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俞力主治醫(yī)師 上海市靜安區(qū)閘北中心醫(yī)院 消化內(nèi)科 胃食管返流的典型癥狀是反酸、燒心。輕者影響日常生活,重者可引起焦慮,誘發(fā)食管癌。那出現(xiàn)胃食管返流如何處理呢?根據(jù)最新版本的醫(yī)學指南,推薦改善生活方式以及藥物治療。改善生活方式中最重要的是減肥、戒煙、調(diào)整飲食結(jié)構(gòu)和睡眠時抬高床頭。飲食中應盡量避免咖啡、巧克力、辛辣食物、酸性食物及高脂肪食物。2020版指南推薦PPI及P-CAB為首選藥物。前者包含奧美拉唑、雷貝拉唑、泮托拉唑等;后者有伏諾拉生作為代表,且起效更快,服用更便捷。治療周期4-8周。對于治療后癥狀復發(fā)或重度食管炎患者,可考慮更換藥物及持續(xù)治療,部分患者可考慮手術治療。2020年11月18日
2187
0
1
-
王科科主治醫(yī)師 中山一院 急診科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種全球常見的上消化道動力障礙性疾病,蒙特利爾會議對胃食管反流?。℅ERD)的定義是「當胃內(nèi)容物反流引起一系列癥狀和 / 或并發(fā)癥的狀態(tài)」。GRED 所造成的經(jīng)濟影響很大,包括住院、診治等過程直接消耗的健康資源每年大約 90~100 億美元,其中質(zhì)子泵抑制劑(PPIs)占了很大一部分。另外,造成誤工、缺席等間接影響同樣巨大。 臨床表現(xiàn) 燒心和反酸常被稱為 GERD 的典型癥狀,另外也有表現(xiàn)為吞咽困難和非心源性胸痛,以及慢性咳嗽、吸入性肺炎、肺纖維化、聲嘶等非典型癥狀的。 診斷評估 大部分醫(yī)生認為通過仔細的癥狀評估就可以明確診斷 GERD,因此當患者主訴燒心時,治療的第一選擇就是抑酸藥,并且通常是質(zhì)子泵抑制劑。但是大量研究證明,僅根據(jù)癥狀診斷 GERD 并不準確。 1. PPI 試驗:對于懷疑 GERD 的患者使用質(zhì)子泵抑制劑,觀察癥狀如果得到改善則予以確診。事實上這一試驗的可靠性有限,Numans 等研究者所做的 meta 分析指出,對比 PPI 試驗和 24 小時 pH 監(jiān)測的結(jié)果,發(fā)現(xiàn) PPI 試驗的靈敏度 78%,而特異性僅有 54%。 2. 胃鏡檢查:通常胃鏡是臨床診斷 GERD 的首選檢查,但是約 50%-60% 的 GERD 患者并沒有胃鏡可見的粘膜損害。不過胃鏡對于排除上消化道的其他疾病很有幫助,比如嗜酸性粒細胞食管炎、胃炎、胃潰瘍、Barrett 食管、良性狹窄和腫瘤等。 3. 食道測壓:同樣對于 GERD 的診斷價值有限,主要還是用來放置 pH 監(jiān)測探針(食管下段括約肌上方約 5 cm)。目前的食道測壓技術不僅可以測定食管胃連接處壓力,還能監(jiān)測食管蠕動能力,因此對于診斷胃底折疊術后的吞咽困難有所幫助。 4. pH 監(jiān)測:目前認為 pH 監(jiān)測是診斷 GERD 的金標準,它對食管酸暴露的程度可以定量描述。監(jiān)測要求在患者停止藥物治療 7 天后進行,并且可以結(jié)合阻抗監(jiān)測進行,以便發(fā)現(xiàn) pH 中性的反流。 5. 鋇餐造影:對于診斷 GERD 并無作用,但是鋇餐造影可以提供食道狹窄、食道裂孔疝等解剖結(jié)構(gòu)信息。 治療方案 為了改善 GERD 患者的癥狀表現(xiàn)和食管黏膜損傷,治療上主要包括以下四種。 1. 生活習慣調(diào)整 避免睡前進食、適當頭高位睡眠尤其適合夜間癥狀較重的患者,戒酒、戒煙、減少巧克力、咖啡和碳酸飲料的攝入同樣有幫助。另外,減肥也是減輕 GERD 癥狀的明確的重要方法。 2. 藥物治療 大約 60% 的患者可以通過組胺受體拮抗藥和 PPIs 的使用得到良好的療效,其中 PPIs 對于緩解癥狀效果更勝一籌。有研究分析指出,現(xiàn)在使用的 7 種價格差距不小的 PPIs 在緩解癥狀上并沒有明顯的差異。 