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京主任醫(yī)師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首都兒童醫(yī)學中心 呼吸內科 嬰兒濕疹,俗稱“奶癬”, 是皮膚對多種外在和內在因子的過敏反應。如對皮膚的冷熱刺激、搔抓、穿化纖或純毛衣服、真菌孢子、室內塵螨、小動物的皮毛及分泌物是濕疹的誘發(fā)因素,而嬰兒期孩子的主要食物牛奶、雞蛋白、魚蝦蟹等海產品及牛羊肉等也都可能誘發(fā)濕疹,有些患濕疹的孩子為遺傳性過敏體質,有嚴重過敏體質的孩子濕疹可能會遷延不愈,和出現(xiàn)皮膚以外的過敏疾病。嬰兒濕疹一般都出現(xiàn)在出生后1月到2歲這段時間,又以2-3個月的寶寶最嚴重。常發(fā)生于雙頰、頭皮、額部、眉間、頸部、頜下或耳后。1歲以內的嬰兒濕疹常局限于頭面部,按其皮膚表現(xiàn)分為二型,即滲出型和干燥型。滲出型濕疹好發(fā)于較胖的嬰兒,以頭面部紅腫、糜爛、滲出為主要表現(xiàn),常伴有劇烈瘙癢。干燥型濕疹多見于較瘦弱的嬰兒,以成片的小疙瘩、鱗屑為主要表現(xiàn),瘙癢相對較輕,隨年齡增長,皮疹逐漸向軀干及四肢發(fā)展。兒童濕疹病程呈慢性,反復發(fā)作,時輕時重,用藥后皮疹很快消退,停藥后易復發(fā),病程長達數(shù)月,乃至數(shù)年,但大多數(shù)嬰兒濕疹較易治療,且隨年齡增長病情逐漸緩解。濕疹和食物過敏是過敏性疾病最初表現(xiàn),兒童常見過敏性疾病包括濕疹、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和結膜炎,這些過敏性疾病出現(xiàn)有一定的先后順序,是由過敏體質的兒童接觸外界過敏原的先后決定。通常出生后最先接觸的異體蛋白是食物-牛奶和雞蛋,所以食物過敏和其引起的皮膚過敏—濕疹是過敏性疾病最先表現(xiàn),在生后第1個月除嬰兒濕疹外,很少出現(xiàn)過敏性疾病臨床表現(xiàn),大多數(shù)食物過敏和濕疹的患兒于2歲時自行緩解,但約有30-40%濕疹患兒可能發(fā)展為哮喘和(或)過敏性鼻炎、結膜炎。呼吸道癥狀大多在5歲前出現(xiàn),但多數(shù)3歲內發(fā)生喘息的兒童多可自行緩解,較少發(fā)展為過敏性哮喘。而發(fā)生于學齡期的喘息和喘息持續(xù)至12-13 歲者,更傾向于發(fā)展為過敏性哮喘。目前尚無治愈過敏性疾病的方法,主要是對癥處理,明確和避免過敏原的刺激有時比對癥處理更有效,因此對于患有過敏性疾病的兒童進行過敏原的檢測是十分必要的。通過檢測明確導致孩子過敏的因素,食物過敏一旦被確診,避免進食是最好的治療方法;如果對吸入性的過敏原過敏,也要盡量減少孩子所處環(huán)境中致敏原的濃度。由于過敏性疾病發(fā)生的年齡特征,對于疾病的干預應該集中在兒童的早期,從而影響過敏性疾病的進程和發(fā)展。對于孩子的濕疹,媽媽千萬不可以忽視。這是您的孩子患有過敏性疾病的早期表現(xiàn)。您應該積極的帶孩子到醫(yī)院就診,明確孩子的過敏原。對于孩子濕疹也應該積極的處理,而不是置之不理。濕疹的治療包括內用療法和外用療法。內用藥以口服抗組胺藥為主,外用藥的選擇應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對孩子的濕疹對一份關注,還孩子一個更清爽的明天!2010年10月15日
33661
1
1
-
