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內容
-
《瞎子阿炳為何瞎了》后再談眼梅毒
筆者的抖音視頻《瞎子阿炳為何瞎了》播出后看到了一位遠道而來的潮汕姑娘就診,她的雙眼視力下降還有閃電感一個月了,雖然1年前檢查過梅毒陰性,但還是擔心眼梅毒??赡艽蠹矣浀弥肮P者曾在好大夫在線寫過《不要不信眼睛也會感染梅毒》,對于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眼梅毒的觀點想必大家會接收。于是做了相關檢查并請眼科會診最終確診眼梅毒,具體病歷如下:眼科會診:眼葡萄膜炎:如果梅毒導致視神經等等受損,錯過治療時間,盡管之后再加大治療劑量驅梅也無濟于事,其功能也難以恢復,如瞎子阿炳這樣的結局,那就可悲了。所以還是那句話,眼梅毒,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
黃捷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3月04日314
0
1
-
梅毒的診斷與治療指南
梅毒是由蒼白螺旋體引起的一種全身慢性傳染病,主要通過性交傳染,侵入部位大多為陰部。臨床表現(xiàn)極為復雜,幾乎侵犯全身各器官,造成多器官損害。早期主要侵犯皮膚膜,晚期可侵犯血管、中樞神經系統(tǒng)及全身各器官??赏ㄟ^胎盤傳給胎兒。梅毒螺旋體的運動極為活躍。在人體外很容易死亡,在干燥的環(huán)境中和陽光直射下迅速死亡,在潮濕的器皿和毛中上可生存數(shù)小時,39℃℃,4小時死亡。40^失去傳染力,3小時死亡。489C可生存30min,60C僅生存3一5min。100c立即死亡。對寒冷抵御力強,0C可存活12天,一78C以下經年不喪失傳染性。肥皂水和一般消毒液均可使其死亡。梅毒螺旋體的致病能力與粘多糖及粘多糖酶有關,螺旋體表面似莢膜樣的粘多糖能夠保護菌體免受環(huán)境中不良因素的傷害并有抗吞噬作用。粘多糖酶能作為細菌受體與宿主細胞膜上的粘多糖相粘附,TO藉其粘多糖酶與組織細胞粘附。粘多糖物質幾乎遍布全身組織,因而,TP感染幾乎累及全身組織,在不同組織粘多糖含量不一,其中尤以皮膚、眼、主動脈、胎盤、臍帶中粘多糖基質含量較高,故對這些組織的損傷也較為常見和嚴重,此外,胎盤和臍帶在妊18周才發(fā)育完善,含有大量的粘多糖,故TP從母體轉移到胎兒必須在18周以后才發(fā)生。人類是梅毒螺旋體的唯一宿主。臨床上絕大多數(shù)病例是通過有活動性病灶感染者的親密接觸而獲得。病原體經由完整的黏膜表面或皮膚微小破損灶進入體內,在臨床癥狀出現(xiàn)前,菌體在感染局部繁殖,數(shù)小時后侵入局部淋巴結,2~3d經血播散全身。由此可見,早在下發(fā)生前機體既有傳染性。生殖器潰瘍(硬下疳)是一期梅毒最常見的表現(xiàn),在感染后2-3周。此后,在機體免疫作用下,原發(fā)灶中梅毒螺旋體大部分被殺死,硬下疳自然消退,進入無狀期,此即一期潛伏梅毒。殘存的梅毒螺旋體繼續(xù)在體內繁殖,經6一8周,大量入血,全身播散,引起二期早發(fā)梅毒。二期早發(fā)梅毒以典型皮損為主要表現(xiàn),常伴有低熱、不適和彌漫性無痛性淋巴結大等,亦可有各種內臟并發(fā)癥發(fā)生。此時,梅毒螺旋體可在皮膚、淋巴結、眼球房水、腦脊液等多個組織中出現(xiàn)。當機體免疫應答建立,大量抗體產生,絕大多數(shù)梅毒螺旋體被殺死,二期早發(fā)梅毒隨即自然消退,再次進入無癥狀期,稱為二期潛伏梅。雖然此時機體無臨床癥狀,但殘存的梅毒螺旋體可伺機再繁殖,在機體抵抗力下降時再次入血,發(fā)生二期復發(fā)梅毒。經典研究發(fā)現(xiàn),15%一40%未經治療的潛伏梅毒患者最終發(fā)展為三期梅毒。三期梅毒可累及各個系統(tǒng),但最先累及中樞神經系統(tǒng)(神經梅毒)、心血管系統(tǒng)(梅毒主動脈炎/動脈瘤)和皮膚、骨骼(梅毒樹膠腫)。這些并發(fā)癥最終可引起死亡。如機體無何狀,胸部、心血管透視檢查及腦脊液檢查陰性,而僅有梅毒血清試驗陽性,則稱為晚期梅毒。