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軍友副主任醫(yī)師 蘭州大學第二醫(yī)院 皮膚科 一、使用方法 0.5%馬來酸噻嗎洛爾滴眼液外用,每天 3 次間隔 6~8 h 1 次(早、中、晚各 1 次),將藥液滴在脫脂棉或 1~2 層紗布上,使之均勻浸濕,敷于瘤體表面,保持濕潤狀態(tài) 5~15 min(根據瘤體厚度和治療反應而定)。使用時,盡量避免藥液滴入或滲入眼內或生殖道內。 二、治療后反應:0.5%馬來酸噻嗎洛爾滴眼液外用后 3 天~3 周起效 , 平均起效時間為 8 d, 治療有效率為88.9%,對薄的 、表淺型血管瘤效果最好 。 治療后 1個月,瘤體張力均有不同程度降低,顏色變淡,體積縮小,原有潰瘍者滲出減少、創(chuàng)面縮??;用藥后 3 個月,病灶變化更加明顯;以后血管瘤逐漸縮小,顏色繼續(xù)變淺。 三、停藥指征:血管瘤完全或基本消失。2021年11月13日
2234
0
0
-
朱曉爽副主任醫(yī)師 河南省人民醫(yī)院 血管瘤外科 起初,遇到寶寶長紅色胎記,家長并不知道紅胎記會給寶寶帶來什么影響,只覺得長在面部裸露的部位可能影響孩子心理健康。于是在網絡各種關鍵詞搜索紅胎記是什么?是鮭魚斑、血管瘤、還是鮮紅斑痣呢? 看完此篇文章,或許可以幫你初步判斷寶寶“紅胎記”是哪種疾病哦! 鮭魚斑 如果長在這些部位的紅胎記,如:額頭中間呈V字型的紅斑,枕后部位分布,眼瞼或人中部位的紅斑,我們稱這種紅胎記為“鮭魚斑”,是一種長在特殊部位的“鮮紅斑痣”。 早期只需要觀察即可,并且大多數(shù)在2歲內可自行消退。如2歲~5歲之間還未完全消退,可采用海姆泊芬光動力進行治療或采用激光進行控制。 血管瘤 而有些紅胎記會在孩子出生后1周或數(shù)周出現(xiàn),表現(xiàn)為淡紅色斑片,1~3個月內迅速生長,甚至會突出皮膚表面,形成草莓狀瘤體。大部分血管瘤1歲左右停止生長,并逐漸自行消退。 這種突出皮膚表面的紅胎記就是“血管瘤”。它是一種先天性良性腫瘤,是由于血管內皮細胞的過度增殖。按壓不易褪色,不過大部分血管瘤可以自行消退,但即便自行消退,也可能在患處部位留下難以消退的色素沉著或瘢痕等癥狀,建議積極治療。 普通的嬰幼兒血管瘤一般治療難度不大,可采用脈沖染料激光、局部藥物外敷或口服藥物等方式進行治療。 鮮紅斑痣 鮮紅斑痣一般出生時或不久后出現(xiàn),極少部分為后天發(fā)生。常發(fā)生于頭面頸部,小部分也可長在四肢或身體其他部位。它是一種先天性毛細血管畸形,為邊緣清晰而形狀不規(guī)則的紅斑片,按壓出現(xiàn)褪色或不完全褪色的現(xiàn)象。 紅斑的深淺程度也會受氣溫、情緒、運動等因素影響。鮮紅斑痣一般不會自行消退,并且隨著年齡的增長,顏色逐漸加深、皮損增厚,部分嚴重的病變可能導致結節(jié)樣增生,這會嚴重地影響紅友的身心健康,建議盡早治療。目前可采用海姆泊芬光動力或脈沖染料激光治療,而海姆泊芬光動力治療效果總體優(yōu)于脈沖染料激光。 如發(fā)現(xiàn)寶寶長紅色胎記,建議父母帶孩子先到正規(guī)的三甲醫(yī)院進行確診是鮭魚斑、血管瘤還是鮮紅斑痣。待醫(yī)生確診后再決定孩子要不要接受治療并根據疾病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盡早治療干預疾病進一步發(fā)展,以免紅胎記對孩子的身體、心理造成嚴重的影響。2021年10月25日
