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春燕副主任藥師 新疆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藥學部 在大多數(shù)老百姓的心目中,安宮牛黃丸就是用于治療中風的一種神藥;甚至有傳聞,老人家每隔一段時間服用一粒安宮牛黃丸就可以預防中風。在口口相傳之下,安宮牛黃丸被奉為居家必備的“救命神藥”,特別是家里有老人的話,基本都會備上一兩顆,以防萬一。安宮牛黃丸是不是真的這么神呢?服用時需要注意什么呢?01什么是安宮牛黃丸?安宮牛黃丸距今有200多年的歷史,出自清代吳鞠通的《溫病條辨》,由牛黃、犀角、麝香、朱砂、珍珠、雄黃、郁金、冰片等十幾味藥組成。安宮牛黃丸具有清熱解毒,鎮(zhèn)驚開竅的功效,主要用于熱病邪入心包,高熱驚厥,神昏譫語,中風昏迷及腦炎、腦膜炎、中毒性腦病、腦出血、敗血癥見上述證候者。02安宮牛黃丸能治什么???一、神昏??風溫、春溫、暑溫疫毒,燔灼營血,內陷心包,風動痰生,上蒙清竅所致高熱煩躁,神昏譫語,喉間痰鳴,痙厥抽搐,斑疹吐衄,舌絳苔焦,脈細數(shù)者;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乙型腦炎、中毒性腦病、敗血癥見上述證候者。?二、中風??痰火內盛,肝陽化風,風陽挾痰,上擾神明所致突然昏迷,不省人事,兩拳握固,牙關緊閉,面赤氣粗,口舌歪斜,喉間痰聲漉漉,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滑而數(shù)者;腦梗死、腦出血見上述證候者。2018年,《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中明確指出,中成藥等藥物屬于中風急救的Ⅲ級推薦用藥,其中就包括安宮牛黃丸。可見,安宮牛黃丸的確可以用于中風的急救治療。三、驚風??小兒外感熱病,熱極生風,兼痰熱內盛,閉塞神明所致的高熱煩躁,頭痛咳嗽,喉間痰鳴,神昏譫妄,驚厥抽搐,舌紅絳,苔焦黃,脈弦數(shù)者;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乙型腦炎見上述證候者。目前廣泛應用于腦卒中、腦膜炎、中毒性腦病、顱腦創(chuàng)傷、癲癇、精神疾病、中毒性肝炎、肝性腦病、肺性腦病、尿毒癥、感染性疾病及老年科疾病等。03服用方法口服,飯后服用。1次1丸(每丸3g),小兒三歲以內1次1/4丸,四歲至六歲1次1/2丸,1日1次或遵醫(yī)囑。包金衣的,要與金衣共服。服用前應除去蠟皮、塑料球殼及玻璃紙溫開水化開送服,不可整丸吞服!?04服用注意事項●本品為熱閉神昏所設,但神志昏迷,不省人事,面青、身涼、苔白等寒閉神昏不得使用。●方中含有麝香,芳香走竄,有損胎氣,孕婦忌服?!癜V呆、失憶、語塞、流涎不止、腳腫、舌苔白膩等痰濕阻竅證勿用,表現(xiàn)為:中風昏倒,肢寒畏冷,面色蒼白,冷汗不止,脈微欲絕,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等中風脫證神昏勿用?!癖酒泛焐?、雄黃,不宜過量久服,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05安宮牛黃丸存在的認識誤區(qū)誤區(qū)一:安宮牛黃丸能治療各種危重病。許多人一直認為安宮牛黃丸是中醫(yī)的救命神藥,若出現(xiàn)高血壓、心絞痛、心肌梗死等急危重癥都可用它,甚至連膽結石等病也能服用它。其實,根據(jù)安宮牛黃丸的功能主治可知其主要使用人群為中風昏迷及腦炎、腦膜炎、中毒性腦病、腦出血、敗血癥見上述證候者,其他急危重癥是不適用的。誤區(qū)二:安宮牛黃丸保存越久越好。安宮牛黃丸并不像世人所想的那樣,越陳越好。