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聲是診斷乳腺病變重要的影像學手段,在乳腺腫塊的 BI-RADS 分級中,邊界是最能用于鑒別良惡性腫塊的特征之一。腫塊界限清晰通常被認為是典型良性征象。然而部分惡性腫瘤同樣可以表現(xiàn)清晰邊界。來自韓國的 Kim 博士等人,聯(lián)合應用二維超聲與彈性成像,對界限清晰的乳腺結節(jié)進行研究,并評估該方法鑒別良惡性腫瘤的診斷能力,其成果發(fā)表在 2015 年第 11 期的 J Ultrasound Med 雜志上。首先根據(jù) BI-RADS 所要求的標準對結節(jié)的二維超聲圖像進行評估,主要包括結節(jié)大小(最大長徑)、形狀、回聲特征、生長方向及腫塊周圍邊界,并據(jù)此對結節(jié)進行 BI-RADS 分級。然而,評估結節(jié)的彈性圖像,根據(jù)其彈性大小、分布及周圍乳腺實質(zhì)對其進行評分。 0 分(陰性彈性值)定義為低回聲的結節(jié)彈性較好且均勻分布(如整個結節(jié)顯示為綠色或者紅色),1 分(可疑彈性值)定義腫塊彈性分布不均(如結節(jié)彈性圖像在 109 個病灶中,11 個為惡性,包括浸潤性導管癌、導管內(nèi)原位癌(低分化,2 例;高分化,1 例),乳頭狀癌、粘液癌與非典型髓樣癌。另外 98 個良性病灶包括纖維腺瘤、纖維囊性結節(jié)、乳腺腺病、導管上皮增生、導管內(nèi)乳頭狀瘤、導管瘤樣擴張、柱狀細胞改變和葉狀腫瘤。 所有病灶中,16 例因彈性成像評分為 0 分而降低 BI-RADS 分級的結節(jié)均為良性(圖 1),而 8 例彈性成像評分為 2 分的病圖 1 23 歲女性纖維腺瘤:圖 A 為二維超聲圖像,結節(jié)大小約 14 mm,呈橢圓形混合回聲,界限清晰,與正常乳腺實質(zhì)有明確分界,沿水平方向生長,二維超聲評為 4a 級;圖 B 為彈性成像,顯示病灶及周圍組織為紅綠相間,表明病灶彈性較好,評分為 0 分;聯(lián)合評估后該結節(jié)分級降為 3 級圖 3 46 歲女性浸潤性導管癌(病理分級為 3 級):圖 A 為二維超聲圖像,結節(jié)大小約 13 mm,呈圓形混合回聲,界限清晰,與正常乳腺實質(zhì)有明確分界,沿水平方向生長,二維超聲評為 4a 級;圖 B 為彈性超聲圖像,顯示整個結節(jié)顯示為藍色,表明結節(jié)缺乏彈性,評分為 2 分;聯(lián)合評估后該結節(jié)分級升為 4b 級 繪制三種方法的 ROC 曲線,二維超聲的曲線下面積(AUC)為 0.795,彈性成像研究顯示,惡性腫瘤平均分級高于良性腫瘤。雖然所有結節(jié)均表現(xiàn)為界限清晰,但其最終診斷并不一致,BI-RADS 分級的其他征象有助于鑒別乳腺結節(jié)良惡性。 作者指出,本組研究均表明,聯(lián)合應用二維超聲與彈性成像較單獨應用二維超聲可提高乳腺良惡性結節(jié)的鑒別能力。另外,也有研究表明,聯(lián)合應用彈性成像和二維成像能夠提高復雜性乳腺結節(jié)的診斷能力。然而,有部分學者對此尚有爭議。本組研究中,二維超聲的敏感性為 100%,是由于 BI-RADS 所要求的除界限清晰外的其他征象增加了對惡性結節(jié)的懷疑程度,故沒有假陰性結果出現(xiàn)。因為二維超聲已顯示高敏感性,聯(lián)合彈性成像無法對其再度提高。然而,二維超聲的特異性僅為 26.5%,低于既往的其他類似研究。作者分析認為,原因可能是綜合考慮其他征象而并非僅觀察邊界清晰,從而使 BI-RADS 分級過高。聯(lián)合應用彈性成像后,其診斷特異性提高然而,二維超聲的特異性僅為 26.5%,低于既往的其他類似研究。作者分析認為,原因可能是綜合考慮其他征象而并非僅觀察邊界清晰,從而使 BI-RADS 分級過高。聯(lián)合應用彈性成像后,其診斷特異性提高到 42.9%,可有助于避免對良性結節(jié)進行不必要的活檢穿刺。作者最后指出,聯(lián)合應用兩種方法對界限清晰結節(jié)進行重新評估,能提高良惡性結節(jié)的鑒別診斷能力。彈性成像可提高二維超聲檢查的特異性,從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病理穿刺活檢,并有助于結節(jié)的超聲分級。