1433
0
0
-
成偉副主任醫(yī)師 北京兒童醫(yī)院 小兒血管外科 對于嬰幼兒血管瘤的治療方法較多,常見的有手術切除、激素或平陽霉素注射、激光、冷凍、同位素貼敷治療、口服藥物及外涂藥物治療等。某些被證實對兒童有較大不良反應的治療方法,目前已被血管瘤??漆t(yī)師摒棄,如冷凍、同位素貼敷、注射平陽霉素等等。外用噻嗎洛爾滴眼液濕敷已成為嬰幼兒淺表型血管瘤治療的首選方案之一。 然而噻嗎洛爾滴眼液外用治療嬰幼兒淺表型血管瘤,其在實際應用中由于使用不便,部分患者家屬改敷為涂,而且藥物保持創(chuàng)面濕潤的時間也各不相同,因而呈現(xiàn)的療效也不同。研究表明同樣的用藥頻率,單次用藥時間比較長的效果,優(yōu)于作用時間短的方式;同樣采用外涂藥物的方式,隨著用藥頻率的增加,療效也增加。但是當用藥達到一定頻率后(每天6次),即使增加用藥次數(shù)也不會再改善療效,故而推薦患兒家長采用至多每天6次的外涂或者4~5次的濕敷來保障獲得最佳的治療效果。 另外,馬來酸噻嗎洛爾滴眼液治療淺表型嬰幼兒血管瘤,雖然通過這一方法,患兒方便且能保證臨床療效,但缺乏與皮膚接觸時間較長的劑型,是治療上的一大痛點。目前有專家推薦使用一種液體敷料和噻嗎洛爾滴眼液混合后使用,該方案可使噻嗎洛爾滴眼液成為穩(wěn)定的凝膠態(tài),顯著提升了藥物在皮膚上的接觸時間,增加了單位時間內的藥物吸收,且還具有一定的皮膚創(chuàng)面保護作用。2021年10月11日
1850
0
6
-
成偉副主任醫(yī)師 北京兒童醫(yī)院 小兒血管外科 2008年,法國的Leaute -Labreze 等學者首次報道了將口服普萘洛爾用于嬰幼兒血管瘤的治療并取得較好療效。該研究經報道后,迅速引起全世界學者的廣泛關注及認可。 近年研究表明,普萘洛爾作為一種非選擇性β受體阻滯劑,通過收縮血管、抑制血管生成、誘導細胞凋亡等作用方式,影響血管瘤的生長。 但是口服普萘洛爾系統(tǒng)性給藥方式存在一定的不良反應,包括心動過緩、低血壓、支氣管痙攣、低血糖、嗜睡或失眠、夢魘、食欲降低、發(fā)汗等等。并且用藥患兒需要定期復查肝腎功能、心肌酶等。且普萘洛爾口服后有肝臟首過效應強 ,生物利用度低,個體差異大,容易與其他藥物發(fā)生相互作用,半衰期短 ,血藥濃度波動大等等缺點。綜上所述,口服普萘洛爾對于面積較小和位置表淺的病灶來說并不是特別適宜。 噻嗎洛爾同樣作為一種非選擇性β受體阻滯劑,首先于1978年在美國用于治療青光眼,且在兒童治療中具有較高的安全性。由于沒有專門的噻嗎洛爾外用溶液劑,應用多年、安全性良好的噻嗎洛爾滴眼液進入了醫(yī)生們的眼簾。 2010年國外首次報道了局部應用噻嗎洛爾滴眼液治療眼周血管瘤并取得良好效果。近年來的研究顯示,噻嗎洛爾的藥理作用是普萘洛爾的4~10倍。與口服普萘洛爾的系統(tǒng)給藥方式相比,噻嗎洛爾滴眼液外用濕敷的風險及不良反應,會極大程度的降低,更加適用于嬰幼兒淺表型血管瘤的治療需求。2021年10月10日
950
0
1
-
