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后必讀
發(fā)表者:王昆 人已讀
答:在所有確診肺癌的人群中,小細胞肺癌所占比例大概在10%-15%。小細胞肺癌侵襲性很高、進展很快。很多初診狀態(tài)下就發(fā)生了轉移行為,即廣泛期小細胞肺癌。它們的預后極差,平均總生存時間只有7-10月,1年總生存率波動在20%-40%。對于少數(shù)局限期的小細胞肺癌,雖然診斷相對較早,但效果依然很差,平均生存時間也只有15-20月。
小細胞肺癌目前的主流治療是放化療。基本都是不開刀的。
免疫治療曾給過小細胞肺癌希望,而幾大藥廠手握巨資進場也給了這種希望落地的可能。但CheckMate-331結果折戟,納武利尤單抗和帕博利珠單抗相繼在小細胞肺癌上失敗,最終逼著藥業(yè)巨頭施貴寶納武單抗和默沙東的帕博利珠單抗不得不忍痛撤回小細胞肺癌的適應癥。
直到現(xiàn)在,在小細胞治療領域的新藥,只剩下PD-L1單抗抑制劑阿替利珠單抗/度伐利尤單抗在那苦苦支撐。其中,前者是IMpower 133研究,而后者是CASPIAN研究。兩者都指出,針對廣泛期小細胞肺癌,單用化療平均生存時間只有10.3月,而聯(lián)用PD-L1抑制劑則可提高治療效果。在IMpower133,是阿替利珠單抗的12.3月;在CASPIAN,是度伐利尤單抗的13.0月。多年積累、巨資投入,得到的只是3個月的總生存獲益。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想提高小細胞肺癌的治療效果,或許應該更多地綜合應用現(xiàn)有的治療手段。
聯(lián)合手術,或許是一個重要選項。從研究數(shù)據(jù)上來看,它已經(jīng)具備改善T1-2N0-1人群療效的潛質(zhì)。在治療決策上來看,手術的應用,也應該配合放化療才效果最好。在臨床經(jīng)驗上來看,面對高度侵襲性的惡性腫瘤,理應采取多學科的治療模式。在<Annals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的數(shù)據(jù)挖掘過程中,手術似乎與放化療存在協(xié)同作用。即單純放化療效果不好,單純手術效果也不行。唯有充分的手術切除,配合上積極的術后放化療,才能取得最佳的治療效果。這里,補充一個出人意料的分析結果,來自2022.3發(fā)表于<Clinical Lung Cancer>那項研究。廣泛期小細胞肺癌,接收手術依然效果更好。
本文是王昆版權所有,未經(jīng)授權請勿轉載。 本文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為診斷、治療的依據(jù),請謹慎參閱
發(fā)表于:2022-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