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劍平副主任醫(yī)師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西苑醫(yī)院 乳腺病科 漿細胞性乳腺炎和肉芽腫性乳腺炎的看病也講緣分,你來的太早,醫(yī)生點不了,來太晚了,儂已虧那。這句話是我在臨床上經常跟患者說的一句話,并提醒廣大的患者在這個階段及時的跟我反饋。漿細胞性乳腺炎被稱為不死癌癥,病程遷延反復,而膿腫期往往是治療的關鍵轉折點,那此時如果處理得當,可以加速痊愈,如果錯過機會,則可能會面臨反復的破潰,漏道的形成,甚至乳房的變形。為什么膿腫性會如此的關鍵呢?因為處理膿業(yè)的時機決定病程的長短,決定受熱的程度,過早的干預,此時腫塊沒有液化,強行的切開可能會加重炎癥的擴散,過晚處理就已經破潰成創(chuàng)面,治療難度會加大,容易反復的流膿,創(chuàng)面的修復時間長,膿腫期的最佳治療方案,深層膿液抽膿,淺層膿液變膿。如何把握治。 和這個緣分呢?那就是把握好膿腫形成的標志,腫塊變軟,有波動感,觸碰疼痛感明顯,這時候一定要記得及時反饋。治江爐如同救火,火勢未旺時易控,烈焰沖天時則難滅。農腫期就是那個火勢將旺未旺的臨界點,抓住他才能少受罪,早康復。06月11日
57
0
4
-
董秀彩醫(yī)士 北京裕和醫(yī)院 乳腺科 原創(chuàng)作者杜玉堂“肉芽腫”和“漿乳”到底是什么???肉芽腫性小葉性乳腺炎GLM,簡稱肉芽腫GLM。導管擴張癥MDE,1951年以前稱為漿細胞性乳腺炎PCM,我一直簡稱為漿乳。這在臨床和病理學上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疾病,雖然在病理切片上20%的肉芽腫GLM可以伴發(fā)導管擴張癥,但臨床上完全被GLM所覆蓋,只表現GLM獨特的臨床病理學特征,資深的病理專家能夠明確的做出GLM的診斷,一些經驗不足的病理醫(yī)生就可能與漿乳混淆不清。漿乳也會有肉芽腫形成,但這個肉芽腫性炎不是小葉性肉芽腫性炎GLM,不要一見“肉芽腫”三個字就認為是GLM?,F在我們暫且不談病理學上如何鑒別,只講臨床上肉芽腫GLM與漿乳的十大區(qū)別,希望對乳腺科醫(yī)生有所幫助。1發(fā)病部位不同:肉芽腫GLM發(fā)生于腺小葉,即末梢導管與很多腺泡構成的腺小葉,就是制造乳汁的地方。而漿乳是發(fā)生于乳暈下集合導管或較大的導管,是輸送乳汁的管道系統(tǒng)。正因為此,肉芽腫的腫塊90%始發(fā)于乳房的周邊地區(qū),而漿乳90%始發(fā)于乳暈周邊2厘米的中心區(qū)范圍內。中心區(qū)是導管集中的部位,而“微腺體”可以散布很遠的地方,經常深入到脂肪組織內。2炎癥性質不同:肉芽腫GLM屬于Ⅳ型遲發(fā)型超敏反應,是自身免疫性炎癥。而漿乳屬于反應性炎癥,是導管內容物外溢引發(fā)周圍組織的炎癥反應,這在病理學上分屬于兩個章節(jié)。如果你有時間,可以翻閱病理學書籍。3病程長短不同:肉芽腫的平均病程僅3—4個月。漿乳的病程可長達數十年,反復發(fā)作,在數年內可以無任何臨床癥狀。4好發(fā)年齡段不同:肉芽腫平均年齡30歲左右,很少超過40歲,除非生育過晚。一般最小的小孩2-3歲,很少超過7歲,最大12歲。漿乳的好發(fā)年齡較大,經常達到50歲以上,導管擴張癥病名提出者Haagenson總結的110例,平均年齡54歲。從發(fā)病年齡上看,二者有著明顯的差異。