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01月22日
634
0
1
-
2021年12月24日
421
0
0
-
2021年11月28日
671
0
4
-
楊天佑副主任醫(yī)師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yī)療中心 兒童腫瘤外科 一、 什么是小孩疝氣/腹股溝斜疝? 疝氣/腹股溝斜疝是腹壁先天性發(fā)育異常,只要表現(xiàn)為腹股溝區(qū)或陰囊內腫塊。男孩比女孩多見。 二、 小孩疝氣/腹股溝斜疝發(fā)生率高嗎? 小孩疝氣/腹股溝斜疝較為常見。在足月生產的寶寶中,疝氣或腹股溝斜疝的發(fā)生率為0.8%至5%。 三、 小孩疝氣/腹股溝斜疝有什么表現(xiàn)? 主要表現(xiàn)為腹股溝區(qū)或陰囊內腫塊,通常在小孩哭鬧或用力更為明顯。 四、 小孩疝氣/腹股溝斜疝危險嗎? 如果腹腔內的腸管等器官卡在疝囊內,那么這些器官就會缺血,進而導致被卡住的器官壞死。 五、 小孩疝氣/腹股溝斜疝可以表現(xiàn)為雙側嗎? 大約5-20%的疝氣或腹股溝斜疝是雙側的。 六、 怎么治療小孩疝氣/腹股溝斜疝? 手術是治療小孩疝氣/腹股溝斜疝的主要方法,可以實現(xiàn)徹底治愈。手術分為開刀手術和微創(chuàng)手術。兩種都是安全的手術方式。 七、 術后恢復怎么樣? 小孩做完手術當天就可以出院回家了。絕大多數(shù)的小孩都可以徹底治好的,極少部分小孩可能會再次出現(xiàn)疝氣。2021年11月17日
823
0
2
-
張慶德副主任醫(yī)師 大連市婦女兒童醫(yī)療中心(集團)希望廣場兒童院區(qū) 泌尿外科 在一次哭鬧中,媽媽無意中發(fā)現(xiàn)小強的大腿溝(腹股溝處)鼓起一個軟軟的大包塊,停止哭鬧后包塊就逐漸消失了。后來小強媽媽發(fā)現(xiàn),每當小強哭鬧、大便及咳嗽時,這個包塊就又出現(xiàn)了,于是小強的媽媽帶著小強來到醫(yī)院就診。大連市兒童醫(yī)院泌尿外科張慶德醫(yī)生聽了小強媽媽的敘述后,又給小強做了詳細體格檢查和輔助檢查,確診為疝氣。 1.小兒疝氣是個什么病? 它的學名叫做腹股溝疝,是因為孩子腹股溝區(qū)先天性薄弱,導致腹腔里的腸子、網(wǎng)膜這些臟器從缺損的地方突出來了。如果孩子經(jīng)常不明原因地哭鬧,家長可以通過觀察孩子大腿根部是否有小包,小包有沒有掉到陰囊里,活動時小包有沒有變大變明顯,揉一揉、睡一覺小包會不會消失等癥狀來做初步地判斷。 圖一:模式圖 2.得了小兒疝氣怎么辦? 不同年齡的孩子治療方法是不一樣的。6個月以內的孩子有自愈的可能性,雖然極小,如果小包反反復復突出,不影響生活可以暫時觀察。超過6個月以上的孩子自愈可能性低,手術是唯一的治愈方法。 3.全身麻醉會不會讓孩子“變傻”? 很多家長擔心,全身麻醉風險太大,會影響孩子的發(fā)育。我們應該知道,小兒麻醉手術必然存在風險,但目前沒有科學證據(jù)證明正規(guī)麻醉操作會影響孩子身體生長發(fā)育,更不會讓孩子“變傻”。 4.小兒疝氣手術普通手術好還是微創(chuàng)好? 1.什么是微創(chuàng)?按照常人的理解,微創(chuàng)手術,顧名思義就是創(chuàng)傷很小的手術。在臨床工作中微創(chuàng)手術一般指腹腔鏡手術,即在腹部打孔(直徑大約0.5-1cm)將器械伸入腹腔中,完成手術操作。