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內容
-
母乳不足奶粉補 3個月寶寶起濕疹
母乳是嬰兒的最佳食品,可是當母乳不足的時候,就只能添加配方奶粉了。不久前,3個月的琳琳,隨著“飯量”增大,媽媽母乳已經不夠了,無奈之下,家長只好添加配方奶粉喂養(yǎng)。沒想到的是,添加奶粉第三天,琳琳面部就出現紅色的小疹子,開始只是面部少許,隨后幾天逐漸增多并漫延到軀干、四肢,晨起還伴有咳嗽。到醫(yī)院檢查確認是濕疹,而這個過敏原就是奶粉中的牛奶蛋白。嬰幼兒的食物過敏中,更多的是來源于奶粉中的蛋白,主要表現就是濕疹。對于有家族過敏史的家庭來說,孩子濕疹的發(fā)病率更高。 喝了配方奶粉3個月寶寶起濕疹 琳琳在3個月之前一直都是純母乳喂養(yǎng),吃的白白胖胖,臉就像雞蛋白一樣光滑。雖然是女寶,但是“飯量”卻一點不輸男寶,漸漸地僅吃母乳已經不夠了,琳琳吃不飽的時候開始鬧人,還沒到添加輔食的月份,媽媽決定先給補充配方奶粉2~3個月后,再逐步添加輔食。 為了給琳琳喝上優(yōu)質的配方奶粉,媽媽可沒少費心思,精挑細選了一款認為營養(yǎng)效價高的配方奶粉。可是沒想到的是,喝完配方奶粉的第三天,琳琳的臉上就開始出現了紅色的小點點。媽媽開始并沒有當回事,以為是熱疹,又繼續(xù)喂養(yǎng)了一天,這時,琳琳的全身發(fā)起了紅色的小疹子,還伴有輕微的咳嗽。 在喂奶粉的過程中,媽媽還發(fā)現,寶寶總是往大人身上蹭,早晨起來的時候,疹子加重,吃奶時常常煩躁、哭鬧、甚至有頻繁漾奶的情況。 這是怎么了?琳琳的媽媽趕緊把孩子帶到醫(yī)院就診,幾家醫(yī)院看過后,有的診斷是濕疹,有的醫(yī)生診斷是病毒性肺炎,開出了抗生素加抗病毒的治療方案。琳琳媽媽有些猶豫,既不想給孩子使用抗生素,又怕耽誤孩子的治療,于是來到中醫(yī)兒科就診。 奶粉停后濕疹消失,過敏來自牛奶蛋白 寶寶來的時候,濕疹比較嚴重,全身都是紅色的小點點。進一步檢查發(fā)現,血常規(guī)的檢查中,除了嗜酸細胞高之外,其他都正常,結合臨床表現更進一步懷疑寶寶得的是牛奶蛋白過敏引起的濕疹,而咳嗽也是過敏引起的。 在不滿一歲的嬰兒中,濕疹的發(fā)病率比較高。有的家長看到孩子臉上起了濕疹,就認為是包裹太熱的原因。其實所有的80%以上的濕疹都是過敏引起的,濕疹又叫“奶癬”,也叫特應性皮炎,而天氣熱會讓濕疹更加明顯。許多起濕疹的寶寶還伴有呼吸道的癥狀,比如咳嗽、氣喘等,琳琳的咳嗽就是這種情況。 咳嗽很容易被誤診,當患有濕疹的寶寶,伴有咳嗽表現時,常常被診斷為病毒感染引起的。 盡管通過血常規(guī)已經基本確定琳琳是食物過敏引起的濕疹,但這只是臨床初步診斷,確診還需要通過食物回避加食物激發(fā)試驗來完成,而食物激發(fā)試驗因有風險,所以家長一般拒絕進行。 琳琳是服奶粉過敏引起的上述癥狀,因為對于1歲前的嬰兒來說,濕疹有50%都是奶粉還有雞蛋引起的。嬰兒在一歲前,接觸的食物主要就是母乳和奶粉,琳琳沒有添加其它食物,媽媽飲食比較清淡又不吃雞蛋及其它易過敏的食品,所以只能說明奶粉就是“兇手”,對于奶粉過敏最直接的判斷方法就是停掉奶粉服用氨基酸配方。 按照醫(yī)囑琳琳停掉原配方奶粉,選用氨基酸配方服用,一周后濕疹咳嗽癥狀就消失了。 琳琳食物回避后癥狀消失,也基本驗證了過敏原來自牛奶蛋白,這種情況只能改用抗過敏配方奶粉喂養(yǎng),比如氨基酸配方或深度水解配方奶作為替代品。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通過特殊工藝將牛奶中引起過敏的大分子牛奶蛋白切成小碎片后被人體吸收和利用,很少會誘發(fā)異常免疫反應,可以用于牛奶過敏寶寶的治療通常要服用上述配方3-6個月,或服用到滿12個月大小,建議琳琳先吃2個月氨基酸配方粉之后,再逐漸嘗試恢復正常奶粉。 有家族過敏史的寶寶 一歲以內可做過敏風險評估 嬰兒配方奶粉過敏,實際上是對牛奶中的蛋白過敏,也就是說,是寶寶體內的免疫系統(tǒng)對牛奶蛋白過度反應而造成的。寶寶牛奶過敏,要采取飲食回避,也就是在隨后的3-6個月寶寶及媽媽嚴格避免吃含牛奶成分的食物。不光是不能喝普通配方奶,所有含奶的食物都不能吃。所以,在給寶寶挑選食物時,媽媽們一定要看清楚食物的成分。 母乳是寶寶的低敏飲食,所有過敏兒提倡母乳喂養(yǎng)。但媽媽的飲食也要注意,寶寶牛乳過敏哺乳媽媽也不能喝牛奶及食用蛋奶食物。母乳喂養(yǎng)的寶寶雖然過敏的可能性很小,但也有發(fā)生牛奶蛋白過敏的可能,因為母乳中含有和牛乳相同的蛋白,若寶寶出現對母乳蛋白也過敏,只能服用氨基酸配方。 牛奶蛋白過敏是寶寶出生后第一年最常發(fā)生的食物過敏。在嬰幼兒添加輔食中,牛奶、另外還包括雞蛋、海產、魚蝦、小麥、黃豆、堅果、熱帶水果引起的過敏占總食物過敏的95%以上。而許多非IgE介導食物蛋白過敏通過化驗檢查難以檢出。日常喂養(yǎng)中,當寶寶食用某種食物后,出現濕疹或咳嗽,應懷疑該食物過敏。另外,對于有家族過敏史的家庭,在寶寶一歲之內可以免費做嬰兒過敏風險評估,及早知道孩子食物過敏的風險,盡早歸避,阻斷過敏進程,最大限度地避免長大后患鼻炎和哮喘的風險。 本文系稱王克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bdsjw.cn)發(fā)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王克醫(yī)生的科普號2016年10月12日7284
0
0
-
都是牛奶惹的禍?