夏學穎主任醫(yī)師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 醫(yī)學美容科 噻嗎洛爾滴眼液本身為治療青光眼的藥物。近年來被應用到血管瘤的治療中,對表淺或者微增生型血管瘤療效肯定,副作用輕微,是血管瘤治療的一線藥物。 關于噻嗎洛爾滴眼液外用的頻率,目前沒有明確定論,可以每天兩次到多次應用。為延緩藥物揮發(fā),醫(yī)生一般建議家長用棉簽,紗布或者棉球用噻嗎洛爾滴眼液打濕后,放置到血管瘤表面,再用保鮮膜外敷,膠布固定時間不等,每天數(shù)次。這樣做可以延緩藥物的揮發(fā),起到一定作用。 但這種操作每天要進行數(shù)次,耗時耗力;碰到小朋友不配合會去撕扯掉;在特殊部位,比如頭部、會陰部或者頸部,不容易放置;再有噻嗎洛爾滴眼液外用后皮膚會干燥脫皮,甚至會有人破皮出血,建議配合保濕劑一起應用。 如果能將噻嗎洛爾滴眼液制成凝膠,就可以有效克服上述滴眼液應用的缺點。目前市面上沒有專門的噻嗎洛爾凝膠可以購買。膚源奇是一種醫(yī)用皮膚敷料,可以將噻嗎洛爾滴眼液混合后自行制成噻嗎洛爾凝膠,方便患者應用。2021年09月30日
2597
0
0
-
溫明哲主治醫(yī)師 上海第九人民醫(yī)院北部院區(qū) 介入科 一、馬來酸噻嗎洛爾治療血管瘤的有效性 多項研究證實,馬來酸噻嗎洛爾治療血管瘤效果較好,對增殖期及消退期血管瘤均有效,增殖期優(yōu)于消退期。馬來酸噻嗎洛爾作為選擇性β受體阻滯劑局部外用,其療效和口服普萘洛爾療效無顯著差異,但全身不良反應顯著少于口服普萘洛爾;而且,局部治療給藥方便,刺激性小,患兒耐受性好,成本低,更容易被接受。目前已有《外用馬來酸噻嗎洛爾治療嬰幼兒血管瘤中國專家共識》。 二、馬來酸噻嗎洛爾治療血管瘤的缺點 目前國內尚無商品化噻嗎洛爾凝膠制劑,市售馬來酸噻嗎洛爾滴眼液為水溶液制劑,使用不方便,敷藥后容易蒸發(fā),皮膚吸收率低,劑量不容易掌握,特殊部位使用不便,長期使用會致皮膚干燥、脫皮。 三、醫(yī)用皮膚護理敷料(凝膠)克服以上缺點 凝膠作為馬來酸噻嗎洛爾的新用藥載體,可以很好的克服以上問題。目前可用的商品化凝膠主要包含三種成分:醫(yī)用級透明質酸、泊洛沙姆、羧甲基纖維素鈉。以上成分可以幫助可以更好的溶解藥物;促進藥物成膜,減少藥物揮發(fā),使藥物緩慢釋放;促進皮膚的透皮吸收;同時保濕、修護皮膚,減少不良反應。凝膠中沒有任何活性藥物成分,無毒,不改變藥物的本身特性,與馬來酸噻嗎洛爾混合使用,提高藥物的作用。 四、馬來酸噻嗎洛爾+醫(yī)用皮膚護理敷料(凝膠) 使用方法 (1)馬來酸噻嗎洛爾滴眼液5ml+凝膠5ml充分混勻(具體方法見文末圖片 或 掃描凝膠包裝盒二維碼); (2)將混合后的凝膠涂于血管瘤表面,用棉簽輕柔按摩約30秒,再次擠出適量(根據血管瘤面積),均勻涂抹約1-2mm,待干燥成膜; (3)每天使用3次,間隔6-8小時/次,下次混合凝膠前,清水洗凈。 五、治療后反應 (1)馬來酸噻嗎洛爾凝膠外用后3天—3周起效,平均起效時間為8天,治療有效率為88.9%,對薄的、表淺型血管瘤效果最好; (2)治療后1個月,瘤體張力均有不同程度降低,顏色變淡,體積縮小,原有潰瘍者滲出減少、創(chuàng)面縮??; (3)用藥后3 個月,病灶變化更加明顯;以后血管瘤逐漸縮小,顏色繼續(xù)變淺。 