在晚期伏梅毒,雖然持續(xù)感染灶中的炎癥反應可繼續(xù)發(fā)展,但感染者不再具有傳染性。傳播途徑:性接觸傳播、垂直傳播、血源傳染、其他:少數(shù)患者可因和梅毒患者皮膚粘發(fā)生非性接觸的直接接觸而受到傳染,極少數(shù)患者可因接觸帶有梅毒螺旋體的內衣、被褥、毛巾、剃刀、餐具、醫(yī)療器械而間接被傳染。一期:硬下疳;二期:梅毒性玫瑰疹、丘疹性梅毒疹、膿皰性梅毒疹、禿發(fā)、甲損害;三期:結節(jié)性梅毒疹、梅毒性樹膠腫、近關節(jié)結節(jié)、口腔與鼻腔間穿孔,鞍鼻、樹膠腫、心血管梅毒、神經梅毒。先天梅毒:先天梅毒由胎盤傳染,不發(fā)生硬下疳。早期先天梅毒:發(fā)病在2歲以內,往往早產、營養(yǎng)不良、消瘦、煩躁、皮膚脫水呈老人面貌、發(fā)育不良、嚴重者可由貧血及發(fā)熱。實驗室檢查:組織及體液的梅毒螺旋體的檢測對早期梅毒的診斷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特別是對已出現(xiàn)硬下疳,但梅毒血清反應仍陰性者。1.暗視野顯微鏡檢查:是一種原始的、最簡便、最可靠的梅毒實驗診斷方法,收集害處組織滲出液或淋巴結穿刺液,立即暗視野顯微鏡下觀察,可發(fā)現(xiàn)活動的梅毒螺旋體。2.免疫熒光染色:3.涂片染色法:4.PCR檢測。二、梅毒血清學試驗梅毒螺旋體進入人體后,可產生兩種抗體,非特異性的抗心磷脂抗體,可用牛心磷脂檢測,稱非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反應;抗梅毒螺旋體抗體可用梅毒螺旋檢測出來,稱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反應。1.非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反應:包括a、快速血清反應素環(huán)狀卡片試驗VDRL,b、快速血漿反應素環(huán)狀卡片試驗RPR,、血清不需加熱的反應素試驗USR,》自動反應素試驗ART等。其敏感性高但特異性較低,可作為常規(guī)篩選試驗,因可作定量試驗及充分治療后反應素可消失,故可用于療效觀察。2.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反應:包括a、熒光螺旋體抗體吸附試驗FTA-ABStest。b、梅毒螺旋體血凝試驗TPHA。c、梅毒螺旋體被動顆粒凝集試驗TPPA。d、梅毒螺旋體制動試驗TPI。c、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LISA等。其敏感性和特異性較好,一般用作證實試驗,但這種方法是檢測血清中抗梅毒螺旋體IgG,充分治療后仍能持續(xù)陽性,甚至終生不消失,因此,不能用作療效觀察3.梅毒血清假陽性反應:無梅毒螺旋體感染,但梅毒血清反應陽性,可分為技術性假陽及生物學假陽性。技術性假陽性是由于標本的保存、輸送及實驗室操作的技術所造成的,如重復試驗,無梅毒患者的試驗可轉為陰性;生物學假陽性則是由于病人有其他疾病或生理狀況發(fā)生變化所導致。由其他螺旋體引起的疾病如品他、雅司、回歸熱、鼠咬癥等出現(xiàn)的梅毒血清反應陽性,則不屬于假陽性反應,而是真陽性。梅毒血清學假陽性專器發(fā)生在非螺旋體抗原血試驗,在螺旋體抗原血清試驗中則較少見。治療:我國目前梅毒治療概況2003年國家衛(wèi)生部疾病控制司修訂并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梅毒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指出,青霉素仍是治療梅毒的首選藥物。1.早期梅毒:包括一期梅毒、二期梅毒及病期在2年以內的潛伏梅毒。治療首選芐星青霉素或普魯卡因青霉素:芐星青霉素G,240萬u/周,分兩側臀部肌注,共2一3次:普魯卡因霉素G,80萬U,1次/日,肌注,連續(xù)10一15天。