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忠東主任醫(yī)師 北京兒童醫(yī)院 心內科 主任,為什么咱們要這么重視不典型傳奇病啊,哦,這個問題提的非常好,因為據我們這個理醫(yī)學研究啊,包括國內的國外的研究就發(fā)現我們現在最后發(fā)生冠狀脈巨大瘤的孩子,至少一半兒,一半的孩子,他的早期啊都是表現不典型的,就是按我們這個傳疾病診斷標準是診斷不了的,就是叫不完全不典型傳疾病,所以這個發(fā)生率非常高,所以不完全傳疾病的孩子更容易發(fā)生冠狀動脈瘤,為什么呢?一個是因為它不不典型的,很容易遺漏啊,第二通常因為醫(yī)生猶豫來猶豫去,很容易延誤治療,所以呃,這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要重視這個不完傳傳疾病的這個可能,第二呢,非常重要一點啊,就是呃,我們這些年啊,尤其是近五年到十年不完全傳疾病,它這個越來越多了,過去啊很少,北京呃,過去的流調從1995年到2015年,20年的期間,我記得不完全傳疾病就不點。 鐵斯的傳疾病只有17.7%,但現在呢,可能差不多,呃據日本的資料發(fā)現它逐年在增加,日本的資料是差不多30%左右,我們兒童醫(yī)院的資料也是這樣,就是小的孩子,比如說六個位內的孩子,差不多百分之五十四十七到51半,大的孩子,五歲以上的孩子也很高,他的表現的不典型,呃這些孩子呢,通常比如小的孩子通常都是誤診成這03月19日
158
0
5
-
楊伊琳副主任醫(yī)師 汕頭市中心醫(yī)院 兒童免疫風濕???/a> 我有兩個名字,一個特別有日本風情的叫做“川崎?。↘awasakidisease,KD)”,這個名字大概很多人都聽說過了,還有一個名字叫“粘膜皮膚淋巴結綜合征(mucocutaneouslymphnodesyndrome,MCLS)”,記住我的這第二個名字,也就大抵對我的表現有一半以上的了解了。但是,有多少人知道,我,川崎病,是可以導致小朋友患上“冠心病”的呢?啥?“川崎病”→兒童“冠心病”?!冠心病不是只有老人家才會得的嗎,怎么小娃娃會得呢?沒錯!我就是有這么個厲害的本事!是不是把各位家長嚇得瑟瑟發(fā)抖???現在就給大家深入地介紹一下“大名鼎鼎”的我吧!我的歷史和大致的表現“川崎病”這個名字確實是日本人最先提出來的,說起來,我還要感謝日本的兒科醫(yī)生川崎富作先生,就是他,在世界上第一次診斷了“川崎病”,讓我為世人所知,但反過來,川崎先生也應該感謝我的出現,讓他的姓氏和名字能被后人一直記住。那個患者是一個4歲3個月大的男孩,1961年1月5日在日本紅十字中央醫(yī)院兒科被川崎富作醫(yī)生收治,孩子出現高熱、淋巴結腫大、口唇干裂、草莓舌、全身出疹、眼部充血、手足的硬性水腫等癥狀,各種治療均無效,但2周后,燒自然退卻,疾病自愈。經過數年對我的觀察和研究,川崎富作醫(yī)生在1967年首次報道了我,他給我的最初命名是“伴有指(趾)特異性脫皮的小兒發(fā)熱皮膚淋巴結綜合征”,這么長的一個名字,估計現在已經沒有幾個人知道我的這個“乳名”了,業(yè)內人士更多知道的是后來簡化了的我的名字,就是上面提到的“粘膜皮膚淋巴結綜合征”,“粘膜”包括了口唇干紅皸裂、草莓舌、眼部充血,“皮膚”主要是指全身的皮疹,手壓下去這些皮疹是會褪色的,還有,川崎病恢復期常伴有手足肢端的膜狀脫皮,最近幾年,醫(yī)學專家們把寶寶出生時接種了卡介苗的部位在本病發(fā)病的過程中出現的紅腫也算在我的頭上,而“淋巴結”則是說,我可以引起頸部淋巴結腫大。