市面上安宮牛黃丸的保質期是四至五年,藥物中含有冰片、麝香等揮發(fā)性成分,時間久了,有效成分會有所降低。所以,從藥效上來考慮,也不建議盲目追求年份久遠的安宮牛黃丸。誤區(qū)三:安宮牛黃丸可以預防腦中風發(fā)作。有的人定期每月服用一顆安宮牛黃丸,認為可以預防中風。安宮牛黃丸藥性寒涼峻猛,只適宜作急癥應急之用,國家基本醫(y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19版)也規(guī)定安宮牛黃丸限高熱驚厥或中風所致的昏迷急救、搶救時使用。因此,安宮牛黃丸不可作為預防用藥。誤區(qū)四:只要是中風就可以用安宮牛黃丸。很多人對安宮牛黃丸治療中風一直深信不疑,認為只要中風就用它。其實這是非常危險的行為。中風分為閉證、脫證,閉證又分熱閉、寒閉。中醫(yī)講究辨證治療,安宮牛黃丸藥性寒涼,屬于涼開之劑,僅用于熱閉神昏!而寒閉神昏和中風脫證則不得使用。如果寒閉或者脫證而誤用安宮牛黃丸,不但無效,還可能導致病情加重,甚至出現(xiàn)生命危險。誤區(qū)五:在特定的節(jié)氣服用,能保身體平安。安宮牛黃丸方中藥味基本上是清熱解毒類藥物,藥性大涼大苦,而清熱解毒之功并不能提振陽氣,清熱瀉火之效并不能重調元陽,組方更沒有活血化瘀的成分,作為急救處方藥品更不能用于健康人群。誤區(qū)六:安宮牛黃丸可以長期服用服用安宮牛黃丸要遵循“熱證消失,用藥即止”的原則。長期服用,易傷元氣,甚至導致病情危重或危及生命。且朱砂和雄黃畢竟是礦物質,長期使用會有過量中毒的風險,所以不可長期使用。特別提醒安宮牛黃丸的療效是不容置疑的,而安宮牛黃丸的使用,是有著非常明確和嚴格的臨床用藥指征,它絕不是包治百病的“仙丹妙藥”,需要找專業(yè)的中醫(yī)專家辨證用藥。沒有該病證,千萬不可拿來當保健品吃。2023年12月30日
269
0
2
-
司承慶副主任醫(yī)師 哈醫(yī)大一院 神經內科 腦卒中預防:做到“三好”,卒中難找腦卒中,俗稱腦中風,是指腦血管疾病患者因某種因素誘發(fā)腦動脈狹窄、閉塞或破裂而導致的急性腦血液循環(huán)障礙的一組疾病,分為缺血性腦卒中和出血性腦卒中兩大類。前者又稱腦梗死,包括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腦血栓形成、腦栓塞等;后者包括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等。腦卒中已經是危害我國人民健康的第一大殺手,具有高發(fā)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復發(fā)率、高經濟負擔“五高“特點。卒中是可以預防的,2023年10月29日是第十八個世界卒中日,其中主題為“卒中:重在預防”,就是呼吁大家重視卒中預防。預防卒中,我們要做到以下“三好”:一:生活習慣好:(1)戒煙吸煙者應戒煙,不吸煙者應避免被動吸煙。(2)戒酒或限酒飲酒者應減少酒精攝入量或戒酒,目前認為男性每日飲酒的酒精含量不應超過25g,女性減半,可能是合理的。(3)飲食營養(yǎng)均衡,結構合理每日飲食種類應多樣化,使能量和營養(yǎng)的攝入趨于合理;采用包括全谷、雜豆、薯類、水果、蔬菜和奶制品以及總脂肪和飽和脂肪含量較低的均衡食譜。降低鈉攝入量和增加鉀攝入量,推薦一個人的食鹽攝入量≤5g/d。(4)飲水充足根據(jù)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議在溫和氣候條件下,低身體活動水平成年男性每天飲水1700ml,成年女性每天飲水1500ml.但由于人體需水量受到環(huán)境、生活方式和機體代謝水平以及基礎疾病等多因素影響,每個人的需水量存在差異,飲水要少量多次,忌一次大量飲水,推薦喝白開水或淡茶水,少喝或不喝含糖飲料,不用飲料代替白水。