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bd高清,亚洲欧美日韩愉拍自拍美利坚,亚洲熟妇成人精品一区,欧美日本日韩,亚洲一码二码三码区别在哪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高州中醫(yī)院

公立三甲中醫(yī)醫(yī)院
義診活動
牛德福

暫無義診活動相關內容

我是醫(yī)院宣傳辦人員
我要發(fā)布官方義診活動

科普·直播義診專區(qū)

查看全部

“艾灸升白”健康第一線采訪記錄

“艾灸升白”健康第一線采訪記錄 熏灸專家采訪 記者:聽說血象直線下降,然后化療就做不成了,這個時候您怎么想起做艾灸治療血象呢? 回答:這個患者是卵巢癌,有肝和脾的轉移,她曾經(jīng)也是一個乳腺癌,打化療曾經(jīng)打過三十多次化療,造成骨髓移植。用了許多西藥的集落刺激因子就是生白藥,效果不好,中藥效果也不好。當時我們也很著急,最后我想想西醫(yī)的理論跟我們中醫(yī)的理論是相通的,白細胞的話跟中醫(yī)衛(wèi)陽有很密切的關系,你比如說白細胞的壽命短,生白細胞比較快,跟中醫(yī)的“陽易驟成陰難速生”有很大的關系,我考慮她還有一個白細胞降低以后,疲勞,就是躺在床上容易睡覺,她也是陽虛的表現(xiàn),后來我們考慮是陽性不足,灸一些穴位,選的穴位就三個,每個穴位每次灸兩個小時,每天灸一次。這個病人灸了兩天以后,白細胞由 1200升到4500,粒細胞由900升升到3千,效果很好。 記者:為什么艾灸能夠治療血象?艾灸它從歷史上中醫(yī)的這種方式是怎么流傳下來的? 回答:其實我們講針灸就是針和灸同時在的,也就兩千多年歷史。灸現(xiàn)在講的去針灸科,針灸科其實用的針多灸少。灸法在歷史上大的一些醫(yī)學家,比如說孫思邈,這個是唐朝的,還有一個宋朝非常有名的醫(yī)學家,叫竇材,他特別強調灸,他們指出,針藥不及,可以灸之,如果針和藥都做不到的東西,我們可以用灸的方式做到。灸基本上就是從艾蒿加工成的。灸其實穿透力很強,而且有溫陽作用。所以它治療很多很多內科、外科的,皮膚科的,很多種病效果非常好。 記者:灸在市面上就能買到嗎? 回答:能買到,像在市面上,有煙和無煙的兩種,價格還比較便宜。 記者:灸需要一些穴位的搭配? 回答:對。 記者:像這種各種疾病各種不同穴位的搭配,為什么? 回答:就是中醫(yī)講辨證,比如說我們腫瘤科的病人,白細胞低以后,很容易發(fā)熱,發(fā)熱不一定感染,白細胞低的時候,就容易發(fā)燒,灸百會、大椎,一次燒就慢慢退了。再比如頸椎病,頸椎病的話,放完血以后,灸局部,覺得非常舒服。比如說咱們用的膏藥,也都是用的熱的膏藥覺得熱,其實灸也有好多做美容,主要是有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F(xiàn)在通過灸來養(yǎng)生的人越來越多,現(xiàn)在有灸法保健,比如說疲勞,很多人上班疲勞,怎么辦,其實回家以后,灸灸神闕、氣海、關元,每周灸兩次,緩解疲勞。再比如說血脂高了,容易疲勞,早上睡覺不容易醒,醒后疲勞,通過灸這幾個穴位,精神非常好,身體也恢復特別好。 記者:當時這個朱女士怎么搭配的?回答:她就是我們中醫(yī)講,通過調理脾腎可以升血象。