六、停藥指征 (1)血管瘤完全或基本消失可考慮停藥,可采取逐漸減量或減少使用頻率的方式,逐漸停藥。如停藥后有反彈,可繼續(xù)用藥2—4周; (2)如連續(xù)涂藥1個月無明顯消退,可考慮停藥。并咨詢醫(yī)生,選擇其他治療方式; 七、用藥不良反應 局部使用馬來酸噻嗎洛爾滴眼液+醫(yī)用皮膚護理敷料(凝膠)治療嬰幼兒血管瘤安全性較高。目前觀察到的全身不良反應包括心率下降、低血壓、過敏、腹瀉、嘔吐、低血糖等,局部不良反應包括脫皮、皮疹、蕁麻疹、血管性水腫等。如果在黏膜表面或者更薄的皮膚部位以及血管瘤的潰瘍區(qū)域局部給藥,則可能增加藥物的全身性吸收,導致全身不良反應。 如癥狀明顯,考慮停藥,咨詢醫(yī)師。 八、注意事項 (1)配置好的馬來酸噻嗎洛爾凝膠需置于4—8℃冷藏保存,使用時間不超過10天; (2)馬來酸噻嗎洛爾凝膠僅涂血管瘤區(qū)域,盡量不涉及正常皮膚,避免入眼、入口; (3)如正常皮膚出現(xiàn)不良反應,可考慮減少使用次數(shù); (4)用藥期間,飲食無特殊禁忌。 九、總結 馬來酸噻嗎洛爾可加快血管瘤消退進程,同時凝膠制劑克服了馬來酸噻嗎洛爾滴眼液的缺點,安全性較高。馬來酸噻嗎洛爾針對“淺表”血管瘤效果較好,但血管瘤根據分型不同,有不同的治療方式,不可擅自用藥,需咨詢醫(yī)師。 藥物混合具體方法2021年09月23日
6533
1
2
-
何曉奇主治醫(yī)師 西安市兒童醫(yī)院 腫瘤(血管瘤)介入中心 血管瘤是嬰幼兒時期最常見的血管腫瘤,多見于生后1周左右,前6個月內快速增長,6~12月生長速度減慢,隨后進入消退期;局部會出現(xiàn)瘢痕、色素沉著、毛細血管擴張等,部分患兒會出現(xiàn)嚴重并發(fā)癥,如氣道梗阻、影響功能(聽力、視力、生殖器等)、喂養(yǎng)困難、毀容、伴發(fā)的結構異常、潰瘍、出血、畸形、吞咽困難。 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避免延誤普萘洛爾是治療血管瘤的一線藥物1.普萘洛爾適應癥1歲以內的嬰幼兒血管瘤,尤其是高風險血管瘤。 2.禁忌癥(1)低血壓、Ⅱ~Ⅲ度房室傳導阻滯、病竇綜合征、心動過緩、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雷諾綜合征; (2)支氣管哮喘、氣道高反應; (3)低血糖、嗜鉻細胞瘤、甲狀腺功能減; (4)普萘洛爾過敏、肝腎功能異常。 3.治療時間自發(fā)現(xiàn)血管瘤4周內為最佳治療時間。 4.治療評估電解質、血糖、肝腎功能、心肌酶、甲狀腺功能、心電圖、心臟彩超、胸部X線(尤其針對新生兒、早產兒),初次服藥多需要住院評估。 5.服藥方式一般采用序貫法:24h總量:初始0.5 mg/kg,逐漸增至1.5 mg/kg,部分年齡較大患兒可增加至2 -3mg/kg,對小于1月齡或早產、低體重兒最大劑量控制在0.5-1.0mg/kg,可分2-3次服用。 6.不良反應常見不良反應:睡眠障礙(嗜睡、煩躁、乏力);腹瀉、四肢發(fā)冷、呼吸道癥狀、心動過緩、低血壓、低血糖。一般為暫時性的,建議喂食時或喂食后服用。 7.