生于上皮細胞的惡性腫瘤,比如發(fā)生于胃的上皮細胞的就稱為胃癌。正常生理狀態(tài)下,為了保持功能正常,上皮細胞會持續(xù)復制生長來維持更新,好比汽車要定期做保養(yǎng)來保證車子的性能,而這種更新受兩大類基因的調控: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類似于汽車的油門和剎車。癌癥的發(fā)生,好比汽車的失控,多半是因為剎車失靈或者踩錯油門,兩大類調控基因的失常才是導致癌癥發(fā)生的原因,而這兩大類的調控基因可能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某些化學物質、病毒、慢性炎癥等。那么,炎癥的本質又是什么?炎癥的本質就是:變質、滲出和增生。簡單的說就是,你摔破了腿,有部分皮膚組織壞死,然后創(chuàng)口表面會變得濕潤和疼痛,經(jīng)過消毒等治療后就變成瘢痕,這就是炎癥的過程。 那么,慢性胃炎會不會變成胃癌?答案是:可能會,但是幾率很小。倘若比喻成汽車,那么人就是一輛無比復雜的汽車,有成千上萬個油門和剎車,其中某個油門和剎車的失靈并不會立即導致胃癌。根據(jù)2016年國際權威雜志CA上發(fā)布的《2015年中國癌癥統(tǒng)計》,提示2015年中國胃癌新發(fā)人數(shù)是67.9萬,而中國人口是13.75億,比例是0.00049382,4.9/萬人。而中國交通事故的死亡率在3.6-6.2/萬車(來源于網(wǎng)絡,由于政府的強大,所以這個數(shù)據(jù)存疑)。 所以,其實并沒有那么可怕對不對?慢性胃炎變成癌癥的幾率,好比南美洲的蝴蝶效應,正好發(fā)生在你家的后院,僅此而已。 本文系鄭煒烽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bdsjw.cn)發(fā)布,未經(jīng)授權請勿轉載。
鄭煒烽醫(yī)生的科普號2018年01月10日3451
3
4
-
慢性胃炎應該怎么吃?
飲食因素既是慢性胃炎的重要病因之一,也是改善病情的重要手段1、良好的飲食習慣:食譜溫和、營養(yǎng)全面食物四字:細、碎、軟、爛,忌刺激、粗糙、過酸、過甜、過咸不長期飲用過熱、過冷飲料、咖啡、濃茶少食多餐、細嚼慢咽,忌暴飲暴食、過飽2、減少亞硝酸鹽攝入:少吃或不吃腌制品、包括部分飲料和方便食品3、增加維生素攝入:富含維生素C、E,如新鮮水果、綠葉及黃色蔬菜,動物肝腎、禽蛋、奶類食品,各種植物油及植物果實4、個體化飲食治療:中重度萎縮性胃炎伴胃酸明顯減少者:增加酸性食物、口服稀釋的米醋或稀鹽酸胃酸過多:少吃玉米紅薯等甜食及肉湯、魚湯伴慢性腹瀉:少吃粗纖維、油膩食物腹脹、噯氣、反酸:不吃奶制品、豆制品本文系苗魯杰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bdsjw.cn)發(fā)布,未經(jīng)授權請勿轉載。
苗魯杰醫(yī)生的科普號2017年11月06日4089
2
5
-
基于慢性胃炎病因、發(fā)病機制的個人體會
慢性胃炎是一種常見病、多發(fā)病。絕大多數(shù)慢性胃炎患者在胃炎早期,甚至是胃炎形成后的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可以表現(xiàn)為無任何不適癥狀。因此,慢性胃炎在人群中的確切患病率尚不完全清楚。據(jù)研究資料顯示:我國人群中慢性胃炎的總患病率超過50%,患病率隨年齡升高而增加,男女間無差異。一、病因:目前認為,慢性胃炎的病因主要為:1、幽門螺桿菌(H.pylori)感染。H.pylori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據(jù)研究資料顯示:80%--95%的慢性活動性胃炎患者胃黏膜中存在H.pylori感染。2、遺傳因素。少數(shù)慢性胃炎患者被認為與遺傳因素有關,尤其是A型萎縮性胃炎伴惡性貧血者。惡性貧血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家庭成員中萎縮性胃炎、低酸或無酸、維生素B12吸收不良等疾病的患病率與惡性貧血的發(fā)生具有一定的遺傳性。3、自身免疫機制。自身抗體產(chǎn)生構成對自身細胞組織功能或結構性損傷。如壁細胞抗體能夠減少壁細胞總數(shù),導致胃酸分泌減少或喪失。4、十二指腸液反流。由于幽門括約肌功能不全,可引起膽汁、胰液和腸液大量反流入胃,產(chǎn)生炎癥反應而損傷胃粘膜。5、胃黏膜損傷因素。主要為一些外源性因素,如長期攝食生冷酸辣等粗糙刺激性食物、大量飲酒、高鹽飲食,長期服用一些刺激胃粘膜或易引起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藥物。二、發(fā)病機制:幽門螺桿菌(H.pylori)感染引起慢性胃炎的機制:1、H.pylori尿素酶分解尿素產(chǎn)生的氨以及H.pylori產(chǎn)生的毒素(如空泡毒素等)、酶等直接損傷胃粘膜上皮細胞;2、H.pylori誘導上皮細胞釋放白介素8(IL—8),誘發(fā)炎癥反應,該炎癥反應可損傷胃粘膜;3、H.pylori通過抗原模擬(antigenmimicry)或交叉抗原機制損傷胃上皮細胞;4、H.pylori激發(fā)的免疫反應可損傷胃粘膜細胞,但不能有效清除H.pylori,從而使感染慢性化。慢性胃炎的其它發(fā)病機制:1、患者血液中存在自身抗體:壁細胞抗體(parietal cell antibody,PCA)和內因子抗體(intrinsic factor antibody,IFA).PCA能夠減少壁細胞總數(shù),導致胃酸分泌減少或喪失,IFA可導致內因子分泌喪失引起維生素B12吸收不良,導致惡性貧血。當泌酸腺完全萎縮,全部為化生性腺體替代時則稱為胃萎縮。此種疾病可伴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橋本甲狀腺炎、白癜風等。