青霉素過敏者:四環(huán)素,500mg/次,4次/天,連服15天;強力霉素,100mg^,2次/天,連服15天。忌服四環(huán)素者:紅素,500mg/次,4次/天,連服15天。2.晚期梅毒:包括三期皮膚、黏膜、骨骼梅毒、晚期潛伏梅毒及二期復發(fā)梅毒。推薦用星青霉素或普魯卡因青霉素,療程均比早期梅毒長。3.妊娠期梅毒:治療同上。孕婦忌服四環(huán)素,因可影響胎兒牙齒及四肢骨骼發(fā)育。要求在妊娠初3個月內和妊娠末3個月各用1個療程。4.先天梅毒:早期先天梅毒W2歲,腦脊液CSF異常者用水劑青霉素或普魯卡因青霉素,CSF正常者用芐星青霉素治療:晚期先天梅毒32歲水劑青霉素或普魯卡因青霉素。先天梅毒親未經治療或治療不足者,新生兒無論有無陽性臨床表現(xiàn),均需治療。水劑青霉素G5萬UKg,分2次給藥,肌注或靜脈滴注,共10天;普魯卡因青素G,5萬U/KgB注,1次/天,共10天。產婦已接受足量治療,新生兒外觀正常,無隨診條件者,芐星青霉素G,5萬UKg,肌注I次。心血管梅毒:治療用青霉素,宜從小劑最用藥開始,并在注射青霉素前1d開始給予潑5尼松10mg,2次/d,連續(xù)3d,以避免吉一海反應。神經梅毒:治療需保證在CSF治療期內中青霉素濃度持續(xù)維持數(shù)倍于最低殺螺旋體摸你共6,0.018ug/m1,大劑量(20002400萬U)靜脈給予青霉素治療方案可使CSF中殺梅毒螺旋體峰值〉0.310ug/m1。血清中青霉素濃度最少為0.03ug/m1,并維持7-10d。水劑青霉素300一400萬U靜脈滴注,1次/4h,或普魯卡因青霉素240萬U肌注,1次/d,加丙璜舒0.5g口服,4次/d。用藥10~14天后,繼以芐星青霉素240萬U肌肉注射,1次/周,共3周。一期、二期梅毒:1.推薦方案:芐星青霉素,240萬U,單次肌注2.兒童推薦方案:卡星青霉素,5萬U/Kg,最大劑量240萬U,單次肌注。3.青霉素過敏(非妊娠期):強力霉素100mg,2次/d,連用14天?;蛩沫h(huán)素500mg,4次/天,口服,連用14天。頭抱曲松對早期梅毒是有效的,但最佳劑量和療程尚未確定,推薦頭抱曲松1g/d,肌注,連用8一10d?;虬⑵婷顾?g,單次口服,已報道有耐藥和治療失敗。妊娠期梅毒對青霉素過敏應做青霉素脫敏,然后應用青霉素方案治療。隨訪、療效評價和重復治療患者在治療后第6和第12個月進行非螺旋體血清定量試驗5和臨床檢查來評價療效,如不能確定療效,應增加隨訪次數(shù)。如在治療后6個月內血清度未下降4倍,應視為治療失敗或再感染,需加倍重新治療。應做CSF檢查,以觀察神經系統(tǒng)有無梅毒。經CSF檢查除外神經梅毒后,重復給予芐星青霉素治療,240萬U,1次/周,肌注,共3次。二、三期梅毒三期梅毒指的是心血管梅毒或梅毒樹膠腫等,不包括神經梅毒和潛伏梅毒的晚期梅毒。1,推薦治療方案:芐星青霉素,240萬U,1次/周,肌注,共3次。2,青霉素過敏:強力霉素100mg,2次/d,連用28天?;蛩沫h(huán)素500mg,4次/天,口服,連用28天。3,隨訪和療效評價相關資料有限。三、神經梅毒梅毒的人很階段均可發(fā)生中樞神經系統(tǒng)受累,出現(xiàn)神經系統(tǒng)癥狀(如認知功能障礙,運動和感覺功能障礙,眼、聽覺障礙,爐神經麻痹),有腦膜炎癥狀或體征時應結合CSF檢查診斷。1.推薦方案水劑青霉素1800萬~2400萬U/d,300萬一400萬U/4h,靜脈滴注,連續(xù)10~14天,繼以芐星青霉素,240萬U,1次/周,肌注,共3次。2,替代方案普魯卡因青霉素240萬U肌注,1次/d,加丙璜舒0.5g口服,4次/d。用藥10~14天。3.青霉素過敏頭抱曲松2g,肌注或靜脈滴注,1次/d,連續(xù)10-14d.4,治療方案選擇參考一期梅毒、二期梅毒。神經梅毒患者要隨訪,6個月檢查1次CSF,直至CSF完全轉為正常。隨訪和療效評價治療后每6個月進行1次CSF檢查評價療效。治療6個月后CSF細胞數(shù)5無下降或治療2年后CSF細胞數(shù)未降至正常需要重新治療。