復診隨訪服藥前3個月每4周復診1次,之后可8 ~ 12周復診1次; 復診內容包括:根據體重變化調整藥量;通過復查生化指標、血糖、心肌酶、心電圖、心臟彩超監(jiān)測不良反應;局部 B 超評價療效。 家屬需每周拍照記錄血管瘤變化8.停藥原則推薦持續(xù)口服普萘洛爾6~12月; 停藥原則:瘤體外觀消退或不明顯,彩超顯示瘤體消退,未見血供,可考慮在 1個月內逐漸減量至停藥; 特殊部位應延長時間:位于鼻部、唇部、腮腺等部位;深部血管瘤、節(jié)段型血管瘤。 9.停藥方式建議2 ~ 3周內逐漸減量,每周減量上周藥量的一半,連續(xù)減3周,第4周停藥,以減少突然停藥可能出現(xiàn)的心臟不良反應、反彈風險。切忌不可驟減停藥。 參考文獻: 1.口服普奈洛爾治療血管瘤專家共識 2.血管瘤及脈管畸形分類 3.B受體阻滯劑治療嬰兒血管瘤中國專家共識2021年07月27日
1186
1
2
-
甄作武副主任醫(yī)師 江門市中心醫(yī)院 核醫(yī)學科 血管瘤,血管瘤外敷卡替洛爾滴眼液或噻嗎洛爾滴眼液,每次要用紗布,要用保鮮膜,特殊部位還不好敷,真讓人頭疼!現(xiàn)對于有條件的患友,可考慮用皮膚液體敷料的方法使用。醫(yī)用皮膚護理敷料的優(yōu)勢:①涂抹后快速成膜,使用方便省事;②透皮給藥,使藥液快速到達患處,使藥物充分吸收利用;③成膜后可以達到持續(xù)給藥;④節(jié)約眼藥水,遠期計算節(jié)約眼藥水的花費和總費用⑤具有濕潤皮膚及養(yǎng)護、修護作用。不足:醫(yī)用皮膚護理敷料較為昂貴。本方法簡單方便、安全有效,每次就像抹擦臉油一樣,抹到血管瘤表面即可!現(xiàn)以膚源奇皮膚護理敷料+噻嗎洛爾滴眼液為例,具體混藥、抹藥的操作步驟如下:如用卡替洛爾,方法如上類似。相關視頻可以騰訊視頻中查閱https://v.qq.com/x/page/n3024sbteet.html 1.一般一盒膚源奇配合一瓶滴眼液或者一瓶半的滴眼液,大概可以用7-14天左右。 2.用于液體演變于凝膠體,大大減少液體有效成分揮發(fā)。 3.減少浪費,代替?zhèn)鹘y(tǒng)紗布介質,更易吸收,增強液體有效成分效果。 4.使用雋帶方便;體積小,凝膠體涂抹方便,不存在瓶頸部位。 5.自助動手操作,成份看的見,安全、放心。 6.本方法使用簡單,每天可增高涂抹次數(shù)為三四次。7.配藥后建議放在冰箱冷藏室中保存(0-8度,不須急凍室保存)14天,常溫下建議5天內使用完。2021年06月08日
4426
0
6
-
王毅堂主任醫(yī)師 大連市婦女兒童醫(yī)療中心(集團)體育新城院區(qū) 血管瘤與介入科 1. 嬰幼兒血管瘤常見嗎?血管瘤是嬰幼兒最常見的良性腫瘤,發(fā)生率約為4%-10%,通常女孩多見,約為男孩的3-5倍。白色人種比黃色人種發(fā)生率更高,在黑色人種中少見。早產低體重兒發(fā)生率高達25%,同時雙胞胎發(fā)生率也比較高。2.導致血管瘤的原因有哪些?雖然發(fā)生血管瘤的嬰兒中有10%有家族史,但它并不是一種遺傳病。目前尚未有確切的食物、藥物可導致血管瘤,同時與母體懷孕時的行為也沒有關聯(lián)。目前研究認為可能與胎兒內原基細胞向內皮細胞轉變時發(fā)生基因突變有關系。3. 血管瘤是在什么時候出現(xiàn)的?