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內容
-
寶寶發(fā)生氣管異物吸入的家庭自救
氣管異物是五官科常見的急危病癥之一,5歲以下的兒童容易發(fā)生。其嚴重性取決于異物性質和造成的氣管阻塞程度。輕者引起氣管和肺損傷,重者可以窒息死亡。究其異物來源,分內源性異物(即來自患兒本身),如嘔吐物、呼吸道血塊、膿性分泌物、呼吸道假膜等;外源性異物指經(jīng)口吸入的各種物體(液體和固體),其中固體性異物引起的損害相對較大,而且明顯。那異物系吸入會有哪些表現(xiàn)呢?如果有異物吸入,家長在院外第一時間該如何搶救呢?帶著疑問,請家長們繼續(xù)往下看。異物吸入表現(xiàn):1、 異物進入氣管初期:患兒一般在進食受到干擾時突然出現(xiàn)劇烈嗆咳和梗氣表現(xiàn),繼之可出現(xiàn)聲嘶、喘息、口唇紫紺和呼吸困難。細小而相對光滑的異物,如葵瓜子、花生、黃豆等,可在患兒咳嗽時聽到異物向上撞擊聲門的拍擊音,手放在氣管前可有震動感。異物較大阻塞氣管或隆突處,可引起肺通氣障礙,表現(xiàn)為呼吸困難和窒息,若不及時取出異物恢復通氣可以引起死亡。2、 安靜期:若異物較小,或異物進入支氣管內,則可表現(xiàn)為一段時間內的咳嗽和喘息,輕者甚至無表現(xiàn)。故此期的患兒容易漏診。3、 炎癥期:吸入異物在氣道內刺激氣管粘膜發(fā)生炎癥,或堵塞小氣道,出現(xiàn)刺激性咳嗽、或伴有喘息。隨著異物嵌頓時間延長,局部炎癥反應加強,氣管內分泌物不斷增加,氣管粘膜腫脹加重,可出現(xiàn)持續(xù)性咳嗽、肺不張或肺氣腫表現(xiàn)。4、 并發(fā)癥期:異物嵌頓一側支氣管內時間長了會被肉芽或纖維組織包裹,引起支氣管阻塞。氣道阻塞、排痰不暢容易繼發(fā)細菌感染,出現(xiàn)發(fā)熱表現(xiàn)。逐漸出現(xiàn)發(fā)熱、咳嗽、喘息、痰中帶血,出現(xiàn)肺不張和肺氣腫時可以起呼吸困難和紫紺。急救措施:當家長發(fā)現(xiàn)患兒在進食時突然出現(xiàn)劇烈嗆咳,繼之有聲嘶、喘息、紫紺和呼吸困難表現(xiàn)時,應想到異物吸入可能。此時立即采取海姆立克(Heimlich)急救法第一時間幫助患兒咯出異物。Heimlich手法的原理是利用沖擊腹部-膈肌下軟組織,產生由下至上的壓力,壓迫雙肺下部,從而驅使肺部殘留空氣形成一股具有沖擊性的氣流,將堵住氣管、喉部的固體異物排出。1、 患兒神志清醒能站立采用站位法:救護人員從背后抱住患兒腹部,一手握拳,將拇指一側放在患兒肚臍稍上方。另一手握住拳頭之手,急速沖擊性地向內上方壓迫其腹部,反復有節(jié)奏、有力地進行。