足三里是一個胃經(jīng)的穴位,氣海、關元是元氣所在地,它就是說練氣功是丹田所在地,能補元氣,足三里算一個調脾胃很好的藥,通過調脾胃補脾腎,然后靠艾灸它的溫陽作用從而升白記者:您說的是丹田,這兩個穴位其實就是補陽氣的? 回答:補元氣。 記者:那么為什么它能升白血球呢?能升血象呢? 回答:它是在任脈上,背部是督脈是陽脈,前面是任脈,任脈主管陰血,中醫(yī)講陰中求陽,…所以選擇它任脈的兩個穴位,非常關鍵的穴位,就是氣海和關元,通過它在陰中求陽,把陽氣補上來了。陽氣補上來,自然白細胞就上來了。 記者:那么就是說,通過陽氣調動了身體的一些細胞,還是說通過灸這兩個地方,使它的氣血就貫通了? 回答:不是,主要是靠它來補陽氣。 記者:主要是補陽氣? 回答:氣海和關元補腎氣,足三里調脾胃,通過它把臟腑功能恢復,氣血就生化了,因為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 記者:也就是說朱女士當時,在血象低的時候,從中醫(yī)角度講是屬于什么? 回答:陽氣不足的表現(xiàn)。 記者:這個時候就通過這幾個穴位把陽氣補上來,然后白細胞就升了。其實用這個辦法治療了許多白細胞上來的,而且效果非常好,而非常簡單。 記者:這個朱女士做了多長時間? 回答:那是逼我們想的這個辦法,后來再做化療,血象很容易恢復了。灸既可以做治療作用,比如說化療以后,白細胞降低用艾灸升白;也可以做化療的同時,給她灸相關穴位血象就不會下降了。血象降低恰恰是我們從事腫瘤醫(yī)務工作者面臨的難題。有許多患者生存期比較長。比如說乳腺的、卵巢的生存期很長,而恰恰做化療的時候,多次化療使血象不能正常,所以化療很難堅持下去,放療很難堅持下去,這時候用這些艾灸辦法讓患者自己能做,升白細胞非常好的辦法,是非常有意義的。 記者:她以前腹水也挺大的,通過做這個是不是也有緩解? 回答:腹水其實我們也是用灸法,腹水我們中醫(yī)有一個概念,就是“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屬于寒”。屬于寒,就用艾灸,溫陽就可以解決它。當時也是被逼出來這個方法。比如說腹水,我們就用一些溫陽的藥,用補氣的藥,用利水的藥,研成細粉放在肚臍上,然后用艾灸,第一天灸兩個小時,很快腹水就消失。它也能治腹水。當時她的腹水不是這樣治療的,化療和利尿就解決了腹水。我們早在02年我們就用艾灸治腹水,通過藥粉放到肚臍,外面用艾灸的方法治療腹水,一般當天就能見效,效果非常好。 記者:她的腹水是不是這么治的? 回答:她的腹水用化療藥物和一些利尿藥下去了,其實我們經(jīng)常用艾灸治腹水,腹水不好消的情況下,我們也是根據(jù)中醫(yī)的理論,根據(jù)陽氣不足,給他揪腹水很快下來。 記者:據(jù)我了解,您說那三個穴位,好象有延年益壽,經(jīng)常灸也有好處? 回答:對,中央電視臺曾做過報道,河南的一老先生,經(jīng)常灸,長壽,身體特別好。其實這幾個穴是經(jīng)常用的穴,比如說中烷,中烷在劍突和臍的中間,大家都知道人40歲以后,人容易胖,為什么呢?因為他的脾胃消化能力比較差了,代謝不掉。好多人40歲以后,吃完飯以后肚子脹,灸中脘就可以讓脾胃功能恢復。神闕,這個地方是神待的地方,闕是臺階的意思,跟神接近的地方,肚臍是神闕也是補陽氣非常好的,也可以通過它調節(jié)脾胃。