2、幽門括約肌功能不全,可引起十二指腸液反流,膽汁、胰液和腸液大量反流入胃,削弱胃粘膜屏障功能,使胃粘膜受到消化液的腐蝕,從而產(chǎn)生炎癥、糜爛、出血和粘膜上皮化生性變化等。吸煙可影響幽門括約肌功能,引起反流。3、長期攝食酸辣生冷等粗糙刺激性食物、酗酒、高鹽飲食,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NSAIDs)類(如阿司匹林、保泰松等)藥物,可長期反復損傷胃粘膜,造成炎癥持續(xù)不愈。4、身體內存在一些疾病,如心衰、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癥等可引起胃粘膜瘀血缺氧,并進一步導致胃粘膜損傷。三、個人體會:了解慢性胃炎的病因與發(fā)病機制,能夠正確認識慢性胃炎的發(fā)病規(guī)律,并可采取有效措施及時發(fā)現(xiàn)和治療。1、由于慢性胃炎發(fā)病率高,并且大多數(shù)患者早期無任何明顯不適癥狀,并且與年齡有關。建議超過30歲以上人群,每年做胃鏡檢查一次,以判斷慢性胃炎之有無。2、重視幽門螺桿菌的檢查與治療。首先是血清學檢查,必要時做13C呼氣試驗進一步明確診斷。如果達到或超過“++”,則一定要做根除幽門螺桿菌治療。3、重視糾正不良精神刺激和飲食習慣。本人認為:長期精神疲憊、憂郁、苦悶、煩躁等不良精神因素,以及長期抽煙、酗酒、常吃一些生冷酸辣等刺激性食物,或過饑過飽等,可以產(chǎn)生消化不良癥狀(如胃脹胃痛等),以及刺激或損傷胃粘膜,容易引起炎癥反應。(詳細機理待以后另篇論述)4、重視慢性胃炎與貧血之間的關聯(lián)性。當出現(xiàn)貧血時,一定要考慮到慢性胃炎。尤其是家庭成員(包括父系和母系直系親屬,一般為三代。)中有慢性胃炎遺傳傾向時,在患有慢性胃炎時,一定要做貧血、維生素B12吸收不良等疾病的檢查或預防。5、慢性胃炎可由其它疾病引起,有時,慢性胃炎的出現(xiàn)僅僅是全身其它疾病的一種表現(xiàn),因此,不要單純、孤立性地認識慢性胃炎,一定要從“整體、動態(tài)”角度認識治療慢性胃炎,以免錯過更為嚴重的疾病或誤診。具體做法是:當出現(xiàn)與慢性胃炎并存的疾病時,一定要考慮到其它疾病與慢性胃炎的相關性。如“胃不和則臥不安”,即失眠與慢性胃炎之間的關聯(lián)性。感謝你的閱讀,希望對你有所幫助。下篇:慢性胃炎的病理分析與個人體會。本文系劉子志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bdsjw.cn)發(fā)布,未經(jīng)授權請勿轉載。
劉子志醫(yī)生的科普號2017年08月15日4523
2
3
-
符醫(yī)生的微科普(八):養(yǎng)胃,防癌之本
我們經(jīng)常聽說“胃靠養(yǎng),腸靠清”這一說法,傳統(tǒng)醫(yī)學也主張胃病七分養(yǎng)三分治,那么這一說法是否靠譜呢?今天我們的微科普邀請到了中日友好醫(yī)院中醫(yī)消化科主任、日本東京大學客座教授、北京中醫(yī)藥大學研究生導師符思主任,來和我們一起談談如何養(yǎng)胃,小符醫(yī)生的西醫(yī)外科和老符醫(yī)生的中醫(yī)內科今天首度攜手合作,外科腫瘤理論結合中醫(yī)傳統(tǒng)秘方,希望能為大家獻上一篇精彩的講座,讓我們來一起開始今天的話題:養(yǎng)胃,防癌之本。1.慢性胃炎,不可忽視的癌前病變隨著現(xiàn)代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和飲食習慣的不合理,很多朋友或多或少都會有胃部不適、胃痛等癥狀,但是往往并不能夠引起足夠的重視,積小病為大患。尤其是慢性胃炎,更是引起胃癌的直接原因,無論是西醫(yī)還是中醫(yī)對此都有明確記載,因此如何預防疾病的發(fā)生、如何治療從而收獲良好的疾病轉歸是防止發(fā)生胃癌的根本之道。胃癌,特別是腸型胃癌的發(fā)病模式為多因素作用下的多階段過程。一些胃慢性疾患,如慢性萎縮性胃炎,胃粘膜腸上皮化生和異型性增生與胃癌發(fā)病相關。慢性萎縮性胃炎以胃粘膜腺體萎縮、減少為主要特征,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胃粘膜腸上皮化生。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胃癌發(fā)病風險增加,對此類病人應該密切隨訪。本病屬于中醫(yī)學的“胃脘痛”、“痞滿”等范疇,常由于脾胃受損、氣血不調而引起?!端貑?舉痛論》中記載道:“寒氣客于腸胃之間,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絡急引故痛”。病因病機胃痛多屬實證,包括外邪犯胃、飲食不節(jié)、情志不暢、脾胃虛弱等。2.中醫(yī)養(yǎng)生,未病先防健康長壽是人類永恒的追求,但是外有六淫之邪(包括風寒暑濕燥火),內有七情之感(包括喜怒憂思悲恐驚),加之飲食勞逸、蟲獸外傷,人難免出現(xiàn)疾病。尤其是胃,更是十分脆弱的器官,一旦罹患慢性胃炎就等同于打開了通往胃癌的大門,我們都不想在這條道路上勇往直前,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防患于未然,避免胃病。就西醫(yī)來講,對慢性胃炎及胃癌的預防措施主要包括規(guī)律飲食、保持均衡的營養(yǎng)攝入、戒煙戒酒、少吃或不食煙熏燒烤隔夜高鹽食品、及時根除幽門螺桿菌等。在中醫(yī)方面,重在養(yǎng)生,強調未病先防。(1)精神調攝:形乃神之宅,神乃形之主,二者是辯證統(tǒng)一的。包括對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不良情緒加以調攝,即調和情志。