四、潛伏梅毒僅有梅毒血清學反應而沒有梅毒的臨床癥狀定義為潛伏梅毒。早期潛伏梅毒可依據(jù)下述條件綜合做出判斷:1.血清學試驗陽性或非螺旋體抗原血清試驗滴度升高4倍及以上:2.有過一期梅毒或二期梅毒癥狀;3.其性伴侶確有一期梅毒、二期梅毒或早期潛伏梅毒;4.感染明確由過去12個月內可能的暴露引起。非螺旋體抗原血清試驗滴度不能有效確定是否為晚期潛伏梅毒,必須結合臨床及黏膜損害去判斷。所有的患者必須作HIV檢測。(一)早期潛伏梅毒1.推薦方案卡星青霉素,240萬U,1次/周,單次肌注。2.兒童推薦方案芐星青霉素,5萬U/Kg,最大劑量240萬U,單次肌注。3.青霉素過敏強力霉素100mg,2次/d,連用14天?;蛩沫h(huán)素500mg,4次/天,口服,連用14天。頭抱曲松1g/d,肌注,連用8一10d?;虬⑵婷顾?g,單次口服(效果未確定)。4.治療方案選擇參考一期梅毒、二期梅毒治療。(二)晚期潛伏梅毒1.推薦方案卡星青霉素,240萬U,肌注,1次/周,共3次。2.兒童推薦方案芐星青霉素,5萬UKg,肌注,最大劑量240萬U,共3次。3.青霉素過敏強力霉素100mg,2次/d,連用28天?;蛩沫h(huán)素500mg,4次/天,口服,連用28天。4.治療方案選擇參考一期梅毒、二期梅毒治療。(三)隨訪和療效評價在治療后第6、12和24個月進行非螺旋體血清定量試驗評價療效,如不能確定療效,應增加隨訪次數(shù)。所有患者必須評價有無三期梅毒的證據(jù),如主動脈炎、樹膠腫以及梅毒性眼炎(虹膜炎、眼葡萄膜炎)。必要時做CSF檢查。(四)必須行CSF檢查的潛伏梅毒以下情況必須做CSF檢查:有神經系統(tǒng)、眼部癥狀或相關體征;有活動性晚期梅毒的證據(jù)如動脈炎、虹膜炎;治療失敗;伴發(fā)HIV感染的潛伏梅毒或未知病程梅毒。(五)關于重復治療對CSF檢查正常但符合以下情況者需要重復治療:1.非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試驗抗體效價上升4倍;2.最初抗體效價較高(1:32),治療后12-24個月未下降4倍;3.有提示梅毒進展的癥狀或體征;4.盡管CSF檢查陰性,但多次治療抗體效價仍未下降五、梅毒合并HIV感染一期梅毒、二期梅毒芐星青霉素,240萬U,肌注,1次/周,共3次。12,隨訪和療效評價在治療后第3、6、9、12和24個月進行非螺旋體血清定量試驗評價療效在治療后第6個月行CSF檢查。伴發(fā)HIV感染的梅毒患者非螺旋體抗體滴度可持續(xù)升高3潛伏梅毒芐星青霉素,240萬U,肌注,1次/周,共3次。對青霉素過敏者如果治療和隨訪的依從性差,則應做到青霉素脫敏,然后應用青霉素方案治療,而且儀限于有條件嚴密隨診者。應用頭抱曲松替代治療的最佳劑量和療程尚未確定。5,隨訪和療效評價在治療后第6、12、18和24個月進行非螺旋體血清定量試驗評價療效。如果出現(xiàn),應復查CSF并做相應處理;如果治療后12~24個月非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試驗抗體效價下降<4倍,應復查CSF并做相應處理。六、妊娠梅毒所有孕婦在第一次產鉗檢查時做梅毒血清學篩查。對梅毒高發(fā)地區(qū)孕婦或梅毒高危孕婦,在娠28-32周及臨產前再次篩查。如梅毒血清學陽性且又不能排除梅毒時,盡管以往已行抗梅毒治療,為了保護胎兒,應再做抗梅毒治療。梅毒患者妊娠時如果已經接受正規(guī)治療和隨診,則無需再治療。如果對上次的治療和隨診有疑問或本次檢查發(fā)現(xiàn)有梅毒活動征象,則應再接受1個療。程治療。任何在妊娠20周后有死胎史者均需作梅毒血清學篩查。所有孕婦在妊娠期間至少做1次梅毒血清學篩查。1.治療原則和推薦方案根據(jù)妊娠梅毒的不同分期采用相應的青霉素方案治療,必要時增加療程。2.一期梅毒、二期梅毒、早期潛伏梅毒卡星青霉素,240萬U,肌注,1次/周,共1次。3.對青霉素過敏者,首選口服或靜脈滴注青霉素脫敏后再進行青霉素治療。脫敏處理一定要在有急救藥物及設施的醫(yī)院進行。脫敏是暫時的,必要時重新做青霉素皮膚試驗,患者日后仍可能對青霉素過敏。