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內容
-
人工耳蝸術后開機這些事
嬰幼兒人工耳蝸術后開機,家長會問很多問題:“人家的小孩開機的時候都會哭,為什么我們家小孩好像聽聲沒什么反應呢?”“開機之后,我家孩子就可以聽見聲音了吧?”“開機后多久會開始說話呢?”“我們在家應該做什么來幫助孩子快速恢復聽力呢”“我們要不要送孩子去語訓學校呢?什么時候可以送去呢?”……今兒咱們就來叨叨開機這些事。一、開機反應人工耳蝸術后開機時的反應,個體差異性比較大,與孩子的性格、智力發(fā)育情況、開機時候的狀態(tài)、術前有無聆聽經驗(如有無助聽器佩戴史)、聽神經發(fā)育情況、開機參數設置等都有關。性格比較活潑大膽的小孩,開機時候的反應可能表現為一給可察覺的聲刺激就微笑、抬頭看醫(yī)生或家長、突然扭頭等行為,正在玩玩具的小孩會出現瞬時的動作停止、抬眉、抬眼、眨眼等一些比較細微的動作。性格比較內向膽小的孩子,可能一給聲就哇哇大哭、轉頭去抱爸爸媽媽、伸手去抓耳蝸等一些比較劇烈的反應。耐受力比較強的孩子開機反應可能不是很明顯。開機時如果孩子的精神狀態(tài)較佳,一般反應也比較明顯;如果孩子處于困頓、瞌睡、鬧脾氣、煩躁等狀態(tài)下,那就比較難觀察到孩子開機的反應。術前佩戴過助聽器的孩子一般比未戴過助聽器的孩子開機反應更“淡定”些。耳蝸結構和聽神經發(fā)育正常的孩子一般開機反應都比較明顯,相對而言耳蝸存在結構異?;蚵犐窠洶l(fā)育不良的情況下,開機反應一般都會比較差,甚至無明顯反應,并且內耳畸形越嚴重則開機反應越難以觀察到。有些醫(yī)生為了讓家長看到孩子有很好的聽聲反應,開機時參數設置會比較高,一給聲孩子的反應就很明顯;也有一些比較有經驗的醫(yī)生,開機時參數設置的比較保守,這是考慮到如果一開始參數設置的就比較高,有些孩子會對突然的大聲感到害怕而反應劇烈,甚至會對人工耳蝸產生抗拒的心理,再讓孩子去接受佩戴耳蝸的言語處理器會比較困難,所以這種情況下現場觀察到的孩子的聽聲反應會比較弱些。二、開機之后就能聽見聲音嗎?開機之后,孩子就可以聽見周圍環(huán)境的聲音。可能有些家長就會問那為什么拍手有反應,我們叫他名字卻沒有什么感覺呢?這就涉及到“聽見”與“聽懂”兩個不同的概念了。聽見是你能聽到聲音,但是你不一定知道是什么;聽懂是你不僅感知到聲音了,還明白了這聲音有什么意義。剛開機的孩子由于之前聽力損失太嚴重,基本沒怎么聽到過聲音,所以他根本不明白這些聲音于他而言有什么特別的意義,只是感覺到開機與不開機的不同。有些戴過助聽器的孩子家長可能會擔心說,我們家孩子術前戴助聽器的時候,一叫他名字反應很靈敏,立刻就會過來找我,怎么現在叫他名字反而沒啥反應了,是不是我家孩子手術做的不好???是不是機子有問題???其實不是這些家長所擔心的那么回事,這些問題涉及到助聽器與人工耳蝸工作原理不同的概念了!助聽器是對收集到的環(huán)境聲音,根據個人的聽力損失程度,進行不同程度的放大,傳到中耳、內耳,從而被感知。它跟正常聽聲途徑是一樣的,還是聲刺激產生的聽覺。而人工耳蝸是取代了病變的內耳毛細胞功能直接通過電刺激聽神經而產生聽覺。一個是聲刺激、一個是電刺激,因而孩子會覺得現在佩戴人工耳蝸與之前佩戴助聽器聽到的聲音不一樣,所以剛開機的時候,孩子并不能明白你在說什么,還在疑惑和探索中,反應也就與之前有所不同。但是家長們對此也不要擔心,很快孩子就能適應這種聽聲反應,表現越來越好。三、開機多久才會說話相信這是每一個聽障孩子家長最關心的一個問題,也是臨床門診中被問的最多的一個問題。這里,就要先跟大家簡單說說正常嬰幼兒的聽覺言語發(fā)育過程。我們自呱呱墜地起便開始學習語言,出生后第一年是兒童言語發(fā)生的準備階段,稱為學語前期。出生后4個月內,孩子主要以聽為主,會關注周圍環(huán)境聲音,并做出一些反應;4個月后開始進入咿呀學語階段;大約7個月左右能發(fā)出許多類似語音的聲音,如“baba、mama”但大多數都是無意識的;8月開始到1歲內,孩子就進入模仿階段,發(fā)音比之前更加豐富,并開始能聽懂一些簡單的指令。1歲之后才開始進入正式的學說話階段。聽障兒童的聽覺言語發(fā)育軌跡與正常聽力兒童是一樣的,由于孩子人工耳蝸開機前缺乏充足的聽覺刺激暴露,因而從開機起,孩子的學語前期才真正開始,也就是說開機時孩子的聽覺年齡為0歲。那么理論上來說,孩子差不多開機后1年才會慢慢開始說話。考慮開機時候孩子的年齡不同,其他各方面發(fā)育情況不同,具體開口說話的時間也不同。一般在開機后8個月到1年半之間。對于一些存在特殊情況的孩子,開口說話的時間有可能更長。家長們在開機前對這些內容要有提前認識,這樣才能對于孩子的開機反應以及耳蝸效果有正確的期望值。以后我們將繼續(xù)介紹“術后家庭康復指導”、“術后調試安排”、“專業(yè)機構康復的必要性”等人工耳蝸術后各種各樣寶媽寶爸們應該知道的事情。本文系吳皓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bdsjw.cn)發(fā)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更多就診信息,請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吳皓耳神經和顱底外科工作室”為好友:更多資訊,請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人工耳蝸資訊”和“聽神經瘤資訊”:
吳皓醫(yī)生的科普號2016年03月15日13256
0
0
-
如果發(fā)現小兒遲遲不能講話或對聲音沒有反應該怎么辦?
