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內容
-
嬰兒孤獨癥的表現(xiàn)。
嬰兒孤獨癥為一種年幼時起病的精神障礙。本病可與先天性風疹有關,常伴有癲癇,孤獨癥,患兒大多智力落后,但可在音樂、記數(shù)字方面有特殊才能。 孤獨癥為一種較少見的病態(tài),患病者常有言語困難和社會交往困難。出生后2個月還不會出現(xiàn)笑,4個月在母親擁抱之下不感快慰,不能與人有眼對眼的注視。不能與周圍人保持良好的社會交往。遇環(huán)境改變不能很好適應,多有刻板動作,智能落后者占大多數(shù),僅少數(shù)可勉強獨立自主,有些伴有癲癇或其他神經系統(tǒng)顯著異常。 一般來講,只有在個體發(fā)育水平確系行為異常時,才考慮小兒孤獨障礙的診斷。 孤獨癥患兒主要有以下特點:(1)與外界交往能力有質的損害;(2)語言或非語言交流及思想活動有質的損害;(3)活動興趣范圍明顯狹窄;(4)首發(fā)于嬰幼兒或兒童期。本癥尚無好的治療方法,語言訓練、行為矯正和心理指導,是較重要的治療手段。
王瑩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10月19日1373
0
0
-
靜進醫(yī)生:孤獨癥兒童需要運動康復與干預
孤獨癥孩子運動發(fā)育不良居多,大部分孤獨癥譜系障礙(ASD)兒童都伴有不同程度運動困難,阿斯伯格綜合征兒童似乎更為普遍。當下事實是,對ASD兒童的診斷和康復治療,過分強調其社交困難、興趣狹隘與刻板行為,而較少顧及其運動發(fā)育究竟如何。不信你看看,ASD兒童極少有運動天賦者,個別擅長長跑者,似乎是刻板行為之使然。DSM-5標準沒把運動功能不良作為ASD診斷指標之一。其實,ASD孩子合并DCD的為數(shù)不少。 仔細想想,社交障礙和刻板行為兩個核心癥狀足以阻礙和剝奪ASD孩子參與運動的動機和機會,從而在他們成長過程中,少運動、不運動、缺乏運動體驗和快樂、討厭運動成為生活常態(tài)。繼而引發(fā)缺少運動導致的一系列新問題,如蝸居不出門、自信心低下、超重肥胖、運動協(xié)調不良、容易運動損傷、過早罹患高血壓、高血脂以及糖尿病等。 在門診中,我常遇到ASD兒童表現(xiàn)手眼協(xié)調不佳、運動姿勢別扭而滑稽、肌肉發(fā)育不良、手指尖細而長、手持握物體別扭、動作模仿不佳、不擅長做復雜輪替運動等。所以你會看到他們總是“站沒站姿、坐沒坐相”、體格和運動發(fā)育欠佳。許多父母訴苦這些孩子一回到家便癱倒在床或是沙發(fā)上不樂意動彈。ASD兒童大都存在的精細運動和粗大運動發(fā)育不良。 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約90%的ASD兒童在兒童運動評估成套測驗(MABC-2)上成績不佳,尤其在協(xié)調動作、接球投球、平衡感等幾個分測驗上得分顯著低下。 據(jù)《2018年美國人健康與人類服務體育運動指南》所指,有氧運動對人整個生命周期都有積極作用,且對臨床多種疾病患者的認知能力有改善作用。有研究證實,有氧運動對兒童和老年人認知和腦功能障礙具有改善作用,甚至超過藥物。 最近幾年,日本將運動康復作為ASD干預的主要策略或是理念之一,甚至可以說“深入其骨髓”??傇谶\動館、室外操場、公園、市郊、田野等地積極而大量地開展ASD孩子的運動訓練,而且不拘形式、不拘一格、不搞過度結構化方式、結合和激發(fā)孩子的興趣、愉悅感,激勵他們的主觀能動性,鼓勵孩子們的參與意識,讓他們真正體驗到運動與玩耍的快樂。 現(xiàn)場觀察發(fā)現(xiàn),原來ASD孩子們也會在運動和游戲中體驗到快樂、控制情緒、發(fā)揮參與團體活動的動機、進而相互模仿和合作。哇哈,戶外運動和游戲原本就是兒童們的本能行為,生活在城市里的我們恰恰忽略了這一點,更多是讓他們在室內沒完沒了接受各種各樣的教育訓練,甚少到戶外陽光下進行游戲活動。還給ASD孩子們陽光與曠野、無拘無束地撒歡奔跑、恣意地上躥下跳運動起來,該是多么重要的體驗呢,這對童年期ASD尤為重要。 ASD孩子的運動訓練什么時候都不會晚。但須予以引導、指導和共同參與。不一定非得是體育課專職老師,治療師、父母、親朋好友均可扮演指導者角色,且需堅持不懈。如下細節(jié)你需注意。 1. 大致評估判斷一下ASD的運動發(fā)育水平,如用MABC-2評定。這是評價他們運動效果的重要參考。 2. 要用ASD能夠理解的方式傳遞簡單信息。如簡單的指令結合形體動作引導。做操時指導者喊“舉起胳膊”的同時,示范舉起自己的胳膊。如果孩子舉起胳膊的程度和范式不夠標準要求,說明他們沒明白胳膊要舉到什么程度、手和肘關節(jié)抬到什么程度。則須進一步告知“把手伸到最高,去摸頂棚”諸如此類提示。 3. 判定孩子能夠做到哪個程度。一定記住“小步、小節(jié)奏”理念,勿超出孩子能力范圍。結合每個孩子的能力水平,每次一小步基礎上,讓他們體驗到成功和愉悅,積少成多,才能挑戰(zhàn)難度更大的運動。 4. 細致察覺孩子的感受與體驗。ASD孩子會有各種感知覺異常問題。若不考慮到他們的這些特性,運動訓練則無法順利展開。例如指導者突然大喊下指令、讓孩子們換穿不喜歡的運動服、運動教具讓孩子感到不適(我看到過一個ASD孩子極討厭籃球表面的麻糙感)、拋擲球速度過快、場館燈光過于刺眼等。指導者一定要注意這些細節(jié)問題。 5. 用可視的目標示范指令。