胃腸道反應是化療最常見的不良反應之一,75%的患者會產(chǎn)生惡心、嘔吐,伴隨周身不適感?;熎陂g應該吃什么,同時是患者和家屬普遍關注的問題。 集中三個目標 患者和家屬最希望有食物能夠使患者的身體獲得“大補”,但是食物畢竟不是“興奮劑”,改善患者體質(zhì)亦不是在一朝一夕之間完成的,食物更不能替代藥物,對抗化療藥物的毒副反應,但應盡量通過合理飲食來改善患者的營養(yǎng)狀況及精神狀態(tài)。 注重整體原則 化療患者的個體差異較大,難以有一個適合于所有患者的飲食方案。但總體原則應做到清潔、清淡、不油膩,食譜豐富多樣,富含高蛋白質(zhì)、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達到營養(yǎng)全面的標準。此外,化療期間,患者應適度飲水,不能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不能吃生冷食物,應當戒酒。 患者的胃腸道反應除受個體素質(zhì)影響外,輔助化療和姑息化療的患者耐受性不同,有些伴有情況也影響患者的胃腸道反應,比如口腔粘膜炎、便秘、接受消 WHO惡心、嘔吐分級標準 患者的惡心、嘔吐程度不一,能夠進餐的情況也就不同。根據(jù)WHO標準分級標準,惡心、嘔吐分級標準大致如下: 0級:無惡心、嘔吐;Ⅰ級:只有惡心,能夠吃適合的食物;Ⅱ級:一過性嘔吐伴惡心,進食明顯減少,但能夠吃東西;Ⅲ級:嘔吐需要治療;Ⅳ級:頑固性嘔吐,難以控制。 根據(jù)上述情況,患者的進食情況分為幾類:(1)對于沒有胃腸道反應或反應不重的患者,飲食以加強營養(yǎng)為主,但食物也 ②對于食欲受到影響,但無明顯惡心、嘔吐的患者,應以刺激患者食欲,選擇患者喜愛的食物為主。患者可多喝粥、喝湯,流食中可加入營養(yǎng)較為豐富的食物,比如,將海參、肉、鮑魚絞碎加入粥中,并加入鹽等電解質(zhì)。少食多餐。清晨往往是患者惡心、嘔吐反應最輕的時候,因此在清晨應該為患者準備較為豐富的食物。 ③嚴重嘔吐的患者可以考慮禁食水4-8小時,必要時可延長至24小時,禁食結束后由流食逐步過渡到普通飲食。 ④貧血患者可以使用含鐵豐富的食物,比如豬肝、木耳、菠菜、山藥、紅棗、桂圓、藕粉等。 ⑤電解質(zhì)紊亂的患者可以多芒果、蘋果、柑橘、土豆等。 ⑥接受胃腸道手術的患者胃腸道反應往往比較嚴重,同時因吸收功能障礙,患者營養(yǎng)狀況受到影響,應格外重視食物的營養(yǎng)。藕粉含有維生素B12和鐵等造血必須的原料,并易于消化,也是胃腸道手術患者的理想食物之一。接受胃腸道手術的患者少食多餐。 4個方向進擊化療患者的飲食 應該強調(diào)的是,不能單純地依賴于某一種食物,畢竟胃腸道的容量是有限的,單一的食物不僅會導致患者營養(yǎng)缺乏,還可能影響患者食欲。而化療可能使患者厭食,因此化療期間,最重要的是要增加患者的食欲。 ①水果: 蘋果:是營養(yǎng)成分最為全面的水果之一,富含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富含鉀、鐵),富含膳食纖維、蘋果酸、酒石酸、胡蘿卜素。蘋果也可以安神。如患者進食少,可以榨汁引用。 。 ②蔬菜: 土豆:土豆中所含的營養(yǎng)成分較為全面,包括:淀粉、蛋白質(zhì)、脂肪、維生素、礦物質(zhì)。土豆中含有18種氨基酸,其中包括人體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土豆中含鉀量幾乎是所有蔬菜中最高的。烹飪方式多樣,可以作為主食,可以作為菜品。 番茄:富含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還含有蛋白質(zhì)、糖類、纖維素。