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內容
-
腮腺腺泡細胞癌
腮腺腺泡細胞癌(Acinic?cell?carcinama)是臨床比較少見的一種惡性腫瘤。約占唾液腺腫瘤的3%左右,男女發(fā)病比例約3:1。臨床具有如下特點:1)?好發(fā)于腮腺淺葉,多為單側發(fā)病,患者常有較長的病史;2)?多為無痛性腫塊,淋巴結轉移率低,約為3%~9%。3)?大部分腫瘤具有包膜,與周圍正常腮腺組織分界尚清晰,故容易與腮腺良性腫瘤混淆。4)?CT上腫瘤呈稍低密度或等密度,鈣化少見;MRI上病灶呈等T1、混雜長T2信號,密度、信號多不均勻。治療上,臨床根據腫瘤的位置決定手術方式,位于淺葉者,行腮腺淺葉全切除+面神經解剖術;如位于深葉則應行腮腺全切除術,如腫瘤侵犯面神經,受累的神經應一并切除并行面神經重建術。腺泡細胞癌預后較好,5年生存率約為90%。
李曉光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08月11日1074
0
1
-
腮腺腺樣囊性癌
腺樣囊性癌(Adenoidcysticcarcinoma)過去稱為“圓柱瘤”也是最常見的唾液腺惡性腫瘤之一。腺樣囊性癌根據組織學形態(tài)分為篩狀型、管狀型、實質型,篩狀型、管狀型分化較好,實質型則分化較差,預后也差。臨床具有以下特點:1)腫瘤易沿神經擴散:因此容易出現疼痛、面癱癥狀,手術應追蹤性切除面神經,有的甚至跳躍生長至莖乳孔;2)腫瘤浸潤性極強,與周圍組織無界限。3)腫瘤易侵入血管,造成血行性轉移,轉移率高達40%,為口腔頜面部惡性腫瘤中血液循環(huán)轉移率較高的腫瘤之一;轉移部位以肺為最多見;4)頸淋巴結轉移率很低,一般不必作選擇性頸淋巴清除術;5)腫瘤細胞沿著骨髓腔浸潤;6)單純放療不能達到根治;但配合術后放療可明顯降低術后復發(fā)率,提高患者生存率;7)腺樣囊性癌除實性型以外,一般生長緩慢,肺部轉移灶也進展緩慢,患者可以長期帶瘤生存。因此,即使出現肺轉移,如果原發(fā)灶可以得到根治,仍可考慮行原發(fā)灶的手術治療。
李曉光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08月09日1964
0
0
-
腔鏡輔助下腮腺腫物的微創(chuàng)無痕手術
腮腺腫瘤為口腔頜面部最常見的唾液腺腫瘤,常規(guī)手術需要在耳前—耳下—下頜角下做一長約7-10cm手術切開,術后瘢痕明顯,嚴重影響美觀。腔鏡輔助下可將切口后移至后方發(fā)跡內,完全隱蔽,達到面部無痕,微創(chuàng)保存面神經功能的同時又達到了極佳的美觀效果,是功能性微創(chuàng)外科發(fā)展的又一進步!
