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滕以書主任醫(yī)師 深圳市兒童醫(yī)院 耳鼻喉科 我們頭頸部有瘺管嗎?!有,其實還是很常見,如果處理不當,反復紅腫化膿,要及時確診,有效治療,避免并發(fā)癥及復發(fā)是治療的關鍵。一直想寫一篇兒童先天性頭頸部瘺管的科普文章,我是耳鼻咽喉科醫(yī)生,也是小兒頭頸外科醫(yī)生。各種先天性頭頸部瘺管的病人接踵而來,包括初診患兒(這是比較幸運的,及時確診,沒有走彎路)、已經在外院行手術的患兒以及在外科門診反復切開換藥。第三類中部分患兒經歷換藥半年以上,各種辛酸痛苦,只有當事家長才能體會,天天抱著孩子到醫(yī)院,把孩子按在床上,沖洗傷口,有的換藥半年以上都為確診,更談不上治療,孩子遭罪,家長痛苦,所以及時準確地診斷,才能選擇正確的治療方式——這是正道!所謂冤有頭,債有主,頭頸部同一部位的感染反復發(fā)作,必有妖。先來說說耳前瘺管吧,很多人先天耳前有小凹陷,很容易被發(fā)現(xiàn),有的地方俗稱“聚財坑”,很多人的耳前瘺管不會發(fā)作,那就無需治療;但有的人耳前瘺管卻會反復化膿感染,需要手術治療才能根治。做出上述診斷不難,普通的耳前瘺管手術也相對簡單,術后復發(fā)率較低。但也曾遇見一些特殊病例。病例1:一名8歲男孩,左耳屏前反復化膿感染,3個月左右發(fā)作一次,每次發(fā)作后切開排膿,換藥2周后好轉。如此往復,患兒痛苦,但一直沒有找到病因,輾轉多次后到了我這里就診。經過仔細檢查發(fā)現(xiàn),其耳周干干凈凈,確實沒有瘺口,但患兒反復發(fā)作說明必然存在問題。后用耳鏡檢查耳道,我發(fā)現(xiàn)了藏在耳道深處的瘺管口,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發(fā)現(xiàn)瘺管口是治療的第一步。發(fā)現(xiàn)病因,剩下的就是手術,這種變異型耳前瘺管雖然手術難度相對大,但找到問題的根源就明確了解決問題的辦法。?位于頭頸部的瘺管,首先是第一鰓裂囊腫(瘺管)。這是一種棘手的疾病,手術難度比較大。處理不好術后有面癱、復發(fā)和涎漏的可能,手術產生的瘢痕較大,影響患兒面容,以上種種都讓家長難以接受。其中患兒和家長最恐懼的就是術后面癱的風險。但不做瘺管切除,患兒無法自愈,且會一直反復流膿感染,手術切除是唯一的選擇。第一鰓裂囊腫(瘺管)也是一種極易被誤診的疾病(易被誤診為耳后膿腫、耳后囊腫、頸部感染等等)。有的患兒誤診為耳后囊腫,在外院手術做簡單的部分切除,術后傷口無法愈合,反復流膿感染;有的患兒誤診為頸部簡單的膿腫,在門診反復換藥,換藥數(shù)月不見好轉,后經歷各種檢查,卻還是無法確診。無法準確診斷并對癥根治,以上兩種情況都讓家長及患兒痛苦不堪。近期還完成了一例頜下瘺管手術。病例2:6歲男孩,在外科門診切開排膿后反復換藥很長時間,也不見好轉,找不到原因,后來外科醫(yī)生推介找到我。詳細詢問病史,找不到原因肯定處理不了,要求患兒做增強CT,卻遭到孩子父親的質疑,“已經做了很多檢查了,卻還沒有搞清楚什么病。再做增強CT有什么意義?!”“我是第一次給你孩子看病,結合其他檢查結果,沒有辦法知道頜下流膿感染的原因。做增強CT是為了準確了解瘺管情況,才能開展這個手術。這是對你們的負責?!保一卮鸬?。后來家長非常配合,患兒做了增強CT檢查,這時孩子母親的一句話,提醒了我,她說孩子頜下從小有個小口。再仔細觀察,頜下還真是有凹陷小口,這樣我心里就有底了。沒有金剛鉆,不攬瓷器活。手術如期而至,該患兒術后恢復很好,也沒有復發(fā)。必要的檢查,能在檢查中發(fā)現(xiàn)蛛絲馬跡,能明確診斷,對手術也大有幫助!甲狀舌骨囊腫(瘺),兒童頸部最常見的腫物。以前我對這個疾病的認識,也是常見的頸部腫物——舌骨水平的腫物,光滑,固定,隨吞咽活動是這個疾病的特點。