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語副主任醫(yī)師 河南省兒童醫(yī)院 介入血管瘤&血管外科 概述:鮮紅斑痣又稱葡萄酒色斑(Port wine stains,PWS)、葡萄酒樣痣或毛細血管擴張痣,俗稱“紅胎記”、“天使之吻”,屬于先天性毛細血管和微靜脈畸形。一般出生時就有,病灶面積隨身體生長而相應增大,終生存在,很少自然消退。頭面部好發(fā),跨越面中部的,要警惕合并眼部和顱內血管病變。新生兒中發(fā)病率為0.3%~0.5%。臨床特點:損害初起為大小不一的一個或數個淡紅、暗紅或紫紅色斑片,壓之部分或完全褪色,呈不規(guī)則形,邊界清楚,表面較平滑,一般不高出皮面。一般隨年齡的增長而顏色有所加深,亦可高出皮面或在其上發(fā)生結節(jié)狀皮損。危害和并發(fā)癥:除影響容貌和美觀外,鮮紅斑痣可伴發(fā)青光眼,皮損處破潰出血和繼發(fā)感染。9.5%的面部鮮紅斑痣患者會伴有眼及神經系統(tǒng)的異常。鮮紅斑痣的皮損受累的面積越大,越容易伴發(fā)神經、眼或其他系統(tǒng)的異常。鮮紅斑痣的PDL治療:激光治療鮮紅斑痣的原理是在不損傷表皮的前提下,利用選擇性光熱作用原理最大限度地破壞病變處的血管,而其中脈沖染料激光(Pulsed dye laser, PDL)是治療鮮紅斑痣的金標準,其波長(585或595nm)可選擇性地被鮮紅斑痣畸形血管內的血紅蛋白吸收,使其凝固變性,血管機化閉塞,從而達到破壞畸形血管的目的。國內外研究一致表明越早治療,鮮紅斑痣改善越明顯,1歲以前開始治療的患者有32%能達到痊愈。早期治療的好處是:改善更快,所需要的治療次數少;皮損面積小,所以總脈沖數少;表淺的皮損清除的較快。成人鮮紅斑痣對脈沖染料激光的治療不如兒童,而且約有20%對治療抵抗。對于增生性或結節(jié)性皮損,療效較差。每周五下午PDL專病激光治療,請在三、五上午門診或好大夫在線平臺工作室提前預約治療時間。小貼士:術中疼痛一般可以忍受,在接受治療時的感覺被描述為類似于橡皮筋在皮膚上彈射的感受。治療間隔1~2月重復1次,一般需數次至十幾次的治療方可達到滿意療效。治療時皮膚立即出現(xiàn)紫癜,7~14天內消退;治療后可有輕度脫屑、結痂、瘙癢等,一般持續(xù)5天左右。總之,PDL治療鮮紅斑痣效果顯著,副作用小,且治療越早療效越好。不良反應:PDL治療后的副作用主要是①紫癜:治療后幾乎所有患者出現(xiàn)一過性紫癜,一般1周~2周消退。②水腫:主要發(fā)生在治療后,重時可出現(xiàn)水皰,術后即刻局部使用冰袋冷敷可減輕這一副作用。③色素沉著:據報道占治療病例的10~15%,色素沉著主要易發(fā)生在膚色較深、使用較高能量密度及治療后未注意避光的患者。多為暫時性,一般3~6月可消退。④色素減退:比較少見,據報道發(fā)生率為2.6~5.0%,通常為一過性的。如果發(fā)生持續(xù)的色素減退,其最常見的部位通常是頸部、腿部和前胸部。⑤瘢痕:瘢痕的發(fā)生率低于1%,罕見增生性瘢痕發(fā)生,萎縮性瘢痕低于0.1%,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會緩慢地減輕。2019年06月21日
3538
0
4
-