我的真面目在隨后的案例觀察中人們逐漸認識了我的真面目。其實,我還是有“自動自覺”的一面的——川崎病是有可能自愈的,但有時我也會帶來最不好的結果——致死!經過解剖確認,大部分死亡病例都有心臟冠狀動脈瘤,因血栓栓塞或冠狀動脈瘤破裂死亡,這,就是“冠心病”了!我實際上是一種血管炎癥,而且,我特別偏愛損害心臟的的冠狀動脈?,F在,你們明白了為什么我能導致小朋友也得“冠心病”了吧?我可不少見哦這么厲害的我,到底是不是一個罕見病、少見病呢?哼哼,老實告訴你——我的發(fā)病率可不低哦!目前,全世界還是日本的發(fā)病率最高,0~4歲兒童的發(fā)病率從2008年的218.6/10萬增加到2018年的359/10萬,韓國為(170.9~194.9)/10萬,美國為(18.1~21.3)/10萬,而對于中國,部分區(qū)域報道0~4歲兒童的發(fā)病率為(69~110)/10萬,而且,這些年有明顯的上升趨勢!我其實是兒童風濕免疫領域的一個常見病、多發(fā)病,也是導致兒童后天性心臟病的第一位病因!我的霸主地位是難以被撼動的!如何早期發(fā)現我我雖然厲害,但是,如果發(fā)病早期就被發(fā)現,還是會使得我對小朋友的影響力大打折扣的,說到這里,我知道很多家長都特別想知道——如何早期發(fā)現川崎病???看看下面這個圖,你就明白了——雖然上面的圖看起來很典型,但是,請相信,狡猾的我是不可能讓很多家長一眼就識破的,除了“完全性川崎病”,還有“不完全性川崎病”呢!我可以表現為“肺炎、腦膜炎、尿路感染、淋巴結炎、肝功能異常、胰腺炎、腮腺炎、敗血癥、不明原因發(fā)熱”等等等等!當然,我最怕的就是兒科、尤其是兒童風濕免疫科的醫(yī)生的火眼金睛~~與我相關的檢查我是一種全身炎癥性疾病,所以,兒科醫(yī)生需要尋找炎癥的證據和評估炎癥的程度,這些指標有——血常規(guī)、C反應蛋白、紅細胞沉降率、降鈣素原、白介素-6等等;我可以導致上面說到的“肺炎、腦膜炎、尿路感染、淋巴結炎、肝功能異常、胰腺炎、腮腺炎、敗血癥、不明原因發(fā)熱”等等,所以,醫(yī)生可能需要查胸片、腦脊液、尿液、腮腺及淋巴結影像、細菌培養(yǎng)、血液生化等等;最重要的當然是我對心臟的影響,所以,心臟彩超、心臟功能等等也是醫(yī)生會做的檢查。其實,因為我變化多端,“不完全川崎病”有時更是以疑難病例的形式出現在醫(yī)生們面前,所以,與我相關的檢查項目,其實還有很多,主要看我的表現。對付我的武器當然,聰明的人類已經找到了一些對付我的武器。最初的階段,醫(yī)生們僅使用阿司匹林對付我,我還能讓20~25%的患兒出現冠狀動脈瘤!后來,醫(yī)生們發(fā)現了靜脈注射丙種球蛋白(以下簡稱“靜丙”)這個方法,讓我的威力突然小了很多,有了靜丙治療方案后,我現在只能讓3~5%的患兒出現冠脈瘤!而且,厲害的兒童風濕免疫??漆t(yī)生直接向我宣戰(zhàn)——如果孩子不好彩成為那“3~5%”,只要在正規(guī)的兒童免疫風濕??品e極配合治療,絕大大部分冠脈擴張的小朋友還是有希望在病后一年內恢復健康的!兒童風濕免疫專家還不斷地發(fā)現對付我的利器,比如說,用以第二輪靜丙沖擊為代表的方案來對付我的一員大將“丙球無反應型川崎?。