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前沿
發(fā)表者:戴慶生 人已讀
成人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其病因多樣化,確切的發(fā)病機制不詳,致殘率高。目前仍是世界骨科界的一大頑癥,層出不窮的治療手段也暗示著其治療尚難以理想。由于患者年齡不同,修復方式和能力的差異,壞死面積不同和位置各異,診斷時分期不一,因此全世界范圍尚無單一診療方法能治愈所有的股骨頭壞死。哪些病人適合保守治療,有哪些方法,結果如何?
保守治療適應癥:診斷為早期股骨頭壞死傾向保守治療,主要針對:①0期、Ⅰ期、Ⅱ期,中青年人,壞死面積小于30%、最好小于15%,壞死區(qū)位于內側或中央,這些病人的股骨頭尚存修復能力;②對外側區(qū)小的壞死選擇保守治療要慎重、并密切觀察病情變化;③老年患者,65歲以上,由于身體狀況較差,術后并發(fā)癥多,在患肢疼痛不是很嚴重,功能中度受限者;④另外對一些有手術禁忌癥病人也可采用一些中醫(yī)療法。目前對早期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是保守治療還是手術干預仍存在很大爭議。
保守治療方法:①觀察治療、限制性負重;②藥物治療:西藥:降脂藥、抗凝藥、血管擴張藥、雙磷酸鹽類,中藥:丹參酮、川芎素、葛根素、丹參-紅花注射液等,辨證論治的不同方藥;③物理治療:電刺激、高能沖擊波、高壓氧等;放射介入:
1、觀察治療、限制性負重:Hernigou et al回顧了40例MR確診為小的、無癥狀I 期股骨頭壞死病人進行觀察,隨訪11年88%進展為有癥狀、73%顯示塌陷。從這個研究中得到重要信息:小損傷最終也會塌陷,預防性的手術干預可慎重考慮。在對一組819例股骨頭壞死病人給予限制性負重,結果很差。隨訪34個月,80%失敗,4年后出現(xiàn)股骨頭塌陷和關節(jié)炎,大部分病人在短期內需要髖關節(jié)置換。結論是限制性負重治療股骨頭壞死是不適當的,只能作為輔助手段。
2、藥物治療:目前治療股骨頭壞死全世界都沒有“特效藥”,也沒有特殊的預防辦法?,F(xiàn)在所用的中藥和西藥治療都是針對已知的、不同的病理生理環(huán)節(jié)進行干預,而不是針對病因-發(fā)病機制。
①凝血異常相關的藥物:血管栓塞是股骨頭壞死發(fā)生的病理生理途經,針對高凝狀態(tài)、纖維蛋白溶解低下、有血栓形成傾向的患者。西藥有司坦唑醇(康力龍)、華法林、低分子肝素和依諾肝素等。藥物可直接作用于股骨頭壞死區(qū),早期應用可阻止或延緩股骨頭壞死的進展,促進壞死區(qū)愈合。Glueek對23例Ⅰ、Ⅱ期病人采用依諾肝素治療,60mg/日,共12周,隨訪2年以上,14例無進展,9例失敗。
②血管擴張劑:伊洛前列腺素作為血管擴張劑已用在股骨頭壞死。據報道,17例早期股骨頭壞死用此藥治療后一年后有改善。
③降脂藥:激素和酒精誘發(fā)高血脂是股骨頭壞死的危險因素,股骨頭壞死病人60~85%血脂升高。他叮類藥物可降低血脂水平和解除激素誘導骨祖細胞向脂肪細胞轉化。據Pritchett報道,在284例接受激素治療的病人中,服用他叮類藥物隨訪5年,僅1%病人(3例至少5年后)發(fā)生股骨頭壞死,而服用激素發(fā)生骨壞死發(fā)病率是3~20%。 Pritchett推薦在開始服用激素前,就要服用他叮類藥物,防止骨壞死和骨質疏松。
④治療骨質疏松藥:雙磷酸鹽制劑抑制破骨細胞活性,減少骨吸收,使成骨細胞成骨。股骨頭壞死基于骨破壞、骨吸收增加,導致股骨頭塌陷,雙磷酸鹽制劑對修復有幫助,理論上減慢股骨頭壞死的進展。目前國內外已廣泛應用,已有肯定療效的報道。Agarwala et al 在一組 60個病人,100個病髖應用阿侖磷酸鈉治療。病人疼痛、致殘分數、站立、和行走時間、髖關節(jié)運動范圍都有明顯改善。隨訪X線片,采用Ficat and Arlet 分期,一年分期進展率14%,兩年進展率28%,兩年以上54%。
Agarwala et al 認為阿倫磷酸鈉不能治愈股骨頭壞死,但阿倫磷酸鈉能明顯延緩疾病的進程,改善運動范圍、減輕骨髓水腫和關節(jié)滲出、很好的疼痛減輕、其次減少止痛藥的應用和延緩外科手術。
⑤中醫(yī)中藥治療:中醫(yī)認為股骨頭壞死屬“骨痹”乃六淫致病,外感寒濕。中醫(yī)治療股骨頭缺血性壞死,以補益肝腎、活血化淤為基本方法,只適用與股骨頭壞死的初期患者,仍屬探索階段,并且具有不確定性的因素。
活血化淤改善微循環(huán)的藥物,目前國內中藥組方較多。主要為丹參和川芎嗪等,它們主要作用機理主要為抑制血小板釋放,減輕血管炎性反應,解除血管平滑肌痙攣,降低全血和血漿黏度及紅細胞壓積,減少血漿纖維蛋白原的產生。現(xiàn)代研究川芎有抗栓溶栓作用。我國對SARSⅠ期股骨頭壞死患者采用活血化瘀和其他綜合治療的療效是肯定的,明顯低于國外有關自然進展顯示的塌陷。
3、物理療法:電刺激、高能沖擊波、高壓氧、放射介入
①電刺激:治療早期股骨頭壞死是一種有用的方法。脈沖電刺激對壞死區(qū)有促進成骨活動趨勢。
②高能體外沖擊波(ECSW):近十年試用于治療早期股骨頭壞死,對Ⅰ、Ⅱ期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療效是肯定的。體外沖擊波治療機制并不完全清楚,它能改善股骨頭受累區(qū)的血管供應。據臺灣王清貞報道,45例57髖分為ECSW(24髖)及髓心減壓植骨(28髖)兩組,經至少2年隨訪,結果顯示ECSW組病灶從Ⅱ期進展至Ⅲ期(股骨頭塌陷)及病灶消散的病例明顯優(yōu)于髓心減壓組。需強調的是低劑量沖擊波治療儀對ONFH無效。
③ 高壓氧、放射介入:目前認為治療早期股骨頭缺血性壞死證據不足。
即使目前沒有特效藥,藥物治療股骨頭壞死近年仍受到極大關注,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是疾病進展的末端,對病人制定保守治療通用策略很難,而且藥物治療效果目前很有限,制定個性化的保守治療方案就更困難,治療盡可能根據發(fā)病時全身狀況的不同做相應的治療。另外危險因素,如激素、酒精和炎癥性疾病是否仍然存在,這些都可能影響藥物的治療效果。藥物治療這些狀況非常深奧,目前藥物治療仍帶有探索性和盲目性。
本文是戴慶生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本文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為診斷、治療的依據,請謹慎參閱
發(fā)表于:2011-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