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膽取石的危害
目前認為膽囊結石的形成是膽汁和膽囊共同作用的結果。正因為膽囊是結石形成的溫床,所以唯有切除膽囊才能根除膽囊結石。 而保膽取石的理論基礎是膽囊結石原發(fā)因素在膽汁,膽囊內(nèi)形成結石不是必然結果,取石后不會必然復發(fā)。 但實際上,在臨床工作中,我們見過太多保膽取石后復發(fā)的病人。 目前對于保膽取石較公認的指征是: 無癥狀的膽囊結石; 膽囊收縮功能良好; 膽囊結構正常無分隔,膽囊粘膜光滑,膽囊壁無增厚; 結石為單個或少量多個,無嵌頓; 保膽意愿強烈。 保膽取石手術主要在國內(nèi)開展,國外的適應人群主要是兒童和青少年的膽囊結石。 為什么膽囊必須切? 為什么肝膽外科醫(yī)生要揪著小小而又孤立無援的膽囊不放,不僅有炎癥的膽囊要切,連沒有炎癥甚至沒有明顯癥狀的膽囊也要切呢? 因為這個良性病有可能癌變。膽囊癌盡管少見,但惡性程度極高,5 年生存率僅 5% 左右。唯有隱匿性(病理偶然發(fā)現(xiàn))的膽囊癌才能根治,對膽囊癌的防治策略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對于有高危因素的病例進行膽囊切除。 而膽囊結石是膽囊癌的危險因素,85% 的膽囊癌合并有結石,這才是醫(yī)生對小小的膽結石如此重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