(5)不熬夜熬夜會導致內分泌紊亂,誘發(fā)心律失常、腦卒中等疾病。(6)控制體重,避免久坐,堅持適合自身的體育鍛煉健康成人每周應進行至少3~4次、每次至少持續(xù)40min中等或以上強度的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騎自行車或其他有氧運動等),老年人、卒中高危人群應在進行最大運動負荷檢測后,制定個體化運動處方再進行鍛煉。(7)情緒穩(wěn)定情緒是腦卒中的誘發(fā)因素,尤其是情緒激動極易誘發(fā)出血性腦卒中。(8)夏季防暑,冬季防寒東北地區(qū)是腦血管病高發(fā)地,尤其是冬季,室內外溫差極大,最易誘發(fā)腦卒中的發(fā)生,故外出時注意增添衣物、戴帽等做好保暖防護。二:基礎病控制好:血壓、血糖、血脂等基礎病控制要達標,高血壓、糖尿病均為慢性病,必須規(guī)律長期服用相關藥物,同時更要定期監(jiān)測控制情況,調整藥物時要由相關專業(yè)醫(yī)生的指導,切忌自行隨意停藥、換藥。(1)高血壓患者應該基于自身特點和藥物耐受性進行個體化規(guī)律降壓藥物治療,使血壓達到<140/90mmHg的目標值;對無合并癥、年齡<60歲的患者,可進一步將血壓目標控制到<130/80mmHg;年齡≥60歲的患者,血壓控制目標為<150/90mmHg。監(jiān)測血壓建議采用家庭自測血壓。(2)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標值為HbA1c<7.0%,以降低心腦血管事件風險。(3)調脂治療以LDL-C為首要干預靶點,根據(jù)腦血管病風險評估設定LDL-C目標值:極高危者LDL-C<1.8mmol/L(70mg/dL);高危者LDL-C<2.6mmol/L(100mg/dL)。LDL-C基線值較高不能達標者,LDL-C至少應降低50%。(4)有心臟病者,要規(guī)律服藥,定期心內科??凭驮\調整用藥。三:定期體檢堅持好:健康成年人尤其是腦血管病高危人群應每年進行體重、血壓、心電、血糖、血脂、頸部動脈血管等腦血管病危險因素相關指標的檢測并至神經內科??七M行卒中風險評估。體檢是發(fā)現(xiàn)疾病初期的最佳手段,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是疾病良好轉歸、預后的基石。腦卒中,重在預防,做到以上“三好”,卒中將很難找到我們每一個人,同時希望大家多宣傳,做一個卒中知識宣傳小達人,讓每一個人都能了解到預防卒中的有效方法。參考資料:劉麗萍,周宏宇,段婉瑩等.中國腦血管病臨床管理指南(第2版),中國卒中學會中國腦血管病臨床管理指南撰寫工作委員會。2023年12月01日
232
0
6
-
丁力主管技師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 康復醫(yī)學科 隨著對康復的認識增強,神經內科的腦卒中早期康復介入也越來越多,越來越早。但很多時候,受限于環(huán)境和條件,腦卒中早期康復并沒有完全落實到位。為此,撰寫幾篇實用科普,希望幫助到患者及家屬更好的康復和照護。今天談論的主要話題是“枕頭準備”和“良肢位”。腦部的缺血或出血造成的中樞神經損傷會導致肢體的運動障礙。早期若沒有管理好肢體的運動,任其隨意恢復的話,容易使異常的運動恢復占據(jù)主要趨勢,則會引起咱們常見的偏癱姿勢——患側上肢無法伸直,呈彎曲狀,手抓握,下肢無法彎曲,呈伸直位,影響預后及生活質量。早期的良肢位管理即是抑制偏癱側痙攣發(fā)展,增強對患側感知的一種簡便方法,特別是對于軟癱期和肌張力開始增加的患者。我們需要的僅僅是4個枕頭。良肢位主要包括三種,患側臥、健側臥、仰臥、坐位。具體可見以下圖示。但有部分注意事項,我這里用文字再仔細描述。