5臨床過程不同,即疾病的自然史不同:肉芽腫發(fā)病突然,進展快,病情重,一夜之間全乳腫痛,或巨大腫塊,一周內即可紅腫化膿。有12%的雙側同時或先后發(fā)病傾向,少數病例也可有3—10個月緩解期,常被誤認為是保守治療的效果,但最終還會急劇發(fā)作。皮膚紅腫破潰流膿,腫塊此起彼伏或傷口長久不愈合,一些人可能倍受煎熬后自愈。我們333個乳房統(tǒng)計平均病程僅4、5個月,最長病程是4年。中藥保守治療的一例3年后復發(fā)。肉芽腫GLM的急性炎癥表現相當嚴重,可謂是“爆發(fā)”,漿乳相對較為和緩。目前發(fā)現肉芽腫GLM的自然病程最長可達4年,漿乳的病程可達30年,可臨床治愈數年,不發(fā)作時如同常人,以后多次反復發(fā)作,是典型的慢性炎癥。6術后復發(fā)率不同:肉芽腫GLM目前所做的擴大切除或腫塊切除、區(qū)段切除術,國外文獻統(tǒng)計術后復發(fā)率是16—50%,平均38%,至于切開引流不在統(tǒng)計之內,這是困惑全世界的難題,至今沒能很好的解決。我們不斷改進手術方法,才能很好的將術后復發(fā)率控制在2%以下。尤其是皮膚潰爛導致的局部復發(fā),一次手術難以根除。相反漿乳只要切除中心區(qū)的導管,很少復發(fā)。漿乳已經有91年(1923--2014)的歷史,早已不是醫(yī)學難題,與GLM不能同日而語。7侵犯真皮的傾向不同:肉芽腫GLM對真皮有特殊的親和力,當炎癥波及到皮膚時,常在真皮內形成化膿性肉芽腫性炎,局部形成皮膚的“鶴頂紅”。有時皮膚顏色正常,也不能完全排除累及小片真皮,受侵犯的真皮如果術后殘留,就可能局部皮膚潰爛,也就是引起局部復發(fā)的主要原因,需要再次清除。8下肢結節(jié)紅斑:迄今為止,尚未發(fā)現那本醫(yī)學書籍記載結節(jié)紅斑與乳腺疾病有關。但是我可以證實20%的肉芽腫GLM伴發(fā)下肢乃至全身的結節(jié)紅斑,特別是腳部的結節(jié)紅斑,頗有點風濕病特征,但至今沒有一位風濕病或皮膚科專家問津?,F在,我已把下肢結節(jié)紅斑作為肉芽腫診斷的重要指標。也就是說,只要乳腺的炎癥伴發(fā)了結節(jié)紅斑就可以肯定是GLM,而非漿乳。因為在我40年治療漿乳的經驗中,沒有一例發(fā)生過下肢結節(jié)紅斑。9多發(fā)關節(jié)痛和其他全身性癥狀:10%的肉芽腫GLM伴發(fā)多處關節(jié)痛,常累及膝踝關節(jié),或手指小關節(jié)。關節(jié)痛或紅腫不能行走,甚至需要座輪椅。還有莫名其妙的牙痛,頸部、肘部疼痛,頭疼、腰疼,全身倦怠、酸懶乏力,反復的蕁麻疹,臉部血管神經性水腫,全身反復出現的皮疹,還有發(fā)燒甚至40度高燒,白血球升高,血漿球蛋白IgG4升高,20%高泌乳素血癥等等。而漿乳很少有全身性癥狀。10手術的難易程度相差甚大:盡管目前世界大多數學者傾向于手術治療肉芽腫GLM,但是目前還沒有公認的肉芽腫的最佳術式,都是處在摸索階段。我國的肉芽腫病人急劇增加,這是我們研究肉芽腫手術的絕佳時機。而漿乳的手術治療歷史悠久,效果已經肯定,早已不是什麼難題。肉芽腫GLM的手術難度在于如何保證清除的徹底,又要保住術后乳房外形美??梢哉J為乳腺手術的最高境界,在GLM的手術中表現的最為突出。不同術者在切口大小,術后外形,復發(fā)率之間差異甚大。所以肉芽腫GLM與漿乳,這兩種疾病的手術方式、手術范圍和難易程度不能相提并論。02月19日
39
0
0
-
2024年12月26日
672
0
2
-