照本宣科式的指導,或是頻繁口頭指令ASD孩子費解,消弱他們的參與動機。因此,須充分利用ASD孩子視覺觀察特長,分解動作任務,將連續(xù)動作分解為若干可視動作,制定成直接動作目標,他們就更容易接受和模仿。 6. 靈活運用“動態(tài)系統(tǒng)方法”。動態(tài)系統(tǒng)方法(dynamic systems approach)早先較多用于殘障人士康復。關注點在于,孩子通過運動訓練、過程,即時產生了什么效果。并隨時調整兒童、運動環(huán)境以及運動任務三要素間的關系。 7. 避免消耗于無效的運動。因ASD孩子不擅掌握運動技巧,無端耗費大量時間和體力于無效運動,從而降低其運動動機。因此指導者須分解動作,明示動作的意圖和目的是什么,在其理解的基礎上遵從“小步、小節(jié)奏”原則,循序漸進。
李福輪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10月16日1768
0
3
-
重磅!精神益生菌PS128——治療抑郁癥焦慮癥抽動癥孤獨癥最新可靠方法
近年來,腸道菌群平衡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被眾多科學研究所證明,腸道中有大量神經細胞,又可被視為人體的第二大腦,第二大腦跟大腦間的聯(lián)系溝通管道稱為腸腦軸,而腸腦軸的發(fā)動者,正是位于腸道中的腸道菌。腸道菌的多寡、菌群的質量好壞更會進一步影響人體第二大腦及第一大腦間的生理作用機制。多項科學研究明確表明,失眠、焦慮、慢性疲勞、神經衰弱、抑郁癥、強迫癥、抽動癥、多動癥、自閉癥、帕金森氏癥、老年癡呆等精神心理疾病,都可能是與腸道菌失衡有關,想要改善上述問題,除了遠離壓力來源外,改善腸道菌群失衡是治療上述疾病的新選擇,這是一種全新的治療方法,并且已經得到多方驗證,在臨床上應用也越來越廣泛。我們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腸道菌群失衡。腸道菌失衡就是腸道內壞菌比好菌多,容易引起全身性的炎癥反應,更與全身許多疾病都有關系。最新微生物相研究發(fā)現(xiàn),腸道菌失衡會導致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肥胖等代謝癥候群,甚至是免疫疾病、癌癥,與抑郁癥、焦慮癥、失眠、老年癡呆等精神心理疾病也都有關系。在動物實驗中發(fā)現(xiàn),腸道菌失衡的老鼠比較容易健忘,不論是短期記憶或是長期記憶,更嚴重的是會出現(xiàn)負面情緒,例如:失眠、焦慮、抑郁、具有攻擊性等?,F(xiàn)代人普遍有飲食精致化、三餐飲食不定的營養(yǎng)失衡問題,再加上工作、生活壓力等長期交互影響下,便容易導致壓力癥候群上身,造成腸道健康亮紅燈,使失眠、恐慌、焦慮、抑郁等問題接連找上門。因此,想要預防或擺脫上述疾病,適度補充益生菌,增加腸道中好菌的數(shù)量,對調整腸胃道菌群比例非常重要!既然理解了腸道菌相對精神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那么究竟該怎么做,才能輔助調理現(xiàn)代人常有的情緒問題?臺灣陽明大學生化所實驗室蔡英杰博士團隊,多年來都一直在積極開發(fā)、研究精神益生菌,也就是植物乳桿菌PS128等具有精神心理調節(jié)功能的益生菌株的實驗運用。實驗結果發(fā)現(xiàn),使用精神益生菌一段時間后,腦部中的多巴胺跟五羥色胺2種快樂賀爾蒙明顯上升數(shù)倍之多,且血液里的壓力賀爾蒙明顯下降。(多巴胺,五羥色胺等與抑郁癥、焦慮癥、強迫癥等密切相關,目前治療上述疾病的藥物也是作用于這幾個物質來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所以,精神益生菌不僅僅是食療,而且有明確的藥理作用。那么腸道菌是如何與大腦溝通的呢?腸道菌是深藏在肚子里,非常動態(tài),變化萬千的一個微生物生態(tài)系;大腦則是被重重保護在腦殼里,高高在上,控制所有生理系統(tǒng)運作的生命中樞。腸道菌究竟如何與我們的大腦構建成菌腸腦軸?菌腸腦軸的實體是什么?究竟與我們的健康有什么關系?接下來我們一一解答。1、腸道菌可以和腸道免疫系統(tǒng)對話,釋放出各種激素、神經遞質(多巴胺)等,經由循環(huán)系統(tǒng)影響大腦;腸道菌也可以和腸道神經系統(tǒng)對話,再經由迷走神經,影響位在大腦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2、少數(shù)腸道菌(如精神益生菌)會分泌如GABA、多巴胺、一氧化氮等,會影響神經活性的物質,同樣這些物質進入血液循環(huán),會引發(fā)中樞神經各種不同的神經反應。3、影響下視丘─腦垂腺─腎上腺(HPA)軸。HPA軸是大腦調控腸道及腸道菌的重要途徑,是神經內分泌系統(tǒng)的重要成員,參與調控應付緊急狀況時的「戰(zhàn)斗或逃跑」(fightofflight)反應,當大腦感受到壓力時,活化HPA軸,腎上腺釋放出壓力荷爾蒙,啟動戰(zhàn)斗或逃跑機制,調節(jié)消化、內分泌、免疫系統(tǒng)、情緒,以及能量貯存和消耗等生理作用,同時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腸道菌平衡。