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內容
-
神經母細胞瘤血管骨骼化
神經母細胞瘤外科手術的目標是將腫瘤完全或接近完全切除。對于局限性腫瘤,爭取一期完整切除原發(fā)病灶,同時徹底清除腫瘤周圍脂肪組織及可疑淋巴結。對于存在明顯IDRF危險因子的腫瘤,既要在保證安全前提下最大可能地切除腫瘤,又要盡力保護重要臟器和結構不受損傷。大部分情況下,由于術前化療的應用,手術時腫瘤血供減少、組織變韌,分離解剖過程中出血一般不會太多,可以容許仔細的分離和切割。但由于神經母細胞瘤起源于腎上腺或椎旁交感神經系統(tǒng),其生長特點不同于成人器官腫瘤,往往侵犯包埋重要血管,手術極其困難之處在于腫瘤范圍內血管的解剖和保護。因此,神經母細胞瘤手術對于外科醫(yī)生的手術技巧及經驗等要求極高。腹膜后“血管骨骼化”是目前業(yè)界公認的一種方法,可以提高神經母細胞瘤手術切除率。
成海燕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11月14日283
0
3
-
MIBG核素顯像在兒童神經母細胞瘤診治中的應用
MIBG核素顯像在兒童神經母細胞瘤診治中的應用神經母細胞瘤(neuroblastoma,NB)屬于神經內分泌性腫瘤,是兒童顱外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占兒童惡性腫瘤的8%~10%,好發(fā)于4歲兒童;65%原發(fā)于腎上腺。兒童NB腫瘤異質性大,40%~50%患者初診時已發(fā)生轉移,無法完全切除,預后差,患者5年生存率為30%~40%。放射性碘(123/131I)標記MIBG顯像診斷兒童NB及其復發(fā)轉移灶的特異性為100%,靈敏度為90%~95%,是NB分期和療效評價的標準方法。131I-MIBG也可用于難治性兒童NB及其復發(fā)轉移灶的治療,有效率為20%~37%。筆者主要綜述了123/131I-MIBG診治兒童NB的臨床應用及目前存在的問題。?一、123/131I-MIBG顯像診斷NBMIBG是去甲腎上腺素的功能性類似物,能被交感神經元攝取,93%貯存于神經元胞質或線粒體中,7%儲存于神經內分泌顆粒或囊泡中。NB起源于神經嵴,此處的細胞通常具有去甲腎上腺素轉運體的表達,其表達量是NB細胞是否分化成熟的標志,分化差者表達量少或無表達。90%兒童NB患者131I-MIBG顯影陽性。因此,123/131I-MIBG可用于兒童NB診斷、分期和療效預測,其在惡性嗜鉻細胞瘤、神經節(jié)瘤診治中也有重要價值。1.123/131I-MIBG顯像適應證。進一步證實神經外胚層來源的腫瘤包括NB、嗜鉻細胞瘤和神經節(jié)細胞瘤等;NB分期;NB化療療效評估和長期隨訪;原發(fā)病灶術前、術后評估;早期診斷亞臨床復發(fā),特別是對于骨髓轉移或臨床骨痛患者;了解是否可行131I-MIBG治療。2.123/131I-MIBG顯像前注意事項。(1)封閉甲狀腺:常用藥物為碘化鉀、碘酸鉀、復方碘溶液和高氯酸鉀,以碘化鉀最常用。131I-MIBG顯像前24~48h服用碘化鉀,治療或顯像后繼續(xù)服用7~15d。碘化鉀可按體質量給予,體質量16~50、5~15和<5kg分別給予65、32和16mg/d;也可根據年齡估算碘化鉀用量,即新生兒16mg/d;1月齡<年齡≤3歲兒童32mg/d;3歲<年齡≤13歲65mg/d;>13歲130mg/d。另外還可采取甲狀腺激素抑制治療,按體表面積24hL-T4劑量為100mg/m2。(2)避免使用影響MIBG攝取和貯存的藥物。主要包括支氣管擴張劑和心臟藥物(如鈣離子通道拮抗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腎上腺素能受體阻斷劑和鈉泵抑制劑)和抗精神病藥物等。