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內容
-
“大小三陽轉陰”——想說愛你不容易
臨床工作中常常會遇到這樣的病友:有的一來門診,第一句話就說我因為查出來乙肝,求學和就業(yè)都遇到了麻煩,能不能通過治療把乙肝轉陰;還有的病友輕信一些媒體的虛假宣傳,去接受所謂的“轉陰”治療,結果冤枉錢花了不少,還時本來正常的肝功能出現(xiàn)失代償……(南京市第二醫(yī)院楊永峰發(fā)表)能使乙肝轉陰,是很多病友殷切希望的目標,很多不正規(guī)的醫(yī)療機構和一些為虎作倀的媒體正是抓住這一點,宣傳能使“大小三陽轉陰”。那么,通過治療,能使乙肝“轉陰”嗎?這要從幾個方面說起:乙肝病毒有哪些標志物?會轉陰嗎?乙肝病毒在血液中的標志物,也就是通過哪些指標可以診斷乙肝病毒感染。臨床常用的標志物包括乙肝五項和乙肝DNA,乙肝五項包括HBsAg(表面抗原)、HBsAb(表面抗體)、HBeAg(e抗原)、HBeAb(e抗體)和HBcAb(核心抗體)。表面抗體陽性表明機體對乙肝病毒已有免疫能力,再感染乙肝病毒的可能性極小,如果是注射疫苗后產生的抗體,多表現(xiàn)為單項的表面抗體陽性;如果是感染乙肝病毒恢復后產生的抗體,多表現(xiàn)為表面抗體和核心抗體同時陽性。通常所說的“轉陰”是指表面抗原、e抗原和DNA的轉陰。那么,這些指標轉陰有什么意義?有可能達到嗎?我們一項一項的來說:1、表面抗原 表面抗原的轉陰意味著乙肝病毒的徹底清除,意味著徹底擺脫乙肝病毒的困擾。乙肝表面抗原能轉陰嗎?這要是具體的情況而定。如果是成年人的急性乙肝病毒感染,95%左右的患者都能在半年內靠自己的免疫能力徹底清除病毒,最后表面抗原轉陰并出現(xiàn)表面抗體??上В壳按蠖鄶?shù)的患者都是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形成的原因,大多數(shù)是因為幼年時期感染,因機體免疫系統(tǒng)不健全,不能清除病毒而引起慢性肝炎。慢性感染表面抗原轉陰的可能性非常小,每年自然轉陰的可能性僅1%,即使通過抗病毒治療,轉陰的可能性也只有3%左右。2、e抗原 e抗原轉陰,并出現(xiàn)e抗體,臨床上稱為e抗原血清轉換。以前把e抗原陽性稱為“大三陽”,e抗體陽性稱為“小三陽”,e抗原血清轉換,也就是“大三陽”轉為“小三陽”。小三陽、并且DNA陰性,意味著病毒復制的停止,這部分病人又叫非活動性攜帶,病情基本上都是很穩(wěn)定的,但是仍然有20%-30%的患者會因病毒前C區(qū)變異再次引起病毒復制,DNA再次陽性,肝炎活動。E抗原每年的自然轉陰率約10%左右,通過抗病毒治療,可達到40%左右。3、HBV DNA 乙肝病毒DNA就是指乙肝病毒的核酸。通過抗病毒治療,能使80%的患者HBV DNA轉為陰性。HBV DNA轉陰,意味著病毒復制受到抑制,病情相對穩(wěn)定,以后發(fā)展為肝癌、肝硬化的可能性大大減少。乙肝治療的目標是什么?是“大小三陽轉陰”嗎?既然目前的治療還不能夠達到完全清除病毒,不能夠做到表面抗原轉陰,那么,我們治療中為什么要抗病毒呢?乙肝治療的目標是什么呢?美國、歐洲、亞太和中國的《慢性乙肝治療指南》都指出,乙肝治療的目標是“最大限度地長期抑制或消除乙肝病毒,減輕肝細胞炎癥壞死和肝纖維化,延緩和阻止疾病進展,減少和防治肝臟失代償、肝硬化、肝細胞癌及其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從而改善生活質量和延長存活時間”??梢赃@樣理解,乙肝治療的目標分為初級目標和終極目標,初級目標是抑制病毒,減輕肝組織炎癥,終極目標是減少和防治肝臟失代償、肝硬化和肝癌的發(fā)生。如何正確對待自己的“大小三陽”?前面講了通過治療可以抑制病毒,那是不是所有的乙肝病毒感染者都需要抗病毒治療呢?非也。美國、歐洲、亞太和中國的指南都把DNA陽性同時轉氨酶增高超過兩倍以上作為慢性乙肝的抗病毒治療標準;此外,對于已有肝硬化的患者,不論轉氨酶是否增高,只要乙肝DNA陽性都是需要抗病毒治療的。可見,對大多數(shù)的乙肝病毒感染者來說,僅僅DNA陽性,病毒復制活躍并不是抗病毒的治療,關鍵還要看肝組織是否有炎癥,轉氨酶是否增高。原因有兩個,一是轉氨酶長期正常者,進展為肝癌肝硬化的比例并不高,亦即沒必要;而是目前的抗病毒治療對轉氨酶正常者療效都比較差。為何會有這么多的虛假廣告?如何識別?既然目前治療不能夠做到徹底清除病毒,為什么還要那么多“大小三陽轉陰”的廣告出來坑蒙拐騙呢?原因很簡單,利益使然,不正規(guī)的醫(yī)療機構是為了賺錢,不負責任的媒體也是為了賺錢,而監(jiān)管部門由于懶政,才造成現(xiàn)在的局面。假廣告的表現(xiàn)可謂多種多樣,有祖?zhèn)髅胤降?,有基因治療的,有生物導彈的,有冒充軍隊醫(yī)療機構的,也有簽合同治療無效退款的,花招數(shù)不勝數(shù)。然而其共同的特點,都是擴大療效,從而欺騙病友上當。大家記住,不管所宣傳的治療方法是什么,治療機制如何故弄玄虛,如果宣傳的療效是“表面抗原轉陰”、“大小三陽轉陰”、“徹底治愈”,則必定是虛假廣告。南京市第二醫(yī)院 楊永峰(原創(chuàng),如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楊永峰醫(yī)生的科普號2008年07月31日29333
60
0
-
乙肝五項的意義