強力霉素或四環(huán)素禁忌使用。紅霉素也不應使用(能否治療感染的胎兒尚不能確定)。4.其他問題:孕婦在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吉一海反應可導致胎兒宮內窘迫、早產等。孕婦與胎兒梅毒感染嚴重者治療后吉一海反應、早產、死胎或死產發(fā)生率高。不應因吉一海反應的出現(xiàn)停止治療。在妊娠后期可通過超聲檢查發(fā)現(xiàn)胎兒先天梅毒(胎兒腹腔積液、肝大)。所有妊娠梅毒孕婦均應做HIV篩查。5.隨訪和療效評價:在妊娠28一32周和分娩期復查非螺旋體血清定量試驗評價療效。在高復發(fā)危險人群或梅毒高發(fā)地區(qū)孕婦需要每月檢查非螺旋體血清定量試驗,以及時發(fā)現(xiàn)在感染。七、先天梅毒孕婦在產前進行血清學篩查能有效預防和檢測出先天梅毒;梅毒高發(fā)區(qū)的孕婦在妊娠28周和分娩前至少各做一次血清學檢查;所有的孕婦必須做HIV檢測;不推薦新生兒血清和臍帶血常規(guī)查,因母親的血清學反應比新生兒敏感,尤其在母親的血清學抗體滴度比較低時。1,嬰兒是否需要檢查和治療的依據(jù)1).母親梅毒是否確診;2).母親梅毒治療情況;3).嬰兒出現(xiàn)梅毒的臨床、實驗室和影像學表現(xiàn):4),同一實驗室檢查母親和嬰兒血非梅毒螺旋抗體滴度差別。2.診斷或高度懷疑先天梅毒的依據(jù)1),有先天梅毒的臨床癥狀和體征;2),嬰兒血非梅毒螺旋體抗體滴度較母血增高4倍以上;3).暗視野或體液熒光抗體試驗陽性。應檢查以下項目:CSF檢查(包括性病研究實驗室檢查VDRL)、細胞計數(shù)和蛋白測定;血常規(guī)檢查;根據(jù)臨床需要做其他檢查,如長骨X線檢查、X線胸片、肝功能檢查、顱腦超聲、眼底檢查、腦干視覺反應。高度懷疑先天梅毒的患兒按先天梅毒進行治療。治療方案:1),水劑青霉素,出生7天內,5萬U/Kg,靜脈滴注,1次/12hs出生7天后,5萬U/Kg,靜脈滴注,1次/8h,連用10天。2).普魯卡因青霉素5萬U/Kg,肌注,1次/d,連用10do3).如果治療中斷1d,整個治療過程要重新開始。3,嬰兒體檢無異常發(fā)現(xiàn)、血非梅毒螺旋體抗體滴度W母血抗體滴度4倍或與母親相同時對嬰兒進行梅毒檢測和評估的指征(1)母親患梅毒未經治療或未正規(guī)治療(2)產前梅毒治療不足4周(3)妊娠期應用非青霉素療法治療嬰兒檢測包括:(1)CSF檢查(包括VDRL、細胞計數(shù)和蛋白定量)(2)血常規(guī)檢查(3)長X線檢查。經檢查診斷或高度懷疑先天梅毒的患兒需要進行以下治療:.水劑青霉素,出生7天內,5萬U/Kg,靜脈滴注,1次/12h。出生7天后,5萬Ug,靜脈滴注,1次/8h,連用10天?;蚱蒸斂ㄒ蚯嗝顾?萬U/Kg,肌注,1次/d,連用10d?;蚱S星青霉素5萬U/Kg.單次肌注。4.嬰兒體檢無異常發(fā)現(xiàn)、血非梅毒螺旋體抗體滴度W母血抗體滴度4倍或與母親相同、且母親已經在分娩前4周得到恰當治療或無梅毒復發(fā)及再感染證據(jù)。無需對嬰兒進行有關臨床和實驗室檢測??蛇x擇以下治療或單純觀察:卡星青霉素5萬U/Kg.單次肌注。5.較大嬰兒或兒童梅毒需進行如下檢查:1)CSF檢查包括VDRL、細胞計數(shù)和蛋白定量)2)血常規(guī)檢查3)根據(jù)臨床需要做其他檢查,如長骨X線檢查、X線胸片、肝功能檢查、顱腦超聲、眼底檢查和腦干視覺反應。如果無臨床癥狀且CSF檢查VDRL陰性,可選擇星肯霉素,5萬UKg肌注,1次/周,共3次。如果懷疑或診斷先天梅毒,可選擇水劑青素5萬U/Kg,1次/(4-6h),靜脈滴注,連用10d。6.隨訪和療程評價所有血非梅毒螺旋體抗體陽性的嬰兒出生后每2一3個月復查1次,直到結果轉陰或滴度下降4倍。未獲感染或感染但已經正規(guī)治療的患嬰,其非梅毒螺旋體抗體滴度應從3月齡開始逐漸下降,至6個月時消失。若發(fā)現(xiàn)其滴度保持穩(wěn)定或在6~12個月后又增高,則應對患嬰重新進行檢測評估(包括CSF檢查),并徹底治療。已予治療的嬰兒,應注意觀察非梅毒螺旋體抗體滴度逐步下降情況,該抗體滴度至6個月齡時應消失。已經證實CSF細胞數(shù)增高的嬰兒應每6個月復查1次,直至CSF細胞數(shù)正常為止。如果2年后細胞數(shù)仍不正常或每次復查無下降趨勢,則應對該嬰兒予以重新治療,并每6個月檢查1次,若VDRL-CSF反應陽性,應予重新治療。嬰兒在15個月內被動轉移母體梅毒螺旋體抗體常常不用于治療反應的評估。若超過18個月仍然存在,則該嬰兒應按先天梅毒治療。
