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內容
-
歪脖子,斜頸,大小臉(眼),大小耳,單側用手.讀懂風險和誤區(qū)!
(原創(chuàng)謝絕轉載)自兒童發(fā)育(斜頸)專病診療開設兩年來,最有價值的是教會了家長如何早期發(fā)現(xiàn) 和如何盡早關注斜頸伴隨的發(fā)育問題! 今天在這里科普一下(有包塊和無包塊 兩個類型)希望幫助更多焦慮中的家長.....雙側顏面或耳朵等不對稱的患兒,應盡早積極給予局部按摩,大部分在一歲內均可發(fā)育對稱!輕微差別的患兒 不用手法也可自愈。 肌性斜頸 以胸鎖乳突肌增厚為主,彩超數值中 后面的數(厚度)是關鍵!比如:33mm*13mm. 確定有包塊了,彩超和觸感再確定大??!硬度! 部位!是的,部位!很多人覺得 部位不就是胸鎖乳突肌嗎? 但是,該肌肉呈條形,包塊在上,下段的(接近骨骼的 恢復較慢)。 早期保守治療的治愈率很高!推拿手法,牽拉等在4個月內堅持治療效果很明顯。 病程演變: 包塊從大(團塊)變小,沒有包塊時可摸到較硬的條形"粗筋", 逐漸變細變軟至基本正常。 但是!包塊消失不是治愈該病的金標準,頭居中,左右扭轉幅度正常不受限即可!此時,哪怕還略有“粗筋”也無大礙。 推拿手法的治療價值很高,但對于4個月后的患兒應積極結合 功能訓練等,使患兒頸肩和上肢的整體功能得到矯正和促進! 提醒:肌性斜頸患兒 大多數伴有肌張力異常,積極關注—避免治好了脖子,發(fā)現(xiàn)了肢體運動發(fā)育落后! 非肌性斜頸(2019全國會議上我們做了重點呼吁)比肌性斜頸更值得重視! 涉及發(fā)育問題多,涉及肌肉多,療程較長,容易被忽視遺留功能問題! 單純推拿治療 效果不好! 結合發(fā)育規(guī)律 和家庭訓練 運動,感統(tǒng),推拿,等全面結合,定期復查才會有保障。 無論 肌性或非肌性斜頸,常見的以下伴隨癥狀符合越多,該患兒越需要重視及早治療!歪頭,顏面扭轉,患側頸肩易聳起,習慣用單側上肢,大小臉(眼,耳),高低肩,眼隨頭歪,單側肌肉發(fā)育不飽滿或缺失,頸背部(豎脊?。┝α坎粚ΨQ........國內基礎的診療方案尚不全面,該病又需及早治療,而且歪脖子不只是脖子的問題!多數患兒和部分醫(yī)療同行易有誤區(qū),我們要從兒童全面發(fā)育的角度整體看待, 比如 視力型,骨性,等少數確實需要手術,一旦明確就不用花時間保守治療!大部分還是需要醫(yī)患協(xié)同及時發(fā)現(xiàn),及早治療! 視頻為 一例4歲患兒,疑難性斜頸 發(fā)育障礙(無包塊):局部手法演示供家長觀摩,在這個年齡手法不是主要的。更多是 運動訓練,平衡功能,形體矯正等為基礎。
趙繼輝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8月21日2512
0
4
-
肌性斜頸的治療需要注意的要點
肌性斜頸會導致頭頸部偏斜,臉部變形,需要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需要注意要點,一個需要充分評估嚴重程度 ,否則手術治療無法估計恢復效果。第二要重視皮膚切口,減少疤痕,又能充分滿足手術暴露需要。第三,要重視深層重要神經血管的保護,以及可能的松解組織結構,做到保護重要結構與充分松解的平衡。只有注意以上情況,才能達到好的手術效果。
