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譚映紅主任醫(yī)師 長沙市口腔醫(yī)院 兒童口腔科 在口腔中磨牙上面,有很多窩溝,這些窩溝凹凸不平,像個磨盤一樣,能夠起到增大咀嚼面積、增加摩擦力的作用,有利于把食物充分嚼碎。磨牙的窩溝多且深,在剛剛萌出的恒牙更為明顯。窩溝的深度和形狀各不相同,一個典型的磨牙窩溝深度可達1.5毫米,溝口直徑僅0.5毫米,還有些多孔結構只有在高倍放大鏡下才能看到。但不可忽視的是這些部位裂隙比較深,容易積聚致齲的細菌,而且不易清除掉,一旦細菌侵入,就能逐漸損壞整個牙齒,形成了齲齒。 齲齒,俗稱蛀牙、“蟲牙”,是人類最常見的口腔疾病之一,世界衛(wèi)生組織已將其與腫瘤和心血管疾病并列為危害人類健康的三大高發(fā)疾病。雖然齲齒是常見的牙病,但是所帶來的危害卻很大。兒童多數喜歡吃甜食,且沒有那么強的清潔牙齒的自覺性,這就大大地增加了齲齒發(fā)病的可能性。窩溝封閉是兒童預防齲齒發(fā)生的一種安全有效的方法。 窩溝封閉就是用一種材料(對人體無害也可自凝的合成有機高分子樹脂),在牙齒的細小但較深的窩溝內涂布,液態(tài)時它可滲入到牙齒表面的窩溝內,經光照后固化。窩溝封閉不損傷牙體組織,如同給牙齒穿上了一層保護衣,以阻止致齲菌及其酸性代謝產物、食物殘屑等進入窩溝對牙齒產生侵蝕。這是一種無痛、無創(chuàng)傷、安全簡便的預防兒童窩溝齲的有效方法,只要窩溝封閉劑完整地保留在牙齒表面,就能有效地保護兒童的牙齒,預防齲齒的發(fā)生。有時即使窩溝封閉劑脫落,滲入到牙釉質的樹脂突也對牙齒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窩溝封閉使用的封閉材料稱為窩溝封閉劑,其固化后與溝壁緊密粘合,并具有一定的抗咀嚼壓力,對進食無礙,并且窩溝封閉劑固化后無毒,對人體無害。窩溝封閉預防窩溝齲的原理是用高分子材料把牙齒的窩溝填平,使牙面變得光滑易清潔。窩溝封閉后,窩溝內原有的細菌斷絕了營養(yǎng)的來源,逐漸死亡;另外,外面的致齲細菌不能再進入,從而達到預防窩溝齲的目的。 不同年齡段,可給不同牙齒做窩溝封閉。3至4歲的孩子,封閉乳磨牙;6至9歲左右的孩子,封閉第一恒磨牙(六齡牙);12至15歲左右的孩子,封閉第二恒磨牙。一般在牙齒萌出后4年以內進行封閉。如果小朋友的牙齒本身自潔作用好,口腔內沒有齲齒,或窩溝較表淺,可以不作窩溝封閉。部分窩溝較深的青年人也可以進行窩溝封閉防齲。 六齡齒(6歲左右萌出的第一顆恒磨牙)最易發(fā)生齲變,這主要因為:第一,六齡齒在牙齒中利用率最高,而兒童往往不能自覺主動地清潔口腔內牙齒。而剛萌出的牙齒尚未發(fā)育完全,表面鈣化不足,耐酸性差,所以很容易發(fā)生齲壞,且很容易向深層發(fā)展,短時間內可導致牙髓炎及根尖周病。第二,六齡齒的咬合面有許多相對于其他恒牙都深的小窩和溝裂,牙菌斑和食物碎屑隱藏在這些小窩中,很難通過刷牙清除,尤其是兒童。第三,兒童飲食中糖類食品占的比例較大,這些食物可促進致齲相關細菌的生長繁殖。因此,及時對六齡齒行窩溝封閉尤為重要。 窩溝封閉后應避免用剛封閉好的牙齒咬過硬過黏的食物,如口香糖等。窩溝封閉后,齲齒患病幾率會大大降低,但并不意味從此進了“保險箱”。因此,我們建議父母們每3~6個月帶孩子進行口腔常規(guī)檢查,同時檢查已封閉的牙齒,看封閉劑是否脫落。如發(fā)現(xiàn)有封閉劑脫落情況,可重新進行封閉 。 本文系譚映紅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bdsjw.cn)發(fā)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2016年01月14日