不過,質(zhì)子泵抑制劑的使用會增加艱難梭菌感染、社區(qū)獲得性肺炎、髖骨折、維生素 B12 缺乏等疾病的風險,另外對于急性心梗后口服氯吡格雷的患者,使用 PPIs 會降低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而提高心血管意外的風險。 針對孕期婦女則要根據(jù)癥狀嚴重程度判斷,很多患者可以通過調(diào)整生活習慣獲得滿意的療效,當癥狀較重時再加用組胺受體拮抗藥和 PPIs。 3. 胃鏡治療 過去的 20 年來,涌現(xiàn)了許多種 GERD 的胃鏡下治療方法,但是其中的大多數(shù)因為療效不明顯或安全性不足而被淘汰,現(xiàn)在只有食管下段括約肌(LES)射頻術和內(nèi)鏡下 LES 縫合術仍在使用。但是這兩者對于很多病人不適用,主要包括食道裂孔疝超過 2 cm 者、Barrett 食管患者、食管炎評級 C 或 D 級的患者、食管狹窄患者和 BMI 指數(shù)大于 35 的患者。 食管下段括約?。↙ES)射頻術 是通過射頻作用造成括約肌肥大和纖維化,來增加食管下段括約肌壓力并減少其松弛,但是 Corley 等的隨機對照研究和 Lipka 等的 meta 分析分別指出這種治療方法對比安慰劑或是對比 PPIs 藥物治療并沒有明顯獲益。 內(nèi)鏡下 LES 縫合術相當于內(nèi)鏡下的胃底折疊術,Hunter 等研究者進行的多中心隨機對照研究中發(fā)現(xiàn)該方法對改善燒心癥狀和 pH 值監(jiān)測結(jié)果并沒有明顯幫助,不過目前還缺乏長期隨訪結(jié)果。因此目前來看,GERD 的有效治療還是以 PPIs 和手術為主。 4. 外科手術治療 經(jīng)過生活習慣調(diào)整和 PPI 治療,大部分 GERD 患者可以得到改善,但是仍有小部分患者需要手術介入,比如持續(xù)弱酸性或堿性反流造成癥狀難以緩解的、PPI 治療出現(xiàn)并發(fā)癥的、年輕患者不愿意長期口服藥物的、伴有較大的食道裂孔疝的和難以減重的肥胖患者等。 研究證實,伴有燒心等典型癥狀、pH 試驗陽性、PPI 治療有效等都是選擇胃底折疊術有良好預后的指征。2013 年有專家共識指出,GERD 的手術患者都需要在完善鋇餐造影、胃鏡、食管測壓和 pH 檢測這些檢查后考慮手術。 除此以外,仍有一部分患者 PPI 治療不滿意,但又因為擔心術后風險而不愿選擇胃底折疊術。而最近,一種可替換的環(huán)狀鈦合金裝置可供這些患者使用,通過腹腔鏡放置在胃食管連接處,在吞咽時擴張,平時保持收縮狀態(tài)。現(xiàn)有的隨訪結(jié)果良好,不過仍需要長期觀察和更大樣本量的研究結(jié)果證實其有效性。 正如之前提到過,肥胖患者的 GERD 病理生理學改變不同于其他患者,因此當其難以減重時,普通的腹腔鏡下胃底折疊術有較高的失敗率,而腹腔鏡 Roux-en-Y 胃旁路手術就是更好的選擇,可以減少胃內(nèi)容量并避免膽汁反流,以及良好的減重效果。 總結(jié) 1. GERD 是廣泛分布的一種常見病,要明確診斷除了癥狀評估以外還要選擇合適的檢查,再針對不同患者的特點選擇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2. 生活習慣調(diào)整和藥物治療適用于大部分患者,但仍有 30%~40% 患者需要手術介入; 3. 根據(jù)患者肥胖情況選擇腹腔鏡下胃底折疊術或是 Roux-en-Y 胃旁路手術。2020年11月17日
901
0
0
-
李媚主治醫(yī)師 中山一院東院 消化內(nèi)科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十二指腸內(nèi)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適癥狀和(或)并發(fā)癥的一種疾病。根據(jù)內(nèi)鏡下的表現(xiàn)分為非糜爛性反流病、糜爛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三種類型。其中50%-70%的胃食管反流病表現(xiàn)為非糜爛性反流病。 