不宜生吃。不宜高溫長時間烹制,不宜與黃瓜同食。簡單而有營養(yǎng)的烹制方式有番茄炒雞蛋,番茄雞蛋湯。 西蘭花: ③富含蛋白質(zhì)的食品: 海膽:富含17種氨基酸組成,等質(zhì)量的海膽黃的蛋白質(zhì)含量是雞肉、魚類等的兩倍,此外,海膽黃含有不飽和脂肪酸、磷脂、糖、鈣、磷、維生素 A、維生素 D等,其中,鈣、磷含量高于牛奶。推薦的做法為海膽蛋花湯,加工簡單,清香味美不油膩,比較適合化療患者。 海參:蛋白質(zhì)含量極高,含有18種氨基酸、?;撬帷⒘蛩彳浌撬?,多種礦物質(zhì)及維生素等。但因養(yǎng)殖方式等問題,食用安全目前具有爭議。建議 ④其它: 花生:含有蛋白質(zhì)、脂肪、糖類、多種維生素以及多種礦物質(zhì),并含有8種人體所需的氨基酸及不飽和脂肪酸、卵磷脂、膽堿、胡蘿卜素和粗纖維等。具有防癌的功效?;熁颊呖梢赃x擇鹽水花生。 香菇:富含維生素B族、鐵 、鉀、維生素D原等,建議晾曬后,切丁煮湯,可以加入胡蘿卜丁、豆腐丁、蔥花煮湯。 竹筍: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氨基酸、維生素、脂肪、糖類、礦物質(zhì)、胡蘿卜素等。也是化療患者較好的選擇之一。 南瓜:含有多糖、胡蘿卜素、礦物質(zhì)、氨基酸、淀粉、維生素,具有防癌、通便的作用,可以煲湯熬粥,也是良好的食物之一。 也有一些不適合化療患者的食物,主要是含5-羥色胺的食物,常見食物有香蕉、核桃和茄子。也應少食含有色氨酸的食物,常見食物有小米、腐竹、豆腐皮、蝦米、紫菜、黑芝麻等,但并非禁忌,如患者有意愿吃這些食物,可以少量給予。
乳腺癌病人術后,應盡早指導患者進行術后的康復功能鍛煉,幫助和督促病人對肢體皮膚的保護,不要搔破,避免肢體操持重物。 1、部分手術后患者,或因術后功能鍛煉執(zhí)行力不夠,沒有達到預期目標,可以根據(jù)情況對照手術后鍛煉的相應步驟,給詳細指導。具體方法如下: 1) 鍛煉時間:越早越好。手術后第一日起,每日進行,每日3-5次,每次5-10分鐘以感覺不累為好。 2) 第1-2天做伸指、握拳、曲腕動作。觀察肢體有無舯塊、疼痛、麻木等。 3) 第3-4天除了上面的鍛煉以外,做曲肘運動。如果患側肢體無力,可用對側手掌托住患側手腕,抬起前臂,反復進行。 4) 第5-7天從肘部開始逐步發(fā)展到肩部,即用患側手摸對側肩及同側耳廓,鼓勵病人自己刷牙,梳頭,洗臉等。 5) 第8天做肩部活動,如聳肩動作等。 6) 第9-12天可以鍛煉抬高患側上肢,一開始用對側手掌托住患側肘部,慢慢抬高,直至肩平。然后做手指爬墻運動。即:雙腿稍分直立于墻前,患肢肘部彎曲,手掌與肩同高,貼在墻上,手指彎曲沿墻壁漸漸向上爬行,直至手臂完全伸直為止,然后手臂在向下移動至原位。 7) 第12天以后,可以進行患側上肢的全范圍關節(jié)運動。練習將患側手掌置于枕后,開始低頭位.慢抬高頭部,逐漸抬頭挺胸位。然后聯(lián)系以下動作:a.劃圍運動:取一根繩子,一端系門柄或者其他物體上,另一端握于患側手中,棉隊物體一畫圈方式轉(zhuǎn)動做圓周運動,有小到大,有慢到快?;嗊\動:在高于頭部的橫竿上搭一跟繩子,雙手各持一端,首先用健側手將繩子往下拉,使患側肘部手臂抬高,直至到達稍感不適,然后抬高健側手臂,使患側手臂自然下降。如此反復,以做滑輪運動。 2、鍛煉的注意事項:堅持鍛煉,要有計劃,有目的,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如果術后沒有完全按規(guī)范來鍛煉的,可以對應以上步驟,按下一步跟上。鍛煉時,要注意防止照射皮膚的拉傷,撕裂,注意根據(jù)情況調(diào)整力度和進度。 3、其他注意事項:不可在患側手臂進行靜脈輸液和穿刺;避免患側肢體搬動、提拉過重物體;不宜在患側測量血壓,避免皮膚受損,防止腫脹。
總訪問量 165,081次
在線服務患者 135位
科普文章 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