患兒做相應配合,頭略低、張嘴以便異物吐出。2、 患兒陷入昏迷不能站立時采取仰臥位。家長兩腿分開跪在患兒大腿外側地面,雙手疊放并用手掌根部頂住患兒肚臍稍上方,進行沖擊性、快速有力地向前上方壓迫。然后打開下頜,如有異物被沖出,迅速掏出并清理口腔。3、 嬰幼兒氣管異物:家長取坐位,讓患兒背靠坐在家屬腿上。然后用雙手食指和中指向后上方擠壓患兒上腹部,按壓后立即放松。也可以將患兒平方仰臥,家長用上述方法擠壓。4、 自救:若患兒異物嗆入氣管,無別人在場,立即用自己的手或椅背、桌邊頂住上腹部,快速而猛烈的擠壓,壓后立即放松,有時可以將異物排出氣管。 只要大家在第一時間發(fā)現(xiàn)小孩進食時出現(xiàn)劇烈嗆咳、呼吸困難和青紫表現(xiàn),首先應想到氣管異物。而且第一時間進行救助,也就能將患兒危險降到最低。若患兒曾經(jīng)有進食嗆咳史,有長時間咳嗽和喘息表現(xiàn),一般抗感染治療咳喘緩解不理想,需警惕有無氣管異物可能。這是需要到醫(yī)院完善胸部高分辨率CT(HRCT)+氣道三維重建,或者氣管鏡檢查助診。成人若發(fā)生氣管異物,處理方法類似。
江南醫(yī)生的科普號2015年07月13日17775
0
1
-
魚兒對人類的報復
春節(jié)前夕的那個周末,我和一根小小的魚刺較量著。 女患者是從大冶轉上來的,誤吞魚刺后,CT檢查魚刺已經(jīng)戳穿食道。于是,我在局麻下給病人做了食道鏡檢查,除發(fā)現(xiàn)食道入口黏膜有破爛外,沒有看見魚刺,考慮魚刺可能完全戳到食道外邊。隨后和患者及家屬充分溝通后,親自陪病人到CT室做食道CT+重建, 結果提示一長約3cm的刺刀狀魚刺戳到甲狀腺的背面。這種情況想從食道內部取出魚刺是不可能的,只能從頸側切開取魚刺了。 頸側入路的手術主要并發(fā)癥就是喉返神經(jīng)損傷,表現(xiàn)為聲音嘶啞。患者幾乎是哀求地說:醫(yī)生,我喜歡唱歌,一定不要出現(xiàn)神經(jīng)損傷啊。手術很成功,不僅在環(huán)咽肌上方發(fā)現(xiàn)并取出了魚刺,而且完好的保護了喉返神經(jīng)。病人蘇醒后,發(fā)音洪亮清脆: 陳醫(yī)生,感謝您啊,以后我再也不敢吃魚了。其實,我知道,以后她還會吃魚的。我們都是好了傷疤忘了痛,魚還是會吃,魚刺還是會卡的。我微笑的告訴她:吃不吃魚不是重點,重點是如何避免吞魚刺和吞魚刺后如何處理? 煩請各位親朋好友,記住陳博士的忠告:吃魚需謹慎,吞刺有風險。吃魚不說話,說話不吃魚。誤吞魚刺莫慌張,喝醋吞飯有危險,空咽幾下先試試,感覺不妙看急診。
陳金輝醫(yī)生的科普號2015年03月15日2317
1
2
-
兒童咬破溫度計,吞下水銀,會中毒嗎?
