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海峽都市報。 本報訊 小孩子、中青年都受到頸椎病的困擾,而老年人隨著肌體的老化,也會出現(xiàn)頸椎病的問題。 昨日,記者從福州多家醫(yī)院了解到,榕城不少老年人出現(xiàn)記憶力減退、健忘等一些癥狀后,馬上去看神經(jīng)內科,卻被查出,原來病根在頸椎。一些原本需要手術的頸椎病,因沒有及時得到治療,有的人甚至出現(xiàn)高位截癱等嚴重后果。 脊髓被壓迫頭暈手腳麻 “真沒想到后果這么嚴重,差點高位截癱?!闭f這話的是72歲的王老伯,他剛做完頸椎手術半個月,還在住院治療。 他說,10年前感覺到經(jīng)常頭暈、手腳麻痹、健忘,當時查出脊髓型頸椎病,醫(yī)生建議要手術治療,但他卻覺得頸椎病不是大問題,就沒有動手術。 王老伯說,因常年承擔著書籍撰寫任務,每天長期伏案,也免不了熬夜。肩膀酸痛、手腳麻木時,就經(jīng)常去醫(yī)院做針灸、按摩、理療、藥物貼敷等,但是病情沒有好轉。10年來癥狀越來越嚴重,從去年底開始,走路很不穩(wěn),好像踩在棉花上,深一腳、淺一腳。有時候從座位上站起來,身體搖搖晃晃很不穩(wěn)當,最嚴重的時候會摔倒。 醫(yī)生檢查后發(fā)現(xiàn),王老伯的脊髓已被壓迫得很嚴重了,再不治療就會有大小便失禁、甚至高位截癱的危險。 手術要及時恢復效果好 福建協(xié)和醫(yī)院骨科劉文革主任告訴記者,脊髓型頸椎病是椎間盤突出、韌帶鈣化等退變,直接造成對脊髓的壓迫。加上長期姿勢不良等因素,導致脊髓缺血,出現(xiàn)功能障礙。 “有些老年人突然摔倒,很可能再也站不起來了?!眲⒅魅握f,這種問題需要及時手術,不要認為年齡大就不需要。他說,這種脊椎病在發(fā)病初期并不明顯,有肩頸頭痛、嘔吐、手腳麻痹等癥狀,也會誤診為神經(jīng)性疾病。嚴重時會出現(xiàn)雙腳無力,抓東西容易掉落、靈活性降低等癥狀。確診之后最好及時手術,現(xiàn)在技術比較成熟,廣泛應用了微創(chuàng),恢復得也更快。 伏案每半小時要適當運動 頸椎病的發(fā)病率越來越高,和長時間的伏案工作及使用電腦、駕車、高枕、睡軟床等諸多因素有關。電子產(chǎn)品的高密度普及,使得人長時間保持單一姿勢,從而加速了頸、腰椎疾病的發(fā)生。 對此,劉教授介紹,長期伏案工作的人要每半個小時、一個小時站起來活動,活動時可以做一些頸部運動操。而青少年,則要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坐姿、睡姿、站姿,減少電子產(chǎn)品使用時間。老年人的頸椎本身也在肌體老化過程中,平時要適當運動,不要長時間坐著看電視或者讓頭部保持固定的姿勢。 他說,頸部疾病的運動鍛煉目的是增加頸椎關節(jié)活動度,增強頸部相關肌肉力量,增強脊柱穩(wěn)定性。除以下醫(yī)療體操外,還可針對不同肌肉群進行懸吊運動訓練以提高肌肉力量、增加關節(jié)穩(wěn)定性及神經(jīng)對肌肉的控制能力。也可選擇太極拳、游泳、快步走等作為日常鍛煉方法以提高心肺功能及頸項腰背部肌力量。 推薦頸椎導引操分別有三組動作: 1.蒼龜縮頸:如烏龜將頭頸縮回軀體一樣。雙臂下垂,置于體后,同時極度聳肩、擴胸,頭頸后仰,下縮,兩目直視頭頂正上方,使項背部肌肉強力收縮持續(xù)5秒鐘,然后完全放松回位。連續(xù)做30次為1組,每日早晚各做1組。 2.白鵝引頸:如天鵝伸展長頸吞食。在矢狀面上以下頦引領頭頸,做前伸、后縮的環(huán)狀活動。連續(xù)做30次為1組,每日早晚各做1組。 3.大鵬展翅:雙臂外展,雙手十指交叉,掌心扣于頭后部,肩臂向前下用力壓頭、頭項部用力后仰,以相對抗。持續(xù)5秒鐘,然后完全放松回位。連續(xù)做30次為1組,每日早晚各做1組。