五項結果意義如下: 1.乙肝表面抗原 HBsAg 陽性:表示感染了乙肝病毒。并不反映病毒有無復制、復制程度、傳染性強弱。 2. 乙肝表面抗體 HBsAb (抗HBs) 陽性表示對乙肝病毒的感染具有保護性免疫作用。乙肝疫苗接種者,若僅此項陽性,應視為乙肝疫苗接種后正?,F(xiàn)象。 3.乙肝e抗原 HBeAg 陽性說明傳染性強。持續(xù)陽性3個月以上則有慢性化傾向。 4.乙肝e抗體 HBeAb (抗HBe) 陽性說明病毒復制減少,傳染性弱,但并非沒有傳染性。 5.乙肝核心抗體 HBcAb (抗HBc) 陽性說明既往感染過乙肝病毒。
劉澤醫(yī)生的科普號2008年07月29日23518
2
1
-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自我保健知識
疾病常識1.治療乙肝多花錢未必能取得好效果治療乙肝決不是越貴的藥物療效越好。治療乙肝要因人而異,因病情的程度、階段而異。慢性病毒攜帶者可以不花錢或少花錢治療,主要的治療方法是休閑(如練氣功、打太極拳、下棋、養(yǎng)花鳥等)、心理調控、飲食療法等,藥物治療可選用一些價廉物美的中草藥或其制劑。如果是活動性肝炎,以藥物治療為主,休閑心理治療為輔。藥物治療一定要針對具體問題,用藥得當而精練。活動性肝炎的治療目的主要有三:一是恢復和保護肝功能,二是抗病毒,三是抗肝纖維化。這三大類可供選擇的藥物成千上萬,但不可能都去嘗試一下。而臨床常用的恢復肝功能的有甘利欣、肝得寧、肝炎靈等,抗病毒的有法昔洛韋、拉米夫定等,抗纖維化的有大黃庶蟲丸、復方鱉甲軟肝片等。以上藥物選擇一二種使用,少花錢多辦事。2..慢乙肝為何治不好?(1)選擇的適應癥不對根據中華醫(yī)學會肝病學分會、中華醫(y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最近公布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規(guī)定:①有乙肝病毒復制指標,HBeAg陽性、HBVDNA陽性或105拷貝/ml,或HBeAg陰性、HBVDNA104拷貝/ml。②ALT2ULN(二倍正常值上限),如果ALT<2ULN,應當進行肝臟活體組織檢查,肝臟組織學顯示明顯炎癥者也可抗病毒治療。(2)發(fā)生了重疊感染病人具備了抗病毒的指標,但發(fā)生重疊感染也是治療失敗的重要原因。重疊感染就是慢性乙肝病人又感染了丙肝病毒、丁型肝炎病毒,或者艾滋病病毒等。在這種情況下,雖然仍然需要抗病毒治療,但效果很差。在治不好的乙肝患者中,乙、丙肝病毒重疊感染比較多見,治療也非常麻煩,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請有經驗的??漆t(yī)生給予處理。(3)飲酒輕、中度病情的慢性乙肝病人,活動自如,有的患者不能嚴格要求自己,繼續(xù)飲酒。第一,可損害肝臟。第二,酒精還能激活體內的乙肝病毒,也就是說酒精能夠抵消抗病毒藥物的作用,一邊抗病毒治療,一邊飲酒,那就是瞎子點燈——白廢蠟。酒是肝病之敵,啤酒、低度酒、果酒等都不可以飲用,否則慢性乙肝的治療是沒有希望的。(4)過度治療和不規(guī)范治療過度治療是一個非常多見的現(xiàn)象,我們在臨床中發(fā)現(xiàn),很多病人要服用6~8種藥物,最多的達10種,其中有的藥物是醫(yī)生讓用的,有的藥物是病人擅自用的,盼望將自己的乙肝立即治好。結果事與愿違,不但沒有治好病,反而使自己的病情更加纏綿。實際上,患者可能已出現(xiàn)藥物性肝損傷。另外,多種藥物進入人體后,可能發(fā)生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抵消抗病毒藥物抑制病毒的作用。不規(guī)范治療就是不按醫(yī)囑用藥,特別是抗乙肝病毒藥物的非規(guī)范應用后果更為嚴重,如隨意聯(lián)合應用、漏服、隨意停服、擅自終止治療、加量服用、減量服用等,都要出問題。(5)其他原因我們還發(fā)現(xiàn),少數(shù)慢性乙肝可因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依從性差、病毒變異、乙肝合并糖尿病或腎炎等原因而使治療不滿意。 3. 90%以上的肝癌與乙肝有關慢性乙肝和肝癌有著密切的關系,90%以上的肝癌患者抽血檢查,發(fā)現(xiàn)乙肝病毒標記物為陽性,肝癌通常發(fā)生于乙肝病毒攜帶者、慢性乙肝及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當中。專家們認為,乙肝病毒長期感染及復制容易引起肝癌的原因是:(1)乙肝病毒激活某些原癌基因,同時使某些抑癌基因滅活或突變,促進癌變發(fā)生。(2)乙肝病毒的X蛋白可以激活啟動因子,促進已被乙肝病毒感染的肝細胞向癌變方向轉化。(3)乙肝病毒大量整合到肝細胞里面,機體免疫應答難以將已整合的肝細胞破壞,成堆的已被病毒整合的肝細胞易于受到一系列的刺激而發(fā)生癌變。(4)病毒變異。表面抗原陽性、E抗體、核心抗體陽性的“小三陽”患者,如果血清中病毒基因仍高,肝功能異常,常說明病毒變異,更易發(fā)展為肝癌。由于這種變異病毒逃避免疫監(jiān)視,常易發(fā)展為慢性重癥肝炎,與肝硬化、肝癌的關系更為密切。在我國慢性肝炎病人中70%左右有這種變異現(xiàn)象。對于這種病人的治療必需進行抗病毒、保肝和抗纖維化治療。以使病毒復制迅速得到抑制,減少肝細胞損害,減輕肝纖維化,從而阻斷肝硬化的發(fā)生?!