ê唵蔚卣f,就是第一次靜丙治療效果不好的川崎?。?、靜丙聯合阿司匹林和糖皮質激素、生物制劑、免疫抑制劑等等的治療方案,再不行,還聯合心臟外科醫(yī)生一起來對付我,讓我節(jié)節(jié)敗退!我的溫馨提示老實說,“溫馨提示”,這不是我自愿的,只是因為小編是兒童風濕免疫科的醫(yī)生,她說要借我的口說出她想對家長們說的話——親愛的家長們,請記住——發(fā)熱,不一定是“感染”!眼紅,不一定是“紅眼病”!皮疹,不一定是“過敏”!唇紅,不一定是“上火”!別忘了還有我——川崎??!如果小朋友發(fā)熱伴有上面說到的這些表現,別再猜測、別再猶豫,直接找兒科醫(yī)生吧!圖源:網絡2024年04月23日
433
0
3
-
張明明副主任醫(yī)師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首都兒童醫(yī)學中心 心血管內科 有80%左右的川崎病發(fā)生在5歲以下的兒童,平均年齡2歲左右,1-3月份的冬春季節(jié)是川崎病的發(fā)病高峰。家長需要注意的是川崎病和普通感冒還是有很大的區(qū)別的,比如普通感冒發(fā)燒之前或發(fā)燒同時會有咽痛、鼻塞、打噴嚏、流清鼻涕、咳嗽的表現,2-3天后鼻涕可能會變得粘稠,發(fā)燒一般多為低熱,持續(xù)時間很少超過5天,而川崎病有其特殊的臨床表現,最典型的表現就是不明原因的發(fā)熱5天以上,吃阿奇霉素或頭孢類藥物后,仍然不能退熱,同時還有皮疹、眼睛紅、口唇干紅、皸裂、楊梅舌、頸部淋巴結腫大、手足潮紅硬腫表現,而普通感冒是沒有上述這些表現的。有些臨床表現不典型的川崎病患兒,要引起注意,如果持續(xù)高熱不退,抗感染治療效果不好,炎癥指標越來越高,又沒有其他明確的感染病因可以解釋病情的時候,要注意是不是川崎病,這個時候要做相關的進一步檢查。2023年04月22日
1218
1
2
-
江河主任醫(yī)師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首都兒童醫(yī)學中心 心血管內科 川崎病,又名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征,以全身血管炎為主要病變的急性發(fā)熱出疹性疾病,主要影響中動脈。該病好發(fā)于6-18個月的嬰幼兒,5歲以下兒童占比超過80%,其中約有20%的患兒出現冠狀動脈損害,已經成為兒童獲得性心臟病的主要病因。川崎病首先由日本學者報道,并以他的名字命名該病,現在全球范圍內均有病例發(fā)生,在亞裔兒童中更為流行。(一)臨床表現:①發(fā)熱≥5天②多形性皮疹,彌漫性紅斑,卡疤周圍充血,肛周潮紅和脫皮③雙側球結合膜充血,無膿性分泌物④口唇及口腔黏膜充血,唇皸裂,楊梅舌⑤掌跖潮紅,肢端硬性水腫,恢復期指趾端膜狀脫皮,出現于甲床皮膚交界處⑥頸部非化膿性淋巴結腫大(二)化驗檢查:白細胞及CRP、ESR等炎性指標升高明顯,伴隨貧血以及血小板升高;尿常規(guī)可見蛋白尿以及白細胞增多;(三)常見并發(fā)癥:1.冠狀動脈超聲部分患兒可出現冠狀動脈擴張或形成血管瘤等損害表現。2.心肌炎3.無菌性腦膜炎:頭痛,嘔吐,煩躁不安,嗜睡,驚厥4.肝膽損害:肝臟增大,轉氨酶升高,膽囊擴張、水腫,膽總管輕度擴張5.