高振杰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08月08日351
3
34
-
年輕人腮腺腫物,首選小切口腮腺微創(chuàng)手術
腮腺腫物位于面部,一般需要手術切除。但是對于許多年輕的患者來說對于外觀的要求比較高,傳統的S型大切口術后美觀度比較差,導致許多患者對于手術有一定的擔心。目前隨著腮腺外科的不斷發(fā)展,腮腺小切口微創(chuàng)手術對于部分患者既可以完整的切除腫物又可以減少對外觀的影響,受到越來越多年輕患者和中年、老年患者的喜愛。最近就有一位年輕的患者找到耳鼻喉鄭立崗醫(yī)生做了腮腺腫物的小切口微創(chuàng)手術。患者楊,女,30歲,廣西貴港人?;颊?年前無意中發(fā)現右耳下腫塊,腫物明顯增大,無咽部不適,無耳部不適,無畏寒發(fā)熱,無呼吸困難,無消瘦盜汗。至我院檢查B超示腮腺混合瘤可能性大。為進一步診治,門診擬頸部腫塊收住我科。這次做的是全麻小切口腮腺腫物切除術,傳統的S型切口約10cm左右,這次做了一個4cm左右的小切口,通過切口逐漸的分離腫物,解剖面神經予以保護后完整切除了腫物。整個的手術約50分鐘,非常的順利。術后查房患者無明顯的不適,無手術相關的并發(fā)癥。對于腮腺腫物的手術,隨著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在部分患者采用小切口微創(chuàng)手術是可行和安全的。尤其是腫物比較表淺、不是非常大的患者,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關于腮腺腫物手術,如果您還有問題,歡迎留言和耳鼻喉鄭立崗醫(yī)生進一步交流。
鄭立崗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08月04日343
0
0
-
腮腺黏液表皮樣癌
黏液表皮樣癌(mucoepidermoidcarcinoma)是唾液腺惡性腫瘤中最常見者。女性多于男性,根據分化程度可分為高分化(低度惡性)、中分化(中度惡性)以及低分化(高度惡性)三種類型,臨床也根據其分化程度分別具有各自特點:1)高分化黏液表皮樣癌的臨床表現和多形性腺瘤相似,呈無痛性生長、生長緩慢,質地中等偏硬,表面可呈結節(jié)狀,與周圍腺體組織無明顯界限,可與面神經粘連,較少出現面癱癥狀。手術可盡量保留面神經,預后較好!2)低分化黏液表皮樣癌生長較快,可有疼痛,邊界不清,與周圍組織粘連,腫瘤往往累及面神經,淋巴結轉移率較高,甚至出現血行性轉移,預后較差。3)高分化者如手術切除徹底,術后一般無需放療;而低分化者則需術后放療。因此,黏液表皮樣癌的病理分級是指導治療的重要指標,也是預后的重要提示。高分化黏液表皮樣癌手術徹底切除后5年生存率可以達90%以上,而低分化黏液表皮樣癌極易出現淋巴結轉移極遠轉,5年生存率約30%-40%。
李曉光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08月03日1585
0
0
-
腮腺基底細胞腺瘤
基底細胞腺瘤(Basalcelladenoma)是比較少見的良性涎腺上皮源性腫瘤,約占腮腺良性腫瘤的5%,很少發(fā)生惡變。與多形性腺瘤相比,基底細胞腺瘤無明顯粘液軟骨樣組織,而是由均勻的基底樣上皮細胞和內部導管上皮細胞組成。臨床特點如下:1.?常表現為單側無痛性緩慢增長的腫塊,邊界清楚,活動度好;2.?腫瘤內含有豐富的血管成分,容易發(fā)生囊性變;3.?CT上表現為邊界清楚,圓形或類圓形的腫塊,可表現出不同程度的強化,部分可出現囊化?;准毎倭鲈谠鰪姷腡1加權像上可以表現出中等強度的增強。治療上,腮腺基底細胞腺瘤以手術治療為主,術式可行腫瘤及部分腺體組織切除術,一般無需放療。約有4%左右的概率發(fā)生惡變。