目前已發(fā)表的少數(shù)幾株精神益生菌,包括PS128,幾乎都能影響HPA軸,降低壓力荷爾蒙,舒緩壓力反應。所以,菌腸腦軸并不是說腸道菌會入侵大腦,而是說腸道菌經由腸道神經免疫內分泌系統(tǒng),去影響大腦,改變思想、情緒及行為。因此腸道菌健康,精神心理也健康;腸道菌失調,精神心理也失調。那么大家會有疑問了,是不是所有的益生菌,比如養(yǎng)樂多,優(yōu)酸乳中的乳酸菌也有類似的作用嗎?當然不是。普通的腸道益生菌只能調理胃腸功能紊亂,只有少數(shù)幾種精神益生菌,例如PS128精神益生菌,才是同時提升并調節(jié)腦內多巴胺與血清素的功能型益生菌菌株。因為多巴胺具有傳遞快樂、興奮情緒的功能,大腦中的血清素則可減緩易怒、焦慮。動物實驗也證實精神益生菌可有效舒緩抑郁、焦慮、易怒、疲勞等癥狀。許多的睡眠質量不佳其實與壓力相關,壓力過大容易造成抑郁、焦慮進而導致失眠,因此PS128精神益生菌還可幫助改善睡眠障礙。2020年抑郁癥已成為人類的第二大威脅生命的健康殺手,且有15%的抑郁癥患者最后會死于自殺。近年來,抑郁藥物的新藥的研究未取得明顯的進展,新藥對抑郁焦慮的治療作用并沒有比老藥有優(yōu)勢,而且作為患者及患者家屬,對于精神心理科的藥物有諸多的擔心,常見的擔心有藥物副作用,藥物依賴性,藥物對大腦的損傷等等。而精神益生菌并非藥物,而是作為一種食療方法(服用方便,可以干吃,也可泡在25℃以下的水中服用,味道微甜),是藥物治療的輔助形式,安全,無成癮性,且?guī)缀鯖]有副作用(少部分患者剛開始使用會有少許胃腸道副作用,比較輕微,如果使用初期有輕微的胃腸道反應,恰恰說明使用者的腸道中壞的菌比較多,精神益生菌就是在剛開始的階段用好的菌去替換壞的菌),是治療抑郁、焦慮、強迫、失眠等心理疾病的新思路。藥物的原理是通過化學調節(jié)來改善大腦中多巴胺、五羥色胺等化學遞質的平衡,因為化學物質是外來的,在治療病情的同時,副作用也是難以避免的。而精神益生菌,實際上是通過腸道菌群的作用,通過多種途徑來刺激人體自身調節(jié)多巴胺等化學遞質,雖然最終都是作用于這些化學遞質,但精神益生菌更加天然,也不存在依賴性、副作用等情況。(溫馨提醒,坊間廣告盛行以巧克力、蛋糕或飲料等高糖份食物療愈心情,雖具有暫時提振心情的功效,但其效果短暫且有上癮疑慮,并不建議抑郁癥焦慮癥患者經常使用。)那么哪些人群適合選擇精神益生菌治療呢?1、輕度抑郁、焦慮、失眠患者,未達到西藥的用藥標準或者暫時不想用藥。2、抑郁、焦慮患者已經在用藥,但療效不夠滿意,可以聯(lián)用精神益生菌治療,增強藥物療效。3、抑郁、焦慮患者病情已恢復,后期打算減藥或停藥,但是擔心病情反復,可以在減藥過程中輔助精神益生菌來穩(wěn)固病情。4、PS128精神益生菌最早發(fā)現(xiàn)對孤獨癥(自閉癥)患者有效,能改善自閉癥患者的社交能力,并提高生活技能水平。5、PS128精神益生菌還對抽動癥患者有效,輕度抽動癥患者可以單用精神益生菌治療,中重度的抽動癥患者可使用用精神益生菌聯(lián)合阿立哌唑、硫必利等治療抽動癥的西藥共同進行治療,聯(lián)合治療的好處是效果更快,更好,而且可以盡可能減少西藥的使用劑量,減少藥物對身體的傷害。6、精神益生菌適用于青少年,孕婦,產婦等不適宜使用藥物的特殊人群,具有食品級安全性。7、伴有胃腸功能紊亂、腸易激惹綜合征的抑郁、焦慮患者。8、對西藥抑郁、焦慮藥物的副反應過度敏感的患者。9、眾所周知,抑郁癥焦慮癥強迫癥等會損傷腦功能,很多患者用藥后抑郁焦慮情緒得到恢復,但是注意力、記憶力等腦功能問題未得到改善,可以使用精神益生菌來幫助腦功能恢復。10、針對部分頑固性失眠患者有效。11、抑郁焦慮患者情緒好轉后,疲勞感仍比較明顯,特別是學生,這時可以使用精神益生菌來改善疲勞感。購買須知:1、目前該精神益生菌已經在好大夫藥物平臺上架,購買需要開具藥物處方,如果想要進行益生菌療法,我可以為大家開具處方,但是申明一點,我只是為大家提供最新的治療方法。精神益生菌不是從我這邊拿,我本人不參與采購和發(fā)貨等流程,我為大家開具處方后,直接通過處方在好大夫平臺進行購買,好大夫藥物平臺會快遞給大家,好大夫平臺的藥物確保全部是正品。2、開處方流程:點擊本文章最上方我的頭像進入主頁,或者下載好大夫在線APP,搜索我的名字“陳贊”,找到“寧波市康寧醫(yī)院陳贊醫(yī)生”,進入主頁。進入主頁后,在左上角找到“在線問診”,然后點進去選擇圖文或電話咨詢就可以詢問具體情況。3、此法是近幾年最新而且已經成熟運用的方法,最大特點是安全、有效,我個人手頭上有很多使用精神益生菌治療的患者,特別是青少年和孕產婦,患者數(shù)量已經非常龐大,普遍反映療效都不錯,作為心理科醫(yī)生,深知患者和家屬在抑郁、焦慮、強迫等疾病斗爭過程中的痛苦和艱難,我想要把這種對人體無害的方法推薦給大家,讓更多的人知道,也讓更多的人受益。大家如果有其它的疑問以及需要了解的,可以點擊我的頭像,進入我的主頁進行咨詢(本人目前好大夫在線患者數(shù)量達到17987位,該數(shù)量排名精神心理科浙江省第二,全國前十,曾被評為全國年度好大夫,我的心愿,是幫助更多的抑郁癥、焦慮癥、強迫癥患者從痛苦中走出來,真正解決疾病,而不是單純用藥物去控制疾病,下圖是我的好大夫在線數(shù)據(jù)截圖)。以下截取了一些患者的反饋,反饋較多,只能截取一部分經典案例,后續(xù)有經典的案例會陸續(xù)更新,患者信息已做保密處理。