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勇軍主管藥師 運城市中心醫(yī)院 藥學部 幽門螺桿菌(Hp)的感染與治療Hp感染的危害1、目前我國Hp感染率高達約50%。Hp感染者中約15%-20%發(fā)生消化性潰瘍,5%-10%發(fā)生Hp相關消化不良,約1%發(fā)生胃惡性腫瘤[胃癌、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MALT)淋巴瘤],多數(shù)感染者并無癥狀和并發(fā)癥,但所有Hp感染者幾乎都存在慢性活動性胃炎(chronic active gastritis),即Hp胃炎。Hp感染與慢性活動性胃炎之間的因果關系符合Koch原則。Hp感染可以在人-人之間傳播。因此Hp胃炎不管有無癥狀和/或并發(fā)癥,均是一種感染性疾病。2、目前認為Hp感染是預防胃癌最重要的可控危險因素,根除Hp應成為胃癌的一級預防措施。胃黏膜萎縮和/或腸化生發(fā)生前實施Hp根除治療可更有效地降低胃癌發(fā)生風險。3、阿司匹林、NSAID和Hp感染是消化性潰瘍和潰瘍并發(fā)癥發(fā)生的獨立危險因素。Meta分析結果顯示,服用NSAID增加Hp感染者發(fā)生消化性潰瘍風險;服用NSAID前根除Hp可降低潰瘍發(fā)生風險。4、長期服用PPI者胃酸分泌減少,Hp定植從胃竇向胃體位移,發(fā)生胃體胃炎,增加胃體黏膜發(fā)生萎縮風險。胃體黏膜萎縮可顯著增加胃癌發(fā)生風險。根除Hp可降低或消除長期服用PPI者胃體胃炎發(fā)生風險。5、除上述胃腸外疾病外,Hp感染還被報道可能與其他若干疾病呈正相關或負相關。呈正相關的疾病包括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卒中、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肥胖、結腸腫瘤和慢性蕁麻疹等。Hp感染的診斷1、臨床應用的非侵入性Hp檢測試驗中。尿素呼氣試驗是最受推薦的方法,單克隆糞便抗原試驗可作為備選,血清學試驗限于一些特定情況(消化性潰瘍出血、胃MALT淋巴瘤和嚴重胃黏膜萎縮)。2、若患者無活組織檢查(以下簡稱活檢)禁忌。胃鏡檢查如需活檢,推薦快速尿素酶試驗作為Hp檢測方法。最好從胃竇和胃體各取1塊活檢。不推薦快速尿素酶試驗作為根除治療后的評估試驗。3、因消化不良癥狀行胃鏡檢查無明顯胃黏膜病變者也應該行Hp檢測,因為這些患者也可能有Hp感染。4、多數(shù)情況下,有經(jīng)驗的病理醫(yī)師采用胃黏膜常規(guī)染色(HE染色)即可做出Hp感染診斷。存在慢性活動性胃炎而組織學檢查未發(fā)現(xiàn)Hp時。可行特殊染色檢查。5、如準備行Hp藥物敏感試驗,可采用培養(yǎng)或分子生物學方法檢測。6、隨著內鏡新技術的發(fā)展。內鏡下觀察Hp感染征象已成為可能。但這些方法需要相應設備,檢查醫(yī)師需經(jīng)過相關培訓,其準確度和特異度也存在較大差異,因此目前不推薦常規(guī)應用。7、除血清學和分子生物學檢測外,Hp檢測前必須停用PPI至少2周。停用抗菌藥物、鉍劑和某些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藥至少4周。抗菌藥物、鉍劑和某些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藥可以抑制Hp生長,降低其活性。PPl抑制胃酸分泌,顯著提高胃內pH水平,從而抑制Hp尿素酶活性。Hp檢測前服用這些藥物可顯著影響基于尿素酶活性試驗(快速尿素酶試驗、尿素呼氣試驗)的Hp檢出,造成假陰性。H2受體拮抗劑對檢測結果有輕微影響,抗酸劑則無影響。血清學試驗檢測Hp抗體,分子生物學方法檢測Hp基因,不受應用這些藥物的影響。8、Hp根除治療后,應常規(guī)評估其是否被根除。評估根除治療效果的最佳方法是尿素呼氣試驗。糞便抗原試驗可作為備選。評估應在治療完成不少于4周后進行。Hp根除治療的指征1、不管有無癥狀和并發(fā)癥,Hp胃炎是一種感染性疾病。2、根除Hp的獲益在不同個體之間存在差異。目前我國Hp感染率仍高達約50%,主動篩查所有Hp陽性者并進行治療并不現(xiàn)實?,F(xiàn)階段仍然需要根除Hp的指征,以便主動對獲益較大的個體進行Hp檢測和治療。3、Hp胃炎可在部分患者中引起消化不良癥狀。在做出可靠的功能性消化不良診斷前,必須排除Hp相關消化不良。Hp胃炎伴消化不良癥狀的患者。根除Hp后可使部分患者的癥狀獲得長期緩解,是優(yōu)選選擇。Hp胃炎可增加或減少胃酸分泌,根除治療可逆轉或部分逆轉這些影響。4、Hp感染是消化性潰瘍主要病因,不管潰瘍是否活動和是否有并發(fā)癥史,均應該檢測和根除Hp。