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占波主治醫(yī)師 深圳市兒童醫(yī)院 骨科 一、疾病簡介:深圳市兒童醫(yī)院骨外科趙占波深圳市兒童醫(yī)院骨外科趙占波 肱骨髁上骨折(Supracondylar Fractures of the Humerus)是兒童和青少年最常見的肘關節(jié)骨折類型。它們占所有肘關節(jié)骨折的50%-70%,在3到10歲的兒童中最為常見。早期處理不當可導致Volkmann攣縮,殘留畸形的高發(fā)生率和潛在的神經血管并發(fā)癥使其成為肘部的嚴重損傷。二、病因:1、肘關節(jié)解剖學特點 肘關節(jié)是由肱骨、橈骨和尺骨組成的復雜關節(jié),可以在三個平面上活動。肱骨遠端內髁和外髁之間有一塊很薄的骨頭,由前面的冠狀窩和后面的鷹嘴窩組成。當肘關節(jié)被動過伸時,尺骨鷹嘴的杠桿作用,伸展力使肱骨內側柱和外側柱產生骨折。類似地,肘關節(jié)屈曲損傷時,后側的外力導致鷹嘴窩骨折。由于肱動脈和正中神經走形于肘關節(jié)前方,在鷹嘴窩上方橈骨神經從后到前行走于肘關節(jié)外側,尺神經穿過肱骨內上髁后方,因此肘關節(jié)周圍軟組織損傷常產生嚴重的長期并發(fā)癥。在嚴重移位的骨折中,骨折近端可穿過肱肌并挫傷、壓迫或刺破血管神經束。2、損傷機制 肱骨髁上骨折多由高處跌落時產生的過伸或屈曲外力作用于肘關節(jié)的結果。通常,跌倒時手部著地肘關節(jié)過度伸展產生骨折,這種伸直型肱骨上骨折占所有髁上骨折的95%到98%。由于過度伸展損傷,骨折遠端向后移位。屈曲型髁上骨折少見,發(fā)生率僅為2% - 5%。屈曲型髁上骨折的發(fā)生機制通常是對彎曲肘關節(jié)后側的直接打擊,從而導致骨折遠端向前移位。3、分類 肱骨髁上骨折通常根據遠端骨折塊的移位方向分為伸直型和屈曲型。Gartland根據骨折塊移位的程度,將伸直型骨折分為: I型 骨折不移位或發(fā)生輕微移位。II型 骨折斷端有成角畸形,僅有一側骨皮質斷裂,通常是后側皮質完好。III型 骨折斷端完全移位,前后側骨皮質都斷裂。三、癥狀:疼痛骨折后患兒最先表現出來的癥狀無疑是疼痛,尤其是當移動受傷的部位時,患者會覺得疼痛加劇,嬰幼兒則表現為哭鬧加劇,當得到妥善處置和固定后,疼痛減輕,但在捫到時還是會出現壓痛。患肢拒動由于移動會加重疼痛,表現為受傷的肢體活動明顯減少。腫脹、瘀斑由于骨髓、骨膜及周圍的軟組織會受到損傷,位于其中的血管破裂,在骨折周圍易形成血腫、淤斑;而開放性骨折可能還伴有出血。外觀畸形骨折端移位嚴重,可發(fā)生肢體短縮、成角或彎曲等形狀改變。四、檢查:放射學檢查 肘部正側位X平片,可以確定骨折的存在,判斷骨折移位情況。五、診斷與鑒別: 兒童有手著地或肘部外傷史,肘部疼痛、腫脹、皮下淤斑,肘部處于半屈曲位,應想到肱骨髁上骨折的可能。對于嚴重移位的骨折容易診斷,但需要同肘關節(jié)脫位及其他類似損傷鑒別,如肱骨遠端骨骺分離、Milch II型肱骨外髁骨折。肘關節(jié)脫位多見于大齡兒童,且多伴發(fā)肱骨內上髁撕脫骨折。肱骨遠端骨骺分離多見于2歲以下患兒。六、 治療:無移位骨折 單純前臂中立位石膏托固定3周。有移位的II型骨折 通常閉合整復,石膏托或經皮克氏針固定。完全移位骨折 首選治療方法是微創(chuàng)治療,麻醉下予以閉合復位、經皮克氏針固定,石膏托固定;切開復位指征,包括血管損傷,骨折復位后血運仍不恢復,開放性骨折,不可復位骨折或整復后對位不理想的骨折。七、并發(fā)癥:近期并發(fā)癥:血管損傷、神經損傷、骨筋膜室綜合征。遠期并發(fā)癥:骨折畸形愈合(肘內翻和肘外翻)、肘關節(jié)僵硬、骨化性肌炎。八、飲食與護理:飲食清淡,營養(yǎng)適當,孩子骨折愈合比較快,通常不需要特意吃“加速骨折愈合”的食物或藥物。1. 患肢制動,避免劇烈活動及外傷。2. 注意石膏護理,密切觀察患肢末梢血運情況。3. 盡量少出汗,以減少針道感染、傷口愈合不良等風險。九、預防: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北京、上海、廣州三城市兒童意外傷害狀況調查結果顯示,兒童意外傷害發(fā)生率最高的事件是跌落 (發(fā)生率為34.6%);其次是碰傷、擠壓傷、扭傷、刺傷、交通事故和燒傷、燙傷。