靶∪枴甭砸腋沃委熗щy,常需幾種藥物聯(lián)合治療;對于家族中有肝癌史、年齡35歲以上男性“小三陽”患者,有主張定期進行抗病毒或免疫調節(jié)治療,以預防肝癌發(fā)生。4. 牢記十大類損肝藥物肝炎患者因為肝臟功能已經受到損害,肝臟的功能較差,如再用對肝臟有毒性的藥物則很可能引起肝損害加重,因此,慢性肝炎患者要牢記自己是一個慢性肝病患者,要避免使用以下十大類損肝藥物: (1)抗菌藥物:青霉素G僅有少數(shù)報道,半合成青霉素中有可能引起肝損者,如阿莫西林、苯唑西林(青Ⅱ)、羧芐西林鈉、紅霉素、四環(huán)素、磺胺藥、呋喃妥因、氯霉素、克林霉素、灰黃霉素、酮康素、異煙肼、利福平、氨苯砜等,PAS能引起5%病例的藥物性過敏反應,1%患者表現(xiàn)為淤膽型肝炎。酮康唑引起肝損的報告已千余例,主要是淤膽,有數(shù)例引起死亡。氟孢嘧啶也有肝損的報道。 (2)解熱鎮(zhèn)痛藥:對乙酰氨基酚、卡馬西平、阿司匹林、吲哚美辛、雙氯芬酸、萘普生、炎痛喜康、消炎痛均可引起淤膽性肝炎,水楊酸類可引起脂肪肝。 (3)鎮(zhèn)靜類藥: 安定、苯巴比妥、氯丙嗪、奮乃靜、丙咪嗪、丙戊酸、苯妥因鈉、三氯雙銅等 (4)心血管藥: 肼苯達嗪、巰甲丙脯酸(卡托普利)、硝苯地平、心得安、胺碘酮、洛伐他丁、心舒寧;降脂藥中吉非羅齊、非諾貝特。 (5) 降糖藥:格列齊特、甲苯磺丁脲(甲糖寧)、氯磺丙脲、氯磺丁脲、優(yōu)降糖、美他已脲,妥拉磺尿。 (6)抗甲狀腺藥:甲(丙)基硫氧嘧啶、甲亢平(卡比巴唑)、他巴唑。 (7) H2受體陰滯劑:如西米替丁、雷尼替丁等。 (8)抗癌藥: 氨甲蝶呤、硫唑嘌呤、環(huán)孢素A、環(huán)磷酰胺、長春新堿、依托泊甙 (9)性激素藥:已烯雌酚、炔雌醇、他莫昔芬、孕酮、睪酮等 (10)麻醉藥: 氨烷以及咖啡因、茶堿等。心理保健方法 緩解緊張焦慮情緒,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對肝炎患者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那些內向、易生悶氣和情感反常、喜怒無度、雜念纏身的人,最難康復。肝炎患者應消除不必要的恐懼,創(chuàng)造良好的心理氛圍,處理好人際關系,保持家庭和睦。還可以通過轉移注意力、言語提示等進行自我控制,自我調節(jié)。 飲食保健方法1.慢性乙肝的飲食要點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飲食以清淡、易消化、富含營養(yǎng)為原則。肝臟是體內蛋白質分解和合成的重要器官,肝臟發(fā)生病變,影響消化酶的分泌,使胃腸蠕動減弱,食物的消化吸收受阻,蛋白質吸收、合成減少。同時肝病時,自身蛋白質分解加速,大量蛋白丟失,血漿蛋白下降,使受損的肝組織難以修復,甚至因低蛋白而產生局部水腫及腹水,故應補充高蛋白的飲食。進食時,既要注意蛋白質的量,還要從質的方面加以選擇。在高蛋白食物中,必需選用富含氨基酸的食物,如蛋類、牛奶、瘦肉類和豆制品,而含脂肪過多的肥肉食后不易消化,常有脹悶感,故不宜多食。肉類食物宜選用魚肉、兔肉、雞肉、豬瘦肉等。豆類蛋白如豆制品等,與動物蛋白同食,有互補作用,可提高其利用價值。肝臟受損害時,維生素攝入和合成減少,且消耗增加以致缺乏,故要適當補充B族維生素、維生素C及維生素A等,如動物的肝臟、小麥、花生、豆芽、胡蘿卜、綠色菜葉、牛奶、魚肝油、山楂、柑桔、橙子等。由于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多陰虛、血虛,因此,不宜進食各種辛辣刺激或熱性食物,如辣椒、洋蔥、羊肉、鵝肉、豬肉及煎烤類食品等。要嚴格戒酒,因為酒的主要成份是乙醇,乙醇及其代謝產物乙醛均可損害肝臟,導致轉氨酶升高和黃疸的加重等。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還應少食多餐,細嚼慢咽,不要吃得有有飽脹感,以免加重胃的負擔。2.海鮮好吃,慢性乙肝患者不宜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應避免食用海鮮食物,這是由于海鮮類食物容易導致人體過敏的原因。研究證實,海鮮食物中的某些較大的蛋白質顆粒能進入血液引起機體致敏,當再次進食這些食物時,就可引起機體發(fā)生抗原抗體反應,使組織細胞,如肥大細胞和嗜堿性粒細胞等釋放組胺、緩激肽、慢反應物質和前列腺素等介質,從而導致血管、皮膚、胃腸道等發(fā)生變態(tài)反應,表現(xiàn)為上述癥狀。由于肝臟是參與變態(tài)反應的重要器官,因此肝臟受損在所難免。尤其原有肝病者可使病情加重,或者原病情已穩(wěn)定的肝病,又可能再次復發(fā)。3.肝病患者宜多食醋慢性肝炎病人還可經常適量吃點醋,中醫(yī)認為“酸入肝”、“補肝用酸味”。醋除了可以作為肝經的引經藥之外,還有活血散瘀、消食化積、消腫軟堅、解毒等作用。醋對胃酸有“調兵遣將”的作用,當慢性乙肝病人食欲減退、食量減少之時,在烹調食物時加點醋,或沾點醋吃,可明顯增加胃液分泌,幫助食物消化,從而增進食欲。醋還能殺滅進入胃里的細菌,提高胃腸道的抗感染能力。在使用陳醋涼拌菜時,能將一些帶牙孢的細菌殺死。當夏季胃腸道傳染病流行時,不僅能促進食欲,還能起到較強的殺菌作用。4.慢性乙型肝炎食療方五款(1)金針菜30克,豬瘦肉60克,加水適量,水煎。吃肉喝菜湯,每日2次。用于急性肝炎輔助治療。(2)活鯉魚1條(500克),赤小豆180克。