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來產檢的孕婦,我們一般會建議她查一下有沒有“G-6PD缺乏癥”,也就是俗稱的“蠶豆病”。很多孕婦會問“什么是蠶豆???我不吃蠶豆,會不會發(fā)???”在這里,我跟大家講講有關“蠶豆病”的問題。一.、什么是G-6PD缺乏癥?俗稱“蠶豆病”,是長江以南各省區(qū)最為常見的X連鎖不完全顯性酶缺乏遺傳病,是一種溶血性貧血的遺傳病,原因在于體內缺乏G-6PD。 G-6PD是參與紅細胞戊糖代謝旁路的一種重要的酶,G-6PD缺乏時,紅細胞不能抵抗氧化損傷而遭受破壞,引起溶血性貧血。一般常見于進食蠶豆后發(fā)病,所以稱之為“蠶豆病”。二、怎么樣才會得???蠶豆病是遺傳性疾病。以男性患者居多,它的基因是由X染色體攜帶。讓我們看看遺傳關系:當父親是蠶豆病患者時:1.分娩男嬰,父親遺傳給男嬰的是Y基因,不會把帶蠶豆病的基因遺傳給男孩:1)如果母親正常,100%男嬰正常;2)母親是攜帶者,男嬰有50%是患者,50%正常;3)母親是患者,男嬰100%是患者。2.分娩女嬰,父親帶蠶豆病的X基因會遺傳給女嬰:1)母親正常,女嬰有50%是攜帶者,50%正常;2)母親是攜帶者,分娩的女嬰有50%是攜帶者,50%是患者;3)母親是患者,女嬰100%是患者。三、出現溶血時,患者有什么表現?發(fā)病時,患者可有頭暈、頭痛、倦怠、食欲不佳、發(fā)熱、惡心、嘔吐、腹痛、黃疸、血紅蛋白尿(醬油樣尿)和肝脾重大等表現,嚴重者可發(fā)生脫水、酸中毒、休克、無尿、腎功能衰竭等。四、發(fā)病后要怎么樣治療?發(fā)生了溶血要盡快送到醫(yī)院緊急治療。如果剛吃下不久,可以進行人工催吐,以減少蠶豆等氧化劑的吸收。醫(yī)生一般都會給予糖皮質激素、堿化尿液、使用利尿劑、補液等治療。如果嚴重時要輸入鮮血甚至換血。但關鍵是:要及時送醫(yī)院就診。五、如何預防發(fā)???一般發(fā)病多半有明顯的誘因,G6PD缺乏的患者必須注意以下問題1.禁食蠶豆或蠶豆生加工品。避免去蠶豆地;2.禁止使用的藥物:乙酰苯胺、美藍、硝咪唑、呋喃旦叮、呋喃唑酮、呋喃西林、苯肼、伯氨喹啉、撲瘧母星、戊胺喹、磺胺、乙?;前贰⒒前愤拎?、噻唑酮、甲苯胺藍、 SMZ、TNT等;3.慎用的藥物:撲熱息痛、非拉西丁、阿斯匹林、氨基比林、安替比林、安坦、維生素 C、維生素K、氯霉素、鏈霉素、異煙肼、磺胺嘧啶、磺胺胍、磺胺異惡唑、氯喹、秋水仙堿、苯海拉明、左旋多巴、苯妥英鈉、普魯卡因酰胺、乙胺嘧啶、奎尼丁、奎寧、SM、TMP、優(yōu)降糖等;4.禁止使用的中藥:珍珠末,金銀花,黃連,牛黃,臘梅花,熊膽,保嬰丹等;5.禁止使用的日用品:樟腦,臭丸,冬青油,顏料,曼秀雷敦薄荷膏,無比膏,平安膏,跌打酒有牛黃,藍汞水,紫藥水(龍膽紫),莊生之Cooling bath沖涼液(有金銀花成份),白花油,萬金油或紅花油等(均含有水楊酸),有些殺蟲劑的噴霧則也可以使血液溶解;6.避免感染性誘因,如感染病毒性肝炎、流感、肺炎、傷寒、腮腺炎等,也會誘發(fā)溶血;7.乳母如食用上述物質,病兒吸吮其乳汁亦可發(fā)病。由于G-6PD缺乏是新生兒黃疸病的一個重要原因,而新生兒黃疸如不及時治療,其病情進一步發(fā)展會導致新生兒的大腦組織受損,影響其智力的發(fā)展。因此,我國對新生兒篩查檢查項目中,就包括有G-6PD的檢查,其具體的做法是在新生兒出生72小時后,取其足后跟的血液進行檢查,如有異常發(fā)現,則在檢測后一周內電話通知患兒的母親。G-6-PD缺乏癥在不發(fā)病時,與正常人一樣,無需特殊處理。但一定要盡量避免接觸誘發(fā)溶血的因素??床r,請在病歷上注明:本人是G6PD缺乏癥患者,請醫(yī)生針對我的病情合理用藥。