3038
1
0
-
王戰(zhàn)鑫副主任醫(yī)師 吉林大學口腔醫(yī)院 VIP特診科 看到這個題目,很多人會不屑地說:“刷牙誰不會?每天我都刷牙!”其實,未必都會正確的刷牙!首先,絕大多數人每天早起刷牙,然后吃早餐。有人說,這樣會把經過一宿的口腔異味全部去掉,清新口氣,吃飯更香。其實,飯前刷牙是一種錯誤習慣。因為飯后牙齒上會重新掛滿食物軟垢,如果中午沒有刷牙習慣的話,這些軟垢會在牙齒上掛一天,增加患齲齒和牙周疾病的機會。正確方法:飯后30分鐘再刷牙。為什么要等30分鐘?而不是馬上刷牙?因為在我們的飲食中難免有酸性食物,如碳酸飲料或者醋類食品。這些食物對牙齒表面有極輕微的脫礦作用,如果馬上刷牙,會造成牙面的損傷,長此以往,牙齒會出現(xiàn)楔狀缺損等牙體疾病。等待30分鐘就是讓牙齒再修復,減少牙體損傷。起床后用清水漱口就可以,前一天晚上如果刷牙的話,通過簡單的清水含漱即可,不必刷牙。然后吃早飯,飯后30分鐘刷牙才是最健康的,尤其是喝了酸性飲料或吃了酸性食物之后。每天三遍,都是飯后刷牙。中午很多人不習慣刷牙,其實是不對的,只有保持牙面盡可能的清潔,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證牙齒及牙周的健康,千萬不能借口工作忙,或者嫌麻煩而拒絕刷牙。在單位準備一套牙具,養(yǎng)成習慣就好了。晚飯后可以在睡前刷牙,養(yǎng)成習慣,其實睡前刷牙對牙齒健康更重要,睡眠時口腔唾液分泌減少,自潔作用降低,更容易患齲齒。如果刷不徹底,早上口腔異味就會很大。刷牙的具體方法我總結了以下幾點:上牙唇舌面由上往下刷,下牙唇舌面由下往上刷,咬合面直接來回刷即可。也就是所有牙齒的唇舌面都要由牙頸部往牙尖的方向刷,這樣可以保護牙齦,如果反方向,牙齦組織會受到牙刷的沖擊造成損傷,長此以往會出現(xiàn)牙齦萎縮。每個牙位至少刷十遍才能保證刷干凈,所以刷牙至少3分鐘就是這樣形成的!希望以上的文字會對你們有收獲,這是一個高年醫(yī)生的經驗之談!本文系王戰(zhàn)鑫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bdsjw.cn)發(fā)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2015年05月01日
2355
1
3
-
2012年03月08日
6321
0
0
-
龐海闊副主任醫(yī)師 金鄉(xiāng)縣人民醫(yī)院 口腔中心 刷牙可以去除附著在牙齒表面的食物殘渣,這是預防蟲牙的有效方法。但并不足只刷牙就可以防止蟲牙。其原因有很多,首先在牙面上有許多小溝,特別是在后牙上這些小溝很明顯。這些地方因為牙刷毛不容易進去所以不容易被刷干凈,這樣時間長了就會從這里發(fā)生齲壞。另外,刷牙如來不徹底,不能完全去除牙齒表面的食物殘渣也可以發(fā)生齲壞。還有,兩個牙齒的相交面因為牙刷毛進不去所以也刷下干凈、這些地方也容易生蟲牙。所以要想沒有齲齒只刷牙還不夠,還應該把牙面上容易發(fā)生齲壞的小溝讓醫(yī)生用藥封起來;檢查自己的的刷牙方法,用牙線清潔牙臨面并堅持每天刷牙。2011年10月20日
9410
1
1
-
