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06月29日
628
2
6
-
付朝杰副主任醫(yī)師 棗莊市婦幼保健院 新生兒科 MELAS是線粒體腦肌病中較常見的一種類型,其臨床主征是高乳酸血癥、腦卒中樣發(fā)作和癲癇。該病系線粒體遺傳性疾病,沒有治愈的方法,目前臨床主要采用改善代謝的“雞尾酒”療法(見下圖)以及對癥支持治療。?附病例小A,女,8歲,4天前出現(xiàn)發(fā)熱,熱峰39℃,沒有其他不適,每天發(fā)熱3~4次,服用退熱藥后體溫可以下降至正常。2天后,到當?shù)蒯t(yī)院就診,查血常規(guī)及CRP大致正常,給予“感冒藥”治療。本來以為就是感冒相關的頭痛,可又過了1天,小A出現(xiàn)走路不穩(wěn),東倒西歪,伴有反應遲鈍,表情呆滯,但沒有抽搐、口角歪斜和肢體麻木。次日,出現(xiàn)頭痛,以右側額顳部為主,發(fā)熱時疼痛明顯,疼痛劇烈時伴有嘔吐,熱退后頭痛緩解,不伴有頭暈,偶有視物模糊,無重影。當?shù)蒯t(yī)生認為,小A感冒后出現(xiàn)走路不穩(wěn)、表情呆滯和頭痛,要警惕顱腦疾病,又因為有嘔吐,因此同時做了頭顱、腹部及盆腔CT掃描,但結果顯示未見異常。此外,血常規(guī)、CRP、PCT、生化、尿液分析、腹部彩超、心電圖等檢查均未見異常。醫(yī)生給小A體格檢查發(fā)現(xiàn),小A身高和體重都明顯落后于同齡人,均低于-3SD水平。但是,家長說,小A早產(chǎn),出生后呼吸困難,在新生兒科住院40天,期間還曾使用有創(chuàng)呼吸肌輔助通氣。因此,家長說小A早產(chǎn),從小抵抗力就不好,吃飯也比別人差一些,所以一直都瘦瘦小小的。醫(yī)生問,以前曾有頭痛發(fā)作嗎?沒有感冒的時候有沒有頭痛發(fā)作?小A父母說,孩子平時偶爾也有說頭痛,半年前曾因“頭痛和嘔吐”就診,期間也是做了頭顱CT檢查未見異常,住院治療3天后好轉。說當時沒有感冒癥狀,只是單純頭痛。1個月前出現(xiàn)“近視”,看東西不清楚,測視力約近視250°。父母也覺得很奇怪,小A是個一年級的小孩,還沒有讀多少書,怎么就近視了,難道是因為經(jīng)常給小A看手機導致的?也不對啊,父母從小擔心小A眼睛受近視影響,有意控制看手機的時間。醫(yī)生給小A體格檢查發(fā)現(xiàn),入院時小A身高及體重嚴重落后于同齡人-3個標準差,精神、反應差,營養(yǎng)不良貌,雙眼對光反射稍遲鈍,走路不穩(wěn),位置覺可疑異常(不能正確定位趾指),踝反射稍亢進,雙側巴氏征可疑陽性,腦膜刺激征陰性。頭痛、視力改變、走路不穩(wěn)以及神經(jīng)系統(tǒng)體格檢查異常,醫(yī)生認為小A不是單純感冒,很可能是神經(jīng)系統(tǒng)出現(xiàn)問題了。小A頭痛劇烈、持續(xù),以頭痛為切入點分析。小兒頭痛的病因很多,一般看歸納為顱內疾病、顱外疾病和全身性病變。從上面的分析看,小A似乎是顱內疾病可能性大。導致頭痛的顱內疾病包括:(1)感染性:如病毒腦、化腦、結核桿菌引起的結腦以及寄生蟲引起的感染;(2)非感染性:如外傷、腫瘤、腦積水、良性顱內壓增高或減低、腦血管畸形、自免腦、脫髓鞘病變、遺傳代謝缺陷病和其他(如偏頭痛等)。小A先有發(fā)熱癥狀,醫(yī)生自然要首先排除感染性病因。小A外周血血常規(guī)、CRP、PCT等感染指標不高,腦脊液檢查正常(常規(guī)、生化、病原及涂片均未見異常),這些檢查初步排除化腦和結腦的可能性。寄生蟲腦炎也可以引起頭痛劇烈,常見如廣州管圓線蟲感染,小A沒有接觸此類病原體的流行病學史,外周血及腦脊液的嗜酸性粒細胞也不高,因此也不支持。