陳強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8月20日2024
0
1
-
斜頸如何矯正?一起看看帥氣小伙成功矯正斜頸
斜頸,顧名思義,就是頭向一側不正常歪斜。斜頸可分為先天性肌性斜頸和先天性骨性斜頸。前者是由于一側胸鎖乳突肌攣縮引起的頭頸歪斜的先天性頸部畸形,相當多見;后者則是因頸椎骨質發(fā)育畸形所致的斜頸。斜頸在嬰兒期是可以通過手法松解矯正的,個別嚴重的情況最好在5歲前做手術。如果拖到成年,不僅頸椎會畸形,還會導致臉型不對稱影響外貌,治療非常困難,很難達到完全正常。這個小伙子就患有先天肌性斜頸,導致頭部長期偏斜,自言感到緊繃疲累。面診檢查后,我為他在門診進行局麻手術,半小時搞掂。好久沒做這類手術了,手感手式依舊,還有很多年輕醫(yī)生圍觀。手術完成后小伙子感嘆,一下子就覺得脖子輕松多了。這是斜頸手術后第9天,效果非常不錯。小伙子說自己的頭部終于位置也正了,形象更自信了。今天來復診后,我關照她到支架室做一個頸托,一段時間后再來復診,效果還會更好。所以說成人做斜頸手術進行矯正也是很有效果的,因此已經成年的斜頸患者也要盡早就醫(yī),以免影響健康和外貌。
韋敏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8月14日5069
0
2
-
關于斜頸的常見問題
1、怎樣區(qū)別孩子是哪種斜頸? 為了確保孩子不被誤診,盡量到專業(yè)的醫(yī)院去就診,醫(yī)生會根據檢查和查體去判斷孩子的類型。2、先天性肌性斜頸的原因?先天性肌性斜頸是由于胸鎖乳突肌病變引起的,但引起病變的具體原因還不清楚。3、頸部的胸鎖乳突肌腫塊是怎么回事? 胸鎖乳突肌腫塊是因為胸鎖乳突肌纖維化攣縮所形成的硬結,是一種假性腫瘤,隨時間和治療腫塊會消失。4、怎么治療先天性肌性斜頸? 分為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對于小于1歲的患兒首選保守治療,一旦確診為肌性斜頸就應立即治療,早治療效果好,治療的療程一般根據孩子的病情而定。如果保守治療不能取得最終的治愈應選擇手術治療,同樣可以治愈。5、姿勢性斜頸自己在家鍛練有效果嗎? 姿勢性斜頸,按照家中訓練的方法定時定量的完成,如每天完成50-100次抬頭旋轉下巴的動作,是可以獲得不錯的效果的。6、孩子的面部不對稱怎樣糾正? 暫時沒有直接糾正肌性斜頸患兒面部不對稱的方法,在治療肌性斜頸的過程能有效避免面部不對稱的加重,頸部肌肉攣縮治愈后,隨著年齡的增長面部不對成的情況會逐漸改善。
趙章帥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7月31日1395
0
0
-
后天性斜頸是怎樣造成的?
謝功能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7月30日2251
0
5
-
姿勢性斜頸與先天性肌性斜頸的區(qū)別
姿勢性斜頸和先天性肌性斜頸作為最常見的兩種斜頸類型,其最本質的區(qū)別在于是否有胸鎖乳突肌的病理性改變。在臨床上多數就診的斜頸患兒為姿勢性斜頸,為了讓家長更清楚的了解兩種斜頸的區(qū)別,我用一張表將兩種類型進行對比。
趙章帥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7月25日3959
0
2
-
兒童斜頸常見的分型與診治流程