文利平 急診室的故事 我們以一例牛奶過敏的真實病例開始我們的故事。 李**,男,18歲。主訴牛奶過敏史18年,過敏性休克2次?;颊甙霘q左右添加少量奶制品后出現速發(fā)型過敏反應,癥狀包括蕁麻疹,顏面部和喉頭水腫,皮膚接觸牛奶后也會出現接觸局部的蕁麻疹。不僅牛奶,羊奶也可誘發(fā)癥狀。此后患者一直嚴格禁食各種奶制品。2011年7月20日第一次發(fā)作休克,在外進食番茄炒蛋蓋澆飯和飲料后很快出現全身蕁麻疹、顏面部水腫,腹絞痛腹瀉,呼吸困難,意識喪失約10分鐘,大小便失禁。2015年7月13日第二次發(fā)作,晚飯在外進食芹菜炒豬肉,青椒豆干、油炸帶魚,面食(饅頭),飯后很快出現全身皮膚瘙癢,風團紅斑,顏面部和雙手腫脹,口咽部水腫,呼吸困難,心慌,窒息感,昏厥。2次發(fā)作中,患者均立即自行服用西替利嗪一片(10mg),強的松4片(20mg),效果不好。2次均送急診,查血壓及血氧均降低,立即予以腎上腺素肌肉注射后癥狀緩解。根據患者自己的分析,第一次發(fā)作可能是飲料中含有少量牛奶成分所致,第二次可能是饅頭中含有的牛奶成分所致。兩次發(fā)作過程中,患者事先并不知道這些食物中混入牛奶。在進行食物皮膚點刺過程中,常規(guī)牛奶過敏原點刺液1:10稀釋后,點刺處仍出現巨大局部反應,并出現輕微喉頭水腫,心慌,測血壓正常,立即平臥位,口服西替利嗪10毫克,休息20分鐘后癥狀好轉,皮膚反應12小時后才完全消退。查血清IgE檢查結果如下:總IgE241 KUA/L ,牛奶IgE 78KUA/L(5級),酪蛋白 55.4KUA/L(5級)。α- 乳白蛋白 20.1KUA/L (4級) ,β- 乳球蛋白21.0KUA/L(4級) 。戶塵螨IgE 24KUA/L,花粉、霉菌等氣傳過敏原皮膚試驗和IgE檢查均為陰性,其他食物包括小麥、雞蛋清、魚、花生、堅果、蝦、蟹、肉類等IgE和皮膚試驗均為陰性。 病例分析:此病表現為典型的IgE介導的速發(fā)型食物過敏反應。病史中多次發(fā)作暴露于奶制品后速發(fā)型過敏反應,皮試和血清IgE檢查均支持牛奶過敏的診斷。從過敏程度來說,屬于高度敏感患者。兩次發(fā)作均由于隱性過敏原暴露所致(含奶飲料和含奶面點),患者被動地,不經意地暴露于危險的食物過敏原。 1,對這種高度敏感的患者,微量的過敏原暴露即可導致嚴重的全身反應,本病例兩次發(fā)生癥狀的誘因都是因為在外進食時不慎進食含牛奶的食物所致。由此提示: 在進食前應仔細閱讀食品標簽; 由于無法控制食材種類,應盡可能避免在外進食; 除了“明面”上的食物過敏原,食物過敏患者應警惕“隱性”過敏原暴露和過敏原“污染”; 2.對于嚴重過敏的患者,抗組胺藥物和激素均無助于減少過敏性休克的風險,腎上腺素是出現全身過敏反應的首選用藥,應該隨身攜帶腎上腺素針劑。在我國現階段市場上無法購買到預充藥物的自注射腎上腺素筆,應隨身攜帶腎上腺素針劑和醫(yī)院開具的醫(yī)療證明,就近到醫(yī)療單位注射。值得指出的是,患者在發(fā)生癥狀的時候,首先一定不要慌張,尤其應避免到處奔跑,應立即采取平臥體位,有利于保證“司令部”中樞神經系統(tǒng)大腦的供血,以免讓自己失去控制。同時也應備用口服抗組胺藥物和支氣管擴張劑萬托林,在輕度發(fā)作者有助于緩解皮膚瘙癢等癥狀。 認識牛奶過敏 牛奶中含有多種蛋白質,其中,酪蛋白、乳清蛋白(包括α-乳清蛋白和β-乳球蛋白)占牛奶蛋白含量的80%以上,也是牛奶中的主要過敏原組分?;颊呖赡軐ζ渲械娜魏我环N蛋白組分過敏,也有可能同時對這幾種蛋白組分過敏的情況很常見。然而,很多牛奶過敏患者也會對奶中某些濃度非常低的蛋白過敏,如牛乳鐵蛋白、牛血清白蛋白和牛免疫球蛋白。有部分患者僅對這些次要過敏原組分過敏。加熱和發(fā)酵可以降低乳清蛋白的過敏原性,尤其是β-乳球蛋白,這可能是由于熱不穩(wěn)定性蛋白質在受熱變性后喪失了構象表位。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么許多患者可更好地耐受烘焙食品中的牛奶成分。但加熱不能改變酪蛋白的過敏原性,如果患者是對酪蛋白組分過敏為主,則臨床表現更重,也更有可能不耐受酸奶或高溫加工的牛奶制品。 牛奶過敏是幼兒最常見的食物過敏,據統(tǒng)計,4歲以下兒童中約2%會有牛奶過敏,其中以1-2歲的兒童為主,3歲以上的兒童的牛奶過敏患病率較低,約為0.6%??梢姡D踢^敏隨著年齡增加逐漸減輕,明確診斷的牛奶過敏成人患病率僅0.1%-0.3%,低于兒童。 牛奶過敏的本質是人體對牛奶蛋白的異常免疫應答,這些免疫應答可分為IgE抗體介導和/或非IgE抗體介導的。IgE介導的牛奶誘發(fā)性反應通常在攝入食物后的幾分鐘至2小時內迅速發(fā)生。這些反應可表現為皮膚、口咽部、上下呼吸道、胃腸道和/或心血管的體征和癥狀。反應可包括從輕微到危及生命的全身性過敏反應。在兒科及混合年齡人群中,牛奶是繼花生、堅果之后第三常見的食物誘導性全身過敏反應的觸發(fā)物,也是常見的致死性或接近致死性食物誘導性全身性過敏反應的觸發(fā)物。對于高度敏感的患者,偶然的觸碰接觸可引起局部蕁麻疹,在工作或家庭環(huán)境中吸入含牛奶液滴的(烹飪或加工)蒸汽可能會引起呼吸道癥狀。 非IgE介導的反應:通常在攝入食物超過2小時后延遲發(fā)作。