原先需要通過腹部切口切開直接操作的一些手術現(xiàn)在可以通過打孔的方式來進行,這樣創(chuàng)傷比原來小很多,所以稱做微創(chuàng)手術。 2.兩者切口位置不同,腹腔鏡手術瘢痕更小、更隱蔽一點。 最后,這首打油詩來幫助家長們記憶:“腹股溝中鼓小包,可大可小可全消。半歲以內可觀察,手術療效它最佳??人钥摁[和便秘,加重疝氣盡早治,莫要輕信“小妙招”,兒童泌尿早診療”。那么如果您對小兒疝氣還存有什么疑問,歡迎關注“大連市兒童醫(yī)院”公眾號,在網(wǎng)上掛周日泌尿外科門診號進一步咨詢。祝愿所有的小朋友們都能健康成長! 注: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僅用作科普宣傳,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2021年10月12日
1946
0
2
-
蘇凱醫(yī)師 杭州市兒童醫(yī)院 小兒外科 腹股溝疝氣是什么呢?所謂的疝氣,并不是氣,而是腹腔器官或組織,通過缺口或者薄弱點凸入腹股溝陰囊,正常人的肚子和腹股溝之間,有一層完整的隔膜,但有些寶寶的隔膜在發(fā)育時,出現(xiàn)了缺口。所以哭鬧或用力的話,小腸、卵巢等器官或組織就會從這個缺口跑出來,進入腹股溝管 或陰囊,形成腫塊。腫塊在寶寶哭鬧或活動時會出現(xiàn),安靜或平躺時,又會消失。 疝氣帶著腹腔內的器官來回穿梭,缺口的周圍瘢痕組織增生,疤痕多了之后手術治療更加困難 一旦出現(xiàn)嵌頓,就是卡住了!跑出去的器官或組織無法回到原位了。如果卡住的是小腸,時間過長,會出現(xiàn)腸壞死、腸穿孔,容易發(fā)生腹膜炎、敗血癥,甚至危及寶寶的生命。還可能是卡住的內容為卵巢或者睪丸,造成卵巢或睪丸壞死,影響生育。 治療:如果孩子1歲以內,發(fā)作不太頻繁的話,可以觀察,看是否能自愈。但1周歲以上,建議盡早手術,家長擔心的麻醉影響,大可不必,醫(yī)學雜志《柳葉刀》發(fā)布的研究成果表示:無論全麻還是局麻,短時間內對孩子不會有太大影響。目前無論腹腔鏡手術還是傳統(tǒng)開放手術,手術時間都是很短的,家長千萬不要急病亂投醫(yī),信任所謂的“神貼”,疝氣帶,延誤病情,小問題變大麻煩。2021年09月09日
1030
0
0
-
齊燦副主任醫(yī)師 河北省兒童醫(yī)院 泌尿外科 最近有一個網(wǎng)絡咨詢,家長說女孩子腹股溝區(qū)鼓起來一個大包,寶寶睡著了鼓包可以消失,哭鬧或者排大便時鼓包會變得很大,有時候會伴有疼痛感。根據(jù)家長對病史描述和經(jīng)過面診,超聲檢查考慮為女孩的腹股溝斜疝,發(fā)病原因多為寶寶經(jīng)常的劇烈哭鬧,脾氣大,咳嗽以及便秘等腹壓增加因素有關的。女孩的疝氣與男童不同,雖然少見,但是更應該重視的,因為男孩的疝氣一般是腸管或者網(wǎng)膜,女孩的疝氣有可能疝出卵巢或者子宮的滑疝的,卵巢和子宮是女性重要器官的,女孩的卵巢和子宮位置前傾,靠近腹膜,極易進入腹膜鞘狀突,切子宮附件的過度度比腸管小,又無蠕動功能,因此易發(fā)生子宮附件嵌頓,因沒有腸梗阻的癥狀,患兒無劇烈哭鬧、嘔吐、腹脹等。僅有腹股溝處一觸痛或輕度觸痛的腫塊,往往易誤診為腹股溝淋巴結炎等而延誤治療導致卵巢子宮壞死切除的。(專注兒童泌尿系疾病,各位寶媽有什么不懂可以在線咨詢我?。?/a>2021年08月14日
5096
0
0
-