田前進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2月26日525
0
0
-
輸血四項:HIV,梅毒,乙肝,丙肝,感染性疾病篩查
輸血四項是我們最常見的感染性疾病篩查項目。因為這4種疾病有共同的或類似的傳播途徑,而且常??梢月曰?,不規(guī)范治療,危害性極大。乙肝篩查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兩對半檢查,如果表面抗原陽性,就需要進一步檢查乙肝病毒DNA的含量。丙肝抗體篩查,如果抗體陽性的話就需要查丙肝RNA的定量。梅毒我們常常需要做梅毒特異性抗體檢測和梅毒非特異性抗體檢測。根據(jù)檢測結果再判斷梅毒需要不需要進行是驅梅治療。HIV,國內常常通過性傳播途徑傳播。特別是男男同性戀人群之中,是需要進行監(jiān)測的重點人群。艾滋病?經過抗病毒治療以后,絕大多數(shù)人都可以病情穩(wěn)定,壽命也和正常人選接近。需要積極篩查。手術之前和內鏡之前進行這些檢查都是為了防止交叉感染和保護醫(yī)護人員,也同時保護患者。所以當醫(yī)生給您進行相關檢查時,并不代表懷疑您是高危人群。預防嚴重傳染病的感染,促進人群健康,是感染科醫(yī)生進行科普的一項非常重要的有意義的工作。這4種疾病檢測往往都有一定的窗口期。檢測結果需要結合窗口期進行綜合判斷。
徐慶年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2月20日856
0
1
-
梅毒能治好嗎?
潘廷猛醫(yī)生的科普號2023年12月06日171
0
3
-
高危過后胸前背后脖子有紅疙瘩,42.48.53.63.68.74.天都做艾滋梅毒,能完全排除嗎
潘展硯醫(yī)生的科普號2023年12月01日184
1
0
-
形形色色的手足心梅毒疹
梅毒是一種性病,可以通過同性或異性性行為、血液傳播~~梅毒也可以毫無癥狀,有些患者是在手術前或住院時常規(guī)檢測時發(fā)現(xiàn);梅毒是可以治愈的,但需要早期治療,性伴同時檢查和就診,可以通過血液檢測明確診斷或排除(皮膚科就診排查);我們看看典型的手心足心二期梅毒疹圖片
權哲醫(yī)生的科普號2023年11月06日2484
0
4
-
如何更快更精準的進行梅毒血清學檢測
我國的梅毒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需要早期全面地篩查出梅毒患者,才能夠早診斷、早治療,減少疾病的傳播。梅毒的血清學檢測是梅毒診斷中的重要一環(huán),也是必不可少的篩查方法。關于梅毒的血清學檢測,本文總結了其檢測方法、臨床意義、篩查流程,同時給出了一些常見問題的回答。一、梅毒血清學檢測分類1.非梅毒螺旋體血清學試驗也稱梅毒非特異性抗體檢測。感染梅毒螺旋體后,人體迅速對被損壞的宿主細胞以及梅毒螺旋體細胞表面所釋放的類脂物質作出免疫應答,在3周~4周產生抗類脂抗原的抗體(亦稱為反應素)。這些抗體主要是IgG和IgM型混合抗體。非梅毒螺旋體試驗是使用心磷脂、卵磷脂及膽固醇作為抗原的絮狀凝集試驗。不同反應強度的凝集現(xiàn)象與抗體濃度呈正相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梅毒感染的活動狀態(tài)。2.梅毒螺旋體血清學試驗也稱梅毒特異性抗體檢測。采用梅毒螺旋體提取物或其重組蛋白作為抗原,為特異性抗原,檢測血清中抗梅毒螺旋體IgG和/或IgM抗體,其敏感性和特異性均較高。