鯉魚去鱗洗凈,加赤豆煮熟,去骨吃肉喝湯,每周2~3次。有退黃利水之功,適用于肝炎肝硬化伴腹水者。(3)紅棗、花生各50克,白糖30克,花生去殼,加水煮到爛熟,放入去核紅棗再煮,至棗熟時加入白糖調勻。每日1次,睡覺前服,連服數(shù)日。有益血、降酶功效,適用于谷丙轉氨酶升高者。(4)豬瘦肉150克,蘑菇50克。將瘦豬肉切成小塊,同蘑菇一起用小火燉煮,煮爛后加適量鹽和蔥、姜調味,每日1次。具有調補肝脾作用,適用于肝脾兩虛的肝炎患者,癥見乏力、納少、脅肋隱痛等。(5)香菇菜心:香菇50克,青菜心250克,菜油、鹽、味精適量。先將鐵鍋加入菜油燒熱,入青菜、鹽暴炒后盛起擺放盤中,再入香菇,加少量水、鹽、醬油煮熟后,盛放于盤中青菜之上。佐餐食用,1日1-2次。具有補中益氣,增強免疫作用。香菇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糖分,日本井敏勝學者從香菇深層培養(yǎng)的菌絲中提出一種叫做香菇多糖的成分,已成為細胞介導反應的免疫增強劑。由于慢性乙型肝炎多因機體免疫功能不全導致,所以臨床上用香菇多糖這類免疫增強藥對乙型肝炎進行治療,取得了較好的療效。還有學者應用固體培養(yǎng)的香菇和云芝菌絲體水提取液的乙醇沉淀物制成了一種叫做香云片的成藥,據報道,臨床治療慢性肝炎488例,顯效達54.4%,總有效率達80.4%,慢性肝炎80例,顯效達35%,總有效率為68.7%。因此慢性乙肝或者宜多食香菇。5.乙肝患者喝牛奶腹瀉咋辦有些慢性肝病患者喝牛奶后會出現(xiàn)腹瀉,有報紙上上說肝炎患者喝牛奶不好。那么,牛奶對乙肝患者到底有無好處?其實牛奶的營養(yǎng)價值很高,新鮮牛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以及鈣、鎂和維生素B1、B2、C。營養(yǎng)專家建議肝病患者應每日喝2杯牛奶,它可補充每日所需蛋白質的1/10、每天所需維生素B2的和維生素A的1/8。 有的人常常是大口大口飲用牛奶,牛奶迅速進入胃內,一下子就與胃酸接觸,形成一種酸性蛋白質脂肪塊狀物,不僅不易吸收,對患有肝病胃腸虛弱的人便會引起腹瀉和腹脹。所以有的醫(yī)生勸患者,牛奶要咀嚼式飲用或用湯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品嘗。因為口腔內的唾液與牛奶混勻后有助于消化吸收。 另外,喝牛奶時不宜加糖。因為蔗糖在體內分解成酸,可與牛奶中的鈣質中和,既削減了營養(yǎng)價值,還增加了細菌發(fā)酵產氣,導致腹脹。 牛奶最理想的飲用方法是:淡牛奶加蘇打餅干。牛奶和蘇打餅干一起在嘴里用牙細細咀嚼,用唾液慢慢攪拌,小口小口下咽,以保證牛奶最大限度地消化吸收。6.得了肝炎 多吃葡萄葡萄中含有的天然生物活性物質、維生素和纖維素對肝炎患者十分有益。 中醫(yī)認為,葡萄性平、味甘酸,能補氣血,強筋骨,益肝陰,利小便,舒筋活血,暖胃健脾,除煩解渴?,F(xiàn)代醫(yī)學則證明,葡萄中所含的多酚類物質是天然的自由基清除劑, 具有很強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有效地調整肝臟細胞的功能,抵御或減少自由基對它們的傷害。此外,它還具有抗炎作用,能與細菌、病毒中的蛋白質結合,使它們失去致病能力。國外的研究證明,新鮮的葡萄、葡萄葉、葡萄干都具有抵抗病毒的能力。 葡萄中含有豐富的葡萄糖及多種維生素,對保護肝臟、減輕腹水和下肢浮腫的效果非常明顯,還能提高血漿白蛋白,降低轉氨酶。葡萄中的葡萄糖、有機酸、氨基酸、維生素對大腦神經有興奮作用,對肝炎伴有的神經衰弱和疲勞癥狀有改善效果。葡萄中的果酸還能幫助消化、增加食欲,防止肝炎后脂肪肝的發(fā)生。葡萄干是肝炎患者補充鐵的重要來源。用葡萄根100—150克煎水服下,對黃疸型肝炎有—定輔助療效。7.乙肝患者要禁酒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在肝臟內可以轉化為乙醛,它們對肝臟有直接的損害作用,使肝細胞發(fā)生變性和壞死。乙肝患者或者乙肝病毒攜帶者本身肝臟已有病變,加上飲酒可謂是雪上加霜,可以使病情加速向肝硬化,甚至肝癌方向演變。乙肝患者禁酒是必須的,白酒、啤酒、紅酒都在禁忌范圍內。8.肝病良藥――泥鰍泥鰍,又名鰍魚,其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yǎng)豐富。泥鰍有較高的藥用價值。祖國醫(yī)學認為,泥鰍性平,味甘,無毒。能滋陰清熱,補脾益氣,祛濕,興陽。臨床上可用于治療脾虛瘦弱、黃疸及小便不利、津傷口渴、痔瘡、疥癬、腎氣不足、陽痿等癥。 泥鰍對急、慢性肝炎具有獨特療效。泥鰍粉能明顯促進黃疸消退及轉氨酶下降,對急性黃疸型肝炎療效顯著;對遷延性和慢性肝炎的肝功能也有明顯的改善作用,可用于各種類型的肝炎。泥鰍粉的制備及用法:泥鰍500克,放清水中養(yǎng)5~7日,待污泥吐凈,撈出放瓦上焙脆干,有條件的可用干燥箱烘干(溫度以100℃為宜),將干燥的泥鰍研成粉末,每服10克,每日3次。此外,將泥鰍10條,陰干,除去頭尾,炒至外表焦黑色,內部黃褐色,再與等量荷葉研末,每次吞服1~3g,一日服2次,可用于糖尿病的輔助食療。 泥鰍食療方法亦頗多。如《泉州本草》有“泥鰍燒豆腐”法,食之能補脾利濕,對黃疸、小便不利及脾虛胃弱者有良效。
陳四清醫(yī)生的科普號2008年06月22日32614
2
0
-
患了乙肝以后會怎么樣?