5、根除Hp是局部階段胃MALT淋巴瘤的一線治療。6、服用阿司匹林或非甾體消炎藥NSAID增加Hp感染患者發(fā)生消化性潰瘍風險。7、長期服用PPI會使Hp胃炎分布發(fā)生改變。增加胃體胃炎發(fā)生風險,根除Hp可降低這種風險。8、有證據(jù)顯示Hp感染與不明原因的缺鐵性貧血、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維生素B12缺乏癥等疾病相關。在這些疾病中應檢測和根除Hp。Hp與若干胃十二指腸外疾病呈正相關或負相關。但這些相關的因果關系尚未證實。9、根除Hp可顯著改善胃黏膜炎性反應,阻止或延緩胃黏膜萎縮、腸化生發(fā)生和發(fā)展,部分逆轉萎縮,但難以逆轉腸化生。Hp根除治療的方案1、目前推薦鉍劑四聯(lián)(PPI+鉍劑+2種抗菌藥物)作為主要的經(jīng)驗性治療根除Hp方案(推薦7種方案)。2、目前Hp對克拉霉素、甲硝唑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藥率(包括多重耐藥率)呈上升趨勢,耐藥率有一定的地區(qū)差異。Hp對克拉霉素和甲硝唑雙重耐藥率>15%的地區(qū),經(jīng)驗治療不推薦含克拉霉素和甲硝唑的非鉍劑四聯(lián)療法。Hp對阿莫西林、四環(huán)素和呋喃唑酮的耐藥率仍很低。3、含左氧氟沙星的方案不推薦用于初次治療,可作為補救治療的備選方案。目前我國Hp左氧氟沙星耐藥率已達20%-50%。盡管含左氧氟沙星三聯(lián)方案聯(lián)合鉍劑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其耐藥,但高耐藥率勢必降低其根除率。為了盡可能提高初次治療根除率,借鑒國際共識不推薦含左氧氟沙星方案用于初次治療。4、補救方案的選擇應參考以前用過的方案,原則上不重復原方案。如方案中已應用克拉霉素或左氧氟沙星,則應避免再次使用。不論初次治療或補救治療,如需選擇含克拉霉素、甲硝唑或左氧氟沙星的三聯(lián)方案。應進行藥物敏感試驗。5、推薦經(jīng)驗性鉍劑四聯(lián)治療方案療程為10或14d。推薦的7種經(jīng)驗治療方案的臨床試驗均采用了14d療程,根除率>90%,因此盡可能將療程延長至14 d應該是合適的選擇。6、抑酸劑在根除方案中起重要作用。選擇作用穩(wěn)定、療效高、受CYP2C19基因多態(tài)性影響較小的PPI,可提高根除率。7、青霉素過敏者推薦的鉍劑四聯(lián)方案中抗菌藥物組合為:(1)四環(huán)素+甲硝唑;(2)四環(huán)素+呋喃唑酮;(3)四環(huán)素+左氧氟沙星;(4)克拉霉素+呋喃唑酮;(5)克拉霉素+甲硝唑;(6)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8、Hp根除治療可短期影響腸道菌群,其遠期影響尚不明確。某些益生菌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Hp根除治療引起的胃腸道不良反應。益生菌是否可提高Hp根除率尚待更多研究證實。Hp與特殊人群1、不推薦對14歲以下兒童行常規(guī)檢測Hp。推薦對消化性潰瘍兒童行Hp檢測和治療,因消化不良行內鏡檢查的兒童建議行Hp檢測與治療。2、老年人根除Hp治療,藥物不良反應風險增加。因此對老年人根除Hp治療應該進行獲益一風險綜合評估,個體化處理。參考《2017第五次全國幽門螺桿菌感染處理共識報告》2020年06月05日
3282
0
0
-
2020年06月04日
930
0
0
-
王存凱主治醫(yī)師 河北省人民醫(yī)院 消化內科 大家好,小弟說網(wǎng)速太慢,平時總會有朋友在問,對于老人兒童,孕婦和哺乳期的媽媽是否需要根除幽門桿菌的,對于兒童其實兒童的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是非常高的,但是呢,隨著年齡增加很多幽門螺桿菌會呈現(xiàn)一個不治而愈的這樣一個趨勢,即使我們給他根除了有感覺,在它的生長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也可能再次去感染用了感覺并且呢,我們考慮到這個兒童用藥的副作用問題,所以對14歲以下的兒童,我們不常規(guī)做幽門螺桿菌根除第二呢,對于70歲以上的老人是否需要根除幽門螺桿菌的問題,我們上級已經(jīng)提到,其實如果從幽門螺桿菌感染到發(fā)展到未來,如果我們坐視不管的話也需要15到20天時間所對70歲以上的老人,我們要綜合評估他的預期壽命以及用藥的副作用,權衡利弊,以后決定是否給他根除幽門螺桿菌第三呢,就是對于孕婦和哺乳期的媽媽,即使在此期間他們檢查出幽門螺桿菌陽性,并且符合根除幽門桿菌標準,我們也建議他在結束妊娠或結束哺乳期以后再去根除這個幽門桿菌。2020年06月04日