胰腺炎6.無菌性膿尿(四)治療:1.阿司匹林:抗炎/抗血小板聚集,共持續(xù)至少6-8周,冠狀動脈損害者延長至冠脈內徑恢復正常。2.丙種免疫球蛋白:2g/kg,分1~2天靜點免疫封閉(推薦發(fā)病10天內使用)。3.雙嘧達莫:抗血小板聚集4.糖皮質激素:對人免疫球蛋白治療無反應者可考慮加用。5.維生素E口服,保護血管內皮細胞,應用于存在冠狀動脈損害患兒。6.對癥治療:保肝、營養(yǎng)心肌、補液支持治療。(五)預后該病多數預后良好,經治療后癥狀很快恢復正常,少數患兒持續(xù)存在冠狀動脈瘤。2023年04月13日
755
0
2
-
付朝杰副主任醫(yī)師 棗莊市婦幼保健院 新生兒科 1.臨床表現發(fā)熱口腔黏膜改變皮疹頸部淋巴結腫大球結膜充血肢端改變2.冠狀動脈損害未經治療:冠狀動脈損害(CALs)的發(fā)生率為25%早期靜脈注射丙種球蛋白(IVIG)聯合阿司匹林口服治療:冠狀動脈損害(CALs)的發(fā)生率為5%3.心血管損害發(fā)生率:15.9%冠狀動脈擴張:68%冠狀動脈瘤:10%瓣膜返流:9%心包積液:7%心力衰竭:1%4、實驗室檢查5.心血管癥狀心臟聽診:?心雜音,奔馬律,心音低鈍心電圖的變化:?P-R.Q-T延長,異常Q波,低電壓,ST-T改變,心律不齊胸部X線:?心影增大超聲心動圖:?心包積液,冠狀動脈瘤,末梢動脈瘤(腋窩等)冠狀動脈瘤冠狀動脈前降支容易出現瘤樣擴張,由于血栓性閉塞,導致心肌梗塞可發(fā)生猝死?!静煌耆ㄆ椴 ?.不完全川崎病(incompleteKD)診斷診斷標準6項只符合4項或3項以下,但病程中經超聲心動圖或心血管造影證實有冠狀動脈瘤者多見于<6個月的嬰兒或>6歲的年長兒,屬重癥診斷標準中只有4項符合,但超聲心動圖檢查可見冠狀動脈壁輝度增強,應除外其他感染性疾病2.不完全川崎病特點發(fā)病率19.8%好發(fā)于小嬰兒,其臨床癥狀更為隱蔽冠狀動脈病變率較年長兒更高美國診斷標準對不明原因發(fā)熱≥5天小嬰兒并伴有臨床表現中符合一項者,應常規(guī)做2-DE檢查,若合并有冠狀動脈病變者即可明確診斷臨床癥狀及病程變化表現為不典型(atypical)的病例,但不診斷為不典型川崎病主要癥狀符合4項67.8%,3項25.0%,2項5.9%,1項0.8%發(fā)熱及恢復期肢端膜狀脫屑多見頸部淋巴結腫脹少見肛周潮紅(或伴脫皮)和指(趾)端脫皮對診斷KD具有特征性意義3.不完全川崎病癥狀頻度頸部淋巴結腫脹(39%),典型KD病例出現頻度為65%發(fā)熱80%、皮疹65%、口唇變化62%、四肢末端改變70%、結膜變化76%四肢末端變化的輕癥患者常常根據粘膜與皮膚交界處的特異性脫皮作為診斷川崎病的重要依據幾經轉院忽視特異性肢端脫皮表現而延誤診斷日本學者古ぃ報告多例猝死病例在尸檢時發(fā)現冠狀動脈瘤內的血栓性栓塞及冠狀動脈瘤破裂而診斷為不完全KD也有病例表現心功能不全為主要癥狀,可根據病史中患兒有發(fā)熱皮疹等既往史,也可診斷為不完全KD合并其他表現如面神經麻痹、急腹癥;下肢不完全麻痹等癥狀個別病例在診療過程中誤診為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川崎病治療】1.