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琦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仁濟醫(yī)院(東院) 消化科 胃腸道間質瘤(GIST)是一類起源于胃腸道間葉組織的腫瘤,占胃腸道腫瘤的3%,它可以發(fā)生在消化道的所有部位,但主要發(fā)生于胃和小腸,其中胃約占50%~60%,小腸約占20%~30%。它是一種具有潛在惡性傾向的侵襲性腫瘤,有學者評價它“盡管它不是癌,卻一樣可以奪人性命”。GIST的特點:特點1、初期癥狀不明顯:GIST是一種侵襲性腫瘤,通常無特殊癥狀,多因體檢或非特異性消化道癥狀就診偶然發(fā)現。進展期可表現為消化道出血、穿孔、腹部腫塊、腹痛、消瘦,少數患者也可出現便秘或消化道梗阻,容易和消化道上皮性腫瘤混淆。2、對常規(guī)的放療和化療不敏感3、手術后易復發(fā)GIST微創(chuàng)手術適應癥因GIST具有惡變潛能,切除病變是首選治療方法,近年來,隨著內鏡器械的發(fā)展和內鏡技術的成熟,引用粘膜切開刀對胃腸道GIST進行粘膜下剝離術的微創(chuàng)治療取得了較好的治療效果。而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GIST的主要適應癥是:1.瘤體長徑<5cm;2.輔助檢查提示邊界清楚、質地均勻;3.無消化道外侵犯和腹腔轉移征象。因GIST多無明顯癥狀,且易復發(fā)的特點,早期檢查、定期隨訪尤為重要。一方面能夠判斷術后效果,另一方面能夠觀察是否有復發(fā)。認識充分、早期檢查、及時治療能讓患者最大限度躲開這個“沉默殺手”的傷害!?周平紅,姚禮慶,秦新裕等.內鏡黏膜下剝離術治療20例胃腸道間質瘤[J].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08,11(3):219-222.2022年08月05日
1385
0
3
-
高曉東主任醫(yī)師 上海中山醫(yī)院 胃腸外科 1、什么是胃腸間質瘤?胃腸間質瘤(GIST)是胃腸道最常見的間葉源性腫瘤,大多數患者具有c-kit或PDGFRA基因活化突變。全國每年的發(fā)病率約為10-20/100萬,胃腸間質瘤多發(fā)生于老年人,年齡為60~65歲,兒童和年輕人少見。大部分發(fā)生在胃(50-70%)和小腸(20-30%),結直腸約占10-20%,食道占0-6%,腸系膜、網膜及腹膜后罕見。2、胃腸間質瘤的主要臨床癥狀有哪些?因腫瘤的大小、位置等差異,臨床癥狀變化多樣,主要表現為腹痛和胃腸道出血(嘔血、黑便),部分還可出現吞咽困難、腹部包塊等,早期多無明顯不適。如以上癥狀持續(xù)時間4-6個月請盡快就醫(yī)。3、胃腸間質瘤該如何診斷?診斷多依賴于胃腸鏡和CT、MRI等影像學檢查。病理檢查活體組織形態(tài)和免疫組化是診斷胃腸間質瘤的金標準。通過基因檢測確定基因突變類型對診斷以及后續(xù)的靶向藥物治療均具有重要的意義。4、胃腸間質瘤該如何治療?較小的胃腸道間質瘤手術效果良好,基本上都是通過腹腔鏡技術完成的微創(chuàng)手術,痛苦小,恢復快,對臟器功能影響甚小。如腫瘤較大或出現其他臟器轉移,則需加靶向藥物治療或介入治療。伊馬替尼是復發(fā)轉移/不可切除胃腸間質瘤患者的一線治療藥物。5、胃腸間質瘤患者手術切除后,還需要繼續(xù)治療嗎?術后病理為中高危胃腸間質瘤患者手術切除腫瘤后應使用靶向治療。只要患者胃腸道功能恢復且能耐受藥物治療,應盡快給藥。術后治療的劑量為伊馬替尼400mg/天,持續(xù)時間為中危(非胃3年、胃1年)、高危(至少3年)、腫瘤破裂(考慮延長治療時間)。需注意服用伊馬替尼治療的患者,應注意避免進食葡萄柚。2022年07月22日