在血液化驗檢查中,如果發(fā)現(xiàn)乙肝表面抗原陽性,就說明已經感染了乙肝病毒?;忌弦腋魏?,無論是病人還是病人家屬,都迫切想知道怎樣治好乙肝,而且大多數(shù)人認為必須把“兩對半”全部轉陰。但這種觀點是非常不符合目前乙肝治療實際情況的。不可否認,社會上的確存在著“乙肝歧視”現(xiàn)象。一些人聽說誰感染了乙肝病毒,先是感到驚訝,而后便產生“可別把病毒傳染給我”的擔心。因此,他們視乙肝病人為“瘟疫”,惟恐躲避不及殃及自己。其實,乙肝并不象人們想象的那么可怕?!耙腋纹缫暋爆F(xiàn)象的產生與人們不能夠正確認識乙肝有直接的關系。那么,如何正確認識乙肝呢?首先說乙肝病毒感染是有其傳播途徑的,乙肝病毒主要經血和血制品、母嬰傳播、破損的皮膚和粘膜及性接觸傳播。母嬰傳播是在妊娠28周后到生后7足天時期(這一時期在醫(yī)學上稱為圍生[產]期)傳播的主要方式,多為在分娩時接觸乙肝病毒陽性母親的血液和體液傳播。經皮膚和粘膜傳播主要發(fā)生于使用未經嚴格消毒的醫(yī)療器械、注射器、侵入性診療操作和手術,以及靜脈內濫用毒品等。其他如修足、紋身、扎耳環(huán)孔、醫(yī)務人員工作中的意外暴露、共用剃須刀和牙刷等也可傳播。與HBV 陽性者性接觸,特別是有多個性伴侶者,其感染HBV 的危險性明顯增高。由于我國對獻血員實施嚴格的HBsAg 篩查,經輸血或血液制品引起的HBV 感染已較少發(fā)生。日常工作或生活接觸,如同一辦公室工作 (包括共用計算機等辦公用品)、握手、擁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廳用餐和共用廁所等無血液暴露的接觸,一般不會傳染乙肝病毒。經吸血昆蟲 (蚊、臭蟲等) 傳播未被證實。再說人感染HBV 后,病毒持續(xù)6 個月仍未被清除者稱為慢性HBV 感染。感染時的年齡是影響慢性化的最主要因素。圍生(產)期感染乙肝病毒者中,有90%將發(fā)展成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嬰幼兒期為25%~30%,青少年和成人期僅為5%~10%。那么感染乙肝病毒后,就是說得了乙肝以后會怎么樣?用醫(yī)學方面的術語叫做疾病的轉歸,實際上,乙肝病毒感染后的轉歸并不都是很糟糕。由于我國屬HBV感染高流行區(qū),一般人群的HBsAg陽性率為9.09% 。但是一些人從未進行過肝病方面的體檢,以至于病情進展到肝臟受損已比較嚴重甚至是肝硬化時才確診為肝病,所以說得了乙肝以后先要進行初步評估:包括(1)詢問流行病史和體格檢查; (2)有無肝病及肝細胞癌(HCC)家族史; (3)實驗室檢查, 包括血常規(guī)、肝功能、凝血功能; (4) HBV復制檢測:HBeAg、抗-HBe及HBV DNA; (5)抗-HCV、抗-HDV、抗-HIV等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肝病:;(6) HCC篩檢:甲胎蛋白(AFP)及超聲波檢查等; (7)考慮進行肝活檢,對病理改變進行分級和分期。然后根據評估結果,可將慢性HBV 感染分為:(一) 攜帶者部分乙肝病毒攜帶者可自然出現(xiàn)病毒轉陰現(xiàn)象,年平均轉陰率為1-2%;但能否轉陰與某些因素有關。(1) 15歲以上成年組HBsAg轉陰率高于1-14歲兒童組;(2)HBsAg低滴度組(1:128)的轉陰率高于高滴度組(>1:256);(3)HBeAg陰性者的HBsAg轉陰率高于HBeAg陽性者。持續(xù)攜帶HBsAg可達數(shù)年之久甚至終生,經多次反復化驗肝功能均正常,做肝穿刺活檢無組織學損傷。此類病人可以正常工作、學習和生活,大部分人預后良好。(二)慢性乙型肝炎部分患者在持續(xù)無癥狀攜帶狀態(tài)若干年后可演變?yōu)槁愿窝?,表現(xiàn)為轉氨酶升高,肝組織學上可見到肝細胞的壞死、變性和纖維化。有些患者已經轉化為慢性肝炎,但仍然沒有任何癥狀,甚至肝功能化驗也不能發(fā)現(xiàn)問題,這時肝穿刺活檢就成為是否演變?yōu)槁愿窝椎闹匾罁?。因此為明確診斷,必須做肝活體組織檢查。如證實肝臟有病理損害,則應及時進行相應的正確治療。(三) 乙型肝炎肝硬化乙型肝炎肝硬化是慢性乙型肝炎發(fā)展的結果,肝組織學表現(xiàn)為彌漫性纖維化及假小葉形成,兩者必須同時具備才能作出肝硬化病理診斷。1.代償期肝硬化:一般屬Child-Pugh A 級??捎休p度乏力、食欲減退或腹脹癥狀,ALT 和AST 可異常,但尚無明顯肝功能失代償表現(xiàn)。可有門靜脈高壓征,如脾功能亢進及輕度食管胃底靜脈曲張,但無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無腹水和肝性腦病等。2.失代償期肝硬化:一般屬Child-Pugh B 、C 級?;颊叱0l(fā)生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肝性腦病、腹水等嚴重并發(fā)癥。多有明顯的肝功能失代償,如血清白蛋白<35g/L,膽紅素>35 mol/L,ALT 和AST 不同程度升高,凝血酶原活動度 (PTA) ,延緩和阻止疾病進展,減少和防止肝臟失代償、肝硬化、肝細胞癌及其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從而改善生活質量和延長存活時間。所以只要有適應證,且條件允許,就應進行規(guī)范的抗病毒治療。最后是關于預防慢性HBV感染者傳播HBV的建議慢性HBV感染病人應當調整生活方式并預防傳播,目前沒有特異的飲食方式對慢乙肝進展有作用,但是過量飲酒(>40克/天)可導致ALT升高和肝硬化,慢乙肝大量飲酒者可在很年輕時發(fā)生肝硬化和HCC。HBV攜帶者必須被告知有傳播給別人的危險性,告知內容包括采取措施防止性傳播、圍產期傳播和由于血液污染環(huán)境造成的無意中傳播。