兒童斜頸是一種在生活中經常見到的一種疾病,其最主要的癥狀就是頸部歪斜,即歪脖子。根據斜頸的病因可以分為以下幾種。1.先天性肌性斜頸:因胸鎖乳突肌纖維性攣縮,頭向患側歪斜,下頦(即下巴)偏向健側??蓲屑盎紓刃劓i乳突肌彈性差,小年齡患兒常伴有胸鎖乳突肌的腫塊。2.姿勢性斜頸:在成長過程中因父母對患兒的習慣抱姿、喂奶姿勢及固定的睡眠姿勢所導致的一種斜頸,此類斜頸可以通過改變習慣或加強習慣性鍛練得以糾正。3.骨性斜頸:因頸椎發(fā)育畸形、頸椎腫瘤等所引起的斜頸。4.眼性和耳性斜頸:因斜視或聽力差異所致斜頸。5.急性斜頸:因外傷、劇烈活動或頸部炎癥所導致的寰樞關節(jié)半脫位形成的斜頸,多伴有疼痛和頸部活動受限。診治流程圖
趙章帥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7月24日1715
0
0
-
媒體報道:名醫(yī)訪談|深圳市龍華區(qū)人民醫(yī)院張昊:頸椎病常見問題解答(下)
『名醫(yī)訪談』系列節(jié)目,聚國內醫(yī)學界的優(yōu)秀醫(yī)師,探討常見疾病與健康問題的成因和診治,分享前沿醫(yī)療成果,助力大眾的健康生活。且看名醫(yī)風采,盡在仁心精術。在本期『名醫(yī)訪談』中,有幸邀請到深圳市龍華區(qū)人民醫(yī)院脊柱外科張昊教授,來和大家一起聊一聊頸椎病這一話題。25、落枕后應如何治療?對于落枕的治療要根據落枕的類型、程度去考慮。一般屬于肌肉損傷類型的落枕,大部分患者一周內可以自行恢復。關節(jié)型落枕有骨關節(jié)結構的紊亂變化,應及時到醫(yī)院找醫(yī)生診治,進行牽引、手法復位。經醫(yī)生復位后可在家中配合一些理療、中藥敷等康復方法。26、頻繁發(fā)生落枕說明什么問題?頻繁發(fā)生落枕的病人與偶然發(fā)生落枕的表現(xiàn)有所不同,落枕后除肌肉癥狀外,多表現(xiàn)為頸椎小關節(jié)紊亂癥狀。頸椎發(fā)生退行性變后,椎體間隙變窄,椎體邊緣與小關節(jié)突增生,關節(jié)穩(wěn)定性變差,因此降低了對睡眠時體位的耐受能力,睡姿與體位稍有不良就會發(fā)生像落枕樣的癥狀。因此頻繁的落枕說明頸椎已存在一定的退行性病理變化,為頸椎病早期階段的一種表現(xiàn)。27、什么叫頸椎小關節(jié)紊亂?引起頸椎小關節(jié)紊亂有哪些因素?頸椎正常的小關節(jié)可嚴密對合,周圍由關節(jié)囊包裹,具有相應的穩(wěn)定性。當外力作用或某種因素作用,導致小關節(jié)的吻合關系發(fā)生變化,出現(xiàn)錯動、偏移,稱為小關節(jié)紊亂。引起小關節(jié)可有以下幾種原因:頸部扭傷、慢性勞損因素、不良的睡眠體位因素、退行性變。28、頸椎小關節(jié)紊亂有哪些表現(xiàn)?頸椎小關節(jié)紊亂涉及了關節(jié)結構的變化,可有頸部、肩背部疼痛,身體轉側時稍有牽動頭頸,即可發(fā)生劇烈疼痛。由于頸椎側彎,可使椎動脈受壓,病人發(fā)生頭部供血不足而伴有頭暈癥狀,頸部活動多以側轉、后仰受限明顯,發(fā)病部位有明顯的壓痛與扣擊痛。29、什么是寰樞關節(jié)脫位?寰樞關節(jié)脫位是指頸椎的第一節(jié)(寰椎)、第二節(jié)(樞椎)之間的關節(jié)失去正常的對合關系。這是一種少見但嚴重的疾患,其可以引起延髓、高位頸脊髓受壓,嚴重者致四肢癱瘓、甚至呼吸衰竭而死亡。由于其致殘、致死率高,必須及時進行診斷和處理。30、哪些原因可引起少兒頸椎寰樞椎脫位?