如果小兒遲遲不能講話,比如2歲半-3歲了還不能講話,或對聲音沒有發(fā)應,這時家長不能遲于4歲去看醫(yī)生,因為對于這種患兒,目前多可以通過植入電子耳蝸使患兒獲得聽力,而電子耳蝸的植入最佳年齡是4之前,最小植入年齡為1個月。如果超過這個年齡,再植入電子耳蝸對小兒的語言發(fā)育幫助就很有限了。4歲前植入電子耳蝸的患兒,經過良好的語訓可以進入正常學校上學,甚至上大學。本文系韓朝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bdsjw.cn)發(fā)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韓朝醫(yī)生的科普號2016年03月05日2613
0
0
-
人工耳蝸手術后可能會出現哪些并發(fā)癥?
人工耳蝸又稱電子耳蝸,目前人工耳蝸植入是極重度感音性聾的有效治療方法。全世界人工耳蝸植入超過40萬人,我國1995年引進多通道人工耳蝸完成首例人工耳蝸植入后,如今全國共開展約4萬例,雖然人工耳蝸植入是較安全的手術,但其畢竟是有創(chuàng)傷的手術,與其它手術一樣也會有并發(fā)癥發(fā)生??偟膩碚f,人工耳蝸植入相對比較安全,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很低,且大多數預后良好。尤其對于有經驗的手術醫(yī)生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微乎其微。(1)和其他全身麻醉一樣可能發(fā)生麻醉意外;(2)全麻和手術刺激可能發(fā)生心、腦血管意外;尤其是老年患者。(3)如損傷乙狀竇、頸靜脈球和頸內動脈可能發(fā)生術中出血量大需輸血,此類全世界罕見發(fā)生。(4)腦脊液井噴后腦脊液耳鼻漏,合并腦膜炎。腦脊液井噴常發(fā)生在嚴重內耳畸形的患者,如耳蝸前庭共同腔、Mondini內耳畸形等。耳蝸水管擴大和耳蝸水管與內耳道之間存在竇道可能是出現井噴的原因。出現腦脊液井噴后,耳蝸造口可經嚴密封閉等處理,絕大多數患者不會出現腦脊液耳漏的并發(fā)癥。囑咐患者術后應避免各種原因例如打噴嚏、劇烈運動、長時間頭低位和頭部外傷等使顱內壓突然增高的因素,以免引發(fā)遲發(fā)性腦脊液耳漏。明確有腦脊液耳漏時,應及時行手術探查找漏口,將漏口封閉,同時可通過血腦屏障的較敏感的抗生素預防腦膜炎。對頑固性的腦膜炎,應考慮人工耳蝸植入體已成為感染灶的可能,必要時應取出植入體。(5)面神經問題1)面神經暴露損傷、面神經麻痹人工耳蝸植入術后出現面神經麻痹屬嚴重并發(fā)癥,面神經損傷發(fā)生率很低,約0.3%~1.7%。面神經損傷可以在開放后鼓室面隱窩時直接發(fā)生,也可因術中開放面神經隱窩進入后鼓室時,鉆頭在面神經附近產熱而導致面神經熱損傷。少部分術后出現暫時性面癱,遲發(fā)的面神經功能減弱可以行等保守治療,一般可以完全恢復,保守治療無效者應考慮及時行面神經減壓術。2)面神經刺激人工耳蝸植入術后開機時部分病人可能出現面神經刺激,聲音刺激會引起患者面部肌肉的抽搐,當需要關掉相關電極才能消除時,會影響部分患者的聽功能。(6)中耳乳突炎、膽脂瘤人工耳蝸植入術后可發(fā)生中耳炎甚至可形成膽脂瘤,發(fā)生率成人約0.54%,兒童約0.63%。大多數患者中耳炎采取保守治療可治愈。(7)眩暈和耳鳴耳蝸植入后眩暈和耳鳴是最常見的輕度并發(fā)癥。大多數患者癥狀輕微,眩暈和耳鳴經對癥治療后癥狀多可消失或多在數日內自行消失(8)鼓膜穿孔和外耳道后壁和鼓索神經損傷鼓膜穿孔和外耳道后壁損傷常由于面神經位置異常導致面神經隱窩相對狹小引起,術中一期修補,大多數預后良好。鼓索神經損傷時可影響單側的味覺功能。(9)切口感染、皮瓣壞死、移植體外露、皮瓣血運差,皮膚張力太大,植入體部分有排斥反應,切口感染等因素。(10)其它,眶周水腫,硬腦膜外血腫,耳后及頭皮下血腫形成,腦梗塞,瘢痕體質和術后感染可導致皮瓣增厚影響療效。(11)人工耳蝸裝置相關并發(fā)癥:電極未能植入耳蝸或僅部分植入耳蝸,電極移位,裝置機能障礙或失效等。咨詢請到:Liujunent.haodf.com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劉博士耳科在線資訊
劉軍醫(yī)生的科普號2016年01月29日15685
1
0
-
