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譚善勇副主任醫(yī)師 醫(yī)生集團-廣東 精神科 在現代社會,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和工作壓力的增加,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感受到身心上的疲憊與不適,其中一種常見的現象便是神經衰弱。神經衰弱,這一聽起來或許有些陌生的詞匯,實際上正悄悄地影響著許多人的生活質量......走近神經衰弱神經衰弱是一種情緒性疾病的癥狀,主要表現為大腦皮層功能興奮與抑制的不協(xié)調,進而引發(fā)一系列臨床癥狀。神經衰弱通常發(fā)生在性格較為內向的人群中,他們在長期的精神壓力之下,容易出現一系列身心不適癥狀。這些癥狀包括但不限于失眠、焦慮、抑郁、煩躁、飲食不佳以及體力乏力等。患者往往表現出工作效率低下、情緒不穩(wěn)定,甚至可能出現體重的顯著變化。神經衰弱的癥狀神經衰弱是一種情緒性疾病的癥狀,主要表現為大腦皮層功能興奮與抑制的不協(xié)調,進而引發(fā)一系列臨床癥狀。神經衰弱通常發(fā)生在性格較為內向的人群中,他們在長期的精神壓力之下,容易出現一系列身心不適癥狀。這些癥狀包括但不限于失眠、焦慮、抑郁、煩躁、飲食不佳以及體力乏力等?;颊咄憩F出工作效率低下、情緒不穩(wěn)定,甚至可能出現體重的顯著變化。神經衰弱的癥狀精神易興奮又易疲勞??患者常感到精力不足,萎靡不振,不能用腦,或腦力遲鈍,肢體無力,困倦思睡。特別是工作稍久,即感注意力不能集中,思考困難,使工作效率顯著減退。情緒變化大?患者情緒易激惹、易煩惱、易緊張,常出現暴躁、易怒、委屈、傷感等情緒,嚴重時甚至會出現自殺傾向。睡眠障礙??表現為入睡困難、易驚醒、多夢等。失眠是神經衰弱患者常見的癥狀之一,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肌肉緊張性疼痛??患者常感到肌肉疼痛,特別是頸部、肩部和背部肌肉,這種疼痛往往與精神緊張和疲勞有關。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患者常出現心慌、出汗、食欲不佳、消化不良、腹瀉或便秘等癥狀。神經衰弱的原因首先,精神因素無疑是導致神經衰弱的重要推手。隨著工作壓力的日益增長和生活節(jié)奏的不斷加快,人們往往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心理負荷。長期處于高壓狀態(tài),加之人際關系的微妙與緊張,使得大腦神經持續(xù)緊繃,不良情緒如影隨形,逐漸侵蝕著心理防線,最終可能誘發(fā)神經衰弱。這種由精神層面累積的壓力,成為現代人難以忽視的心理隱憂。除了精神層面的壓力,軀體因素同樣不容忽視。一些看似與心理無直接關聯(lián)的疾病,如感染、中毒或長期營養(yǎng)不良,它們通過影響身體的整體機能,間接地對神經系統(tǒng)造成沖擊。這些軀體疾病不僅削弱了身體的抵抗力,還可能引發(fā)一系列生理與心理的連鎖反應,為神經衰弱的發(fā)生埋下伏筆。因此,關注并妥善治療軀體疾病,對于預防和改善神經衰弱具有重要意義。環(huán)境,作為人類生存的外部空間,其質量直接影響著我們的身心健康。長期處于嘈雜、不安定的環(huán)境中,人的身心難以得到真正的放松與恢復,休息與睡眠的質量大打折扣。此外,持續(xù)暴露于噪聲、強光、刺激性氣味或污染空氣中,這些不良環(huán)境因素不斷刺激著我們的感官神經,加劇了神經系統(tǒng)的負擔,長此以往,便有可能誘發(fā)神經衰弱。不容忽視的是個人因素在神經衰弱發(fā)生發(fā)展中的作用。每個人的性格特征、心理素質以及應對壓力的方式都是獨一無二的。