根據(jù)四季氣候的變化,通過調節(jié)人體的起居活動,以達到調養(yǎng)精神的方法,即四氣調神。當前正是盛夏時節(jié),夏季陽氣已盛,萬物茂盛,自然界呈茂盛華秀的氣象。人們應該晚睡早起,不要厭惡日長而使陽氣怠情,使陽氣能宣泄。(2)飲食調節(jié):中醫(yī)認為,飲食是攝取營養(yǎng)、化生氣血、維持身體健康的基本條件。五味調和,能夠滋養(yǎng)氣血,使體質增強;而五味過偏,則破壞臟腑氣血之間的平衡關系,使體質衰弱。酸入肝,酸味食物可以補肝養(yǎng)肝血,但酸多傷脾,飯后胃脹、大便溏稀、等脾虛癥狀的人,要注意少吃酸食;辛入肺,辛味食物可發(fā)散風寒、行氣止痛,但辛多易傷肝,頭暈目眩、視物模糊等肝虛癥狀者,應少吃;苦入心,苦味食物能補心,常吃清熱瀉火,但苦多會傷肺,容易感冒、咳嗽、等肺氣虛表現(xiàn)的人,要控制苦味食物的攝入;咸入腎,咸味可以補腎,能滋養(yǎng)腎精,但咸多能傷心,有心悸、胸痛等不適的人,一定要少吃咸;甘入脾,甘味可以補脾,但甘多也傷腎。經(jīng)常腰膝酸軟、耳鳴等腎虛癥狀的人,要適當控制甜食的攝取。(3)起居有常:夏三月,夜臥早起,無厭于日—即夏天自然界陽氣旺盛,要晚睡早起,使陽氣得到充分釋放。一般而言,上午人的精力比較充沛,故應將重要而繁雜的工作放在上午料理;下午精力較差,工作安排應較上午少。節(jié)制房事:適當減少男女之間的性生活,避免因房勞過度損傷身體,青年人2-3次/周,中年人1-2次/周為宜,50歲以后每周不要超過1次。3.已病防變,醫(yī)有良方對于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潰瘍,西醫(yī)主要采用一些藥物諸如抑酸藥、胃粘膜保護劑等進行治療,防止病變進一步嚴重或發(fā)生惡變。在中醫(yī)方面,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潰瘍患者要注意生活規(guī)律化,做到“飲食有節(jié),起居有常,不妄勞作”。合理飲食是慢性胃炎患者早日康復的關鍵,要定時、定量、少食多餐??梢允褂靡恍﹤鹘y(tǒng)方劑來進行治療,往往可以收獲奇效。(1)慢性胃炎:治療便方:橘皮姜棗湯:橘皮、生姜各12g,紅棗7枚。水煎服。每日2次??芍雇粗箛I。木香延胡散:青木香3g,延胡索3g。共為細末。每日2次,溫水調服??捎糜谄跉鉁摺跎指什萆ⅲ簽踬\骨60g,白芍20g,甘草20g。共為細散。每次3g,每日3次,溫開水送服。適于胃痛吞酸者。延胡良姜湯:延胡索10g,高良姜10g。水煎服。每日一劑。適于脾胃虛寒者。三汁飲:梨汁、鮮藕汁、荸薺汁各100g?;旌暇鶆颍咳?次。用于慢性胃炎食欲不振,口干便秘者。艾灸法:取穴:中脘、足三里(雙)、神闕。每穴灸10-15分鐘。適于虛寒型胃痛。(2)消化性潰瘍:治療便方:白芷甘草湯:白芷30g,生甘草15g。水煎服。適于脾胃寒痛者。烏貝散:炒烏賊骨500g,浙貝母120g,生甘草120g。共為細面。每服3g,日服3次,飯前服。適于潰瘍吐酸者。烏及散:烏賊骨、白芨各等分。研細末。每服3-5g,日服3次??捎糜诓l(fā)出血者。烏貝金鈴散:烏賊骨150g,浙貝母150g,川楝子120g,延胡索120g。共為細面。每服3g,日服3次,飯前半小時服。適于潰瘍疼痛較甚者。烏貝大黃散:烏賊骨240g,浙貝母60g,生大黃30g。共研細面。每服3g,日服3次,飯前半小時服。適于潰瘍吐酸便秘者。4.藥食同源,正奇相輔有些食物本身既是藥材,又是糧食,可謂藥食同源。我們在生活中可以多食用一些這類的食物。食補在民間有很多講究,有些還經(jīng)常利用當?shù)氐奶禺a(chǎn)發(fā)揮優(yōu)勢,比如寧夏的枸杞、山東的大棗、吉林的山蛙等。食補貴在堅持,一次進食量不可過大,更不能急于求成,造成“生火助熱”的后果。食補以“平和”為宜,不可聽信虛假廣告花大價錢購買所謂大補之品,否則可能花錢還傷身。對于胃病,可以采用的食療方法有很多。鯉魚具有健脾養(yǎng)胃、利水消腫、通乳安胎、止咳平喘等作用。養(yǎng)血益胃方:雞內金50g泡6小時,加入黨參100g,先煮半小時,加入鯉魚一條約500g,酌加調料,文火清燉約1小時,稍加調料,分詞食用,用于血虛萎黃,胃弱消瘦者。香菇可益氣滋陰、養(yǎng)胃潤肺、祛風化痰。用于氣血虧虛、食欲不振、脘腹脹滿等癥。補益脾胃方:香菇50g,處理同上,仔雞一只約500g先燉,白蘿卜200g切塊,生薏苡仁50g先泡,酌情加調料,砂鍋煨熟,吃肉喝湯。用于脾胃虛弱、食欲不振或腫瘤患者放化療引起的惡心、呃逆、厭食。山藥性平,味甘,可益氣養(yǎng)陰,滋補脾肺腎。用于脾胃虛弱、肺虛久咳、大便溏泄等。止瀉固本方:小米100g,慢火燉煮至熟,鮮山藥100g,去皮切塊,柿餅100g切塊,加入慢火煨熟,分次喝粥。用于脾胃虛弱引起的腹瀉腹脹、消化不良、消瘦乏力者。山楂性微溫,味甘,有消食積、化痰、散瘀、清胃、解毒、醒腦等功能。消食健脾方:山楂100g煮爛搗碎去核,麥芽50g紗布包裹,瓊脂10g泡3小時后加水500ml燒開,加入雞蛋清兩個與山楂、白糖混勻,放涼后置冰箱冷藏室,可分次隨時食用。用于脾虛或放化療的食欲不振、食少納呆、上腹飽脹、完谷不化等癥。對于胃病中醫(yī)與西醫(yī)觀念有所不同,又殊途同歸。中醫(yī)重養(yǎng),西醫(yī)重治,中醫(yī)講求辨證施治,西醫(yī)在于對癥治療,但是對于疾病防重于治、防治并舉的原則是一樣。在本期的微科普中,中醫(yī)專家符思教授為我們帶來了關于胃病防治的不同觀念,對于胃部腫瘤的綜合防治有很高的參考意義。相信通過本期的微科普,大家對于我們的胃有了新的認識,欲防癌,先養(yǎng)胃。本文系符濤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bdsjw.cn)發(fā)布,未經(jīng)授權請勿轉載。
符濤醫(yī)生的科普號2017年07月02日9845
7
4
-
體檢發(fā)現(xiàn)碳呼氣試驗陽性(幽門螺桿菌感染)需要治療嗎?