病毒引起的腦炎,腦脊液一般會有輕微改變,但也可以完全正常。小A腦脊液病毒病原學檢查也未見異常,雖然不能完全排除病毒腦,但目前也沒有支持的證據(jù)。此外,小A此前曾有多次在沒有感冒的情況下出現(xiàn)頭痛,特別是半年前那次,還因此住院數(shù)天。因此,醫(yī)生考慮為非感染性顱腦疾病可能性大。沒有外傷史,外院頭顱CT未見異常,腦脊液壓力正常,結合臨床表現(xiàn),因此初步排除腫瘤、腦積水、外傷和偏頭痛等顱腦病變。腦脊液免疫學檢查陰性,也初步排除自免腦。那么,就剩下兩種可能性比較大的病因:顱腦血管畸形和遺傳代謝缺陷病。醫(yī)生給小A進一步做頭顱MR平掃+增強、MRA檢查,發(fā)現(xiàn)頭顱血管未見異常,但是MR掃描發(fā)現(xiàn):右側頂顳枕葉大片皮層及皮層下白質改變。因此,考慮遺傳代謝缺陷病導致的腦白質病變?兒童遺傳代謝缺陷病相關腦白質病變的病因有很多,多數(shù)屬于大分子病或重金屬代謝異常所致,包括亞歷山大病、腎上腺腦白質營養(yǎng)不良、異染性腦白質營養(yǎng)不良、球形性腦白質營養(yǎng)不良和佩梅病。但是小A不僅有腦白質的改變,病變還廣泛累及皮層及皮層下組織,而且是單側的,這一點與上述常見的腦白質病變所有不同。醫(yī)生發(fā)現(xiàn)小A多次血氣分析提示高乳酸血癥:高乳酸血癥(lacticacidemia,LA):乳酸生成過多或乳酸代謝障礙等引起血乳酸水平升高(>1.8mmol/L)。當乳酸>5mmol/L,伴代謝性酸中毒(血漿PH<7.25),稱之為乳酸性酸中毒。高乳酸血癥在兒童非常常見,多數(shù)假性高乳酸血癥,即由于哭鬧、止血帶加壓抽血、抗凝劑(用肝素-氟化鈉較好)和送檢時間過長有關系。這種情況,在小嬰兒尤其常見。有些時候,甚至需要鎮(zhèn)靜下抽血,以減少由于哭鬧引起的假性乳酸增高。小A已經(jīng)8歲,抽血時很配合,沒有哭鬧,血氣抽完及時檢測,因此初步排除假性高乳酸血癥。真性高乳酸血癥分為原發(fā)性高乳酸血癥和繼發(fā)性高乳酸血癥:原發(fā)性LA:由于丙酮酸進行氧化代謝或糖異生過程中的酶先天性缺陷所致。丙酮酸氧化代謝過程分3個階段:丙酮酸氧化脫羧、三羧酸循環(huán)(TCA)、電子呼吸鏈(ETC)及氧化磷酸化作用。繼發(fā)性LA:其他先天性疾病包括脂肪酸β氧化障礙、有機酸尿癥、糖原累積病等所致。非先天性因素如窒息、感染、血管阻塞、肝病、藥物等。那么,如何區(qū)分這些不同原因的先天性高乳酸血癥呢?可以根據(jù)個人史、病史及輔助檢查初步判定。此外,通過檢測乳酸/丙酮酸,輔助判斷。小A的乳酸/丙酮酸檢查如下:圖:根據(jù)不同的生化特點判別具體代謝疾病(該圖來自廣婦兒遺傳與內分泌科,李秀珍的主任課件)圖:高乳酸血癥的診治思路(注:該圖來自廣婦兒遺傳與內分泌科,李秀珍主任課件)根據(jù)上述結果及診斷圖表,小A外周血的乳酸和丙酮酸含量升高,乳酸/丙酮酸比值偏高,提示機體氧化壓力偏高,考慮以下原因引起:線粒體能量代謝障礙(線粒體呼吸鏈異?;蛉人嵫h(huán)酶異常)?;谝陨贤普?,對小A進行線粒體腦肌病進行基因檢測發(fā)現(xiàn)該患者為線粒體基因m.3243A>G突變,為已知致病的熱點突變。由此,結合臨床診斷:線粒體腦肌病并發(fā)高乳酸血癥和卒中樣發(fā)作綜合征(MELAS)。許多疾病都可以出現(xiàn)頭痛癥狀,甚至是感冒頭痛也很常見。那么,如何識別線粒體腦肌病呢?包括以下征象:體格及大運動里程碑發(fā)育遲緩,身高及體重落后于同齡人,通常瘦小,大運動里程碑落后;運動不耐受,容易疲勞,懶動,乏力;運動和智力倒退,倒退比落后更有意義;非感染性頭痛,伴有精神反應差、四肢肌力下降,甚至視力和聽力下降或喪失;身體多毛,尤其是軀干和四肢多毛;不明原因的高乳酸血癥,排除哭鬧、止血帶和送檢的影響;頭顱MR出現(xiàn)腦卒中樣改變,可以是對稱性,也可以是非對稱性;頭痛,但是排除常見的感染性疾病,影像學具有上述特點;家族曾有類似病史的病患,或者夭折。如果頭痛兒童,出現(xiàn)以上征象的一條或多條,需要考慮線粒體腦肌病的可能性。2022年07月02日