精神益生菌在使用過程中,大多數(shù)患者取得了較好的療效,也收集了很多患者的反饋,現(xiàn)將問題列舉如下:問題1:精神益生菌PS128治療抑郁癥、焦慮癥、抽動癥、自閉癥等精神心理科疾病的原理?專家答:眾多精神疾病與多巴胺等神經遞質有關,而精神益生菌會分泌如GABA、多巴胺、一氧化氮等,會影響神經活性的物質,同樣這些物質進入血液循環(huán),會引發(fā)中樞神經各種不同的神經反應。多項科學研究明確表明,失眠、焦慮、慢性疲勞、神經衰弱、抑郁癥、強迫癥、抽動癥、多動癥、自閉癥、帕金森氏癥、老年癡呆等精神心理疾病,都可能是與腸道菌失衡有關,想要改善上述問題,改善腸道菌群失衡是治療上述疾病的新選擇。問題2:是不是所有的益生菌都可以改善抑郁焦慮等情緒?專家答:益生菌種類有很多,目前只發(fā)現(xiàn)少數(shù)幾種精神益生菌,例如PS128,有影響神經遞質的作用,普通益生菌主要是調理胃腸道,對抑郁焦慮等情緒以及抽動、自閉等情況沒有改善作用。問題3:是不是所有的精神益生菌都有治療作用?專家答:目前市面上出現(xiàn)很多精神益生菌,質量參差不齊,而且有很多是保健用途,并沒有臨床治療作用,關于此,臺灣陽明大學生化所實驗室蔡英杰博士團隊特此申明,詳見下圖問題4:據(jù)說益生菌不能長期使用,此款益生菌可否長期服用?專家答:這款精神益生菌所采取的PS128菌株是一種高質量菌株,適合長期服用,對人體健康無害,不僅可以用于治療疾病,對健康人群調理胃腸道、調理疲勞等都有較好的療效。問題5:如何購買?專家答:請看本文中間部分的“購買須知”,有詳細的購買流程。目前該精神益生菌只能在好大夫平臺以及線下部分三甲醫(yī)院可以購買,公司不允許在淘寶,京東等購物網站上出售,因為它是有治療作用的益生菌,而不是普通保健品,為保證質量和品牌效應,公司禁止將其放普通購物網站出售,請各位悉知。問題6:產品升級。為防止仿制品影響大家權益,全新產品升級,已經上線,逐步替換老產品,特此告知。
陳贊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9月23日71117
22
71
-
孤獨癥兒童社交促進的早期干預
一.目光對視 訓練項目:用強化物引起兒童的注意 訓練目標:提高兒童的目光對視能力。 材料:強化物(如:棒棒糖) 操作方法 1. 訓練開始前,重新測試選定高效能的強化物(也就是寶寶最喜歡的玩具或者食物)。 2. 經測評選定的強化物為棒棒糖。訓練者迅速拿出棒棒糖,放置在自己的眉心位置,當兒童注視的瞬間,半秒鐘之內給予棒棒糖(出示強化物,由兒童自己來拿),并用驚喜、夸張的表情和語音給予口語強化:“看我了,你真棒!” 3. 重復以上環(huán)節(jié)。 二.模仿 訓練項目:模仿大動作 訓練目標:提升兒童對訓練者的關注,學習最初的動作模仿。 材料:強化物(如:山楂片)。 操作方法:訓練者提前將兒童喜歡的山楂片分成若干小片,與兒童面對面坐好。訓練者出示其中的一小片山楂片放在自己的眉心位置,吸引兒童的注意力后(把山楂片隱藏起來),說“這樣做”,同時示范“拍自己大腿”的動作,立即手把手輔助兒童拍自己的大腿,馬上給與山楂片,并同時口頭表揚:“做對了,真聰明!”短暫間歇后,重復以上環(huán)節(jié)。根據(jù)兒童的進步情況,逐步由手把手的輔助模式淡出為半軀體輔助(如:抬一下兒童的手腕),直至完全撤出輔助,促使兒童可以完全獨立完成。 擴展項目:拍手、拍肚子、拍桌子、跺腳、起立、拍拍肩膀、默默膝蓋、摸摸小腳、舉手、跳一跳等。 訓練項目:模仿對物品的操作 訓練目標:提升兒童的注意力和對物品操作的模仿能力。 材料:強化物(如:葡萄干)、積木、收納盒。 操作方法:訓練者出示兒童喜歡的葡萄干放置在自己的眉心位置,吸引兒童的目光對視后說“這樣做”,同時拿起積木放入收納盒中,立即手把手輔助兒童模擬同樣的事情,完成后馬上給予葡萄干,并口頭表揚:“好極了!”重復以上環(huán)節(jié)。隨著兒童的進步,逐步手把手的輔助撤出,只輔助兒童拿到積木或只觸動孩子的胳膊提示他去拿積木,直到完全撤出輔助,兒童可以完全獨立完成。 擴展項目:模仿敲打、模仿?lián)u沙錘、模仿推汽車、模仿搭高積木、模仿擠壓軟的橡皮玩具等。 訓練項目:模仿發(fā)音 訓練目標:兒童能否模仿發(fā)音。 材料:壓舌板、紙條、鏡子等輔助發(fā)音的工具。 操作方法:對于不會發(fā)任何語音的兒童,發(fā)音模仿應從開口單元音(a/o/e/i/u/ü)入手訓練。因為單元音發(fā)音時氣流不受阻礙,口型不發(fā)生變化,難度最小。 對于能發(fā)語音,但屬于無意識發(fā)音的兒童進行語音訓練時,從無意識發(fā)音中選擇發(fā)音頻率最高的音介入訓練。訓練者每天都要記錄兒童的無意識發(fā)音,進行歸納整理,選擇發(fā)音頻率高的音在輔助下練習。 例如,發(fā)“a”的音。兒童和訓練者面對面坐,先引起兒童注意后訓練者示范發(fā)音,張大嘴巴發(fā)“a”,讓兒童來模仿,也可以使用壓舌板輕輕把兒童的舌尖往下壓或往后推,使其嘴巴自然張大,嘴張大時發(fā)“a”的音。 訓練者也可以在日常生活場景、游戲活動中塑造兒童模仿發(fā)音。例如:托馬斯火車是兒童最喜歡的玩具,訓練者可控制在手里,一邊開動一邊用夸張的嘴型發(fā)“嗚---------”讓兒童來模仿發(fā)音。 擴展項目:例如:發(fā)“u”的音。訓練者先引起兒童的注意,訓練者示范發(fā)“u”音,示范時口型要正確夸張,然后立即用5個手指把兒童的嘴巴撮成圓形,達到的最圓的狀態(tài)為好。