良肢位的擺放一般需要3-4個枕頭,然而醫(yī)院一般只提供1-2個,所以患者家屬在入院前最好自備2個比較厚的枕頭。枕頭的主要作用是:“枕”頭、“墊”背(側臥)/“墊”臀(平臥)、“夾”腿、“放”手。需要注意的是:-各類姿勢要每間隔2小時變換一次,特別是患側完全不能動的患者-患手給予支撐,勿懸空,但不要讓患者早期抓握球類或其他物品-勿刺激患側足底-健側臥時要將患側足支撐起來,勿懸空-平臥時,患側下肢伸直,但小腿和膝蓋后方勿置枕-勿在患足施加扭力使患側下肢旋正-床頭盡量放平,勿斜臥或半臥-床褥不易過重以上是一些家屬可以掌握的良肢位技巧和注意事項。針對早期腦卒中患者,特別是軟癱期和肌張力逐步開始增加的患者非常適用,建議及時應用起來。若對細節(jié)之處還不明白,可以咨詢康復醫(yī)生或治療師。后續(xù)我將繼續(xù)更新,提供實用的神經康復與照護,希望能幫助到您與家人。(未經允許禁止轉載)2023年11月22日
230
0
7
-
2023年11月10日
255
0
0
-
高永濤副主任醫(yī)師 河南大學淮河醫(yī)院 神經外科 ???在這個信息發(fā)達的網絡時代,“中風”作為科普熱詞之一,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中風(中醫(yī)叫法),又稱腦卒中(西醫(yī)叫法),是我國居民生命健康的“頭號殺手”,已經蟬聯(lián)百姓健康“頭號殺手”榜首十余年,具有高發(fā)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復發(fā)率、高經濟負擔“五高”特點。很多人以為中風就是老年病,離自己很遠,事實并非如此。中風可能發(fā)生在任何人、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據(jù)統(tǒng)計,全世界每4人中就有1人會發(fā)生中風,每6秒鐘,就有1人死于中風,每21秒鐘,就有1個中國人死于中風?!吨袊X卒中防治報告》也顯示,全國有15-18%的中風患者年齡在18-45歲之間。這意味著,中風就在我們身邊,每個人都應該重視。盡管中風來勢洶洶,但中風是可防、可治的疾病。10月29日是第18個世界卒中日,今年的主題是“卒中:重在預防”!。讓我們一起正確認識中風,盡早辨別前兆、掌握急救知識,就能把傷害降至最低。這些關于中風認知誤區(qū),坑了很多人雖然現(xiàn)在關于中風的科普很多,但大多數(shù)人仍然沒有真正了解它,對它存在認識誤區(qū)。誤區(qū)1:中風發(fā)病太急,沒有預兆時間就是大腦,時間就是生命。中風發(fā)病雖然急,但如果能注意到發(fā)病預兆,及時就醫(yī),75%的中風可以被控制。這些中風預警,又叫小中風,一定不要輕視,一定要及時去醫(yī)院進行診治。大家要記住,對于中風患者,越早發(fā)現(xiàn),越早診治,就越有機會挽回活動能力、言語能力、記憶力和自理能力等。誤區(qū)2:我還很年輕,不會得中風一些年輕人認為,腦卒中是老年人得的病,而自己還年輕,血壓不高,家里人也沒有得這樣的病,所以應該不會患上中風。實際上,中風發(fā)病不分性別和年齡。我國中風發(fā)病的平均年齡是66歲,其中,1/5的患者小于45歲,中風年輕化趨勢越來越明顯。誤區(qū)3:等救護車來太慢了,私家車直接送吧但是醫(yī)生提醒:不建議用私家車運送病人去醫(yī)院,一旦中途遇到堵車或病人病情突然加重,私家車里的家人是無法處理的,且一般家屬很難分辨哪些是有中風綠色通道的醫(yī)院。誤區(qū)4:阿司匹林可以預防中風阿司匹林因人而異,不是任何人都能吃。據(jù)研究顯示,中風的防控措施是綜合的,阿司匹林只是其中一環(huán)。