每個孕婦,對肚子里的寶寶的感知,除了早孕時的惡心、嘔吐、頭暈、眼花等等的辛苦,美好的感覺,應該是來源于肚子里的小生命在自己身體里時輕時重、時左時右、時前時后的胎動。但是,每個小孩的胎動都是不一樣的,經常有孕婦很擔心地說:“李**的胎兒整天動,我的都不怎么動,我的小孩是不是不正常?”在這里,我給大家講講跟胎動有關的問題。1.胎動是什么胎動是胎兒四肢或軀體的活動,也就是手腳、身體在媽媽的肚子里活動。一般胎兒最早在懷孕12周左右就有活動,胎動的出現說明胎兒的神經肌肉發(fā)育到達一定程度。但因為胎兒還太小,孕婦還感覺不到。一般在18-20周初產婦可以感覺到胎動,經產婦在16周就可以感覺胎動。因為有些孕婦的腹部脂肪較厚,有些孕婦的胎盤長在子宮的前壁,影響了孕婦對胎動的感覺,所以她們感覺胎動的時間可能比較晚,也是正常的。一般胎兒在孕28周后胎動逐漸形成規(guī)律,所以孕28周以后開始數胎動。2.胎動像什么?胎動最初像是幾個手指在肚子里面輕輕的摸的感覺,胎兒大一點后,胎動呈現出拳打腳踢、打嗝樣、翻滾樣、周圍鼓來鼓去等種種不同形式。值得注意的是,胎動有時候是連續(xù)性的翻滾性運動,且時間較長,可持續(xù)十余秒,這樣只能算一次,有的動一下就停頓的,也算胎動一次,停頓一段時間后再次出現的胎動,算第二次胎動,總之,連續(xù)動的只算一次,中間停頓了,再動,才算第二次;如果是非常規(guī)律的腹壁跳動,則可能是“胎兒打嗝”,而并非胎動。3.數胎動有什么用?胎兒在媽媽肚子里有缺氧的情況時,先是胎動增多(類似于我們不舒服時,去求救),然后出于自我保護,會減少活動以降低氧氣的需要量(我們病得厲害時,也是不想動的),因此胎動可以作為提示胎兒在子宮內有沒有缺氧的重要信號。媽媽通過數胎動能夠及時發(fā)現胎兒缺氧,可以通過吸氧,改善體位,甚至及時娩出胎兒,從而讓胎兒得救。根據統計,約55%發(fā)生死胎的孕婦在就診前,都曾感覺到胎動明顯減少。4.胎動多少次是正常的?胎動在出現后次數逐漸增多,強度逐漸增強,大約在32周時達到強度和頻率的高峰。到了妊娠最后一個月,胎兒長大充滿宮腔,沒有什么活動空間了,胎動反而略有減少,所以到37~38周后反而覺得胎動稍有減少。一般晚上8~11點胎動最多,有些還會動到半夜。胎動與母親的狀況關系密切:如母親休息時胎動較多,運動時較少;母親情緒緊張時胎動減少,情緒平穩(wěn)后胎動恢復正常;母親左側臥位時胎動最多,站立時胎動少;當母親使用麻醉劑、鎮(zhèn)靜藥物時胎動也受到抑制,也會覺得胎動減少的。數胎動有很多種方法,即使國外也有很多種算法,常見的方法有以下幾種:方法1、記錄白天的胎動次數:是最簡單的辦法,統計孕婦在白天測得的胎動次數,大于10次為正常,如果12小時測得胎動小于3次則為不正常,要盡快去醫(yī)院檢查。方法2、計算固定時間內的胎動次數:孕婦們每天早、中、晚各固定一小時數胎動,如果每小時大于3次則反映胎兒情況良好;也可以將早、中、晚胎動次數總和乘以4,則為12小時的胎動,大于30次為正常,小于10次為不正常。方法3、臨睡前數胎動:胎動一般在晚上最多、最強,而且晚上孕婦有相對充足的時間可以安靜的數胎動,便于記數。方法是:在臨睡前數1小時(睡眠時間、睡前狀態(tài)比較有規(guī)律時),取左側臥位或半坐臥位,大于3次為正常。如果一個小時胎動達不到3次,需要計數下一個小時,如果兩個小時達不到6次,應及時就醫(yī)進一步判斷。我個人覺得,孕婦計數胎動可能會增加孕婦的焦慮,而白天忙于其他事情的孕婦很難集中精力感覺胎動,所以我還是建議28周后孕婦選擇方法3會比較方便。還有,由于不同胎兒的活動頻率存在差異,如果累計兩個小時胎動次數達不到昨天一個小時的次數(即胎動減少一半),也應判斷為胎動減少;如果一個小時的次數就超過昨天累計兩個小時胎動次數(即胎動增多一半),應判斷為胎動增多。因為胎動因胎而異,每個胎兒都有自己的活動規(guī)律,有的胎兒好動,有的胎兒好靜,只有孕婦本人清楚寶寶的活動規(guī)律,在一段時間里,只要寶寶每天按規(guī)律在肚子里動就比較安全。如果胎動次數正常,僅僅是動的強度或動的方式的跟以前不一樣,都可以再繼續(xù)觀察。