出門診的時候,經(jīng)常會遇見患者拿著體檢報告來問:大夫,我的碳呼氣試驗結果陽性,需要治療嗎?在此就這個問題做一下解答,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不妨先了解一下:1、什么是碳呼氣試驗?碳呼氣試驗是目前臨床廣泛開展的一項檢測幽門螺桿菌感染的無創(chuàng)檢查項目,這項檢查不需要取得胃內的活檢組織,也不用抽血,只需輕輕吹口氣,通過化學試劑的變化,即可在30分鐘內準確診斷是否有幽門螺桿菌感染。有碳【C13】和碳【C14】呼氣試驗,基本原理是一樣的。簡單說來,患者在清晨空腹或食兩小時后,用約20ml涼開水口服一粒膠囊,靜坐25分鐘后,用一次性吹氣管向二氧化碳吸收器中吹氣,再將吹完氣的樣品交給醫(yī)生做檢測,檢測就完成了。如果碳呼氣試驗陽性,說明存在幽門螺桿菌感染。2、幽門螺桿菌感染會帶來什么危害?幽門螺桿菌是一種微厭氧的螺旋形細菌,它們定植在人胃黏膜組織中,目前認為幽門螺桿菌感染是慢性胃炎、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重要病因,長期幽門螺桿菌感染使胃癌的患病危險增加了2.7-12倍,幽門螺桿菌與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也密切相關。此外,幽門螺桿菌感染可能與某些消化道外疾病的發(fā)病相關,比如心腦血管疾病、血液系統(tǒng)疾病和皮膚病等。因此,很多人對幽門螺桿菌懷有恐懼心理。3、是否所有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患者都需要行根除治療呢?就近年發(fā)布的國內和國際臨床診治指南來看,對根除幽門螺桿菌的態(tài)度有越來越積極的趨勢,幾乎到了見菌就殺的地步。其實是否每一個感染幽門螺桿的患者都需要進行根除治療,還是存在一些爭議的。對于某些特定人群,比如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萎縮性胃炎、有胃癌病史、有胃癌家族史及冠心病患者需服用抗血小板藥物的患者,如果合并幽門螺桿菌感染,明確建議根除幽門螺桿菌治療。但對于臨床上無任何癥狀,僅僅體檢發(fā)現(xiàn)碳呼氣試驗陽性,在決定抗幽門螺桿菌前,應該對以下幾個問題有心理準備:(1)藥物的副作用:包括胃腸道反應、肝功能損傷等,抗幽門螺桿菌藥物的胃腸道反應是不容忽視的,有相當一部分患者反映用藥過程中出現(xiàn)惡心、胃部不適等癥狀,甚至有因為胃腸道反應明顯不得不中止除菌治療的。(2)費用問題:一個療程的抗幽門螺桿菌治療動輒數(shù)百元錢,其中有些藥物(質子泵抑制劑)如果僅用于抗幽門螺桿菌治療醫(yī)保是無法報銷的。(3)不能保證根除:目前的治療方案不管是三聯(lián)還是四聯(lián)療法,根除率最高不超過90%。也就是說,10個行根除治療的患者里就有1個根除失敗的。(4)再次感染問題:由于我國是幽門螺桿菌高感染率國家,最新調查發(fā)現(xiàn)感染率在43%左右,幾乎一半的人群感染幽門螺桿菌,幽門螺桿菌的感染可以通過經(jīng)口傳播,不潔餐具、聚餐等均有可能傳播幽門螺桿菌,因此幽門螺桿菌的再感染問題不容忽視。在臨床上也會經(jīng)常遇到有些患者已經(jīng)根除了幽門螺桿菌,一年或者數(shù)年后再次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情況。對上述幾個問題都有心理準備后,如果還要求治療,也可以考慮根除治療。4、常用的根除幽門螺桿菌治療藥物有哪些?療程多久?根除幽門螺桿菌治療的藥物很多,從主要作用機制方面來講分為三類:(1)質子泵抑制劑:屬于抑酸藥,市場上這類藥物有很多,就是某某拉唑,可以根據(jù)具體情況選用。(2)鉍劑:也有很多種,具有保護粘膜和抑菌作用。(3)抗生素:常用的有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等等,可根據(jù)患者具體情況選擇。原則上來講,根除幽門螺桿菌需要聯(lián)合3種或4種藥物,以抗生素為主,輔以抑酸藥、鉍劑。三聯(lián)治療是一種質子泵抑制劑+2種抗生素;4聯(lián)治療是一種質子泵抑制劑+1種鉍劑+2種抗生素。療程建議10-14天。5、根除幽門螺桿菌治療后需要復查么?怎么復查?什么時候復查?根除幽門螺桿菌治療后需要復查,建議停藥后4周復查碳呼氣試驗以了解是否根除成功。6、根除幽門螺桿菌治療失敗怎么辦?對于那些抗幽門螺桿菌治療失敗的患者,首先要分析根除失敗的原因,是否聯(lián)合用藥、有無按規(guī)定服藥、療程是否足夠?如果正規(guī)治療一個療程后仍未根除幽門螺桿菌,建議行補救方案治療。補救治療方案建議4聯(lián)療法,療程14天,藥物選擇根據(jù)患者具體情況選用。如果連續(xù)兩次根除治療均失敗,一般休療半年以上再考慮根除治療,建議到有條件行幽門螺桿菌藥敏試驗的醫(yī)院,根據(jù)藥敏試驗選用抗生素。相信通過以上解答,大家拿著體檢碳呼氣試驗陽性的結果,心里就不會那么忐忑不安了。需要說明的是,臨床上的問題是非常復雜的,需要個體化對待。(轉載請說明出處)
蔣青偉醫(yī)生的科普號2017年05月23日101513
50
141
-
通過胃鏡確診后,慢性胃炎為什么總治不好?