924
0
0
-
李軍友副主任醫(yī)師 蘭州大學第二醫(yī)院 皮膚科 近經(jīng)常有用戶在三甲咨詢關于“幽門螺桿菌”的各類問題。幽門螺桿菌被列為I類致癌物,我國幽門螺桿菌感染率平均58%-64%,也就是說,我國至少有8億人處于感染狀態(tài) 。 看病2小時,問診3分鐘,這是很多患者在醫(yī)院就診的真實經(jīng)歷,往往錢花了,病看了,但自己依舊糊里糊涂,甚至因為糊里糊涂而走了很多彎路,釀成不少悲劇。為了使大家全面了解幽門螺桿菌,下面就給大家詳細解答一下關于“幽門螺桿菌”的諸多問題。 ——成人篇—— 吃什么藥? 一般來說,殺菌的藥分三聯(lián)和四聯(lián): 三聯(lián):一種胃藥(**拉唑)和兩種抗菌藥。 四聯(lián):兩種胃藥(**拉唑和鉍劑)和兩種抗菌藥。 抗菌藥有哪些呢? 不是所有的抗菌藥都有用。 目前證明有用的是這6個: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四環(huán)素、甲硝唑。 這些藥怎么選呢? 胃藥:一般選的好點的,這樣可以為殺菌創(chuàng)造很好的環(huán)境(酸度低); 第一次殺菌:一般不選左氧氟沙星; 第二次殺菌:一般不選前面用過的抗菌藥; 耐藥比較多的: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甲硝唑 對胃刺激大的:克拉霉素、甲硝唑、四環(huán)素。。 具體的,需要根據(jù)每個人的不同情況,和醫(yī)生一起商量決定。。。。。 怎么吃藥? 吃什么藥很重要,怎么吃藥也一樣很重要: 胃藥:飯前30分鐘吃,減少胃里面的酸度,不要讓胃酸把抗菌藥“消化”掉; 抗菌藥:飯后30分鐘吃,減少藥對胃的刺激,同時也等胃藥把胃里面的酸度降下來。 吃多久? 最少不能少于10天,也不用超過14天。吃少了可能沒用,吃多了也沒有必要。 吃幾次? 胃藥:一般都是一天2次,每次吃多少可能有點不同。 抗菌藥: 阿莫西林:每天2次,每次1.0g(如果你買的藥是0.25g一片,那就是每次4片); 克拉霉素:每天2次,每次0.5g(如果你買的藥是0.5g一片,那就是每次1片); 呋喃唑酮:每天2次,每次0.1g(如果你買的藥是0.1g一片,那就是每次1片); 四環(huán)素:每天3次或者4次,每次0.5g(如果你買的藥是0.25g一片,那就是每次2片); 甲硝唑:每天3次或者4次,每次0.4g(如果你買的藥是0.2g一片,那就是每次2片); 左氧氟沙星:每天1次,每次0.5g(如果你買的藥是0.5g一片,那就是每次1片);或者是每天2次,每次0.2g(如果你買的藥是0.1g一片,那就是每次2片)。 這些數(shù)字問題一定不能錯,不然就白吃了,前功盡棄!還有一個數(shù)字:停藥1個月后復查,千萬記住,是1個月,不要白查了! 注意什么? 這些要做到: 1、吃藥這10天到14天、吃藥后的7天,都不能喝酒,不然后果很嚴重~~~ 2、因為家庭傳播是根除不徹底的主要原因,所以可以考慮家里人查一下是不是有(14歲以下的孩子不用),有的話一起治療。 但下面的情況是正常的,不需要停藥: 1、如果吃的藥里面有克拉霉素,出現(xiàn)嘴巴苦、有金屬味; 2、如果吃的藥里面有鉍劑,大便發(fā)黑; 3、如果吃的藥里面有呋喃唑酮,小便發(fā)黃:需要多喝水,少吃火腿、香腸、水產(chǎn)品等。 4、如果出現(xiàn)有胃不舒服,可能和抗菌藥有關系。。。。 所以并不是所有的人一定要殺菌,一定要選擇好。 所以如果你選擇了殺菌,就一定要堅持完10天到14天。 親愛的朋友: 你好。首先恭喜你,完成了這次的吃藥殺菌之旅,取得了階段勝利。 還記得你拿著陽性報告睡不著的樣子,還記得你為了要不要殺菌和我聊到下班,還記得你提著一大袋的藥離開前我千叮呤萬囑咐。 這段日子里,也許你經(jīng)歷過嘴巴發(fā)苦、呼出金屬味道的苦惱,連自己都嫌棄自己,其實那是“克拉霉素”這個藥的味道;也許你發(fā)現(xiàn)拉出了黑色的便便,以為自己消化道出血非?;艔?,其實那是“枸櫞酸鉍鉀”這個藥的顏色;也許你發(fā)現(xiàn)尿尿的顏色很黃,以為發(fā)生了什么怪事,其實那是“呋喃唑酮”這個藥的顏色......盡管你有過緊張、有過擔心,但因為牢牢記住了我們事前的囑托,所以并沒有被網(wǎng)上的假象迷惑,并沒有停止前進的腳步,最終完成了這次旅程。 盡管這段旅程已經(jīng)結束,但我要悄悄告訴你,我們還需要一起走過另一段旅程,但請放心,下一段會很輕松,不用再吃一大袋的藥。也許你會說,感謝你醫(yī)生,但我一定會告訴你,這是你自己努力的結果。所以下面的旅程,我們還是需要一起繼續(xù)努力。 此時此刻,也許你會有這樣一些疑問:我的菌應該殺嗎?殺掉了嗎?什么時候復查?還要繼續(xù)吃藥鞏固嗎?