本病的發(fā)生是多種因素導致食管抗反流防御機制下降、食管黏膜屏障完整性破壞、胃十二指腸內(nèi)容物反流對食管黏膜刺激的結(jié)果。燒心和反流是本病最常見和典型的癥狀,常在餐后1小時出現(xiàn),臥位、彎腰或腹壓增高時可加重,部分患者可在夜間入睡時發(fā)生;非典型癥狀可見胸痛、吞咽困難或胸骨后異物感;食管外癥狀可表現(xiàn)為咽喉炎、慢性咳嗽或哮喘等疾病。糜爛性食管炎可合并食管狹窄、潰瘍和消化道出血,Barrett食管可發(fā)展為食管腺癌。 胃食管反流病可發(fā)生于任何年齡的人群,成人發(fā)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升高。國內(nèi)外資料顯示本病的高位因素包括年齡增加、男性、白種人、吸煙、體重指數(shù)增加、過度飲酒、NSAIDs或抗膽堿能能藥物的使用、體力勞動、社會因素、心身疾病、家族史等。由于反流性食管炎的特點是慢性反復出現(xiàn)癥狀,因此其治療目的為:①控制癥狀,治愈食管炎;②防治并發(fā)癥;③減少復發(fā)。治療措施包括內(nèi)科(非藥物治療、藥物治療)和外科(手術治療)兩部分。今天我們主要介紹一下非藥物治療的方法。 生活習慣的改變是治療基礎 1)戒煙限酒 食管下端括約肌功能降低及一過性食管括約肌松弛是本病的發(fā)病機制。煙草中含尼古丁,可降低食管下端括約肌壓力,使其處于松弛狀態(tài),加重反流;酒的主要成分為乙醇,不僅能刺激胃酸分泌,還能使食管下端括約肌松弛,也是引起胃食管反流的原因之一。故患者當忌煙、限酒! 2)減肥 肥胖者應減輕體重,因為過度肥胖易造成腹腔壓力增高,可加重胃液反流,特別是平臥位更為明顯,故應積極減輕體重以改善反流癥狀。 3)盡量減少增加腹內(nèi)壓的活動 餐后保持直立,避免負重、過度彎腰,不穿緊身衣褲、不扎緊腰帶等,以免增加腹壓誘發(fā)反流。 4)床頭宜抬高10-20cm 就寢時床頭宜抬高10-20cm,因為站立時借重力作用,胃液很少反流。睡眠時床頭要抬高,以增強食管的清除力,加快胃的排空,這是簡單而有效的方法。其次,當避免餐后立即臥床和睡前進食,因為餐后下食管括約肌松弛增多,臥位反流增加。 5)合理膳食 1.避免進食高脂肪的食品,關鍵是減少脂肪的攝入量。因為膳食中的脂肪能夠明顯刺激膽囊收縮素的分泌,引起食管下端括約肌張力降低,促使胃食管反流的發(fā)生。對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來說,在日常飲食中要減少食用肥肉、奶油、全脂牛奶等高脂肪食品,盡量控制每日烹調(diào)油在25克之內(nèi)。烹調(diào)方式盡量以煮、燉、汆、燴等清淡為主,少用油煎、炸、炒的方法。 2.增加膳食中的蛋白質(zhì),蛋白質(zhì)可刺激胃泌素分泌,胃泌素增強食管下端括約肌張力,抑制胃食管反流。在飲食中可適當增加蛋白質(zhì),例如瘦肉、魚蝦、蛋清、脫脂牛奶等。 3.飲食要溫和、少刺激性,避免引起胃食管下端括約肌的張力降低。盡量避免食用巧克力、咖啡、可可、濃茶,鮮檸檬汁、鮮橘汁等酸性飲料,堅果(包括開心果、瓜子、栗子等)、各種零食、膨化制品,奶油蛋糕以及。這些食物會刺激胃粘膜,增加反流機會。少吃或不吃煎炸食品,如:油條、麻團、炸糕;少食用延緩胃排空的食物,多吃一些清淡、柔軟、易消化的食物;胃排空延遲,不但間接的增加了反流的機會,同時患者也會出現(xiàn)腹脹、噯氣等多種不適。如粽子、年糕、元宵等。少食對胃粘膜有明顯刺激的食物,這一類食物可以增加胃液分泌,引起胃內(nèi)的胃酸等主要反流物的量明顯增加,也會增加反流的機會。包括濃郁的香料調(diào)味品如辣椒、咖喱、胡椒粉、蒜、薄荷等食物。 4.應細嚼慢咽、少量多餐,不宜吃得過飽。七成飽即可,因為飽食易出現(xiàn)一過性下食管括約肌松弛。睡前3小時內(nèi)勿進食,以減少夜間因食物刺激而導致的胃酸分泌。 此外,使患者正確認識本病,保持心情舒暢,減少精神壓力,對于治療本病至關重要2020年11月17日
927
0
0
-
2020年11月14日
1224
0
0
-