首先讓咱們來舉個例子: 王同學剛剛結束了備戰(zhàn)考研的艱苦生活,那段日子忙到飛起,根本顧不上間斷納差(不想吃飯)、腹脹、腹痛及腹瀉,也顧不上常常精神緊張、廢寢忘食。這不剛剛考完,王同學就叫上幾個考研戰(zhàn)友,上火鍋店大吃了一頓。 可沒想到的是,第二天王同學整個人都不好了,感覺昨天吃的火鍋還停留在胃里,肚子漲得很不舒服,還不時地隱隱作痛。給醫(yī)生一看,原來是得了慢性胃炎。 既然得了病,那就就應該好好吃藥,爭取早日康復。不過市面上的胃藥多到數(shù)不清,怎樣用藥才能確實對癥下藥,治好胃炎呢?來聽聽醫(yī)生是怎么說的吧。 難治愈的原因 在日常生活中,慢性胃炎是提及次數(shù)最多的疾病之一,雖然在人群中的患病率這么高,但所幸胃炎并不如胃潰瘍那么折騰人,因而也常常被人們忽視。 慢性胃炎最大的特點是消化不良,胃炎患者的胃痛以隱痛和鈍痛為主,尤其在進餐時或飽餐后,只有少數(shù)嚴重者才會劇烈絞痛。同時,胃炎患者因為消化能力下降,胃排空速度減慢,也會感覺腹脹、反酸,并造成食欲減退。 個別糜爛性胃炎可能會有上消化道出血,表現(xiàn)為解黑色大便,嘔血。萎縮性胃炎患者,可能會有貧血、消瘦等。 這些癥狀或輕或重,發(fā)作不規(guī)律,部位不固定,對生活不會產(chǎn)生急性嚴重影響。所以很多胃炎患者頂多抱怨不舒服,不重視糾正病因,也不堅持治療,因此胃炎也就遷延反復,不能控制。 提倡積極治療 慢性胃炎主要分三種類型: 1. 慢性淺表性胃炎。這是最輕微的病理類型,也是可逆程度最高的。 2. 慢性糜爛性胃炎。以胃黏膜糜爛為特征,也就是說胃黏膜已經(jīng)遭到破壞,因此出血可能性大一些。 3. 慢性萎縮性胃炎。主要表現(xiàn)為胃黏膜上皮和腺體萎縮或減少,胃黏膜變薄。這一類型的主要特點是可能出現(xiàn)黏膜腺體化生和不典型增生,換句話說,慢性萎縮性胃炎常常出現(xiàn)癌前病變,是胃癌的前奏。 對于淺表性、糜爛性這兩種非萎縮性胃炎,胃黏膜多呈現(xiàn)炎癥的改變,病變相對較輕。而萎縮性胃炎則是長期炎癥導致的腺體破壞、萎縮,甚至可能出現(xiàn)化生、不典型增生,長期演變可能發(fā)展為胃癌。 大部分非萎縮性胃炎治愈的可能性很大,但如果拖延治療,就很可能轉化為萎縮性胃炎,所以非萎縮性胃炎一定要干預,別讓胃炎的治療難度加大。 對于萎縮性胃炎,毫無疑問需要馬上治療,一方面要緩解消化道的癥狀,另一方面則要改善胃黏膜的形態(tài)和功能,預防癌變。 特別需要提醒的是,由幽門螺桿菌造成的慢性胃炎發(fā)展較快,病情較重,??珊喜⑾詽?,腹痛劇烈,甚至可能并發(fā)胃穿孔、胃出血、幽門梗阻、胃癌等,也應該積極治療。 用藥有講究 這里要強調,不同類型、不同癥狀的慢性胃炎是需要不同藥物來處理的。 伴有胃黏膜糜爛,或以燒心、反酸、上腹痛等癥狀為主者,可選擇奧美拉唑等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或氫氧化鋁等中和胃酸的堿性藥物。值得注意的是,對于萎縮性胃炎而言,因為胃黏膜功能下降,胃酸可能降低,這時候使用抑制胃酸的藥物反而不恰當,則應咨詢醫(yī)生,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如存在膽汁反流,或以上腹飽脹、早飽癥狀為主者,可用潘多利酮(就是嗎丁啉)、莫沙比利等促動力藥。 如慢性胃炎為服用抗炎藥引起,甚至目前正在服用抗炎藥,可應用胃黏膜保護劑(如米索前列醇)聯(lián)合奧美拉唑抑制胃酸減輕抗炎藥對胃黏膜的損害。 如胃黏膜糜爛或癥狀特別明顯,可用膠體鉍、鋁碳酸鎂、硫糖鋁、等增強胃黏膜防御。如合并幽門螺桿菌感染,還需要抗感染治療。維生素C、衛(wèi)生素E、β-胡蘿卜素和微量元素硒等抗氧化劑,可清除幽門螺桿菌感染炎癥產(chǎn)生的氧自由基,并抑制胃內硝胺化合物的形成,對預防胃癌有一定作用。 此外,對于焦慮、睡眠差等精神因素引起的慢性胃炎,可用抗抑郁藥、鎮(zhèn)靜藥等。 祛除病因是關鍵 治療慢性胃炎的關鍵是祛除發(fā)炎的原因。 1. 盡量不要大量飲用咖啡、酒、濃茶、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2. 如果要服用阿司匹林等抗炎藥,應選擇腸溶片,且飯后服用,并加服胃黏膜保護劑和抑制胃酸藥,才能減少胃腸道的不適反應。 3. 每餐不宜過飽,要定時定量。 4. 精神壓力要自我調節(jié)好,不能長期處于緊張狀態(tài),要適當?shù)剡\動。 5. 痰液、鼻涕帶著細菌,不要把它們回吸吞入肚子里。 杜寒松醫(yī)生門診:武漢市中心醫(yī)院后湖院區(qū),每周一上午,門診3樓12號診室(胃腸外科)。
杜寒松醫(yī)生的科普號2017年01月15日5136
0
1
-
“口苦”,是肝病引起嗎?