強化兒童在嘴被撮成圓形保持不動時發(fā)“u”的音。根據(jù)兒童發(fā)音進展情況,訓練者的輔助等級要隨之變化,由全軀體輔助到半軀體輔助或示范輔助,給兒童能夠獨立模仿發(fā)音的機會。例如發(fā)“p”的音,訓練者先引起兒童注意,然后示范發(fā)音,發(fā)音時訓練者拿起紙條放在嘴巴前,因發(fā)“p”的音,除阻時聲門不閉,從肺部會呼出一股較強氣流,所以紙條會飄動。用視覺提示兒童發(fā)音時要有氣流呼出。 模仿發(fā)音首先要遵從行為動量,由易到難;其次要參照模仿發(fā)音的梯度,由單音模仿(“a” “o” “e”)到單音轉換“a-i””b-a”,由單音轉換到單音節(jié)的疊音模仿“ba-ba””ma-ma”,由疊音模仿到雙音節(jié)的詞語模仿“mu-ma””ban-ma”。 訓練項目:在自然情境下自發(fā)進行動作模仿 訓練目標:提升兒童在自然情境下的模仿能力。 材料:軟橡皮/塑料玩具(可以通過擠壓吸入或噴出水)、洗臉盆/其他水容器、水。 操作方法:訓練者事先準備好放有水的容器(洗臉盆)和孩子經常玩耍的橡皮或軟塑料玩具(通過擠壓可以吸入或噴出水)。訓練者用夸張的動作、聲音及表情引起孩子注意,拿起一個塑料玩具放入有誰的洗臉盆內,希望孩子可以自發(fā)進行模仿,逐個將玩具扔入水中。不斷重復以上操作,使兒童在玩耍中得到快樂。 訓練者繼續(xù)用夸張的動作和聲音吸引兒童,不斷擠壓橡皮玩具,尤其在用玩具噴出水時引起兒童關注,促進幼兒自發(fā)模仿。 玩耍一段時間后,訓練者仍然用夸張的動作和聲音從水中拿出一個清洗好的玩具扔進事先準備好的玩具容器,希望兒童自發(fā)模仿把洗好的玩具逐個撿出。 一般來說,兒童有一個從被動模仿發(fā)展為主動模仿的過程,初期需要訓練者通過對兒童的觀察了解,把握兒童喜歡的物品和活動,在吸引兒童進行跟隨模仿的整個過程中,以夸大的肢體動作、不斷變化的聲音和極為豐富的表情,使兒童感受到極大的樂趣,使所操縱的物品、玩具或活動本身充滿誘惑力,促進兒童主動地跟隨模仿。 擴展項目:模仿打開光電玩具的開關、模仿把物品扔進收納箱、模仿把球扔進球池、模仿把玩具保齡球砸到。。。 三、提要求的社交發(fā)起 訓練項目:在視野范圍之內,能夠對自己想要的食物、玩具或者活動提出要求 訓練目標:兒童能夠在語言示范、手語示范或者圖片交換的情況下提出要求。 材料:對兒童有強化作用的物品或活動、用于溝通的圖片。 操作方法;創(chuàng)設語言溝通表達的情境,如將物品(餅干)放在兒童能看到卻拿不到的地方。兒童有需求時,或者直接伸手去拿,或者拽他人的手去拿,或者指向餅干。 當兒童有仿說的能力時,訓練著將餅干放在眉心之間,說“餅干”,兒童仿說“餅干”,即可得到餅干。在兒童仿說表達時,要求其看著訓練者。訓練者的提示語言也要隨著兒童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由全提示到半提示最后到獨立表達。一餅干為例,最初訓練者對兒童需全提示說“餅干”。當兒童能夠對這句話仿說得很熟練的時候,訓練者可由全提示轉換為半提示“餅------”當兒童在半提示下仿說得很好的時候,即可在適當?shù)那榫诚伦寖和毩⒎磻?,主動表達。 如果兒童可以模仿訓練者做出“餅干”的手勢,也可得到餅干。 如果兒童不具備仿說的能力,訓練者可以介入圖片交換的方法,這時候需要兩個人,拿餅干的人稱其為交流溝通伙伴,另一個人為輔助者。交流溝通伙伴手里拿有餅干,輔助者輔助兒童拿餅干的圖片交到溝通伙伴的手里,交流溝通伙伴立即給予兒童餅干。 擴展項目:對兒童有強化作用的其他物品或活動,兒童也能夠在語言示范、手語示范和圖片交換的情況下提出要求。 四、聽指令 訓練項目:可以聽從并執(zhí)行簡單的指令 訓練目標:增加社會交往技能,提高社會交往能力及與人的溝通能力。 材料:強化物、學習材料(如:仿真草莓)。 操作方法:訓練者與兒童面對面坐好,在旁邊(或與兒童之間)的小桌子上放置一個仿真草莓。訓練者發(fā)出指令“給我草莓?!保ㄓ檬终Z表達或出示“我要草莓”的圖片),手把手輔助兒童把草莓遞給訓練者,立即給予強化物,同時給予口頭表揚“太棒了!”不斷重復以上環(huán)節(jié),隨著兒童的進步,訓練者從手把手輔助撤出為半軀體輔助,只在兒童受阻的環(huán)節(jié)給予支援,直至可以撤除所有的輔助,兒童完全獨立完成。 擴展項目:按照指令完成日常生活中的簡單動作、拿日常生活中的常用物品、把遠處的物品拿給訓練者。 五、社交互動,輪流做轉 訓練項目:坐在地上和別人互相推球 訓練目標:提高反應力、肢體靈活度和對空間的感知能力,訓練兒童能根據(jù)規(guī)則推球以及輪流等待的能力。 材料:足球、籃球、大籠球、網球、乒乓球。 操作方法:訓練者與兒童面對面坐在地上,距離1m左右。訓練者把球推到兒童的面前,輔助者抓住兒童的雙手將球推到訓練者的面前。重復多次后,訓練者應逐步撤除輔助,促使兒童可以獨立將球推至訓練者的面前,然后根據(jù)兒童的能力逐漸增強增加訓練者與兒童的距離,同時還可以改變球的大小。訓練者靈活移動位置,讓兒童將球推向移動的訓練者面前。 擴展項目:與多人互相交替推球。 節(jié)選自 《孤獨癥兒童早期干預操作手冊》
徐明玉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9月12日4560
2
11
-
自閉癥孩子的刻板行為如何科學干預?
