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介紹
口腔科的歷史最早可以源溯于1963年在醫(yī)院門診部成立的口腔診室,當時僅為李德春醫(yī)師一人,主要開展簡單的拔牙、補牙、鑲牙以及風火牙痛的診治工作。設備也很簡陋,只有幾把拔牙鉗,幾瓶外用藥和一套“皮老虎”。1968年8月,開展了首例牙齦瘤切除術。同時開展除阻生牙的拔除手術。1970年6月實施了第一例甲狀舌骨瘤切除手術。1982年口腔科正式成立,有醫(yī)師三名。主要設備有:油泵式牙科椅、牙科電鉆、打磨機、齒科壓榨器、無縫冠機、齒科熔金器等。能開展錘造冠各固定橋修復技術。當年治療口腔病人達5534人次。1985年口腔科有醫(yī)生5人,能開展唇腭裂修補術。1987年開展了全口牙修復技術和齲齒的銀汞充填術。1990年醫(yī)院購買了北京產(chǎn)柜式渦輪機一臺,牙齒治療進入無痛時代。1994年醫(yī)院購進牙科綜合治療機和光固化機各一臺。開展了根管管治療技術和牙周手術。1996年購買了銀汞調伴機,開展了塑化治療技術,牙頜畸形的活動矯治技術。1997年開展了雙側唇腭裂修補術以及頭頸部腫瘤手術。1999年開展了烤瓷冠和烤瓷橋修復技術。2006年開展了直絲弓MBT矯治技術,頜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手術。2007年美國“微笑列車”慈善基金會確定該院為唇腭裂手術定點醫(yī)院。2008年開展了TIP-EDGE直絲弓矯治技術,傳動直絲弓矯治技術。2009年全省“光明、微笑”民生工程啟動,全年完成唇腭裂手術98例,受贛州市委、市政府表彰。2010年口腔科有醫(yī)生4人。其中,副主任醫(yī)師1人、主治醫(yī)師1人、技師1人、技士1人。能開展前后牙根管治療技術,牙周手術,口腔粘膜病診療技術,唇腭裂修補術,頭頸部腫痛手術,頜骨骨折切開復位堅固內固定手術,顳頜關節(jié)疾病診療技術。能開展全口牙修復、牙體缺損和牙列缺失的活動和固定修復技術,烤瓷冠、烤瓷橋修復、貴金屬瓷冠、金瓷冠修復,套筒冠、精密附著體修復,青少年和成人牙頜畸形的活動和固定矯治技術、方絲矯治、MBT直絲矯治、TP-Edge差動直絲弓矯治,功能性矯治等技術。科里的主要設備有:油泵式牙椅、電腦綜合治療椅、法國P5超聲潔牙機、光固化機、銀汞調拌機、點焊機、真空加壓菌機、牙科X光機等一大批先進設備。經(jīng)過幾代人的共同努力,口腔已發(fā)展壯大成醫(yī)院必不可少的臨床科室,是全市的牙病醫(yī)療和防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