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療和移植究竟該如何選擇?朱駿主任答淋巴瘤患者問
自上周整理推送王教授答淋巴瘤患者問以來,得到了很多患者的回應,表示能從中學到很多淋巴瘤方面的知識。今天是第17個世界淋巴瘤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我們特別整理答淋巴瘤患者問——朱主任篇,供廣大患者及家屬參考。Q1:我母親75歲,被確診為B細胞淋巴瘤,病灶在腿部,具體分型還沒有出來?,F(xiàn)在面臨著二次化療做還是不做的問題。7-8月份發(fā)展較快, 如果舍棄化療,直接做自體移植的話,是否合適?朱主任:首先,病理診斷很重要,比如同樣是B細胞淋巴瘤,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和小B細胞淋巴瘤,治療的策略完全不一樣。所以,具體的治療策略要基于病理報告、對患者全身狀態(tài)的評估、病情分期等因素來決定整體的治療方案。你母親病情進展比較塊,一般不會是惰性的淋巴瘤,在分型沒有出來之前,可以先按侵襲性淋巴瘤方案治療,后面再根據(jù)病理結果進行相應的調整。自體移植需要先通過化療達到最佳療效后才考慮,一般不會舍去化療直接做移植。Q2:我是原發(fā)中樞大B細胞淋巴瘤,2018年放療以后,這兩年一直就保持復診,最近做磁共振出現(xiàn)異常信號,伴有周圍水腫,接下來是否需要移植?什么狀態(tài)下適合移植?朱主任:這種情況下,我們首先要判斷這個水腫的意義,是否是腫瘤引起的,建議做一個PET-MRI,如果有異常信號伴葡萄糖代謝的增高,說明有可能是腫瘤引起的復發(fā),則需要開始抗腫瘤治療。中樞的淋巴瘤,我們一般建議先是通過化療控制腫瘤,盡可能達到原發(fā)病緩解狀態(tài),好比是進行除草,先把草割干凈,然后做一次大劑量化療后的自體造血干細胞解救,也就是我們說的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移植就相當于是一個除根的過程,目的是原發(fā)病能達到根治的效果。Q3:NK—T型鼻型淋巴瘤,化療3次后采干,采干以后,再化療了2次,一共化療了5次?;?次后的評估是1分, 5次化療之后進行了自體移植,現(xiàn)在自體移植已經半年了,復查結果挺正常的,但是聽說這個復發(fā)率蠻高的,如何預防復發(fā)?是否可以用PD1鞏固治療?朱主任:在目前穩(wěn)定的情況下最重要的是做到密切監(jiān)測。主要是監(jiān)測原發(fā)病灶,一旦有問題可以盡早發(fā)現(xiàn),我們可以早點采取干預措施,還有機會把它治愈。比如病灶發(fā)生在鼻子,可以定期去專科醫(yī)院做鼻內窺鏡,看看里面有沒有新生物。也可以每三個月進行B超復查,觀察淋巴結大小,EB病毒也可以保持2-3個月查一次的頻率。目前如果已經達到了緩解狀態(tài),現(xiàn)在沒有必要再用PD1進行鞏固,如果將來復發(fā),可以作為二線治療選擇方案之一。Q4:因為疫情原因,出入醫(yī)院有一定的限制,采了干不能很快進到移植艙,有可能需要等待半年才能移植。這種情況要不要進行鞏固治療?在等待期間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朱主任:這個需要看之前是一個什么狀態(tài),如果說是復發(fā)之后,經二線治療后達到PR或者CR,那么一般來說等不了很長時間,這種情況下是要盡快做移植作為挽救治療;如果說是因為其它的一些客觀原因暫時做不了移植,期間還是需要化療來進行一個鞏固維持。此外,對于一些高危的淋巴瘤,經過一線治療后就已經達到完全緩解,只是把自體移植作為一個鞏固的話,那么推遲兩三個月問題不大,并非一定需要用化療進行鞏固。Q5:惰性淋巴瘤,平時一般靠吃藥維持,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需要特別注意的嗎?如果出現(xiàn)很明顯的副作用,包括皮疹,血象低下,是否需要停藥或者減量?朱主任:每個藥的臨床應用都有規(guī)范,比如出現(xiàn)皮疹、出現(xiàn)骨髓抑制,到什么程度需要減量、到什么程度需要停藥,一般都有明確的規(guī)定。假如如果只是輕微的皮疹,可以通過一些抗組胺的口服藥物、抗過敏的外用藥物進行控制,至于是不是要減量或停藥,我們需要對藥物的療效和副作用之間做一個權衡,不能因為有一點副作用,就停掉對身體腫瘤很有療效的藥。假如經過醫(yī)生評估機體對抗腫瘤藥因為副作用無法耐受的,也要考慮換掉。Q6:治療期間合并感染,包括隱球菌感染,因為需要抗感染,會導致治療周期的延長,對于合并感染的患者,您有什么建議?朱主任:這個確實是很矛盾的問題。很多人做完化療之后,可能會出現(xiàn)白細胞降低、容易發(fā)生感染,出現(xiàn)感染后又會影響抗腫瘤治療的按時完成。這個時候預防工作尤為重要,在化療后根據(jù)患者情況,尤其是對于既往出現(xiàn)過粒細胞缺乏伴感染的患者,可以在化療后給患者使用長效升白針做一個預防,盡量減少白細胞下降的程度,避免發(fā)生感染,影響治療周期。Q7:朱主任,我想請教下,怎么去評估適合做自體移植的適應癥?朱主任:對于淋巴瘤患者,我們一般會參考IPI積分,這個評分的參考指標包括淋巴瘤分期,血LDH的高低、年齡、體能狀態(tài)等,分值越高,說明復發(fā)風險越大,預后越差,如果評到高危,說明將來復發(fā)的危險比較高,這個時候我們是建議一線治療緩解后做自體移植作為一個鞏固,目的是盡可能地把腫瘤殘余進一步的消滅,斬草除根,減少將來復發(fā)的風險。另外一種情況是對于某些類型治療后復發(fā)或者是難治性的淋巴瘤,只要腫瘤對化療還敏感,我們還是可以考慮自體移植來增加治愈率。Q8:朱主任,您好,我先生初次診斷為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用了R-CHOP方案打了三個療程,中期評估是4分,效果不好,被高度懷疑是伯基特淋巴瘤,現(xiàn)在第4個療程結束42天以后,CT做出來比中期還不好,評分是5分,其他醫(yī)院建議我們做異體干細胞移植,您怎么看?朱主任:這種情況下建議重新取淋巴結做病理復查,如果確定是伯基特淋巴瘤的話,這種屬于高度侵襲性淋巴瘤,治療原則是增加化療強度、縮短化療間隔。如果對常規(guī)化療不敏感,自體移植估計效果也不會好,確實要考慮做異基因移植,這樣才能使腫瘤能得到比較滿意的控制,如果淋巴瘤還在進展的話,可考慮用CAR-T橋接移植,達到有效抗腫瘤的效果。Q9:朱主任好,我老公是T細胞淋巴瘤,伴有EBV陽性的B細胞性母細胞單克隆性增生,這個病怎么治?經常會發(fā)燒,是什么原因?朱主任:發(fā)燒是EB病毒感染相關疾病的一個特點,EB病毒感染相關的T細胞淋巴瘤,可能最終還是需要靠異基因移植來治愈,但因為患者已經70歲,所以治療相關的風險也相對較大,在目前沒有特別適合的方案下,可以嘗試用PD1抗體治療。
朱駿 上海閘新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 血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