張臨友主任醫(yī)師 哈醫(yī)大二院 胸外科 胃食管反流?。℅ERD)是臨床常見病,患病率在不同國家或地區(qū)差異較大。全球基于人群的研究結(jié)果顯示,每周至少發(fā)作1次GERD癥狀的患病率為13%,西方國家發(fā)病率較高,亞太地區(qū)有上升趨勢。我國基于人群的流行病學調(diào)查顯示,每周至少發(fā)作1次燒心癥狀的患病率為1.9%~7.0%。GERD的危險因素包括吸煙、肥胖、年齡、飲酒、NSAID、社會因素、心身疾病和遺傳因素等。 GERD的病理生理機制包括胃食管交界處功能與結(jié)構(gòu)障礙,食管清除功能障礙和上皮防御功能減弱,肥胖和飲食等生活相關因素削弱食管抗反流功能,以及食管敏感性增高等。免疫因素介導所致食管黏膜損傷和食管功能的改變也可能與GERD發(fā)病有關。 近年來,對GERD的流行病學、癥狀學、診斷方法和治療的研究均有不少進展,有必要更新診治共識意見以更好地指導臨床實踐。本共識是在《2014年中國胃食管反流病專家共識意見》的基礎上,由中華醫(y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組織我國本領域的有關專家組成共識意見專家委員會,制訂了本共識的草案,隨后由專家委員會進行多輪討論并投票,直至達成共識。本共識共28條共識意見。 共識意見1:燒心和反流是GERD的典型癥 狀。 共識意見2:胸痛、上腹燒灼感、上腹痛、上腹脹、噯氣等為GERD的不典型癥狀。 共識意見3:胸痛患者需先排除心臟因素后才能進行GERD評估。 共識意見4:根據(jù)典型的燒心和反流癥狀可擬診GERD,相關反流問卷可作為GERD診斷的輔助工具 。 共識意見5:PPI試驗性治療可作為具有典型反流癥狀患者簡便易行的初步診斷方法 。 共識意見6:建議具有反流癥狀的初診患者行內(nèi)鏡檢查。內(nèi)鏡檢查可排除上消化道惡性腫瘤,診斷RE、反流性狹窄和巴雷特食管。 共識意見7:食管反流監(jiān)測可提供反流的客觀證據(jù),以明確診斷。單純食管pH監(jiān)測可檢測酸反流,食管阻抗-pH監(jiān)測可同時檢測酸反流和非酸反流。 共識意見8:食管高分辨率測壓可檢測GERD患者的食管動力狀態(tài),并作為抗反流內(nèi)鏡下治療和外科手術前的常規(guī)評估手段。 共識意見9:調(diào)整生活方式是GERD患者的基礎治療手段,包括減肥、戒煙、抬高床頭等。 共識意見10:PPI或P-CAB是治療GERD的首選藥物,單劑量治療無效可改用雙倍劑量,一種抑酸劑無效可嘗試換用另一種。療程為4~8周。 共識意見11:維持治療方法包括按需治療和長期治療。抑酸劑初始治療有效的NERD和輕度食管炎患者可采用按需治療,PPI或P-CAB為首選藥物。 共識意見12:PPI或P-CAB停藥后癥狀復發(fā)、重度食管炎患者通常需要長期維持治療。 共識意見13:注意長期抑酸治療可能發(fā)生的不良反應,以及藥物間相互作用。 共識意見14:抗酸劑可快速緩解反流癥狀。 共識意見15:促動力藥聯(lián)合抑酸藥物對緩解GERD患者的癥狀可能有效。 共識意見16:內(nèi)鏡下射頻消融術可改善GERD患者癥狀。 共識意見17:胃底折疊術對GERD患者療效明確。 共識意見18:GERD為哮喘、慢性咳嗽和喉炎的可能原因,在確診反流相關前需先排除非反流因素。不明原因的哮喘、慢性咳嗽和喉炎,若有典型的反流癥狀,可進行抑酸治療試驗。 共識意見19:對于抑酸治療無效的食管外癥狀患者,需進一步評估以尋找相關原因。 共識意見20:RE尤其是重度食管炎患者,治療后應定期隨訪。 共識意見21:巴雷特食管是GERD的并發(fā)癥,診斷需要依賴內(nèi)鏡和病理檢查。 共識意見22:對于存在異型增生的巴雷特食管患者,應積極進行隨訪、內(nèi)鏡或手術治療。 共識意見23:合并食管狹窄的患者經(jīng)擴張后需抑酸維持治療,以改善吞咽困難的癥狀和減少再次擴張的需要。 共識意見24:難治性GERD指雙倍劑量PPI治療8周后反流、燒心等癥狀無明顯改善者。 共識意見25:引起難治性GERD的原因很多,處理首先需檢查患者的服藥依從性,優(yōu)化PPI的使用或更換P-CAB。 