3個中風前兆,及早識別,盡快救治如果懷疑患者中風了,可以用這3個測試識別:微笑測試:請患者笑一笑01正常:兩邊臉都能動異常:一邊臉明顯不對稱,提示患者面癱舉手測試:請患者平舉雙臂02正常:兩只手都能抬起異常:一只手無力抬起說話測試:請患者說幾句話03正常:能流利、清晰地說出異常:兔子不清、說不明白或無法說話除了上述3個先兆,如果突然發(fā)生:劇烈頭痛,伴有嘔吐、身體癱瘓,昏迷不醒、全身抽搐,大小便失禁,也很可能是中風了。發(fā)現(xiàn)患者中風后,要第一時間撥打120急救電話,尋求專業(yè)醫(yī)務人員的幫助。在等待救護車期間,要注意以下事項:1.使患者平臥,并安慰患者讓其保持鎮(zhèn)靜。如果患者有嘔吐,則需要先將患者口鼻中的嘔吐物清除后再讓其平臥。2.在120急救未到之前,需要密切關注患者的生命體征,如呼吸、體溫、心率和血壓等。3.不要輕易搬動或移動患者,讓患者在一個地方保持盡量不要動。4.將患者周圍的物體清理干凈,尤其是比較尖銳的物體,以免有些患者并發(fā)癲癇后被周圍物體誤傷。切記:不要聽信扎針!專業(yè)提醒:我國70%以上的中風是腦梗死,其最有效的治療是靜脈溶栓和取栓手術治療。但是靜脈溶栓治療對時間的要求極為苛刻,必須在發(fā)病4.5-6小時內接受治療才能大大提高成功率,而即便是取栓手術,最長時間也只有16-24小時,所以治療越早,效果越好!中風可防可治,做好這9件事:中風雖然猛于虎,但是可防可控。世界卒中組織最新指出,90%的卒中是可以避免發(fā)生的。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和健康的第一責任人,預防中風,讓我們從生活中的這幾件小事開始吧。1定期進行卒中危險因素的自我篩查包括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吸煙、飲酒、超重與肥胖、不健康生活習慣,和其他可能導致卒中的疾病因素等。2控制好血壓35歲以上應每年至少測量血壓1次,高血壓患者應規(guī)律監(jiān)測血壓,高血壓患者還需要進行藥物治療。3控制好血糖無糖尿病危險因素的人群建議在年齡≥40歲時開始篩查,有卒中危險因素的人群應定期檢測血糖。4控制好血脂血脂升高一般沒有癥狀和異常體征,必須通過血脂檢查才能及時發(fā)現(xiàn),20歲以上的成年人至少每5年測量1次空腹血脂,40歲以上男性和絕經期后女性應每年進行血脂檢查,對于缺血性心血管病及缺血性卒中的高危人群,應該每3-6個月測定1次血脂。5戒煙吸煙有百害而無一利,所有人都應該主動拒絕吸煙,并避免二手煙危害。6控制體重超重和肥胖者可通過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飲食習慣、增加體力活動等措施減輕體重,有利于控制血壓、減少卒中風險。7健康飲食每天飲食種類應多樣化,使能量和營養(yǎng)的攝入趨于合理,每日食鹽不超過5g,少油飲食,控制膽固醇、碳水化合物攝入,避免飲酒。8科學運動健康成年人每周參加3-4次有氧運動,每次持續(xù)約40分鐘以上,如:快走、慢跑、騎自行車等,中老年人可根據(jù)自身情況參加有益身心的健身運動。9積極治療有關疾病如:心梗、房顫、外周動脈疾病等。以上疾病人群的卒中發(fā)病風險明顯高于常人,應定期體檢復查,接受專科醫(yī)生治療,遵醫(yī)囑藥物治療。?2023年10月27日
93
0
1
-
2023年10月24日
99
0
0
-