有些人天生敏感多慮,對壓力的反應更為強烈;有些人則可能缺乏有效的應對機制,面對困難時容易陷入消極情緒。這些個人特質不僅影響著個體對外部環(huán)境的感知與反應,還直接關聯(lián)到神經衰弱的易感性。治愈神經衰弱神經衰弱作為一種復雜的身心疾病,其治療往往需要一個全方位、多層次的策略,以最大程度地促進患者的康復與福祉。心理治療在神經衰弱的治療中占據核心地位。通過專業(yè)的心理疏導,心理醫(yī)生能夠幫助患者識別并理解自身情緒與壓力的根源,引導其以更積極、健康的心態(tài)面對生活中的挑戰(zhàn)。認知行為療法作為一種常用的心理治療方法,旨在調整患者的思維模式和行為習慣,減少負面情緒的影響,提升自我認知與情緒管理能力,從而有效緩解精神壓力,改善整體情緒狀態(tài)。針對神經衰弱患者出現的不同癥狀,如情緒低落、焦慮不安、睡眠障礙等,醫(y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開具相應藥物進行治療??挂钟羲幒涂菇箲]藥能有效調節(jié)神經遞質平衡,改善患者的情緒狀態(tài),使其重新找回生活的樂趣與希望。而鎮(zhèn)靜催眠藥則針對睡眠問題,幫助患者建立規(guī)律的睡眠周期,恢復良好的睡眠質量,為身體與心靈的恢復提供有力保障。物理治療以其獨特的優(yōu)勢,在神經衰弱的治療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針灸、推拿、按摩等療法通過刺激經絡、穴位,不僅能夠有效緩解患者因長期緊張導致的肌肉疼痛與僵硬,還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加速新陳代謝,為身體各系統(tǒng)提供更多的養(yǎng)分與氧氣,促進整體康復。此外,這些物理治療方法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放松身心,增強患者的舒適感與幸福感。生活方式的調整對于神經衰弱的預防與治療同樣至關重要?;颊邞Ρ3忠?guī)律的作息時間,確保充足的睡眠與休息,避免過度勞累與熬夜,以減少對神經系統(tǒng)的過度負荷。在飲食上,應注重營養(yǎng)均衡,多攝入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及優(yōu)質蛋白的食物,以支持身體各項功能的正常運轉。同時,積極參與體育鍛煉和社交活動,不僅能夠增強體質,提高抵抗力,還能在互動中釋放壓力,增進心理健康,為康復之路增添更多色彩。2024年09月19日
210
0
3
-
周波主治醫(yī)師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西苑醫(yī)院 腦病科 神經衰弱是自主神經和情緒調控功能出現紊亂,而自主神經調節(jié)內臟和血管平滑肌、心肌和腺體的活動,并參與睡眠和精神活動,不受意志支配。因此,神經衰弱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臨床癥狀。1.衰弱癥狀。腦力與體力均容易疲勞,萎靡、無力、困倦、記憶力減退、健忘、沒有信心,容易悲觀。2.情緒癥狀。容易激惹、情緒沖動、好發(fā)火,為小事而反復牽掛、擔憂。3.病態(tài)的神經興奮癥狀。腦子里反復閃現與當前環(huán)境現實無關的事,回憶增多、以往看過的電影經過的事一幕幕在腦海里閃現,難以控制。4.頭部不適或肌肉酸痛。出現頭痛,持續(xù)性,可以長期以來時好時壞。5.睡眠障礙。夜晚入睡困難,輾轉反側不能入睡,或者睡眠淺,整夜半夢半醒。白天頭腦不清晰。6.自主神經功能紊亂。這也是臨床經常容易下的診斷表現為各種身體系統(tǒng)的不適癥狀,如循環(huán)系統(tǒng)心慌心悸、呼吸系統(tǒng)的胸悶、憋氣,長出氣,消化系統(tǒng)的食欲缺乏,惡心等。2022年09月07日