共識意見26:難治性GERD患者需行內(nèi)鏡、食管高分辨率測壓和食管阻抗-pH監(jiān)測等檢查。 共識意見27:藥物治療失敗的難治性GERD,經(jīng)全面、細致的檢查除外其他病因,確實存在反流證據(jù)的,可權衡利弊后行內(nèi)鏡或手術治療。 共識意見28:合并食管裂孔疝的GERD患者常規(guī)劑量PPI效果欠佳時,劑量可以加倍。 本共識在《2014年中國胃食管反流病專家共識意見》的基礎上,保留了癥狀學部分和傳統(tǒng)診斷方法部分,對新的診斷和評價方法進行了闡述。治療方面,由于新的抑酸藥物P-CAB的面世,為GERD的治療提供了新的選擇,本共識增加了P-CAB的臨床研究證據(jù);近年來國內(nèi)抗反流的內(nèi)鏡手術和外科手術逐漸增加,本共識針對其療效和適應證進行了詳細闡述。難治性GERD和食管外癥狀的患者仍然是臨床面臨的難題,現(xiàn)有的證據(jù)提示對這些患者需進一步詳細檢查和評估,其處理需要個體化策略。2020年11月12日
4484
1
2
-
朱明明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仁濟醫(yī)院(東院) 消化科 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診治 目前定義:雙倍劑量PPI治療,療程至少12周, 燒心和(或)反酸未完全緩解,過去3個月內(nèi)服用PPI 的過程中,患者反流相關癥狀主訴仍≥ 3次/周。 病因: 1.抑酸不充分(服藥依從性差、服用PPI劑量不足、服藥時間不當、夜間酸突破、PPI代謝性差) 2.非酸反流(弱酸反流(pH 4.0-7.0)、非酸反流(pH>7)膽汁反流、胃或十二指腸內(nèi)容物反流 3.食管高敏感性 4.藥物因素 5.其他疾病 診斷為難治性GERD的藥物治療:優(yōu)化PPI治療,減少夜間酸突破,促動力藥,反流抑制劑等。PPI是目前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的主要藥物,但仍存在未滿足需求。PPIs在反流性食管炎中的局限性可歸因于PPIs藥學特性的局限。鉀離子競爭性酸阻滯劑(P-CAB)是全新抑酸機制的藥物。 胃質(zhì)子泵將H+輸出到胃腔中,隨后K+進入細胞質(zhì)。左圖顯示了胃質(zhì)子泵的跨膜結(jié)構(gòu)域的切片。在該結(jié)構(gòu)中,P-CAB伏諾拉生與陽離子轉(zhuǎn)運途徑(導管)的中間部位結(jié)合,阻滯陽離子轉(zhuǎn)運。 伏諾拉生的抑酸特點:首劑全效,強效持久抑酸;伏諾拉生QD抑酸作用顯著高于艾司奧美拉唑BID;伏諾拉生簡單方便,一天一次,夜間癥狀緩解率是PPI的6.2倍。2020年11月11日
1391
0
1
-
趙樹靚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仁濟醫(yī)院(東院) 消化科 怎么治療胃食管反流? 首先,換個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少量多餐,吃低脂飲食,可減少進食后反流癥狀的頻率。相反,高脂肪飲食可促進小腸黏膜釋放膽囊收縮素,易導致胃腸內(nèi)容物反流;晚餐不宜吃得過飽,避免餐后立刻平臥;增加事宜的體育鍛煉。 藥物治療:抑制胃酸的藥物,如雷貝拉唑、奧美拉唑等。促進胃腸動力的藥物,能有效促進胃動力,對食管動力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能解決食管刺激引起的反流。3、碳酸鎂鋁或硫鋁,能有效中和胃酸,解決胃酸引起的反流。 抑酸藥物為主要治療方案,現(xiàn)有的藥物H2受體阻滯劑、質(zhì)子泵抑制劑(PPI)、鉀離子競爭性酸阻滯劑(P-CBA伏諾拉生)。目前常規(guī)抑酸藥物是PPI(質(zhì)子泵抑制劑),能較快緩解反流癥狀,但也存在不少缺點:1、起效慢,需要連續(xù)服用3-5天,才能達到所需的抑酸效果;2、半衰期短,不能持久抑酸,對夜間酸控制差;3、每天要吃兩次,可能才能起到效果需要餐前服用,否則無法在體內(nèi)崩解。