黃世敬主任醫(yī)師 廣安門醫(yī)院 老年病科 中風先兆又稱為腦中風前兆,或小中風,是中風出現(xiàn)的早期征兆,其臨床表現(xiàn)為一過性的眩暈、肢體麻木或活動不利、語言蹇澀、視物模糊、口眼歪斜、吞咽困難、嗅覺異常等,有1/3中風先兆患者最終可發(fā)展為中風。本病是由于局部腦或視網膜病缺血引起的短暫性神經功能缺損,其致病機制有微栓子學說、腦血管痙攣學說、血液成分、血流動力學改變等。中風多半是拖出來的,注意“小中風”信號中風先兆,研究表明本病發(fā)病后2-7d內為中風的高危期,若能在此期遏制其進一步發(fā)展,就能有效預防中風病的發(fā)生。因此,中老年人,要預防因衰老引起的血管退行性變窄、變脆、曲折和高血脂、腦動脈硬化、血液流變異常引起的突發(fā)中風。留意觀察中風先兆,那么中風先兆信號有哪些?1.頭暈目眩:中老年人中風前兆,會反復出現(xiàn)瞬間眩暈,突然自覺頭暈目眩,視物旋轉,幾秒鐘后便恢復常態(tài)。這可能是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一般認為是中風的先兆。頭暈目眩還可伴有失去平衡,或任何意外摔倒,或步態(tài)不穩(wěn),應及早診治,防止中風發(fā)生。2.頭痛:出現(xiàn)一過性頭痛,通常是嚴重且突然發(fā)作,或頭痛的方式意外改變。中老年人一過性頭痛,同時還伴有肢體麻木的異常感覺,眩暈、頭重腳輕、舌頭發(fā)脹等癥狀,或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或腦動脈硬化等疾病史時,應多加以注意,警惕中風發(fā)生。3.哈欠不斷或嗜睡:如果無疲倦、睡眠不足等原因,出現(xiàn)連續(xù)的打哈欠,這可能是由于腦動脈硬化、缺血所引起的腦組織慢性缺血缺氧的表現(xiàn),也是中風的先兆之一。還有些老人容易出現(xiàn)嗜睡的現(xiàn)象,這些都可能是缺血性中風的前兆。4.不明原因的跌跤:由于腦血管硬化,引起腦缺血,運動神經失靈,可產生共濟失調與平衡障礙,而容易發(fā)生跌跤,也是一種中風先兆癥狀。另外,中風會導致一側肢體無力,所以會摔倒。老人出現(xiàn)易摔跤情況時,無論是家屬,還是醫(yī)生,都應該認真問病史和體格檢查??纯从袥]有同時合并面癱,講話有沒有不流利等中風的表現(xiàn)。5.眼睛發(fā)黑:單眼或雙眼突發(fā)視物模糊,或視力下降,或視物成雙,可反復發(fā)作,大約持續(xù)數(shù)秒到兩三分鐘,視力又恢復正常,可伴有眩暈欲吐、視野縮小或復視。單眼突然發(fā)黑,看不見東西,但幾秒鐘或幾十秒鐘后便完全恢復正常,這種一過性視物不清,醫(yī)學上稱其為單眼一次性黑朦。一過性眼睛發(fā)黑這是中老年人中風先兆最常見的癥狀,大多由于腦缺血引起視網膜缺血所致。6.言語不利:表現(xiàn)為一過性言語表達困難或理解困難。語言中樞是神經中樞的一種,人體大腦中供血不足的話會引起神經系統(tǒng)的紊亂和失調?;颊呷菀壮霈F(xiàn)吐字不清或是失語的癥狀,這一病癥一般不會超過24小時,但是一旦出現(xiàn)就要立即引起重視。不明病因的口角歪斜、伸舌偏斜等現(xiàn)象都要注意。7.常咬到舌頭:吃飯的時候,偶爾咬到舌頭,可能是注意力不集中走神了。但如果隔三差五經常咬到舌頭,有可能疾病的征兆,常見的問題就是中風。老人如果發(fā)現(xiàn)最近常咬自己舌頭,或伴有頭痛、記憶力下降、手腳麻木、行走不穩(wěn)、言語不清等,應趕緊就醫(yī),接受正規(guī)檢查。8.喝水總發(fā)嗆:這種現(xiàn)象是咽神經受損所致。這種咽喉部位的麻痹,很可能是中風的早期征兆之一。這個時候如果能及時給予腦血管擴張藥物或者溶栓劑,可以有利于防止中風的發(fā)作。9.打嗝不止:如果經常打嗝,或者最近突然打嗝頻率增加,那就要警惕了。異常打嗝有可能是腦卒中的前兆。尤其是有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一方面,腦動脈硬化等疾病,會引起大腦供血不足,使顱內病變直接或間接影響呼吸中樞,導致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橫膈膜肌肉異常收縮,出現(xiàn)打嗝。