比如說腹瀉的病人,通過化療出現(xiàn)腹瀉的病人,灸神闕腹瀉也能治好。氣海、關元是養(yǎng)生非常重要的穴。 記者:這個脈叫什么? 回答:任脈。 記者:這個任脈從哪兒到哪兒,它起到什么作用? 回答:任脈是陰脈,主管陰血。它跟督脈是聯(lián)結在一起的。 記者:就是從上面這個地方百會一直到長強這就是一個? 回答:這就是一個任脈。 記者:從百會… 回答:也到長強,從后背,走前邊就是通過印堂往下走,這個是任脈,后面是督脈。 記者:任脈和督脈各起什么作用? 回答:督脈一般是講陽氣的地方,任脈是管陰液的地方。 記者:那么就是說跟陽氣不足,為什么要灸陰脈…回答:因為我們現(xiàn)在中醫(yī)講,叫陰中求陽,陽中求陰。因為精神是建在物質基礎上,陽氣必須要有陰液基礎呢,才能幫助它恢復。所以選擇這個部位是非常有嚴重的。記者:就是說任脈是陰脈,督脈是陽脈,要補陽的話,要灸陰脈,在陰脈上選穴位才能補陽,如果是陰虛的話,就要找督脈上… 回答:也可以,就是加上它的穴位。你不跟單純就是補陽,我們叫陰中求陽,陽中求陰,你不能單粹的補陽。 記者:那么就是說,它主要是為了補陽,所以從陰脈來補陽? 回答:氣海、關元是一個真氣所在的地方。因為我們叫真氣,就是生命的原動力,通過它來調動全身功能的,并且通過衛(wèi)陽,衛(wèi)陽是從腎生發(fā)通過肺部于體表,預防感冒。 記者:督脈是陽脈,這是陰脈,就是陽不足了,用陰脈來補? 回答:不是,通過陰中求陽,陽中求陰,中醫(yī)這是一個非常嚴格的概念,不會說補陽氣,把陰給扔掉。我們?yōu)槭裁催x下面氣海、關元,這是真氣所在,就是中醫(yī)講一個真氣,就是元氣所在,就是生命的原動力。通過它能補氣。從陰中補陽氣。 記者:足三里在哪個經(jīng)絡上? 回答:足三里是陽經(jīng)、胃經(jīng)的穴。 記者:那么它為什么能補元氣呢? 回答:不是補元氣,這個要升白有兩個途徑,一個就是腎、再一個脾胃,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所以通過它倆來調從而起作用。并且以前有人做過實驗,通過補脾和補腎來升白細胞。 記者:足三里是不是可以補腎?回答:足三里不是補腎的,通過調補脾胃的記者:足三里這個穴位主要是治什么的? 回答:足三里是調脾胃。 記者:因為中醫(yī)講,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 記者:那么也就是說,我想補氣血,就就要加上足三里? 回答:對,也可以加中脘。 記者:那么足三里這個穴位有左邊和右邊之分嗎? 回答:沒有太多的說道,中醫(yī)里有子午流注子午…根據(jù)時辰選穴,這時穴位左右之分有意義。一般臨床上基本上沒有太多的區(qū)分。 記者:那么就是說通過這三個穴位就解決了血象的問題,好象有點兒牽強,是還是還有一些輔助的治療? 回答:沒有。 記者:這個做了多少例? 回答:有三四十例。 記者:就是所有的病人通過這么一個方式,達到了血象了? 回答:升白細胞,血象里有紅細胞、有血小板。 記者:就是能把白細胞升上去? 回答:能升上去。 記者:還有什么理論呢?就是這么一個補氣血,升陽氣,白細胞就升上去了? 回答:對。 