1248
0
4
-
蔡軍主任醫(yī)師 北京友誼醫(yī)院 普外科 怎么樣,恢復的還好,哎呀,恢復的還行吧,這不就是術后讓我吃那個哇,水腫啊,哎呀,太難受了,不光折吃不下這東西特厭實了,體重怎么樣,體重也下降,太難受了吧,因為是我渾身一點勁沒有啊,我這兩條腿呀,吃別軟,現在是怎么吃的,你這藥嗎?一天一次一可一針,一次一次一次練,我就想這個這個藥適合吃的不對付啊,還是能不能減量啊,那你體重多少,體重現在94斤也還行,就是這個太厭食了,藥一直在這兒拿的嗎?藥不是在這拿了,在拿看看能我能看看老不,你吃這個沒問題啊,從血常規(guī)的角度來講,沒到必須要停藥的角度,因為一定要減量,一般這個減量就是停藥,減量之后藥效。 就是你毒性你承擔了,還沒有治療效果,所以要么就停,要么就堅持吃,從化驗指標來講啊,我們就要對血液有毒性,就是你某些指標會下降,嗯,你沒到嚴重的那個,還有分級四度沒到四度,所以能堅持就盡量堅持,但是說你如果說無法耐受,包括情緒無法耐受,那就停,也不要對這事特別恐懼,停一段也沒事兒,就算你不吃,也只是復發(fā)的幾率會增加,可能會復發(fā),可能會復發(fā),也不見得肯定復發(fā),所以真的說已經影響到你生不如死了那種生活質量,那么我們就停,大大方方的停一段,等你緩過來了,包括2022年07月11日
242
0
1
-
錢浩然主任醫(yī)師 邵逸夫醫(yī)院 普外科 基因是九突變。 K9突變,我,我想肯定是啊,K9突變預后好嗎? 嗯,我講講我的觀點啊,我講講我的觀點啊,第一個呢,是從資料上來講的話呢,K9外線的突變效果是最差的。 在所有的胃腸間質瘤當中啊,我們講胃腸間質瘤其實是這么三大塊兒,或者是四大塊,基因突變,一大類就是11外形的突變。 這一類呢,總體效果不算最好。 啊,最好的是生物學性質,最好的是PDGF阿爾法18外線子啊,這個是生物學性質最好的。 80%以上都能夠根治的,那么11外顯子和野生型在伯仲之間差不多,野生型可能會更好一點,野生型伊馬替尼效果非常差啊,吃吃吃,吃了以后基本上沒什么效果,但是野生型它長得慢。 啊,又是年輕人,手術減瘤的意愿很大啊,所以說他很多病人能夠做幾次手術以后呢,他還是能夠長期生存啊,腫瘤長得比較慢,十域外仙子,特別是十域外顯子缺失性突變,它整體的侵襲性比較大,好在它在伊馬體內效果比較好,所以說你如果給它進行了一個比較有效的減流的話。 那么希望長期吃伊瑪替尼,用伊瑪替尼來遏制住它啊,還是可以呃,生存相對來說比較長的時間的。 九外線的突變,兩個都不靠。 生物學性質也比較差。2022年06月29日
246
0
1
-
錢浩然主任醫(yī)師 邵逸夫醫(yī)院 普外科 存期就是活五年的意思嗎?那當然不是的啊,很多病人問這個問題,五年生存期不是就活五年的意思對不對?你活到五年,你就大概率能活到十年啊,比如說你有50%的概率能活到五年,我們講胃腸間肌瘤晚期的患者啊,那么這一部分活到五年的患者的話,就有超過50%一般是百分之六七十的病人是能夠活到十年的。 是吧,能活到十年就能就能夠活到15年,因為后續(xù)這個腫瘤的這個再變化的可能性,比你前面幾年要要要低一些,這是我的感覺啊,這是我的感覺,當然你說年紀都大了,胃腸間質瘤整個的發(fā)病的平均年齡也是六六十多歲啊,60多歲,那你活了五年,活到十年,你不生胃腸間質瘤不復發(fā)轉移,他要都要生其他的毛病,這是第一點,第二點你吃了這么多靶向藥物,現在來個新冠,抵抗力可能都不夠的啊,會不會是因為其他的原因死亡的,也是有可能的。 啊,所以你你要整體看這個問題,不是說活到五年就死了,對不對啊,那么我們講,我們講所有的所有的胃腸間質瘤的,就是原發(fā)性的患者的話啊,基本上50%的患者都可以治愈,我們都是講的十年無復發(fā),生存又到了十年還不復發(fā)啊,那你想想看,一個腫瘤切到十年還不復發(fā),他后面是不是一定就不會復發(fā)的,我跟你講不一定,我還真2022年06月29日