金世富主治醫(yī)師 齲齒這種牙病歷史源遠流長,已成為一個世界性問題。在一般情況下,因為它不危及人們的生命,通常未受到人們的重視,但它的發(fā)病率還是比較高的,尤其是在青少年和兒童當中。 齲齒,就是大家平常所說的“蟲牙”,它是牙齒硬組織的一種細菌性疾病。那么它是怎樣形成的呢 ?目前,大多數牙科專家認為:齲齒是由致齲細菌、食物和牙齒易感性三種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當牙齒排列、咬合關系不好時,食物碎屑容易滯留或嵌塞在牙齒之間的縫隙中,此時如不注意口腔衛(wèi)生,口腔中的細菌就會乘虛而入,在牙齒上“安營扎寨”,“生兒育女”,侵蝕牙體,形成齲齒。如果進一步侵犯牙髓,就可出現(xiàn)劇烈的牙疼,每當遇冷、熱、酸、甜則疼痛加劇,讓你不再“想吃就吃”,既吃不了東西,又影響休息和工作。 那么,如何預防齲齒的發(fā)生呢? 預防齲齒,可以從以下簡單的“三招兩式”做起。 第一招:保持口腔清潔,控制細菌生長。不清潔的口腔,是細菌生長的肥沃土壤,所以,做好口腔衛(wèi)生是預防齲齒的主要措施之一。堅持每日三餐后刷牙,可有效地減少和控制細菌的生長。青少年不要在睡前吃零食,尤其是甜食,以免粘在牙齒上的糖類發(fā)酵,使牙齒受蝕損壞。 第二招:加強牙齒鍛煉,提高抗齲能力。氟素是人體進行正常代謝和促進健康所必需的一種元素,它對牙齒的堅固起著主要作用,還可以抑制細菌的生長。牙齒補充氟素的方式很多,其中使用氟化物牙膏是一種簡便而有效的途徑。此外,還可以用氟化鈉溶液漱口,具體做法是:在徹底刷牙后,用0.1%氟化鈉溶液每周含漱一次,或用0.2%氟化鈉溶液隔周一次,或用0.05%氟化鈉溶液每天含漱一次,每次均為10毫升,用力含漱1分鐘,漱畢30分鐘內不要漱口或進食。 第三招:改變飲食結構,控制糖類攝入。食物越來越精細,含糖量不斷增加,如巧克力、奶糖、精制蛋糕等,這些軟而黏的食物粘在牙齒表面,為致齲細菌提供了充足的“糧草”。因此,盡量限制此類食物的攝入量,多吃瓜果、蔬菜、蛋、肉類等食物,以促進牙齒的健康。在生活中,施展以上三招的同時,還可同時運用以下“兩式”: 第一式:刷牙的姿勢。刷牙的正確姿勢是上牙從上向下刷,下牙從下向上刷,刷上、下牙咬頜面時,將牙刷置于咬頜面上,稍用力沿水平方向來回刷,上、下、里、外力求全刷到、盡量做到“三三三”,即每日三餐后3分鐘之內進行刷牙,每次刷牙的時間不少于3分鐘。 第二式:潔齒的方式。剔除牙齒間嵌塞食物和清潔牙齒鄰面菌斑的最佳方式是使用牙線。使用時,從牙線盒內拉出50厘米左右的牙線.兩端纏于雙手的中指上,中間留出5厘米用以清潔牙齒。用拇指與食指操縱牙線,先將牙線滑入牙縫內,然后牙線緊貼牙齒鄰面,將牙線滑入齦溝內,從齦緣向冠部的方向輕輕刮動4-6次,再用同樣的方法清理另一牙的鄰面。潔齒的時間可在每晚睡前進行。 一旦你掌握了“三招兩式”,齲齒對你一定會避而遠之。而你的生活也會因此精彩許多……2010年05月07日
10072
0
0
-
王恩綺醫(yī)師 齲病是兒童口腔常見的疾病,如果不及時治療,極易波及牙髓,而引起牙髓炎,或根尖周炎,影響繼生恒牙、乳牙替換,甚至影響頜骨的生長發(fā)育,還可能造成消化功能降低,營養(yǎng)失調導致生長發(fā)育緩慢……乳牙萌出不久,即可患齲病。牙合乳牙鈣化程度底,耐酸性差,牙齒咬牙合面及鄰面易滯留細菌和食物碎屑,而兒童食物以流食,半流食為主,且糖類食品居多,很容易粘附于牙齒上,食物中的糖,在細菌作用下發(fā)產酸,使牙齒鈣化的部分脫鈣,而導致齲病。一般兒童,較難自覺地維護口腔衛(wèi)生,有些兒童睡覺前還吃糖果、餅干等甜食,甚至含著糖睡覺,再加上兒童睡眠的時間較長,口腔處于靜止狀態(tài)的時間也產長,唾液分泌減少,自汗作用降低,為細菌和繁殖提供了有利的條件,使齲病的發(fā)生幾率大大地增加。