一般影響人工耳蝸術后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人工耳蝸又稱為電子耳蝸,是目前重度、極重度感音性耳聾的有效的聽力和言語康復方法,人工耳蝸已經使絕大多數耳聾患者聽力和言語康復,回歸有聲世界,但也有少部分患者耳蝸植入后療效不好,也就是耳蝸植入有個體差異。影響人工耳蝸植入的效果的因素很多,包括:(1)患者的自身條件:耳蝸植入者的病因(個別遺傳性聾人工耳蝸植入效果不好)、耳聾起始時間(聽覺剝奪的時間-也就是耳聾的時間越長,康復時間需要更長,效果相對較差)、致聾的病變部位(如病變僅在耳蝸毛細胞效果一般良好,如果聽神經或后通路有問題效果差)、耳聾程度(是否有聽覺反應)、聽神經殘存數量(必需有一定數量的才能保證人工耳蝸起效)、耳蝸畸形否(嚴重耳蝸畸形的患者效果普遍較差)、文化程度、智力水平、耳聾時程植入年齡、術前語言能力和聆聽經驗不同、患者對重獲聽務的渴望程度和期望值等。兒童和成人語前聾常常較語后聾效果差,語前聾7歲以前植入相對于7歲以后植入的效果好。(2)手術因素:跟手術也有很大關系,例如植入順利否、電極植入的深度和位置、是否有手術并發(fā)癥,電極是否打折損上等。(3)與人工耳蝸產品有一定的關系。產品的電極數量以及刺激率等會影響效果,同時也與言語處理器采取的言語信號處理方案有關。(4)術后人工耳蝸的調試也很重要,也就是決定人工耳蝸是否處于一種最佳工作狀態(tài)。(5)術后的聽覺和言語康復手段和康復時間也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影響因素。(6)其他?;颊呤欠窳晳T日常堅持使用人工耳蝸,是否不依賴于看口型,真正依賴于通過人工耳蝸的作用通過聽來交流等。有研究結果表明,同種條件下人工耳蝸使用的頻率和時間直接影響療效,所以鼓勵患者術后規(guī)律佩戴人工耳蝸,促進康復。咨詢請到:Liujunent.haodf.com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劉博士耳科在線資訊
劉軍醫(yī)生的科普號2016年01月29日7512
3
0
-
聊聊人工耳蝸--一項偉大的醫(yī)學技術
在我讀大學本科時,老師告訴我們,耳科學有三大令人頭痛的頑癥:耳鳴、感音神經性耳聾和眩暈。二十多年后的今天,醫(yī)學發(fā)展日新月異,絕大部分眩暈、感音神經性耳聾和小部分耳鳴已經被我們降服,以前束手無策的耳病,現在可以手到擒來,作為耳科醫(yī)生,我覺得很幸運生在了一個好時代,當然耳科患者更是最大受益者。這里面,不得不提的是人工耳蝸,咱們今天就來聊聊關于人工耳蝸的那些事。 國際著名聽力學家Sig博士是我的摯友,我記得他跟我說過一句話,人工耳蝸是一項能讓人熱淚縱橫的醫(yī)學技術。對于這樣的說法我深有感受。在每一個聾人背后都有很多催人淚下的故事。而我們經常看到耳聾患者,在植入人工耳蝸后,打開機器的那一刻,立竿見影地聽到聲音。當他們從寂靜沉黯的無聲世界,邁入燕語鶯聲的有聲世界,人生第一次聽到聲音時,那種或驚訝、或害怕、或無措、或激動的眼神,悲喜交加,百感交集的情緒,足以讓身邊的所有人為之動容,心潮澎湃,讓醫(yī)者和患者都感慨這項技術的偉大。而接下來的,將是改變患者一生命運的奇跡逐漸逐漸發(fā)生著,尋找聲音、學會說話、聆聽音樂,直到完全融入正常的社會。 人工耳蝸的原理和歷史 耳朵分為外耳、中耳和內耳三個部分,耳蝸是我們的內耳器官,是將外界聲音由機械能轉化為神經電沖動的地方。如果這個地方因為某種病變,失去功能,聲音傳導到我們的聽覺中樞的通路便會戛然而止,于是這樣的人便成了聾人。如果有一種裝置,可以替代受損耳蝸的功能,直接將外部聲音信號轉化成電信號,興奮聽神經,來恢復或重建聾人的聽覺功能,聾人不就能聽到聲音了嗎?原理很簡單,道理很明白,但要實現起來,卻是雄關漫道,困難重重。 學者們經過長期艱苦卓絕的努力,才使得人工耳蝸(也稱:仿生耳、電子耳蝸)技術應運而生,逐漸完善,并日趨完美。如今,人工耳蝸已經是國際公認的,能使重度或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聾患者恢復聽覺的最有效裝置。全球幾十萬聾人已經受益于這項技術。 追溯人工耳蝸的歷史,最早證明聽覺神經的電刺激效應的是一組俄羅斯科學家,他們稱觀察到了一個耳聾的病人在電刺激下的感知到了聲音,但言之甚少。