1799
1
1
-
孫翀醫(yī)師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 神經(jīng)內科 什么是線粒體腦肌病?線粒體是真核細胞的能量代謝中心,其內膜上富含呼吸鏈—氧化磷酸化的酶復合體,可以通過電子傳遞和氧化磷酸化生成ATP,為細胞提供進行各種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線粒體病就是一組由線粒體基因和/或核基因突變導致的線粒體呼吸鏈結構和功能異常的遺傳性疾病,常累及多系統(tǒng),其中神經(jīng)及肌肉系統(tǒng)作為高耗能器官最容易受累,稱為線粒體肌病/腦肌病。 MELAS的臨床特點MELAS是線粒體病最常見的一種之一,它好發(fā)于20歲以前的年輕人,中老年仍有發(fā)??;以卒中樣發(fā)作為特征性表現(xiàn),具有母系遺傳的特點。卒中樣發(fā)作是MELAS特征性的表現(xiàn),約發(fā)生在84.4%-99%左右的病人中,包括失語、偏盲、偏癱、頭痛、癲癇等;病灶所累及的區(qū)域并不按照血管分布且主要分布于皮層,故稱為“卒中樣”發(fā)作。每次卒中樣發(fā)作可累及單側或雙側大腦皮層,病灶可與前次發(fā)作部位相同或不同,癥狀持續(xù)數(shù)天到數(shù)周后恢復,但常遺留有腦萎縮。多次卒中樣發(fā)作后往往會損害患者的運動能力、記憶力、智力、視力、語言能力等。其中癲癇發(fā)生在70.8%-96%左右的病人中,發(fā)作形式多樣,部分發(fā)作和全面發(fā)作均有發(fā)生。反復發(fā)作的頭痛在54-91%的病人中發(fā)生,常伴有嘔吐,在卒中樣發(fā)作的急性期頭痛加重。聽力損害發(fā)生在71-77%的病人中,常發(fā)生較早,多為感覺神經(jīng)性耳聾,隨著病程逐漸進展。雖然大多數(shù)患者早期生長發(fā)育正常,但是在55%-82%的患者中有身材矮小的癥狀。其他臨床癥狀還包括發(fā)作性的腦病、記憶力減退、學習能力下降、肌強直、共濟失調、眼外肌麻痹、視神經(jīng)萎縮、視網(wǎng)膜色素變性、周圍神經(jīng)損害、精神障礙等。 其他系統(tǒng)中,心臟病變在18-30%的患者中可以被發(fā)現(xiàn)。心律異常、預激綜合征、束支傳導阻滯為心電圖上常見的表現(xiàn)。部分患者心超可見左心室肥厚。胃腸道癥狀約發(fā)生在64-77%的患者中,食欲減退、惡心嘔吐、便秘、腹瀉、假性腸梗阻、胰腺炎均有發(fā)生。21-33%的患者伴有糖尿病,一型二型均可,一型多見。腎臟方面,范可尼綜合征、腎炎性蛋白尿、局灶節(jié)段性腎小球硬化癥也有報道。此外,患者還會有生長激素、甲狀腺激素、性腺激素以及甲狀旁腺素低下。 MELAS的實驗室檢查特點實驗室檢查中,血乳酸升高是線粒體腦肌病中常見的生化異常,與線粒體功能障礙無氧酵解增加有關。文獻報道最高達94%的MELAS患者有血乳酸升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判斷靜脈血乳酸升高時需排除由于止血帶過緊或受試者過度活動造成的人為升高。