家庭或共同居住的人員有發(fā)生HBV感染的高危險性,如果血液化驗檢查乙肝血清標志陰性,應盡早接種乙肝疫苗。對性伙伴行免疫接種是有效預防HBV性傳播的途徑,穩(wěn)定的性伙伴應盡早化驗血液并在陰性時接種乙肝疫苗,未作篩查或沒有完成系列免疫接種的性伙伴,應采用安全套等保護性方法。聯(lián)用HBIG和乙肝疫苗在預防HBV母嬰傳播中有95%有效性,因此HBsAg陽性母親的新生兒在分娩時應當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和乙肝疫苗,并完成系列免疫接種,1歲內監(jiān)測HBV標志。應告知攜帶者敷蓋割傷或擦傷處,并用消毒劑清理溢出的血液,因為HBV在物體表面可生存達1周以上,高水平HBV-DNA攜帶者更容易傳染(如母體攜帶者傳給嬰兒)。只有人們正確認識了乙肝,才知道乙肝并不可怕,真正消除“乙肝歧視”,才有更多的人關愛乙肝病人,鼓勵每一位乙肝病人,幫助他們遠離病痛,戰(zhàn)勝病魔!
呂東霞醫(yī)生的科普號2008年05月21日46258
2
0
-
乙型肝炎認識上的十大誤區(qū)
乙型肝炎是我國最常見的疾病之一,而且發(fā)病率高。根據最近的一次普查(1992-1995)數(shù)據顯示,乙型肝炎仍然是我國一個嚴重的公眾健康問題:乙肝病毒(HBV)感染率為60%,人群中約有10%為乙肝病毒攜帶者[1],在這些慢性攜帶者中,約15-25%,即有2千萬病人最終會死于肝病,如肝功能衰竭、肝硬化、或肝細胞癌等[2],嚴重危害我國人民的身體健康,以至人們對乙肝談“虎”色變。近10多年來,隨著醫(yī)學的發(fā)展,對乙型肝炎的防止已取得了很大進展,但人們,甚至包括一些醫(yī)務人員,對乙肝的認識仍存在不少誤區(qū),給社會公眾和乙肝患者帶來許多不必要的恐懼和巨大的心理壓力。正確認識乙型肝炎對本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和社會意義。以下就人們對乙型肝炎認識上常見的“誤區(qū)”加以闡明,以提高人們對乙型肝炎的正確認識。1 “通過空氣和一般接觸可傳染乙型肝炎?!蹦壳搬t(yī)學已證實[3],乙型肝炎病毒主要經血液和某些體液傳播,其傳播途徑主要有以下幾種:①輸注了被污染的血液制品(包括全血、血漿、血清和其他血液制品);②使用了被污染的器具,如針灸針、注射器針頭、手術器具、血液透析用具、采血用具等;③母嬰垂直傳播;④性交傳播。經口感染乙肝病毒的可能性較小,曾經在人的實驗性感染中,給予45名“志愿者”口服乙型肝炎患者的糞便懸液,結果均未發(fā)病。蚊蟲叮咬傳播乙型肝炎,醫(yī)學上尚未得到證實[4]。我國《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對乙肝病毒攜帶者的處理也有明確的規(guī)定:[5]“乙肝病毒攜帶者除不能獻血及從事直接接觸入口食品和保管工作外,可照常工作和學習,但要加強隨訪,HBsAg攜帶者要注意個人衛(wèi)生、經期衛(wèi)生及行業(yè)衛(wèi)生,牙刷、剃須刀及盥洗用具等應與健康人分開。”因此,與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攜帶者一般性的接觸是不會感染乙肝病毒的,空氣更不會傳播乙型肝炎。2 “HBsAg陽性就是乙型肝炎?!币倚透窝椎脑\斷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感染了乙肝病毒,二是要有肝細胞的炎癥、變性和壞死,臨床上表現(xiàn)為肝功能異常。當血液中檢測到HBsAg時,僅僅表明感染上了乙肝病毒,如被檢者肝功能長期正常,無明顯臨床癥狀和體征,則可能為慢性乙肝病毒攜帶者;HBsAg陽性者只有在出現(xiàn)肝功能異常時,更準確地講,HBsAg陽性者只有在肝組織出現(xiàn)病理改變時,即出現(xiàn)肝細胞變性和壞死等炎癥改變時,乙型肝炎的診斷才成立[5-7]。3 “‘大三陽比‘小三陽病情嚴重”大三陽”與“小三陽”均是俗稱,所謂“大三陽”系指患者血清乙肝標志物檢查中HBsAg陽性、HBeAg陽性、抗-HBc陽性;“小三陽”系指患者血清乙肝標志物檢查中HBsAg陽性、抗-HBe陽性、抗-HBc陽性。臨床上,我們可以通過檢測患者血清中乙肝標志物來了解乙肝病毒在人體內的存在和復制等情況?!按笕枴毕鄬τ凇靶∪枴眮碇v,病毒復制相對更加活躍,傳染性相對更強[6-7]。但乙肝病人病情的輕重(即肝損害的程度)不能依據“大、小三陽”來判定,因為乙肝病毒導致人體肝細胞損傷主要是通過復雜的免疫介導機制造成的免疫損傷,而非乙肝病毒直接損害肝細胞。許多臨床研究結果表明[8-11],乙型肝炎病情的輕重與HBeAg陽性與否、血液中乙肝病毒含量的多少無明顯的直接關系?!按笕枴闭呖梢詻]有任何肝功能損傷或任何臨表現(xiàn),而僅表現(xiàn)為乙肝病毒攜帶者;而“小三陽”者則可能是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是重型肝炎、肝癌患者。 4 “感染乙肝病毒后很難痊愈?!备腥疽腋尾《竞蠛茈y痊愈”的觀點是非常片面的。急性感染者中約90-95%的感染者均可痊愈,病毒可以完全被清除,機體可產生保護性抗體[1]。慢性感染患者中絕大多數(shù)僅為病毒攜帶者,而無嚴重病變。能夠發(fā)展成慢性肝炎者僅占5-10%,在目前的醫(yī)學水平下,對于慢性乙肝患者確實很難用什么藥物一次性根治,但經過合理的治療和身體保養(yǎng),使肝功能恢復和保持正常,使病情保持長期穩(wěn)定,達到臨床治愈的目的或防止病情惡化、延緩病情發(fā)展是完全可以達到的。少數(shù)慢性乙肝患者經過積極和合理的抗病毒治療后,仍有可能完全康復。5 “轉氨酶越高、黃疸越深,傳染性越強。”乙型肝炎傳染性強弱取決于患者體內病毒復制的活躍程度及血液和體液中病毒數(shù)量的多少。