記者:那么它的物質基礎呢,沒有,就是調動了身體細胞的一些能量,通過這些能量的細胞… 回答:那是現(xiàn)在的說法,純中醫(yī)的說法就是通過補陽氣達到升白細胞。 記者:她化療不能打,就因為她血象低… 回答:往往大多數(shù)是白細胞不夠。 記者:能有什么危害? 回答:極其容易感染,感染以后容易出現(xiàn)敗血癥、菌血癥,有生命危險的。 記者:那么升上去了以后,馬上就可以做? 回答:升上去以后,后面的化療就可以堅持下去,病人的生命就能夠保住了。 記者:這個就是做化療病人一個很關鍵的指標? 回答:非常關鍵的一個坎兒,因為你白細胞升不上來,一是容易感染,一個是化療繼續(xù)不下去,沒法堅持,病人就是該靠化療、放療起效的敏感腫瘤,就沒有什么希望,做不下去了。 記者:艾灸有什么副作用,我們應該注意什么問題? 回答:其實我們觀察這么長時間,主要副作用就是燙傷,因為長時間熏局部穴位,容易引起燙傷,這一點要注意的。怎么防止燙傷呢?就是揪完了以后,可以用大黃粉放在局部,或者有一些燒傷膏敷在局部就不會燙傷了。但是中醫(yī)講有一個發(fā)泡灸,就是灸出一個泡,但是升白時最好不要揪出泡來。為了下次的第二次和第三次灸,但是局部揪出泡來也不用怕,就是挑破以后,用點兒碘伏消毒,一般沒事兒。 記者:再一個就是揪的時間療程,是按療程走呢,還是按什么走? 回答:據(jù)我們經(jīng)驗,一般兩天以后,血象就明顯回升,其實就是三四天就足夠了。 記者:… 回答:你可以在化療之前灸,為了白細胞不下降,化療時也灸,血象不會降低的。 記者:就是在化療前開始揪,配合化療這個好 回答:對,這個有預防作用,如果你做完化療,血象低了,也可以馬上在用升白的同時,可以灸。那么用西藥的升白藥,可以預防白細胞減少,預防感染,艾灸幫助你能迅速升高白細胞。 記者:有沒有沒有什么效果? 回答:到目前為止沒有發(fā)現(xiàn)。 記者:升白細胞也有方法,中醫(yī)有艾灸,它們比較之后,彼此有什么優(yōu)點、缺點? 回答:西醫(yī)現(xiàn)在升白有集落刺激因子這一類的藥物,它升白非???,但是它缺點是什么呀?就是這個藥是肌肉注射后,促進粒細胞增生成熟,調到外周血來,所以有時候做了多次化療以后,用了集落刺激因子,血象很難再升高,中醫(yī)就沒有這個缺陷。一般中醫(yī)來說慢,但是這個通過艾灸來升白很快,而且很持續(xù),不會因為我停用了白細胞會下降,西藥打完了升白針以后,骨頭疼,因為從骨頭里面把白細胞調到外周來,它有骨頭疼痛感,中醫(yī)沒有這個副反應。 記者:那么這個還需要配合吃一些什么中藥嗎? 回答:可以不吃什么中藥,但是你用西醫(yī)的話,假如說白細胞特別低的情況下,應該配合西醫(yī)的集落刺激因子,把白細胞、粒細胞迅速升上來,同時中藥能夠幫助他升上來。假如說升不上來,我們中藥也能幫助它升上來,所以不必為能否化療、能否放療著急了。

灸法在腫瘤治療中應用

恢復元氣是治療腫瘤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治療腫瘤中又不是極其重要的部分,恢復正氣的口服中藥很難在腫瘤治療眾多口服藥物中擠出一塊地盤,而且晚期腫瘤患者口服藥物困難,更別說口感不好的中藥了。外用中藥很少有補藥,因為補藥很難通過皮膚吸收,所以如何通過外用中藥迅猛恢復元氣是腫瘤界亟待解決的難題。我近年來發(fā)現(xiàn)通過艾灸相關穴位不僅很好地解決了這個難題,而且很好地解決了許多腫瘤疑難并發(fā)癥,下面就談談我的應用體會。 