1957年,法國醫(yī)生Djourno等人成功的運用電刺激使兩個完全耳聾的患者產生了聽力感知,這項實驗有里程碑意義,開啟了此后一系列恢復耳聾患者聽覺的深入研究。1972年誕生了第一臺單通道人工耳蝸聲音處理器,1977年第一個多通道人工耳蝸聲音處理器在奧地利誕生,而1978年澳大利亞人格雷姆.克拉克發(fā)明了真正意義上的人工耳蝸,這項跨時代的偉大發(fā)明,標志著電刺激替代裝置在整個人類世界的偉大成功。 視覺傳導和聽覺傳導原理相似,而相對于盲人來講,聾人的福利遠遠領先地到來了。即便是科技如此發(fā)達的今天,我們人類也沒能再做出第二項如此完美和震撼的人體感官替代裝置。這令我不禁再次感慨有幸生在這個偉大的時代,無論對于醫(yī)者還是患者。然而,沒有一把鑰匙可以打開世界上所有的門,那么哪些人適合接受這項技術呢..... 那些人適合選擇人工耳蝸植入? 先來了解一下什么是語前聾吧,就是患者在還沒學會說話之前,就聽不見聲音了。這樣的語前聾患者,通常發(fā)生耳聾的時間在3歲之前,如果沒有醫(yī)療干預,他們就會成為我們所說的聾啞人,靠著手語和唇讀進行交流。大家可要注意了,聾啞人的發(fā)音器官嗓子其實并沒有問題,只是因聾而啞罷了。 病因多種多樣,包括先天性、遺傳性、藥物性、腦膜炎后.....對于其中的大多數患者,人工耳蝸植入都可以大展身手。對于這些語前聾患者,盡早植入人工耳蝸至關重要,越早植入,孩子今后的言語發(fā)育就會越好。這是因為我們人類學習言語的最佳時間是在三歲以內,這個黃金時間一旦錯過,今后即使能聽到聲音,學習言語的難度都會成倍增加。這個道理很好理解。我學了幾十年的英語,也會被一個幾歲的美國兒童英語水平給秒殺。對于植入人工耳蝸時已經大于5歲的語前聾兒童,就需要孩子有一定的聽力語言基礎,自幼有助聽器配戴史和聽力或語言訓練史,才能保證術后良好的言語效果。 相對于語前聾,語后聾顧名思義就是患者聽不見聲音之前,已經具備了言語能力,這樣的患者,通常只聾不啞。語后聾植入人工耳蝸的時機就相對比較寬泛了,以前認為聾了十年之內都可以,現在認為,只要是語后聾,再晚都會有效果,當然,如果聾的時間不太長效果會更好。 老年性聾其實是語后聾最為常見的情況。在我國的聽力障礙的殘疾人中,將近1000萬是老年人。人口老齡化的今天,老年聾人更是我國最大的聽力障礙群體。如果助聽器不能很好的幫助他們聽到聲音,植入人工耳蝸將是非常有效的治療手段。不過,由于文化和經濟的因素,老年人自己和家屬,通常認為這不過是人老了的正常現象,雖有些不便,何至于手術?!在發(fā)達國家,60%植入人工耳蝸的都是老年聾患者,而在我們國內90%都是小孩,成人和老年人只有不到10%。在中國的文化和傳統(tǒng)里,人們愿意為了孩子的健康傾其所有,但是老人出現耳聾,兒女出錢的愿望就不會很強烈了,而且老人自己也不愿意讓兒女負擔較貴的醫(yī)療費用。中國的老人們常說,都這個年紀了,聽不見就算了唄,還做什么手術哦。然而,老年聾卻使他們常常處于冷漠、焦慮、自卑、孤獨自處、不善言語的境況,常常使他們覺得生活無樂趣,有的甚至失去生活的信心。伴隨著耳聾的出現和持續(xù),老人也會加速出現智力下降、情緒性格改變、基礎疾病加重。 可喜的是,現今社會,老人們的意識在發(fā)生巨大轉變,據我所知,國內接受人工耳蝸手術的老年人逐漸增多,其中最年長的超過90歲,我很佩服這樣的老人,對自己的生活質量有如此的勇敢追求。不過我相信,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渴望追求更高的生活質量,會有越來越多的成年人和老人植入人工耳蝸。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聾人都可以接受人工耳蝸植入術。一些非常嚴重的內耳畸形病例,如Michel畸形或耳蝸缺如、聽神經缺如、嚴重的精神疾病、中耳乳突化膿性炎癥尚未控制者,植入人工耳蝸并無益處,甚至有風險,對于這些患者,??漆t(yī)生的篩選和判斷就尤為重要了。 人工耳蝸植入手術結束,卻只是開始..... 無論是患者還是聾兒家長,必須了解人工耳蝸植入術后聽覺語言康復訓練的重要性,特別是對語前聾患兒,手術僅僅是把聽力重建了,而這并不意味著患者就立即能像正常人一樣說話。植入者聽到的聲音和我們正常人聽到的聲音略有不同,這對于既往有言語聽覺經驗的語后聾患者,適應起來比較容易。而對于既往毫無聽覺經驗的語前聾人來說,如何把這些聲音和言語聯系起來,這就是言語康復訓練的任務了。它能使人工耳蝸的信號最大限度地發(fā)展聽力,繼而發(fā)展口頭語言。 