(3)緩慢靜脈滴注MIBG(≥5min);(4)對1~3歲嬰幼兒必要時予以鎮(zhèn)靜藥物。3.123/131I-MIBG檢查輻射吸收劑量與圖像分析。123/131I-MIBG檢查輻射吸收劑量與注射劑量相關。如5歲兒童,按體質量給予5.18MBq/kg123I-MIBG和0.74MBq/kg131I-MIBG,一次檢查的有效劑量分別為3.7和5.5mSv。123/131I-MIBG在體內主要分布于肝、脾、心肌、唾液腺和正常的腎上腺、鼻咽部、腸道或甲狀腺等處。圖像分析時應注意上述部位的正常分布,也要注意區(qū)別假陰性。MIBG顯像假陰性的原因包括:(1)受儀器分辨率的影響,難以顯示較小的病灶;(2)解剖因素,即病灶在原發(fā)病灶或生理性(心肌、甲狀腺、唾液腺、肝、腎或結腸)攝取部位附近;(3)放化療后機體的頓抑狀態(tài)和由于腫瘤本身異質性、發(fā)生缺血性壞死或失分化致不攝取或低攝取顯像劑。4.123/131I-MIBG顯像在兒童NB診斷、分期、隨訪中的臨床應用。123/131I-MIBG顯像主要用于高危NB患者的分期、療效監(jiān)測及早期復發(fā)病灶探查、療效和無復發(fā)生存率預測等。131I-MIBG(劑量74MBq)顯像診斷28例Ⅲ、Ⅳ期兒童NB(年齡40d~12歲,男16例、女12例)局部或轉移病灶的靈敏度為82.2%,診斷原發(fā)灶和隨訪診斷的準確性為87.5%。對16例4個月~6歲NB兒童進行的131I-MIBG顯像(初分期7例、評估化療和手術療效12例、了解有無復發(fā)3例)研究結果顯示,其探查原發(fā)病灶、肝臟轉移灶和骨髓浸潤的靈敏度分別為57%、100%和67%。SSTR顯像劑也可用于兒童NB的分期和定位。Pashankar等發(fā)現111In-奧曲肽顯像診斷兒童NB的靈敏度(55%~70%)低于123/131I-MIBG(83%~94%)。由于靈敏度較低,不能提供額外信息和改變患者治療計劃,故NB患兒在治療過程中不常規(guī)行奧曲肽顯像。近期研究發(fā)現SSTR5在低分化NB中表達顯著,可嘗試研制與其親和性高、穩(wěn)定性好、選擇性強的藥物用于低分化NB的治療。二、131I-MIBG治療兒童NB兒童NB惡性程度高,大多數患兒病情進展較迅速,病死率較高,綜合治療是其主要治療方法。對于診斷明確、符合手術適應證的患兒,手術治療是首選治療方法;也可根據病情需聯(lián)合化療、放射治療、造血干細胞移植、131I-MIBG、免疫治療及靶向治療等。131I-MIBG是治療高危、術后復發(fā)或轉移性兒童NB的有效方法。末次化療和局部放療后至少2周、自體干細胞移植和大范圍放療后3個月方可行131I-MIBG治療。1.131I-MIBG治療難治性和復發(fā)性兒童NB。131I-MIBG主要用于兒童NB復發(fā)和轉移灶的治療,也用于NB初治、誘導治療、鞏固治療和聯(lián)合治療。晚期兒童NB術前接受131I-MIBG治療的目的是使無法手術切除病灶縮小,為手術治療作準備。有研究顯示,33例手術無法切除的兒童NB,術前接受131I-MIBG治療后22例可行手術治療,其中17例95%原發(fā)灶得以完整切除。131I-MIBG治療難治性兒童NB及復發(fā)的有效率為20%~37%。有學者分析了多項131I-MIBG治療NB的臨床研究,其中131I-MIBG單獨治療研究21項,131I-MIBG聯(lián)合治療7項;131I-MIBG治療753例兒童難治性和復發(fā)性NB的總治療有效率為33%(247/753),131I-MIBG單獨治療有效率為32%(199/629);復發(fā)高危NB(Ⅳ期)5年無事件生存率30%,難治性NB有效率為37%(61/164),131I-MIBG治療復發(fā)性NB有效率為38%(43/113)。