馬維昌副主任醫(yī)師 濱醫(yī)煙臺附院 甲狀腺乳腺外科 乳腺炎是女性常見的疾病,根據發(fā)病期不同可分為哺乳期乳腺炎、非哺乳期乳腺炎。非哺乳期乳腺炎是一組發(fā)生在女性非哺乳時期病原學證據不明的非特異性炎癥,其病理類型多樣,目前臨床常見為導管周圍乳腺炎(又稱漿細胞性乳腺炎)、肉芽腫性小葉乳腺炎。非哺乳期乳腺炎在現代醫(yī)院臨床實踐中,發(fā)病率呈逐步增高趨勢,加之容易反復發(fā)作,成為乳腺??频某R姴?。它雖為良性病變,但由于病原學證據不明確、常規(guī)的抗生素治療效果不佳、多次手術后仍容易復發(fā)、膿腫反復破潰形成竇道等,嚴重影響生活質量,且對廣大女性身心健康造成傷害!因此,它逐漸被傳為一種“不死癌癥”。發(fā)病原因方面,一般認為非哺乳期乳腺炎主要與乳頭內陷及感染有關。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乳腺導管擴張癥。導管擴張的原因有部分是既往乳汁滯留沉積所致。乳頭病變。見于先天性乳頭發(fā)育不良,如畸形、凹陷及乳頭不宜清潔者,或有乳頭咬傷史者,易發(fā)生細菌侵入和乳腺導管堵塞,隨后出現疼痛,捫及包塊、局部紅腫,既往疾病史,包括高泌乳素血癥及垂體瘤病史、服用利培酮類精神疾病藥物史。自身免疫因素,此原因引起的疾病常伴有乳房硬腫、發(fā)熱、雙下肢結節(jié)性紅斑、關節(jié)疼痛、頭痛。非哺乳期乳腺炎的感染源,可能與棒狀桿菌有關。初期表現為邊界不清的腫塊且疼痛較輕、可能伴有乳頭溢液或乳頭分泌物,此時為腫塊期。隨著病情進展,可出現皮膚紅腫、膿腫形成、疼痛加劇,此時為膿腫期。最后皮膚潰爛,瘺管及竇道形成,此時為瘺管或竇道期。其自然病程可分為腫塊-->膿腫-->瘺管、竇道、潰瘍三個分期。非哺乳期乳腺炎起病可隱匿、悄無聲息,但是往往更多見的是起病急驟,不同于乳腺癌的無痛性腫塊逐漸增大,非哺乳期乳腺炎往往發(fā)生在一夜之間。非哺乳期乳腺炎反反復復遷延不愈,患者往往經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后依然周而復始,成為難治性乳腺炎。雖不致死,但其漫長的病程嚴重影響了患者的夫妻生活。非哺乳期乳腺炎反復破潰對乳房外形造成毀損,這樣對乳房美容外形要求比較高的患者造成身心巨大傷害。對于非哺乳期乳腺炎的治療可分為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首選保守治療。但是患者經過保守治療后往往難以達到根除。經過保守治療以后,病變縮小、穩(wěn)定。此時再進行手術治療,可以達到減少復發(fā)的目的,這是最理想的治療過程。但是有些乳腺炎對保守治療并不敏感,甚至在治療期間腫物迅速增大,疼痛加劇。此時盡快手術切除也是無奈的選擇,手術切除也許是這種難治性乳腺炎唯一有效的治療方法。手術治療的目的是及時終止病程,減少痛苦,最大程度降低乳房損毀,減少復發(fā)。手術是縮短病程和降低乳房損毀率最有效且最快捷、最經濟的途徑。手術時機的把握是關鍵,否則手術目的難以實現。非哺乳期乳腺炎雖是一類難治性乳腺疾病,但“難治”并非“不治”,治療期間要有耐心,更重要的是:需要醫(yī)患之間彼此信任、全力配合,這樣才能縮短病程、減少復發(fā)、最終治愈疾病。希望非哺乳期乳腺炎的患者能夠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充滿耐心與信心,積極配合治療,爭取早日康復。2024年08月09日
302
0
1
-