主要包括: 食物蛋白誘發(fā)的小腸結腸炎綜合征:表現為攝入過敏原后2-4小時內出現嚴重的嘔吐和腹瀉,造成重度脫水、嗜睡,有時甚至還會造成休克; 蛋白質誘導的直腸炎/直腸結腸炎:表現為6月齡之前,臨床表現為帶血絲的黏液性稀便,偶爾會有腹瀉,患病嬰兒其他方面的一般狀況良好,以母乳喂養(yǎng)或標準配方奶喂養(yǎng)。牛奶和大豆是其主要致敏食物; 胃食管反流:表現為反酸、嘔吐等癥狀。目前認為可能部分患者和牛奶過敏相關; 嬰兒腹絞痛:飲食在嬰兒腹絞痛中所起的作用尚存爭議。有研究顯示,在部分患病嬰兒中,改用基于大豆或水解牛奶的配方食品或從膳食中去除牛奶后,腹絞痛癥狀有所改善,而再激發(fā)則會加重癥狀 便秘:牛奶過敏或耐受不良是嬰兒和兒童便秘的原因之一,特別是難治性慢性便秘 此外,特應性皮炎/濕疹、過敏性嗜酸細胞性胃腸道疾病 (喂養(yǎng)障礙、嘔吐、腹痛、吞咽困難和食物嵌塞等)發(fā)病機制中可能既包括IgE介導,也包括非IgE機制介導的牛奶過敏反應。 牛奶不耐受是怎么回事? 一項大型成年人群的流行病學調查中,患者自己報告的“牛奶過敏”患病率為4.3%。然而,明確診斷的牛奶過敏成人患病率僅0.1%-0.3%,遠低上述數字。自報“牛奶過敏”的人中大部分都是攝入奶或含奶制品后腹瀉、腹痛以及腸胃脹氣。實際上,這類人群多半是不耐受牛奶中的乳糖所致。腸道乳糖酶水平低是造成這些癥狀的原因,感染等造成的黏膜損傷或乳糖酶基因表達減少均可造成腸道乳糖酶水平低,以基因表達減少造成者更為常見。 對于嬰兒,母乳或者代母乳是主要食物,乳糖占其每日能量攝取量的35%-55%,乳糖攝取量隨著斷奶食物的引入而降低,并最終接近成人攝取水平(西方生活方式中通過乳糖攝取的能量約占5%左右)。乳糖消化是整個乳糖吸收過程中的限速步驟。乳糖在腸道吸收細胞的微絨毛膜上被乳糖酶水解為葡萄糖和半乳糖。在乳糖酶缺乏的個體中,高達75%的乳糖未經小腸吸收便被直接排入盲腸和結腸。乳糖在結腸內被腸道菌群轉變?yōu)槎替溨舅岷蜌錃?,產生醋酸鹽、丁酸鹽和丙酸鹽。短鏈脂肪酸在結腸黏膜被吸收,從而使不易吸收的乳糖被回收用作能量利用。新生兒的結腸通過這一機制對乳糖進行再利用,腸道乳糖酶活性較低的成人也通過這一機制來適應持續(xù)攝取乳糖。在乳糖酶缺乏的患者,乳糖會在腸道中由細菌作用下分解變成乳酸,從而破壞腸道的堿性環(huán)境,而使腸道分泌出大量的堿性消化液來中和乳酸。所以容易發(fā)生腹瀉等癥狀。 其實,牛奶不耐受在成年人其實并一定都是“病態(tài)”。乳糖不耐受跟哺乳動物“斷奶”這一生理過程有關。對哺乳動物來說,斷奶就意味著要脫離母親的懷抱,要開始獨立地面對殘酷的自然界?;谶@種原因,對母親的強烈依賴會使得他們的斷奶歷程非常的艱難,哺乳動物在自然演化和隨機試驗的過程中,找到了一條“一勞永逸”的解決辦法,這就是通過“斷奶基因”的調控,讓斷奶期的小動物體內停止生產乳糖酶。沒有乳糖酶,小動物在喝母乳后出現莫名其妙的腹瀉,如此反復多次,動物就成功的斷奶了。 作為高等動物的人類是怎么樣的呢? 人類將大型哺乳動物作為肉類來源,關到圍欄里,已經上萬年歷史,由于畜養(yǎng)牲畜非常的寶貴,數量是有限的,不可能隨意地頻繁地宰殺吃肉,牛奶及牛奶制品作為畜牧業(yè)的副產品,逐漸成為畜牧業(yè)為生人群的主要食物來源之一??脊虐l(fā)現了公元前4000多年關于人類直接飲用牛奶情景的壁畫,說明人類進食動物乳制品的歷史長達數千年歷史。在原始社會,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長,人類不得不進行大遷移。部分進入北歐苦寒之地的人類,因為得不到充足的日照,不能發(fā)展大規(guī)模的農業(yè),只能靠畜牧業(yè)來維持生存。由于不能殺這些動物來獲得持續(xù)的食物,奶制品就成為比較經濟的,優(yōu)質的食物和熱量來源,這些地區(qū)的人類族群就開始了漫長的基因突變過程。實際上,人類這一自我基因改造過程,從幾千年前開始,到現在都還沒有結束。初期的淘汰可能是比較殘酷的:部分人由于不能有效消化奶制品,身體就會比較體弱多?。ㄒ驗闆]有其他食物來源),可能就不能成功地把自己的基因傳下去。優(yōu)勝劣汰,經過這樣的一代一代的自然選擇,以畜牧業(yè)為主要生活方式的人類,終于成功地馴化了自己的斷奶基因,使得他們在成年以后仍然能夠大量進食奶類食物。這種乳糖耐受的基因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特征。這是一種比較“優(yōu)勢”的,容易傳下去的遺傳方式。而生活在其他地區(qū),例如非洲、亞洲等熱帶亞熱帶地區(qū)的人類祖先,以及美洲印第安原住民、大洋洲原住民等族群,主要發(fā)展了農業(yè)文明,由于有足夠的植物性食物獲得能量。由于氣候適宜開荒種地,安居樂業(yè)。在這樣的農業(yè)文明,乳制品并不是飲食結構中不可分割的一環(huán),也就是說,即使沒有牛奶和奶制品,也不會影響到這一族群的生存,“斷奶基因”沒有得到馴化,成年期進食乳制品后,會出現腹瀉腹痛等癥狀。 其他的導致乳糖不耐受的比較少見的疾病包括: 早產:32周之前出生的早產兒其腸道乳糖酶活性較低; 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合忍煨匀樘敲溉狈Γ币?,多見于芬蘭人群,嬰兒自出生起就存在嚴重腹瀉,這一疾病通常是致命的; 細菌過度生長或滯留綜合征:可導致小腸內膳食乳糖發(fā)酵增加,常常造成乳糖不耐受的癥狀; 炎癥:任何形式的胃腸道黏膜損傷(例如腸炎),這些損失會造成腸絨毛變扁平或腸上皮損傷; 繼發(fā)性疾病引起的乳糖不耐受,多數需要在原發(fā)病痊愈后數月才能逐漸恢復。 