有三分之二的患者停藥后都會出現(xiàn)癥狀復發(fā)。 現(xiàn)在抑酸新藥-伏諾拉生以新型的作用機制解決了上述問題,第一次服藥就能幾乎發(fā)揮最大效果,而且作用持久,因而食管的粘膜修復更快(推薦療程4周),嚴重級別的食管損傷愈合率更高,而且少復發(fā)。效果不受進食影響,拉唑類代謝快的人群也有效。 盡管伏諾拉生目前的價格比拉唑類貴一點,但更短的療程、更少的復發(fā)率,反而讓它的治療花費更經(jīng)濟,安全性方面和拉唑類類似,可謂新一代“多快好省”的抑酸藥。 參考文獻: 陳旻湖,等.2014年中國胃食管反流病專家共識意見[J].中華消化雜志,2014,34(10):649-661. 王辰,王建安主編. 內(nèi)科學八年制教材第3版,第二章第一節(jié),胃食管反流病,P450-453. 胃食管反流病外科診療共識(2019版)[J].中華胃食管反流病電子雜志,2019,6(01):3-9. 反流性食管炎診斷及治療指南(2003年) 何金杰,程能能.鉀離子競爭性酸阻斷劑——伏諾拉生[J].中國臨床藥學雜志,2019,28(03):219-222. Ashida K, et al. Randomised clinical trial: a dose-ranging study of vonoprazan, a novel potassium-competitive acid blocker, vs. lansoprazole for the treatment of erosive oesophagitis. Aliment Pharmacol Ther. 2015;42(6):685-695. Ashida K, et al. Randomised clinical trial: vonoprazan, a novel potassium-competitive acid blocker, vs. lansoprazole for the healing of erosive oesophagitis. Aliment Pharmacol Ther. 2016;43(2):240-251. Sugano K. Vonoprazan fumarate, a novel potassium-competitive acid blocker, in the management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safety and clinical evidence to date. Therap Adv Gastroenterol. 2018;11:1756283X17745776. Published 2018 Jan 9.2020年10月30日
3444
0
0
-
趙樹靚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仁濟醫(yī)院(東院) 消化科 目前定義:雙倍劑量PPI治療,療程至少12周, 燒心和(或)反酸未完全緩解,過去3個月內(nèi)服用PPI 的過程中,患者反流相關癥狀主訴仍≥ 3次/周。 病因: 1.抑酸不充分(服藥依從性差、服用PPI劑量不足、服藥時間不當、夜間酸突破、PPI代謝性差) 2.非酸反流(弱酸反流(pH 4.0-7.0)、非酸反流(pH>7)膽汁反流、胃或十二指腸內(nèi)容物反流 3.食管高敏感性 4.藥物因素 5.其他疾病 診斷為難治性GERD的藥物治療:優(yōu)化PPI治療,減少夜間酸突破,促動力藥,反流抑制劑等。PPI是目前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的主要藥物,但仍存在未滿足需求。PPIs在反流性食管炎中的局限性可歸因于PPIs藥學特性的局限。鉀離子競爭性酸阻滯劑(P-CAB)是全新抑酸機制的藥物。 胃質(zhì)子泵將H+輸出到胃腔中,隨后K+進入細胞質(zhì)。左圖顯示了胃質(zhì)子泵的跨膜結(jié)構(gòu)域的切片。在該結(jié)構(gòu)中,P-CAB伏諾拉生與陽離子轉(zhuǎn)運途徑(導管)的中間部位結(jié)合,阻滯陽離子轉(zhuǎn)運。 伏諾拉生的抑酸特點:首劑全效,強效持久抑酸;伏諾拉生QD抑酸作用顯著高于艾司奧美拉唑BID;伏諾拉生簡單方便,一天一次,夜間癥狀緩解率是PPI的6.2倍。2020年10月30日