兒童意外傷害最常發(fā)生的地點,依次為:在家中,發(fā)生率為43.2%;幼兒園,發(fā)生率為22.8%;其余是發(fā)生在街道和公路上。受傷的兒童有近一半是在娛樂活動時,其次是體育活動時。 避免直接暴力。放好家中的沉重物品,以免孩子打翻;平時外出時,看護好孩子,注意孩子在路上的安全,避免孩子遭受機動車和非機動車的傷害。預防間接暴力。盡量避免孩子從高處摔下,摔傷或滑倒,導致骨折。走路和爬樓梯時,盡量避免孩子跌倒、摔傷。讓孩子盡量在軟的地面玩耍,比如草地、沙地或有塑膠的游樂場所;不宜讓孩子站在太高之處。參考文獻1、 實用小兒骨科學 第3版,主編 潘少川 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 Campbells Operative Orth0paedics ,11/E S.Terry Canale,James H. Beaty Elsevier Pte Ltd.3、 Tachdjians pediatric orthopaedics : from the Texas Scottish Rite Hospital for Children John A. Herring.—Fifth edition.2021年04月01日
3506
0
0
-
張華東主治醫(yī)師 天津醫(yī)院 小兒骨科 在急診摔倒、扭傷的孩子家長往往不能理解或接受醫(yī)生要求石膏固定的囑托。那醫(yī)生為什么給孩子打石膏,打石膏有什么好處:一、腳踝扭傷問:孩子只是扭腳了,醫(yī)生為什么要給打石膏?答:兒童不同于成人之處在于韌帶的強度大于骺板,當踝部扭傷時骺板鈣化層在韌帶牽拉下分離多造成1型或2型骺損傷。石膏的固定可以為愈合提供良好的愈合條件。13歲,男,右外踝骨折史約1年余,今扭傷來診,右外踝壓痛,無明顯腫脹。X線未見明顯骨折,MRI可見外踝骺板高信號。11歲,男,扭傷來診外踝腫脹壓痛;X線可見外踝腫脹影,未見明顯骨折;MRI示外踝2型骺損傷。二、腕部損傷問:孩子只是摔了個“大馬趴”,醫(yī)生為什么要給打石膏?答:兒童不同于成人之處在于韌帶的強度大于骺板,沒有彎曲的青枝骨折不易發(fā)現;當腕部受到力的作用時骺板及周圍韌帶往往產生損傷。石膏的固定可以為愈合提供良好的愈合條件,同時可以緩解疼痛避免再次損傷。9歲,男,不慎摔倒右腕無明顯腫脹,輕壓痛外旋明顯;X線未見明顯骨折。三、尺骨鷹嘴問:孩子常摔腳也沒看醫(yī)生,片子上也沒有折為什么這一來要給打石膏?答:片子不是沒有骨折是沒有你認為的骨折,骨皮質的翹棱,紋路的不規(guī)則都可稱為骨折。再看孩子肘下后方壓痛明顯,屈肘小于90度即有明現抵抗疼痛。3歲8月,女,不慎摔傷肘下后方壓痛,無明顯腫脹;X線見縱行裂隙。四、橈骨“小頭”問:醫(yī)生您讓我打石膏,那你給我指指哪兒是骨折?答:孩子的橈骨小頭還未骨化,X線片無法顯示,骨折線同樣無法顯示且不是所有的骨折都有骨折線。孩子有明確摔傷史,肘關節(jié)屈曲雖無明顯受限,但在孩子屈肘約30度時前臂旋后會出現明顯疼痛。3歲1月,女,不慎摔倒無明顯腫脹;肘關節(jié)屈曲雖無明顯受限,屈肘約30度時旋后明顯疼痛。五、肱骨髁上問:我們家的老大夫說沒事,你為什么說骨折?答:你先前看的醫(yī)生一定不是小兒骨科醫(yī)生,兒童青枝骨折不會像成人一樣有明顯移位或者明顯的骨折線。對于未移位也未出現彎曲的兒童骨折,在X線上只能通過軟組織出血、腫脹影間接判斷。孩子往往會健后扶患手拒碰,肘上壓痛,屈肘接近90度時痛疼更加明顯。8歲6月,男,從單杠摔下肘上輕度腫脹壓痛;X線示:正位未見明顯異常,側位可見帆船征。孩他媽:醫(yī)生你說的怪好,講的也明白,但我就是不愿意給孩子打石膏,我們貼膏藥怎么樣。醫(yī)生:這種輕度的損傷不打石膏回家臥床休息(踝扭傷)別下地,3周左右就可以恢復。(上肢傷)三角巾懸吊,注意少活動,4周左右可以恢復。也就是說制動是必需的。孩他姨:既然這樣你為什么讓我們打石膏醫(yī)生:這種損傷3天左右就不會疼痛,孩子一旦不疼了就會滿地撒歡,易造成再成損傷,反反復復不易修復。孩他姑:孩子關節(jié)固定那么久會不會使僵死。醫(yī)生:3周左右的固定,對關節(jié)活動沒有任何影響。孩姥姥:孩子介多天,咋洗澡醫(yī)生:高分子石膏不怕水,為了避免進水后孩子不舒服。你可以用保鮮膜包上別讓他進水就可以。