為什么我的胃還是不舒服...... 為了讓下一段旅程更加輕松,今天我就先把你這些問題的答案告訴你: 問題一:我的菌需要殺嗎? 如果你有消化性潰瘍、MALT淋巴瘤,一定要殺; 如果你是個孩子(<14歲),一般不用查不用殺; 如果你想降低得胃癌的風險,可以考慮去殺; 但,如果你是以下情況,要和醫(yī)生商量下,不一定要殺。 所以,不是所有的菌都要殺,但如果殺了,就一定要規(guī)范殺。 問題二:我的菌殺掉了嗎? 很遺憾的告訴你,現(xiàn)在不知道。 現(xiàn)在去復查,如果是陰性,只能告訴你菌已清除,但不能說明菌已根除。 所以要想知道菌殺掉了沒有,必須要等一個月。 為何要一個月呢? 因為吃了那么多的藥(抗菌藥、拉唑類的藥),都會影響結果,造成結果不準。 一個月,是為了去除它們的影響。 復查做什么檢查? 呼氣試驗。 如果數(shù)值在參考值以下,寫了“陰性”,恭喜你,殺菌成功了! 如果數(shù)值在參考值以上,寫了“陽性”,別灰心,再來想辦法。 但,這一切都要在一個月以后。 所以,吃完藥后你就安靜地等待。 問題三:需要鞏固治療嗎 也許你希望殺得更干凈點,希望復發(fā)的可能性更小一點。 但是答案是:不需要。 14天的時間已經(jīng)足夠,吃再多的藥也不會增強效果,只會讓胃不舒服; 復查陰性菌已被根除,再去吃藥也不會有鞏固作用,更不可能減少復發(fā)。 呼氣結果的數(shù)值只要低于參考值就行,只要是陰性就行。 并不需要到“0” 既然藥都沒用,牙膏、紅酒、保健品......難道它們就能那般神奇? 除了花錢買安心,并沒有啥用; 萬一買到個假貨,后悔莫及了。 所以,有錢也不能任性,你并不需要鞏固治療,吃完即可、陰性即可。 問題四:為啥胃還不舒服 本來以為吃完藥胃就舒服了,但事與愿違,胃依然老樣子,可能還更嚴重了。 為什么,怎么辦? 1)菌沒有殺掉 畢竟藥不是萬能的,有可能沒有殺掉,但再吃殺菌藥也沒有用。 如果難受可以忍,那就不吃藥; 如果難受不能忍,肚子脹吃動力藥(比如伊托必利)、反酸吃胃黏膜保護劑(比如鋁碳酸鎂) 如果吃了都不行,吃了拉唑類的藥,那就再停藥一個月后復查。 2)藥的副作用 畢竟吃的藥里面,有兩種抗菌藥,有的對胃刺激比較大。 可能這種刺激還沒有完全消失,所以再等等。 如果過了幾天還不好,就盡量只吃點動力藥、胃黏膜保護劑。 3)不是菌的錯 導致胃不舒服的原因有很多:胃炎、胃潰瘍、功能性消化不良...... 不是所有的胃不舒服,都是菌的錯。 需要做個胃鏡看下究竟是什么問題,幽門螺桿菌檢查不能取代胃鏡。 4)胃功能問題 如果胃鏡也就是個胃炎,可能你的胃不舒服是因為胃的功能問題,最多的就是功能性消化不良了。 它本身不是胃病,是“心病”,和睡不好、想得多、好生氣有關系。 控制自己的情緒,開開心心睡得好,胃也許就變得舒服起來了; 實在不行需要吃藥改善心情。菌在與不在,和你的不舒服沒有關系。 5)不是胃的錯 盡管,你是胃的那個地方不舒服,但也不一定是胃的問題 因為,可以讓那個地方不舒服的原因,實在太多:膽囊、胰腺、腸道、心臟...... 你要去找醫(yī)生查一查、看一看,可能得了“假”胃病。 看到這里,也許你明白了,我們下面一段旅程是什么了:好好等待復查。 盡管,這段旅程不需要吃大把的藥, 但是,可能你更加需要我們的陪伴, 還有太多的話來不及說,但請現(xiàn)在記?。?1、一個月后復查; 2、不需鞏固吃藥; 3、讓胃舒服起來。 ——兒童篇—— 說完了成人的,接下來說說兒童。 每次遇到查出幽門螺桿菌陽性的病人,他們經(jīng)常問的就是:我會不會傳染給家里的孩子,他們要不要一起查,要不要吃藥治療?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家里人有幽門螺桿菌,孩子會不會有?要不要查?要不要殺? 會不會傳染? 幽門螺桿菌的傳染方式有很多,其中最多的一種是口-口傳染,也就是“口水”啦 孩子的“抵抗力”比較差,非常容易被傳染上,于是 有些發(fā)展中國家,有87%的孩子都有幽門螺桿菌,這個實在是。。。。。好多! 如果直接把飯嚼爛了喂給小孩子吃,這個傳染的機會是最大的。 但,如果不做這些事,就不會傳染了嗎? 但,你不傳染給孩子,別人不會傳給他? 所以,如果要問:會不會傳染給孩子? 答案是:可能會的。 但,你可以保證別人沒有傳染給他嗎? 既然不能,你也不用責怪自己和家人了,即使孩子有了,很可能是“別人”的錯~~~ 有什么后果? 這個菌對于大人來說,最主要的是導致一些胃病,增加了胃癌的風險。 對于孩子來說,也是相似的: 主要是增加了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的可能 增加了得胃癌的可能 孩子有了菌,后果也不是很嚴重,主要會有一些脹氣、噯氣、胃痛的胃不舒服。 偶爾,它可能讓孩子得缺血性貧血、MALT淋巴瘤。。。。 盡管如此,大部分的胃不舒服,和幽門螺桿菌并沒有什么關系! 