李曉光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08月02日794
0
0
-
腮腺腫物,怎樣手術才能避免面神經損傷
對于腮腺腫物的手術,一般是有一定難度的。難度主要是這種手術會傷及面神經,如果術中不注意解剖面神經或者醫(yī)生對面神經沒有一定的認識,是非常難做好這種手術的。耳鼻喉鄭立崗醫(yī)生和面神經打交道二十多年了,從顳骨內的面神經到顳骨外的面神經經常見面的。所以,耳鼻喉醫(yī)生對于面神經是非常有經驗的,有經驗的醫(yī)生損傷面神經的可能是最小的?;颊呃?,男,66歲,廣東佛山人?;颊甙肽昵盁o意中發(fā)現左側腮腺腫塊,約2.522.5cm,腫物無明顯增大,無咽部不適,無耳部不適,無畏寒發(fā)熱,無呼吸困難,無消瘦盜汗。門診就診,B超檢查提示左側腮腺腫物,為進一步診治,急診擬腮腺腫物收住我科。這次做的是全麻腮腺腫物切除術,插管全麻后就開始了手術,做好切口后逐層地分離暴露面神經主干,神經暴露后就利于保護了。在神經的表面分離腮腺腫物,這樣是最安全的,可以避免面神經的損傷,從而避免的術后面癱的發(fā)生。整個的手術非常的順利,完整切除了腫物和保護了面神經,用時約90分鐘。術后查房患者無面癱,無特殊的不適。對于腮腺腫物,手術切除是最佳的選擇。手術中解剖面神經是避免損傷的有效途徑。如果您還有什么問題,歡迎留言和耳鼻喉鄭立崗醫(yī)生進一步交流。
鄭立崗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07月18日237
0
0
-
腮腺腫物切除術,面神經保護是關鍵
腮腺腫物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對于這種疾病及時的手術切除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但是這種手術有損傷面神經的風險,所以手術一定需要找一個對面神經非常了解的醫(yī)生才可以。耳鼻喉醫(yī)生和面神經打交道的次數在所有醫(yī)生中是最多的,面神經的全程和耳鼻喉的關系是最緊密的,所以,有腮腺腫物來耳鼻喉做手術是最適合的選擇?;颊呋簦?,80歲,廣東佛山人?;颊哂?0年前無意中發(fā)現左耳前見一隆起腫物,當時約黃豆大小,逐漸增大,現約龍眼大小,伴咳嗽、咳痰,痰中帶少許血絲,伴咽干,伴吞咽不適,偶有頭暈,非天旋地轉感,無鼻塞、流涕,無低熱、盜汗,無胸悶、氣促,無耳痛、耳流膿,曾于外院就診,藥物治療后腫物可縮小,但仍無法完全消除,今特來我院,為進一步診治,門診擬腮腺腫物收住我科?;颊叩娜倌[物相對比較大,屬于高齡患者,手術的難度稍微大一些。這次做的是全麻腮腺腫物切除術,插管全麻后就開始了手術,做好切口后逐層地分離,暴露面神經的主干后逐漸的分離腫物避免傷及面神經的分支。整個的手術非常的順利,完整切除了腫物和保護了面神經。逐層的縫合切口,放置引流,包扎傷口。術后查房患者無面癱等并發(fā)癥。對于腮腺腫物的患者,及時的手術是非常必要的,選擇一個對面神經比較熟悉的醫(yī)生是安全手術的必要保障。
鄭立崗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07月17日328
0
0
-
腮腺低級別粘液表皮樣癌如何治療
黃郁林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05月26日687
0
3
-
面癱了?警惕腮腺腫瘤!
