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介紹
哈醫(yī)大二院核醫(yī)學科(前身為同位素室)始建成于1959年,是全國最早進行放射性核素診斷與治療的單位之一,也是全省最早成立核醫(yī)學科的單位。1960年開始碘-131治療甲亢、磷-32敷貼治療皮膚疾病等核素診斷治療工作。1989年引進了省內第一臺SPECT,2000年在省內引進了第一臺雙探頭SPECT,2008年又在東北地區(qū)引進了第一臺診斷型SPECT/CT同機融合顯像儀,使科室的技術水平進一步提高并居國內先進水平和省內領先的地位。經過幾十年的發(fā)展和幾代人的努力奮斗,科室有了長足的發(fā)展。目前科室有醫(yī)技人員14人,其中主任醫(yī)師/教授3人,副主任醫(yī)師/副教授2人,主治醫(yī)師2人,住院醫(yī)師1人,副主任技師1人,主管技師4人,主管護師1人?,F科室除了擁有SPECT外,還擁有化學發(fā)光議,放射免疫分析儀,多功能測定儀等。開展的主要診療項目有:甲狀腺門診、核素治療、體外免疫分析和SPECT顯像等。
一、甲狀腺門診(1)碘-131治療甲亢:核醫(yī)學科始建于1959年,便開始用碘-131治療甲亢已有50余年的歷史,在國內具有較高的知名度,治愈了大量的甲亢患者。碘-131治療甲亢安全有效,經濟、簡便,治愈率高,可以達到根治的效果。目前國內外的學者認為碘-131治療甲亢是目前治療甲亢的首選方法,其中包括用中、西藥治療無效、復發(fā)、過敏,手術后復發(fā),甲亢伴心臟病,甲亢伴白細胞減少,甲亢合并肝、腎功能損害,甲亢伴周期麻痹,甲亢伴糖尿病,結甲伴甲亢,甲亢伴突眼,高功能腺瘤,以及青少年和兒童甲亢。經過國內外60余年的研究實踐證明碘-131治療甲亢不影響病人的生育,是目前最安全、簡便、經濟、治愈率最高的一種方法。碘-131治療個別病例可能出現甲減,在我科治療的甲減發(fā)生率為4-5%。但經左旋-T4(優(yōu)甲樂)治療后,病人甲狀腺功能可保持正常,可以正常生活,不影響妊娠和分娩。對于適合碘-131治療特別是有血液、心臟病等嚴重合并癥者,宜及早用碘-131做根治性治療。我科有國內先進的醫(yī)療設備(飛利浦公司SPECT/CT和美國雅培公司的化學發(fā)光儀)可以快速正確診斷甲狀腺疾病,如甲亢、亞急性甲狀腺炎、橋本氏甲狀腺炎、甲狀腺腫瘤等。(2) 碘-131治療分化型甲狀腺癌及轉移灶:甲狀腺癌可發(fā)生淋巴結、肺、骨、腦等遠處轉移,約80%為分化型甲狀腺癌(乳頭狀、濾泡狀、乳頭-濾泡混和型)。分化型甲狀腺癌通過外科手術切除加碘-131內放射治療,治療后用甲狀腺激素替代治療可達到清除微小殘留病灶及轉移灶,防止腫瘤復發(fā)的目的。碘-131治療對晚期不能手術的病人也有一定療效。
二、其它核素治療項目 (1)利用鍶-90敷貼器治療皮膚毛細血管瘤、瘢痕增生、局限性神經炎、局限性慢性濕疹等皮膚疾病,療效好,方法簡便;翼狀胬肉、角膜移植后新生血管等外眼疾病。(2).Sr-89 治療骨轉移性疼痛,有效率達85%。
三、體外標記免疫分析開展項目:甲功系列5項;性激素系列6項及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β2-微球蛋白;腫瘤標志物檢測包括(1)第三代前列腺特異性抗原,游離前列腺特異性抗原,用于前列腺癌的檢測。(2)與乳腺癌相關抗原(CA-153),用于乳腺癌、卵巢癌檢測。(3)與卵巢癌相關抗原(CA-125),用于卵巢癌、肺癌檢測。(4)與消化道腫瘤相關抗原(CA-199),用于胰腺、膽道、胃腸等消化道腫瘤的檢測。
四、SPECT臟器顯像:甲狀腺顯像、全身骨顯像、腦血流灌注顯像、心肌灌注顯像(靜態(tài)、負荷)、腎動態(tài)顯像、肝血池顯像、肝膽道顯像、消化道出血顯像、胃粘膜異位顯像、肺灌注顯像、骨髓顯像、淋巴顯像等。
該科室擁有東北三省唯一一臺SPECT/CT同機融合顯像儀器,它是當今世界最先進的醫(yī)學影像設備之一,它是將SPECT和多排螺旋CT集成到同一臺設備中,使功能、代謝、解剖顯像同時完成。針對SPECT/CT的特點,我們已先后開展了單發(fā)骨病變的良惡性鑒別診斷、肝血管瘤的鑒別診斷,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心臟衰減校正、碘-131掃描尋找甲狀腺癌轉移灶的鑒別診斷等工作,并正積極探索SPECT/CT在其它疾病中的應用價值,以更好的為臨床診療服務。SPECT/CT同機同體位采集可避免因體位變動而導致的功能圖像與解剖圖像錯位融合,消除了功能圖像與解剖圖像由于檢測時間差而造成的不一致,使得一幅圖像中可以同時反映病灶的病理生理變化及形態(tài)結構,可以早期診斷病變的位置和性質,大大提高了診斷的準確性。
同時,多年來科室曾承擔或主持國家級及省部級科研課題或教育科研課題等30余項;發(fā)表國際、國家級及省級論文100余篇;主編著作5部,參編8部;主編衛(wèi)生部醫(yī)學視聽教材2部,參編高校教材5部;獲國家科技大會獎、省部級科技成果獎、省教育科研成果獎和省醫(yī)療新技術獎等30余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