興趣狹窄和行為刻板是自閉癥孩子的核心癥狀之一,大部分自閉癥患兒都有刻板行為問題。他們不喜歡涉及靈活的、創(chuàng)造性思考的活動,難以站在他人角度看待問題,或者對他人不感興趣,因此他們安心于重復的活動,這些活動會給他們帶來愉悅的感覺。上海長征醫(yī)院醫(yī)學心理科路聚保上海長征醫(yī)院醫(yī)學心理科路聚保很多正常發(fā)展的兒童在早期也會出現(xiàn)刻板行為,但這個行為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消失,但對于自閉癥孩子來說,刻板行為伴隨的時間可能長達終身。年幼的自閉癥兒童表現(xiàn)出的刻板行為多為簡單的重復活動或自我刺激行為;大齡或高功能自閉癥群體的刻板行為較為高級和復雜,如堅持一些不可打破的常規(guī)。01簡單的重復活動自閉癥孩子會經常做一些簡單重復的活動,如:喜歡把物品嘗一嘗、聞一聞或敲一敲;喜歡盯著發(fā)光的東西看;重復開燈、關燈;重復拍手、玩弄手指或者蹦跳;喜歡旋轉自己的身體或觀看旋轉的東西如車輪、風扇等等。有時候,重復的活動會表現(xiàn)在咬自己、撞頭、抓撓等,或者是其他形式的自傷行為。這類行為更多是對憤怒、痛苦或是遇到困難時的一種反應。有的孩子遇到困難或是生氣時就會出現(xiàn)咬自己的行為,值得注意的是,自傷行為也可能成為孩子在無事可做時的一種重復的習慣,如果孩子出現(xiàn)自傷行為是一定要及時干預的。這些簡單重復的行為大多出現(xiàn)在幼兒期,在障礙程度嚴重的個體中持續(xù)的時間會較長。02不可打破的常規(guī)在自閉癥群體的刻板行為還表現(xiàn)在重復的常規(guī)上,并且這些常規(guī)是不可打破的,一旦改變,會引起孩子強烈的情緒反應??贪逍袨樵诿總€孩子的表現(xiàn)形式不同。有的孩子進行活動以固定的某一種方式進行,不得改變。如上學必須要走同一條路線,吃飯總要坐固定的位置,搭積木只搭動車。如果沒有按照孩子平時的習慣,孩子就會出現(xiàn)哭鬧、尖叫、咬自己等行為問題,最終家長為了安撫情緒往往只能從頭開始再按常規(guī)來一遍。有些孩子的刻板行為表現(xiàn)在食物方面,只吃特定的幾種食物;有的孩子反復表演電視里面的角色和片段。在能力較高的孩子身上,尤其是阿斯伯格綜合征的孩子身上,復雜、重復的活動往往呈現(xiàn)出對特殊主題的迷戀,例如,鐵路時刻表、恐龍、天氣預報、天文學等等。雖然自閉癥孩子的刻板行為表現(xiàn)在各方面,但并不是所有的刻板行為都需要干預,如果不影響正常生活,是可以允許存在的。對刻板行為嚴重的自閉癥群體可采用以下幾種方法干預。根據(jù)功能性行為評估理論, 兒童問題行為產生及維持的原因主要可以概括為前事事件、后果事件、個體自身特征三方面, 相應的干預策略也可以分為前事控制策略、問題行為發(fā)生之時 的積極干預策略、后果處理策略幾種。一、前事控制策略01刺激控制刺激控制的操作方法是, 給兒童呈現(xiàn)兩種不同的刺激,在一種刺激下允許兒童出現(xiàn)問題行為, 而在另一種刺激下不允許。如孩子喜歡旋轉身體,家長準備一張紅色卡片和一張綠色卡片。當媽媽出示紅色卡片的時候不允許孩子旋轉,出示綠色卡片的時候可以允許孩子旋轉。其目的是允許孩子的刻板行為出現(xiàn),沒有直接剝奪孩子尋求刺激的機會,但是是設限的,不是無條件放任。02無條件強化刻板行為是可以帶給孩子愉悅的感覺的,在刻板行為干預中,只要當孩子出現(xiàn)刻板行為時,給予無條件強化,運用強化物帶來的刺激感和刻板行為的強化相抵抗,從而降低刻板行為。03提供替代活動或刺激刻板行為持續(xù)產生的主要功能是獲取感官刺激,如持續(xù)的重復無意義發(fā)聲行為給兒童帶來了聽覺上的刺激,家長也可以借助手機或其他工具播放音樂,孩子通過聽音樂也同樣獲得了聽覺刺激,則可能較少表現(xiàn)出刻板行為。二、積極干預策略對問題行為的積極干預是指在問題行為發(fā)生時,采取相對應的方法。其中,有效的一種方法叫做反應中斷和轉移法,指在兒童出現(xiàn)刻板行為時立即提供與刻板行為不兼容的刺激以打斷其發(fā)生, 并將兒童引導到更為適宜的行為上。如當一名兒童出現(xiàn)言語刻板行為時,立即呼喚兒童名字并向兒童提問, 如“你叫什么?”或要求兒童執(zhí)行相應指令, 如”把手放在身體兩側”, 以阻斷刻板行為的繼續(xù)發(fā)生。研究顯示,這種方法可有效減輕言語刻板行為。三、后果處理策略01區(qū)別強化區(qū)別強化是降低不良行為常用的方法。是指當孩子出現(xiàn)正確行為的時候家長給予強化,出現(xiàn)錯誤行為的時候不強化。家長要避免這兩種錯誤方式:怕孩子哭鬧給予強化;覺得孩子很努力了,所以偶爾一次錯誤行為沒關系也給予強化。這兩種強化方式都是錯誤的,不利于塑造孩子好的行為。02反應代價反應代價是指當孩子出現(xiàn)不當行為時拿走孩子喜歡的物品,使得行為出現(xiàn)的次數(shù)減少。如孩子在看電視時尖叫,家長則把電視關了。下一次孩子看電視時尖叫的可能性就會減少,因為他還想繼續(xù)看電視。懲罰當下使用的效果可能很好,但要注意使用頻率,因為使用不當會出現(xiàn)行為暴增,導致刻板行為更難干預。刻板行為的干預不是通過簡單的一種方法就能解決的,通常需要幾種方法綜合使用。干預過程也需要家長理性對待和足夠的耐心。其實成人其實也會無意間做一些重復無意義的行為,如蹺二郎腿,抖腿,開會的時候轉筆等等,但是很少人會想著要改變這種習慣。對于孩子也是一樣,對于不影響生活,不傷害到自己的刻板行為我們也應該包容,允許它們存在。