所以,這個菌主要讓小孩子有一些胃的問題,但大部分和它沒有關系,不要總說是它的錯。 殺了它,病沒有好,孩子也會怪你的~ 要不要去查? 如果大人有了幽門螺桿菌,孩子要不要檢查下有沒有? 1、如果沒有不舒服,沒有找不到原因的毛?。翰徊?2、如果只是有中耳炎、牙周毛?。翰唤ㄗh查 3、如果只是食物過敏、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不建議查 4、如果只是長得慢:不建議查 5、如果只是有個叫做“功能性腹痛”的毛?。翰唤ㄗh查 6、如果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查 7、如果有“MALT淋巴瘤”:查 8、如果有慢性胃炎:查 9:如果孩子的爸媽、兄弟姐妹有人得胃癌:查 10、如果有找不到原因的難治的缺鐵性貧血:查 11、如果孩子要長期吃一種叫“非甾體類消炎藥”的藥:查 總的來說,主要看目的: 查是為了找到一些疾病的原因,而不是為了知道自己的孩子“有沒有”這個菌。 如果只是為了知道“有沒有”,那就不要查。 因為查出來如果有,除了自尋煩惱、增加了家庭矛盾,沒有什么好處,你還要去查嗎? 有了殺不殺? 如果你查出來孩子有這個菌怎么辦? 殺還是不殺? 這些時候一定要殺: 1、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 2、MALT淋巴瘤。 這些時候要和醫(yī)生商量下: 1、慢性胃炎; 2、胃癌家族史; 3、找不到原因的難治的缺鐵性貧血; 4、準備長期吃叫“非甾體類消炎藥”的; 5、家長和孩子自己一定要求殺。 這些時候不要管它: 如果沒有上面這些情況,你根本不用管它,為什么呢? 1、孩子殺掉了這個菌,很容易被別人再傳染上,白殺; 2、吃的藥不少,至少2種抗生素,你舍得嗎? 3、在孩子的生長發(fā)育中,可能這個菌被孩子自己殺了。 所以,暫時不要管它,等孩子14歲以上再說吧。 14歲以下,如果孩子沒有什么不舒服,就算大人有了,你都不要去幫孩子去查,因為既然不會去殺,為什么要查呢?不要理會它! 總 結 1、你有了菌,可能會傳染給孩子,但孩子也會被別人傳染,不是你的錯; 2、孩子有了菌,可能會有胃的不舒服,但大部分胃的不舒服和菌沒關系; 3、不要去為了知道孩子有沒有這個菌去查,除了自尋煩惱沒有其他好處; 4、除了已經(jīng)確定了的一些毛病要殺,14歲以下的孩子有了菌也暫時不殺。2020年06月02日
2754
0
3
-
王凱副主任醫(yī)師 成都市青羊區(qū)中醫(yī)醫(yī)院 內科 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存活在胃黏膜里面的特殊細菌,身形是螺旋狀的,屬于微需氧菌,在空氣中或者絕對厭氧環(huán)境下很難生存。它主要生存在胃黏膜組織,胃小凹是幽門螺旋桿菌生活的溫床。醫(yī)學研究發(fā)現(xiàn),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胃癌發(fā)生的重要危險因素,幽門螺旋桿菌還和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胃粘膜相關淋巴瘤等疾病的發(fā)生有關系。近年來,醫(yī)學界還發(fā)現(xiàn)了不同胃病關聯(lián)的不同菌株。因此,很多人通過體檢發(fā)現(xiàn)幽門螺旋桿菌陽性后,會產(chǎn)生很多疑問和認識誤區(qū)。時至今日,胃癌早期診斷的標準方法仍然是胃鏡。而呼氣檢查的意義在于提示人們:陽性患者罹患胃病的可能性高于常人;陽性的程度越高,患病的可能性越大。幽門螺旋桿菌陽性的人,如果有合并明顯的胃部癥狀,或者有胃癌胃病家族史,則需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接受胃鏡的進一步檢查。世界衛(wèi)生組織認定,幽門螺旋桿菌是胃癌的第I類致癌原。那么,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就意味著將要患胃癌嗎?其實,超過50%的正常人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尤其是發(fā)展中國家和衛(wèi)生條件較差的地區(qū),感染的比例更高。但是,感染者中的大多數(shù)并沒有胃部癥狀,可能一輩子也不會患胃癌。研究顯示,只有大約10% 左右的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會患胃病,而得胃癌的概率只有大約萬分之五。與此同時,過度關注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風險,常常會導致抑郁、焦慮甚至其他軀體行為障礙。