1181
0
2
-
趙樹靚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仁濟醫(yī)院(東院) 消化科 現(xiàn)在的社會,工作壓力大,生活不規(guī)律,不少疾病已經(jīng)開始找上了年輕人。有許多人經(jīng)常被反酸、腹痛折磨,到醫(yī)院就診后才知道這是胃酸反流引起的,由于飲食不規(guī)律才會這樣。那么什么是胃食管反流??? 胃食管反流?。℅ERD)是指胃內(nèi)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相應的食管癥狀和(或)并發(fā)癥的一種疾病。 為什么會反流? 雖然GERD發(fā)病與胃酸有關,但并不意味著這類患者的胃酸分泌增高,而是胃酸所處部位異常,即胃酸從胃反流至食管,使食管暴露于胃酸時間過長,從而引起臨床癥狀和食管黏膜損害。 臨床有何表現(xiàn)? GERD典型的癥狀是燒心和反流,也可有胸痛、反食、吞咽困難、吞咽痛;不典型的癥狀包括上腹痛、噯氣、腹脹、上腹不適、咽部異物感等,還可有食管外癥狀如慢性咳嗽、哮喘和吸入性肺炎、咽喉炎等。 藥物治療以抑酸藥物為主,同時結(jié)合促胃動力藥,胃粘膜保護劑,必要時可增加抗焦慮藥物治療,需采取維持治療防止復發(fā)。目前維持治療的方法有三種:維持原劑量或減量、間歇用藥、按需治療。2020年10月30日
1751
0
1
-
戴張晗主治醫(yī)師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仁濟醫(yī)院(東院) 消化科 目前定義:雙倍劑量PPI治療,療程至少12周, 燒心和(或)反酸未完全緩解,過去3個月內(nèi)服用PPI 的過程中,患者反流相關癥狀主訴仍≥ 3次/周。 病因: 1.抑酸不充分(服藥依從性差、服用PPI劑量不足、服藥時間不當、夜間酸突破、PPI代謝性差) 2.非酸反流(弱酸反流(pH 4.0-7.0)、非酸反流(pH>7)膽汁反流、胃或十二指腸內(nèi)容物反流 3.食管高敏感性 4.藥物因素 5.其他疾病 診斷為難治性GERD的藥物治療:優(yōu)化PPI治療,減少夜間酸突破,促動力藥,反流抑制劑等。PPI是目前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的主要藥物,但仍存在未滿足需求。PPIs在反流性食管炎中的局限性可歸因于PPIs藥學特性的局限。鉀離子競爭性酸阻滯劑(P-CAB)是全新抑酸機制的藥物。胃質(zhì)子泵將H+輸出到胃腔中,隨后K+進入細胞質(zhì)。左圖顯示了胃質(zhì)子泵的跨膜結(jié)構(gòu)域的切片。在該結(jié)構(gòu)中,P-CAB伏諾拉生與陽離子轉(zhuǎn)運途徑(導管)的中間部位結(jié)合,阻滯陽離子轉(zhuǎn)運。 伏諾拉生的抑酸特點:首劑全效,強效持久抑酸;伏諾拉生QD抑酸作用顯著高于艾司奧美拉唑BID;伏諾拉生簡單方便,一天一次,夜間癥狀緩解率是PPI的6.2倍。2020年10月19日
1574
0
2
相關科普號

林國樂醫(yī)生的科普號
林國樂 主任醫(yī)師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
基本外科
2069粉絲62.6萬閱讀

楊龍醫(yī)生的科普號
楊龍 主治醫(yī)師
保山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109粉絲1178閱讀

姚娓醫(yī)生的科普號
姚娓 主任醫(yī)師
大連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
中醫(yī)科
3524粉絲31.3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