而與乙肝患者病情的輕重、轉氨酶高低、黃疸深淺無明顯關系。轉氨酶越高、黃疸越深是肝細胞破壞較多、肝損害嚴重和病情越重的表現(xiàn),并不表示患者的傳染性越大??赡芮∏∠喾?,轉氨酶越高、黃疸越深,肝損害越嚴重,其傳染性越低。因為乙肝患者肝細胞在遭受破壞的同時,乙肝病毒亦同時被清除,因此,在臨床上我們常常見到,一些重型肝炎患者,尤其是急性和亞急性重型肝炎患者,其血清中檢測不到HBVDNA,甚至檢測不到HBsAg,反而部分患者可檢測到抗-HBs[12]。所以,肝損傷越嚴重,其傳染性可能越小。6 “保肝藥物治療多多益善?!痹S多患者,包括一些醫(yī)務人員都有這樣一種誤解,“保肝藥物是保護肝臟的,多服、長服是有好處的”。這種觀點是十分錯誤和有害的。乙肝患者在肝功能正常和穩(wěn)定的情況下,無需治療或無需長期治療。只有在肝功能有損傷時,才需進行保肝等治療,治療也應在醫(yī)生指導下,合理有效地用藥,切忌多用、濫用、過量用藥,否則事與愿違,反而增加肝臟負擔,導致病情加重。因為肝臟是人體重要的代謝解毒的器官,過多的藥物會增加肝臟代謝的負擔,藥物與藥物之間的聯(lián)合應用,其藥理作用不一定是協(xié)同或相加。選擇藥物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①用藥須對癥,依據病情,有的放矢。②用藥勿偏信,一些藥物廣告和藥品推銷員的宣傳往往夸大療效,不可全信;一些自稱的“祖?zhèn)髅t(yī)”和“祖?zhèn)髅胤健备豢奢p信,有疑問或問題應去正規(guī)醫(yī)院咨詢和診治。③用藥目的須明確,用藥應以減少肝細胞的壞死、減輕肝纖維化的程度、延緩和阻斷病情向肝硬化方向發(fā)展為主要目的。④保肝治療用藥不宜過多,療程不宜過長,一般病人選擇1-2種不同類型的藥物聯(lián)合即可,用藥越多,并非多多益善,肝功能恢復正常后,再鞏固一個月,即可停藥觀察。⑤治療和觀察過程中應定期復查肝功能,酌情調整治療方案。7 “乙肝患者不能運動,宜靜養(yǎng)?!睂τ谝倚透窝准毙云诘幕颊?,休息是至關重要的,急性期的患者宜采取臥床休息。因為臥床時肝臟的血流量明顯高于其它體位,充足的血流利于肝細胞的再生和受損肝細胞的恢復。同時,人體在運動時產生的諸如乳酸等大量代謝產物,需經肝臟代謝,勢必加重肝臟負擔,不利于疾病恢復。當病情進入恢復期后,應循序漸進地增加活動量。適當?shù)幕顒涌纱龠M人體的新陳代謝,并提高機體的免疫力,更有利于減輕疾病對病人造成的心理壓力,利于病人康復。此外,過度的靜養(yǎng),身體容易發(fā)胖,可能出現(xiàn)脂肪肝,脂肪肝又影響肝功能的恢復。8 “得了乙肝就會得肝硬化和肝癌?!鄙鐣显S多人,甚至包括一些醫(yī)務人員可能認為,感染乙肝有三步曲:“肝炎、肝硬化和肝癌”,以致于人們對乙肝談“虎”色變,給人們心理上造成了極大的恐懼。而事實上并非如此,肝癌和肝硬化與慢性肝炎確實有著密切的關系,但它們之間并不是一種必然的因果關系,就好象吸煙與肺癌的關系一樣。因此,乙型肝炎患者大可不必因此而緊張,社會公眾也不必恐懼。慢性遷延性肝炎肝損傷較輕,經系統(tǒng)治療,預后良好,不會發(fā)展為肝硬化、肝癌。慢性活動型肝炎雖然治療難度較大,但經過科學、系統(tǒng)、合理的治療后,病情亦可得到控制,不致惡化。個別慢性肝炎可發(fā)展為肝硬化,但即使是肝硬化的患者,最終發(fā)展為肝癌者也是為數(shù)極少的。9 “乙肝病毒攜帶者不能結婚和生育。”我國目前的《婚姻法》并沒有規(guī)定乙肝病毒感染者不能結婚和生育,乙肝病毒感染者是可以結婚和生育的,這也是他們的權利。但考慮到配偶和下一代的健康,防止出現(xiàn)夫妻間的傳染和/或母嬰垂直傳播等問題,應依據情況采取一些相應的防范措施。夫妻一方如果有乙肝病毒感染或攜帶,另一方應該接種乙肝疫苗,待機體產生保護性的乙肝表面抗體(抗-HBsAg)后,可以避免乙肝病毒的感染。如果機體沒有產生抗體,夫妻間過性生活應該使用安全套,夫妻感染乙肝病毒的一方,在性生活方面應該適當節(jié)制,同時應該避免過于勞累和酗酒,尤其是當肝功能有異常時更注意。至于生育問題,如果乙肝病毒感染者是男性,其實并不影響嬰兒的健康,乙肝是傳染病不是遺傳病,只要嬰兒出生后,作為父親的注意一些個人衛(wèi)生,就不會傳染給孩子,加上我國對剛出生的嬰兒全部注射乙肝疫苗,父親傳染給孩子的可能性會越來越小。母嬰傳播是乙肝病毒傳播的重要途徑之一,母嬰傳播的發(fā)生率與HBeAg陽性與否有明顯的關系,“小三陽”的母親發(fā)生母嬰傳播的可能性要明顯低于“大三陽”的母親。因此,我們建議“大三陽”的女性,如果希望生育的話,最好在HBsAg轉陰后再懷孕生育?!按笕枴钡呐陨灰獘雰撼錾蠹皶r注射乙肝高效價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80%以上兒可以阻斷母嬰傳播?!靶∪枴钡呐陨膵雰海诔錾?4小時內注射乙肝高效價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90%以上可以阻斷母嬰傳播。嬰兒出生后,最好進行人工喂養(yǎng)。因此,乙肝病毒攜帶者并不是不能結婚和生育,而是應該選擇一個適當?shù)臅r機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后再結婚和生育。10 “成年人無須接種乙肝疫苗?!比祟悓σ腋尾《酒毡橐赘校绕涫莵喼奕巳?,既往沒有感染過乙肝病毒和沒有接種過乙肝疫苗的人均有可能感染乙肝病毒,成人也不例外,尤其是處于乙肝病毒感染高危狀態(tài)的易感者均應接種乙肝疫苗,主要包括以下幾種人群:①全體新生兒、幼兒園的孩子和新入伍的軍人;②有職業(yè)危險的傳染病科、口腔科、血液透析室和經常接觸血液的醫(yī)務人員、保健人員及衛(wèi)生防護人員;③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的家庭接觸者、性接觸者或其他接觸者;④注射毒品成癮者;⑤到乙肝病毒感染高發(fā)區(qū)去的國際旅游者;⑥血液透析者;⑦使用血液制品者;⑧器官移植前的患者;⑨需長期應用免役抑制劑者;⑩男性同性戀者、有多個性伙伴的異性戀者。