但131I-MIBG治療難治性NB及復發(fā)存在的問題是,131I-MIBG劑量或活度、有效劑量、中毒劑量和累積最大治療劑量尚不明確;131I-MIBG治療總次數和治療間隔時間也不明確。2.131I-MIBG治療兒童NB劑量。131I-MIBG治療兒童NB劑量計算法有固定劑量法和體質量計算法2種。體質量計算法131I-MIBG劑量為按體質量0.111~0.666GBq/kg,但有效劑量尚無定論。WeylBen-Arush等采用小劑量0.185GBq/kg(最大量5.55GBq)治療10例兒童難治性NB(Ⅲ期1例,Ⅳ期9例),平均隨訪4.7年,9例獲得PR,不良反應輕,3例血小板可逆性減少。采用(0.325±0.246)GBq/kg131I-MIBG治療47例NB患者的有效率為47%。另有研究顯示,131I-MIBG≥0.444GBq/kg治療30例NB患者的有效率為37%,但80%患者發(fā)生4級血小板減少或粒細胞缺乏,1例繼發(fā)性白血病、3例甲狀腺功能減退;該結果提示131I-MIBG血液毒性劑量限值為0.555GBq/kg,最小有效劑量為0.444GBq/kg。大劑量131I-MIBG治療不良反應大,可能存在致癌效應。DuBois等采用0.666GBq/kg131I-MIBG治療53例難治性和復發(fā)性NB,70%發(fā)生粒細胞缺乏,91%和96%患者需輸注紅細胞和血小板治療,19例患者需自體干細胞移植。也有患兒在131I-MIBG治療后發(fā)生骨髓異常增生和白血病。因此,兒童NB131I-MIBG治療劑量應綜合患者腫瘤負荷、體質量、不良反應等,一般不宜超過0.444GBq/kg;大劑量治療前需準備自體干細胞。3.131I-MIBG聯(lián)合治療兒童NB應用進展。為提高高危兒童NB治療緩解率及復發(fā)后的生存率,臨床常將131I-MIBG與其他治療手段(如化療、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等)聯(lián)用。匯總分析9項研究(124例兒童NB)發(fā)現,131I-MIBG聯(lián)合化療、干細胞移植等治療有效率為39%(48/124)。131I-MIBG分別聯(lián)合順鉑和依托泊苷(VP-16)治療2l例NB患兒的有效率分別為12/16和3/5。131I-MIBG聯(lián)合大劑量化療和全身放療治療5例NB,1例在治療后32個月仍存活,4例在治療緩解后的第9、10、14和21個月復發(fā)。骨髓抑制是131I-MIBG治療中最顯著的劑量限制性不良反應,干細胞移植可提高131I-MIBG的使用劑量,進而提高療效和耐受性,但療效并不令人滿意。近期Ⅱ期臨床多中心研究采用131I-MIBG聯(lián)合化療和干細胞移植治療及放療治療41例疾病進展和難治性兒童NB患者,僅4例CR和PR。DuBois等報道131I-MIBG聯(lián)合卡鉑、VP-16、左旋苯丙氨酸氮芥和肝細胞移植治療24例原位復發(fā)NB患兒,僅6例獲得CR或PR。綜上,聯(lián)合治療存在的問題是療效不確定,化療藥物聯(lián)用最佳方案尚不確定,缺少多中心的Ⅲ期臨床試驗報道。?除與化療、放療、干細胞移植聯(lián)合治療外,研究者也對131I-MIBG是否可與SSTR介導核素靶向治療聯(lián)合進行了探索。90Y-DOTA-TOC和177Lu-DOTA-TOC聯(lián)合治療神經內分泌腫瘤比單用患者的生存期長。提高兒童NB腎上腺素能受體表達也是提高131I-MIBG療效的方向。研究發(fā)現,NB復發(fā)或藥物耐受者聯(lián)合化療或自體干細胞移植可增加腎上腺素能受體表達和提高131I-MIBG療效。γ-干擾素和Vorinostat可提高腎上腺素能受體表達,但是否可用作131I-MIBG治療增敏劑仍需進一步研究。?4.131I-MIBG治療兒童NB存在的問題。