854
0
3
-
楊可冰主任醫(yī)師 北京回龍觀醫(yī)院 精神科 神經衰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特別常見的一類神經癥,患上這種病之后,患者會有煩躁情緒。對聲、光等刺激物的感受性異常增高、失眠、多夢易醒等癥狀?! ∮捎谏窠浰ト跽叽竽X神經活動長期處于緊張狀態(tài),這就導致大腦興奮與抑制功能失調,患者會感到精神易興奮、腦力易疲勞、情緒不穩(wěn)定等神經功能性障礙。神經衰弱的人有以下這些表現類型,需要大家了解: 1、“睡不著”興奮型 主要表現為睡眠障礙,患者會感到頭痛、頭昏、記憶力下降,有些也會煩躁、易激動,但大多數會表現為入睡困難為主,盡管很累,但大腦思維活躍睡不著,且還伴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以怕熱、自覺皮膚發(fā)熱、心慌為主?! ?、“怕冷畏寒”憂郁型 主要表現為思慮過多,意志消沉,對外界很多事情不敢興趣,遇到問題愛鉆牛角尖。睡眠方面以早醒為主,且有頭昏的癥狀。還會有怕冷、皮膚發(fā)涼、出冷汗、不思飲食等表現?! ?、混合型:興奮與憂郁表現之和 這類患者會有興奮和憂郁型兩種類型,隨著病程的延長,興奮型不經治療可以轉為憂郁型,而憂郁型也可能轉為興奮型。兩種癥狀兼有者稱之為混合型?! 〗洷姸嗑癫W家的調查研究認為:神經衰弱與社會心理因素、易感素體因素以及維持因素密切相關。長期的精神壓力大、遭受過心理創(chuàng)傷,如家庭糾紛,婚姻不幸,失戀,人際關系緊張等,會出現神經衰弱,另外,遺傳、人格類型等因素也會導致神經衰弱的出現?! ∩窠浰ト趸颊呷羰艿讲涣加绊?,很容易形成惡性循環(huán),導致癥狀更嚴重。但總的來說,神經衰弱如果影響正常生活、工作,就應該及時就醫(yī)。日常生活中也要多運動放松,消除軀體上的不適感。2022年05月19日
555
0
0
-
譚善勇副主任醫(yī)師 醫(yī)生集團-廣東 精神科 “神經衰弱”可算得上是相當耳熟的疾病了,不僅在醫(yī)院里,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我們也經常會聽到: “最近神經衰弱了,整晚都失眠睡不好覺” “這幾天記性太差了,經常忘事,是不是神經衰弱了?” “沒精神,什么都不想做,沒準神經衰弱了” …… “神經衰弱”在人們眼中涵蓋范圍極廣,似乎只要精神狀態(tài)差一點,就能和“神經衰弱”搭上點關系。 但“神經衰弱”究竟是如何患上的?又該如何治療和改善呢? 今天,我們就來和大家聊一聊,神經衰弱到底是一種怎樣的疾病。 神經衰弱的癥狀是什么? 我國精神病學者經過長期的調查研究認為,神經衰弱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癥障礙。 長期以來,很多人對此不了解,因此也未引起重視,造成了其在我國的發(fā)病率高,但就診率低的現狀。 一般來說,內向型性格和追求完美的性格的人更容易神經衰弱。 根據《中國精神障礙分類和診斷標準》,神經衰弱的核心癥狀在于以腦和軀體功能衰弱癥狀為主,特征是持續(xù)和令人苦惱的腦力易疲勞(如感到沒有精神,自感腦子遲鈍,注意力不集中或不持久,記憶力差,思考效率下降)和體力易疲勞,且經過休息或娛樂不能恢復。常伴有心情煩躁、緊張、煩惱、頭痛、頭暈、耳鳴、失眠等表現。 簡單來說,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類癥狀: 01衰弱癥狀 腦力與體力均容易疲勞,萎靡、無力、困倦、記憶力減退、健忘、沒有信心,容易悲觀。 02情緒癥狀 持續(xù)的自我懷疑、莫名其妙的恐懼、頻繁的自我否定及羞愧,還很容易激惹、情緒沖動、好發(fā)火,為小事而反復牽掛、擔憂。 