對大多數(shù)人而言,心理障礙的困擾有時比幽門螺旋桿菌的危害更大。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胃病的發(fā)生率高于常人。但是,50%左右的人并沒有癥狀,有些人胃鏡檢查也僅表現(xiàn)是淺表性胃炎甚至正常。這些人并不需要清除幽門螺旋桿菌。只有感染者同時合并下列病變者,才需要考慮清除幽門螺旋桿菌,如慢性萎縮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黏膜腸上皮化生、非典型增生、有胃癌家族史、早期胃癌手術后或局部粘膜剝離術后等。清除幽門螺旋桿菌,應避免長期應用抑酸藥,因為長期口服此類藥物,可能會導致賁門癌發(fā)病風險增加。另外,根除感染是否影響胃腸道微生態(tài),還需要做進一步的研究。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只要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就可避免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途徑,通常為親密接吻、共同進食、糞口傳播等。但是,只需要有一定的溫度,幽門螺旋桿菌就可以被殺死。因此,建議如下:每日規(guī)律刷牙漱口;聚餐時使用公筷或者分餐;碗筷勤清洗和高溫消毒;食物清洗徹底,烹調要經(jīng)過高溫;便后餐前洗手;不要口對口喂食幼兒。2020年05月29日
1461
0
0
-
杜春燕副主任醫(yī)師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 胃外科 胃癌全知道 第八彈 ——正確認識幽門螺桿菌(下) 上一篇大家對幽門螺桿菌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包括它和胃癌之間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我們通過什么方法能確診是否感染了幽門螺桿菌,那對于感染以后該如何應對,怎樣治療,我們繼續(xù)進行深入的了解。 幽門螺桿菌會傳染嗎? 答案是肯定的,幽門螺桿菌是會傳染的,而且有較強的傳染力。多數(shù)情況下,首次感染幽門螺桿菌一般都發(fā)生在嬰幼兒或兒童時期,我國成人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達到40~60%,老年人的感染率更高。 幽門螺桿菌主要存在于胃、口腔、糞便之中,人是幽門螺桿菌的唯一傳染源,消化道是其傳播途徑。傳播方式有三種:①口-口傳播,如接吻、經(jīng)口喂食、共用餐具等。②胃-口傳播,幽門螺桿菌可通過胃食管反流進入口腔,通過唾液傳播。③糞-口傳播,幽門螺桿菌可隨糞便排出,人進食被污染的食物和水源就可能被感染。 共餐是傳播幽門螺桿菌的主要途徑之一,我國幽門螺桿菌感染大多呈家庭式分布,如同感冒一樣,家庭成員中有一人感冒,就有可能傳染給全家。中國的飲食文化中,很多人都不習慣使用公筷、公勺,這就是幽門螺桿菌的潛在感染因素,可以說,幽門螺桿菌是吃進去的細菌。 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后如何治療? 一旦診斷為幽門螺桿菌感染后,不能當作一般的細菌性炎癥,自行口服抗生素進行消炎治療,應當嚴格遵醫(yī)囑,明確治療指證和適應癥,行正規(guī)的療程治療?,F(xiàn)在常用是治療方式是“鉍劑四聯(lián)”,即抗酸藥+鉍劑+兩種抗生素??顾崴幫ǔJ褂觅|子泵抑制劑,也就是拉唑類抗酸藥,抑制胃酸分泌增強抗菌藥物作用。鉍劑使用枸櫞酸鉍鉀,殺菌的同時,能增強胃黏膜的屏障作用,保護胃壁??股氐倪x擇上,臨床上推薦敏感度高、耐藥性低、殺菌效果好的藥物,如含有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和四環(huán)素的組合。 如何預防幽門螺桿菌? 我們呼吁大家要有意識地改變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和不利于健康的生活小細節(jié)。在聚餐或者家庭就餐時使用分餐制或者使用公筷,特別是在有小孩的家庭,做到杜絕進口喂食。幽門螺桿菌不耐熱,經(jīng)過高溫消毒就可以被殺死,在洗碗時可以將碗筷放在鍋里用開水煮一下,就能有效殺滅并消除幽門螺桿菌。另外,平時要多加注意口腔衛(wèi)生,勤換牙刷,以預防口腔中的幽門螺桿菌的感染和傳播。 幽門螺桿菌根治后仍有可能再次復發(fā),在治療完成后,應盡量避免和可疑的幽門螺桿菌感染者共餐,保持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和就餐習慣。