患兒中約1/3的血管瘤出生時就可以發(fā)現(xiàn),通常血管瘤出現(xiàn)的平均時間是嬰兒兩周大時,而深部的血管瘤可能要等到3至4個月大時才發(fā)現(xiàn)。成人極少長血管瘤。4. 血管瘤好發(fā)哪些部位有哪些?約60%的血管瘤發(fā)生在頭頸部,約25%發(fā)生在軀干,約15%發(fā)生在四肢。絕大多數(shù)(約80%)血管瘤都是發(fā)生在單個部位的,少數(shù)可以多個部位發(fā)生。雖然多數(shù)的血管瘤發(fā)生在體表,但少部分可發(fā)生在肝臟、胃腸道,甚至腦里面。5. 血管瘤有哪些主要并發(fā)癥?血管瘤的并發(fā)癥包括:潰瘍(皮膚破潰)導致出血或感染、重要器官功能的損害,毀損容貌,更少見的可造成心衰。通常有5%-10%的血管瘤可出現(xiàn)潰瘍,特別是位于嘴唇、肛周或生殖器周圍。局部清創(chuàng)及使用抗生素可有效治療潰瘍,如果有出血,可壓住創(chuàng)口止血。潰瘍通常在幾周內便可治愈,而且不會復發(fā)。但有些會遺留疤痕。有些血管瘤影響呼吸、聽力、視力或者飲食。6.嬰幼兒血管瘤是否需要及早治療?嬰幼兒血管瘤雖具有自限性的特點,但存在生長期,且少數(shù)發(fā)展迅速,可出現(xiàn)感染、潰瘍、壞死、出血,繼發(fā)畸形、功能障礙等。因此一旦發(fā)現(xiàn)血管瘤,應盡早做干預治療。7.嬰幼兒血管瘤的主要治療方法有哪些?目前血管瘤治療方式有多種,需要根據具體病情選擇適合的治療方式,如藥物外敷治療、藥物口服治療、藥物注射治療、介入治療、激光治療等。8、外涂藥物治療嬰幼兒血管瘤的適應癥外涂藥物包括馬來酸噻嗎洛爾滴眼液、鹽酸卡替洛爾滴眼液等,一般來說。外涂藥物適用于比較表淺的嬰幼兒血管瘤,深度不超過5mm。相當一部分嬰幼兒血管瘤確診后可以通過涂藥的方式治愈。9.大面積嬰幼兒血管瘤是否可以涂藥治療?如果嬰幼兒血管瘤大面積過大,外涂馬來酸噻嗎洛爾滴治療,其吸收的藥物劑量過多,一旦吸收過量有可能導致不良后果,因此不建議單獨外敷藥物治療。10.什么情況下需要注射硬化劑治療嬰幼兒血管瘤?硬化劑治療嬰幼兒血管瘤是比較傳統(tǒng)的治療方法,適用于外凸明顯、直徑小于2厘米的血管瘤或肉芽腫性血管瘤,療效較好。選擇的硬化劑各有不同。目前臨床常用的硬化劑是聚桂醇或聚多卡醇。11.什么情況下需要口服藥物治療血管瘤?對于血管瘤直徑大于2厘米、部位較深的血管瘤及某些難治性特殊部位血管瘤,如眼眶血管瘤、會陰深部血管瘤、咽喉部位血管瘤等,可以采取心得安片(普萘洛爾)口服治療,治療效果較好,有效率大于90%。12.口服心得安治療血管瘤安全嗎?藥物沒有絕對的安全,但是自從2008年發(fā)現(xiàn)利用口服心得安可以明確地治療嬰幼兒血管瘤,并且取得比較好的療效,目前口服心得安治療嬰幼兒血管瘤已經是全世界公認的做法,相對來說是比較安全的。臨床上也幾乎沒有觀察到嚴重并發(fā)癥。13.口服心得安常見的并發(fā)癥常見的不良作用有低血糖、低血壓、心率減慢、腹瀉、睡眠改變、哮喘發(fā)作,其他如手足發(fā)冷、煩躁、出汗、便秘、抽搐、昏睡、低體溫等少見。通常發(fā)生在治療初期,大部分無需特別處理或僅需對癥處理,數(shù)天后可恢復,不影響繼續(xù)治療。14.嬰幼兒血管瘤的介入治療對于瘤體直徑大于5厘米,或部位較深,已采用其它治療方式但效果不佳的血管瘤,可以選擇經導管動脈硬化栓塞術,阻斷血管瘤的血供,使瘤體縮小。2021年05月23日