劉啟梁醫(yī)師 武漢市肺科醫(yī)院 病理科 乳腺炎分哺乳期和非哺乳期乳腺炎,而在非哺乳期乳腺炎中有一種“小眾”的乳腺炎——肉芽腫性小葉性乳腺炎,該病起病急、癥狀重、病程反復,著實困擾著不少女性!那么,這到底是一種什么疾病?有什么臨床表現?該怎么治療呢?1.什么是肉芽腫性小葉性乳腺炎?肉芽腫性小葉性乳腺炎是一種病因不甚清楚的慢性炎性疾病,其微觀病理表現為以乳腺終末導管小葉為中心的慢性化膿性肉芽腫性炎,可伴膿腫形成。其病因不明,可能與自身免疫、高泌乳血癥、棒狀桿菌感染、長期口服避孕藥、吸煙等有關。別看它被稱作慢性炎,但臨床上起病往往“來勢洶洶”,進展迅速,可造成乳房毀損嚴重,與乳腺癌類似。該病大多數發(fā)生于育齡期女性,容易記住的特點有“三個三”,即平均發(fā)病年齡約30歲,產后3年左右,病程一般3個月。在臨床工作中,也會遇到少數無生育史的患者,她們大多數有服用抗精神病藥物史。2.肉芽腫性小葉性乳腺炎有哪些表現?早期往往表現為乳腺外周單個腫塊,疼痛、質地較硬、邊界不清,可伴同側腋窩淋巴結腫大,此時非常容易誤診為乳腺癌!隨后,短期內,腫塊可迅速增大,伴局部皮膚紅腫、膿腫形成,嚴重者皮膚破潰、竇道形成,且病變向乳暈中心發(fā)展,導致乳頭內陷、乳頭溢液。部分患者合并風濕樣改變,即上下肢結節(jié)性紅斑及膝關節(jié)、踝關節(jié)、肘關節(jié)、腕關節(jié)等多關節(jié)腫痛。患者往往會接受抗生素、切開引流或抗結核治療,治療后癥狀可短時緩解,但病情容易反復,可再次出現腫塊、膿腫等,表明病情有顯著的復發(fā)趨勢,中途可有緩解期,好似“賴著不走”。3.出現哪些表現應警惕肉芽腫性小葉性乳腺炎?非哺乳期反復發(fā)生乳腺炎癥表現,如發(fā)熱、紅腫、疼痛、流膿等;乳腺發(fā)炎同時出現上下肢關節(jié)腫痛、皮膚結節(jié)性紅斑;哺乳期后2年左右發(fā)生乳腺腫塊、乳腺炎癥表現;長期口服抗精神類藥物女性患者出現乳腺炎癥表現;長期口服避孕藥女性患者出現乳腺炎癥表現。4.肉芽腫性小葉性乳腺炎需要做哪些檢查?影像學包括鉬靶或磁共振檢查,有助于鑒別乳腺癌,還可用于疾病動態(tài)監(jiān)測。實驗室檢查除了常規(guī)檢查外,最為重要的是查找結核分枝桿菌,因該病表現為肉芽腫性炎,而結核病最主要的病理學改變也是肉芽腫性炎,在我們病理工作實踐中,發(fā)現兩者往往相互誤診;診斷金標準是病理學檢查,包括手術、穿刺組織病理學,病理學最重要的是鑒別結核病。單純乳腺結核極其罕見,往往繼發(fā)于肺、胸膜或胸壁結核。需結合病理組織結核桿菌核酸檢測協(xié)助鑒別。5.肉芽腫性小葉性乳腺炎該怎么治療?該病治療棘手,但還是可治!一般首選非手術保守治療,包括皮質醇激素治療,如口服、病灶類注射、外用激素等。如果實驗室檢查出棒狀桿菌感染,可依據藥敏試驗結果應用抗生素治療。一些學者建議口服抗結核病藥物治療,效果也不錯。還有中醫(yī)藥治療,也有部分獲益。此外,部分患者需要手術治療,包括區(qū)段腫塊切除、膿腫引流后手術切除病灶等,不建議反復切排引流,容易造成乳腺變形。手術方式和手術時機選擇,需由患者的疾病分期(腫塊期、膿腫期、復雜難治期)、病灶范圍來決定。手術治療目標是及時終止病程,減少痛苦,最大程度降低乳房毀損,減少復發(fā)。2024年07月23日
302
0
0
-
2024年01月14日
422
0
0
-