路聚保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8月23日9931
0
3
-
孩子不理人、東奔西跑,可能是患上了自閉癥
孩子不理人、東奔西跑,可能是患上了自閉癥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童神經康復科吳滿紅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童神經康復科吳滿紅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童神經康復科吳滿紅3歲2個月的豆豆是一個“很酷”的小男孩,平時基本“不需要”和小朋友一起玩。他經常不理人,叫他也好像沒聽到一樣。一出門,就像放飛了自我,到處跑來跑去,大人們不得不追著他的屁股跑,甚是費勁。不僅如此,他還經常自言自語,嘰里呱啦地說一些別人都聽不懂的話。爺爺奶奶開始覺得他只是說話晚,大一點自然就會了,不需要去醫(yī)院看。但眼看這都快要上幼兒園了,媽媽擔心他還不會說話的話,可能會被其他小朋友欺負,才不得不帶他來醫(yī)院看醫(yī)生。經過評估、觀察后,醫(yī)生告訴豆豆媽媽:豆豆說話晚、不理人、跑來跑去,是因為他患上了自閉癥。自閉癥在醫(yī)學上稱為孤獨癥譜系障礙(簡稱ASD),它是一組終生性的神經發(fā)育障礙癥候群,以社會交往和社會交流缺陷,以及限制性重復性行為、興趣和活動兩大核心表現(xiàn)為特征。全球自閉癥的發(fā)病率約為1%,近年來有逐年上升的趨勢。目前對自閉癥的病因尚未明確,在治療上也是一個國際性的難題,現(xiàn)大多采用系統(tǒng)綜合性的干預方法,如結構化的教育、語言訓練、針灸、磁療等。而及早識別、及早干預、及早治療可明顯改善其癥狀。家長該如何早期發(fā)現(xiàn)孩子是否患有自閉癥呢?這幾個信號需警惕:1、語言發(fā)育情況:嬰兒期比較少有“啊”、“嗚”、“哦”等對人的應答反應,少有咿咿呀呀或喃喃自語的發(fā)聲。孩子一歲了仍對自己的名字毫無反應,問“媽媽在哪里”也不會去找尋,不會指認五官。兩歲之后了仍少有主動言語,還只是會說一些旁人聽不懂的言語。常出現(xiàn)重復、刻板的單詞或短語,代詞應用混淆,經常出現(xiàn)一些無意義單詞、新詞等。2、社會交往方面:自閉癥兒童都存在社交能力差的問題。由于嬰兒期社會交往范圍較小,孩子的社交障礙往往不易被家長所察覺。但在一兩歲之后,他們社交障礙的表現(xiàn)會慢慢顯現(xiàn)出來。父母會發(fā)現(xiàn),這類孩子對他人的指令經常毫無反應,對其他人的談話經常沒有興趣,經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以致常被家長懷疑是否存在有聽力障礙。另外他們常與他人無或僅有短暫的眼神對視,不看他人的臉,缺少手勢、表情等,對陌生人毫無恐懼或陌生的感覺。3、特殊的行為表現(xiàn):此方面在嬰兒期表現(xiàn)的可能并不是非常明顯。但隨著孩子的生長發(fā)育,有些自閉癥兒童會表現(xiàn)出經??词?、玩手,常對一件玩具或物品特別感興趣(如毛巾、車輪等),如果將之拿走則會出現(xiàn)激烈的哭鬧或不安。另外還有一些可出現(xiàn)怪異、重復、刻板行為,如轉圈、用腳尖走路、重復開關門等。部分孩子還會出現(xiàn)過分煩躁、哭鬧、睡眠過多或過少、挑食等行為。 由于各個地區(qū)的醫(yī)療水平不同,加上家長對自閉癥的認識水平有限,國內很多自閉癥兒童到3-4歲時才得以確診,有些甚至到上小學后因行為怪異,應老師要求后家長才帶孩子到醫(yī)院咨詢,這時往往已經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機。在孩子成長的路上,家長們不妨做一個細心的“觀察者”、有力的“執(zhí)行者”,一旦發(fā)現(xiàn)孩子的語言、社交、行為、認知等方面出現(xiàn)異常,應及時帶孩子去正規(guī)醫(yī)院康復科咨詢、就診,千萬不能抱有僥幸的心理,以免耽誤了孩子的最佳治療時機。
吳滿紅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8月06日2709
0
0
-
孤獨癥的早期癥狀及干預
花靜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7月26日1609
0
6
-
如何幫助自閉癥孩子進行溝通