甘立強副主任醫(yī)師 重慶市婦幼保健院 皮膚和醫(yī)學美容科 新生兒紅色胎記可以分為兩大類:血管瘤和鮮紅斑痣。兩者發(fā)病機理不同、治療方式不同,寶爸寶媽們如何來進行辨別呢?血管瘤一般在出生后的3個月時間里迅速增長,皮損部位突出皮面,且按壓不退色。一般嬰幼兒血管瘤可自行消退,也可以采用滴眼藥水(鹽酸普萘洛爾、卡替洛爾等)或者激光進行治療。如果不是長在臉部或其他的暴露部位,一般不需要治療。鮮紅斑痣一般在出生后并不會迅速增長,皮損面積只會根據皮膚增長同比例放大,皮損部位不高于皮面,且按壓后退色。鮮紅斑痣又分為一般鮮紅斑痣與鮭魚斑。一般的鮮紅斑痣無法自愈,需要積極治療,否則隨著年齡增長會出現(xiàn)增厚、結節(jié)、長血竇等現(xiàn)象,危害健康。目前臨床采用復美達光動力治療鮮紅斑痣。而鮭魚斑是一種長在特殊部位的鮮紅斑痣,一般長在人中、額頭(V字形)、枕后(散裝分布),鮭魚斑大部分在寶寶1-2歲之間可以自行消退,在消退過程中呈褐色。如果未自行消退的,也可以采用復美達光動力進行治療。2018年11月22日
2238
0
0
-
張源方主治醫(yī)師 河南省人民醫(yī)院 血管瘤外科 臨床表現(xiàn)葡萄酒色斑(Port-wine stains,PWS)為最常見的毛細血管畸形(Capillary malformation)又稱鮮紅斑痣,系先天性皮膚毛細血管擴張畸形,發(fā)病率為 0.3%~0.5%,常在出生時出現(xiàn),好發(fā)于頭、面、頸部,也可累及四肢和軀干。表現(xiàn)為邊緣清楚而不規(guī)則的紅斑,壓之褪色或不完全褪色,紅斑顏色常隨氣溫、情緒等因素而變化。 隨著年齡的增長,病灶顏色逐漸加深、增厚,并出現(xiàn)結節(jié)樣增生。部分嚴重的病變可伴有軟組織,甚至骨組織的增生,導致患部增大變形等。可分3型,粉紅型:病變區(qū)平坦,呈淺粉紅至紅色,指壓完全褪色。紫紅型:病變區(qū)平坦,呈淺紫紅至深紫紅,指壓褪色至不完全褪色。增厚型:病變增厚或有結節(jié)增生,指壓不完全褪色至不褪色。 治療方法對粉紅型、紫紅型及部分增生型,目前主要推薦脈沖染料激光和光動力治療,我科主要采用光動力療法。光動力療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又稱血管靶向光動力療法(Vascular-target photodynamic therapy,V-PDT),是一種高選擇性破壞畸形毛細血管網,具有靶向性強、療效好、安全性佳,且無熱損傷的治療新技術。 對于非手術治療無效的病例,可采用手術來清除病灶、改善外觀畸形。2018年09月01日
6635
1
2
-
林志淼主任醫(yī)師 南方醫(yī)科大學皮膚病醫(yī)院 皮膚科 牛奶咖啡斑(Café-au-lait spots)需要與多種色素性疾病進行鑒別,常見的與牛奶咖啡斑長得很像的皮疹包括:1. 先天性色素痣:先天性色素痣出生即有,部分先天性色素痣剛出生時不高出皮面,境界清楚,部分可以呈現(xiàn)橢圓形。與咖啡斑的區(qū)別要點是,先天性色素痣是黑色或者深黑色,隨年齡增長逐漸高出皮面,并逐漸在皮疹上長出毛發(fā)。值得注意的是,神經纖維瘤病有一種皮損表現(xiàn)可以和先天性色素痣極其類似,那就是叢狀神經纖維瘤。先天性色素痣皮疹顏色為黑色,高出皮面2. 斑痣:斑痣可以出生就有,也可以后天出現(xiàn)。出生即有的斑痣,早期可以表現(xiàn)為咖啡斑樣外觀,但顏色通常較淺,呈淺褐色(咖啡斑為棕褐色或者深褐色)。特征性表現(xiàn)是斑痣隨著年齡增長,可以在“斑”的基礎上出現(xiàn)多發(fā)、聚集性的點狀外觀的“痣”樣結構,這些痣隨著年齡增長會逐漸高出皮面。