353
0
1
-
2022年06月29日
173
0
0
-
賈鈺華主任醫(yī)師 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 中醫(yī)內科 1.胃腸道間質瘤有何特殊之處?從生長來源來看,癌一般起源于器官最表面的一層(上皮層);而胃腸道間質瘤,則最初生長于表層以下的中間層(間葉組織),醫(yī)學上對胃腸道間質瘤的研究時間尚短,僅二十多年。因此,不僅是普通民眾,就連一些醫(yī)生都對它比較陌生。2.胃腸道間質瘤是怎么發(fā)生的?醫(yī)學界對此病的研究近年取得了一定進展。研究發(fā)現,?胃腸道間質瘤的發(fā)生與發(fā)展,與異?;蚋淖冇嘘P,主要與KIT和PDGFRA基因突變聯系非常密切。這種異?;蚋淖儯赡苁怯捎诔砷L過程中,體內發(fā)生的基因突變導致。并且,這種突變的基因是有可能遺傳給后代的,也就是說后代可能一生下來就會攜帶這種基因突變,醫(yī)學上稱為胚系突變。但總體來說,由遺傳獲得的基因突變發(fā)生率還是比較低的。3.胃腸道間質瘤早期很難發(fā)現嗎?胃腸道間質瘤相對于其他腫瘤來說,早期不太容易發(fā)現,但有兩種情況需要尤其注意:(1)消化道出血。如果胃腸道間質瘤長得比較大,可能能在腹部表面摸到包塊,當長大到一定程度時,通常會往腔內生長,這時如果侵犯到了上皮層,就可能造成出血。并且以消化道出血為首要表現的胃腸道間質瘤患者還是比較多的,可以占到30%-40%。尤其是小腸來源的間質瘤,較小的病變CT可能無法發(fā)現,而胃鏡、普通腸鏡又看不到小腸,因此常容易被漏掉。這就警示我們,如果出現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一定要警惕小腸間質瘤的可能?。?)皮膚黑斑。胃腸道間質瘤可能與KIT基因突變有關,而存在KIT基因突變的人,身體常會出現異常性的黑斑病變,有的呈點狀生長,有的呈片狀生長,斑點或斑塊的顏色就如咖啡里加了牛奶一般,醫(yī)學上稱之為牛奶咖啡斑。存在牛奶咖啡斑的人,建議可以考慮檢查一下是否存在KIT基因突變,尤其是已患胃腸道間質瘤的患者,又同時出現牛奶咖啡斑,還要考慮是否為胚系突變,檢查一下是否有遺傳的可能。2022年06月26日
1385
0
26
-
何義富主任醫(yī)師 安徽省立醫(yī)院 腫瘤科 胃腸道間質瘤(GIST)是一組發(fā)生在胃腸道的原始間葉組織腫瘤,,由于其源于胃腸道肌間神經層的起搏細胞-Cajal間質細胞,故又名胃腸道起搏細胞瘤。GIST可發(fā)生胃腸道任何部位,胃56%,小腸32%,直腸6%,小部分起源食管、結腸和闌尾。還有胃腸外間質瘤,其最常發(fā)生于腸系膜、網膜、腹膜后、女性生殖系統(tǒng);發(fā)生于胰腺、精囊、膀胱、闌尾系膜、骨盆、腹壁尤其是腹股溝、膽囊、肝臟、胸膜偶有報道。這是一類性質特殊的疾病,化療幾乎無效,而靶向治療的效果很好(所以即使晚期的GIST也經常可以活過5年)。GIST是一類起源于胃腸道間葉組織的腫瘤,比較少見,屬于軟組織肉瘤的一種,實際并不是癌。癌和肉瘤都屬于惡性腫瘤,但起源不同。來自美國的SEER數據庫資料,結果顯示:早期胃腸道間質瘤的5年生存率93%。中期胃腸道間質瘤的5年生存率81%。