一般認為,梅毒特異性抗體試驗陽性者,即使使用驅梅治療,由于免疫記憶作用,抗體可終身陽性,因此這些試驗不能用于觀察療效、判斷復發(fā)及再感染。二、梅毒血清學檢測主要方法三、梅毒血清學試驗篩查策略WS273-2018《梅毒診斷》規(guī)定,臨床上可根據(jù)實驗室條件選擇任何一類血清學檢測方法作為(初篩)試驗,但初篩陽性結果需經另一類梅毒血清學檢測方法復檢確證,才能夠為臨床診斷或疫情報告等提供依據(jù),有條件時亦可同時做這兩類試驗??刹捎没瘜W發(fā)光法檢測梅毒特異性抗體進行初篩,初篩陽性的進行復檢。流程如下:注:TPPA法結果判斷為“保留”的樣本,報告“可疑,建議隨訪”。四、梅毒血清學檢測結果解釋五、相關知識問與答1.梅毒血清學試驗的窗口期一般多久?非特異性抗體血清學試驗:如感染不足6周,該試驗可為陰性,應于感染6周后復查。特異性抗體血清學試驗:如感染不足4周,該試驗可為陰性,應于感染4周后復查。2.什么是隱性梅毒?多數(shù)患者有不安全性行為史,或性伴感染史,或多性伴史。早期隱性梅毒病期在2年內,晚期隱性梅毒病期在2年以上。無任何梅毒的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檢查梅毒非特異性抗體及特異性抗體同時陽性,腦脊液檢查無異常發(fā)現(xiàn)。3.什么是TPPA法?梅毒螺旋體顆粒凝集試驗(TPPA)是用梅毒螺旋體提取物致敏明膠顆粒,此致敏顆粒與人血清中的抗梅毒螺旋體抗體結合,產生可見的凝集反應。明膠顆粒為玫瑰紅色,便于肉眼觀察結果。TPPA是目前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和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推薦的梅毒確認方法,在所有確證試驗中應用最廣。TPPA主要靠手工操作,自動化程度非常低,一般用于篩查的再確認。4.什么是非特異性抗體生物學假陽性?與梅毒感染無關的其他因素,如急性和慢性疾病、自然組織損傷等,梅毒非特異性抗體試驗也可呈陽性反應。常見的疾病因素有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麻風病、瘧疾、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病毒性肝炎、腫瘤、其他螺旋體疾病等可引起假陽性反應。常見的生理因素有孕婦、老年人群可發(fā)生假陽性反應。大部分的假陽性滴度小于1:4。5.什么是前帶現(xiàn)象?在梅毒非特異性抗體血清學試驗(如TRUST試驗)中,由于血清抗體水平過高,抗原抗體比例不合適,而出現(xiàn)假陰性或弱陽性結果,將此血清稀釋后再做血清學試驗,出現(xiàn)陽性結果,稱為前帶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臨床上主要發(fā)生在二期梅毒患者。6.什么是血清固定?少數(shù)患者經過足量驅梅治療,梅毒非特異性抗體維持在相對恒定的低滴度狀態(tài)。判斷血清固定,應具備3個要素:流行病學病史和臨床表現(xiàn)排除復發(fā)、重新感染;連續(xù)2個隨訪周期(≥6個月)血清抗體維持在±1滴度范圍之內的低滴度水平(一般≤1:8),即變化趨勢方向不明;無實驗室的技術性和方法學誤差。7.常規(guī)梅毒血清學檢測的是IgG抗體還是IgM抗體?目前常規(guī)檢測中未區(qū)分IgG抗體和IgM抗體。六、小結梅毒的診斷應根據(jù)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xiàn)及實驗室檢查等進行綜合分析。實驗室檢查在提供關鍵的輔助性診斷指標的同時,也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干擾,存在假陽性和假陰性的可能,因此規(guī)范操作的同時也應及時加強與臨床的溝通。
李軍友醫(yī)生的科普號2023年11月04日819
0
1
-
梅毒的窗口期是什么?