也有些斑痣沒有咖啡斑樣的“斑”為基礎,而是直接出現(xiàn)多發(fā)點狀聚集的“痣”樣結構。斑痣往往在褐色斑片背景上出現(xiàn)密集“痣”樣改變,也可以沒有褐色“斑”為背景3. 色素性毛表皮痣:又稱為Becker痣,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皮膚錯構瘤(痣)。典型的Becker痣是在青春期左右出現(xiàn)或者快速生長,但是也有不少Becker痣可以出生不久就出現(xiàn)。Becker痣皮損往往單發(fā),位于身體的一側(不超過身體中線),顏色為淡褐色的,皮損往往數里面至數十里面,邊界不規(guī)則,邊界的皮損往往不連續(xù),有時邊緣可以見到許多點片狀色素斑。Becker痣到了青春期以后,往往可以微微高出皮面,且多數伴有毛發(fā)增多。Becker痣高出皮膚表面,邊界不規(guī)則,表面可以伴有多毛及顆粒狀毛周角化。4. 色素性蕁麻疹:色素性蕁麻疹是兒童期好發(fā)的一種皮損,實際上為肥大細胞增多癥的一種表現(xiàn)。色素性蕁麻疹可以單發(fā)也可以多發(fā),表現(xiàn)為軀干或者四肢上淺褐色斑片,邊界較清楚,但不如咖啡斑與周圍皮膚分界清晰銳利,形狀可以呈柳葉狀或長橢圓形。仔細觸摸可以發(fā)現(xiàn)斑片是微微高出周圍皮膚的(需要仔細觸摸和觀察才能感覺到)。不過,最有效的鑒別方法是,拿手指用力摩擦皮損,如果出現(xiàn)風團(像蚊子叮咬之后的那種“包包”)甚至水皰,則可以明確診斷,這是和咖啡斑區(qū)別的要點。色素性蕁麻疹多數在嬰幼兒期出現(xiàn),皮疹微微高出皮面,顏色較淡,邊界清楚但不銳利;摩擦后出現(xiàn)風團改變5. 炎癥后色素沉著:炎癥后色素沉著是最常見的一種色素斑,可以繼發(fā)于多種皮膚疾病及外傷。炎癥后色素沉著斑的形狀主要取決于前期的皮膚疾病,可以呈多種不同形狀,顏色深淺不一。與咖啡斑區(qū)別要點是,炎癥后色素沉著往往淺褐色為多(顏色較淺),斑片的顏色往往不均勻,邊界通常不規(guī)則,隨時間延長顏色多數可以減淡。炎癥后色素沉著通過與上述常見“偽裝”呈咖啡斑的“冒牌貨”進行鑒別,我們對于咖啡斑的確定就更有把握了。這樣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擔心,有助于我們排除孩子神經纖維瘤病的可能性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本文系林志淼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bdsjw.cn)發(fā)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2016年06月17日
79514
13
56
-
2011年05月25日
6720
2
0
鮮紅斑痣相關科普號

陳達醫(yī)生的科普號
陳達 副主任醫(yī)師
53粉絲14.8萬閱讀

林志淼醫(yī)生的科普號
林志淼 主任醫(yī)師
南方醫(yī)科大學皮膚病醫(yī)院
皮膚科
2.9萬粉絲203.2萬閱讀

沈玲悅醫(yī)生的科普號
沈玲悅 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yī)院
口腔頜面-頭頸腫瘤科
981粉絲1.8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