全球平均有75%的人成年后會出現乳糖不耐受的癥狀。因此,與其將之稱作疾病,還不如說是自然狀況更合適。由于乳糖不耐受并不被視為一種病,因此實際上采取的治療措施旨在消除癥狀,同時幫助患者適應乳糖攝取量逐步增加。 和牛奶過敏的情況不同,有乳糖不耐癥的人不是一旦攝入微量乳糖立即出現腹瀉等癥狀,而是當攝入超過一定量之后才會出現。所以大多數有乳糖不耐癥的人仍然是可以喝牛奶的,只是不能過量。比如雖然日本人九成以上有乳糖不耐受,但大多數人可以每天喝200毫升的牛奶而沒有任何不適。 作為乳糖不耐受高發(fā)人群的我們??梢圆扇〉拇胧┌ǎ?降低膳食乳糖攝取量; 使用其他營養(yǎng)素替代品以維持能量和蛋白質攝取量; 進食牛奶時,同時添加進食乳糖酶(我國已有市售產品); 維持鈣和維生素D的攝取量; 感染性腹瀉時,應暫停乳類食物過敏,因為感染將引起腸胃功能的暫時低下,乳糖酶分泌減少或活性降低,持續(xù)飲奶會引起繼發(fā)性乳糖不耐受,應等腹瀉癥狀完全緩解一段時間以后再恢復進食奶類食物; 乳糖酶在人體中如果長期不用將降低甚至消失,隨反復進食牛奶,乳糖酶將持續(xù)生成。乳糖不耐受的人應該堅持喝牛奶一段時間,可少量多次,腹瀉現象可能逐漸減輕; 食物不耐受等同于食物過敏? 近年來,經常會有患者拿著檢查報告單,說當地醫(yī)生告知,自己的鼻炎、咳嗽、濕疹、蕁麻疹等等各種癥狀,凡此種種,都是喝牛奶等食物惹的“禍”。食物IgG的陽性被有些醫(yī)生解讀為“慢性過敏”,告訴患者“這種過敏當時看不出癥狀,但是時間長了會導致損害免疫力”,建議患者長期避免進食。 然而,在按照醫(yī)生的建議避免進食牛奶以及所有奶制品數月乃至數年之后,癥狀往往并沒有好轉,有些反而加重。有些患兒因為嚴格遵從醫(yī)囑嚴格進行多種蛋白類食物禁忌,甚至導致了營養(yǎng)不良、發(fā)育遲滯、貧血等問題。有的患兒2歲時檢查雞蛋、牛奶、小麥IgG陽性,完全避免進食一年后,3歲時復查IgG,大米和西紅柿又出現陽性,孩子陷于“沒有食物可吃”的悲慘境地,家長也非常困惑和苦惱“這孩子可咋養(yǎng)”? 實際上,目前主流的變態(tài)反應學界認為食物不耐受的臨床意義并不明確,不能得到臨床實踐的證實。反而根據這個結果進行的嚴格的食物控制會帶來一些營養(yǎng)失衡(主要是蛋白質營養(yǎng))的問題,這個問題倒是在我們病人中屢見不鮮。從某種意義來說, 食物不耐受檢測的陽性率本身就“應該”高,因為腸道粘膜淋巴小結和腸系膜淋巴結生成的漿細胞主要產生IgA抗體來執(zhí)行對進食食物的免疫排除功能,同時會產生少量的sIgG入血,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吃什么,血液里就有可能能查到什么食物的sIgG,導致陽性率偏高; sIgG升高是長期暴露的結果,是逐漸形成的; 相當一部分是生理性的,不會引起不適或疾??; 不能把食物IgG陽性解讀成sIgE陽性,讓患者長期忌口,要嚴格根據病史、癥狀及體征進行綜合判斷,不要盲目地建議禁食或替代療法。 實際上,如果用“食物不耐受”在專業(yè)搜索引擎上進行文獻檢索,主要指的是“乳糖不耐受”。如前文所述,乳糖不耐受,并不是對牛奶蛋白的不耐受,而是對乳糖這種糖類的消化功能方面因為遺傳進化方面的問題不能耐受,出現的癥狀也主要是腹瀉腹痛,并不是典型的速發(fā)型過敏癥狀。 因此,這個“食物IgG陽性”=“食物不耐受”=“食物過敏并應該采取嚴格忌口措施”的解讀方式有偷換概念之嫌。尤其是在某些診所診斷患兒牛奶、雞蛋等食物“不耐受”的比例高達80%以上,則肯定是有誤導之嫌疑,造成極大的臨床混亂狀態(tài),患者及家屬的困惑。 附錄: 乳糖不耐受癥在不同人群中的比例 耐受乳糖的變異基因為顯性基因,即在兩個等位基因中,只要有一個顯性基因,則表現顯性性狀,即耐受乳糖。只有當兩個等位基因都為隱形的不耐乳糖基因時,才會表現為乳糖不耐受。 人群 取樣人數 不耐比例 等位基因頻率 瑞典人 N/A 2% 0.14 澳大利亞白人 160 4% 0.20 瑞士人 N/A 10% 0.316 美國白人 245 12% 0.346 芬蘭人 134 18% 0.424 非洲圖西人 N/A 20% 0.447 非洲富拉(Fula)人 N/A 23% 0.48 非裔美國人 20 75% 0.87 澳大利亞原住民 44 85% 0.922 非洲班圖(Bantu)人 59 89% 0.943 華人 71 93% 0.964 泰國人 134 98% 0.99 印第安人 24 100% 1.00
文利平醫(yī)生的科普號2016年10月08日25638
13
25
-
【濕疹】【特應性皮炎】令人困擾的食物過敏