另一方面,腦卒中后常會發(fā)生應激性潰瘍,引起上消化道出血,血液刺激胃黏膜,殃及膈肌,出現(xiàn)頻繁打嗝等表現(xiàn)。10.流鼻血:如果高血壓病人出現(xiàn)流鼻血的癥狀是那就要注意了,這很有可能是中風的預警。醫(yī)學研究表明,高血壓病人如果不是在外傷或是炎癥的影響下出現(xiàn)流鼻血的現(xiàn)象的話,那很有可能是腦溢血。流鼻血的現(xiàn)象不加以預防控制的話還很有可能引起中風。11.嗅覺改變:總是聞到別人聞不到的味道,這種現(xiàn)象多表現(xiàn)為聞到臭味,或者其它異常味道。此時,除了患者外,別人聞不到。該現(xiàn)象一天出現(xiàn)好幾次。這可能是大腦皮層海馬回之處出血或者缺血所致,是中風的先兆。12.肢體麻木或無力:表現(xiàn)為一過性肢體麻木或無力。身體一側或雙側,上肢、下肢或面部出現(xiàn)無力、麻木或癱瘓。中老年人出現(xiàn)肢體麻木的異常感覺,除頸椎病外,如伴有頭痛、眩暈、頭重腳輕、舌頭發(fā)脹等癥狀,或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或腦動脈硬化等疾病史時,應多加以注意,警惕中風發(fā)生。13.精神改變:有中風跡象的患者會出現(xiàn)一些精神上的改變,如性格反常,暴躁易怒或是突然沉默寡言等。有些人會出現(xiàn)短暫的智力衰退現(xiàn)象,這些都和腦內血液的供給不足有關。14.血壓暗示血栓狀態(tài):血壓突然持續(xù)升高到200/120mmHg以上時,是發(fā)生腦血栓的前兆;血壓突然降至80/50mmHg以下時,是形成腦血栓的前兆。以上只是列舉了一些中風的常見先兆癥狀,通過這些早期信號識別,及時發(fā)現(xiàn),早期診治,防患于未然。2023年10月11日
511
0
1
-
2023年09月16日
157
1
4
-
2023年06月07日
123
0
3
-
姜宏佺主任醫(yī)師 哈醫(yī)大一院 神經內科 腦卒中、腦中風、腦梗死、腦梗塞、腦血栓、腦栓塞、腔隙性腦梗死、半身不遂、腦出血、腦溢血,傻傻分不清他們到底是什么呢?腦卒中又叫腦中風,分為缺血性和出血性。缺血性包括腦梗死及腦梗塞、腦血栓、腦栓塞、腔隙性腦梗死等,指的是顱內血管堵了,造成半拉身子不好使。出血性如腦出血及腦溢血,是指顱內血管破了,造成肢體癱瘓,言語不清等。半身不遂只是癥狀,大家都怕得腦梗,那該如何預防呢?根據(jù)最新版中國腦血管病一級預防指南,我們要注意以下兩大方面,三高。 加房顫以及生活習慣高血壓,血壓高了,就會撐開血管壁,露出更大的縫隙,血脂等垃圾就會堆積在這里,時間久了,血管越來越細,越來越細,甚至第四,買個血壓計電子的,綁在胳膊上就行,一般血壓要控制在一百四十九十毫米汞柱以下。如何控制血壓呢?少吃咸的,包括我們東北人喜歡的咸菜大醬更要少吃。再有就是規(guī)律口服降壓藥物。高血糖大家想一想,如果血管里流的是糖水,血管壁上掛著糖漿,血流快得了嗎?就更容易形成血栓??刂蒲亲钪匾木褪强刂骑嬍?,不吃糖,少食多餐,不要逞英雄,注意再有就是規(guī)律用藥。高血脂就是血里流淌的是油。 會掛到血管壁上形成斑塊,導致血管狹窄,斑斑塊破裂就2023年05月18日
94
0
1
腦中風相關科普號

郭建文醫(yī)生的科普號
郭建文 主任醫(yī)師
廣東省中醫(yī)院
腦病內科
128粉絲9315閱讀

無
李春穎 主任醫(yī)師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附屬護國寺中醫(yī)醫(yī)院
針灸科
54粉絲2.4萬閱讀

郭鋒醫(yī)生的科普號
郭鋒 副主任醫(yī)師
臨沂市人民醫(yī)院
神經外科
272粉絲1.6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