一旦確認幽門螺桿菌感染,及時進行規(guī)范的全療程治療,并建議家人一同進行篩查,預防家庭內的幽門螺桿菌傳染。 通過這一系列的介紹,想必大家對幽門螺桿菌有了深入全面的認識,雖然它與胃癌的發(fā)生有著密切的關系,但是也不必“談菌色變”,因為幽門螺桿菌是可防、可控、可治的。一旦確診感染后,應積極進行正規(guī)治療,盡早消除這一危險因素帶來的潛在致癌風險。 題外話,杜春燕醫(yī)生的專家門診時間有所調整,徐匯院區(qū)的時間由周一上午調整到周五上午,浦東院區(qū)不變,依舊是周三上午,敬請大家惠存。 關注胃癌,關注杜春燕醫(yī)生。 杜春燕 醫(yī)生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 胃外科 專注于胃癌的全方位解決方案 門診時間: 徐匯院區(qū):星期五上午 專家門診 東安路270號 浦東院區(qū):星期三上午 專家門診 康新公路4333號2020年05月25日
1251
0
1
-
楊冬主任醫(yī)師 大連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消化內科 1.什么是幽門螺桿菌?幽門螺桿菌,簡稱Hp。是革蘭氏陰性、微需氧細菌,生存于胃及十二指腸的各區(qū)域內。它會引起胃黏膜的慢性炎癥,與消化性潰瘍及胃癌的發(fā)病密切相關。幽門螺桿菌對生長條件要求十分苛刻,在大氣或絕對厭氧環(huán)境下不能生長。多數(shù)研究認為Hp的傳播途徑主要是通過人與人之間的糞-口、口-口、口-胃途徑傳播,其中中國共餐制的飲食習慣可造成感染呈家庭聚集傾向。2.哪些人群需要根除幽門螺桿菌?Hp 胃炎是一種感染性或傳染性疾病,可在人-人之間傳播,理論上所有感染者均應得到治療。但是我國人群Hp感染率高達50%以上,感染人口基數(shù)龐大;隨著Hp耐藥率的上升,根除已很不容易。因此,目前我國主動、全面篩查Hp陽性者并給予治療并不現(xiàn)實。以下人群推薦根除Hp:1.消化性潰瘍(無論是否在活動期);2.胃MALT淋巴瘤;3.慢性胃炎伴萎縮、糜爛;3.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癥狀,病情反復;4.胃癌家族史;5.早期胃腫瘤已行內鏡下切除或手術切除;6.增生性胃息肉等。3.Hp感染的檢測方法有哪些?包括侵入性和非侵入性兩類方法。侵入性方法依賴胃鏡活檢,包括快速尿素酶試驗、胃黏膜直接涂片染色鏡檢、胃黏膜組織切片染色鏡檢、細菌培養(yǎng)等,臨床最常使用的是做胃鏡時用到的快速尿素酶試驗。而非侵入性檢測方法不依賴內鏡檢查,包括:13C或14C-尿素呼氣試驗、糞便Hp抗原檢測、血清和分泌物(唾液、尿液等)抗體檢測等。碳呼氣試驗準確性高,檢測方便,是臨床最常用的非侵入性試驗,也適合根除治療后的復查,但碳14有一定放射性,不宜用于兒童及孕婦。血清學Hp抗體檢測陽性不一定是現(xiàn)癥感染,不能用于根除治療后復查。Hp檢測前必須停用PPI至少2周,停用抗菌藥物、鉍劑和某些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藥至少4周。Hp根除治療后應該進行復查評估是否已根除,評估應在根除治療結束后4-8周進行。4.如何治療Hp感染?Hp對克拉霉素、甲硝唑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藥率比較高,但對阿莫西林、四環(huán)素和呋喃唑酮的耐藥率仍很低。目前推薦鉍劑四聯(lián)( PPI + 鉍劑+ 2 種抗菌藥物) 作為主要的經(jīng)驗治療根除Hp方案,療程10或14天。需要提醒大家,根除幽門螺桿菌四聯(lián)方案不是治療胃病的常規(guī)方案,并不是只要胃不舒服就可以服用殺菌藥物的,切不可自行隨意服用。5.兒童需要關注Hp感染嗎?需要治療嗎?與成人相比,兒童Hp 感染者發(fā)生嚴重疾病包括消化性潰瘍、萎縮性胃炎和胃癌等疾病的風險低;但根除治療不利因素較多,抗菌藥物選擇余地小,對藥物不良反應耐受性低。此外,兒童Hp感染有一定自發(fā)清除率,根除后再感染率也可能高于成人。因此不推薦對14 歲以下兒童常規(guī)檢測Hp。除非有特殊的疾病治療需要,才對兒童進行Hp檢測。如果您的小孩沒有什么胃腸不適,理論上不需要過度關注Hp感染的事。2020年05月21日
1889
0
4
-