孩奶奶:你把手給捆住,俺孩咋吃飯?醫(yī)生:腕部的損傷固定只到掌指關節(jié),他可以用勺吃飯。孩他嬸:孩子咋上學,介學習可不呢拉了。醫(yī)生:上肢的固定加吊個三角巾一樣去學校,注意別再摔倒就可以;下肢的固定你可以送他去學校,上廁所扶拐就可以,注意別摔倒。孩爺爺:大夫我們用給孩子燉點排骨、蒸個螃蟹補補嗎?醫(yī)生:可以吃,好東西不受傷也可以給孩子吃孩他爸:.......醫(yī)生:大老爺們別跟著磨嘰,去,一家子好好商量一下孩他7姑8姨3嬸2奶奶:大夫我們還是打石膏吧..................醫(yī)生:好,石膏打完了,明天門診復查。~~~~~:啊~,明天就復查,查什么,拆開么,還用拍片子么醫(yī)生:對,明天就復查,主要看看有沒有腫脹,血運不好或其他不適,一般不拆開、不拍片,如果病情需要會拆也會拍片子切莫只看片子而忽視癥狀:輕微肘關節(jié)損傷脫光衣服查體最重要:按壓明確痛點可提示單純橈骨小頭半脫位:患兒前臂多旋前位,抵抗任何屈肘角度的輕微外旋,患兒小角度屈肘抵抗不明顯,但患兒拒絕任何主動活動。橈骨頸(未骨化的頭):肘下外側壓痛,屈肘約30度外旋疼痛最明顯,允許伸肘時的輕微外旋尺骨鷹嘴:位置潛表多按壓陽性,屈肘大于90度時出現疼痛加重內上、外髁骨折:軟組織腫脹影一側明顯,正位肘上腫脹與肘下腫脹影均有,壓痛點非常明確肱尺紊亂:主訴肘部疼痛,但無明確壓痛點,伸肘約負20度屈肘小于90度,X線、CT證實無骨折。給以被動屈肘到110度多有復位感或捻發(fā)感,約10分鐘后患兒多可恢復自主運動范圍。髁上骨折:帆船征很明確,帆船征不明顯的,排除鷹嘴后屈肘大于(90-100)度時出現疼痛加重,伸直-(5-10)度左右出現疼痛增加以上均可三角巾懸吊觀察,石膏推薦2021年04月01日
1859
0
2
-
苗武勝主任醫(yī)師 西安醫(yī)學院第三附屬醫(yī)院 小兒骨科 支具在骨科領域內應用較廣泛,對支持、矯正或輔助病殘肢體恢復和發(fā)揮功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些支具使用比較簡單,但有些支具使用需要適應、掌握、熟練的過程,需要護士、醫(yī)生、體療師協(xié)同來對患者指導、護理、保護,才能達到治療的目的。否則,可能引起并發(fā)癥而影響治療,故不可以掉以輕心。支具使用后,患者除不習慣外,還會由于支具本身或鍛煉不當等原因引起血液循環(huán)障礙,神經受壓、壓瘡等并發(fā)癥,應注意觀察,早期發(fā)現,及時處理。一、使用支具的目的:1.固定病變肢體。達到止痛、緩解肌肉痙攣、促使炎癥消退或骨折愈合的目的。2.限制關節(jié)異常活動以改善肢體功能。3.矯正或預防畸形的發(fā)生和加重。4.減少肢體局部承重,促使病變愈合。5.幫助肢體功能障礙的病人進行肌肉鍛煉,恢復部分生活自理能力和工作能力。二、使用支具的注意事項:1.一定要掌握支具的使用方法、目的、作用及注意事項。2.佩戴支具位置要準確,松緊要適度,過緊易出現壓傷,過松則達不到制動目的。3.注意觀察支具是否合體。固定襻帶是否牢固,對軟組織有無卡壓,對皮膚有無摩擦等。觀察肢體血液循環(huán)變化,如疼痛、腫脹、發(fā)紺或蒼白、末梢麻木、肌肉無力等常為支具壓迫或固定過緊引起。一旦發(fā)現則需去除支具。4.保證支具有效固定,注意觀察矯形支具使用后的治療效果,以便及時調整或更換新支具。5.注意皮膚的清潔與護理,每日擦洗穿戴支具的患肢,對支具著力部位應堅持按摩,提高皮膚耐磨性。6.注意防止并發(fā)癥,支具穿用合適,維護保養(yǎng)及時,保持良好的固定與體位,防止壓瘡或血管,神經受壓損傷,繼發(fā)畸形等并發(fā)癥。(完)2021年03月22日
4625
0
0
-