張瑞麗醫(yī)生的科普號2023年11月03日503
0
3
-
梅毒治療后“血清固定”。
說起艾滋,大家都很害怕,但其實梅毒也不容小覷。與艾滋完全相同的傳播方式,傳染幾率并不算小,交叉感染也不顯見。就其從未跌出性病前三甲的地位來講,發(fā)病率是很高的。????梅毒之所以可怕,不僅在于其對身體幾乎所有臟器都有損害,而且梅毒感染后會留下終身標記(TPPA不轉陰),這就給患者以后的生活造成了很大隱患,很多治愈后的患者很害怕入職體檢、婚檢或孕檢時被查出。即使經過正規(guī)驅梅治療,一些梅毒患者不但不能轉陰,甚至滴度也不下降。這就是血清固定。血清固定不僅給患者帶來心理壓力,也給醫(yī)生造成治療困惑。到底是血清固定還是沒治愈或者再感染?????今天看了一篇上海市皮膚病醫(yī)院性病科周平玉老師的文獻,對有了新的認識:血清固定只是一種梅毒螺旋體感染過程中的特有免疫狀態(tài),與體內梅毒螺旋體數(shù)量無關,即使增加治療劑量與次數(shù),也不能改變機體非梅毒螺旋體抗原實驗(RPR)滴度不下降的結果,因此無需治療。但一般需要臨床觀察三年才能確診為血清固定。
王芳醫(yī)生的科普號2023年10月14日93
0
0
-
我的父輩,原來如此
一位老年人,不自主的抖動,入院查梅毒血清是陽性的,隨機開展一系列的檢查和治療,外送腦脊液自身免疫性腦炎抗體、病毒(單純皰疹病毒、EB病毒、巨細胞病毒)檢測均陰性,而腦脊液TPPA和RPR陽性,最終診斷為神經梅毒。神經梅毒病理表現(xiàn)多樣,因此存在多種影像改變,常見的顱腦MRI特點包括腦血管病樣改變、腦萎縮、非特異性白質病變。臨床和尸體解剖資料證實,螺旋體感染人體后3~18個月侵襲CNS。如患梅毒2年后CSF檢查仍為陰性,只有5%的患者發(fā)展為神經梅毒,如5年后CSF持續(xù)陰性,神經梅毒發(fā)生率僅為1%。通常見于病程幾個月至數(shù)年且未經治療的梅毒患者,多為慢性或亞急性病程,潛伏期短為2個月,最長可達25年。治療按照指南來吧。善于發(fā)現(xiàn),不要輕易地忽視。參考文獻綜述略
治皮醫(yī)性的馬大夫2023年10月04日116
0
0
梅毒相關科普號

吳美超醫(yī)生的科普號
吳美超 主治醫(yī)師
邢臺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第二附屬醫(yī)院
皮膚科
82粉絲7630閱讀

李群輝醫(yī)生的科普號
李群輝 主任醫(yī)師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yī)院
性病艾滋病臨床診療中心
1.2萬粉絲392.7萬閱讀

許東梅醫(yī)生的科普號
許東梅 主任醫(yī)師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yī)院
神經內科
3554粉絲29.6萬閱讀
-
推薦熱度5.0龐艷華 副主任醫(yī)師北京地壇醫(yī)院 皮膚性病科
痣 180票
hpv感染 151票
尖銳濕疣 101票
擅長:各種性傳播疾病,如高低危HPV感染(包括尖銳濕疣 ,宮頸外陰相關病變,如HSIL和LSIL等) ,尤其復雜難治及巨大尖銳濕疣,梅毒(包括妊娠梅毒)、生殖器皰疹、淋病及非淋菌性尿道炎、職業(yè)暴露后的評估、艾滋病、性病心理問題等,各種感染性皮膚?。ㄈ缙つw結核、皮膚真菌、病毒性皮膚病等),皮膚腫瘤(包括良性、惡性皮膚腫瘤)等。常見皮膚病,美容皮膚學,尤其皮膚外科學,包括淺表腫物切除術(如色素痣,皮膚纖維瘤,表皮囊腫等),各種良、惡性腫瘤的切除與修復,微創(chuàng)腋臭根治術等; -
推薦熱度4.8應作霖 副主任醫(yī)師上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南部) 皮膚科
尖銳濕疣 150票
梅毒 63票
包皮龜頭炎 27票
擅長:各種皮膚病和性病,尤其尖銳濕疣、包皮龜頭炎、梅毒,HPV病毒感染、淋病、非淋、皰疹、生殖器感染,高危風險分析,病毒性皮膚病,細菌性皮膚病,真菌性皮膚病,銀屑病,濕疹皮炎和過敏性皮膚病有豐富的診療經驗。 -
推薦熱度4.0何曉蕾 主治醫(yī)師武漢大學人民醫(yī)院 皮膚性病科
尖銳濕疣 18票
梅毒 11票
皮膚病 7票
擅長:擅長常見皮膚疾病如特應性皮炎,蕁麻疹,銀屑病等,對梅毒,淋病,尖銳濕疣等性傳播疾病也有豐富的臨床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