按照小兒語言發(fā)展規(guī)律,根據聾兒“聽力年齡”分階段由淺入深逐步進行訓練。在聽覺訓練階段,主要是利用聾兒的殘余聽力去傾聽各種聲音,喚醒其“沉睡狀態(tài)”,并經常給予刺激,反復訓練強化,使聾兒逐漸適應有聲世界的日常各種聲音; 詞匯的積累階段是在聽覺訓練基礎上輔佐以視覺和其他感覺使他們知道更多社會事物,把看到觸到的東西與聲音信號結合在腦子里形成信號,使他們逐漸理解言語含義; 最后的語言訓練階段,是在詞匯積累的基礎上,訓練聾兒多說,由字到句,由簡到繁,由少到多,逐漸做到聽懂別人的語言,并使別人能聽懂自己的語言。 我打趣地想,其實手術禁忌癥里,還應該包括那些太懶的患者或家長,以為安上一個裝置,從此就可以靜待奇跡出現了,而事實上,聾兒的聽覺言語訓練,有時候還是一項比較長期、艱巨的工作,當然這些工作是有專門的語訓老師來完成的,但父母為此付出的耐心和堅持,也是保障植入效果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人工耳蝸的故事講到這里就結束了。當然,對于專業(yè)人士,這些知識還遠遠不夠,但對于普通大眾,了解這些,也就足以了解這項技術的來龍去脈了,或許有一天,您的這些知識,就可以幫助到身邊的人。 人生如此美好,愿你我共同享受!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yMjE1OTQ0OA==&mid=401754652&idx=1&sn=16bd52a17b962b8842e6ea803868689b&scene=0#wechat_redirect
趙宇醫(yī)生的科普號2016年01月28日5385
7
1
-
什么樣耳聾患者需要安裝人工耳蝸?-舊版
哪些患者需要做人工耳蝸植入呢?總的來說,目前人工耳蝸植入主要是適用于雙耳重度或極重度感音性聾的患者,也就是導致耳聾的病變部位位于耳蝸或耳蝸神經的突觸部分(真正病變位于耳蝸神經或后神經通路的病變效果可能較差或無效)。但聽力水平夠了,是否適合做耳蝸植入還得看是否有不能或不適合做的禁忌證。所以除了聽力檢查,還需要影像學檢查,家庭情況,以及智力和精神等方面的評估。根據中華醫(y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分會的最新《人工耳蝸植入工作指南 (2013)》詳細回答這個問題。1.人工耳蝸植入的年齡要求。耳聾發(fā)生的時間不同人工耳蝸植入的年齡要求也不一樣。根據耳聾時是否學會語言,我們將耳聾分為語前聾和語后聾。語前聾患者最佳年齡應為12 個月~6 歲,因為人的聽覺和言語中樞需要有聲音刺激才能發(fā)育,在6歲上述中樞基本發(fā)育完成(腦可塑臨界期),7歲以后發(fā)育很慢或變化不大,這就是為什么語前聾人工耳蝸有年齡限制; 大于6 歲的兒童或青少年需要有一定的聽力語言基礎,自幼有助聽器配戴史和聽力或語言訓練史。語后聾患者各年齡段的都可以做耳蝸植入,我科做的最大的是91歲高齡,前提就是術前做好評估,一般情況好,心肺功能等能耐受約2個小時的全身麻醉。2.配戴合適的助聽器,經過聽力康復訓練3~6 個月后聽覺語言能力無明顯改善; 助聽器無效或效果很差,是指在最好助聽聆聽環(huán)境下開放短句識別率≤30 %或雙字詞識別率≤70 %。人工耳蝸植入價格昂貴,當然不是說最貴的就是最好的,人工耳蝸植入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但凡助聽器效果良好,可不考慮人工耳蝸植入.3.無手術禁忌證;手術禁忌證包括:(1)內耳嚴重畸形病例,如Micheal 畸形、無耳蝸畸形等無人工耳蝸電極放置的空間,這種患者只能考慮聽覺腦干植入(ABI),目前國內尚未開展此手術;(2)聽神經(或稱耳蝸神經)缺如,內聽道極度狹窄,或術前檢查無聽覺反應同時內聽道MRI水成像提示耳蝸神經發(fā)育不良或未發(fā)育,這種患者只能考慮聽覺腦干植入;(3)嚴重智力障礙;無法配合語言訓練者;嚴重的精神疾病;中耳乳突有急、慢性炎癥尚未清除者,慢性中耳炎伴有鼓膜穿孔者,如果炎癥得到控制,可選擇一期或分期手術。一期手術是指根治中耳乳突病灶,鼓膜修補(或乳突腔顳肌填塞和封閉外耳道) 的同時行人工耳蝸植入術。分期手術指先行病灶清除,修復鼓膜穿孔或封閉外耳道,3~6 個月后行人工耳蝸植入術;(4)其他。相對禁忌證,包括全身一般情況差;不能控制的癲癇;沒有可靠的康復訓練條件。