常規(guī)的甲狀舌骨囊腫診斷手術都不復雜,但也有復發(fā)的可能。但也有變異型的,最近做了3例胸骨上的甲狀舌骨囊腫(瘺)后,我對這個疾病有了更深的認識。病例3:4歲女孩,在外科門診反復換藥3個月,炎癥還是沒有根治,家長心力交瘁。也是科室同事推介到我這里,他們一心想孩子做手術,要求馬上手術,消除孩子的痛苦!我知道炎癥狀態(tài)下手術,風險較大,容易復發(fā)!后來經過查閱大量資料,在一篇英文文獻中找到了這種疾病的特點,后來該患兒的手術順利,孩子恢復良好,知己知彼,才能百戰(zhàn)不殆。醫(yī)學真的是不斷學習積累的過程。胸骨上的甲狀舌骨囊腫(瘺)發(fā)病率低,但巧合的是在2周內又碰到了2例,與病例3情況類似,膿腫沒有切開,直接手術切除,手術順利。后來兩個孩子非常幸運,避開了門診切開排膿,反復換藥的麻煩和痛苦。頸部,還有第二腮裂畸形,包括第二腮裂囊腫和腮裂瘺管,這種腮裂畸形不容易誤診,手術風險相對較小,當然也有復發(fā)的可能性。病例4:梨狀窩瘺,2017年以前,梨狀窩瘺在耳鼻喉科被誤診的患兒很多。我外出學習,進修了小兒頭頸專科,才徹底了解了這種疾病,也讓我們醫(yī)院包括耳鼻喉科、普外科,對這個疾病有了正確的認識。近幾年隨著不斷講課,相關醫(yī)學知識的普及,一般的醫(yī)院誤診的比較少了。梨狀窩瘺是頸部甲狀腺的位置,反復發(fā)作的頸部膿腫。該膿腫特別大,切開排膿時,膿液有惡臭。當然也有容易誤診的類型,即喉內腫脹的類型。還有一種類型,新生兒的梨狀窩瘺。一般在母體胎內B超檢查就有發(fā)現(xiàn),新生兒的梨狀窩瘺與兒童梨狀窩瘺有很大差異,主要表現(xiàn)為頸部隆起,頸部巨大腫物。梨狀窩瘺的治療包括支撐喉鏡下瘺口封閉術,頸外入路瘺管切除術,各有優(yōu)勢。最后一種,第四腮裂畸形,有人也叫胸鎖關節(jié)竇,即位于頸部下方,位于胸骨頭處的瘺口,表現(xiàn)也是反復的頸下部紅腫化膿。第四腮裂畸形手術不復雜,炎癥靜止期手術即可,難度較小。?綜上所述,頭頸部的異常瘺口,要重視,應該及時就診,少走彎路,如果有紅腫發(fā)炎建議及時治療,待炎癥控制住后選擇手術,先天性疾病變異情況較多,手術都存在復發(fā)的可能。???如所患疾病符合先天性頭頸部瘺管的診治范疇,希望得到詳盡的咨詢和專業(yè)、規(guī)范的診治,可通過“就醫(yī)160”網(wǎng)絡咨詢或掛號就診。???陽光無法恩澤每一寸渴望綠色的植物,天使亦無法救扶每一位有期盼的患者。然而,身著白袍,專業(yè)領域里,吾將竭盡所能,心向明月,常懷悲憫之心,力求“有時,去治愈;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a>2022年03月30日
1666
0
3
-
2021年07月31日
1538
1
5
-
楊海弟主任醫(y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yī)院 耳鼻喉科 標題:預示著“福氣”的“耳倉”,你有嗎?現(xiàn)在看看自己或者旁邊的人的耳朵有沒有發(fā)現(xiàn)耳朵旁邊有一個小洞呢?如果有,別慌!往下看!民間稱這種小洞叫“耳倉”認為這是有福氣的征兆但其實在醫(yī)學上這是“先天性耳前瘺管”那什么是先天性耳前瘺管呢?先天性耳前瘺管是一種常見的先天性外耳畸形,又稱“先天性耳前竇道”。在我國大陸地區(qū),它的發(fā)病率為1.2%,多為單側發(fā)病,是常染色體的顯性遺傳。據(jù)研究,父親有雙側耳前瘺管的患者會增加35.7倍的患病風險,母親有雙側耳前瘺管的患者會增加7倍的患病風險。一般對聽力沒有影響,但是要重視聽力篩查,另外它也很容易發(fā)生感染。為什么會有先天性耳前瘺管?先天性耳前瘺管的發(fā)生與胚胎發(fā)育異常有關。