我把艾灸總結為六大功能,即溫通陽氣、回陽固脫治療厥證、脫證;健脾和胃、升清降濁治療納少、納呆;通調三焦、利濕消腫治療水腫、積液;行氣和血、舒經(jīng)活絡治療疼痛、心腦血管疾病、消瘤;調和沖任、溫補下元治療不孕;強壯保健、養(yǎng)生延長生存期,真可謂“針藥不及,可以灸之”,“ 及”為部位不能或不可以觸及和力量不夠強大兩層含義,可以說應用艾灸療效絕對超乎你的想象。誠如《外臺秘要》卷十四說:“至于火艾,特有奇能。雖曰針湯散皆所不及,灸為其最要......此之一法,醫(yī)之大術,宜深體之,要中之要,無過此術?!薄锻馀_秘要》卷三十九說:“故湯藥攻其內,以灸攻其外,則病無所逃,知火艾之功,過半于湯藥矣” 。(一)在抑瘤方面應用 我把腫瘤分為陰證、平證、陽證,此在相關章節(jié)中論述,我分別用外用藥物抑瘤,陰證或平證腫瘤的外用藥肉桂末90g(單包)、麝香1g(單包)、川烏90g、草烏90g、海浮石120g、海藻120g、壁虎90g、山慈姑90g、蜈蚣30g、貓爪草90g、夏枯草120g等。非腹腔可加青皮90g、乳香90g。肉桂研細末,過篩,留極細末與麝香混勻備用;其余藥煎2次,去渣,留汁濃縮成稠膏,如蜂蜜狀(藥汁可用微波爐去水分),藥冷卻后加肉桂、麝香,混勻,備用。每次取少許,涂在大塊橡皮膏上,敷在腫瘤體表部位,每次4-24小時,每日1次。副反應:皮疹、少數(shù)水泡、滲液,嚴重者可停用幾天,待皮疹消失后再用,出現(xiàn)皮疹者加苯海拉明霜,出現(xiàn)滲液者加馬齒莧。治療皮下、四肢、胸腹盆腔腫物,腹盆腔腫瘤大網(wǎng)膜切除者不建議應用。陽證腫瘤的外用藥,肉桂末90(單包)、川烏10g、海浮石120、海藻120、壁虎90、山慈姑90、蜈蚣30、貓爪草90、夏枯草120、蚤休60、苦參60等。非腹腔可加青皮90g、乳香90g。煎煮法用法同陰證。重視藥物艾灸,灸敷在局部的藥膏,可以事半功倍。(二)在放化療副反應中應用 1.骨髓移植:目前現(xiàn)代醫(yī)學已將升白細胞、升紅細胞、升血小板分類應用,可憐的是絕大多數(shù)中醫(yī)大夫把補脾益腎中藥作為所有骨髓抑制治療藥物,也就是說所有類型的骨髓抑制皆應用補脾益腎中藥,事實上如何,效果很不理想。中醫(yī)是分陰陽的,“陽易驟升而陰難速成”,陽是能迅速生成的而陰生成較慢,認真研究一下血液中各成分的壽命,白細胞壽命就幾小時,血小板7天,血色素100多天,低下的白細胞一般2-3天就能升至正常,血小板一般7天才能見到療效,血色素也是生成較慢,如此看來白細胞與陽氣有關,紅細胞、血小板與陰血有關;而且白細胞有吞噬消滅細菌功能,衛(wèi)陽有衛(wèi)外防御功能,由此可見白細胞類似中醫(yī)的衛(wèi)陽,衛(wèi)陽源自于腎,通過肺外布于表,那么可以通過用溫陽補氣藥物可以升白細胞;滋養(yǎng)陰血藥物可以升血小板、紅細胞,但血小板、紅細胞是有區(qū)別的,紅細胞攜帶氧氣供臟腑組織營養(yǎng)類似中醫(yī)的營血,而血小板止血與中醫(yī)的脾統(tǒng)血、肝藏血有關,所以升紅細胞注重滋陰補腎兼健脾,升血小板注重補脾養(yǎng)肝滋腎。道理清楚了,艾灸穴位就簡單了,通過灸關元、足三里、氣海,每次2小時以上,2天后白細胞就能恢復正常。