史濟洲副主任醫(yī)師 勝利油田中心醫(yī)院 兒外科 小兒肱骨髁上骨折和肱骨外髁骨折是肘部最常見的骨折類型。1.術后返回病房心電血氧監(jiān)測6小時。關注要點:血氧飽和度(紅圈所示),正常在95%-100%。如果低于正常,說明氣道不通暢,請立即通知護士或醫(yī)生,低于90%就通常為缺氧或探頭接觸不良。2.回病房后2~3小時,如果孩子覺得疼痛,可以口服布洛芬混懸液止痛,效果非常好,每次劑量按體重遵照說明書服用,4-6小時后可以再口服一次。3.術后2h后可少量飲水,飲水時注意觀察,因為容易嗆咳的可能性。6小時后可以半坐位或坐位,適當進食。食物是流質或半流質,可選擇:稀粥、牛奶和雞蛋羹等。4.術后6小時內建議開始下床活動。每天下床活動3-4次,每次10到20分鐘,促進腸道蠕動和排氣排便。5.術后3天內,少食多餐,吃易消化的食物,排便后可逐漸恢復飲食。多吃肉蛋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6.骨折術后3~5天腫脹程度達到最大,因此需要密切注意患兒患肢手指的顏色、血運和疼痛情況。外固定高分子支具或石膏固定有無卡壓。肢端皮膚的發(fā)紺、發(fā)青、發(fā)冷、疼痛等異常都要及時就診。腫脹在術后1周逐漸消退,2周基本恢復正常。7.術后出現患肢麻痛,可能是神經受到刺激,包括術前骨折骨塊壓迫神經、術后局部腫脹壓迫神經和炎性滲出液刺激等。需要等到水腫消失,1-3個月后麻痛可緩解恢復。8.術后第2~3天切口消毒,更換切口紗布。9.康復鍛煉:手術后當天即可指導患兒通過握拳松拳、屈伸腕關節(jié)等方法進行功能鍛煉,之后逐漸過渡到肩部的主動訓練,考慮到小兒配合度差,必須由家屬引導進行康復鍛煉。建議到我院骨科康復門診進行專業(yè)的指導。10.術后2~7天出院:出院后繼續(xù)指導患兒通過握拳松拳、屈伸腕關節(jié)等方法進行功能鍛煉,保證有效的康復。術后每周返院換藥并復查X片,術后4周可以取出內固定物。(史濟洲副主任醫(yī)師兒外科勝利油田中心醫(yī)院)2021年02月18日
1056
1
1
-
任剛主治醫(yī)師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首都兒童醫(yī)學中心 骨科 寶寶骨折,和成人有很大不同。石膏作為最為主要的治療手段在兒童骨折治療中出鏡率最高。骨折后怎么護理石膏?石膏固定會引起哪些問題?~~~今天,任醫(yī)生就給您理順石膏固定的所有相關問題,讓寶寶和家長平穩(wěn)度過和石膏相處的日日夜夜。石膏是否需要調整?應該怎么調整?較輕的兒童骨折的主要治療方法是石膏固定,輕度的移位可以通過手法復位得到矯正后石膏固定。對于移位較重需要手術的骨折來說,克氏針是經常使用的內固定,但是,這種固定方式不是很穩(wěn)定,需要在肢體外面加上石膏外固定來協(xié)助內固定穩(wěn)定骨折的斷端。往往在骨折后肢體腫脹都比較明顯,1周做后后肢體的腫脹會逐漸緩解。當肢體消腫后,外面的石膏固定就會變得松散,這時候也是需要復查的時候,醫(yī)生會根據復查時的情況對肢體活動、石膏松緊做出評估,來調整石膏的松緊。如果出現了石膏的滑脫,也需要同時調整石膏的位置。如果石膏的形狀出現了問題,需要做出局部調整或者更換石膏,以防不合適的石膏引起皮膚的壓瘡。石膏固定久了,皮膚瘙癢怎么辦?骨折后石膏一般要固定1個月左右,對于寶寶來說比較痛苦,特別是夏天。這個問題確實是很矛盾的,頻繁的拆卸容易引起骨折的移位甚至再次骨折,不拆卸寶寶會很難受。在門診經常遇到使用小木棍、筷子等撓癢的寶寶,甚至有的會夾到石膏里面,硌傷皮膚。一般骨折后2周左右骨折端會形成骨痂,骨折會處于比較穩(wěn)定的狀態(tài)。通過復查拍攝X線片確定骨折位置良好,骨痂已經形成,可以判斷骨折已經基本穩(wěn)定。此時寶寶如果因為石膏的原因引起皮膚的瘙癢、起疹子等情況,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使用透氣、可拆洗的支具來固定。石膏固定最常見的問題是什么?怎么發(fā)現和預防?石膏固定最擔心的其實就是皮膚壓瘡。許多寶寶對輕度的疼痛不適很敏感,所以,悄悄出現的皮膚壓傷經常是在比較嚴重或者聞到感染化膿的味道時才會被發(fā)現。作為家長,應密切關注寶寶的反應,對于晚上哭訴石膏覆蓋部位疼痛的寶寶,建議及時到醫(yī)院就診,拆開石膏查看皮膚是否有壓瘡及其他問題。2020年11月29日
2225
0
1
-