它其實是第一、第二鰓弓的耳廓原基在發(fā)育過程中融合不全的遺跡。問:先天性耳前瘺管的分型?答:1、單純型:瘺口既不會流膿也不會有分泌物。2、分泌型:輕輕擠壓瘺管,周圍會出現(xiàn)少許含有臭味的白色分泌物流出。3、感染型:局部紅腫、化膿;反復感染可形成瘢痕或膿瘺。如何預防耳前瘺管的發(fā)生和感染?1.父母一方如果有雙耳耳前瘺管的,需要進行產前咨詢,必要時干預。2.妊娠期間盡量避免接觸致畸藥物。3.有耳前瘺管的小伙伴需要保持瘺口周圍的清潔干燥。有先天性耳前瘺管該怎么辦?無癥狀或無感染的時候我們可以暫時無視它,不進行任何處理。但如果出現(xiàn)了局部瘙癢、有分泌物溢出的時候,就要到醫(yī)院耳鼻喉科進行抗感染處理。如果形成了膿腫,就要切開引流。如果反復感染,就要進行手術切除啦。在沒有感染的時候千萬不要手癢用手去擠壓更不要把它當成耳洞來戴耳環(huán)和耳釘哦!參考文獻:[1]周萍,陳金輝,黃婷,陶澤璋.先天性耳前瘺管的研究進展[J].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9,33(05):474-477.[2]王英歌,陽菊華,張榕,林昶,許元騰,葉勝難.先天性耳前瘺管的遺傳與臨床特征分析[J].中華耳科學雜志,2015,13(04):650-653.[3] 朱雅穎,李辰龍,施宇軒,等. 先天性耳前瘺管的診治進展[J]. 中國眼耳鼻喉科雜志,2019,19(1):11-15. DOI:10.14166/j.issn.1671-2420.2019.01.006.2021年06月02日
4945
0
6
-
鄭立崗主任醫(yī)師 醫(yī)生集團-廣東 線上診療科 對于許多先天性耳前瘺管的患兒來說,切開排膿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但是即使受了這樣的苦難,有一部分孩子的耳前瘺管感染也是無法徹底的控制。這個時候家長就會非常的焦慮,有些醫(yī)生也是覺得我該做的都做了,您孩子的病沒好,我也沒有什么好辦法了。對于這種情況,耳鼻喉鄭立崗醫(yī)生這幾年遇到了不少來自全國各地尋求幫助的患兒及家長,處理的比較多。目前絕大部分采用的是快速控制炎癥后的手術治療。這種方法一般只需要一個星期的時間就可以解決困擾患兒及家長幾個月甚至幾年的噩夢般的痛苦經歷。下面這位患兒就是最近找耳鼻喉鄭立崗醫(yī)生做了切開后仍不能控制炎癥的手術治療?;颊哧悾?,3歲,廣東佛山南海人?;颊哂?年前出生后即被家人發(fā)現(xiàn)雙耳前芝麻粒大小小孔,無痛,無紅腫,未予重視。2月前右側瘺口周圍有紅腫,流膿,淡黃色、量較多,間斷性,予以消炎及切開排膿后可緩解,但仍有紅腫流膿,無發(fā)熱、無耳鳴、無眩暈、無惡心、嘔吐等不適,今門診以“雙側先天性耳前瘺管”收住入院,擬手術切除?;颊唠p側先天性耳前瘺管,右側有感染,切開排膿后感染仍無法徹底的控制。這次做的是全麻雙側耳前瘺管切除術,先做左側的手術,做了個梭形的小切口,逐漸的分離瘺管,瘺管中等大小,徹底的切除后美容縫合關閉切口。然后做右側的耳前瘺管,右側的瘺管周圍有膿腫,先做了個梭形的小切口,分離瘺管后,從皮下切除膿腫,傷口止血后美容縫合。整個的手術用時約30分鐘,非常的順利。術后查房患者無明顯的不適,無手術相關的并發(fā)癥。對于先天性耳前瘺管的患兒來說,瘺管發(fā)炎后切開排膿其實是一件非常痛苦的經歷,在找耳鼻喉鄭立崗醫(yī)生治療的患者中,這樣的切開排膿都逐漸的淘汰不用了,主要是太痛、太殘忍。即使經歷過這樣的痛苦,有的患者也沒有得到預期的效果,仍然發(fā)炎。如果您的孩子遇到這種情況,您可以及時的留言和耳鼻喉鄭立崗醫(yī)療進一步交流。2021年02月05日
2931
0
0
-
