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介紹
全伽治療室組建于2000年初,包括體部伽瑪刀治療室和放療室。起初引進了中國首創(chuàng)、獲得國家科技二等獎、國家批準投放醫(yī)院的全國第一臺體部伽瑪刀,至今已治療各種體部腫瘤10000余例。
2000年6月醫(yī)院體部伽瑪刀治療室被確定為“全國伽瑪刀治療培訓中心”,先后為北京、上海、廣州等20多個省、市及軍隊醫(yī)院培訓了立體定向放射治療(SRT)技術骨干200多人。2001年6月承辦了“全國首屆體部伽瑪刀學術交流大會”,同年編寫了國內第一部體部伽瑪刀治療專著《體部伽瑪刀治療原理及臨床應用》;2010年又參與編寫了《體部腫瘤伽瑪刀治療學》;2016年參與編寫“2016年原發(fā)性肝癌放療共識”。先后發(fā)表論文數十篇,其中SCI 1篇。2016年11月論文“38例肝癌體部伽瑪刀治療的臨床療效分析”獲得四川省醫(yī)學會第十四次放射腫瘤學會議“優(yōu)秀論文三等獎”。2013年8月放療室引入三維適形放療技術(3D-CRT),2016年10月體部伽瑪刀治療室對原有體部伽瑪刀升級為圖像引導體部伽瑪刀(IG-γ刀),該設備是西部第一臺,中國第二臺。
現有醫(yī)務人員12人,高級職稱2人,中級職稱4人,初級職稱6人,其中博士1人,碩士2人。秉承“病人至上”的核心理念和“全心全意為病員服務”的宗旨,科室全體醫(yī)護人員致力于為病員提供高質量的醫(yī)療服務。
【體部伽瑪刀治療原理】:
一種旋轉聚焦式立體定向放射治療。
【圖像引導體部伽瑪刀優(yōu)勢】:
治療更準確,更舒適
【圖像引導體部伽瑪刀適應癥】:
1.頭頸部腫瘤:鼻咽癌、鼻腔鼻竇癌等;
2. 胸部腫瘤:肺癌、縱膈腫瘤;
3. 腹部腫瘤:肝癌、胰腺癌、膽管腫瘤、腎癌、腹膜后腫瘤;
4. 盆腔腫瘤:直腸癌術后復發(fā)、婦科腫瘤術后復發(fā);
5. 轉移性腫瘤姑息性放療:肺轉移、骨轉移、肝轉移、淋巴結轉移等。
【治療流程】:
1. 病例會診討論
2. CT模擬定位
3. 治療計劃設計
4. 治療計劃審核
5. 治療前重復定位
6. 治療前圖像引導配準
7. 治療適時監(jiān)控
8. 治療后隨訪
【圖像引導體部伽瑪刀的優(yōu)點】:
1. 圖像引導體部伽瑪刀屬于精確立體定向放射治療(SBRT),具有“高精度、高劑量、低損傷”的優(yōu)點,在原有體部伽瑪刀基礎上猶如多了一雙“眼睛”,使得治療位置更加準確,進一步提高治療精度。
2. 療效確切可靠、不開刀、反應輕,治療安全、簡便、省時,一次治療可同時治療多個病灶,每次治療一般僅需10—30分鐘;體部伽瑪刀多為分次治療,3周左右。
3. 對患者體質要求相對較低,一些年邁、體衰、合并嚴重內科疾病不能耐受外科手術或不愿手術的患者均可行體部伽瑪刀治療;部分病員可門診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