高雅軍主任醫(yī)師 北京市海淀區(qū)婦幼保健院 乳腺病防治中心 這個問題似乎很簡單,為了疏通堵奶、為了增加奶量、為了怕發(fā)展成膿腫......但是真的能達成心愿嗎?第一,乳汁堵在乳腺導管里,更確切的認知是暫存在乳管里,可以嗎?當然可以啦!所有哺乳動物都是有這個過程的,怎么可能每次產生的乳汁正好孩子吃光。吃不掉的乳汁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呢?短時間內(三天左右)存一存,等著孩子下次來把它作為前奶吃掉;長時間吃不掉泌乳細胞會轉化為吞噬細胞逐漸吸收掉陳奶。這幾天會有低熱、疼痛、紅腫,本來是提示哺乳動物主動找小仔仔來吃奶,并不是去找通乳師的信號。人類的優(yōu)勢應該體現在可以吃布洛芬、冰敷減痛,而不是通乳按摩。第二,通乳真的能增加奶量嗎?通乳排空了乳房,確實能夠暫時讓奶量上升,但是付損傷不容小窺。最根本的就是乳房淋巴系統(tǒng)是從乳暈區(qū)向周圍尤其是腋下走形的,通乳的方向與之相反,勢必會加重乳房淋巴水腫,造成炎癥隱患。第三,通乳能減少哺乳期乳腺膿腫發(fā)生嗎?答案恰恰與之相反,我們中心聯(lián)合全國24家醫(yī)院做的哺乳期乳腺膿腫發(fā)病危險因素調查發(fā)現,82%的哺乳期膿腫媽媽都有通乳史,說明發(fā)生乳腺炎后通乳并不能逆轉乳腺炎,反而是危險因素。所以,再次告誡媽媽們堵奶、乳腺炎后多冷敷、正確哺乳,不要通乳。2023年11月15日
305
0
0
-
晏濱主治醫(yī)師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南部) 甲乳外科 肉芽腫性小葉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lobularmastitis,GLM),通常被病友稱為“肉芽腫性乳腺炎”,是一種病因未明的、以乳腺小葉為中心、以肉芽腫為病理特征的慢性乳腺炎癥性疾?。夹圆∽儯?,通常只發(fā)生在有過哺乳史的女性,因為病因不明確,因此也被稱為特發(fā)性肉芽腫性乳腺炎(idiopathicgranulomatousmastitis,IGM)。1972年國外學者首次報道GLM,屬于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一種,與同屬于非哺乳期乳腺炎的“漿乳”有類似的誘發(fā)因素和臨床表現,因此容易混淆和誤診,當然,有些患者可能同時患有兩種疾病。近些年,GLM發(fā)病率呈增高趨勢。多數學者認為GLM可能是一種針對乳腺組織局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GLM雖然是良性疾病,但目前尚無標準的診療方案,一般需要個體化治療,而且存在較高的復發(fā)風險,特別是膿腫破潰形成竇道、瘺管甚至潰瘍,嚴重影響乳房形態(tài)和日常工作生活,影響廣大女性身心健康。多數研究認為:乳腺導管中存留的或乳腺導管損傷外溢的富含脂肪或蛋白質的分泌物向乳腺小葉結締組織中外滲,引起結締組織局部炎癥反應,淋巴細胞、巨噬細胞等免疫細胞及炎癥因子浸潤。關于發(fā)病機制尚需進一步研究,鑒于類固醇激素治療通常有效,所以目前認為GLM是一種與自身免疫有關的炎癥性疾病。①患者一般為育齡期女性,通常5年內存在妊娠或生育史;②通常存在乳腺導管內乳汁淤積(如哺乳期短于半年或哺乳障礙等)或異常泌乳相關因素(比如高泌乳素血癥或因服用藥物而造成的泌乳,研究表明超過70%的GLM患者存在泌乳素升高);③有將近50%的患者存在乳頭內陷;④可能存在棒狀桿菌(特別是kroppenstetii棒狀桿菌)或非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因此部分患者需要抗結核治療);⑤口服避孕藥史或口服抗精神藥物史;⑥部分患者存在乳房外傷史;多表現為乳房外周發(fā)病的疼痛性腫塊,進展迅速,膿腫形成后可伴有復雜性竇道,破潰后經久不愈;20%左右的患者伴有肢體的結節(jié)性紅斑或關節(jié)腫痛等關節(jié)炎表現,1/3左右患者有發(fā)燒等全身表現;可伴有患側腋窩淋巴結腫大。