賈晉榮副主任醫(yī)師 山西醫(yī)科大學第一醫(yī)院 兒外科 各位寶爸、寶媽、寶寶們好!我是小兒外科醫(yī)生 賈晉榮:今天跟大家說說我們小兒外科最“廣為人知”的疾病——“疝氣”。為什么說它最“廣為人知”呢?因為“疝氣”這個名詞實在是普及率夠高——上自七、八十歲的老人家,下至七、八歲的小朋友,大家經(jīng)常掛嘴邊的一個疾病名稱;動不動還會來個“破圈”行動——前幾年汽車圈的“氙氣大燈”,隔三差五就變成“疝氣大燈”了;托拼音輸入法的福,很多文章中“搭訕”一詞有時也能以“搭疝”的面目出現(xiàn)山西醫(yī)科大學第一醫(yī)院兒外科賈晉榮我們平日里接待的病人家長,見面第一句話也常常是“大夫,我家孩子得了疝氣要手術,醫(yī)院有床位嗎?……”您瞧,這“疝氣”一詞的接受度還真是廣泛不是?不過熟歸熟,“疝氣”這一說法其實還是有點不夠準確,充其量算是個小名兒、別號什么的,嚴格來講,人家的尊號大名應該是“腹股溝斜疝”——這五個字一出,是不是瞬間感覺高大上了不少?當然,對于成人來說,“疝氣”除了腹股溝斜疝之外,還有腹股溝直疝、股疝等,但對于兒童來說,疝氣一般就可以與腹股溝斜疝劃等號了,臨床上患有腹股溝直疝的孩子……我反正這么多年是沒見過。Ok,閑言少敘,咱們這就來講講這個“腹股溝斜疝”到底是何方神圣——小兒腹股溝斜疝,是先天性發(fā)育異常,是最常見的小兒外科疾病,出生后即可發(fā)病。其特點有“四多”:嬰幼兒多見、男性多于女性(男女發(fā)病患兒比例可達15:1)、右側多于左側、單側多于雙側(雙側發(fā)病者約占15%)。注意了啊,劃重點了啊,女孩也是可能患“疝氣”的哦,經(jīng)常有家長問我:“大夫,女孩也有疝氣嗎?”,當然有了,不過相對少見罷了,臨床上所有收治的患兒中,女孩只占6%多一些。那為啥右側多于左側?這里筆者留個扣子,咱們后面再說。那為啥單側多于雙側咧?我說大哥!單側發(fā)病已經(jīng)夠衰了吧,還非得雙側?!雙側都發(fā)生疝氣的情況,從概率上來講也肯定比單側要少見的啊~~~實在想不通的,可以參考小時候單元測試考1門滿分和考2門滿分的難易度對比……哦,哦,您是學霸啊,小時候每次考試都是雙百,那當我沒說。腹股溝斜疝的發(fā)病原因是啥呢?是因為患兒在生后腹膜鞘狀突未閉合,在腹壓增高的情況下,腹腔內臟器進入其中導致斜疝發(fā)病。如果鞘狀突的開口比較小,臟器無法進入,只有腹腔內液體進入,那就是鞘膜積液(女孩的鞘狀突稱為“Nuck管”,所以女孩的“鞘膜積液”叫做“Nuck囊腫”)。專業(yè)名詞太多,什么“鞘狀突”、腹壓、Nuck管,說人話!好吧,您就把肚子想象成一間大瓦房,房子墻角一左一右各有一條下水管道,男孩的下水道叫做“鞘狀突”,女孩的下水道叫做“Nuck管”。正常情況下,孩子出生時,這兩條“下水管道”就應該用磚頭封死了,如果種種原因導致一條或者二條下水管道沒有封死,那就發(fā)病了:如果下水管道開口比較大,房子里的“大物件”——腸管什么的能從“下水道”鉆出去,那就是斜疝;如果下水道開口小,大物件鉆不出去,只能漏出點水去,那就是鞘膜積液(對于女孩子,這叫做Nuck囊腫)——哎呀,瞧瞧,原本說好的是講“疝氣”,沒想到咱一口氣講了三種病——腹股溝斜疝、鞘膜積液、Nuck囊腫!驚不驚喜?意不意外??成就感滿滿啊~~~~換句話,對于兒童來說,腹股溝斜疝、鞘膜積液,可以說是同一種疾病的不同表現(xiàn)!鞘膜積液和Nuck囊腫就更好說了,是同一種疾病在男孩子和女孩子身上的不同名稱而已。什么什么?為啥要起不同名稱?