03病態(tài)的神經興奮癥狀 腦子里反復閃現與當前環(huán)境現實無關的事,回憶增多、以往看過的電影經過的事一幕幕在腦海里閃現,難以控制。 04頭部不適 出現頭痛,持續(xù)性,長期以來時好時壞。 05睡眠障礙 睡眠障礙是焦慮抑郁的典型癥狀,長期睡眠不足,使其很容易對壓力過于敏感或陷入恐慌。 06自主神經功能紊亂 如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心慌心悸、呼吸系統(tǒng)的胸悶、憋氣,長出氣,消化系統(tǒng)的食欲缺乏,惡心等。 導致神經衰弱的原因是什么? 01精神因素 精神因素是誘發(fā)神經衰弱的主要也是根本原因之一。凡是能引起神經活動過度緊張并伴有不良情緒的情況都可能是神經衰弱的致病因素,如親人死亡、家庭不眭、事業(yè)失敗、人際關系緊張、生活節(jié)律顛倒及長期心理矛盾得不到解決時均可能誘發(fā)本癥。 02性格特征 神經衰弱患者往往具有敏感、多疑、膽怯、主觀、自制力差等性格特征.性格特征明顯者可因一般性精神刺激而發(fā)病;性格特征不顯者則須較強烈或較持久的精神刺激之后才發(fā)病。 03軀體因素 各種軀體疾病或能削弱軀體功能和的各種因素,比如頭痛頭暈、潮熱盜汗等,均能助長神經衰弱的發(fā)生。 04過度疲勞 過度勞累而又得不到休息使興奮過程過度緊張,尤其是用腦過度導致的大腦疲勞,一旦超越耐受極限,就可能產生神經衰弱。據統(tǒng)計,神經衰弱患者中多為腦力勞動者。 患上了神經衰弱,該怎么辦? 神經衰弱的癥狀跟抑郁癥、焦慮癥、軀體障礙都有相當一部分的重疊,許多曾經被診斷為“神經衰弱”的病例,其實按照現在的標準都可以被診斷為抑郁癥、焦慮癥。 因此到正規(guī)的醫(yī)院求助專業(yè)的醫(yī)師獲得明確診斷最為關鍵,也能夠避免耽誤治療的最佳時機。 01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可以幫助神經衰弱患者改善不良的性格,并幫助其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獲得更好的社會支持。 近年來比較流行“順其自然,為所當為”的“森田療法”,對神經衰弱患者有著不錯的療效。 02藥物治療 在主治醫(yī)師的指導下,服用一些抗抑郁焦慮藥物可以幫助神經衰弱患者協(xié)調大腦神經元興奮和抑制之間的平衡,消除緊張、焦慮、疲勞、失眠及其他情緒和軀體不適。 03適當運動 神經衰弱患者中,尤其是那些長期從事腦力勞動的人群,可以適當參加一些體育鍛煉,能夠幫助人體調節(jié)高級神經活動功能,穩(wěn)定情緒并提高睡眠質量。 神經衰弱很少會引起人們的重視和關注,但它不僅會令患者本身痛苦不堪,也讓身邊的人在與之接觸時也要格外地小心翼翼,無形中就拉開了彼此的距離。 因此,不要忽視神經衰弱的種種跡象,這是我們心理狀態(tài)需要調整或治療的征兆。 廣州康正心理睡眠醫(yī)學中心始終為您及家人的身心健康保駕護航!2021年12月17日
1431
0
4
-
郝貴峰副主任醫(yī)師 臨沂市人民醫(yī)院 臨床心理科 神經衰弱(neurasthenia)在中國屬于神經癥的診斷之一。是由于長期處于緊張和壓力下,出現精神易興奮和腦力易疲乏現象,常伴有情緒煩惱、易激惹、睡眠障礙、肌肉緊張性疼痛等;這些癥狀不能歸于腦、軀體疾病及其他精神疾病。癥狀時輕時重,波動與心理社會因素有關,病程多遷延。近世紀,神經衰弱的概念經歷了一系列變遷,隨著醫(yī)生對神經衰弱認識的變化和各種特殊綜合征和亞型的分出,在美國和西歐已不作此診斷,CCMD-3工作組的現場測試證明,在我國神經衰弱的診斷也明顯減少。 病因 很多患者患病前具有不良的性格特征:自卑、敏感、多疑、缺乏自信心或偏于主觀、急躁、好勝心切,因而易于導致對生活事件的弛張調節(jié)障礙,使大腦長期處于持續(xù)性緊張而發(fā)病。 目前大多數學者認為精神因素是造成神經衰弱的主因。