每年會有十幾例,甚至幾十例兒童不小心把溫度計給咬破了,把水銀給吞下去了,家長都非常緊張來新華醫(yī)院,要我盡快搶救他們的孩子。的確,曾經(jīng)有些不太科學的信息給到我們,在我很小的時候也讀過一些小人書,小人書上說地主老財死了,給兩個童男童女吞服水銀,然后那兩個可伶的孩子就像睡著了一樣,坐在地主老財?shù)墓撞倪?,為地主老財陪葬。我告訴大家,誤吞水銀通常不會中毒!因為水銀作為一種液態(tài)的金屬,可以從消化道的這頭隨著食物一直到肛門直接排出。在消化道內吸收率極低!我曾監(jiān)測過多名誤吞水銀的孩子血液汞及尿液汞水平,僅輕微升高,表明吸收不多,不會引起中毒!但因水銀具有一定的腐蝕性,并且比重較大,需注意幾點:1、水銀具有一定的腐蝕性!如果孩子有消化道炎癥,或潰瘍,可能會對局部黏膜造成一定腐蝕,加重炎癥,同時也會導致汞吸收增加;2、胃有潰瘍時,如果誤吞的水銀較多,也有可能造成穿孔;3、如果孩子空腹,水銀到了胃里,也會因為胃酸作用導致吸收增加;4、還有就是水銀在消化道內隨著食物向前運動,但一定會有少量水銀,在運動到闌尾處,掉到闌尾里面,很難在短時間內排出來,不過進入闌尾內的水銀數(shù)量通常不會很多。一旦孩子咬破溫度計,正確處理方法:1、立即讓孩子面向下,吐出口腔內的水銀,或用手指進入孩子口腔內幫助清理殘留水銀及玻璃碎片;2、給孩子喝一些牛奶,可以起到保護胃黏膜的作用;3、最初半小時,適當保持右側體位可以讓水銀盡快從胃內排到十二指腸,減少在胃內停留時間,減少受胃酸作用被吸收的機會;4、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纖維的食物,如韭菜、芹菜、青菜等,幫助水銀與食物同步向前運動,加快排出體外的速度;減少在腸道內停留時間;5、通常在誤吞水銀后3天,絕大多數(shù)水銀已經(jīng)排出體外,小嬰兒因以流質食物為主,水銀排出速度可能稍慢一些;6、對大多數(shù)兒童來說,大約在一周左右時,除了落到闌尾中的少量水銀外,消化道內的水銀應該基本都已經(jīng)排出體外;7、沒有必要常規(guī)拍X光片子,盡可能少吃X射線。因此,誤吞水銀通常不會引起中毒,所以家長一般不必太過擔心;如果實在不放心,可以去醫(yī)院測定尿汞或血汞水平;必要時如果要拍片子,也只需拍一張腹部正位片,以觀察水銀殘留量及位置;沒有必要拍側位片。忠告:1、盡可能用電子溫度計替代水銀溫度計給孩子量體溫;2、不管使用的是口表、腋表還是肛表,只要是水銀溫度計,都有發(fā)生意外的風險,建議家長,如果用水銀溫度計給孩子量體溫,在量體溫的3-5分鐘內,家長應該停下手中的活,把注意力集中在體溫表上,只到取出體溫表,我見到太多溫度計導致的意外傷害病例了。
顏崇淮醫(yī)生的科普號2014年05月24日135009
4
2
-
漫談“卡魚刺”
中秋節(jié)的前一個夜班,晚上接診了18個病人,其中有12個是“卡魚刺”的患者,各有各的卡法,但是痛苦都是一樣的,幸運的可以馬上解決問題,不幸的患者痛苦要留到第二天甚至于是第三天,簡單廉價的“魚刺”到復雜昂貴的“魚刺”,遇到的魚刺越多,看到的痛苦也越多。容易解決的“魚刺”,常常就卡在咽喉表淺的部位,或者在扁桃體窩,或者在扁桃體表面,能夠一眼看到的就意味著很好取,5秒鐘就能解決問題,皆大歡喜,這個是我們最愛取得“魚刺”,看到患者開心的表情和不可思議的夸獎,心里很高興,常常你會聽到“醫(yī)生,你真厲害!”“幾秒鐘就解決問題了”,“上次看的時候,半天也看不到,取不出來”,取“魚刺”確實是需要技術,但是這樣的“魚刺”對于耳病咽喉科的??漆t(yī)生來說,是小菜一碟!