……呃……讓我們從茴香豆的“茴”字的四種不同寫法為出發(fā)點,來好好掰扯掰扯……列位又說了,這房子設計的,既然怕里面的物件啊、水啊什么的漏出去,當時你就不應該設計那兩條下水道啊,你壓根就不建造這個東西,以后就不會得什么斜疝、鞘膜積液、Nuck囊腫了唄!說得好,但問題這下水道挖不挖它不由咱呀!男孩子胚胎時期的睪丸“兄弟”(一左一右,所以是“兄弟”)、,要從腹腔附近穿過腹股溝管到陰囊去,在這過程中修了兩條“下水道”陪著這哥倆兒一塊行動;女孩呢?女孩子胚胎時期的子宮圓韌帶“姐妹”(也是一左一右,所以是“姐妹”)也要穿過腹股溝管,所以也要修兩條“下水道”陪著。等這倆小祖宗們忙完了,到達地點了,再把“下水道”堵住完事兒——都是領導啊,反正不用他們/她們操心,萬一沒堵瓷實——那就發(fā)病了。還得強調一下啊,睪丸和子宮圓韌帶通過腹股溝管的時候,可不是穿過那個“下水道”啊,人家身份高,不干這紆尊降貴的事,這“下水道”只是沿途擺的排場而已,撐撐門面,人家走的地方是“下水道”的后外側——跟皇帝出巡時后面跟兩排人,舉著金瓜鉞斧朝天蹬的意思差不多。大家看到這兒什么感覺?撓頭了沒?郁悶了沒?想不通了沒?嘿嘿,這就叫性格,叫個性,叫另類,叫……按我們太原話,這叫“閣僚”!其中,男孩右側睪丸更加個性,下降的時候比左面的要晚,所以右側的“下水道”(鞘狀突)閉合較遲,導致右側斜疝/鞘膜積液更容易發(fā)生,這就是前面所說,右側比左側多見的根源了。如果您耐著性子看到這兒了,同時說書人……啊不,筆者我講的東西您也大概齊地理解了個七七八八,那么恭喜您,腹股溝斜疝、鞘膜積液、Nuck囊腫的發(fā)病機理您基本上是明白啦!一個字,牛!(灑家自己到現(xiàn)在都還沒領悟呢,不知道你是咋理解的……)咳咳,列位睡著的可以醒醒了,鄙人現(xiàn)在準備說點有意思的了:嗯,前面嘰里咕嚕講了這么多,估計您十成里面一成也沒弄懂,這就好辦了……啊不,那我就說點好理解的唄,說說斜疝、鞘膜積液的臨床表現(xiàn),這個是眼睛能看到的,一上圖片大家就明白了……各位看官理解一下哈,我發(fā)的圖片一個個都奔著下三路去的,這個這個……發(fā)了也要被河蟹不是。嗯,發(fā)個教科書上的圖解意思意思,理解萬歲!腹股溝斜疝的典型表現(xiàn)是:腹股溝區(qū)光滑、稍高起的局限性柔軟包塊,有時可以延伸至陰囊。且慢,請不要跟我說你不知道腹股溝在哪里。腹股溝,顧名思義,就是腹部和大腿之間的“溝”,俗話所說的“大腿根”,約莫就是那個地方了。(備注:大腿,古人稱之為“股”,對嘍,就是劉備說的“髀肉復生”里的股……怎么總覺得哪里有些別扭……)腹股溝斜疝發(fā)作時,在腹股溝稍上方的位置會出現(xiàn)一個包塊,大小不等,一般包塊直徑在2~3cm,當然也有比較大的。男孩子斜疝發(fā)作時腫塊常會延伸至陰囊內。各位請注意我的用詞,是“延伸”,也就是說陰囊內的包塊是從別的地方過來的,而不是陰囊里本身出現(xiàn)的。包塊從哪里來的呢?當然是從我們上面說的“大瓦房”里面了——也就是腹腔內。包塊的本體(為什么說本體??搞得好像在看JOJO漫畫一樣,莫非還有替身?)一般是腹腔內的腸管、網(wǎng)膜,對于女孩子來說,還有可能是輸卵管和卵巢……總之都是重要的東東啦。斜疝、鞘膜積液大多在嬰幼兒的時期就會第一次出現(xiàn),一般在小兒哭鬧、排便用力時,包塊就突出來了,或者說原來的包塊變大了;在安靜或入睡后腫塊變小或者自行還納消失。這里請再注意一下我的用詞——“還納”,還納到哪里去了?當然是回腹腔里面去了啊Sometimes有經(jīng)驗的家長——往往是上點年紀的爺爺、奶奶們(人家吃過的鹽比咱吃過的米都多,當然經(jīng)驗也多了?。