由于兒童NB的生物異質性,其治療方案較為復雜,不同個體尚無統(tǒng)一的治療方案。目前131I-MIBG治療兒童NB主要存在以下問題:(1)131I-MIBG劑量或活度、有效劑量、中毒劑量和累積最大治療劑量不明確;固定劑量與根據體質量(0.111~0.666GBq/kg)計算劑量何者療效更好尚不確定。(2)131I-MIBG治療總次數和治療間隔時間不明確。目前報道治療間隔4~16周不等,是否可借鑒格雷夫斯甲狀腺功能亢進癥、DTC治療時間間隔尚不確定,病情穩(wěn)定后治療間隔可否延長也有待明確。(3)缺乏測量131I-MIBG治療后全身和腫瘤吸收劑量的方法。(4)131I-MIBG可否作為NB一線治療藥物尚不確定。目前綜合治療仍是NB的主要治療方法,與手術、化療、放射治療、造血干細胞移植、免疫治療及靶向治療等的聯(lián)合臨床研究還不成熟,患者例數少,缺乏隨機對照研究。(5)多次大劑量131I-MIBG治療可能會引發(fā)繼發(fā)性惡性腫瘤,需長時間隨訪結果證實。
邵國強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10月16日929
0
0
-
醫(yī)生您好,新華醫(yī)院有木有統(tǒng)計過二期神母的復發(fā)率呢?復發(fā)的多嗎
何珂駿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09月30日174
0
0
-
頭胎孩子神母,二胎能要嗎
何珂駿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09月12日188
0
1
-
什么是電場療法?哪些腫瘤患者可以使用?
電場療法利用癌細胞特殊的電學性質,來使用電場干擾其分裂,最終導致癌細胞死亡,它可以在保證健康細胞基本不受傷害的同時殺死癌細胞。這個原理說來簡單,但實際上卻極其復雜。電場是低強度的波狀電場,這些看不見的電場不會傷害健康細胞,但強度足以減緩或阻止癌細胞分裂(分裂)。在癌細胞分裂的中期,電場影響微管蛋白聚集成簇,阻止紡錘體形成,導致染色體無法正常分離;在癌細胞分裂的末期,電場將電荷推向分裂細胞的頸部,破壞癌細胞結構。這兩種作用機制導致的最終結果都是抑制癌細胞正常分裂,最終出現表面膜起泡,癌細胞死亡。目前,這款創(chuàng)新性療法已被美國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FDA),中國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NMPA)以及日本厚生勞動省批準上市!美國批準的適應癥有:1.2011年,FDA批準電場療法用于復發(fā)的膠質母細胞瘤;2.2016年,FDA批準電場療法用于新診斷的膠質母細胞瘤;3.2019年,FDA批準電場療法用于間皮瘤。中國香港批準的適應癥有:2019年2月28日,美國電場療法正式在中國香港上市,被批準用于膠質母細胞瘤。中國批準的適應癥有:2020年5月,用于治療組織學證實的復發(fā)性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GBM)的成年患者(22歲或以上),以及與替莫唑胺聯(lián)合治療新診斷膠質母細胞瘤。日本批準的適應癥有:被診斷為惡性膠質瘤(GBM)的患者,在手術后完成放化療治療,之后聯(lián)合化療使用。除此之外,電場療法正在積極的對常見的實體瘤開展臨床試驗,其中包括非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腦轉移,胰腺癌、肝癌、卵巢癌、胃癌、乳腺癌等等,期待更多的適應癥能盡快獲批。