艾灸腎俞、脾俞、關元、膈俞、血海穴可以升紅細胞;艾灸腎俞、肝俞、脾俞、中脘、足三里可以升血小板。 2.腹瀉:化療引起的腹瀉多為化療損傷脾胃,脾虛濁注則腹瀉,用艾灸神闕可止瀉。(三)在腫瘤并發(fā)癥中應用 1.疼痛:腫瘤疼痛原因很多,基本上應用刺血拔罐艾灸可以止痛,但必須認識到淋巴、骨轉移的治療與原發(fā)淋巴瘤、骨腫瘤的治療有所區(qū)別,治療大法是不同的,淋巴結轉移引起的疼痛是陰證,用陰證外用方加乳香60g、沒藥 60g;骨轉移引起的疼痛是陽證,用陽證方加土元30g、河螃蟹腿、菊花60g乳香60g、沒藥60g;臟器疼痛,憑陽證、陰證用藥,一般1-2天就有效果。配合藥物艾灸就起效更快。 骨轉移的病機是什么?有人認為與原發(fā)性骨腫瘤一樣,謬矣,原發(fā)性骨腫瘤是腎虛寒凝痰聚,用陽和湯效果很好。而骨轉移的病機是:血瘀挾熱為主,不是完全腎虛髓空。理由是(1)治療骨轉移最有效的藥物是解熱鎮(zhèn)痛藥、激素、磷酸鹽類,解熱鎮(zhèn)痛藥是清熱藥、大多數(shù)激素是涼藥、雙磷酸鹽也是涼藥,前2種是寒藥好解釋,而雙磷酸鹽是寒藥大家不好理解。其實也很好解釋,帕米磷酸二鈉可引起的副反應有流感樣癥狀,六淫哪種邪氣最容易引起流感,毋容置疑是寒邪,所以帕米磷酸二鈉是涼藥;唑來磷酸容易引起頜骨壞死,頜骨壞死中醫(yī)稱為走馬疳,走馬疳病因為極寒凝固,所以骨轉移存在血熱。(2)中醫(yī)認為不通則痛,通則不痛,所以可以認為骨轉移存在血瘀。骨轉移的主要病機為血瘀挾熱,所以采取壓痛點三棱針點刺放血、拔罐、艾灸等,使其熱得瀉、血得活,疼痛迅速緩解,從這個角度看我提出的骨轉移病機是正確的。 2.惡性積液:近代中醫(yī)治療惡性積液多從五臟調治,弄得繁瑣而無效,其實仔細研讀內經(jīng)病機十九條的“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屬于寒”,治療就變得很簡單了,“水不是水,是寒”這是治療思維的突破,而且從寒治療惡性積液療效非常的好。必須糾正的錯誤觀點是治療惡性積液不能用養(yǎng)陰藥,認為養(yǎng)陰藥會加重惡性積液,事實上不是,對肝癌、腎癌等有陰虛癥候的腹水應用養(yǎng)陰藥物可恢復肝腎功能,促進水液代謝,有益于治療腹水。治療腹水用黃芪10g、細辛3g、川椒目10g、桂枝10g、龍葵10g等藥,研成細末;每次取少許,敷于神闕穴,點燃艾絨灸之,第1次灸2小時,第2次以后每次灸1小時,灸后將藥留在神闕穴,每日一次,灸后局部用紅花油涂抹防燙傷。據(jù)情況適當給予利尿劑及補充白蛋白、奧曲肽。治療腦水腫可用艾灸神闕穴、關元穴、百會穴,一個月后腦水腫就會減半。治療心包積液艾灸虛里、關元等穴,配合桂枝甘草湯加附片,也有很好療效。 3 .厭食:艾灸中脘、氣海、關元、脾俞、胃俞可以取效。 4.發(fā)熱:無論上呼吸道感染、白細胞低下還是癌癥引起的發(fā)熱,灸百會、神闕、大椎半小時后會熱退神清。 5 .痰稀且多姜棗:灸上脘有效。 6.喘憋甚灸關元、氣海、神闕即可,效如桴鼓。 7.昏迷:灸法完全可勝任,往往半小時后可蘇醒,絕無虛言,誠如《備急灸法》所說:“凡倉卒救人者,惟灼艾為第一”,“施之無疑,用之有效,返死回生,妙奪造化?!?8.身體衰弱:大灸膀胱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