任剛主治醫(yī)師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首都兒童醫(yī)學中心 骨科 從事小兒骨科工作多年的任醫(yī)生,平時的工作就是門診、急診、手術、管病人。門急診中經常會遇上一些治病心切的家長,孩子外傷了需要處理傷口或者換藥,總是不忘了三番五次的提醒我“大夫,給我家孩子用貴的敷料,傷口好的快,長得好。”真的是這樣嗎?任醫(yī)生用自己從醫(yī)的一個經歷給大家講講什么才是最好的敷料。惡性腫瘤小姑娘,不幸傷口感染我研究生讀的是骨科學專業(yè),研一下學期就進科管病人了。剛進科沒多久,就收治了帶教老師口中的老病號,一位患尤文肉瘤的小姑娘,就叫她妞妞吧。妞妞因為股骨的尤文肉瘤,做了下肢的截肢。非常不幸的是臀部傷口脂肪比較厚,傷口出現了脂肪液化,同時合并了感染。臀部的傷口,接近會陰部,感染的概率較高;同時,化療導致的妞妞免疫力低下,也是發(fā)生感染的一個原因。新手小大夫,接手頭痛小病號帶教老師組里就我一個小大夫,所以給妞妞換藥的工作就自然的落在了我的頭上。在被監(jiān)督指導了幾次換藥后,每天的換藥工作就是我獨立完成。由于妞妞的傷口是感染傷口,骨科手術都是無菌手術。所以,每天都要在做完所有手術后才能給妞妞換藥。(污染傷口換藥要在清潔操作之后,或者換完藥后要更換衣服,洗澡。)每天手術結束大概就要八九點鐘了,所以,一般都是干一天活累成狗,還有一項艱巨的任務必須完成。脂肪液化的傷口,許多人應該沒有見過,傷口比較深,而且由于感染化膿,傷口有很濃重的腥臭味,即便帶著兩層口罩也無濟于事。這個味道用我?guī)Ы汤蠋煹脑捳f就是“你聞一次一輩子忘不了”,我也確實到現在也記憶猶新。由于傷口內壞死化膿,所以,每次換藥都相當于做一臺小手術。壞死化膿的組織,一般神經末梢都會同時壞死,但是,每次換藥,都要求清理壞死組織到看見新鮮出血(換藥清理傷口,務必要盡量清理掉壞死組織,因為這些壞死的組織是細菌滋生的培養(yǎng)基),所以,疼痛可想而知。更何況這是一個還不到十歲的小姑娘。每次換藥,進入換藥室,妞妞都會怯怯的但是很貼心的說“任剛哥哥,你辛苦了,下班了還要給我換藥?!痹绞沁@樣,換藥時我就越不敢太過溫柔,因為越是清理的不徹底,感染就越得不到控制,換藥次數也越多。規(guī)范換藥,什么高級敷料都不要用每次換藥,都會在傷口周圍消毒后仔細鋪單。感染傷口都會填塞油紗條以引流膿性滲出。按照上次換藥填塞的方式,一條條取出,仔細數清楚,是否有殘留。然后仔細觀察膿腔情況,使用紗布蘸碘伏、雙氧水反復多次沖洗消毒傷口,清理膿腔內可見的膿苔和壞死組織,直至創(chuàng)面有新鮮血液滲出為止。再次生理鹽水沖洗傷口,碘伏消毒傷口后,將新的油紗條填塞到傷口內。傷口是開放的,傷口表面什么敷料都不用,就只用無菌紗布覆蓋。由于傷口滲出比較多,所以一般紗布都會覆蓋的比較厚。即便這樣,有的時候值班醫(yī)生半夜還要再換一次覆蓋的紗布。整個換藥下來需要半個小時左右。每次用紗布搔刮膿腔內壁的時候,我都能聽到妞妞強忍的“嗯、嗯”的聲音。經歷痛苦越多的孩子,成熟的越快,心智也越堅韌。也是治病心切,我試探的問過帶教老師“有沒有好的敷料,能讓傷口好的快點?”帶教老師義正言辭的告訴我“別用那些亂七八糟的,規(guī)范換藥,紗布就是最好的敷料”。奇跡降臨,傷口慢慢愈合妞妞的傷口,每次換藥都比上次逐漸好轉,主要表現在:膿性滲出逐漸減少,壞死組織逐漸減少,感染膿腔逐漸變小。在輸注抗生素的同時,每天的局部換藥作用明確。每次換藥的時間逐漸縮短,妞妞的心情也逐漸變好,換藥時還會開心的跟我說兩句話,比如“任剛哥哥,這屋里也不熱啊,你怎么出這么多汗???”終于,膿腔內油紗條,從十根,變成九根,變成五根,變成一根,最后大大的一個膿腔長平,不再需要填塞油紗條。傷口表面覆蓋的紗布也逐漸變薄。傷口真的奇跡般的愈合了。只是,在原來的手術傷口上留了寬寬的一個疤痕。紗布為什么好?紗布作為醫(yī)生處置幾乎所有傷口必須要用到的敷料,從很久以前到現在,毋庸置疑,是最好的敷料。那么為什么是紗布呢?它有哪些優(yōu)點呢?紗布具有良好的隔離性,多層的紗布可以有效的阻擋住外界的細菌和污物,防止傷口被外界污染。紗布具有良好的透氣性,可以使傷口保持干燥,少量的滲液可以通過紗布揮發(fā)出去。紗布對于滲出液有很好的吸附性,可以最快的將滲液從傷口中吸收到紗布上來,使傷口保持清潔干燥。清潔干燥的環(huán)境本身就會抑制細菌生長,促進傷口愈合。易于觀察傷口情況。傷口內滲出液較多,會很容易滲透紗布,便于早期發(fā)現,及時更換。材料經濟,生存加工簡單,這些保證了紗布的低廉價格,為患者節(jié)省醫(yī)藥費用,無論是在一線城市,還是偏遠農村,都可以使用。紗布沒有缺點?應該怎么避免?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兩面性,紗布也不例外,有很多優(yōu)點就有很多缺點。