標準治療大劑量免疫球蛋白(IVIG)+阿司匹林IVIG無反應者占15~20%伴發(fā)CAA≈IVIG無反應者波尼松龍(PSL)治療KD=禁忌癥2.IVIG不反應者激素追加療法川崎病診斷明確后給予IVIG治療后36小時,發(fā)熱不退(體溫>38度)或退熱后2-7d再次出現發(fā)熱并伴有至少一項KD的主要臨床表現,則判斷為IVIG不反應日本學者建議再次應用IVIG治療1g/Kg后發(fā)熱仍不退時,可采用甲基潑尼松龍2mg/Kg/d,分三次靜脈注射,至熱退、CRP及血象恢復正常后改為潑尼松龍2mg/Kg/d×5d,1mg/Kg/d×5d,0.5mg/Kg/d×5d后停藥3.皮質激素在川崎病治療中的應用背景皮質激素具有高效抗炎的作用已廣泛應用于各類血管炎癥候群國外有報告認為激素促進冠狀動脈擴張,凝血功能亢進而導致血栓形成,增加了心肌梗塞的風險近年來隨著對丙球治療無效者的追加治療和初期治療的激素應用,認為激素具有縮短熱程、抑制冠狀動脈病變的發(fā)生,早期控制炎癥因子反應。2023年01月18日
537
0
0
-
付朝杰副主任醫(yī)師 棗莊市婦幼保健院 新生兒科 1.持續(xù)發(fā)熱超過5天;2.雙眼球結膜充血,且沒有感染性分泌物;3.口唇潮紅、干裂,草莓舌;4.急性非化膿性頸部淋巴結腫大;5.多形性紅斑或猩紅熱樣皮疹;6.急性期掌心和腳心出現紅斑、硬腫,發(fā)病10~15天指趾末端開始出現膜樣脫皮,此癥狀為川崎病的特征性臨床表現。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基礎上,上述6個癥狀出現5個即可診斷為川崎病。如果出現4個主要癥狀,加上超聲心動圖檢查或心血管造影顯示冠狀動脈擴張,也可診斷為川崎病。多數病人治療效果好。早期及時診斷并使用足量的人免疫球蛋白是治療的關鍵,對于阻止川崎病導致的冠脈病變有重要作用。但是如果沒有及時診斷,則容易損害患兒冠狀動脈,是成年后發(fā)生冠心病的潛在危險因素。為了防止冠狀動脈血栓及抗炎,通常會使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藥物,是川崎病治療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川崎病如果能早期及時綜合治療,多數是可以完全治愈的,而且?guī)缀醪粫桶l(fā)。2022年09月07日
945
0
0
-
2022年09月07日
529
0
0
-
付朝杰副主任醫(yī)師 棗莊市婦幼保健院 新生兒科 川崎病的早期臨床表現,可能只有發(fā)熱,跟普通感冒的表現沒有太大差異。因此川崎病早期不只是家長沒辦法辨認出,連醫(yī)生也無法僅根據發(fā)熱癥狀就診斷是川崎病。發(fā)病早期到醫(yī)院就診,醫(yī)生可能會給孩子扎手指(末梢采血)查血常規(guī)+CRP;然后會發(fā)現WBC明顯升高,而且以中性粒細胞升高為主,伴CRP升高;這時候醫(yī)生可能會判定為細菌感染,可能會開處方用抗生素。這種做法在臨床上很普遍,而且本質上也沒有原則性錯誤。川崎病表現:超過5天的持續(xù)發(fā)熱、結膜充血、唇紅干裂、草莓舌、多形性皮疹或紅斑、頸部淋巴結腫大及冠狀動脈擴張或冠狀動脈瘤等。川崎病在早期經常被誤診為感冒、支氣管炎等常見病,這并不是醫(yī)生的錯,而是疾病還沒發(fā)展到能夠引起醫(yī)生對川崎病的警惕。也正因如此,在兒科,醫(yī)生經常說“吃了藥如果沒有好轉,還要回來給醫(yī)生再評估一下?!