在孕媽媽有臍帶繞頸、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胎兒生長受限等這幾種病情的情況下,更容易出現胎兒宮內缺氧,就一定更要注意胎動的變化。每個孕婦都應該知道,當發(fā)現胎動明顯減少時,應當立即就診,而不是繼續(xù)等待第二天就診。 5.聽胎心不能取代胎動計數目前市面上有各種各樣的家用胎心儀,有些準父母會覺得不需要那么麻煩去數胎動了,其實胎心聽診并不能取代胎動計數。因為胎心存在只能作為胎兒當時存活的信號,而不能提示胎兒在宮內的儲備能力(是否缺氧)。也就是說,當你聽胎心時,胎兒心跳正常,但你沒有聽的時候是否正常呢?這個家用胎心儀是不可能聽得到的。所以,當自我感覺胎動增多或者減少時,如果家里有遠程胎心監(jiān)護系統,建議馬上做一個,讓專業(yè)人士幫忙看看,比自己在家里瞎猜好得多;如果沒有,建議到醫(yī)院就診??傊?,胎動是一種簡便、有效而經濟的自我監(jiān)測手段,希望媽媽們能好好利用,更好地監(jiān)測寶寶的安全,而不要讓她成為負擔。本文系李智慧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bdsjw.cn)發(fā)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剛分娩的新媽媽往往存在母乳不足的狀況,原因有以下幾個:1. 孕前沒有調理好身體就匆忙懷孕,孕期沒有補充足夠的營養(yǎng)。分娩前沒有調整好身體,底子不好,自然很難有足夠的乳汁分泌。所以,孕前最好把身體調整到一個比較好的狀態(tài)再懷孕;孕期一定要補充足夠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建議常規(guī)吃孕婦奶粉,補鈣,必要時補鐵劑;2.與母親的精神有關。很多新媽媽分娩時過于緊張,沒有合理休息,分娩后如果沒有家人幫忙帶小孩,經常處于疲勞的狀態(tài),很難有足量的乳汁分泌,所以應注意保持愉悅的心情、充足的休息;3..母親沒有按需喂養(yǎng),而是按時喂養(yǎng)造成的。其實,寶寶頻繁有效的吸吮能促進媽媽垂體分泌更多的泌乳素,進而使乳房產生更多乳汁;建議媽媽覺得奶漲的時候就喂,寶寶覺得餓了就喂,實在奶水太多,一定要擠奶,排空乳房,后面的奶水會更多;3.與飲食等因素有關。分娩后合理的營養(yǎng),可以增加母乳的分泌量。充足的營養(yǎng),不僅可補充媽媽身體所需,也可以提高免疫功能,增強抗病能力,增加泌乳量,提高乳汁的質量。以下有幾個簡單易行的催乳食療方。1)大魚骨4條煎湯;2)木瓜花生大棗湯;3)五指毛桃60克+1只豬腳煲湯;或花生豬手湯;4)章魚120克煲豬蹄2只;5)通草10克+瘦肉+王不留行15克煲湯;6)木瓜帶魚湯;或木瓜鯽魚湯;7)北芪20克+當歸10克+山甲10克+通草5克+1只豬腳煲湯;8)通草10克+酸木瓜10克+魚尾燉湯;9)栗子冬菇燜乳鴿;10)多進食促進乳汁分泌的食物:如豬蹄、木瓜、烏雞、花生、鯽魚、雞蛋、牛奶、羊肉、紅棗、鵪鶉等。4.也可以選擇中醫(yī)針灸進行產后調理。因為飲食、睡眠、精神狀態(tài)的好壞都可以影響到泌乳量,而針灸通過中醫(yī)經絡理論對產后婦女進行調理,除防產后并發(fā)癥、改善情志,還可改善乳房血液循環(huán),將興奮上傳至垂體引起催乳素釋放,加強泌乳反射,增加乳汁分泌。母乳是寶寶最天然的食品,母乳喂養(yǎng)也是母嬰之間最直接的情感交流方式。因此,媽媽們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最好堅持給寶寶母乳喂養(yǎng)。如果乳量不夠,媽媽們可以嘗試一下以上增加泌乳量的方法,可以保證充足的“奶源”。
總訪問量 634,436次
在線服務患者 1,050位
科普文章 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