分泌性中耳炎和膠耳并非手術禁忌證。4.家庭和(或) 植入者本人對人工耳蝸有正確認識和適當的期望值;1歲左右耳蝸植入的患者效果絕大多數效果良好,可以上正常的幼兒園和小學,可以用電話交流,但大于7歲的語前聾患者定位可能只有聽覺反應,聽到喇叭和火警等可以緊急避險,對于語言的理解可能交叉,也就是可以聽到說話聲,但無法理解內容。5.有聽力語言康復教育的條件。人工耳蝸植入后相當于重新開始接觸聲音,重新開始學說話,必須強化聽覺和言語訓練,建議在專業(yè)的康復機構學習或掌握科學的康復辦法。6.有家庭的支持。除了經濟支持,精神上一定得支持,再就是強化和患者進行聽覺和言語交流,有利于康復。7.語后聾患者的發(fā)病年齡和耳聾時間與手術后的效果密切相關。一般來說,發(fā)病年齡早,耳聾病程較長者手術后效果較差。此外,手術后生活和工作中的聆聽環(huán)境,也可影響到人工耳蝸植入的效果,在不同的噪聲和安靜環(huán)境,熟悉得環(huán)境和交流人與陌生環(huán)境和人有差別。8.潛在的人工耳蝸植入適應癥:(1)單側重度感音性聾合并嚴重的耳鳴患者,可能提高聽力的同時,對耳鳴也有一定的掩蔽或治療作用(2)單側重度或極重度感音性聾。雙側聽覺優(yōu)于單側聽覺,尤其是在聲源辨別,言語識別等方面。咨詢請到:Liujunent.haodf.com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劉博士耳科在線資訊
劉軍醫(yī)生的科普號2016年01月28日23685
8
5
-
解放軍總醫(yī)院(301)耳科住院手術流程(舊版)
解放軍總醫(yī)院耳鼻喉科住院手術(耳科)的簡單流程就診住院的簡單流程:1.掛號就診。首先需要掛一個耳鼻喉科耳科專家的號(最好是看看亞專業(yè)的專家,比如我是其他病都能看,但專長看耳朵,平時就是專門做耳部手術的),掛號后就診(實名制,需帶身份證)2.開具住院申請單。醫(yī)生看過后需要住院的話可以讓醫(yī)生開出住院單。把住院單送到住院樓一層住院管理科,住院申請單上有你的聯系方式(電話),注意保持通訊通暢,有空床時住院管理科會通知你去辦住院手續(xù)(帶押金和身份證)!3.辦理住院。通知的當天你得趕到301醫(yī)院并辦理住院手續(xù)(本人必須來,不得代辦)!4.術前檢查。術前會完善抽血、心電圖和胸片、聽力、咽鼓管測壓、耳內鏡和顳骨CT(必要可能會安排MRI)等檢查,住院后大概3天左右能排上手術。術前主刀和管床醫(yī)生會介紹手術的目的和簡單流程和手術可能并發(fā)癥,完成知情同意書的簽署。5.手術。手術一般采用全身麻醉下完成,術前需禁食水。6.術后觀察及出院。手術后3-4天無特殊就可以出院了,術后2-3天拆繃帶,開始點藥(我做的一般需滴耳液),出院帶藥和注意事項找管床醫(yī)生要。7.術后復查和隨診:出院后到門診找給你主刀的醫(yī)生復診,注意門診時間(周一上午特需門診,周一下午普通專家診),掛號需要提前預約(預約28天內的號電話010-114或95169),大概術后10天左右拆填塞外耳道物和縫線!鼓膜修補病人術后十天、術后一個月、術后一個月和術后1年需要復查;乳突根治及外耳道成形患者,術后10天復查拆線,之后每周復查一次(注:不適隨診),術后7周左右大部分干耳,術后每3個月需要復診1次。咨詢請到:Liujunent.haodf.com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劉博士耳科在線資訊
劉軍醫(yī)生的科普號2016年01月26日8476
1
0
-
人工耳蝸植入術后注意事項(出院指導)
人工耳蝸植入患者術后指導親愛的人工耳蝸植入病友和家長:您好!為了您的康復,溫馨提示以下術后注意事項:1.頭部紗布和繃帶是為了預防頭皮下血腫,術后5-7天方能去除。2.軟食2周3.防頭部尤其是植入體部分受外傷。4.耳部及切口勿沾水以防引起感染5.防上呼吸道感染(感冒)6.勿用力擤鼻7.術后5-7天拆耳包繃帶后拍頭顱側位(耳蝸位)X片8.一般術后一月開機,并按要求預約、按時調機。9.耳蝸植入切口縫線不需拆除。切口拉膜2-3周取下。10.定期復查,不適隨診(我科有24小時急診)。 門診時間:周一上午、周一下午;地點:301醫(yī)院第一中心(原301醫(yī)院-北京西四環(huán)五棵松)門診樓十層B區(qū)門診時間:周五上午;地點:301醫(yī)院第七醫(yī)學中心(原陸軍總醫(yī)院—北京東城區(qū)東四十條南門倉胡同5號)門診樓3層耳鼻喉科診區(qū)咨詢請到:Liujunent.haodf.com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劉博士耳科在線資訊