目前國內的患者可通過以下三種方式接受電場治療:1.在醫(yī)院接受正規(guī)治療。電場療法目前已經在美國,日本等多個國家獲批上市,國內也已經獲批上市,國內患者可前往指定醫(yī)院進行正規(guī)治療。2.參加臨床試驗。目前電場療法在全球仍屬于前瞻性研究,國內和國際都開展了大量的臨床試驗。3.日本ECCT療法。日本作為醫(yī)療技術發(fā)達的國家之一,依據電場原理引進另一種設備,稱為ECCT,經濟條件有限的患者可以考慮。需要特別提醒大家的是,美國的電場療法稱為TTF,是被FDA批準的以及獲得眾多臨床試驗數據的權威腫瘤治療方式。而日本的電場療法稱為ECCT,依據電場的原理研發(fā)的,目前暫時沒有大型的臨床試驗數據,在日本被再生醫(yī)療法批準,作為癌癥的輔助治療設備,預防癌癥復發(fā),延長生存期。此外TTF的費用相對較貴,日本的ECCT設備一套9萬人民幣左右,可購買回國內長期使用?;颊呖山Y合自身的經濟條件等綜合因素合理選擇。希望電場療法的最新數據能給患者帶來新的希望。此外,對于腦瘤患者,現在醫(yī)學界更提倡通過多種治療手段進行綜合治療,包括局部放化療、靶向和免疫等,需要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綜合考慮,量身定制。因此,在如何選擇最佳治療方案和用藥上應該求助于國內外權威專家,這樣才能讓廣大癌友們少走彎路,得到最大的臨床獲益腦瘤并不可怕,希望大家堅定信心,通過規(guī)范合理的治療,獲得更長的生存期!
鄧運宗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09月11日767
0
1
-
小兒胸腔巨大腫瘤診治
胸外科吳亮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08月31日250
1
10
-
4歲男孩右側縱膈神母(多發(fā)骨轉移,stage IV)自體干細胞移植后-TOMO放療-返回自-濟南
曾輝醫(yī)生按:神母的解剖決定,術后輔助放療是不可或缺組成部分,臨床實踐中哪怕I期沒有放療都有局部未控。https://station.haodf.com/nprocess/pc/articlepublish/articleDetail?articleId=9388792991于某某(ZT),男,4歲11月(出生時間:2017-09-05),黃石人放療前PET(2022-08-11):放療計劃展示:
曾輝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08月10日240
0
0
-
神經母細胞瘤
治療前女孩,3歲。因發(fā)現腹部腫物入院。CT發(fā)現右腎前下方脊柱旁見一類圓形占位性病變,大小約8.9&times;5.9&times;6.1cm(上下徑&times;左右徑&times;前后徑),邊界清,其內及邊緣見較多顆粒狀鈣化,平掃CT值約為40HU,增強掃描明顯欠均勻強化,右腎及右腎動脈輕度受壓上移,右腎盂稍擴張。下腔靜脈受壓向前推移,增強掃描內未見明顯充盈缺損。治療后治療后180天手術完整切除腫瘤,術后病理為1.(右側腹膜后)神經母細胞瘤,分化型。2.(右側腹膜后椎旁)淋巴結1枚,其中見神經母細胞瘤轉移(1/1)。手術恢復良好。術后繼續(xù)化療。
楊天佑醫(yī)生的科普號2021年09月02日230
0
0
-
神經母細胞瘤
治療前男性,10歲。因左側腎上腺腫物入院。我院MRI提示左側腹膜后腎前方見一類圓形實性占位,大小約6.3cm&times;6.0cm&times;5.3cm,其內信號欠均勻,T1WI以等信號為主,T2WI以稍高信號為主,局部可見條片狀T1WI高信號、T2WI高信號,邊界尚清楚,增強后不均勻輕中度強化。胰腺受壓前移,左腎及左腎靜脈受壓后移。治療后治療后180天完善檢查后,行手術切除。手術病理為節(jié)細胞神經母細胞瘤,混雜型。術后恢復良好。門診復查中,未見復發(fā)。神經節(jié)神經母細胞瘤混雜型為良性屬性的腫瘤,以手術完整切除為主要治療方式。