那么它有哪些缺點呢,應該怎么避免?通透性太高,容易使創(chuàng)面過于干燥。對于燒燙傷的傷口,一般要求不能太過于干燥,單純使用紗布會引起創(chuàng)面過于干燥,這時候,可以在創(chuàng)面上覆蓋油紗、碘化銀紗布等,既可以保持創(chuàng)面的濕潤,又可以起到抑菌的作用。最外層覆蓋紗布。粘著創(chuàng)面,換藥時容易造成二次損傷。幾乎所有的傷口都會有滲出,滲出液干燥后就會形成漿糊一樣的物質將傷口和紗布粘在一起。對于皮膚創(chuàng)面較大,滲出較多的傷口,可以使用油紗覆蓋。如果紗布已經粘在傷口上,在打開外層紗布后,使用生理鹽水緩慢的浸透紗布,泡半個小時左右,紗布就會很容易取下,避免對傷口的二次損傷。外界環(huán)境內的微生物容易通過。這個不難理解,通透性越高,細菌等微生物越容易通過,這個問題可以通過增加覆蓋層數,縮短換藥時間來解決。紗布不防水,容易被液體打濕。這也是紗布的一大問題,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就是仔細保護傷口,防止污染,如果濕了,及時換藥處理。同時,也需要說的是,市面上許多防水的敷料確實可以起到防水的作用。但是,同時傷口的滲液也很難被吸收,傷口容易處在一個潮濕的環(huán)境,反而容易引起感染和傷口愈合不良等問題。正確的方法,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文章中,我不想說哪種敷料不好,因為,正確的使用方法,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家長們遇到的寶寶的傷口,絕大多數都比妞妞的傷口要輕很多。所以,只要是正確的規(guī)范的處置,使用最便宜簡單的紗布都能獲得好的愈合效果。如果不對癥施治,即便是價值千萬的敷料,也不一定獲得好的結果。對于傷口而言,大家都可以從網上搜索到各種科普文章,同時,也可以搜到各種特效藥的廣告。輕的小的傷口,用無菌的棉簽蘸碘酒多次消毒,消毒范圍大一些,最后覆蓋上八層以上的紗布即可。不放心可以每天打開看一下,傷口是不是紅腫?滲出是不是增多?傷口有沒有變?。總谶吘売袥]有膿性滲出?如果是否定的,那就要增加換藥頻次,嚴重的可以局部使用抗生素,同時口服抗生素。每次換藥時,務必用棉簽或者紗布將壞死化膿的組織清理干凈。如果自己沒把握或者情況惡化,千萬別盲目行事,不僅會耽誤病情,還有可能增加新的問題。一定要到醫(yī)院就診,每個能出門診的醫(yī)生都有十年以上的從醫(yī)經歷,對于處理傷口,他們真的是專業(yè)的??赡茉S多家長會問,某某敷料好不好?這個問題,我不想作答,相信仔細看完文章的心里都有了答案。2020年11月29日
2257
0
1
-
任剛主治醫(yī)師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首都兒童醫(yī)學中心 骨科 作為小兒骨科醫(yī)生,任醫(yī)生的急診主要的接診對象就是骨折的小寶寶。大量的骨折患兒中,真正非常嚴重需要復位和手術的,像冰山一角,更多的寶寶是比較輕的骨折,僅僅需要打個石膏或者做個支具就可以了。這種骨折,許多家長都喜歡問一句“大夫,孩子是不是【就是】個骨裂?”鑒于急診太過于忙碌無暇跟家長多做講解,今天就來糾正一下大家根深蒂固的錯誤理念,輕微的骨折,不能單純認為是「骨裂」,否則會給孩子惹大麻煩。大家理解的「骨裂」與醫(yī)生理解的「骨折」有什么聯系?在門診,當家長問“大夫,孩子是不是【就是】個「骨裂」?”時,家長的意思一般就是“孩子沒事吧?是不是不需要處理?”,下一句話一般就是“那就給我們開點抹的藥吧,我們走了?!睂Σ黄?,任醫(yī)生不敢這樣讓您走!在小兒骨科醫(yī)生的詞典里,沒有所謂的「骨裂」,或許「裂縫型骨折」比較接近家長描述的「骨裂」,但這也是骨折的一種,一般屬于穩(wěn)定性骨折。在骨折的治療原則中,只要是骨折,即便是不容易移位的穩(wěn)定性骨折也需要規(guī)范的固定。即便是穩(wěn)定性骨折,如果沒有規(guī)范的石膏等外固定,由于所有的肌肉止點都位于骨骼上,只要是活著的人,肌肉都會收縮牽引骨折的斷端,引起骨折端的微動,最終導致沒有移位的所謂的「骨裂」變成需要復位甚至手術的移位嚴重的骨折。