不少人有“口苦”現(xiàn)象,特別是清晨口苦。是否與肝病有關呢? 其實引起口苦的原因很多: 1、口腔疾病,牙周炎,牙結石可以引起口苦。所以要定時潔牙,最好一兩年超聲深度潔牙一次。平時也要正確刷牙。學會使用牙線,及時清除牙縫里的殘留食物,十分有幫助。 2、慢性咽喉炎,鼻竇炎。所以口苦也要到五官科檢查,必要時適當使用抗菌藥物。還要停止吸煙,離開刺激的環(huán)境,多呼吸新鮮的空氣,有時少說話也有幫助。 3、慢性胃炎,胃潰瘍,消化不良,膽汁反流性食道炎。所以飲食要有規(guī)律,每餐都要吃,不要過飽。飯后適當散步也有幫助。少吃紅燒的大魚大肉,不吃刺激的食物,飲食宜清素,不宜酗酒。晚餐與夜宵,不可過多。也不可熬夜。可以檢查是否有幽門螺旋菌感染,若有可以殺菌治療。 4,腸道疾病,便秘,慢性腸炎。平時要多吃水果蔬菜,保持健康樂觀的心態(tài),多喝水,不宜久坐,適當運動。這些都有利于改善胃腸功能。必要時,可以適當使用胃腸動力藥物,也可以使用益生菌制劑。 5、膽道疾病,膽結石,膽囊炎。所以平時不要吃太多海鮮,與油膩食品,多喝水。定期做肝膽B(tài)超檢查,必要的時候需要手術治療。 6、肝臟疾病。慢性乙肝,肝硬化可以引起胃腸瘀血、水腫,從而導致胃腸功能混亂,消化不良,可以表現(xiàn)口苦口臭。積極控制乙肝病毒,改善肝功能,有利于控制。 7、其他。糖尿病,腎病等疾病也可以引起口苦,所以最好做個全身體檢。其實,隨著生活條件提高,每年一次體檢是必要的。 總之,口苦的的原因較多,肝病只是其中一種。肝?。ㄈ缫腋?、丙肝)早期一般不會引起口苦。因此,口苦需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仔細分析解決。 本文系李慶興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bdsjw.cn)發(fā)布,未經(jīng)授權請勿轉載。
李慶興醫(yī)生的科普號2016年10月22日32337
6
10
-
慢性胃炎會不會變成胃癌?
小編正在診室里認真的給病人看病,突然另一個病人拿著胃鏡報告單闖了進來,緊張的問:“醫(yī)生能不能幫我看看,我會不會得胃癌?我會不會死?”這已經(jīng)是今天早上的第五位不速之客了,對于這種不尊重別人,干擾正常醫(yī)療工作的行為,小編自然不客氣的把他轟了出去。但針對胃鏡檢查結果是“慢性胃炎”,會不會轉變成胃癌這個問題,小編今天有必要科普下這個問題。慢性胃炎主要分為三大類型,非萎縮性胃炎,萎縮性胃炎以及特殊類型胃炎。非萎縮性胃炎也叫慢性淺表性胃炎, 通俗來講即胃黏膜外觀還算正常,還沒有發(fā)生萎縮。萎縮性胃炎,顧名思義,就是以胃黏膜上皮和腺體萎縮為主要表現(xiàn)的一類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被認為是一種“癌前病變”,很多病友一看到這個名詞又非?;炭?,唯恐馬上就會發(fā)生癌變。其實,研究表明隨著年齡的增長,萎縮性胃炎的發(fā)病率也越來越高,因此慢性萎縮性胃炎可能是伴隨機體老化退行的部分改變。通常與慢性萎縮性胃炎相伴隨出現(xiàn)的還有“兩兄弟”——“腸上皮化生”和“非典型增生”,前者是指胃里面長出了本該在腸道才有的細胞,后者則是用來衡量前者嚴重程度的病理學名詞,這兩者均被認為是慢性萎縮性胃炎加重、更接近于癌變的信號,此時需要更加積極地進行監(jiān)測和干預。當然,胃炎是否“萎縮”、是否出現(xiàn)了“腸上皮化生”和“非典型增生”,這些都不是B超、X光檢查等非介入手段能診斷出來的,單純靠胃鏡下肉眼去看也不能看出來,需要胃鏡鉗取一小塊組織去化驗才能得出被認為是“金標準”的結論。幽門螺桿菌,罪魁禍首?導致胃炎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各種化學性的(如酒精、濃茶、辣椒及藥物等)、物理性的(如過熱、過冷、過酸、過堿的食物等)、以及感染性的(如各種細菌、毒素等)因素。而其中,因2005年諾貝爾生理學醫(yī)學獎而一舉成名、被公眾所認識的明星級細菌——幽門螺旋桿菌,被認為是人類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和胃癌的主要病因。有研究稱,約半數(shù)胃癌檢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但是,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在人群中的感染率非常之高,有調查表明,國人約60%感染該菌。幽門螺旋桿菌多在兒童時期感染,感染后大多發(fā)展為慢性胃炎,10%~15%發(fā)生消化性潰瘍,僅小于1%發(fā)展為胃癌。從胃炎到胃癌到底有多遠?很多人看到這,多少還是有些云里霧里,相信很多人最想問的一個問題還是:從胃炎到胃癌到底還有多遠?要回答這個問題,小編還是要先從胃癌的病因談起?;蛟S此時有些急性子的讀者都恨不得要指著豪哥的鼻子說:“你就告訴老子胃癌的病因就是胃炎就得了”。然而很抱歉,上述這個說法并不能成立。和任何惡性腫瘤一樣,胃癌的致病因素目前仍不能明確,除了前面所提過的“慢性萎縮性胃炎”、“幽門螺旋桿菌”,還包括很多家族遺傳、環(huán)境、飲食、心理等因素,如長期食用薰烤、鹽腌食品,以及吸煙等等。