凡是能引起持續(xù)的緊張心情和長期的內心矛盾的一些因素,使神經活動過程強烈而持久的處于緊張狀態(tài),超過神經系統(tǒng)張力的耐受限度,即可發(fā)病。如過度疲勞而又得不到休息是興奮過程過度緊張;對現在狀況不滿意則是抑制過程過度緊張;經常改變生活環(huán)境而又不適應,使中樞神經系統(tǒng)處于過度緊張和疲勞。大腦皮質的神經細胞具有相當高的耐受性,在緊張的腦力勞動之后,雖然產生了疲勞,但稍事休憩或睡眠后就可以恢復,不過,長期強烈緊張狀態(tài)的神經活動,一旦超越耐受極限,就可能產生神經衰弱。 臨床表現 常見癥狀有乏力和容易疲勞。注意力難于集中,失眠,記憶不佳,常忘事,不論進行腦力或體力活動,稍久即感疲乏。對刺激過度敏感,如對聲,光刺激或細微的軀體不適特別敏感。 檢查 為了排除可能的器質性病變,需作心電圖、腦電圖、腦電地形圖、經顱多普勒超聲、頭顱CT等檢查。 診斷 根據中國精神障礙分類和診斷標準第三版(CCMD_-3),其診斷標準如下: (一)癥狀標準 1.符合神經癥的診斷標準; 2.以腦和軀體功能衰弱癥狀為主,特征是持續(xù)和令人苦惱的腦力易疲勞(如感到沒有精神,自感腦子遲鈍,注意力不集中或不持久,記憶力差,思考效率下降)和體力易疲勞,經過休息或娛樂不能恢復,并至少有下列2項: (1)情感癥狀,如煩惱、心情緊張、易激惹等,常與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矛盾有關,感到困難重重,難以對付??捎薪箲]或抑郁,但不占主導地位; (2)興奮癥狀,如感到精神易興奮(如回憶和聯(lián)想增多,主要是對指向性思維感到費力,而非指向性思維卻很活躍,因難以控制而感到痛苦和不快,但無言語運動增多。有時對聲光很敏感。 (3)肌肉緊張性疼痛(如緊張性頭痛、肢體肌肉酸痛)或頭暈; (4)睡眠障礙,如入睡困難、多夢、醒后感到不解乏,睡眠感喪失,睡眠覺醒節(jié)律紊亂; (5)其他心理生理障礙,如頭暈眼花、耳鳴、心慌、胸悶、腹脹、消化不良、尿頻、多汗、陽痿、早泄或月經紊亂等。 (二)嚴重標準 患者因明顯感到腦和軀體功能衰弱,影響其社會功能,為此感到痛苦或主動求治。 (三)病程標準 符合癥狀標準至少已3個月。 (四)排除標準 1.排除以上任何一種神經癥亞型; 2.排除分裂癥、抑郁癥。 鑒別診斷 許多過去診斷為神經衰弱的病例,符合現在抑郁障礙或焦慮障礙的標準。但對有些病例,采用神經衰弱的描述比任何其他的神經癥性綜合征都更為合適。在采用神經衰弱的診斷類別時,首先應排除抑郁性疾病和焦慮障礙。精神分裂癥患者早期可有類似神經衰弱癥狀,但痛苦感不明顯,求治心不強烈。隨著病程的發(fā)展和精神癥狀的出現,不難鑒別。 1.精神分裂癥 精神分裂癥早期和緩解期可出現神經衰弱癥狀,但患者對其疾病抱無所謂態(tài)度無迫切求治要求并有相應的精神病性癥狀可資鑒別; 2.抑郁癥 鑒別診斷常很困難,特別是輕度抑郁癥患者,常被誤診為神經衰弱。因為抑郁癥患者常有失眠、疲乏、注意力不集中、精神缺乏和各種軀體不適感。兩類癥狀類似,軀體檢查均無相應陽性體征,如忽視檢查患者抑郁情緒往往導致誤診。因此臨床上診斷神經衰弱時必須排除抑郁癥。抑郁癥患者表現為情緒低落,愉快感喪失,對日常生活興趣喪失,自責,自罪,常萌生消極自殺的意念?;颊叩陌Y狀可呈現晨重夜輕的節(jié)律性波動。早醒是抑郁癥睡眠障礙的特點。抑郁癥病程可有周期性緩解。 3.慢性疲勞綜合征 是一組以疲勞為主要表現的不能以休息解決的障礙。持續(xù)半年以上的綜合癥且未發(fā)現引起疲勞的內科或精神科疾病,常伴低熱、咽喉痛、淋巴結疼痛、肌無力、肌肉痛、關節(jié)痛、頭脹痛、持久性疲勞精神心理癥狀(如易激惹、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思維困難、抑郁等)、睡眠障礙(表現為睡眠過多或失眠)。