乳酸升高的特異度在34%-62%之間,敏感度在83-100%之間。相較于血乳酸,腦脊液乳酸對于診斷線粒體病受人為影響小。血乳酸/丙酮酸比值對于判斷線粒體電子傳遞鏈障礙更有意義,但是只適用于血乳酸升高的情況。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脫氫酶(LDH)是另一組需要關注的生化指標,其中LDH更易升高且更具有提示意義。 MELAS的影像學特點實驗室檢查中,血乳酸升高是線粒體腦肌病中常見的生化異常,與線粒體功能障礙無氧酵解增加有關。文獻報道最高達94%的MELAS患者有血乳酸升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判斷靜脈血乳酸升高時需排除由于止血帶過緊或受試者過度活動造成的人為升高。乳酸升高的特異度在34%-62%之間,敏感度在83-100%之間。相較于血乳酸,腦脊液乳酸對于診斷線粒體病受人為影響小。血乳酸/丙酮酸比值對于判斷線粒體電子傳遞鏈障礙更有意義,但是只適用于血乳酸升高的情況。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脫氫酶(LDH)是另一組需要關注的生化指標,其中LDH更易升高且更具有提示意義。 MELAS的肌肉病理和基因檢測特點肌肉活檢是MELAS確診的重要依據(jù)。改良Gomori染色(MGT)見肌纖維周邊線粒體異常沉積,表現(xiàn)為破碎紅纖維(RRF) ,這些異常沉積的纖維在SDH染色中表現(xiàn)為周邊藍色深染,HE中也可見周邊深染。另外,SDH強反應性血管(SSV)是較為特征性的表現(xiàn)。在COX中可見肌纖維活性增高,少量肌纖維活性降低或缺失。 基因檢測是MELAS確診的金標準。其中80%的MELAS與m.3243A>G突變有關,7.5%的MELAS與m.3271T>C有關,尚有10%MELAS基因突變不明。但需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m.3243A>G突變均導致MELAS的發(fā)生,還其他表型或無癥狀的情況。 MELAS的治療現(xiàn)有治療方法主要針對改善線粒體氧化呼吸鏈功能、減少自由基損傷以及對癥治療,同時需要注意避免有害藥物及刺激,合理飲食與鍛煉及定期隨訪?,F(xiàn)研究表明精氨酸對于卒中樣發(fā)作的治療和預防可能有效。卒中樣發(fā)作的急性期靜脈應用可以緩解除頭痛和視野損害以外的所有卒中樣癥狀,間歇期口服精氨酸則可以減少卒中樣發(fā)作的頻率和嚴重程度。此外輔酶Q10、艾地苯醌、肌酸、左卡尼汀、維生素B、 C、E、硫辛酸、糖皮質激素等也認為有益于MELAS患者,但均缺乏臨床研究證據(jù)。對癥治療也十分必要。如抗癲癇治療、止痛藥的應用及營養(yǎng)支持。同時需要治療并發(fā)癥,包括心臟病、糖尿病、耳聾、精神障礙等。2020年04月19日
7614
0
5
-
2019年12月24日
2198
0
0
-
魏妍平副主任醫(yī)師 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 神經(jīng)科 文獻中提到的可能對線粒體病有治療效果的藥物包括輔酶Q10、ATP、維生素C、B1、B2、E、K1、K3、煙酰胺、肌酸、硫辛酸、鹽酸精氨酸等[2-9]。所謂雞尾酒療法的作用靶點在于線粒體功能異常的最終共同路徑,其藥物組成和劑量還需要長期臨床觀察,但最常用的是輔酶Q10,維生素E,C。