所以,在遇到骨折這個問題是,大家首先不要被陳舊的錯誤的理念所誤導,粗心大意,對于寶寶的骨折更要引起重視,畢竟,誰家還沒有一個不消停的熊孩子?大夫,就一手腕骨折,您怎么把整條胳膊都給打上了?針對大部分的骨折,小兒骨科醫(yī)生的神器就是打石膏,當然,比較輕的穩(wěn)定骨折也可以用支具治療。在門診,任醫(yī)生經常遇到嫌石膏打的太長了,無法寫字,無法打球,無法彈鋼琴等等。是啊,骨折線就那么短,石膏為什么要打那么長呢?這就涉及骨折固定的穩(wěn)定性要求了。就拿橈骨遠端來舉例子吧,為了獲得穩(wěn)定的固定效果,我們要求向遠固定到掌指關節(jié),向近固定到肘關節(jié)。如果不固定肘關節(jié),那么肘關節(jié)的旋轉活動就會引起橈骨遠端的微動;如果不固定到掌指關節(jié),腕部的固定范圍太短,不足以固定住橈骨遠端。石膏過短的最終后果就是容易造成骨折的移位,不幸的寶寶可能還需要手術。相信看完這條,偷偷給孩子剪短石膏的家長該找任醫(yī)生報到修補石膏了。我家孩子骨折怎么打石膏都倆月了還沒好?任醫(yī)生望著踩碎了的石膏欲哭無淚。上肢的骨骼,不需要負重,所以,只要不受到再次的暴力損傷大部分都會順利的愈合。但是,下肢的骨骼就不一樣了,它們還肩負著重要的使命,那就是負重。許多寶寶下肢骨折打石膏后,由于有石膏的保護,局部不疼了便開始放飛自己了,扔掉雙拐,開始負重走路。殊不知,我們脆弱的新生的骨痂像初冬湖面上的浮冰,經不起風吹草動,更何況是沉甸甸的體重。所以,下肢骨折的寶寶,一旦提前負重,就會破壞剛形成的骨痂,如此反復,導致骨折的延遲愈合。同時,石膏在被踩后會變形,導致局部凹凸不平,對局部皮膚產生壓瘡,不僅骨折沒有長好,還增加了新的損傷。在此告誡家長,下肢骨折,一定避免負重,一定避免負重,一定避免負重。不就是胳膊折了嗎?大夫您別說那么多嚇唬我對于大部分骨折來說,通過石膏固定,定期復查,都可以順利愈合。但是,人體是很復雜的個體,充滿了不確定性,但是也是有規(guī)律可循。任醫(yī)生在門診給孩子打完上肢石膏后都會不厭其煩的跟家長說:“務必要觀察孩子的手指是否腫脹的厲害,孩子是不是突然開始疼痛加重,手指不敢活動,手指末端是不是變涼蒼白,都要立刻在家里先把石膏打開,然后趕緊來醫(yī)院就診?!贝蟛糠旨议L都會言聽計從,甚至會多問幾句,當然,我門診一般備有石膏固定后注意事項,會給家長一份,以免忘記了。但是,也總有為數不少的家長會說:“大夫,有那么嚴重嗎?您別說那么多嚇唬我?!逼鋵?,上面說的那些內容,主要就是擔心孩子因為骨折后肢體水腫,引起令骨科醫(yī)生聞風喪膽的所謂的「骨筋膜室綜合癥」。簡單的說就是,把你和一個胖子放在一個固定容積的水桶里,旁邊的胖子不斷的吃東西,把你給擠壞了。而你,就是骨筋膜室綜合癥的受害者,包括肌肉、神經等重要結構。肌肉的損傷會引起活動受限,甚至殘疾;神經的損傷會引起感覺運動的障礙,也會引起殘疾。骨筋膜室綜合癥高發(fā)于前臂雙骨折、肘關節(jié)骨折、肱骨骨折、脛腓骨雙骨折等情況。一口吃不成胖子,骨筋膜室綜合癥也不是一下子就發(fā)生的,有許多前期的表現,最早的就是患肢的活動疼痛。一旦出現這種情況,不要等到所謂的5P[1由疼痛(pain)轉為無痛,2蒼白(pallor)或發(fā)紺、大理石花紋等,3感覺異常(paresthesia)4麻痹(paralysis),5無脈(pulselessness)]。就要及時松解石膏!立刻松解石膏!松解全部石膏!在門診,對每一位骨折的患兒家長,我都要嘮叨這些話,就是為了不讓一個孩子因為醫(yī)生和家長的粗心,給孩子造成不可挽回的災難。每一次重復,都是為了減少不必要的傷害。壓瘡,只要打石膏就有可能出現,早期發(fā)現很重要。骨折后需要打石膏,而石膏固定,最常見也是最容易出現的就是皮膚的壓瘡。當然,壓瘡也不是一下子就出現的。在石膏制作中,由于種種原因引起局部不平整;骨折后肢體持續(xù)腫脹在軟組織比較薄的位置形成壓力集中點;不規(guī)范使用石膏導致石膏變形;肢體腫脹緩解后石膏松動移位等等原因,都會引起石膏長時間壓迫局部皮膚,引起皮膚損傷。初期的表現多為紅腫,疼痛,如果寶寶哭訴石膏覆蓋的非骨折部位疼痛,一定要引起重視,及時松解石膏,到醫(yī)院就診。許多寶寶對皮膚損傷引起的疼痛耐受性強,即便出現壓瘡反應也不明顯,往往在拆除石膏后才能發(fā)現。這種情況,也不要著急,絕大多數寶寶都可以通過規(guī)范的換藥治愈。大夫,我們這骨折這么輕,還用1周后來復查嗎?