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影你會了嗎?
好久沒有檢影了,昨天突然有人問起我,又勾起了我多年前的記憶,接觸眼科就是從這里開始的,感覺很神奇。其實檢影也是視光師的基本要求之一,每個驗光配鏡的顧客都需要進行初始檢影處理。檢影主要是看瞳孔區(qū)紅光的移動方向,有帶狀光檢影,也有點狀光檢影,不過用的多的還是帶狀光,總的來說,順動較逆動要好看一些,也易于中和。檢影中需要注意的是,中和點不是一個絕對的點,而是一個范圍,需要檢影的時候稍加體會,檢影的時候,帶狀光的方向代表的是軸向,而搖動的方向代表是與光帶垂直方向上的屈光力方向。檢影的距離可以依據(jù)自己的喜好而定,不過,距離過短,觀察相對清楚,但同樣距離的移動所引起的誤差就會越大(因為固定的檢影距離其實也是不固定的);距離過長的話,觀測則沒有那么清楚,但同樣距離的移動所引發(fā)的誤差會小一些,這段檢影的距離也可以理解為人工近視,需要在最后的結(jié)果中減除,一般選擇一臂之長,67cm作為檢影距離,最后減除1.50D為最后結(jié)果。屈光度越高,影動的速度越慢、越暗,同理,如果發(fā)現(xiàn)影動的速度快且亮,則屈光度低,上第一塊鏡片的時候就不宜過高。散光的成像原理這里不做贅述,要完全深刻理解也不是一兩句話能說清的,在檢影的時候首先找出消除剪動的位置,即光帶所處的位置,以一個例子來加以說明,-3.00/-2.25×40,67cm檢影為例,首先不加任何鏡片找出消除剪動的位置,光帶處在40度位置時剪動消失,130度方向搖動檢影鏡,發(fā)現(xiàn)為逆動,添加負鏡片直至瞳孔區(qū)的光帶表窄,直到中和,此時負球鏡為-3.75,光帶打在130度方向上,40度方向搖動檢影鏡,發(fā)現(xiàn)為順動,添加軸向在130度方向的正柱鏡,同理,+2.25時達到中和,此時130度和40度方向都得到了中和,理論上,這個度數(shù)就是檢影時的度數(shù)了。如果不放心的話,可以后退25cm人為造就一個近視,發(fā)現(xiàn)為逆動,前傾25cm人為造就一個遠視,發(fā)現(xiàn)為順動,說明此刻的檢影位置是準確的。也可以再在85和175方向上做一個騎跨檢影,檢驗散光是否達到完全中和,如果距離的移動和騎跨都正確,則檢影的度數(shù)就是非常準確的。早餐之前所寫,一點體會,時間倉促,沒有進一步深究。
唐雷 宜賓市第三人民醫(yī)院 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