怎樣有效地預防和控制兒童齲?。课覀儜獜牟∫蛉胧?,結合兒童發(fā)育特點及飲食、衛(wèi)生習慣等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具體方法歸結如下:一、保持口腔衛(wèi)生:每天早晚刷牙,飯后漱口,并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宜采用順刷法。二、氟化物防齲使用含氟牙膏,或在醫(yī)院使用含氟藥物涂布。三、窩溝封閉:對窄而深的窩溝,使用窩溝封閉劑,能有效地預防窩溝齲的發(fā)生。乳磨牙的封閉時機,以3-4歲為宜。四、限制糖的攝入:少吃糖,避免兩餐之間吃糖(餐間吃糖至齲率更高),睡前不吃甜食,吃糖或甜食后應嗽口。五、飲食防齲:多食纖維性食物,適量地補充蛋白質、維生素A、D及鈣、磷等,能提高牙齒的抗齲能力,預防齲病的發(fā)生。六、積極地治療已發(fā)生的齲病。七、定期檢查:定期地帶孩子到綜合性醫(yī)院的口腔科檢查??傊议L應重視培養(yǎng)兒童口腔衛(wèi)生習慣,從乳牙萌出開始,就應該用清潔的濕紗布為其清潔牙面。小孩子1歲左右,家長可幫其刷牙,逐步地過渡到兒童自己刷牙,家長要經常地檢查、督促,一旦發(fā)現(xiàn)齲齒,要及時地治療,那種認為乳牙遲早是要替換的,有了齲齒也不需要治療的觀點是錯誤的。2009年12月22日
10072
0
0
-
趙強主任醫(yī)師 航空總醫(yī)院 口腔醫(yī)學中心 良好的口腔衛(wèi)生習慣決定您的牙齒甚至身體的未來。1、飯后溫水(36℃左右)漱口(進食后口中容易產酸,會使牙齒外層的堅硬組織軟化,學術上稱之為脫礦,因此提倡在進食和飲用酸性飲料后,不要即刻刷牙,最好在1小時后待脫礦的牙體組織再礦化后再刷。如果實在不方便,可咀嚼含木糖醇的口香糖。它不會產生引發(fā)齲壞--蟲牙--的酸性物質,能夠減少牙菌斑和牙石)和使用牙線(牙縫里若有食物嵌塞,應及時用牙線--牙簽較硬易對牙周造成破壞--剔出來,不然長時間對牙周有刺激,還容易長蟲牙),早晚刷牙,睡前刷牙更重要。刷牙之后,不要再進食除清水外的任何東西。如果有牙周炎,牙根暴露,需要使用牙間隙刷。對于剛出生~6個月大未萌牙的嬰兒,母親應在每次喂養(yǎng)后,將食指用清潔的紗布包好(或用棉花棒),蘸溫開水輕拭舌頭、牙齦上的食物殘渣;對于6個月~1歲半的小兒,乳牙開始萌出,每次進食完畢都應擦拭牙面污物。孩子再大些可先由家長帶著刷牙(2歲過會漱口時即可使用兒童牙膏),利用孩子喜歡模仿這一點,逐漸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正確的刷牙方法將牙刷毛(刷毛應韌而軟、細,刷頭大小適當,一般覆蓋2-3個牙面)放在牙齒與牙齦交界處,刷毛與牙齒表面呈45度角,順著牙縫豎刷。刷牙時避免用力過大,以免過度磨損和刺激牙齒和牙周(導致牙齦退縮)。牙齦退縮后暴露的牙骨質很薄并易磨損,會導致其內層的牙本質更快、更廣泛地暴露。刷上牙時,從上往下刷;刷下牙時,從下往上刷;刷咀嚼面時,前后來回刷。里里外外都要刷,每個地方五六下,每次刷牙不少于3分鐘。電動牙刷只要正確地把牙刷放在牙齒表面上使用,刷牙時間可以縮短。2、采取防齲措施氟可以預防蟲牙。但兒童時期要防止氟素過多,否則不僅會妨礙牙齒的發(fā)育,甚至還會引起全身氟中毒。茶水中含氟量比較高,成人可經常飲用茶水,也可用含氟牙膏刷牙(幼兒不宜自行使用,以免吞下過多的氟)。