目前關于輔酶Q10的療效研究多數(shù)基于病例報道或者無對照的病例研究,并且病例數(shù)不多,用藥時間長短不一,藥物劑量30-300mg/d。即使大劑量輔酶Q10 100-3000mg/d 副作用也罕見。輔酶Q10是一種天然的脂溶性泛醌。其對氧化磷酸化缺陷的可能治療機制是將電子從復合物1和2傳遞到復合物3,而后者與ATP的合成偶聯(lián)。其還原形泛醇可抑制脂質過氧化,并且保護線粒體內膜的蛋白和DNA免受氧化損傷。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輔酶Q10對于一系列氧化磷酸化缺陷的患者可改善其臨床癥狀,包括心臟傳導缺陷和眼球運動異常的改善,肌無力和運動不耐受的減輕,生化指標如乳酸和丙酮酸也有改善。一項為期6個月的治療觀察發(fā)現(xiàn)輔酶Q10可改善氧化磷酸化功能,并且增加ATP的合成。但目前尚缺乏大規(guī)模隨機雙盲對照的臨床試驗。盡管輔酶Q10對于細胞代謝很重要,但迄今為止僅有一篇關于輔酶Q10缺乏的臨床報道。多數(shù)輔酶Q10缺乏是繼發(fā)于其他原因的,肌肉原發(fā)性輔酶Q10缺乏導致的線粒體腦肌病主要表現(xiàn)為肌肉可見破碎紅纖維和脂質沉積,反復的肌紅蛋白尿,癲癇,共濟失調和精神發(fā)育遲滯。該類患者用輔酶Q10后上述癥狀明顯改善。維生素C作為還原劑,具有抗氧化作用,可降低氧自由基的損傷。和維生素K3 合用可直接為細胞色素C提供電子,可有效改善復合物3 缺乏患者的癥狀,也可用于其他氧化磷酸化缺陷的患者。核黃素(維生素B2)是FMN和FAD的前體,可作為復合物1和2 的輔因子。核黃素缺陷的大鼠可發(fā)現(xiàn)線粒體生化功能和形態(tài)學異常。目前證實對于復合物1缺陷患者應用核黃素可改善癥狀。尤其對于復合物1缺乏的肌病型效果更好,治療后肌力改善,運動不耐受減輕,復合物1中的酶活性升高。維生素B2治療氧化磷酸化缺陷的劑量是30-300mg/d。維生素B1是丙酮酸和a酮戊二酸氧化脫羧過程中的輔酶??赡芡ㄟ^增強丙酮酸脫羧而提高需氧糖酵解,從而降低血乳酸和丙酮酸水平。曾報道2例家族性維生素B1 缺乏,表現(xiàn)為肌病,且mtDNA3243位點突變,補充維生素B1后癥狀改善。對于氧化磷酸化缺陷的患者維生素B1常和其他輔因子合用,劑量25-300mg/d。維生素E可清除自由基和防止脂質過氧化,從而保持細胞膜的完整性。復合物1功能損傷時自由基生成增多,受累組織的生育酚與膽固醇的比例降低,反映生育酚的消耗增加。幾項研究表明維生素E和輔酶Q10合用療效更強。但維生素E對于線粒體病的療效有待進一步證實。總之,口服維生素和輔因子具有用藥方便,價格低,副作用少,基于目前尚缺乏針對線粒體疾病的特異性治療,聯(lián)合應用維生素和輔因子不失為治療線粒體疾病的手段。本文系魏妍平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bdsjw.cn)發(fā)布,未經(jīng)授權請勿轉載。2011年10月17日
28286
6
12
-
袁云主任醫(yī)師 北京大學第一醫(yī)院 神經(jīng)內科 慢性進行性眼外肌癱瘓是一種線粒體病,主要以眼外肌的癱瘓為主,部分患者隨疾病的發(fā)展出現(xiàn)嚴重的心臟病和視力的喪失,少數(shù)患者出現(xiàn)肢體的無力,一般藥物治療對于眼外肌癱瘓沒有明顯效果,藥物治療是否可以延緩心臟病或視網(wǎng)膜病的發(fā)展,還不清楚。我們診斷的患者有接近100例,這些患者目前是否出現(xiàn)了心臟問題以及視網(wǎng)膜問題,我們也不清楚。國外報道,這樣的患者90%存在抑郁狀態(tài),這也是我們擔心的事情,蕭瑟秋風中,他們的心情可能更差。由于長期沒有他們的信息,我們非常擔心。特此建議這些患者能夠到醫(yī)院來復診,對心臟、視網(wǎng)膜進行檢查,對大腦功能以及精神狀態(tài)進行評估,我已經(jīng)安排專門的大夫,在2011年10月中旬到2012年1月底這段時間負責患者的來診,進行心臟、視神經(jīng)和腦功能的檢查。目前已經(jīng)和相關科室進行協(xié)調。2011年10月16日