晚期胃腸道間質瘤的5年生存率53%。在美國,所有胃腸道間質瘤整體的5年生存率為83%,預后相對已經很好,屬于惡性腫瘤中惡性程度相對很低的類型。一些小知識和注意事項:1、GIST的危險因素比較特殊,很少:年老以及合并基因缺陷(都是非常罕見的遺傳疾病可能合并GIST的風險升高,比如原發(fā)家族GIST綜合征、神經纖維瘤I型等)2、GIST的癥狀:消化道出血、腹痛、腹部腫塊、惡心和嘔吐、早飽感、食欲下降、體重下降、吞咽困難等。3、GIST以手術和口服靶向治療為主。2022年06月16日
1107
0
6
-
高志冬主任醫(yī)師 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 胃腸外科 胃腸間質瘤復發(fā)了怎么辦?那么胃腸間質瘤復發(fā)了怎么辦?那么確確實實我們啊,有一部分患者朋友,那么胃腸間質瘤術后,乃至于我們即使服用了我們靶向治療藥物,或者是我們服用了一定時間的靶向治療藥物,停藥之后,那么不幸罹患了這個胃腸間腫瘤的復發(fā),那么這種情況呢,確確實實也是存在的,一旦出現了復發(fā)怎么辦?那我們要分兩種情況,如果是我們在用藥期間出現了腫瘤的復發(fā),那就意味著我們,呃,一線的這個靶向藥物是無效的或者耐藥的,那么出現了復發(fā),我們首選是要考慮更換藥物,一定要在更換藥物之后,無論是二線三線藥物對你復發(fā)病灶控制良好的情況下,如果有手術機會,我們可以采取手術的再次根治性的切除,那么第二種情況呢,就是我們比如說低危的術后沒有用藥,或者是中高危的用藥了一段時間,也達到了用藥時長,停藥期間出現了復發(fā)怎么辦?那這部分病人當然首選。 是再次恢復使用一線的靶向治療藥物,同樣在一線靶向治療藥物控制的前提下,我們如果有手術機會,可以對復發(fā)病灶進行再次的根治切除,最終讓這部分病人再次達到一個無瘤狀態(tài)。2022年06月03日
748
0
10
-
高志冬主任醫(yī)師 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 胃腸外科 胃腸精質瘤是良性還是惡性腫瘤?那么胃腸間質瘤是良性還是惡性腫瘤?那么也確實像我們很多患者朋友關心的,我們知道腫瘤分為良性和惡性兩大類,那么胃腸間質瘤到底是良性的還是惡性的,其實對這類腫瘤來講呢,它根據它病程的這個早晚,呃,直徑的大小,還有我們比如說病理下的一些,呃,表現的不同,它可以,呃,出現我們惡性腫瘤的這些生物學行為,特別是在腫瘤直徑比較大的時候啊,它更容易出現這種惡性的種表表現啊,可以出現復發(fā)和轉移,但是如果這些胃腸鏡瘤發(fā)現的很早,直徑比較小的時候,那么特別是直徑小于兩公分以下的,往往它這個生物學行為會惰性,呃,那么我們做了一個很好的這個外科手術,切除之后,呃,那病理化驗呢,也沒有特殊的這些不良因素,那么這類腫瘤我們甚至可以。 按照良性腫瘤進行管理就可以了。2022年06月01日
726
3
17
相關科普號

張西坤醫(yī)生的科普號
張西坤 副主任醫(yī)師
山東第一醫(y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
微創(chuàng)介入科
52粉絲12.5萬閱讀

姚云峰醫(yī)生的科普號
姚云峰 主任醫(yī)師
北京大學腫瘤醫(yī)院
胃腸腫瘤中心三病區(qū)
4526粉絲31.8萬閱讀

張楠醫(yī)生的科普號
張楠 副主任醫(yī)師
云南省腫瘤醫(yī)院
結直腸外科
285粉絲12.6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