因此,癌變是多種因素長期作用的共同結果,胃炎到胃癌其實還很遙遠。有些媒體、文章也許會告訴讀者“慢性萎縮性胃炎癌變率可達1%”。對于1%這個冷冰冰的數(shù)字,有人可能會惶恐擔心,以致出現(xiàn)失眠、焦慮、甚至自殺;有人則不當回事,認為這1%怎么也不會輪到自己,不好好“養(yǎng)胃”,照樣山吃海喝薰烤、鹽腌食品,胃已經(jīng)痛得難受了打死也不去做個胃鏡檢查。這兩種都是極端,正確的做法:對胃炎要有正確的認識和心態(tài),摒棄不良的生活飲食習慣,好好養(yǎng)胃,如受到胃病問題的困擾——如慢性胃炎患者是否需要根除幽門螺桿菌,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該如何定期復查胃鏡等,則應向胃腸專科、消化科的醫(yī)生尋找正確的解答。中山六院25樓胃腸???,熱忱為胃腸病患解疑排憂。
李英儒醫(yī)生的科普號2016年10月14日13601
0
0
-
如何正確看待“慢性胃炎”
很多人因為體檢、或上腹部不適去做胃鏡檢查,結果診斷為“慢性胃炎”、“慢性淺表性胃炎”、“慢性胃炎伴糜爛”,大為緊張,這是怎么回事呢?首先,我們應對自己的胃有正確的認識,人胃和動物胃一樣,主要是起消化食物的功能,當我們吃進飯菜后,拉出來的只是消化后的渣子(大便),不會是食物。胃在消化食物的過程中,一是通過胃的動力研磨食物,并通過分泌鹽酸和蛋白分解酶將食物溶解,最后形成乳糜樣的物質排入腸道。胃的功能如此強大,吃什么消化什么,一日三餐地磨碎食物,加之胃酸如此厲害,能將進食的豬肉、牛肉溶解卻不溶解自己的胃,每天經(jīng)歷如此大的折騰,你說胃沒有一點“炎癥”,那真說不過去,何況很多人是用了好幾年的老胃!正因為如此,我們去做胃鏡檢查時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胃粘膜充血、水腫,甚至輕微的糜爛,大凡胃鏡檢查的人都無一例外地診斷為“慢性胃炎”,由于這種炎癥較為表淺,又叫“慢性淺表性胃炎”。呵呵,細心的親們會發(fā)現(xiàn),原來真還很少見有人做胃鏡檢查后報告為完全正常的胃。胃幾十年如一日的工作,歷經(jīng)折磨,但卻有著很強大的自我修復能力,充血、水腫不算事,即便有點糜爛,也很快可以修復。既然胃往往都有不同程度的胃炎,但為什么有些人需要看病,而其他人卻連醫(yī)院的門都不進呢?這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一種內臟的敏感性高,也就是有些人較別人嬌氣,呵呵,這么說可別生氣哈。所謂的敏感性,打個比方,別人打一拳不痛,你打一拳痛得哇哇大叫;有人喝5杯啤酒,問他肚子脹嗎?說一點感覺都沒有,可再來一杯繼續(xù)。而另一些人只喝了一杯就不能喝了,感覺肚子脹得象個球,這就是不同的敏感性。有的人胃怎么折騰都不覺得胃痛,有的人胃稍有不適,就覺得特別難受,馬上要往醫(yī)院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敏感性,因此,所謂的“胃炎””部分是因為敏感性高所致,而并非胃出了大毛病。另一種是因為胃的動力變弱,可能是老年胃,人老了,胃老化了,不動了,或者是動力障礙,胃不蠕動了。 胃動力有些是與情緒有關,緊張焦慮都可以引起胃脹氣。心緒好,即便胃吃得很飽,卻還可以繼續(xù)吆喝來下一場;情緒低落,即便幾天不進食,胃空空如也,照樣胃脹得難受。還有部分病人是服藥有關,因為是藥三分毒,一些感冒藥、心臟病藥、風濕藥、激素類或抗生素等,可以引起胃粘膜的損害。只有部分的人才會是真正的胃炎,主要是與胃里面的一種細菌有關,這種細菌叫幽門螺桿菌,這種細菌相關性胃炎,可以引起胃粘膜的明顯損傷,出現(xiàn)較嚴重的胃粘膜糜爛,如果內鏡下取一塊組織作病理化驗,里面有一種叫中性粒細胞的炎細胞浸潤,病理報告為慢性胃炎伴活動性炎癥,或伴急性炎反應。這種胃炎則需要“抗炎”治療,其中重要的一點是清除幽門螺桿菌。去醫(yī)院檢查手持一張“慢性胃炎”、“慢性淺表性胃炎”、“慢性胃竇炎”,或“慢性胃炎伴糜爛”的診斷報告單,真的并不是大不了的事,是否需要治療,或如何治療看看醫(yī)生便可。本文系張亞歷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bdsjw.cn)發(fā)布,未經(jīng)授權請勿轉載。
張亞歷醫(yī)生的科普號2016年08月07日60031
97
178
-
慢性胃炎與早期胃癌的關系
慢性胃炎是消化內科的常見病和多發(fā)病,平時看病時,經(jīng)常會碰到病人問:“醫(yī)生,我的慢性胃炎嚴重嗎?我已經(jīng)是慢性萎縮性胃炎了,是不是馬上要癌變了?”面對這樣疑問,我們首先要搞清楚慢性胃炎和早期胃癌的關系。第一,要搞清楚慢性胃炎的概念和慢性胃炎的分類。慢性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種慢性胃黏膜炎性病變,是一種常見病,其發(fā)病率在各種胃病中居首位。應該說我們每個人都有慢性胃炎。記得以前我的一位老師說過只有剛出生的嬰兒喝母乳沒有胃炎,只要是添加輔食、吃五谷雜糧的都有胃炎,就要看胃炎是否處于活動期。那么我們就要看看慢性胃炎的分類了。慢性胃炎現(xiàn)在總體分為兩類:1.慢性非萎縮性胃炎2.慢性萎縮性胃炎。以前我們說的淺表性胃炎、糜爛性胃炎、反流性胃炎等等,現(xiàn)在的說法就變成是慢性非萎縮性胃炎伴糜爛或者伴反流。