GLM在沒有給出病理診斷之前因為與其他疾病有類似的臨床表現,肯能存在誤診,因此需要和相關疾病進行鑒別診斷。①乳腺癌:腫塊型GLM與乳腺癌表現相似,甚至彩超也會給出BI-RADS4類以上的診斷,病理檢查可鑒別;②乳腺結核:很多病友聽說過肺結核,沒聽過乳腺結核,其實全身很多器官都可以感染結核菌,GLM和乳腺結核都可以表現為慢性遷延性膿腫或竇道,乳腺結核一般有全身結核病史,特別是肺結核病史,可能伴有潮熱、盜汗、消瘦等結核病全身癥狀,化驗檢查可以見到結核試驗(T-SPOT)陽性等結果;③Zuska病(乳暈下膿腫):也叫乳管瘺,病史比較長,反復發(fā)作,也可伴有紅腫熱痛、膿腫形成等,一般發(fā)病部位在乳管開口處,范圍常局限于乳頭乳暈后方,典型表現為乳頭有豆渣樣或白色膏狀分泌物。④漿細胞性乳腺炎:與GLM同屬于非哺乳期乳腺炎,腫塊或膿腫常位于乳暈區(qū),乳頭溢液多為淡黃色或黃褐色漿液性,彩超檢查可見低回聲腫塊以及導管擴張,顯微鏡下可見導管擴張并充滿粉紅色物質和豐富的脂肪酸晶體,擴張導管周圍有淋巴細胞、漿細胞和中性粒細胞浸潤,少數患者同側乳房或對側乳房同時患有“漿乳”和GLM。病理活檢是診斷GLM的“金標準”,建議治療前粗針穿刺活檢。①以小葉為中心,由于炎癥范圍廣泛可以使小葉為中心特征不明顯,導管和導管周圍的炎癥通常比較輕;②幾乎總是發(fā)生在懷孕后的女性,平均發(fā)病時間在產后2年,可能與曾經口服避孕藥有關;③肉芽腫性炎癥(非干酪樣肉芽腫):包括多核巨細胞、上皮樣細胞,可以有脂肪壞死、膿腫和竇道形成以及嗜酸性粒細胞,無或罕見紹曼小體和星狀小體。①血常規(guī)中白細胞、中性粒細胞、CRP以及血沉等炎癥指標通常升高,有研究特別指出,IL-6(白細胞介素-6,一種促炎細胞因子)可作為病情進展的評估依據;也可考慮檢查IgG、IgM、IgA、抗核抗體譜等免疫指標以及風濕系列指標;②對于可疑GLM的患者,乳腺彩超是首選的檢查。乳腺彩超提示:低回聲或無回聲病灶,邊界不清,形態(tài)不規(guī)則,形成膿腫時可有細密點狀強回聲隨超聲探頭按壓而移動,相鄰病灶間可以出現連續(xù)的條狀低回聲或無回聲區(qū)(提示竇道形成),病灶可延伸至皮下或乳房后間隙,病灶邊緣通常見較豐富血流信號;③乳腺鉬靶(MG):對于診斷GLM沒有特異性,通常顯示乳腺組織彌漫不均質高密度影,偶可見鈣化、毛刺征;④乳腺MRI:GLM病灶在T2加權像上呈較高信號,動態(tài)增強檢查表現為不均勻強化,伴多發(fā)環(huán)形膿腫形成,可考慮在穿刺活檢前做乳腺MRI檢查全面評估病灶情況。鑒于GLM病因未明,因此目前治療方法盡管多樣,但都是對癥的經驗性治療,尚未形成系統(tǒng)規(guī)范的治療方案,常見的治療方法有類固醇激素治療、抗生素治療、手術治療、免疫抑制劑治療、中醫(yī)中藥治療以及等待觀察。單純類固醇激素療法:臨床上對于糖皮質激素種類、劑量、療程不盡相同,療效也有差異,一般先大劑量經驗治療,根據治療反應逐漸減量至維持劑量,直至痊愈或轉為其他治療。激素療法過程中注意監(jiān)測激素治療并發(fā)癥,注意補鈣和保護胃粘膜。三聯(lián)抗結核藥物療法:對于細菌培養(yǎng)存在棒狀桿菌感染的患者可考慮三聯(lián)抗結核治療,一般需要半年到一年,同樣注意抗結核治療的副作用,如肝功能損傷等。免疫抑制療法:對于激素治療不敏感且伴有膿腫、竇道的難治型GLM,可以嘗試免疫抑制劑,待病灶縮小后再考慮手術治療。