和孩子說話時,加上孩子的名字,才能讓他們知道你是在和他們說話;保持語言簡潔明了;說慢一點,說清晰一點;使用簡單的手勢或圖片來支持你所說的話;中南大學湘雅二醫(yī)院康復科王如蜜給孩子額外的時間來理解你所說的話;咨詢是否可以從言語治療師那里得到幫助;不要一口氣問孩子太多問題;避免在環(huán)境哭鬧時與孩子進行對話;盡量不要使用與諷刺、雙關語、隱喻等有關的說話方式,例如,與其告訴孩子“也許你應該回到拼圖上了”,不如說“我想讓你再拼一幅圖?!眮碓矗涸谥哉Z語言病理學學院http://www.nhs.uk/conditions/autism/signs/children/供稿:郭笑千 孫圓翻譯:方麗麗編輯:許桔靜審核:王如蜜 陳歡 曾翠萍轉載請注明來源:在助言語語言病理學學院
王如蜜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7月09日1577
0
0
-
什么是神經發(fā)育障礙
生命周期第一類重大疾病,首次發(fā)作于嬰兒,兒童及青少年,包括孤獨癥,阿斯伯格,童年瓦解,Rett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溝通障礙,學習障礙,抽動障礙等,如果12歲以下孩子出現(xiàn)種種相關表現(xiàn),需要及時就診,切記,正規(guī)就診,因為神經發(fā)育障礙的診斷和治療在精神科是最具有挑戰(zhàn)性的疾病種類,因為共病非常多,此外它本身會導致其他精神及行為障礙,因此,診斷,鑒別診斷,治療,都不同于普通精神疾病,家長一定要重視,防止誤診漏診及誤治。
孫玉濤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6月26日5357
0
0
-
聽覺過敏與那些疾病有關?
聽覺過敏的病因不清,臨床上以下疾病可能并發(fā)聽覺過敏:1.耳鳴:所謂主觀特發(fā)性耳鳴泛指聽到源于自己頭部來路不明的聲音,為一種虛幻的聽覺認知。由于中樞聽覺系統(tǒng)的增益增強,無聲變成有聲,感受到耳鳴,有人認為聽覺過敏就是此種耳鳴的前身,二者有所關連。2.咽鼓管開放癥:咽鼓管關閉不完全,中耳腔和鼻咽相通,共鳴腔變大,感覺有耳塞,聲音聽起來有回音,出現(xiàn)所謂“自聽增強”現(xiàn)象,患者亦常抱怨聽覺過敏。3.周圍性面癱:一般為病毒感染所致,若病變影響到支配鐙骨肌之神經分支,造成聽反射異常,會出現(xiàn)聽覺過敏。4.手術治療耳硬化癥時,須切斷鐙骨肌腱,術后聽反射消失,亦可能出現(xiàn)聽覺過敏。5.梅尼爾氏病,內耳迷路特發(fā)性內淋巴水腫,病變初期常見怕聽大的聲音。6.內耳迷路遭破壞導致重度耳聾的病例,除了聽障以外,常又抱怨聽到尖銳的聲音非常不舒服。7.偏頭痛:不論有無先兆,即典型或是常見頭痛,通常會出現(xiàn)怕吵,畏聲等癥狀。8.精神異常疾病中,例如憂郁癥或恐慌癥,病患常合并有聽覺過敏或害怕聲音。自閉癥:自閉癥的患者把自己關閉在茫然空洞的自我世界中,不和別人發(fā)展關系。他可能對某些聲音聽力不足,但對某些聲音又特別敏感。
黃郁林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5月24日2764
0
3
自閉癥相關科普號

花靜醫(yī)生的科普號
花靜 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
發(fā)育行為兒科
262粉絲3.4萬閱讀

趙鵬舉醫(yī)生的科普號
趙鵬舉 副主任醫(yī)師
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yī)院
兒童康復醫(yī)學科
87粉絲15萬閱讀

李燕春醫(yī)生的科普號
李燕春 主任醫(yī)師
北京博愛醫(yī)院
兒童康復科
83粉絲3077閱讀
-
推薦熱度4.5李斐 主任醫(yī)師上海新華醫(yī)院 發(fā)育行為兒童保健科
自閉癥 12票
發(fā)育遲緩 7票
小兒多動癥 5票
擅長:兒童認知、行為和喂養(yǎng)問題的診治:包括多動癥、自閉癥、智能遲緩、語言問題、睡眠問題、情緒問題、兒童喂養(yǎng)困難、肥胖、食物過敏、早期智能促進等。 -
推薦熱度4.4侯梅 主任醫(yī)師青島大學附屬婦女兒童醫(yī)院 康復科
小兒癲癇 65票
抽動癥 23票
發(fā)育遲緩 9票
擅長:小兒癲癇、抽動癥、神經發(fā)育罕見病、發(fā)育遲緩/智力障礙、吞咽障礙、言語語言障礙、腦癱、各種腦發(fā)育問題的診治以及早產兒神經發(fā)育監(jiān)測與家庭干預指導、肉毒毒素治療痙攣等方面有獨到之處。 -
推薦熱度4.4徐明玉 副主任醫(yī)師上海新華醫(yī)院 發(fā)育行為兒童保健科
小兒多動癥 14票
自閉癥 10票
兒童保健 5票
擅長:語言發(fā)育障礙,溝通障礙,孤獨癥,多動癥等神經發(fā)育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