體格檢查發(fā)現有低熱(37.6℃-38.6℃)、非滲出性咽炎及頸前后部或咽峽部淋巴結腫大觸痛。由于有低熱、咽喉痛、淋巴結增大及觸痛等客觀體征因而有助于與神經衰弱鑒別。 治療 此病的治療原則是在詳細檢查排除器質性疾病后,應用心理治療、行為療法、配合藥物及物理治療,可以獲得較好的療效??菇箲]、抗抑郁藥物可改善患者的焦慮和抑郁,也可使肌肉放松,消除一些軀體不適感。其他治療包括體育鍛煉,旅游療養(yǎng),調整不合理的學習、工作方式等也不失為一種擺脫煩惱處境、改善緊張狀態(tài)、緩解精神壓力的一些好方法。支持性和解釋性的心理治療可幫助患者認識疾病的性質和消除繼發(fā)焦慮。2021年11月05日
1897
0
8
-
2021年10月24日
963
0
1
-
李連鳳副主任醫(yī)師 深圳市龍華區(qū)中心醫(yī)院 臨床心理科 頭痛,失眠,很多人經常認為自己得了神經衰弱,其實并不是頭痛、失眠就是神經衰弱。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下神經衰弱的癥狀: 一、精神疲勞:自覺注意力不集中,記憶減退。 二、神經過敏:外界一點小刺激就引起患者的煩躁和不安,他們怕吵、怕光、怕氣味等。 三、頭部不適:頭腦不清爽,頭重腳輕,昏脹頭有壓迫緊縮感等。 四、睡眠障礙:失眠較多見,致使患者為此而痛苦和焦慮,多夢,易驚醒,早醒和夜間不眠。 五、自疑有病:懷疑自己得病,總能通過微小的癥狀,聯(lián)想到自己生病。 一旦發(fā)現了自己有以上的癥狀,應該立即去醫(yī)院就醫(yī),確定自己是否患病。這樣才能更好地采用治療方法,對癥下藥,有效地治療神經衰弱。2021年06月24日
1713
0
2
-
2021年06月15日
1305
0
1
-
黃學軍主任醫(yī)師 廣醫(yī)二院 心理科 總是沮喪無助、焦慮難受?總以為神經衰弱離我很遠…16個癥狀和體征看完,不能忽視每一種可能:【神經衰弱的16個癥狀和體征】一、感到焦慮、沮喪、淚流滿面或持續(xù)煩躁;二、感到無助、絕望、自更;三、退出或避免正常的社交場合;四、打電話請病假連續(xù)幾天或錯過約會;五、不規(guī)律的睡眠計劃,要么睡得太多,要么睡得不夠;六、不健康的飲食和衛(wèi)生習慣,通常是由于人們忘記或沒有動力去吃或清潔;七、難以集中注意力或記住當天發(fā)生的事情;八、感覺持續(xù)的情緒枯竭和身體疲勞,通常是沒有原因的;九、缺乏動力和對事物的興趣;十、無法從通常帶來快樂或滿足的事物中獲得快樂或滿足感;十一、不明原因的一般疼痛;十二、難以相處或容忍他人;十三、有自殺想法或想傷害自己;十四、對性和月經變化缺乏興趣;十五、動作或說話比平常慢;十六、在沒有威脅或危險的時候恐懼的閃回,嚴重的噩夢,和戰(zhàn)斗或逃跑的癥狀,如心跳加速,口干,出汗。在極端或未經治療的情況下,特別是與精神病有關的精神健康狀況時,癥狀也可能包括幻覺、偏執(zhí)、妄想和缺乏洞察力。2021年02月25日
1507
0
1
-
2020年12月06日
2513
0
0
神經衰弱相關科普號

王永志醫(yī)生的科普號
王永志 主任醫(yī)師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yī)院
中醫(yī)科
1054粉絲32.4萬閱讀

彭康醫(yī)生的科普號
彭康 主任醫(yī)師
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
中醫(yī)內科
172粉絲104.6萬閱讀

閆振文醫(yī)生的科普號
閆振文 副主任醫(y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yī)院
神經科
997粉絲90.2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