诎l(fā)現(xiàn)孩子腹股溝區(qū)出現(xiàn)腫物的時候,會及時將腫物按壓還納,也就是說吧突出來的腫物推壓回腹腔內了,推壓的時候可聽到“咕咕”的氣過水聲,所以民間俗稱“疝氣”。這里說一下,把突出來的腫物及時復位是必要的。大家還記得腫物是通過什么途徑突出來的嗎?3,2,1,Bingo! 說得對,是從那個“下水道”出來的,學名叫做鞘狀突,而在它里面有東西的時候,鞘狀突就又有了一個新的名字——疝囊(你有完沒完,綽號諢名一個接一個來?。。┤绻[物長時間不能還納入腹,那么疝囊的開口處可能水腫,或者在周圍組織的擠壓下導致突出來的腫物不能還納了。這個問題就嚴重了——上面我們提到了,這個腫物的本體不是腸管就是卵巢什么的,都是身體不可或缺的重要部件,一旦受到擠壓后很有可能影響血液循環(huán),嚴重的時候還能導致腸管、卵巢等組織的壞死——如果大家也不好理解的話,回想一下網(wǎng)上經(jīng)常提到的某位小朋友在手指頭上纏了一根線,最后導致指頭發(fā)黑、甚至截肢的慘痛事例,情況是一樣一樣的啊,而且后果比這個還要嚴重,是有可能要命滴!(敲黑板?。┧詫τ诨加行别薜暮⒆觼碚f,如果腫塊突出后很容易還納或者短時間內就自己還納了,那么沒事;如果腫物長時間不能自己還納,小嬰兒(還不會說話)出現(xiàn)煩躁、哭鬧,大一些的孩子說腫物局部越來越痛了,那么家長需要引起警惕了。腫物突出后不能還納,這一現(xiàn)象稱為“斜疝嵌頓”,又稱為“鉗閉性腹股溝疝”。對于成人,疝鉗閉4小時就有可能發(fā)生腸管壞死等嚴重后果。在兒童,進展慢得多,但一般也不要超過12小時,建議家長一旦發(fā)現(xiàn)有“斜疝嵌頓”,突出腫物不易還納就及時去醫(yī)院就診,讓醫(yī)生來做病情的評估與進一步處置。遇到這種情況,嵌頓12小時以內的,醫(yī)生多會嘗試手法復位,如果能復位成功,一般就不要緊了,一段時間之后擇期手術;如果手法復位失敗,就需要急診手術了。剛才說得血里胡擦的,大家估計都心情沉重了,咱們停一下,換個輕松的主題說一下哈:鞘膜積液/Nuck囊腫如果是這個問題,那就不要緊了。因為“下水道”里面都是“大瓦房”里面的水——腹腔的內液體,要不怎么要“積液”、“囊腫”呢?“液”啊“囊”啊的,一聽就知道是跟水有關系的嘛,既然是液體,那就不可能“嵌頓”,所以一般也不會有什么緊急情況的啦。具體表現(xiàn)就是:腹股溝區(qū)或者陰囊內可見包塊,包塊大小可以有變化,一般沒有疼痛感,特征是“透光試驗陽性”——就是說用手電照射囊腫的時候,囊腫會呈現(xiàn)紅彤彤的顏色——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暗室里用手電照氣球的場景……算了,豁出去了,上個真實圖片吧~~~打好馬賽克,不要被和諧,太上老君保佑,阿門!反之,如果是斜疝的話,因為腫塊內有突出的腸管等,用手電照射腫塊時,可能看到陰影或者發(fā)現(xiàn)透光明顯減低,就是“透光試驗陰性”了最后,說一下這幾種病的治療……什么什么?您已經(jīng)忘了是哪幾種病了?唉,孺子不可教也,朽木不可雕也~~~再說一遍啊,我們說的是小兒腹股溝斜疝、小兒鞘膜積液、小兒Nuck囊腫這三種病啊。一般來說,雖然這三種病大多在孩子很小時(生后幾個月,甚至生后幾天)就會發(fā)病,但是臨床上,我們一般都建議觀察一段時間。具體來說,就是1歲之內,可以先觀察,不需特殊處置。