3、注意調整飲食結構要預防齲病必須控制食糖量,同時飲食要講究粗細搭配,適當多吃些富含纖維的蔬菜、水果等。對于兒童,應注意合理的營養(yǎng),尤其應多吃些含有磷、鈣、維生素類的食物,例如豆類制品、海帶、牛奶、新鮮蔬菜和水果。這些食物對牙齒的發(fā)育、鈣化都有很大的好處。兒童還應改掉兩餐間吃甜食的習慣,特別是睡前吃糖的習慣,也不要讓幼兒含著奶頭或糖果睡覺。少吃粘性甜食,如奶糖、蛋糕等。減少酸性食物和飲料的攝入。4、少抽煙甚至不抽煙。抽煙可以刺激牙齦,同時也是造成口腔粘膜病的主要因素之一。5、避免牙齒承受過重的壓力,盡量不用牙齒咬食過硬的食物。6、定期進行口腔檢查平時要注意經常自我檢查口腔,請口腔醫(yī)生檢查的具體的時限標準,一般0-5歲的兒童每隔2-3個月檢查一次,6歲以上的兒童和成人每隔0.5-1年(糖尿病患者,每3-4個月)檢查一次,以早期發(fā)現(xiàn)齲齒等口腔疾病。由于兒童的乳牙齲病發(fā)展得很快,家長要經常查看孩子的牙齒,發(fā)現(xiàn)情況,及時就醫(yī)。每年1-2次找自己的牙醫(yī)洗牙。我們有一部分牙間隙是刷牙刷不到的,細菌及食物的細小殘渣在牙面上日積月累,并逐漸層層礦化(實驗證明菌斑24小時就可以鈣化,這是每天至少刷牙兩次的理論基礎),最終形成牙石(牙石刷牙是刷不掉的)。菌斑和牙石先導致牙齦炎,隨后病變擴展到整個牙周組織,造成牙槽骨破壞,牙齦退縮,牙根暴露,導致牙周病。洗牙不但能清除牙面一些污垢而不損傷牙齒,還有防齲齒,去口臭等防治口腔疾病的好處。 自我檢查或相互檢查自我檢查的方法是在光線好的條件下,面對著鏡子,張口檢查牙齒的咬合面等。正常牙面為潔白或淡黃色,且有光澤。凡牙面呈白堊色無光澤就可能是齲病的早期表現(xiàn)。此外還應注意牙齒有無形、質的改變。兩個人相互檢查比較好。一個人使用筷子將另一個人的頰、舌側牙面暴露出來,就能看清大部分牙面有無齲病了。如有食物嵌塞或牙對冷、熱刺激敏感時,應警惕齲洞的可能,此時應及時檢查。7、兒童不良習慣與牙列畸形兒童的口腔不良習慣可能會引起多種牙頜畸形。這些不良習慣包括:①吮指習慣。由于吮指時,拇指放在正在萌出的上下前牙處,會阻止前牙正常萌出,導致閉口時上下前牙間出現(xiàn)圓形的間隙-開合;另外會使牙弓變窄,上前牙前突,開唇露齒。②伸舌習慣,指舌尖不停地舔牙齒,如果常將舌尖放于上下前牙之間,會導致開合;舌前伸抵觸下前牙可使下頜向前移位,形成下頜前凸畸形,俗稱“地包天”;舌同時抵觸上下前牙可使上下牙均向前移位,導致雙牙弓或雙頜前突。③咬唇習慣。咬上唇造成下頜前凸,上牙擁擠并向舌側傾斜;咬下唇可以使下頜后縮,下牙擁擠,上牙前凸呈“鳥嘴狀 ”。 ④偏側咀嚼,導致臉型左右不對稱。⑤咬物習慣,可導致頜面發(fā)育異常及面部不對稱。2009年12月11日
7574
0
2
齲齒相關科普號

許永偉醫(yī)生的科普號
許永偉 主治醫(yī)師
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
口腔科
1206粉絲11萬閱讀

趙國良醫(yī)生的科普號
趙國良 副主任醫(yī)師
山東第一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消化內科
107粉絲4.1萬閱讀

龔振東醫(yī)生的科普號
龔振東 主治醫(yī)師
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
牙周黏膜病科
116粉絲4592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