楊娜副主任醫(yī)師 徐州市兒童醫(yī)院 耳鼻喉科 如果寶寶耳朵上有這種小孔,就要小心了! 老一輩的人把它叫做“倉眼”, 認為有這個小洞的孩子是 “富貴命”, 將來吃穿不愁。 也有人叫它“聰明孔”, 認為這個孩子以后會很聰明。 愿望是美好的 實際上 這個小洞真正的名字叫“耳前瘺管”, 是一種先天畸形! 很多人成年后仍然有 注意, 耳朵上的這個孔,別亂碰! 一位媽媽因無知,擠壓了“富貴孔” 讓剛出生的寶寶面臨手術! 豆豆從出生開始,右耳上面就有個小小洞,以前一直也沒有覺得有什么,可最近卻發(fā)現(xiàn)里面有白色分泌物出來,并且會有點臭臭的氣味。 豆豆媽自認為擠出來就好了,沒想到第二天發(fā)炎了,跑到醫(yī)院檢查才知道是耳前瘺管,需要立刻手術治療。 豆豆的媽媽后悔不已,如果不是自己無知,孩子根本不會遭受這樣一次罪。 “富貴孔”是怎么形成的? “富貴孔”在醫(yī)學上稱之為耳前瘺管。在胚胎發(fā)育期,發(fā)育成耳廓的第一、二鰓弓的耳廓原基在發(fā)育過程中閉合不完全所致,是一種先天畸形。 說簡單點,就是胚胎時期耳朵上應該閉合的地方沒有閉合好,留下了小孔。而這個小孔,正通向你未知的顱內。 耳前瘺管有明顯的遺傳傾向,而且男女發(fā)病比例約4:1。 感染一次,就會反復發(fā)作! 一部分有耳前瘺管的人,平時沒有任何不適感。但一旦發(fā)生感染一次,今后就會反復發(fā)作! 在急性發(fā)炎時,要用抗生素控制炎癥,局部熱敷。如已形成膿腫,需到醫(yī)院手術切開引流。待感染控制后,進行瘺管切除術,避免反復感染。 如果不切除瘺管,很可能造成瘢痕粘連,最終形成膿瘺和瘢痕,嚴重的還可造成耳廓畸形! 醫(yī)生提醒 1、耳前瘺管的人一定不要揉,不要用手去擠壓; 2、要保持局部清潔。洗臉的時候,記得用清水洗洗耳朵前后; 3、保持耳部干燥。如果耳朵周圍有水,用棉簽擦拭就可以; 4、發(fā)癢了及時看醫(yī)生。 所以,這個耳前瘺管 跟“富貴命” 真沒多大關系! 有癥狀盡早就醫(yī),及時治療。2021年01月31日
1618
0
1
-
孫繼兵副主任醫(yī)師 山東省第二人民醫(yī)院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先天性耳前瘺管感染該如何合理治療?先天性的耳前瘺管呢?是我們耳鼻喉科的一個常見病和多發(fā)病,我們門診上經常會碰到一些很多的,特別是小朋友會有這方面的困惑,耳前瘺管一般是開口于耳輪腳前,一般沒有感染,它是沒有癥狀的。 當他有感染以后,它會出現(xiàn)紅腫熱痛,這種感染的癥狀知道有的比較嚴重的會出現(xiàn)膿腫,膿腫的話需要比較重的時候需要切開引流,在傳統(tǒng)的觀念里,認為耳前瘺管感染期是不能手術的,但是呢,我們會經常遇到了很多這種耳腔瘺管的孩子,他反復的耳腔瘺管感染以后,切開引流,遷延不愈,會很痛苦。 家長帶著孩子來了以后,也是每次給孩子換藥的,孩子的表情都是很恐懼的,所有的這些患者里來說,他們都是希望能盡快的給孩子解決這個痛苦,傳統(tǒng)觀念認為耳前瘺管感染需要等到控制以后再進行手術,但這種方法的話,就導致了很多患兒在這個過程中經歷了很多的痛苦,所以說目前來看,我們采取的最多的一個方法就是去在感染期進行手術。感染期手術的最大的一個好處就是可以極大的減輕了這個孩子的痛苦,縮短了病程。2020年11月29日
1904
3
19
-