少兒頸椎寰樞椎脫位并不少見,少數患者由外傷引起,多數則由于炎癥間接所致。外傷因素多由跌倒時頭部觸地或頸部突然屈轉發(fā)生損傷。炎癥因素來源于鼻咽喉部的感染,如急性扁桃體炎、急性咽炎等。炎癥使頸寰樞椎關節(jié)、韌帶發(fā)生松弛,頸部肌肉發(fā)生痙攣,頸椎失去穩(wěn)定性而發(fā)生關節(jié)前脫位,也可因為頭頸部肌肉的攣縮而發(fā)生單側脫位。31、寰樞椎脫位有哪些表現(xiàn)?寰樞椎脫位后主要表現(xiàn)為頸部疼痛,旋轉時疼痛加重,頸部歪斜、活動受限,低頭時引起頭痛反應?;颊叱7从澈竽X部麻木,部分病人出現(xiàn)上肢麻木、無力、走路步態(tài)不穩(wěn)等癥狀。32、少兒寰樞椎脫位有哪些治療方法?少兒寰樞椎脫位應及時就診,由醫(yī)生或專業(yè)技師進行手法復位。由于炎癥間接造成脫位的患者應同時進行抗感染治療,以消除發(fā)病因素。復位后應用頸圍領進行固定保護,一般固定3~4周即可。在此期間進行避免頸部活動加重癥狀。33、何謂斜頸?斜頸是指由于某些原因導致頭和脖子偏向一側的統(tǒng)稱,是兒童期較常見的疾病。如果沒有未得到及時的矯正治療,斜頸畸形可以延續(xù)到成年。隨頸部的畸形變化,面部五官可能有相應變形,因此在幼兒期應及早發(fā)現(xiàn),及時矯正。34、斜頸的發(fā)病原因有哪些?形成斜頸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肌性斜頸主要是由于患兒出生前胎位不正,頭頸部扭曲,致頸部肌肉供血發(fā)生障礙,肌肉變形、逐漸攣縮,引起頸部兩側肌肉平衡失調,使頭部偏向變性攣縮的一側,形成頭頸側傾。也可由于頸部骨骼因素導致斜頸,如頸椎的先天性畸形,稱為“骨性斜頸”。 也可因聽力、視力障礙導致患者頭頸部長期偏向功能更強的一側,這類頸部肌肉骨骼以外的疾病導致的斜頸稱為假性斜頸。35、斜頸有哪些治療方法?由于斜頸的發(fā)病機制不同,可采用手術與非手術療法進行治療。(1)肌性斜頸:對于輕度攣縮的嬰幼兒可采用非手術療法,主要是按摩治療。(2)骨性斜頸:由于頸椎骨骼畸形引起的骨性斜頸,須根據骨骼畸形的具體情況,采用相應方法的矯形手術治療。(3)假性斜頸:需要到耳科、眼科進一步檢查,確診后進行相關的治療。36、治療頸椎病的非手術療法有哪些?除少數患者需要手術治療外,絕大部分患者都可以通過非手術治療獲得滿意的效果。治療方法主要包括藥物治療、運動療法、牽引治療、理療、按摩推拿等。37、哪些藥物可以用于頸椎病的治療?頸椎病患者可選擇性應用止痛藥(如阿司匹林、布洛芬)、鎮(zhèn)靜劑、維生素(如B1、B12),對癥狀的緩解有一定的效果??蓢L試使用硫酸氨基葡萄糖和硫酸軟骨素進行支持治療。這些軟骨保護劑具有一定程度的抗炎、延緩病情進展作用。38、功能活動鍛煉在頸椎病康復中有何作用?功能鍛煉為頸椎病恢復中的一項主要方法,可以通過多種動作鍛煉頸部肌肉,如頸部前屈、后仰、左右旋轉等。各型頸椎病癥狀基本緩解或呈慢性狀態(tài)時,可開始活動鍛煉以促進癥狀的進一步消除及鞏固療效。39、頸椎病患者在哪些情況下不適宜進行運動功能鍛煉?頸椎病的運動功能鍛煉是患者普遍運用進行的康復療法,但并非每位患者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隨意進行,要結合自己的病況。癥狀急性發(fā)作期宜局部休息,不宜增加運動刺激。有較明顯或進行性脊髓受壓癥狀時禁忌運動,特別是頸椎后仰運動應禁忌。