因為1歲之內的孩子,還是有可能自愈的——也就是說那個“下水道”還是有可能自己封閉起來的;如果1歲以后不再發(fā)作了,腫物不再突出了,囊腫也消失了,那就不用管它了。如果1歲之后,腹股溝區(qū)或者陰囊內還是有腫物突出或者液體積聚,那就得手術了,手術是根治斜疝/鞘膜積液/Nuck囊腫的唯一方法至于手術的方法,也比較簡單——治療斜疝——疝囊高位結扎術;治療鞘膜積液/Nuck囊腫——鞘狀突高位結扎術;名字不同,其實就是同一種術式啦;也可以通過腹腔鏡進行疝囊/鞘狀突的結扎,下面放一個腹腔鏡下未閉合鞘狀突的圖片(估計你們也看不懂……)Ok,以上就是對小兒腹股溝斜疝、鞘膜積液(Nuck囊腫)的簡單介紹,為了寫這四千余字,俺可是博覽群書、廣征博引、引經(jīng)據(jù)典、典章文物、物是人非、胡言亂語……絞盡了最后一點腦汁,陣亡了最后一個腦細胞,唯望諸位客官滿意為盼!2021年08月02日
748
2
2
-
劉雪來副主任醫(yī)師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首都兒童醫(yī)學中心 普通外科 近日遇到1例非常有趣的病例。診斷和治療均由我完成。術中和術后的思考讓我對該病也有了一些認識。記述如下:病例介紹:患女,6歲,以發(fā)現(xiàn)左側大陰唇包塊為主訴來我院看診?;純?歲時左側曾接受鞘膜積液手術(單孔腹腔鏡下完成)。5年后(1個月前)突然發(fā)現(xiàn)左側陰唇出現(xiàn)包塊。查體:患兒左側大陰唇外上方可捫及質韌包塊,大小約4.0cm X 3.5cm X 3.5cm,邊界清楚,上方沿及左側腹股溝管內,表面無紅腫和破潰,促之無痛感(圖1)。我院超聲:顯示腫塊大小為4.0cm X 4.0cm X 3.5cm,位于腹股溝管內,邊界清晰,上方未與腹腔相同,囊腔內為液體,提示為腹股溝囊腫。結合病史、手術史和超聲,入院初步診斷為:左側子宮圓韌帶囊腫。入院完善術前準備,擬行腹腔探查并根據(jù)術中情況行手術治療。圖1術中所見:腹會陰消毒鋪敷后,經(jīng)臍正中置入5mm Trocar,建立氣腹,置入腹腔鏡后,可見右側內環(huán)口完全閉合,結構正常。鏡頭轉向左側,可隱約見到鞘突膜內口的腹膜外打結絲線(圖1),未間明顯鞘突膜開放。體外向內上按壓左大陰唇和腹股溝管處的包塊,可見囊腫凸向腹腔內,囊腫為紫褐色,突入點為鞘突膜內口(圖3),肉眼依舊未見鞘突膜薄弱或開放;繼續(xù)向外下牽拉包塊,見鞘突膜內口出現(xiàn)管狀內口(圖4),內口遠端可見針孔管狀結構(NUCK管殘跡)與遠端囊腫相通。處理:腹腔鏡監(jiān)視下,避免損傷髂血管和圓韌帶周圍血管,采用10ml注射器外接軟套管針經(jīng)皮穿刺到囊腫內行腫囊穿刺抽液術,抽出淡黃色囊液體5-6ml,囊腫萎癟。而后行SPLPEC。操作時進針點在“開放鞘突孔上方0.5cm處”,以閉合松弛的鞘突膜,注意帶針絲線橫穿子宮圓韌帶,牢固結扎和閉合。術畢。術后診斷:同術前。手術方式:左側SPLPEC+左側鞘膜囊穿刺抽液術。圖2圖3圖4思考:1 Nuck囊腫又稱子宮圓韌帶囊腫。因此本例也可診斷為左側NUCK囊腫,或左側鞘膜積液。不同處在于,本例此前已經(jīng)接受過一次手術,術后思考,也可以診斷為復發(fā)性NUCK囊腫。我們在寫子宮圓韌帶囊腫源于我們考慮:我們也考慮到,但沒有充足的證據(jù)排除它就是復發(fā),而不是原發(fā)于左側腹股溝管內的孤立發(fā)病的單純囊腫。NUCK囊腫在查體和超聲下特別容易與女孩疝相鑒別。