劉明霞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 發(fā)育行為兒科 今天我們來講一講耳朵前面的小孔的知識,有一些家長呢,會問說醫(yī)生你看我們寶寶的耳朵前面有一個小小的洞,這個要不要去關注他也沒什么不舒服。 那么這個耳前的這個小洞洞,他是在醫(yī)學上是叫耳前瘺管。 耳前瘺管的位置是我們的耳輪。 上面級以前的部位。 上面只要有小孔孔都叫耳前瘺管耳前瘺管一一般是不需要特殊處理的,如果他有反復的腫脹,有液體滲出。 是要到五官科手術治療的那如果是耳輪后面的孔呢,長的這個位置的孔呢。 有一些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癥狀,這個不需要處理,如果是耳朵后面的孔合并的有巨舌有臍疝有長得特別大,特別快的孩子要當心一些內分泌方面的問題,比如說伯韋綜合征這個呢,通過臨床表現(xiàn)和基因檢測可以確診。 所以說這個耳朵上的小孔長得部位不一樣,處理也不一樣噢,那所以說我們建議耳朵后面有小孔的寶寶來醫(yī)院檢查。 不要漏診喔。2020年11月26日
993
0
1
-
2020年11月04日
1360
0
1
-
2020年11月03日
1917
0
0
-
黃郁林主任醫(yī)師 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番禺中心醫(yī)院 耳鼻喉科 先天性耳前瘺管(Congenital Preauricular Fistula,CPF)是一種常見的先天性外耳畸形,耳前瘺管管腔被覆復層扁平上皮,具有毛囊、汗腺、皮脂腺等組織,管腔內常有脫落上皮、細菌等混合而成的鱗屑或豆腐渣樣物,擠壓時有少量白色黏稠性或干酪樣分泌物從管口溢出。 患者通常無自覺癥狀,多數(shù)是在體檢中發(fā)現(xiàn)而不需治療。一旦感染,其感染后復發(fā)頻率較高,一般需手術切除瘺管。以急性感染控制后手術切除為主;反復發(fā)生感染的瘺管、因感染引起皮膚破潰者應先控制急性炎性反應再行手術;局部有膿腫形成者應先切開引流,待炎性反應控制后再行手術。少數(shù)手術切除不徹底者可引起復發(fā)。 先天性耳前瘺管是一種耳鼻喉科最常見的耳畸形,為第l、2鰓弓結節(jié)融合不良或第一鰓溝封閉不全所致。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可表現(xiàn)為外顯不全。多為單側發(fā)病,左右發(fā)病率無明顯差異,女性發(fā)病率高于男性。瘺管開口多位于耳輪腳前,少數(shù)可位于耳輪腳、耳甲腔、耳甲艇、外耳道及耳廓其它部位等,稱之為變異型耳前瘺管。以耳屏與耳輪腳后緣連線為界,開口在界限以前的瘺管為常見類型,開口在界限以后的瘺管可歸為變異型耳前瘺管。由于這類瘺管位置隱蔽、涉及的范圍廣,走向復雜,臨床較容易誤診。 自然瘺口位置與瘺管走行關系密切。1)自然瘺口位于耳輪腳前方:瘺管常緊貼耳輪腳軟骨膜,向后向下走行于耳前切跡,可有向前的分支或分支至耳前疤痕下方。2)自然瘺口位于耳輪腳:瘺管多穿過耳輪軟骨,向下走行于耳輪軟骨深面,形成不規(guī)則囊狀結構;由于耳輪軟骨限制,感染后膿腫破潰,向前下至耳甲腔,向后下至耳后,管腔內無上皮,并非真正瘺管。3)自然瘺口位于外耳道:瘺管向前上走行耳輪腳與耳屏之間,緊貼耳屏軟骨膜。根據(jù)瘺管口位置不同,選擇不同的手術方法。2020年10月28日
2517
0
1
相關科普號

楊博醫(yī)生的科普號
楊博 副主任醫(yī)師
中國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耳鼻咽喉科
965粉絲20.9萬閱讀

陳金輝醫(yī)生的科普號
陳金輝 副主任醫(yī)師
武漢大學人民醫(yī)院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1995粉絲26.3萬閱讀

張海港醫(yī)生的科普號
張海港 主治醫(yī)師
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yī)院
耳鼻喉科
26粉絲3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