4434
0
1
-
魏妍平副主任醫(yī)師 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 神經(jīng)科 患者:病情描述(發(fā)病時間、主要癥狀、就診醫(yī)院等): 03年發(fā)?。?4歲)頭痛,嘔吐癲癇等癥狀.04年核磁檢查腦左右枕葉有病變。05年上海華山醫(yī)院肌肉活檢診斷為線粒體腦肌病2010年12月北大醫(yī)院基因檢查243點突變.再次診斷為線粒體腦肌病 病情反反復復。目前每天口服輔酶q10 200mg,硫辛酸200mg。開浦蘭500mg(上午)。得理多500mg。精氨酸200mg。復合維生素b二粒。維生素c300mg, 服藥太多了,能否針灸治療,謝謝了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神經(jīng)科魏妍平:根據(jù)基因檢查和肌肉活檢結果診斷線粒體腦肌病比較明確。應為MELAS型,這種類型治療上應該長期服用精氨酸,輔酶Q10,硫辛酸,以及多種維生素治療。您的口服藥物應該長期服用。并且應該嚴格控制癲癇,避免發(fā)熱和各種感染。注意飲食,避免饑餓,睡前加餐,鼓勵有氧運動,以增加線粒體數(shù)量。針灸對于急性期的肢體癱瘓可能有幫助,病情穩(wěn)定其幫助不大?;颊撸褐x謝魏教授。2010年12月北大醫(yī)院治療后,現(xiàn)在計算能力下降。理解能力差,恢復很慢。以后計算能力理解力能否好轉2011年10月14日
6354
0
3
-
袁云主任醫(yī)師 北京大學第一醫(yī)院 神經(jīng)內科 線粒體有4個功能,包括產(chǎn)生ATP、形成氧自由基、參與細胞凋亡和產(chǎn)生自由電子,ATP的產(chǎn)生主要依靠糖和脂肪的代謝。線粒體病是這四個功能異常。治療針對這四個方面。1.一般治療:感染或精神刺激均可以導致能量消耗增加而誘發(fā)疾病,所以應當防止感染和精神刺激的發(fā)生。藥物可以導致線粒體或能量代謝的異常,特別是氨基糖甙類抗生素應當盡可能不要采用。有氧耐力鍛煉可以提高組織毛細血管的密度、增加血管的通透性及線粒體氧化磷酸化相關酶的活性水平,提高患者的肌力。飲食成份中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含量不要太高,要用亞生銅飲食,一日多餐,給予氨基酸飲食。讓孩子多睡覺。2.藥物治療:可以給予艾地苯醌、輔酶Q10、亞葉酸、肉堿、煙酰胺、?;撬?、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E、維生素K3等藥物。輔酶Q10能抑制脂質的過氧化、抗自由基和直接傳遞電子給復合酶Ⅲ,維持線粒體內腺苷酸濃度,增加ATP的合成和減少細胞的鈣超載,可以提高患者運動耐力,降低血乳酸,使卒中樣發(fā)作和癲癇停止。一般50-200mgtid,最高劑量可達1000mg/d。維生素C和維生素E為氧化還原劑,一般給予維生素C10mg/kg/d或100-400mg/d。維生素E為200-1200IU/d。維生素K3是NADH向輔酶Q和細胞色素C傳遞電子的重要載體,維生素K1為10mg/kg/d,治療酶復合體Ⅰ或Ⅲ缺陷型的線粒體病,維生素K3為5-80mg/d。