睋Q句話說,“觀察和隨訪”是兒科醫(yī)生避免漏診和誤診嚴重疾病的武林秘籍。再高明的醫(yī)生,在疾病尚未完全呈現出來的時候,都有可能誤診。只是高明的醫(yī)生常常會動態(tài)觀察病情變化。治療-評估-再治療-再評估,如此循環(huán),是兒科臨床診治的精髓。對于兒童來說,多數發(fā)熱見于急性感染性疾病,但是有些危險信號應該引起重視;對于兒童健康危害比較大的一些疾病要引起足夠的重視,保持警惕心理,而川崎病屬于對兒童健康危害甚大的疾病之一。2022年09月07日
472
0
0
-
杜忠東主任醫(yī)師 北京兒童醫(yī)院 心內科 川崎病多發(fā)生在1-2歲寶寶,但大孩子也會得川崎病,且多數表現不典型,易被漏診,因而更需要注意。前幾天門診看了個9歲大男孩,高燒6天了,看我門診前在北京2家大醫(yī)院因為高燒連續(xù)看了4天門診了,除發(fā)熱,孩子左側頸部淋巴結腫大,化驗血白細胞計數和C反應蛋白(CRP)都很高,CRP>160mg/L,之前在一家三甲醫(yī)院兒科診斷急性淋巴結炎,輸了2天三代頭孢抗生素無效,轉到北京兒童醫(yī)院先是看了2天內科專家,診斷急性淋巴結炎改更強的抗生素輸液,孩子還是燒,精神逐漸減弱,出現腹瀉,家長掛了消化專家門診,懷疑急性闌尾炎或其它腹腔炎癥?做腹部超聲只有少量腹腔積液,繼續(xù)開了抗生素輸液,在等待輸液前,家長自己上網搜到了我過去寫的一篇科普文章“孩子高燒不退想到川崎病”,正巧趕上我在門診,就急著找我加了個號??戳撕⒆樱窈苋?,仔細檢查發(fā)現孩子眼結膜淡淡充血,我下意識想到應該就是川崎病,緊急做了個心臟超聲,雙側冠狀動脈都已經形成了冠狀動脈瘤!即可收住院輸丙球治療,當天晚上孩子就退燒了。慶幸診斷及時,但還是稍微晚了點,已經形成了冠狀動脈瘤,好在只是中型瘤,應該將來會有恢復的可能,但也要至少治療3-5年啊!這幾天大男孩的情況反復浮現在我眼前,又想起了18年前剛回國時看過的一個8歲大女孩,當時也是因為高燒、淋巴結腫大和腹瀉收住在醫(yī)院的消化內科,抗生素治療1周還是發(fā)燒,正當全力搜查何種難治的細菌感染時,孩子晚上出現后背劇疼,心電監(jiān)護發(fā)現了心肌梗塞樣心電圖,第二天緊急找我們會診,超聲發(fā)現冠狀動脈巨大瘤,冠狀動脈血栓形成,已經發(fā)生了心肌梗塞,那時才想到川崎病,盡快按照川崎病治療,但冠脈血栓溶栓效果不好,冠狀動脈造影提示左冠狀動脈主干完全閉塞,緊急作了冠狀動脈搭橋手術,算是挽救了孩子的生命。想起來多可怕啊!川崎病真的很狡猾,有時實在太不典型,沒有及時診斷或漏診的川崎病還真是有,不只在基層醫(yī)院,三甲醫(yī)院都會發(fā)生。美國的一篇研究證實,在中青年心肌梗塞的急診病人中,不少比例的冠狀動脈造影發(fā)現了冠狀動脈瘤和狹窄,提示這些心肌梗塞病人年幼時可能患過川崎病,但因為不典型被漏診了。國內雖然沒有這方面的統(tǒng)計資料,但在這么多年的臨床工作中,我還真接診過不少漏診的孩子。思考了幾天,我覺得有必要寫點東西提醒基層兒科醫(yī)生及家長們,還是那句話“孩子高燒不退,如果消炎藥治療無效,要想到川崎病”!什么是川崎病我想大家都比較清楚了,網上隨便一搜,遍地都是川崎病科普!