劉軍醫(yī)生的科普號2016年01月16日9364
5
2
-
人工耳蝸植入術----手術過程
手術才采用全身麻醉,手術切口前給予靜脈抗生素。植入電極后進行電極阻抗測試和神經反應遙測(NRT)。內耳畸形等特殊病例使用EBAR監(jiān)測和面神經監(jiān)測。手術徑路多數采用面隱窩進路。一般采用耳后切口。切口分為兩層,表層為皮膚皮下,深層為顳筋膜。整個皮瓣向后翻開,暴露乳突區(qū)骨皮質。用電鉆于乳突后上方顱骨表面磨接受刺激器骨床。行單純乳突切除術,暴露砧骨短腳,以此為標志開放面隱窩,于圓窗龕前下方打開耳蝸鼓階。將接受刺激器入位骨床,將刺激電極插入耳蝸鼓階,參考電極置于顳肌下的顱骨表面。對耳蝸畸形(如Mondini畸形、共同腔畸形)及耳蝸骨化的病例手術方式做相應的變通。手術并發(fā)癥主要包括傷口感染、皮瓣壞死、面癱、腦膜炎和電極脫出。中耳的感染一般不會影響植入裝置,用常規(guī)方法可以得到控制。少數耳蝸內埋植電極者手術后有輕度的眩暈感,數日內多自行消失。
潘滔醫(yī)生的科普號2015年11月22日5143
1
1
-
愛的分貝:上海新華醫(yī)院人工耳蝸植入特約特需聯合門診
愛的分貝:上海新華醫(yī)院人工耳蝸植入特約特需聯合門診 人工耳蝸植入術已為無數家庭送來了福音,但患者的康復之路才剛剛開始。您是否對聾兒人工耳蝸術后康復還有很多疑問?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新華醫(yī)院己開設,由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吳皓教授帶領,以聽力學、兒童保健科、醫(yī)學影像科、小兒神經內科、康復醫(yī)學科等多名學科專家為核心的多學科聯合專家門診(MDT),該門診針對人工耳蝸手術治療、術后康復訓練等問題為您提供更加便利的頂級專家醫(yī)療服務平臺。什么是人工耳蝸?人工耳蝸是替代已損傷的耳蝸毛細胞,通過電流,聽覺神經重新獲得聲音信號的一種電子裝置。為什么聾兒人工耳蝸植入術后要進行聽力、言語康復訓練? 植入人工耳蝸后并不意味著就可以能聽會說。 由于語前聾的患兒缺乏有聲環(huán)境和言語的刺激,在人工耳蝸植入開機后,患兒的聽力年齡只有0歲,僅僅能察覺聲音,這時聽覺言語系統(tǒng)才剛剛建立。因此,人工耳蝸植入患兒在對聲音有察覺后,必須進行科學的聽覺言語康復訓練。通過科學有效的聽覺言語康復訓練,培建和完善其感知性、辨析性和理解性傾聽的能力,促進其言語理解、言語表達和語言運用能力的發(fā)展。人工耳蝸植入患兒除聽覺、言語功能障礙,還存在別的問題嗎?由于語前聾患兒早期缺乏聲音的刺激,在聽覺、言語障礙的同時,多數都伴有運動發(fā)育(粗大、精細運動)遲緩和平衡功能受損。 除此之外,患兒還可能存在知覺障礙、個人-社交障礙和認知障礙等。這與患兒的家庭、周圍環(huán)境因素相關,尤其與患兒因聽覺、言語功能障礙而導致的自信心缺乏密切相關。聾兒人工耳蝸植入術后多長時間可以開始康復訓練?患兒術后需要開機和調試,通常在術后1~4周開機,開機后的第1個月內調機1~2次,患兒開機調試正常后,以及通過正規(guī)的醫(yī)療機構綜合評估后,如無其他康復禁忌,便可開始康復訓練。聾兒人工耳蝸植入術后康復訓練前需進行哪些康復評估?聽力學評估:包括聽覺意義整合量表(MAIS),聽覺行為分級標準(CAP),言語可懂度分級標準(SIR)等,了解患兒聽力重建后聽覺、言語的改善情況??祻驮u估:聽覺、語言言語能力評估和運動發(fā)育、平衡功能評估:以此了解康復效果,確定訓練起點,明確康復發(fā)展目標,指導制訂康復計劃。調查問卷評估:如患兒、家長焦慮量表等,評估患兒及父母的心理狀況對患兒康復的影響。因此,進行康復訓練前需在正規(guī)的醫(yī)療機構進行綜合評估,包括患兒聽力學檢查,聽覺、言語能力,運動發(fā)育以及平衡功能評估等,同時,在康復訓練中檢測患兒骨強度和生長發(fā)育情況,更加全面地促進患兒功能恢復,提高生活質量,回歸學校。聾兒人工耳蝸植入術后怎樣選擇康復模式?是醫(yī)學機構康復還是社區(qū)家庭康復?