左旋肉堿促進脂肪代謝,一般300-1000mgtid。維生素B1促進糖代謝,可以降低乳酸,200mg/d。維生素B2也讓具有促進能量代謝作用,一般50-200mg/d。精氨酸,治療患者的代謝性酸中毒。一般大劑量口服,一日3克。丙酮酸鈉,0.5-1g/kg/d。艾地苯醌(0.5mg/kg/日)治療可提高患者肌力、運動耐力、協(xié)調性并減輕患者疲勞感,可以用到900毫克/d。與琥珀酸鹽合用治療mtDNA大片段缺失的患者可改善呼吸鏈功能。能夠透過血腦屏障,更利于MELAS的治療。亞葉酸,對KSS患者可改善患者頭顱MRI的白質病變,MELAS也可以采用。EPI-743,是維生素E的衍生物,作用更強,而且價格適中,可以用于各種線粒體的治療。?;撬峥梢允褂?,3g/d。POLG基因突變可以給予煙酰胺核糖和二甲雙胍的雙重治療,挽救了POLG突變星形膠質細胞的線粒體吞噬缺陷和線粒體功能障礙。中藥可以用黃芪治療,可能有效。急性期可以給與糖皮質激素短期治療,主要是給予精氨酸和依達拉奉治療,艾迪苯醌也有效果。慢性期可以定期輸液依達拉奉60mg/d,a-硫辛酸300mg,bid。避免使用影響線粒體功能的藥物。布比卡因、β受體阻滯劑可影響呼吸鏈功能,他汀類藥物引起內源性CoQ10降低,丙戊酸鹽引起肉堿耗竭,巴比妥及氨基糖甙類抗生素影響線粒體蛋白合成及線粒體的大小,雙胍類藥物誘發(fā)乳酸升高。對于手術病人應盡量選擇局部麻醉,需進行全身麻醉的患者應盡量避免過度鎮(zhèn)靜抑制呼吸以及使用加劇心臟傳導阻滯的藥物,盡量減少機體能耗,維持內環(huán)境的穩(wěn)定。3.不同癥狀的控制癲癇、血糖、酸中毒、心臟損害、胃腸癥狀和肺部感染的控制對于患者均可能是挽救生命的治療。在線粒體病治療的一般藥物基礎上需要注意:酸中毒:用精氨酸、維生素B1以及丙酮酸鈉治療癲癇癥狀:妥泰和左乙拉西坦為首先選擇藥物,拉莫三嗪和氯硝西泮配合也是最佳搭配,要足量用藥??刂屏税d癇,就可以控制大部分的疾病發(fā)作。一般不要用丙戊酸鈉、卡馬西平以及卡帕噴丁,這些藥有線粒體毒性。卒中癥狀:大劑量精氨酸和艾迪苯醌(300毫克),可以防止發(fā)作。糖尿?。杭右葝u素治療肌肉無力:硫辛酸加一水肌酸治療,乳酸酸中毒嚴重的患者一般不要采用。煙酰胺每日50-200毫克有效。而肌酸要每天二次,一次5克,治療2周,而后降低到2克。一日二次。要和輔酶Q10同時用。4.?手術治療:眼外肌癱瘓可以做整形手術,聽力喪失可以做耳蝸植入術等。5.增強線粒體自噬,線粒體自噬可以清楚突變的異常線粒體,達到控制疾病的目的,雷帕霉素可以試用,1mgbid本文系袁云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bdsjw.cn)發(fā)布,未經(jīng)授權請勿轉載。?2011年03月18日
34787
8
33
相關科普號

魏妍平醫(yī)生的科普號
魏妍平 副主任醫(yī)師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
神經(jīng)科
834粉絲22.2萬閱讀

邵玉鳳醫(yī)生的科普號
邵玉鳳 主任醫(yī)師
深圳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神經(jīng)內科
82粉絲34.3萬閱讀

竇肇華醫(yī)生的科普號
竇肇華 主任醫(yī)師
北京家恩德運醫(yī)院
遺傳咨詢科
6849粉絲297.6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