齊海梅主任醫(yī)師 北京醫(yī)院 心內科 幽門螺桿菌啊,呃,這是一個呃,特別容易傳染的細菌啊,我們中國呢,大概有8億多的人都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在全球呢,大概有一半人呢,就感染了幽門螺桿菌那么幽門螺桿菌,它是什么東西呢,呃,我們經(jīng)常在查體當中呢,經(jīng)常說你做一個HP檢查吧,其實幽門螺桿菌就是HP的一個HP是幽門螺桿菌的一個簡寫,那么他呢,主要在胃腸道我們呃,吃進的食物啊過程中可能有有污染啦,幽門螺桿菌互相傳播,那么到胃腸道呢,它可以引起胃黏膜的炎癥,潰瘍,甚至引起胃癌啊,它在酸性環(huán)境當中呢它呢,有很強的生存能力的他不怕啊,所以呢呃平時呢,我們要注意幽門螺桿菌預防它的感染,那么它主要通過什么途徑傳播呢,主要通過消化道像我們中國人為什么得多呢,中國人呢,都是合餐。 啊,一盤菜上來,大家你家我家,那么我們這圍著桌坐十個人有一個人有我們螺桿菌陽性的話,那么在吃菜的時候呢,呃,很可能就會傳播到其他的九個人,所以呢分餐制啊,呃,更有利于幽門螺桿菌的呃,這個預防啊,幽門螺桿菌不能不重視,呃,大家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呢,要提高警惕,避免他感染。2020年05月20日
862
0
1
-
王存凱主治醫(yī)師 河北省人民醫(yī)院 消化內科 感染幽門螺桿菌就會得胃癌嗎,No幽門桿菌呢,可以說是在中老年人中最常見最廣泛的一種慢性細菌感染,在全國大概有7億人受其感染,他的生存能力非常強,它可以積聚在胃小凹內躲避酸性環(huán)境產(chǎn)生毒素,損傷粘膜引起胃的炎癥,潰瘍,甚至胃癌,所以早在1994年幽門螺桿菌就被定義為導致人類胃癌的第一的宅院,但它不是唯一的宅院,那從感染幽門螺桿菌到發(fā)生胃癌,他是一個漫長的階段和一個復雜的演變過程,他大概步驟是這樣的,首先感染幽門桿菌,然后發(fā)生慢性的非萎縮性胃炎,慢性的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最后才是胃癌呢,從流行病學上說,幽門螺桿菌陽性者,大概只有1%-100%分二的患者最終可能發(fā)展成胃癌,那從時間上看,從幽門螺桿菌感染到發(fā)生胃癌,如果我們任其壯大坐視不管的話也需要15到20年的時間,所以在這段漫長的時間里,我們只要阻斷上述的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同時根除了幽門桿菌就會阻止未來發(fā)生,所以幽門桿菌感染并不等同于。2020年05月19日
1022
0
2
-
孫普增主任醫(yī)師 陽谷縣人民醫(yī)院 消化呼吸內科 人群中約10%~20%的個體患有消化不良。未經(jīng)調查的消化不良(un-investigated dyspepsia)經(jīng)過必要檢查(如胃鏡、腹部超聲等)可分成器質性消化不良和功能性消化不良,后者占約60%~70%。 2015年前的傳統(tǒng)分類中,功能性消化不良不排除幽門螺桿菌感染, 即不排除幽門螺桿菌胃炎。幽門螺桿菌陽性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如根除幽門螺桿菌后消化不良癥狀得到長期緩解(> 6個月),則屬于幽門螺桿菌相關消化不良(Helicobacter pylori-associated dyspepsia),目前已歸屬于器質性消化不良。幽門螺桿菌相關消化不良約占原定義為功能性消化不良50%,因此幽門螺桿菌相關消化不良歸屬于器質性消化不良后,未經(jīng)調查消化不良中器質性消化不良的比例增加。 幽門螺桿菌胃炎可引起胃腸激素水平改變,從而影響胃酸分泌;胃黏膜炎性反應可導致胃十二指腸高敏感和運動改變。這些改變可導致消化不良癥狀產(chǎn)生。 幽門螺桿菌感染者中約10%可產(chǎn)生單純的消化不良癥狀,其中約50%屬于幽門螺桿菌相關消化不良(根除幽門螺桿菌后癥狀獲得長期緩解)。根除幽門螺桿菌不僅可預防消化不良癥狀發(fā)生,與其他治療方案相比,也是最有效、經(jīng)濟的方案。目前多個相關國際共識推薦,根除幽門螺桿菌應該作為幽門螺桿菌陽性消化不良治療的一線策略??偨Y如下圖:2020年05月05日
1967
0
0
相關科普號

嚴雪敏醫(yī)生的科普號
嚴雪敏 副主任醫(yī)師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
消化內科
3172粉絲14.2萬閱讀

蔣青偉醫(yī)生的科普號
蔣青偉 副主任醫(yī)師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
消化內科
1261粉絲11.6萬閱讀

韓俊毅醫(yī)生的科普號
韓俊毅 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東方醫(yī)院
胃腸外科
1712粉絲27.2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