衛(wèi)風蕾主任醫(yī)師 大連市婦女兒童醫(yī)療中心(集團)希望廣場兒童院區(qū) 皮膚科 濕疹(特應性皮炎)是皮膚對各種內、外因子的過敏性炎癥反應。皮膚是嬰兒接觸環(huán)境的第一器官,所以最早出現(xiàn)過敏反應,而且好發(fā)于頭面部等外露部位。特應性皮炎是過敏性進程的起點,隨著機體免疫不斷成熟以及特異性變應原的不斷暴露,長大后患哮喘和過敏性鼻炎的幾率非常大,而早期有效的對特應性皮炎進行皮膚治療可減緩或阻止“過敏性進程”的發(fā)生。本病隨孩子對環(huán)境逐漸適應可逐漸趨向緩解。但如果家族中有過敏性鼻炎、哮喘等過敏性疾病史,則比較麻煩,該患兒可能是一種特應性體質,病情容易遷延不愈,反復發(fā)作至成人或更久。因本病是一種反復發(fā)作的過敏性疾病,又是過敏性進程的起點,故預防過敏物質從皮膚、口、鼻等部位進入體內就顯得尤為重要:洗:每天要清潔皮膚,用36℃溫水洗浴為好,對去除汗液、過敏原、微生物非常重要。盡量減少使用皮膚清潔劑,浴后需馬上應用外用藥和保濕潤膚劑修復皮膚。潤膚:皮膚干燥是患兒最主要的臨床表現(xiàn),尤其是在冬季更加明顯,干燥的皮膚是皮膚屏障受損的主要表現(xiàn),皮膚屏障受損會導致各種過敏原進入皮膚,從而導致過敏的產生,因此需要使用保濕潤膚劑來緩解皮膚干燥尤為重要,這是解決濕疹反復非常重要的一項措施。但是患兒應慎用各種“香”、“霜”,因為這些護膚品中可能含有各種香料,防腐劑。如患兒對該種成分過敏,則使用該產品后可能會導致過敏反應加重。目前,已有很多專門為過敏兒童研制的經過臨床驗證的醫(yī)用護膚品,如雅漾、理膚泉、菲絲佳、施巴等可供患者選用。吃:合理喂養(yǎng),避免胃腸道功能障礙。慎食牛奶、雞蛋、牛羊肉、海鮮、豆類等高蛋白物質,添加輔食應從少量開始,種類逐漸增加,并隨時觀察患兒有無皮膚及胃腸道反應,如食用后加重則忌食,如無明顯反應,則無礙。必要時可以做過敏原篩查,但要正確解讀結果,避免過度飲食回避,進而導致營養(yǎng)不良的發(fā)生。這里要特別提到牛奶,因為牛奶是嬰兒期主要的過敏原之一,嬰兒期6個月內應盡量采用母乳喂養(yǎng),避免過早接觸普通的牛奶蛋白。喂食牛奶時,應避免牛奶漬與皮膚直接接觸。母乳不足時,如果家長是有過敏性疾病的,孩子建議應用適度水解奶粉,如果對牛奶蛋白過敏的嬰兒可選用氨基酸配方營養(yǎng)粉或深度水解嬰兒配方奶粉替代普通奶粉。穿:衣著應以寬松、細軟、無色純棉布料為佳,如是舊衣服最好。忌用毛料或化纖等衣物,并且穿衣不宜過多,以免出汗后汗液刺激皮膚加重病情。?。阂驖裾钣忻黠@的季節(jié)性,秋季及冬季加重,夏季可自行緩解。在冬季,患兒的皮膚干燥而敏感。因此基本的居室要求為涼爽、通風和清潔,為避免屋塵螨吸入,建議用濕拖把和抹布清潔居室;要保持室內濕度,必要時應使用加濕器;用火炕取暖的地區(qū),建議患兒睡在遠離最熱的一邊?,F(xiàn)代住房大家都裝修的十分豪華,并有花卉點綴,殊不知患兒最忌在此環(huán)境中,因油漆、甲醛、花粉及屋塵都可引起濕疹,無法避免時,常開窗對流通風顯得較為重要。有患兒的家庭不建議飼養(yǎng)寵物。治:外用糖皮質激素仍然是治療和控制各期濕疹(特應性皮炎)的一線用藥,避免激素恐懼癥與濫用激素同樣重要,在皮膚科專業(y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激素是安全的。預防注射:病情較為嚴重的濕疹患兒暫不宜進行預防接種,建議在緩解期行預防注射。禁忌:忌與單純皰疹者接觸,以免患上Kaposi水痘樣疹。濕疹(特應性皮炎)的治療不可能追求一次性治愈。較好療效的實現(xiàn)有賴于家長和醫(yī)生共同對患兒進行長期治療管理,將患兒臨床癥狀控制在持續(xù)緩解狀態(tài),從而保證患兒正常的生長發(fā)育。我們會定期提供濕疹(特應性皮炎)的健康教育講座,讓您多了解這個疾病,學會對這個疾病自我管理的能力。我們皮膚科全體醫(yī)護人員會盡力幫助您的孩子減少濕疹反復發(fā)作,幫助您的孩子健康成長。2008年09月04日
42551
21
47
小兒濕疹相關科普號

肖月園醫(yī)生的科普號
肖月園 副主任醫(yī)師
重慶市中醫(yī)院
皮膚科
1.6萬粉絲111萬閱讀

林穎醫(yī)生的科普號
林穎 主任醫(yī)師
廣東省中醫(yī)院
皮膚科
4134粉絲45.1萬閱讀

孫緒丁醫(yī)生的科普號
孫緒丁 主任醫(yī)師
北京京都兒童醫(yī)院
兒科
9851粉絲65.8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