999
0
2
-
劉雪瑩主治醫(yī)師 成都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皮膚科 “起初,遇到寶寶長紅色胎記, 家長并不知道紅胎記會給寶寶帶來什么影響, 只覺得長在面部裸露的部位, 可能影響孩子心理健康。 于是在網絡各種關鍵詞搜索紅胎記是什么? 是鮭魚斑、血管瘤、還是鮮紅斑痣呢? 看完此篇文章, 或許可以幫你初步判斷寶寶“紅胎記”是哪種疾病哦!” 如果長在這些部位的紅胎記,如:額頭中間呈V字型的紅斑,枕后部位分布,眼瞼或人中部位的紅斑,我們稱這種紅胎記為“鮭魚斑”,是一種長在特殊部位的“鮮紅斑痣”。 早期只需要觀察即可,并且大多數(shù)在2歲內可自行消退。如2歲~5歲之間還未完全消退,可采用光動力進行治療或采用激光進行控制。 而有些紅胎記會在孩子出生后1周或數(shù)周出現(xiàn),表現(xiàn)為淡紅色斑片,1~3個月內迅速生長,甚至會突出皮膚表面,形成草莓狀瘤體。 這種突出皮膚表面的紅胎記就是“血管瘤”。它是一種先天性良性腫瘤,是由于血管內皮細胞的過度增殖。 按壓不易褪色,大部分血管瘤1歲左右停止生長,并逐漸自行消退,但即便自行消退,也可能在患處部位留下難以消退的色素沉著或瘢痕等癥狀,建議積極治療。 普通的嬰幼兒血管瘤一般治療難度不大,可采用脈沖染料激光、局部藥物外敷或口服藥物等方式進行治療。 鮮紅斑痣,一般出生時或不久后出現(xiàn),極少部分為后天發(fā)生。常發(fā)生于頭面頸部,小部分也可長在四肢或身體其他部位。它是一種先天性毛細血管畸形,為邊緣清晰而形狀不規(guī)則的紅斑片,按壓出現(xiàn)褪色或不完全褪色的現(xiàn)象。 紅斑的深淺程度也會受氣溫、情緒、運動等因素影響。 鮮紅斑痣一般不會自行消退,并且隨著年齡的增長,顏色逐漸加深、皮損增厚,部分嚴重的病變可能導致結節(jié)樣增生,這會嚴重地影響紅友的身心健康,建議盡早治療。 目前可采用光動力或脈沖染料激光治療,而光動力治療效果總體優(yōu)于脈沖染料激光。 如發(fā)現(xiàn)寶寶長紅色胎記,建議父母帶孩子先到正規(guī)的三甲醫(yī)院進行確診是鮭魚斑、血管瘤還是鮮紅斑痣。 待醫(yī)生確診后,再決定孩子要不要接受治療,并根據疾病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盡早治療干預疾病進一步發(fā)展,以免紅胎記對孩子的身體、心理造成嚴重的影響。2021年04月17日
4293
0
0
皮膚血管瘤相關科普號

雷少榕醫(yī)生的科普號
雷少榕 主任醫(yī)師
中南大學湘雅醫(yī)院
整形美容外科
1774粉絲2.4萬閱讀

劉光飛醫(yī)生的科普號
劉光飛 主治醫(yī)師
徐州市中心醫(yī)院
核醫(yī)學科
455粉絲4287閱讀

刁萍醫(yī)生的科普號
刁萍 主治醫(yī)師
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
皮膚性病科
260粉絲2.1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