自從我們2008年寫的第一本《川崎病》專著后,川崎病逐漸被醫(yī)學界和家長們熟悉,一是這個病發(fā)病率逐年升高,我們從1995年開始監(jiān)測北京的川崎病發(fā)病率,發(fā)現患川崎病的孩子數每5年增加一倍,另外川崎病有個非常不好的并發(fā)癥,就是冠狀動脈損傷,如果嚴重的達到了冠狀動脈巨大瘤,孩子預后非常不好。好在雖然川崎病病因和發(fā)病機制至今尚不完全明確,但我們知道怎么治療川崎病,一旦診斷及時輸丙球,絕大多數孩子會痊愈的,但延誤診斷或者漏診了,形成了冠狀動脈瘤,目前還沒有特別理想的治療方法。所以及時診斷和治療是預防川崎病冠狀動脈瘤的唯一方法!目前川崎病的診斷缺乏特異性診斷依據,一般是按照日本川崎病研究會制定的診斷標準進行診斷,即發(fā)熱5天左右,同時符合下列5項臨床表現中4項以上者,即可診斷:①唇充血皸裂,口腔黏膜彌漫充血,舌乳頭突起、充血,呈草莓舌;②雙側球結膜非化膿性充血;③多形性皮疹;④四肢變化:發(fā)病急性期掌跖紅斑,手足硬性水腫,恢復期指/趾端出現膜狀脫皮;⑤頸部淋巴結腫大,常為單側。若5項臨床表現中不足4項,但超聲心動圖提示有冠狀動脈損害,排除其它疾病的可能,亦可確診為川崎病。但有的孩子按照以上標準不夠川崎病診斷標準,孩子發(fā)熱時間長,但出現了其他5項主要癥狀中的2-3項,甚至只有1項,如果對抗生素治療無效,也要想到川崎病可能,需要做個心臟彩超。如果心臟超聲發(fā)現有冠狀動脈已經擴張,或者出現心包積液、二尖瓣反流、心功能減低,也可以診斷川崎病進行治療。還有少部分孩子心臟超聲檢查沒有異常,但化驗WBC升高、CRP升高明顯、貧血、發(fā)燒7天后血小板計數明顯增多、低蛋白血癥、肝臟轉氨酶升高、尿白細胞增加也要考慮川崎病。這部分孩子稱之為“不完全川崎病”。不完全川崎病發(fā)生率約10%~36%,主要見于年齡不到6月的小嬰兒及超過5歲的大孩子。不完全川崎病并不是輕型川崎病,相反,因為表現不典型,具有一定的隱匿性,且與許多兒科感染性或結締組織性疾病的臨床癥狀存在交叉重疊,常因誤診或漏診而導致嚴重冠狀動脈瘤,甚至繼發(fā)血栓、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等心血管事件。因此對待年齡不到半歲或者超過5歲的孩子,如果發(fā)熱時間長,血WBC和CRP升高,對抗生素治療無效,都要想到川崎病,尤其是孩子精神很弱、出現了川崎病的其它表現,比如皮疹、眼紅、口唇紅、手腳紅或頸部淋巴結增大任何1-2條以上的。川崎病越來越狡猾,醫(yī)生和家長都有當心,那句話說三遍:“孩子高燒不退,如果消炎藥治療無效,要想到川崎病”!???????????北京兒童醫(yī)院主任醫(yī)師、教授?杜忠東2022年07月04日
1246
0
20
-
2022年06月23日
3283
0
1
川崎病相關科普號

王濤醫(yī)生的科普號
王濤 主任醫(yī)師
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yī)院
兒童心血管科
1817粉絲8萬閱讀

江榮醫(yī)生的科普號
江榮 主任醫(yī)師
醫(yī)生集團-安徽
線上診療科
1164粉絲10.1萬閱讀

湯衛(wèi)紅醫(yī)生的科普號
湯衛(wèi)紅 主任醫(yī)師
杭州市兒童醫(yī)院
兒內科
1.8萬粉絲237.8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