根據(jù)病灶(炎癥在胃內)的部位分為胃竇炎、胃體炎、全胃炎三類,還有一個就是病理學分類,這個很重要,就是根據(jù)做胃鏡的病理切片的報告的分類,分為1.炎癥 淺表性胃炎2.腸化3.萎縮4.不典型增生又叫上皮內瘤變。分為低級別上皮內瘤變和高級別上皮內瘤變。輕中度不典型增生相當于低級別上皮內瘤變,重度不典型增生相當于高級別上皮內瘤變。胃鏡病理報告提示有高級別上皮內瘤變的病人,有可能數(shù)月后會癌變,因此有的專家把高級別上皮內瘤變歸為早期胃癌。雖然說慢性胃炎的患者到了高級別上皮內瘤變的時候會癌變,但是我們說慢性胃炎到早期胃癌還是一個比較漫長過程,一般要經(jīng)歷少則數(shù)年,多則數(shù)十年,甚至有的也不會癌變,因此患者也不必過分的擔憂,主要就是做到定期復查胃鏡和病理檢查,特別是有萎縮伴腸化。部分已經(jīng)是低級別瘤變的病人要3個月~半年就復查,胃鏡和病理檢查。一旦發(fā)現(xiàn)有高級別上皮內瘤變,可立即進行干預性治療。這里還有一個胃癌高危人群的概念問題,需要大家注意。1、地域分布和飲食生活習慣,統(tǒng)計表明我國西北地區(qū)及東部沿海地區(qū)胃癌發(fā)病率高,長期吃熏蒸、腌制等食品的,長期吸煙的。2、.幽門螺桿菌感染者,不是說每個感染HP的病人都會得癌,但是我們在胃癌病人中檢測發(fā)現(xiàn)幾乎都有HP感染。3、.胃癌家族史 (如父母,兄弟,姐妹等一級親屬患有胃癌)。4、慢性萎縮性胃炎病史(含腸化、瘤變等)。5、消化性潰瘍病史,特別是胃潰瘍病史。6、長期貧血等,特別是不明原因引起貧血,大便隱血長期陽性的。有這些高危因子的病人要盡快盡早行胃鏡及病理檢查,排除早期胃癌的可能。最后那我們說發(fā)現(xiàn)慢性萎縮性胃炎和早期胃癌怎么辦?首先對于慢性萎縮性胃炎病人,主要是定期行胃鏡和病理檢查,根據(jù)情況可3個月至半年或半年到一年定期復查胃鏡??梢苑靡恍ξs性胃炎有幫助的藥物,如胃復春,胃脘舒沖劑等,也可適量補充復合維生素和含硒食物等。其次,對胃鏡檢查發(fā)現(xiàn)有高級別上皮內瘤變、早期胃癌的病人,只要沒有發(fā)現(xiàn)有淋巴結的轉移,目前也可以不用做剖腹手術行胃大部切除術,可以在胃鏡下行ESD術進行微創(chuàng)切除。這樣病人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并發(fā)癥少、治療效果及復發(fā)率與手術相同。本文系莊偉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bdsjw.cn)發(fā)布,未經(jīng)授權請勿轉載。
莊偉醫(yī)生的科普號2016年07月24日11204
0
5
慢性胃炎相關科普號

吳亮醫(yī)生的科普號
吳亮 主治醫(yī)師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yī)院第五醫(yī)學中心
肝病內科
847粉絲18.9萬閱讀

李凱醫(yī)生的科普號
李凱 主任醫(yī)師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yī)院
脾胃病科
70粉絲1萬閱讀

葛文松醫(yī)生的科普號
葛文松 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新華醫(yī)院
消化內科
888粉絲4.6萬閱讀
-
推薦熱度5.0宋志強 主任醫(yī)師北醫(yī)三院 消化科
胃炎 197票
胃病 87票
功能性胃腸病 69票
擅長:各種消化道疾病及疑難雜癥:尤其是幽門螺桿菌感染、慢性萎縮性胃炎和腸化、功能性胃腸病、胃腸早癌/息肉/黏膜下隆起的內鏡下切除(EMR、ESD等)、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腹瀉/腹痛、小腸疾病、克羅恩病、潰瘍性結腸炎、消化道良性和惡性腫瘤、膠囊內鏡、小腸鏡等。 -
推薦熱度4.8張亞歷 主任醫(yī)師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 消化內科
胃炎 115票
功能性胃腸病 14票
胃病 13票
擅長:1、胃炎癥性疾病:慢性萎縮性胃炎,糜爛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十二指腸潰瘍,幽門螺桿菌感染。 2、功能性疾?。何改c功能紊亂,功能性消化不良,腹瀉,便秘。 3、腸道炎癥性病變:克羅恩病,潰瘍性結腸炎,腸道潰瘍。 4、消化道息肉:胃息肉,腸息肉。 5、消化道腫瘤:高級別上皮內瘤變、胃腸早期癌。 尤其擅長:長期從事胃腸疾病的病理診斷、內鏡和臨床診療工作,擅長胃腸疾病的病理、內鏡和臨床疑難病例的鑒別診斷。 -
推薦熱度4.8黃玉紅 主任醫(yī)師中國醫(yī)大一院 消化內科
胃炎 102票
潰瘍性結腸炎 75票
胃病 42票
擅長:炎癥性腸?。冃越Y腸炎、克羅恩?。?、胃腸動力性疾病(反流性食管炎、胃食管反流病、便秘、腹瀉、胃腸功能紊亂)、幽門螺桿菌感染、急慢性胰腺炎、膽囊結石、脂肪肝、各種胃腸道疾?。ㄎ秆?、腸炎、胃十二指腸潰瘍)的診斷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