【濕疹】【特應性皮炎】令人困擾的食物過敏什么是食物過敏?食物過敏是免疫機制介導的是無不良反應。全球兒童食物過敏的患病率為6-8%,成人患病率為3.5-4%。特應性皮炎患兒的食物過敏患病率40%左右,明顯高于其他兒童。最常見的食物過敏有2種類型:1.速發(fā)型:進食后幾分鐘-2小時之內出現;2.遲發(fā)型:進食后幾小時-幾天出現。常見的食物過敏的表現分為:消化道、呼吸道、皮膚。可以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咳嗽、憋氣、呼吸困難,可以表現為皮膚瘙癢、風團、水腫等。最常見的食物過敏源是什么?以下8種食物過敏源最常見:牛奶、雞蛋、魚、小麥、大豆、花生、甲殼類海鮮、堅果。特應性皮炎寶寶最常見的過敏源是:牛奶、雞蛋、小麥、大豆。食物過敏如何診斷?食物過敏的診斷是非常復雜的,需要專業(yè)醫(yī)生的指導,聯合各種診斷工具綜合共同分析的:1. 病史:例如家長們觀察到寶寶吃了雞蛋后,很快出現皮膚發(fā)紅,瘙癢,這是診斷速發(fā)型食物過敏的重要線索。2. 診斷試驗:①皮膚點刺試驗:將含有各項常見食物過敏源的液體分別點刺在寶寶的前臂上,20分鐘后觀察局部皮膚有無紅腫。②特應性皮膚斑貼試驗:將含有各項常見食物過敏源的特制膠布貼敷在寶寶的上背部,48小時后取下,72小時觀察局部皮膚有無紅腫。③口服食物激發(fā)試驗:對于曾經發(fā)生過嚴重食物過敏反應的寶寶來說是有風險的,一定只能在正規(guī)醫(yī)院醫(yī)生的監(jiān)護下進行。④血清特異性IgE(sIgE)檢測:當寶寶皮炎廣泛無法進行皮膚試驗,或者處于高度敏感狀態(tài)使皮膚試驗具有一定風險,或者寶寶服用抗過敏藥物影響皮膚試驗結果時,可以考慮抽2-3ml的靜脈血行sIgE檢測。3. 飲食回避:嚴格回避可疑食物2-4周(不超過6周),如果皮炎明顯改善,則高度懷疑該種食物過敏,繼續(xù)回避,半年或一年后復查;如果皮炎沒有明顯改善,則可以繼續(xù)食用。食物過敏如何治療?1.嚴格回避過敏食物。以牛奶為例,牛奶及奶制品(酸奶、奶糖、冰淇淋、蛋糕等)均需要回避,并選擇牛奶的替代品。對于真正牛奶過敏的寶寶,是不能使用部分水解奶粉進行喂養(yǎng)(部分水解奶粉主要用于預防牛奶過敏)。對于市場上大豆配方奶粉和羊奶配方奶粉,寶寶也是同樣有可能會發(fā)生食物過敏的,因此不建議使用。真正牛奶過敏的寶寶推薦用深度水解奶粉喂養(yǎng),其中仍然有10%的寶寶不能耐受,此時氨基酸配方奶粉是最佳選擇。2.如果進食過敏食物后皮膚瘙癢紅斑,可以在醫(yī)生指導下服用抗過敏藥物以減輕癥狀。3.嚴重的食物過敏,是需要立即送往醫(yī)院急診科處理的哦。食物過敏能好嗎?寶寶的食物過敏存在自然脫敏。對于牛奶、雞蛋、小麥、大豆,80%過敏寶寶到了學齡期可以改善。而對于花生、堅果、魚、甲殼類海鮮,食物過敏可能要持續(xù)終生。食物過敏需要治療嗎?食物過敏隨著年齡增長會逐漸過渡到特應性皮炎、過敏性哮喘、過敏性鼻炎,這種隨年齡增長過敏反應逐漸加重的趨勢稱為過敏進程,因此不能聽之任之,積極治療才能改善寶寶長期的生存質量。食物過敏Tips對于濕疹和特應性皮炎的寶寶而言,疾病的病因非常復雜,食物過敏只是其中一個刺激加重因素。作為醫(yī)生和家長而言,不能把目光單純地聚焦在食物過敏上,只有綜合性的治療和護理才能保障寶寶健康、快樂的成長。本文系孫晨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bdsjw.cn)發(fā)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孫晨醫(yī)生的科普號2016年09月14日6111
0
8
-
牛奶蛋白過敏的診斷
牛奶蛋白是大多數嬰兒接觸的第一個異體蛋白,因而牛奶蛋白過敏往往是最早出現的嬰兒食物過敏。嬰兒牛奶蛋白過敏與其他食物過敏一樣,臨床癥狀表現多樣,可累及胃腸道、皮膚、呼吸道,以及出現全身癥狀。 輕/中度牛奶蛋白過敏常見有溢奶、嘔吐、腹瀉、便秘、大便帶血等胃腸道癥狀,但無生長不良和貧血;有過敏性皮炎、嘴唇或眼瞼水腫、蕁麻疹等皮膚癥狀;有流鼻涕、慢性咳嗽、喘息等呼吸道癥狀;還會有持續(xù)哭鬧、腸絞痛(每天哭鬧>3小時,持續(xù)>3周)。 重度牛奶蛋白過敏則癥狀更嚴重,常由于腹瀉、溢奶、嘔吐、拒絕進食、大便出血中到大量等胃腸道癥狀而導致生長不良,并伴有血紅蛋白降低、蛋白丟失性腸病等;也可因嚴重的過敏性皮炎而導致生長不良及低蛋白血癥;并會出現嚴重的喉水腫等呼吸道癥狀,以及過敏性休克等全身反應。 嬰兒牛奶蛋白過敏的診斷也主要依賴于臨床表現。大多數嬰兒牛奶蛋白過敏為IgE介導的過敏反應,于接觸牛奶后即刻出現皮膚、消化道、呼吸道癥狀;少數嬰兒為非IgE介導的過敏反應,延遲出現反應,并且以消化道癥狀為主。 對于疑似IgE介導牛奶蛋白過敏嬰兒,可以行皮膚點刺試驗或血清特異性IgE檢測,同時回避牛奶蛋白1~2周。 對于母乳喂養(yǎng)嬰兒,母親應嚴格回避牛奶蛋白,同時繼續(xù)母乳喂養(yǎng);而對于配方奶喂養(yǎng)嬰兒,應給予氨基酸配方奶喂養(yǎng)。經限制牛奶蛋白1~2周后,如嬰兒癥狀無改善,則排除牛奶蛋白過敏,恢復飲食;而如嬰兒癥狀有明顯改善,則大致肯定牛奶蛋白過敏,需要進一步行開放性食物激發(fā)試驗。如食物激發(fā)試驗陰性,則排除牛奶蛋白過敏,恢復飲食;而如食物激發(fā)試驗陽性,則確診為牛奶蛋白過敏,需要繼續(xù)回避牛奶蛋白,給予氨基酸配方奶或深度水解配方奶喂養(yǎng)。 對于疑似非IgE介導牛奶蛋白過敏,需要限制牛奶蛋白,以氨基酸配方奶喂養(yǎng)2~4周。如經氨基酸配方奶喂養(yǎng)2~4周后癥狀無改善,則排除牛奶蛋白過敏,恢復飲食;而如癥狀有明顯改善,則需經開放性食物激發(fā)試驗進一步確診。如開放性食物激發(fā)試驗陰性,則排除牛奶蛋白過敏,恢復飲食;而如開放性食物激發(fā)試驗陽性,則確診為牛奶蛋白過敏,需要繼續(xù)回避牛奶蛋白,給予氨基酸配方奶或深度水解配方奶喂養(yǎng)。
劉軍醫(yī)生的科普號2016年08月05日5476