近半年,24歲的南平小伙阿明(化名)站不得,走不得,甚至不能挺胸抬頭。,我們通過檢查發(fā)現(xiàn),他有嚴重的頸椎病——頸椎反弓,若不及時手術,可能癱瘓。這很可能是他經(jīng)常低頭玩手機引起的。 阿明剛出院,他很懊悔地說,5年前,他買了第一部智能手機,從此就著了迷,尤其是近幾年,他沒有固定工作,每天至少玩5、6小時手機,連吃飯、走路都低著頭玩?zhèn)€不停。半年前,他的雙腿發(fā)麻,走路像踩著棉花,一開始,他沒在意。不料,癥狀越來越嚴重,盡管年紀輕輕,但他走路時需要父親扶著,才能保持身體平衡。到了夜里,他輾轉反側,怎么也睡不著。 我們通過詳細檢查后,發(fā)現(xiàn)他的頸椎后凸畸形、脊髓損傷,伴雙下肢不全癱。X光片、CT、MR影像學顯示,阿明的頸椎椎管狹窄合并嚴重后凸,已壓迫了脊髓,才導致雙腿麻木、行走不穩(wěn),頸椎活動度差。若不盡快手術,病情繼續(xù)進展,可能導致癱瘓,但頸椎后凸畸形矯形是脊柱外科的大手術,因為頸椎的緩沖空間已很有限,手術和麻醉的風險都很大,稍有不慎會造成神經(jīng)損傷加重。 我們的團隊分兩次,分別從頸后、頸前給阿明做了手術,先從頸后方打開椎板,把頸椎管的容積擴大,用3塊2厘米鈦板固定,再從頸前部用微創(chuàng)切口切掉椎間盤,恢復患者的生理曲度,解除了神經(jīng)壓迫。住院半個多月,術后拍片顯示,他的頸椎后凸畸形被“拉直”,還恢復了生理性前凸?,F(xiàn)在出院的他行走自如,不再需要別人攙扶,終于能昂首挺胸做人了。 正常情況下,人的頸椎曲度應該是正C型,如果沒有生理彎曲,甚至向相反的方向彎曲,稱為反弓,反弓的頸椎曲度是個反C型。近年,越來越多人頸椎曲度變直和反弓,其中不乏中、小學生,嚴重影響了青少年的健康發(fā)育。 腫瘤、創(chuàng)傷、發(fā)育不良都可能引起頸椎反弓,高枕靜臥看書、臥高靠背看電視以及長時間上網(wǎng)、搓麻等不良的生活習慣,長時間會造成頸部肌肉的勞損無力,導致曲線前凸日漸減少,變直甚至反弓。阿明存在發(fā)育性頸椎管狹窄,長時間低頭玩手機猶如火上澆油,導致頸后部肌肉勞損,無法維持頸椎的曲度,就像吊橋的懸索斷了,橋就傾斜崩塌。 頸椎反弓,可能沒有臨床癥狀,但會引起很多疾病。首先是頸椎動脈受壓,會引起大腦供血不足,其次是神經(jīng)受壓,產(chǎn)生神經(jīng)根性病變或交感、神經(jīng)系病。常見肢體麻木、惡心嘔吐、頭暈頭痛,重則不能仰視,不能平視前方,還可能影響吞咽和呼吸功能,甚至引起癱瘓。 因此,大伙應盡量少低頭玩手機,保護好頸椎。一旦發(fā)現(xiàn)頸椎后凸畸形,應及時就診。
總訪問量 3,669,327次
在線服務患者 4,414位
科普文章 113篇
領導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