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狀皰疹有什么臨床表現?
典型表現發(fā)疹前可有輕度乏力、低熱、納差等全身癥狀,患處皮膚自覺灼熱感或者神經痛,觸之有明顯的痛覺敏感,持續(xù)1~3天,亦可無前驅癥狀即發(fā)疹。 好發(fā)部位依次為肋間神經、頸神經、三叉神經和腰骶神經支配區(qū)域。 患處常首先出現潮紅斑,很快出現粟粒至黃豆大小的丘疹,簇狀分布而不融合,繼之迅速變?yōu)樗挘挶诰o張發(fā)亮,皰液澄清,外周繞以紅暈,各簇水皰群間皮膚正常;皮損沿某一周圍神經呈帶狀排列,多發(fā)生在身體的一側,一般不超過正中線。 神經痛為本病特征之一,可在發(fā)病前或伴隨皮損出現,老年患者常較為劇烈。 病程一般2~3周,水皰干涸、結痂脫落后留有暫時性淡紅斑或色素沉著。 特殊表現1.頭面部帶狀皰疹 系病毒侵犯三叉神經,皰疹分布于額頭,眼眶周圍,鼻旁等。見于老年人,疼痛劇烈,可累及眼神經導致視物模糊,角膜形成潰瘍性角膜炎。 2.耳帶狀皰疹 系病毒侵犯面神經及聽神經所致,表現為外耳道或鼓膜皰疹。膝狀神經節(jié)受累同時侵犯面神經的運動和感覺神經纖維時,可出現面癱、耳痛及外耳道皰疹三聯征,稱為Ramsay-Hunt綜合征。 3.其他不典型帶狀皰疹 與患者機體抵抗力差異有關,可表現為頓挫型(不出現皮損僅有神經痛)、不全型(僅出現紅斑、丘疹而不發(fā)生水皰即消退)、大皰型、出血性、壞疽型和泛發(fā)型(同時累及2個以上神經節(jié)產生對側或同側多個區(qū)域皮損);病毒偶可經血液播散產生廣泛性水痘樣疹并侵犯肺和腦等器官,稱為播散型帶狀皰疹。
王超 雄安宣武醫(yī)院 疼痛診療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