正確認識和防治乙型肝炎,不單單是個醫(yī)學問題,更是個社會問題。乙型肝炎患者不僅僅需要醫(yī)學的治療,還需要全社會的關心。經過多年的努力,人們對乙型肝炎的防治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相信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完善,在不久的將來,人類定會找到攻克這一頑疾的方法。參考文獻[1] Dai ZC,Qi GM. The epidemiology characteristics of viral hepatitis B. In: Viral hepatitis in china : seroepidemiological survey in Chinese population(part one). Beijing. China:Sci Tech Pub.1997.39-59.[2] Mast EE Alter MJ. Epidemiology of viral hepatitis: an over-view[J]. Semin Viro 1993;l4:273-283.[3] 高壽征. 病毒性肝炎防治研究[M]. 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23-37.[4] 陳灝珠. 實用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0,第十版,263-276.[5] 中華醫(yī)學會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分會,肝病學分會聯(lián)合修訂.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華肝臟病雜志,2000;8(6):324-329[6] 周平. 乙肝五項血清標志物的臨床意義及研究進展[J].臨床薈萃,1994;20:938-940.[7] 李景泰,林萬明.臨床醫(yī)學分子生物學現(xiàn)狀和未來[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197-202.[8] 周平,張木森,蔡慶,等. 定量聚合酶鏈反應檢測HBV感染患者血清HBVDNA的臨床意義[J]. 當代醫(yī)師雜志,1997;2(12):15-16.[9] 周平,張木森,蔡慶,等. 聚合酶鏈反應檢測HBV感染患者血清HBVDNA的臨床意義[J].華人消化雜志,1998,6(3):263-264.[10] 周平,蔡慶,關鍵,等.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含量與肝損傷的關系[J]. 世界感染雜志,2001;1(2):102-104.[11] Zhou P, Cai Q,Guan J,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centration of HBVDNA and liver damage in serum of the patients of chronic hepatitis B[J]. J Gastroenterol and Hepatol, 2001;16(supple):A302[12]高壽征. 病毒性肝炎防治研究[M]. 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167-177.
周平醫(yī)生的科普號2008年04月26日10793
0
0
小三陽相關科普號

劉保池醫(yī)生的科普號
劉保池 主任醫(yī)師
醫(yī)生集團-上海
線上診療科
671粉絲18.9萬閱讀

李佳殷醫(yī)生的科普號
李佳殷 副主任醫(yī)師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腫瘤科
953粉絲3.2萬閱讀

陸朝陽醫(yī)生的科普號
陸朝陽 主任醫(yī)師
哈爾濱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肝臟外科
2680粉絲39.1萬閱讀
-
推薦熱度5.0陳京龍 主任醫(yī)師北京地壇醫(yī)院 肝病中心
乙肝 123票
肝病 8票
肝炎 7票
擅長:肝病、肝腫瘤(射頻消融精準治療肝癌、肝血管瘤、肝囊腫、肝轉移癌)、肺癌、各類傳染病,晚期腫瘤(HIFU)、胃腸道腫瘤、化療及靶向治療。 -
推薦熱度4.4范曉鵬 主任醫(yī)師山東大學齊魯醫(yī)院 肝病科
肝硬化 72票
肝病 69票
乙肝 55票
擅長:乙肝、丙肝、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病、藥物性肝損害、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肝衰竭、遺傳代謝性肝病、肝癌、乙肝的母嬰傳播阻斷、不明原因的肝損害、肝臟的預防保健及調理、不明原因的腹痛及肝區(qū)不適。 -
推薦熱度4.4茍衛(wèi) 主任醫(yī)師青島市第六人民醫(yī)院 肝病科
肝硬化 132票
乙肝 69票
肝病 37票
擅長:擅長各種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及并發(fā)癥的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