像甲氨蝶呤等免疫抑制劑治療期間注意葉酸缺乏綜合征以及間質性肺炎等并發(fā)癥。類固醇激素&手術療法:對于腫塊型和膿腫型GLM,類固醇激素聯(lián)合手術治療被多數專家學者接受并推薦(具體激素劑量和用藥療程要看治療反應和個體差異)。手術療法:手術治療是GLM的主要治療手段,藥物治療主要是為手術創(chuàng)造條件,通過藥物治療使得病灶明顯縮小,之后的手術爭取做到完整切除病灶并且較小影響乳房外形。手術一般選擇無明顯疼痛、腫塊不再明顯縮小、竇道基本閉合時進行。手術方式因病灶情況、患者哺乳需求、美學要求等因素而定,近年來,微創(chuàng)旋切、保留乳頭乳暈的皮下腺體切除+假體植入、腔鏡手術也都有開展。中醫(yī)中藥療法:對于腫塊型GLM有清熱消腫、溫陽消腫等治療;對于膿腫型GLM有托里透膿、益氣托毒、溫陽托毒等治療;對于破潰型GLM有益氣健脾、溫陽消腫、益氣養(yǎng)血等治療。多數學者一致認為,對于伴有高泌乳素血癥的患者,使用溴隱亭進行降泌乳素治療可作為基礎性治療措施。乳頭溢液及時就醫(yī),查找病因;高泌乳素血癥或藥物相關泌乳及時糾正;避免高脂高膽固醇飲食;保持情緒穩(wěn)定;避免乳房外傷;避免過度勞累;復發(fā)是指患側乳房內原病灶治愈后半年內再次出現紅、腫、熱、痛、化膿、破潰等臨床表現,或彩超等影像學檢查發(fā)現病灶。泌乳素升高提示疾病存在復發(fā)可能。上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甲乳外科我們團隊專注于甲狀腺、甲狀旁腺、乳腺、副乳腺疾病診療,為廣大患者提供優(yōu)質、精準、科學、微創(chuàng)、全病程的規(guī)范化診療服務?。ú糠謭D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立即刪除。)2023年10月05日
498
0
2
-
王志威副主任醫(yī)師 中國福利會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 乳腺科 如果在哺乳期出現乳房局部的團塊并伴有紅腫熱痛及發(fā)燒,最常見的是發(fā)生了哺乳期乳腺炎。一、乳腺炎常見原因1.乳房沒有及時排奶,乳汁局部淤積2.乳頭破損二、如何處理1.來醫(yī)院化驗血常規(guī)和CRP明確是否有炎癥2.如果確定有炎癥,則消炎治療,靜脈吊水起效更快,用藥2-3天大多可以緩解,用頭孢后過6小時再哺乳。3.乳房團塊局部按摩疏通排空乳汁,如果疼痛不明顯,可以局部熱敷,熱敷有助于乳管擴張,利于排空(如果一開始疼痛明顯,可暫用冷敷止痛)4.如果體溫超過38.5度,可以用退熱藥,(如對乙酰氨基酚),用藥后過24小時再哺乳。5.乳頭局部如果有破損,局部可以抹金霉素眼膏消炎,羊脂膏潤滑,吸奶前擦掉,另外暫時轉為吸奶器吸奶,待乳頭恢復再轉為親喂。三、如何預防乳腺炎復發(fā)1.定期排空乳汁。2.避免乳頭損傷。作者:王志威博士,副主任醫(yī)師,中組部第十一批援疆專家,臨床工作多年,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乳腺癌的手術治療(重視手術與美觀的結合)及乳腺癌術后的化療等規(guī)范的輔助治療,常規(guī)開展乳房結節(jié)的微創(chuàng)手術及乳腺炎、乳頭溢液、乳腺增生等乳腺常見疾病的診療。曾榮獲健康報授予的“年度好大夫”(從全國17萬名在線醫(yī)生中評選出361名醫(yī)生授予)如果您覺得文章對您有幫助歡迎點贊及寫評論,您的認可是我科普的動力!2023年09月20日
243
