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自殺,談談心理疾病
關于自殺,古有楚霸王烏江邊自刎,今有眾多新聞報道跳樓,乃至對動物有一定了解的人也知道,某些動物在特定情況下也有集體自殺傾向。作為一名精神科醫(yī)生,日常工作對象中就有相當一部分是有自殺風險的,其中患有心理疾患的又占了多數。自殺數據自殺是在全球范圍內導致死亡的第14位原因,占總死亡率的1.5%。世界衛(wèi)生組織提供的數據顯示,全球自殺率為14.5/10萬左右,每年大約有100萬人死于自殺。據統計,我國每年約有25萬人死于自殺,自殺未遂 的人數約為200萬,相當于每兩分鐘就有一人自殺身亡。自殺已經成為我國人群第五大死因,是15歲到34歲的青壯年人群的首位死因。我國是自殺高發(fā)國家,自殺率呈現農村高于城市,中小城市高于大城市,老年人高于年輕人的特點。據原衛(wèi)生部2010年公布的數據顯示,全國自殺率為6.86/10萬。其中,農村自殺率10.01/10萬,中小城市是8.37/10萬,大城市的自殺率是6.41/10萬。按照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估計,一個人自殺會使平均六個家人和朋友的生活深受影響,據此推算,我國每年大約有150萬人承受著因家人和親友自殺死亡所帶來的嚴重心理創(chuàng)傷,其中大約有13.5萬名小于17歲的孩子經歷父親或母親死于自殺的悲劇。自殺原因目前,科學還未能完全解釋自殺行為,只知道自殺行為是基因、環(huán)境、心理社會因素、文化、創(chuàng)傷、疾病等等多種因素復雜的相互作用所致,盡管現在已鑒別出很多關于自殺有關的危險因素,但總的來說還是不能解釋人們?yōu)槭裁床捎米詺⒌姆绞絹斫Y束自己的生命?人格和個體差異、認知因素、社會因素,以及負性生活事件,都是導致自殺行為的主要因素,心理因素也許是最直接影響自殺所導致死亡的原因。人群中自殺的高危因素: 1、心情差、無樂趣、疲乏、無用感、失眠等抑郁癥狀嚴重時 2. 以前有過自殺企圖; 3. 失戀、喪親、破產等急性應激事件; 4. 貧困、生活質量低; 5. 慢性疼痛、疾病、家庭關系不和等慢性應激; 6. 嚴重的人際沖突; 7. 有自殺行為的親屬; 8. 有自殺行為的朋友。心理疾病對自殺的影響 自殺與精神心理疾病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加新郧榫w障礙或精神病的人比沒有心理障礙的人更容易自殺10~20倍。嚴重的精神疾病影響了約 5% 的人口,其中抑郁癥、雙相情感障礙、精神分裂癥、物質濫用等精神心理疾病患者更是自殺高危人群。精神障礙患者自殺的共同危險因素: 1. 既往未遂自殺史、自殺家族史和沖動史; 2. 離異、喪親等嚴重的負性生活事件和應激; 3. 未婚、單身或寡居、家庭沖突; 4. 貧困、低社會經濟地位或失業(yè); 5. 病前人格特征明顯,如依賴、邊緣性人格特征 6. 伴發(fā)嚴重軀體疾病 7. 明顯的抑郁、焦慮情緒等。 抑郁癥患者自殺危險因素包括: 1. 青年; 2. 疾病早期; 3. 抑郁癥狀較重,伴隨嚴重失眠、進食少、疲乏、疼痛等明顯生物學癥狀; 4. 由行為動作和言語活動減少變增多時; 5. 抑郁癥狀突然“好轉”等。 物質濫用患者自殺危險因素: 1. 24 小時內患者暴飲或吸食毒品; 2. 出現戒斷綜合征; 3. 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征兆; 4. 伴發(fā)嚴重抑郁情緒。 精神分裂癥患者自殺危險因素: 1. 青年; 2. 疾病急性期; 3. 伴隨抑郁癥狀; 4. 出現幻覺或妄想,如命令性幻聽。 值得注意的是,自殺高危因素中有 2-3 個危險因素者的自殺可能性為 30%,有 4-5 個危險因素者的自殺可能性為 85%,有 6 個危險因素者的自殺可能性為 96%。因此,當患者出現 4 個以上危險因素時必須引起高度注意。另外,某些抑郁患者會壓抑內心痛苦,談話時面帶微笑,即「微笑性抑郁」,這種患者的自殺率極高。抑郁患者服用抗抑郁藥物初期藥物引起的激活作用也可能導致自殺風險增高。患者自殺前常有征兆如:1、常說自己無用,對將來沒有希望;2、表示痛苦馬上要結束了;3、與人談論一些自殺的方法甚至搜尋自殺用品、地點;4、情緒突然放松和平靜,感覺什么事都看開了;5、常獨處,不愿見人;6、把自己珍貴的東西送人;7、向自己的親朋好友告別;8、寫遺書或類似的文字;9、 與平常變化大,穿一些特別的衣服,或者做一些特別的事情。如身邊有人出現上述自殺風險時可以做的事:重視自殺言論和行為;與之討論自殺話題;理解對方而不是說教;進而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保持有人陪伴避免自殺甚至擴大性自殺;清除危險物品,帶離危險地點;及時到精神心理??圃\治;屈原先生以身殉國,傳唱千年。但是,生命只有一次,自殺更多是給身邊的親朋好友帶來嚴重的痛苦。生命無價,如您身邊有人有高危自殺風險,請及時到精神心理科系統診治。
王雀良 珠海市第三人民醫(yī)院 精神衛(wèi)生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