任醫(yī)生的門診,往往都會被約的很滿,大部分的號都約給了需要復查的寶寶。對于穩(wěn)定性骨折來說,許多家長都覺得沒必要頻繁的復查。其實不是的。前面說過,即便是穩(wěn)定骨折,在石膏固定下,肌肉的牽拉等也會引起骨折的繼續(xù)移位。規(guī)律的規(guī)范的復查,可以讓醫(yī)生盡早發(fā)現移位,予以糾正。比如橈骨遠端的骨折,移位一般發(fā)生在骨折后的兩周以內,如果在1周復查時發(fā)現移位,可以通過門診手法復位就可以解決問題,而如果在2周后發(fā)現移位,除了移位會比較重,已經形成的骨痂可能不允許在門診復位治療。所以,輕的穩(wěn)定性骨折,不要認為打完石膏就完事大吉,根據醫(yī)生的要求,按期復查,非常有必要。至于有的家長擔心的拍片子對孩子的影響,我想說一句“只要不是一天拍5000張片子,對孩子真的沒有影響”。好了,親愛的家長,您眼中簡單的骨裂,任醫(yī)生跟您又嘮嘮叨叨了這么多,希望以后大家能認真對待。如果大家還有什么相關問題可以給我留言。感謝大家的支持。2020年11月29日
3579
0
2
-
俞志濤主任醫(yī)師 北京積水潭醫(yī)院 小兒骨科 小兒骨折打石膏后如何護理: 小兒骨折打石膏后的護理,總的來講主要是以下幾點: 第一,石膏固定主要是需要注意,避免導致血運障礙,這是最關鍵的一點。 第二,石膏要固定牢靠,讓骨折盡可能在一個比較好的位置長上。 第三,要注意石膏固定后,需要查看骨折斷端的情況,是不是對位比較好,可以達到要求。如果時間過長,比如兩周以上,可能就會發(fā)生畸形愈合,到時候醫(yī)生就沒有辦法進行調整。所以,小兒骨折打上石膏之后,在早期會要求患者,每周到醫(yī)院檢查一次,看看骨折斷端對位的情況,如果出現相應的問題,就要隨時進行調整。一般在兩周以后,調整就會變得比較困難。所以,在早期,每周患者都要去醫(yī)院,找醫(yī)生進行檢查,以便于出現問題,能夠得到及時地處理。多數兒童不能準確敘述疼痛的癥狀,而不具備語言表達能力的幼兒往往以哭鬧為疼痛的最顯著信號。因此應詳細觀察檢查患肢腫脹、皮膚溫度、肢端血液循環(huán)、遠端肢體主動被動活動情況、牽引或外固定效果及肢體擺放位置等。肢體腫脹嚴重者,應適當抬高患肢并指導幼兒加強肌肉舒縮活動促進靜脈回流,加速腫脹消退。對不能配合者應指導家長幫助其完成,或進行被動的肢體按摩。這是骨折的護理措施之一。兒童高熱以物理降溫為主。溫水擦浴效果較好??捎猛藷崴?。大量飲水,給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熱量易消化飲食。這也是骨折的護理措施。高熱應做好口腔護理。2020年11月24日
2408
0
3
-
2020年10月25日
713
0
1
-
吳劍平主治醫(yī)師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yī)療中心 骨科 1)術后抬高患肢1周,加強手指或足趾活動,促進消腫,期間如有手指或足趾發(fā)紫、發(fā)黑、疼痛持續(xù)不能緩解等,及時就診。2)術后每3~5天換藥1次,2周后傷口即可愈合,無需拆線,可輔助祛疤藥減少疤痕情況。注意保持傷口干燥,預防感染,如有傷口滲液、流膿等,請及時就診。3)術后2~3周內避免患肢持重和體育活動,注意預防摔跤。4)兒童骨折愈合快,無需輔助外用藥物。5)西醫(yī)來說,飲食無禁忌。6)取出內固定、功能恢復滿意后并不意味著治療結束,仍需定期復查至骨折重塑結束后,至少是術后1~2年。部分患兒如治療不當殘留畸形者,隨訪時間需進一步延長。2020年09月22日
7490
0
0
小兒骨折相關科普號

俞永林醫(yī)生的科普號
俞永林 主任醫(yī)師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
骨科
7858粉絲159.9萬閱讀

葛翼華醫(yī)生的科普號
葛翼華 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yī)學中心
綜合兒科(骨科)
4707粉絲6.7萬閱讀

祁兆建醫(yī)生的科普號
祁兆建 主任醫(yī)師
鹽城市中醫(yī)院
骨傷科
848粉絲11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