0
2
-
判斷孩子牛奶過敏的簡單方法
存在牛奶蛋白過敏的常見情況有以下情況: 1,如吃普通奶粉后皮膚短時間內出現血管神經性水腫、嘔吐、出現大范圍濕疹等為表現。 2,慢慢出現大范圍濕疹、便血、肛門出血等為表現。 3,慢性腹瀉、便中帶血、或打嗝放屁腹脹明顯,生長緩慢表現。 4,早期出現喘息,或反復感染或咳嗽長期遷延不愈,但抗過敏治療有效。 有沒有簡單的方法判定孩子可能是牛奶蛋白過敏(CMPA)?這個實驗就叫診斷性回避試驗。 只要懷疑CMPA,家長可以進行診斷性回避試驗:立即停止嬰幼兒食物中的牛奶及制品。更換氨基酸奶粉(如紐康特)?;乇軙r間常建議為2~4周。如果看到效果,牛奶蛋白過敏的診斷就基本確定了。 牛奶蛋白過敏了,能吃羊奶粉嗎?對人工喂養(yǎng)兒來說,如果確診為牛奶蛋白過敏,應嚴格禁止食用牛奶為基質的配方粉、含牛奶蛋白的輔食及其它奶制品,如羊奶等?;乇芷陂g的食物應是深度水解配方。但有19%的孩子有可能還是會過敏。 對嚴重過敏或危及生命的表現者,還是首選氨基酸配方粉。對6個月以上嬰兒,確實不能接受氨基酸的味道或不能承受氨基酸粉的費用,可選豆基配方。若2周內癥狀沒有改善,說明嬰兒對豆基配方也過敏,只能選擇氨基酸粉。 對2歲以上幼兒或兒童,回避期間食物應為固體食物和不含牛奶蛋白的液體食物。應嚴格避免羊奶及制品,因羊奶與牛奶蛋白之間有高度交叉過敏性。一定要注意隱藏于食物中的過敏原。 據悉,牛奶蛋白過敏的孩子不是終身存在的,75%在3歲左右能夠好轉。 孩子是否真正的牛奶過敏,有條件的話,還是在醫(yī)生指導下做一些化驗,比如血常規(guī),過敏源檢測,這些都是不可缺少的試驗。當然,實驗室檢查如果是陰性,也不能完全排除過敏。 牛奶蛋白過敏有特效的治療方法嗎?忌口是一個重要的治療手段之一,但是要看到效果需要一個過程,至少2到4周以上,不能太急躁。很多家長吃了幾天,覺得沒效果,就認為醫(yī)生的診斷有問題。世界上沒有神醫(yī),更沒有神藥,藥到立即病除的藥物是不可能有的。 家長的配合是至關重要的!孩子的身體是有智慧的,孩子不愛吃的食物不要強求孩子吃,越小的孩子靈性越高。牛奶蛋白過敏的治療對大多數的家長來說都是持久戰(zhàn),需要家長的配合,家長要多觀察,記錄食物日記很重要,尤其是要開始添加輔食時,要認真做好記錄,發(fā)現有過敏的食物及時回避,避免嚴重過敏反應發(fā)生!同時定期到專科醫(yī)生那里復診,聽取醫(yī)生的營養(yǎng)指導建議。 本文系蔡雪梅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bdsjw.cn)發(fā)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蔡雪梅醫(yī)生的科普號2016年05月19日31088
1
2
-
嬰兒牛奶蛋白過敏
【什么是牛奶過敏】 牛奶過敏(cow’s milk allergy, CMA)是人體對一種或幾種牛奶蛋白質發(fā)生的免疫學反應,是嬰兒最常見的食物過敏問題。 【為什么嬰兒容易對牛奶過敏】 嬰兒牛奶過敏發(fā)生率高達2%~7.5% 。嬰幼兒腸道屏障發(fā)育不成熟、免疫系統(tǒng)發(fā)育不完善,加之某些嬰兒本身存在特應性遺傳背景,因此極易發(fā)生牛奶過敏。 【牛奶過敏的常見癥狀】 牛奶過敏主要表現為以下三個系統(tǒng)的癥狀:皮膚、胃腸道、呼吸道。皮膚過敏癥狀往往表現為濕疹、風疹、紅疹;胃腸道過敏癥狀表現為腹瀉、便秘、嘔吐、胃食道返流;呼吸道過敏癥狀表現為氣喘、咳嗽、呼吸困難等。92%牛奶過敏嬰兒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癥狀。 【牛奶過敏的危害】 牛奶過敏常導致嬰兒生長發(fā)育遲緩,Isolauri E等研究納入100例1~17個月牛奶過敏嬰兒,評估其生長發(fā)育狀況,結果顯示,與健康嬰兒相比,牛奶過敏嬰兒生長發(fā)育顯著滯后。Roberts G等研究表明,食物過敏是誘發(fā)哮喘的一個危險因素。 【牛奶過敏的診斷】 牛奶過敏的診斷是富有挑戰(zhàn)性的,牛奶過敏的癥狀往往沒有特異性,特異性癥狀即指有該癥狀出現即可確診為某疾病。皮膚點刺試驗、血清過敏原檢測只評估IgE的水平,而50%以上的牛奶過敏是非IgE介導的,目前缺乏可信賴的檢測方法。這也可以解釋,為什么有些臨床醫(yī)生懷疑寶寶為牛奶過敏,查過敏原檢測卻顯示正常。 診斷牛奶過敏原的金標準為:食物回避試驗2~4周+開放性食物激發(fā)試驗。嚴格回避牛奶及其奶制品2~4周,如果過敏癥狀緩解;恢復全牛奶蛋白配方,癥狀復現,即明確診斷牛奶過敏?;乇芷陂g推薦食用氨基酸配方粉。 注意:開放性食物激發(fā)試驗由于存在一定的嚴重過敏反應的風險性,且操作流程復雜、建議只應用于少數條件完備的過敏診斷中心;如果IgE檢驗已為陽性,則無需進行食物開放性激發(fā)試驗即可診斷。 【牛奶過敏的飲食管理】 1.回避牛奶食品+游離氨基酸配方至少6個月,或者9-12個月齡; 2.6個月后,或者9-12個月齡后逐步嘗試轉換深度水解配方,再逐漸過渡至普通配方奶粉。 3.一旦確診牛奶過敏,建議回避牛奶食品至少6個月,回避期間推薦游離氨基酸配方,而不是羊奶、豆奶、深度水解蛋白,因為其對牛奶交叉過敏率分別為90%、50%、29.7%。
雷勇醫(yī)生的科普號2016年03月30日4684
1
4
-
寶寶食物過敏?是不是因為吃了這些!