40、怎樣用理療方法治療頸椎???理 療是物理療法的簡稱,就是應用自然界和人工的各種物理因子,如聲、光、電、熱、磁等作用于人體,以達到治療和預防疾病目的的方法。理療對治療頸椎病有很多 的療效,可根據頸椎病的不同型,不同時期采用不同的理療方法,可選擇干擾電療,音頻電療,直流電離子導入,超聲波,紅外線,激光和蠟療等,這些方法對改善 頸部的血液循環(huán),止痛,消除神經根的炎癥水腫及緩解粘連均起積極作用、41、哪些頸椎病需要手術治療?出現(xiàn)以下情況的患者需要手術治療:有急性進行性脊髓壓迫癥狀如上肢麻木、頭暈頭痛等;經CT、核磁共振或脊髓造影證實脊髓壓迫,采用非手術療法不可逆轉者;椎間孔明顯變窄,產生明顯神經根壓迫癥狀;長期頻繁發(fā)作,癥狀嚴重,經非手術治療無效,嚴重影響日常工作與生活。42、高枕睡眠與頸椎病的發(fā)生有關系嗎?頸椎病的發(fā)生與長年睡覺枕頭過高有很大的關系。人的睡眠一般分為仰位與側臥位,當置于仰臥位時,枕頭過高就會使頸部處于輕度前屈。正常的頸椎有向前突的生理曲度,長時間使頸部處于微屈位就會使正常的頸椎生理曲度發(fā)生改變,變直或反張后凸。椎間盤在屈位 下后位壓力增大易向外膨出或突出。當睡姿處于側臥位時,枕頭過高就會使頸部發(fā)生側傾,韌帶、關節(jié)受到長期牽拉,易使肌肉彈性降低而形成勞損。43、日常中應從哪方面注意預防頸椎病?頸椎病的普遍發(fā)生,最關鍵的是人們缺乏對頸部保健與健康的意識。預防頸椎病首先要對頸椎病有清楚的認識,重視它的危害。主要是糾正生活中的不良習慣與姿勢,防止頸肩外力損傷,調整工作體位,加強活動鍛煉。肩頸部肌肉的力量訓練,有利于保持頸肩肌肉張力與彈性,維持頸椎關節(jié)的內在平衡。同時注意頸肩部保暖,避免頭頸負重物,避免過度疲勞
張昊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6月24日1583
0
2
-
八個月寶寶頭老往右歪怎樣矯正?
有許多寶寶在出生后會出現(xiàn)頭歪的現(xiàn)象,主要是因為寶寶才出生,沒有太多自主性,很多是父母擺成啥樣就是啥樣,如果針頭或者被子歪了,孩子的頭就偏向了一側,時間長了可能就有點側偏的嫌疑。這時候我們應該觀察寶寶,看孩子的頭是歪向哪里,如果是有時候向左歪,有時候向右歪,有時候又是正常的,那這就是正常的現(xiàn)象,過一段時間后就會恢復,寶媽們就可以放下心來了。但是如果孩子一段時間后沒有恢復正常,有可能就是其他原因導致的,那么我們應立即帶孩子前往醫(yī)院。那么孩子頭歪有可能是哪些原因引起的呢?1、常見的疾病有先天性肌性斜頸、神經性斜頸、骨性斜頸、炎癥性斜頸等,孩子頭一直歪向一邊,一段時間不恢復正常的話,這時候應該趕快帶寶寶去醫(yī)院進行專業(yè)的治療。2、頸椎發(fā)育不良、椎體有一部分缺失、椎體畸形等,也會導致頭部一直歪斜,可以找專業(yè)的骨科醫(yī)生治療,同時也要佩戴頸托保護。3、斜視,寶寶眼睛如果有斜視的問題,也會導致孩子頭部只轉向一邊,需要找眼科醫(yī)生治療。4、因為寶寶睡覺的時候長期用一個姿勢睡覺,會造成頸部兩側的肌肉發(fā)育不對稱,也會造成頸部歪斜。請大家關注公眾號“姚教授育兒園”大量兒童長高、形體知識,并可以提供疾病咨詢及預約掛號服務。
姚京輝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6月02日2515
0
0
-
小朋友頭頸老是偏向一邊,到底是怎么回事?