目前,在國內外,“醫(yī)教結合”的模式-----醫(yī)學康復與教育康復的結合,是術 后患兒康復的主導模式。 醫(yī)學機構康復:患兒可在康復機構接受全日制學前康復教育、聽能管理及聽覺言語康復個別強化訓練。社區(qū)家庭康復:低齡人工耳蝸植入患兒可選擇以機構為指導,采用親子同訓、預約單訓及家庭指導計時服務等形式,實施聽覺言語康復訓練。隨班就讀:鼓勵有一定聽覺語言能力的患兒進入普通幼兒園、普通學校隨班就讀。因此,每位患兒在人工耳蝸植入術后,需定期在原手術醫(yī)院的相關科室進行人工耳蝸的正常調試和評估,然后再去正規(guī)的醫(yī)學康復機構進行康復評估,根據醫(yī)生的評估結果和建議進行選擇。有條件的家庭,可選擇“醫(yī)療康復+家庭康復+特殊教育康復”的模式進行全面康復治療。條件有限的家庭,可以選擇家庭康復為主導,與醫(yī)療康復或特殊教育康復相結合的模式進行康復。全托康復還是日托康復?全托與日托各有利弊,但從多方面因素考慮,目前建議家長選擇日托康復。一方面,全托康復對家長而言,費用較高,對家庭產生一定的經濟壓力,而且父母陪伴孩子的時間縮短,這樣會使患兒的心理和情緒帶來負面效應,患兒認知、個人-社交能力也會有所影響。另一方面,日托康復強調親子課,親子活動以及父母與孩子之間日常生活的互動,在孩子的康復過程中予以更多愛的呵護和指導,因此,建議家長選擇“家庭康復+醫(yī)療日托康復+特殊教育康復”相結合的模式,在孩子、家長和老師的三者有機的結合下,才能更好地促進患兒全身心健康發(fā)展。聾兒人工耳蝸術后要注意哪些日常安全問題?首先,避免肢體直接碰撞的劇烈運動,如籃球等。對于非身體直接接觸的運動,如跑步,可將外線和語言處理器取下,或藏于衣物下。對于大部分水上運動,需取下外線和語言處理器。其次,在雷雨區(qū)和乘搭飛機起落時,也需將外線和語言處理器取下,避免人工耳蝸損壞。在人工耳蝸植入術患兒的家庭康復中,父母該做些什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和終身教師,家長的心理狀態(tài),家長和孩子的關系是否融洽,家長的家庭教養(yǎng)方式,家長參與孩子康復的程度,家長對孩子的期望以及家長理解并掌握了多少康復知識和技能等都可直接影響患兒的康復效果。因此,父母應該為孩子創(chuàng)造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教會孩子基本生活知識和技能,培養(yǎng)孩子健康的身體和心理,讓孩子有良好的行為習慣,開發(fā)智力、培養(yǎng)興趣。其次,父母還要學習如何在家中利用自然聲音和各種家庭活動來發(fā)展孩子的“聽”和“說”。 新華醫(yī)院人工耳蝸植入特約特需聯合專家門診(MDT),將為您提供最便利的多學科頂級專家醫(yī)療服務平臺。MDT時間為每周二下午,可通過http://wuhaoentxinhua.haodf.com/和通過新華e院APP進行網上預約,歡迎您前來咨詢。更多就診信息,請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吳皓耳神經與顱底外科工作室”為好友:更多資訊,請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人工耳蝸資訊”和“聽神經瘤資訊”:
吳皓醫(yī)生的科普號2015年10月14日3819
1
0
人工耳蝸相關科普號

丁秀勇醫(yī)生的科普號
丁秀勇 副主任醫(yī)師
首都醫(yī)科大學宣武醫(yī)院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2153粉絲16.6萬閱讀

趙輝醫(yī)生的科普號
趙輝 主任醫(yī)師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yī)院第一醫(yī)學中心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1078粉絲7萬閱讀

張曉彤醫(yī)生的科普號
張曉彤 主任醫(yī)師
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
耳鼻喉頭頸外科
5097粉絲4.4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