又是一年春來到,大自然呈現一片欣欣向榮之景時,有的媽媽卻在心里犯起了嘀咕,都已經小心翼翼喂養(yǎng)了,為何寶寶還會食物過敏呢①理論上而言,只要是含有蛋白質的食物,都有可能引發(fā)過敏。一方面,小寶寶由于胃腸道黏膜的保護功能尚未完全發(fā)育成熟,外來的蛋白極易被通過,會被機體當做“異物”進行抵抗誘發(fā)過敏反應;另一方面,寶寶的免疫功能不完善,相較于大人而言,容易發(fā)生過敏現象;還有一方面,缺鈣會增加血管的通透性,誘發(fā)濕疹蕁麻疹。因此,寶寶每天口服益生菌,能增強寶寶的免疫力,促進腸道消化吸收功能,改善過敏癥狀。 另外一種食物過敏與蛋白質無關,是由于人體對某些食物的特殊成分無法適應而引起的。例如有人吃草莓、巧克力、貝類食物等會出現皮膚過敏,不新鮮的海產會大量產生組織氨,即使是健康的人也會易發(fā)過敏 寶寶過敏有哪些癥狀?消化道過敏:腹痛、腹脹、惡心、嘔吐、黏液狀腹瀉、便秘、腸道出血、口咽部瘙癢等。 皮膚過敏:蕁麻疹、風疹、濕疹、紅斑、瘙癢、皮膚干燥、皮膚鱗狀、眼皮腫脹、嘴唇腫脹等。 呼吸系統(tǒng)過敏:流鼻涕、打噴嚏、鼻塞、眼淚汪汪、支氣管炎、不斷發(fā)生耳部感染、久咳不愈、胸部發(fā)出聲響、氣喘、咳嗽等。 神經系統(tǒng)過敏:有時一些征兆比較輕微,不易被媽媽們察覺。例如暴躁、焦慮、夜晚易醒、啼哭、頭痛、肌肉及關節(jié)酸痛、易怒、過于好動、體重增加緩慢等。 本文系馬艷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bdsjw.cn)發(fā)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馬艷醫(yī)生的科普號2016年03月29日4637
3
0
-
過敏的寶寶能打預防針嗎?
在臨床經常遇到“過敏的寶寶能打預防針嗎?”這個問題。首先,牛奶蛋白過敏不是預防接種的禁忌癥。且目前國內外尚無嚴重不良反應的報道。隨診科技的進步,疫苗的生產工藝在不斷的改進,目前國內生產的疫苗僅少數在生產過程中采用了牛奶或乳糖作為穩(wěn)定劑或乳化劑,或用雞胚細胞培養(yǎng)生產。含有牛奶成分或用雞胚細胞培養(yǎng)的有:以乳糖作為穩(wěn)定劑的有:流腦,輪狀病毒;含牛奶的疫苗有:口服脊髓灰質炎疫苗(口服糖丸);用雞胚細胞培養(yǎng)的疫苗有:麻疹,腮腺炎,麻疹-腮腺炎疫苗,麻疹-風疹疫苗,麻風腮三聯疫苗,流感。牛奶或雞蛋過敏的寶寶,在接種以上疫苗時,建議觀察30分鐘至1小時。流感疫苗的雞胚濃度較高,對雞蛋有速發(fā)過敏的寶寶,不建議接種!參考文獻:Clin Transl Med.2015 Feb 14;4:3. doi: 10.1186/s40169-014-0043-0.Nutr Res.2011 Jan;31(1):61-75. doi: 10.1016/j.nutres.2011.01.001.本文系楊敏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bdsjw.cn)發(fā)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楊敏醫(yī)生的科普號2016年03月13日21710
3
11
-
寶寶牛奶過敏該怎么喂養(yǎng)?
寶貝Q, 2月齡,人工喂養(yǎng),睡不安,出現皮疹一月余;母親有過敏性鼻炎史。寶貝R,4月齡,混合喂養(yǎng),吐奶、便秘、肛周皮疹,體重增幅不及格等。兩患兒做牛奶皮膚點刺試驗、血清牛奶特異性IgE抗體測定均呈陽性,醫(yī)生初步考慮牛奶蛋白質過敏(CMPA),建議牛奶回避試驗。食物過敏,指食物攝入后,引發(fā)機體產生異常免疫反應,導致生理功能紊亂、組織損傷,出現一系列臨床癥狀,如進食牛奶引起的CMPA。0~1歲的寶寶,由于腸道黏膜免疫系統(tǒng)尚未成熟,最容易對外來蛋白質產生過敏反應。嬰兒過敏性疾病是一個不斷進展的過程,由過敏性皮炎發(fā)展到過敏性鼻炎或過敏性哮喘的幾率可高達80%。牛奶蛋白質過敏(CMPA)的表現臨床表現因人而異,常見如下:1.皮膚癥狀 丘疹、紅斑、糜爛、水腫、風團、瘙癢。2.胃腸道癥狀 嘔吐、拒奶、腹瀉、便秘、便血。3.呼吸道癥狀 流涕、中耳炎、喘鳴、咳嗽、氣促。4.眼部癥狀 眼癢、流淚、眨眼、眼球充血。5.全身癥狀 唇或眼瞼部的血管神經性水腫;持續(xù)的不安和腹痛≥3天/周,持續(xù)3周以上;生長發(fā)育落后;嚴重者可出現過敏性休克。如果排除感染等其它因素,同時出現一個或以上上述癥狀時,就應當懷疑發(fā)生了食物過敏。特殊配方奶介紹1. 氨基酸配方奶 完全由游離氨基酸按一定配比制成,不含肽鏈,所以沒有免疫原性。2. 深度水解配方奶 由2~5個氨基酸分子組成的短肽鏈,顯著降低了抗原性。3. 部分水解配方奶 由18個以上的氨基酸分子組成的中短肽鏈,抗原性有所降低。4. 大豆蛋白配方奶 以大豆為原料制成,不含牛奶蛋白,其他基本成分同常規(guī)配方奶。治療CMPA的最佳方法是回避牛奶蛋白,同時給予低過敏原性配方替代治療,以提供生長所需的能量及營養(yǎng)。1.人工喂養(yǎng)兒發(fā)生CMPA 首選氨基酸配方奶,其次為深度水解配方奶(因為約有10%CMPA嬰兒對深度水解配方也不能耐受),一般2~4周可見效,喂養(yǎng)至2歲。2.母乳喂養(yǎng)兒發(fā)生CMPA 繼續(xù)母乳喂養(yǎng),但母親需回避牛奶及其制品;并在斷母乳后給予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或氨基酸配方奶替代。嚴重CMPA患兒,母親飲食回避無效時,直接采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或氨基酸配方奶替代。3.