0
2
-
高雅軍主任醫(yī)師 北京市海淀區(qū)婦幼保健院 乳腺病防治中心 00:0000:00以下內容為語音轉文字,不保證準確,僅供參考其實毒奶往往是媽媽本身自己的乳汁夠多了,但是因為聽見孩子哭,以為孩子沒吃飽,結果又添加奶粉,這樣自己產生的乳汁沒有被孩子完全移除,就會出現毒奶。那在出現毒奶以后呢?很多不懂的媽媽,她選擇的方法是找通乳濕或者自己家里人來推開,這樣對乳房有很多的傷害,造成粘連,以后就容易出現反復毒奶。嗯,所以解決的方法一個是要評估是不是孩子沒有吃飽,孩子吃飽呢,很簡單的,解決的一個評估方法就是看看孩子的體重。他如果說零到三個月內每天增長20克左右,那就夠了,再多呢,就容易造成過度的喂養(yǎng)。經??吹接行┖⒆用刻扉L50克還是老哭,因為他喜歡奶嘴奶瓶的流速,吃奶費勁嘛,所以他就呃,還是要添加配方奶,這樣媽媽的乳汁已經夠,但是還是堵在乳房里。孩子是最好的通乳師嘛,沒有讓孩子吃夠,那他肯定會出現毒奶,乳房的產能并沒有下降。所以解決方法就是讓孩子順其自然,想吃就吃,在哭之前剛剛醒的時候就吃,然后出現堵的腫塊。千萬不要老去通乳,而是要多冷敷,讓乳房自己把這個多余的乳汁吸收掉,越通越擠,乳房越容易出現粘連,堵奶,這個是很多的在線的咨詢的媽媽出現的問題。除了冷敷讓孩子吃以外呢,要管住自己的手,尤其是在半夜堵得特別難受的時候啊,特別疼,睡不著覺,可以吃點布洛芬緩解疼痛,先休息,冷敷你第二天就會發(fā)現自己的乳房奇跡的能緩解很多,紅啊腫啊疼啊能緩解很多,并且38度左右的發(fā)燒也能緩解,不用半夜三更跑去看急診,看了急診醫(yī)生往往是呃,他給你用一些抗生素或者是輸液,跟孩子分開了不能喂奶,這樣造成更嚴重的乳房問題,甚至容易出現化膿。是不是看起來這個解決方法很簡單?它能夠解決你反復堵奶,甚至說頻繁堵,天天堵,需要天天去疏通的問題,這個是最終的解決辦法,有一些小白點,乳頭上的白膜也不要去挑開,通開它,這個反復它容易出現,而且呢,毒奶本身看到是乳頭表面有這個擠不完的白點白膜,實際上整個乳管它都有慢性炎癥了,乳房里缺的并不是乳管,并不是產生乳汁的組織,而是缺的是一個地方,一個乳房就那么大體積,暫時這個地方堵住了,退休了,其他乳管會代償性的工作,不要焦慮,咱們是為了徹底根本的解決方法,并不是解釋解決一時的問題啊,不是解決簡單的毒奶,然后以后還反復,所以呢,你聽明白了就按照做就可以了,你千萬不要焦慮。布洛芬對乙酰基酚都是哺乳性安全用藥,多冷敷乳房,每個小時一次,每次五到十分鐘,不去通乳按摩啊,不凍傷就行,這個是最好的辦法,如果三天還沒有緩解,到醫(yī)生那里去做個B超檢查檢查,沒有問題,接著按這個方法,一般最嚴重的啊,反復堵奶的,三個星期也就好了。展開為什么現在堵奶的媽媽越來越多?為什么堵奶反復出現?你來看看符合幾條以及簡單的解決辦法2023年08月03日
847
1
10
乳腺炎相關科普號

秦悅農醫(yī)生的科普號
秦悅農 主任醫(yī)師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yī)院
中西醫(yī)結合乳腺科
1.3萬粉絲155.4萬閱讀

孟慧敏醫(yī)生的科普號
孟慧敏 主治醫(yī)師
西京醫(yī)院
甲乳血管外科
3122粉絲6.6萬閱讀

郭豐麗醫(yī)生的科普號
郭豐麗 副主任醫(yī)師
濱州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
乳腺外科
819粉絲16.8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