咽喉深部的"魚刺”就沒那沒容易取出來了,要用間接喉鏡檢查,如果有的話,其實不太好取,第一:有些患者的咽喉很敏感,拉下舌頭都會想嘔吐,即使噴了麻藥在咽喉表面反應還是很重,試了好幾次都沒有辦法取,第二,有些魚刺卡在一些凹陷的縫隙里,確實不好取,這個不僅依靠醫(yī)生的技術,患者的配合也是非常重要的,配合不好,雙方都很痛苦,這個時候大家可以選擇“電子喉鏡”下取魚刺,但是珠海市的所有醫(yī)院晚上是沒有“電子喉鏡”檢查的,只能選擇第二天在門診“電子喉鏡”下取,不建議在這個時候強行吞咽飯團或是大量的食醋,因為本來卡住的魚刺經(jīng)過飯團和菜葉的折騰導致咽喉黏膜的損傷,而食用大量的食醋可能導致酸燒傷,最好的方法就是放松,如果不影響喝水或是呼吸講話的話,有些小的魚刺可能自己松脫,吞下胃中的魚刺就不需要擔心了,它是可以消化吸收的然而,有部分魚刺常常怎能看也看不到,有幾種可能:1、咽喉黏膜劃傷了,劃傷了不一定能看到明顯的傷痕,但是感覺就是和卡魚刺的一樣,這種情況只能觀察,一般來說,睡一覺起來也許就沒什么感覺了,也有可能感覺減輕,如果還是和頭一天的感覺差不多,一定要到醫(yī)院復查。2,、有些魚刺很奇怪,當天晚上來檢查確實看不到,過了幾天來檢查,還是同一個醫(yī)生檢查又看到了,甚至有患者連續(xù)來了三次最后看到的也有,但是這種情況很少見,3,卡在更深的部位,一般來說食管入口是和咽喉深部連通的,食管入口是食道的第一個生理狹窄處,魚刺最喜歡卡在這個部位,也是看不到的魚刺最常見的情況之一,這個時候需要做一個“食道吞鋇”檢查,如果發(fā)現(xiàn)有的話,“魚刺”就真的變成“魚翅”了,因為需要在胃鏡下取出,費用也意味著不便宜了,所以吃魚的時候真的要小心也有部分“卡雞骨”或是“排骨”“蝦殼”的患者,雞骨和排骨、蝦殼這些異物是很難卡在咽喉里的,絕大部分是卡在食管入口,一般來說都需要做個簡單的“食管吞鋇”檢查,基本可以確定是否有異物,如果是很小的孩子,或是嬰幼兒不能配合“吞鋇”檢查的就需要做CT排除異物了。盡管是小小的“魚刺”,但是能見到的真的是千奇百怪的卡法,所以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因為醫(yī)生也害怕“看不到的魚刺”
熊彬彬醫(yī)生的科普號2011年09月15日15533
1
0
食管異物相關科普號

顏崇淮醫(yī)生的科普號
顏崇淮 主任醫(yī)師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新華醫(yī)院
發(fā)育行為兒童保健科
881粉絲41.1萬閱讀

王昊天醫(yī)生的科普號
王昊天 主治醫(yī)師
西安航天總醫(yī)院
普外科
595粉絲9057閱讀

奚肇宏醫(yī)生的科普號
奚肇宏 主任醫(yī)師
江蘇省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
消化科
407粉絲3.8萬閱讀
-
推薦熱度5.0張才云 主任醫(yī)師上海長海醫(yī)院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鼻咽癌 30票
咽部腫瘤 24票
喉癌 16票
擅長:喉癌、下咽癌、甲狀腺癌、鼻咽癌及口咽癌等頭頸部腫瘤的診斷、外科手術及個體化治療。 -
推薦熱度4.8王貴齊 主任醫(yī)師醫(yī)科院腫瘤醫(yī)院 內鏡科
食道癌 153票
胃癌 74票
食管疾病 71票
擅長:早期食管癌,早期胃癌,早期結直腸癌,早期下咽癌的腫瘤微創(chuàng)治療; -
推薦熱度4.5陳快 副主任醫(yī)師江西省兒童醫(yī)院 小兒外科
食管異物 1票
小兒疝氣 1票
膽汁淤積綜合癥 1票
擅長:先天性消化道畸形 消化道發(fā)育異常產前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