????近日,43歲的李女士因左側面癱慕名來到西安市中醫(yī)醫(yī)院針灸推拿康復科安軍明主任醫(yī)師門診就診。安軍明主任醫(yī)師在詳細詢問病史,仔細查體的基礎上,結合影像學資料,診斷李女士的面癱不是普通型的面癱,而是由于腮腺腫瘤導致的面神經損傷。臨床常見的面癱病怎么能和令人恐懼的腫瘤聯系到一起?來聽聽安軍明主任醫(yī)師怎么說。安軍明主任醫(yī)師介紹到,面癱是以面部表情肌運動功能障礙為主要表現的一種臨床常見病,患者往往在清晨洗臉、漱口時突然發(fā)現一側面頰動作不靈活、嘴歪向一側。病側面部表情肌完全或不完全癱瘓者,額紋消失或變淺、眼裂擴大、眼瞼閉合不全,鼻唇溝消失、口角下垂,露齒時口角向健側偏歪。面癱是針灸的優(yōu)勢病種,經過系統、規(guī)范的治療可獲痊愈,很少遺留后遺癥。而腮腺腫瘤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唾液腺組織疾病,根據腫瘤的性質,可分為良性和惡性,良惡性患者比例為3:1。腮腺腫瘤的發(fā)病機制較為復雜,目前認為遺傳和病毒(如腺病毒)感染是重要的危險因素,不良環(huán)境、生活習慣、心理狀態(tài),以及慢性腮腺炎癥等可誘發(fā)本病。腮腺腫瘤臨床表現為耳下前區(qū)腫塊、面部疼痛、麻木、張口受限等。良性腫瘤生長緩慢、邊界清晰、可活動、一般不會損傷面部神經,而惡性腫瘤生長迅速、邊界不清、活動性差、入侵性較強、可損傷面部神經。腮腺腫瘤主要通過手術治療,良性及早期惡性腫瘤患者通常預后良好,晚期惡性腫瘤患者治療后易復發(fā)且發(fā)生轉移,會影響遠期生存率。據報道,腮腺腫瘤導致面癱的可能機理是:腫瘤生長對面神經形成壓迫或牽拉,引起局部缺血,致面神經功能障礙。因此,在針灸臨床診治面癱時,需仔細排除其它可能造成面癱的原因。對緩慢進行的面癱超過3周,經保守治療6個月無好轉,或存在面部運動機能亢進時均提示需排除腮腺腫瘤。稿件來源:針灸推拿康復科?劉媛媛稿件審核:針灸推拿康復科安軍明
安軍明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05月18日464
0
0
涎腺腫瘤相關科普號

孟令照醫(yī)生的科普號
孟令照 副主任醫(yī)師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yī)院
耳鼻喉科
2467粉絲17.5萬閱讀

張杰醫(yī)生的科普號
張杰 主任醫(yī)師
北京大學口腔醫(yī)院
口腔頜面外科
1304粉絲6.2萬閱讀

賈俊醫(yī)生的科普號
賈俊 主任醫(yī)師
武漢大學口腔醫(yī)院
口腔頜面外科
263粉絲2.7萬閱讀
-
推薦熱度5.0王佃燦 副主任醫(yī)師北大口腔醫(yī)院 口腔頜面外科
口腔頜面部腫瘤 189票
口腔頜面部囊腫 41票
拔牙 14票
擅長:腮腺腫瘤,舌下腺囊腫,口腔癌,頜骨腫瘤。阻生牙/多生牙拔除(僅限名醫(yī)掛號) -
推薦熱度4.9張雷 主任醫(yī)師北大口腔醫(yī)院 口腔頜面外科
口腔頜面部腫瘤 163票
口腔頜面部囊腫 78票
舌癌 39票
擅長:各種常見口腔頜面外科疾病的診治,主要是口腔頜面部腫瘤手術及綜合治療、唾液腺疾病診治,口腔頜面部及頭頸部缺損術后修復,頜面部外傷及畸形修復,面部畸形整復,牙齒導致頜骨疾患(頜骨囊腫,牙源性腫瘤),牙槽外科相關疾病及種植牙,復雜阻生牙埋伏牙拔除,特色:口腔頜面部疾病的微創(chuàng)治療 -
推薦熱度4.7韓偉 主任醫(yī)師南京市口腔醫(yī)院 口腔頜面頭頸外科
口腔頜面部腫瘤 82票
口腔頜面部囊腫 28票
舌癌 10票
擅長:獨立主刀各類頜面部腫瘤手術4000臺以上 每年在省內外各單位進行手術演示及疑難手術會診近百次 臨床擅長各類疑難、復雜口腔惡性腫瘤的手術治療 擅長頭頸局部晚期惡性腫瘤的靶向治療、免疫治療及化療策略 專攻腮腺、頜下腺、舌下腺等良性腫瘤的精細化手術 在頜面部復雜骨折的手術矯治方面有豐富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