門診看病時,經常有爸爸媽媽帶著小朋友,跑來跟我說:“吳醫(yī)生,您好,我孩子的頭頸老是偏向一邊,麻煩您幫看下這到底是怎么回事......”接下來由吳醫(yī)生給您詳細解析下:斜頸,俗稱歪脖子,指各種原因引起的頭頸往一側偏斜。主要包括姿勢性斜頸、骨性斜頸、眼性斜頸、肌性斜頸等。姿勢性斜頸主要與抱、喂養(yǎng)寶寶的體位以及寶寶長時間頭頸偏斜體位睡覺等有關,注意生活姿勢調整,即可逐漸恢復正常。骨性斜頸主要與頸椎骨性解剖結構發(fā)育異常如半椎體等有關,根據畸形程度采取相應的骨性手術治療。眼性斜頸主要與斜視體位調整有關。眼科就診,評估治療斜視。肌性斜頸主要與胸鎖乳突肌纖維化、攣縮有關,具體病因不明。通過體格檢查和超聲即可明確診斷。一旦確診,應及早干預。1歲以下兒童,通過被動牽拉訓練、超聲波等保守治療即可獲得良好的效果,越早治療效果越好。1歲以上兒童,保守治療效果欠佳,建議盡早手術治療,以防繼發(fā)不可逆的頸椎、顏面部、頭顱畸形。典型病例一
吳劍平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5月25日5301
4
22
斜頸相關科普號

程會芳醫(yī)生的科普號
程會芳 醫(yī)師
河南省中醫(yī)院
兒童康復科
697粉絲25.8萬閱讀

汪飛醫(yī)生的科普號
汪飛 副主任醫(yī)師
南京醫(y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yī)院
骨科
8024粉絲16.4萬閱讀

吳劍平醫(yī)生的科普號
吳劍平 主治醫(yī)師
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婦女兒童醫(yī)療中心
骨科
4555粉絲23.5萬閱讀
-
推薦熱度5.0王達輝 主任醫(yī)師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yī)院 骨科
斜頸 203票
先天性肌性斜頸 112票
脊柱側彎 13票
擅長:先天性肌性斜頸、脊柱側彎、先天性骨與關節(jié)畸形、骨腫瘤、兒童骨折、脊柱半椎體、脊柱畸形 -
推薦熱度4.5李新劍 副主任醫(yī)師徐州市兒童醫(yī)院 康復科
斜頸 102票
先天性肌性斜頸 13票
面癱 1票
擅長:對六大類三十多種斜頸有豐富經驗,擅長腫塊型斜頸,肌緊張性斜頸,姿勢性斜頸,高低肩及陣發(fā)性斜頸的診斷及綜合康復治療,有二十年豐富經驗。 對肌緊張型斜頸擅長左病治右,國內率先使用患健結合治療小兒肌性斜頸,通過健側提力結合患側不同手法治療,療程短治愈率高后期反復率低。 -
推薦熱度4.3謝功能 副主任醫(yī)師郴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北院 兒童康復科
斜頸 80票
先天性肌性斜頸 8票
寰樞椎脫位 7票
擅長:特別擅長診治先天肌性斜頸,習慣性斜頸,姿勢性斜頸,頸部扭傷(落枕),肌肉痙攣性斜頸,肌肉萎縮(發(fā)育不良)性斜頸,先天骨性斜頸,疤痕性斜頸,寰樞關節(jié)半脫位,寰樞關節(jié)功能紊亂,主攻斜頸手術后復發(fā)歪頭,繼發(fā)性(眼源性)斜頸,外傷(產傷)性斜頸,斜頸并發(fā)癥(大小臉、大小眼、高低肩、高低耳,脊柱側彎)等。 本斜頸專病專科應用非按摩(PNF易化牽伸術、Mckenzine力學、Maitland、Mulligan動態(tài)關節(jié)術、手指點穴、肌內效貼布、微創(chuàng)小針刀、肉毒素注射)等診療方法,根據各種斜頸類型與綜合病情需要選擇不同的診療技術,并根據主要存在的問題而取長補短、珠聯(lián)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