注意事項(1)由于大豆與牛奶間存在交叉過敏反應,而且營養(yǎng)成分不足,一般不建議首選大豆蛋白配方奶進行治療;對于大于6月齡嬰兒,如果能耐受大豆,大豆配方奶可作為牛奶的替代品;(2)其他動物奶,考慮營養(yǎng)因素及交叉過敏反應的影響,不推薦采用未水解的驢乳、羊乳等進行替代治療;(3)部分水解配方奶,其抗原性雖然較普通配方奶小,但不宜用于治療;(4)牛奶蛋白回避通常需持續(xù)到2歲,在決定是否恢復常規(guī)飲食前應進行再評估;(5)對于幼兒,由于回避牛奶飲食,可能導致脂肪及必須脂肪酸的攝入減少,建議膳食中加入充足的植物油如大豆油、玉米油。CMPA預后CMPA預后良好,約55%的 CMPA嬰兒1歲之內可耐受牛奶,>75%于3歲之內可耐受,>90%于6歲之內可耐受。參考文獻:2012年8月歐洲兒科胃腸、肝病和營養(yǎng)學會,《兒童牛奶蛋白過敏的診斷方法和治療原則》2013.03.中華兒科雜志 《中國嬰幼兒牛奶蛋白過敏診治循證建議》2019.03.中華兒科雜志《兒童食物過敏的營養(yǎng)管理》
李介民醫(yī)生的科普號2016年03月13日10383
1
1
-
食物是預防寶寶過敏的第一道防
食物是每天都要吃的,食物也是嬰幼兒最常見的過敏原。怎么樣保證寶寶發(fā)育需要的營養(yǎng),又不引起過敏性疾病呢?首先,我們應該清楚兩點:第一,食物過敏并不是食物本身的問題。食物過敏只發(fā)生在少數過敏體質的病人。嬰兒因為剛來到這個世界,對很多的物質沒有耐受,所以容易出現過敏,尤其是食物過敏。第二,只有很小一部分食物會引起嚴重的過敏反應。對于嬰幼兒來說,牛奶、雞蛋白、魚、花生、黃豆、堅果是常見的過敏原。食物過敏會有哪些表現呢?食物過敏最常表現為濕疹、大便稀或干結,甚至可能出現食物誘發(fā)哮喘、結腸炎等疾病。食物過敏可以通過一些正確的方法得到避免或緩解。首先,我們推薦母乳喂養(yǎng)至少到6月。因為母親攝入的異種蛋白(包括植物蛋白和/或動物蛋白)通過人體的消化分解,大分子蛋白變成了小分子蛋白或氨基酸,其致敏性大幅度降低或消失,很難導致過敏。但是,如果乳母大量進食高蛋白食物,人體不能充分的吸收分解,乳汁也可以引起過敏。其次,正確的添加輔食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不能機械的按照“456,魚蛋肉”這樣的順序添加。有食物過敏的孩子,可以先添加豬肉、雞肉這些不太容易過敏的食物,而雞蛋、牛奶稍后添加;添加輔食時,需要逐步添加,建議每周添加一種食物,同時保證添加的食物都是單一的品種,不要添加混合性食物,譬如“胡蘿卜雞蛋米粉”這種多種材質混合的食物,這樣就能有效的觀察嬰兒對這種食物是否有過敏反應。如果是母乳喂養(yǎng),母親也應該注意飲食控制,。通過上述的輔食添加試驗或過敏原檢查發(fā)現寶寶對某種食物過敏,在不影響營養(yǎng)供給的前提下,建議停用該種食物及含有該食物成分的食品。一般停用的時間至少3月。如果是母乳喂養(yǎng)的母親,也應該停用該食物。對牛奶過敏的寶寶必須停掉普通配方的奶粉,可以根據寶寶的年齡及對牛奶的過敏程度,選擇氨基酸配方牛奶或深度水解/適度水解配方牛奶。前者完全沒有蛋白質,不會引起過敏;后者通過工藝去除了大部分或部分大分子蛋白質,減輕了過敏反應,同時又留有少量的蛋白質刺激人體產生食物耐受。
韋祝醫(yī)生的科普號2016年02月28日1945
1
0
相關科普號

申紅日醫(yī)生的科普號
申紅日 主任醫(yī)師
山西省兒童醫(yī)院
消化內科
703粉絲14.9萬閱讀

文利平醫(yī)生的科普號
文利平 副主任醫(yī)師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yī)院
變態(tài)(過敏)反應科
1萬粉絲63.6萬閱讀

石潤海醫(yī)生的科普號
石潤海 主任醫(yī)師
泉州市婦幼保健院
小兒消化科
6458粉絲18.2萬閱讀
-
推薦熱度5.0湯衛(wèi)紅 主任醫(yī)師杭州市兒童醫(yī)院 兒內科
小兒肺炎 33票
小兒胃炎 25票
小兒支氣管炎 21票
擅長:兒內科各種疾病及疑難雜癥的診治、兒童胃腸道疾病、過敏性疾病、小兒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小兒肺炎、心肌炎、小兒胃炎、牛奶蛋白過敏、兒童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乳糖不耐受、急慢性腸炎、腹瀉病、便血病、再發(fā)性嘔吐、過敏性紫癜、癲癇、腦癱、腦發(fā)育不良、腦炎,多動癥、抽動癥、急慢性腎炎、IgA腎病、腎病綜合征,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貧血等小兒血液系統(tǒng)疾病,手足口病、水痘、麻疹等傳染性疾病,皮炎、濕疹,新生兒黃疸和先天性甲狀腺低下各種常見病和遺傳代謝性疾病,矮小癥和性早熟等診斷和治療,并擅長小兒胃腸鏡技術,內鏡下腸息肉切除術。 -
推薦熱度4.9劉波 副主任醫(yī)師重慶醫(y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yī)院 消化科
小兒腹瀉 14票
牛奶蛋白過敏 7票
小兒消化不良 2票
擅長:兒童消化系疾病診治和兒童內鏡的檢查及治療,如:兒童嘔吐、腹瀉和便血,牛奶蛋白過敏,繼發(fā)乳糖不耐受、幽門螺桿菌感染等,兒童胃鏡、小腸鏡和結腸鏡的檢查以及內鏡下手術,包括內鏡下息肉切除、消化道異物取出、消化道狹窄支架植入、黏膜剝離等等。 -
推薦熱度4.9劉海燕 副主任醫(yī)師西安交大二附院 小兒內科
小兒咳嗽 49票
小兒哮喘 39票
小兒鼻炎 27票
擅長:兒童常見呼吸與過敏性疾病,尤其擅長兒童牛奶蛋白過敏,兒童支氣管哮喘,慢性咳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