查體時NUCK囊腫質地堅韌,多數(shù)因為近端NUCK管已經(jīng)閉合,用力咳嗽和跺腳時大小沒有改變,而女孩疝則不具備這一特征。此外,超聲下顯示腫塊內容物明顯不同。2不同于男孩(男孩是睪丸從腎臟下緣沿腹后壁向下經(jīng)腹股溝管降入陰囊過程中形成鞘狀突,持續(xù)不閉合或剪斷部分閉合,形成睪丸疝,或精索疝,或睪丸鞘膜積液,或精索鞘膜積液,或精索睪丸交通性鞘膜積液),通過本例的治療和術中所見,清晰體會到:Nuck囊腫是由于子宮圓韌帶進入腹股溝時,部分腹膜隨之延伸入腹股溝內而形成,因此,發(fā)育生物學上“Nuck管也叫作子宮圓韌帶腹膜鞘狀突”,也就是說,男孩子只有腹膜形成鞘狀突,而女孩,子宮圓韌帶和腹膜均參與形成了鞘狀突。因此,Nuck囊腫在構造上由遠端未閉腹膜和子宮圓韌帶共同構成,它可能單純發(fā)生在遠端未閉的腹膜鞘突管內,可能單純發(fā)生在腹股溝管內的子宮圓韌帶上,也可二者同時并發(fā)囊腫(這就是罕見的、讓人困惑的“雙NUCK囊腫”,且中間存在或似乎存在隔膜或間隔組織)。3再去回顧可總結為:NUCK管正常情況下在出生后第1年完全閉合,如未閉合形成持續(xù)性子宮圓韌帶腹膜鞘狀突。導致腹股溝斜疝(單存腹腔內容物疝入)或Nuck管囊腫(單純積液)。和男孩一樣,若細長的NUCK管近端開口寬,中段閉合,遠端內有殘留的積液時,此時的診斷為NUCK囊腫合并斜疝。此時,疝若發(fā)生嵌頓,手法復位成功后,腹股溝管內仍有一個包塊。小兒外科醫(yī)生遇到此種情況時,手法復位成功后需注意讓患兒行超聲檢查,而不是反復而努力地將一個“密閉的鞘膜積”繼續(xù)向腹腔內推入。4總結:在胚胎發(fā)育18周時卵巢已經(jīng)下降到骨盆上口邊緣,卵巢引帶的近端成為卵巢系膜,遠端則成為子宮圓韌帶,并止于大陰唇結締組織內。子宮圓韌帶在下降時,腹腔鞘狀突也隨圓韌帶下降至大陰唇,叫Nuck氏管,正常情況下,出生時已大部分閉合。如未閉合,鞘狀突遺留較小,腹腔內的臟器不能突出,腹腔內的液體經(jīng)過狹細的鞘狀突管到達腹股溝區(qū)或大陰唇處,形成圓韌帶囊腫。未閉合的鞘狀突在腹腔鏡下表現(xiàn)為此處腹腔呈喇叭口狀凹陷,直徑約為0.2~0.4 cm并有一隧道向腹股溝區(qū)延伸,易辨認。Nuck囊腫可通過子宮圓韌帶牽拉作用引起卵巢和輸卵管突出腹腔,并發(fā)腹股溝斜疝,容易引起卵巢系膜扭轉壞死。因此,圓韌帶囊腫應及時治療,手術關鍵在于鞘狀突高位結扎,術中對囊液進行抽吸。5為了防止女孩疝或NUCK囊腫的術后復位,術中建議結扎部分或全部子宮圓韌帶。若貼子宮圓韌帶和腹膜之間穿行而只結扎腹膜,術后閉合的內環(huán)口可能因圓韌帶的滑動、牽拉,收縮等,讓已經(jīng)閉合的鞘突膜變得松弛,成為復發(fā)的隱患。2019年4月5日,隨筆于河北醫(yī)科大學第二醫(yī)院小兒外科病房2021年08月02日
1420
0
0
-
2021年06月04日
828
0
0
小兒疝氣相關科普號

唐靜醫(yī)生的科普號
唐靜 副主任醫(yī)師
江西省兒童醫(yī)院
泌尿外科
1.4萬粉絲22.4萬閱讀

鄧先銳醫(yī)生的科普號
鄧先銳 副主任醫(yī)師
眉山市人民醫(yī)院
普外科
60粉絲4萬閱讀

陳舟醫(yī)生的科普號
陳舟 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兒童醫(yī)院
普外科
4773粉絲9.4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