楊天佑醫(yī)生的科普號2021年07月27日561
0
0
-
縱膈腫瘤
治療前10月齡患兒,入院前3月患兒出現咳嗽、伴低熱,當地醫(yī)院查胸部正位片提示:“心影增大”。2月余前,患兒出現氣喘,活動時明顯,未予特殊診治。入院前2天,患兒氣喘加重,當地CT檢查發(fā)現胸部巨大占位,遂來我院,考慮縱膈腫瘤(神經母細胞瘤),完善術前檢查,入院第三日行手術治療。治療后治療后0天術中見患兒右側胸腔實性腫瘤(12X10X9cm),由主動脈發(fā)出多條血管進入腫瘤,手術順利,完全切除腫瘤(肉眼無殘留)。術后轉ICU治療,生命體征穩(wěn)定,當晚順利撤除呼吸機,術后第2天轉回普通病房,神志清楚,無呼吸困難。待病理結果、骨穿結果及基因檢測結果出來后進一步評估腫瘤分期及危險度,制定下一步化療方案。
李樂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9月18日776
0
0
相關科普號

姜大朋醫(yī)生的科普號
姜大朋 主任醫(yī)師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yī)學中心
腫瘤科
5252粉絲31.1萬閱讀

杜躍軍醫(yī)生的科普號
杜躍軍 主治醫(yī)師
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
泌尿外科
2006粉絲18.1萬閱讀

祝秀丹醫(yī)生的科普號
祝秀丹 主任醫(yī)師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yī)院
腫瘤外科
461粉絲4萬閱讀
-
推薦熱度5.0李凱 主任醫(yī)師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yī)院 普外、新生兒外科
神經母細胞瘤 18票
畸胎瘤 12票
腎母細胞瘤 6票
擅長:擅長兒童及青少年的頸部,胸部,腹部,盆腔及軀干四肢等軟組織腫瘤的綜合性和個體化相結合的治療。尤其在神經母細胞瘤,腎上腺腫瘤,肝母細胞瘤,腎母細胞瘤,甲狀腺腫瘤,胰腺腫瘤,乳腺腫瘤,卵巢腫瘤的開放或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方面有豐富的經驗。另外,擅長梨狀窩瘺的手術和微創(chuàng)治療,以及普外科常見體表包塊的診治和修復。 -
推薦熱度4.5張朝霞 副主任醫(yī)師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首都兒童醫(yī)學中心 血液科
神經母細胞瘤 7票
肝母細胞瘤 3票
白血病 1票
擅長:擅長小兒貧血、血小板減少、白血病的診治,尤其擅長神經母細胞瘤,肝母細胞瘤、腎母細胞瘤、軟組織肉瘤等實體腫瘤的診治 -
推薦熱度4.3邵國強 主任醫(yī)師南京市第一醫(yī)院 核醫(yī)學科
神經母細胞瘤 6票
擅長:1.甲狀腺疾?。谞钕俟δ芸哼M、甲狀腺腫瘤、難治性甲亢,難治性甲癌,甲狀腺結節(jié))的診斷和綜合治療, 2.腫瘤骨轉移、皮膚瘢痕疙瘩,兒童血管瘤的診斷和綜合治療。 3.兒童疾?。▋和[瘤、腎積水、輸尿管返流、癲癇、黃疸、異位胃粘膜、消化道出血等)的診斷和治療. 4.前列腺癌和神經內分泌腫瘤及其多發(fā)轉移的核素177Lu靶向診斷和治療. 5.核醫(yī)學顯像和臟器功能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