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03月10日
1396
0
1
-
李澤卿主任醫(yī)師 江蘇省第二中醫(yī)院 耳鼻咽喉診療中心 “癢癢,就是癢癢,神馬?讓我忍?說的輕巧,耳朵癢癢哪里忍得?。。∧闳桃粋€試試??!”耳朵一癢癢就忍不住要去掏掏,相信這是很多人的日常小動作,隨便拿個棉簽或者掏耳勺,去耳朵里搗鼓搗鼓,掏完了,就一個字:“爽!”,尤其是挖出一大坨的時候,那舒服勁兒甭提有多美了!但是,越“美好”的事物越有毒…… 你是爽了,你的耳朵也會跟你一樣爽嗎?說到耳朵,它可是我們身體重要的聽力器官,對我們而言是萬分重要的!通常來說,耳道內的菌群有自己的生態(tài)平衡,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我們保護自身免受外界的傷害,耳道內的絨毛還能夠幫助我們抵擋外界灰塵、細菌的入侵。耳垢可不是一無是處哦!人的耳朵會排泄一些耳屎和其他分泌物形成耳垢,俗稱“耳屎”,醫(yī)學上叫耵聆。外耳道皮膚和其它處皮膚一樣,也有一種皮脂腺,它是一種變型的汗腺,叫耵聆腺,構造有點類似皮膚的汗腺,專門分泌一種油脂。起初,剛從耵聆腺吐出來的分泌物,外形有點像融化的蠟,它們和皮脂腺所排出的油脂混合在一起,形成很薄的一層附著在皮膚的表面。這些原始的耳屎與耳道內的塵埃、脫落的皮膚碎屑拈在一起,干燥后就成為一小塊一小塊淡黃色疏松薄片狀耳垢,堆積在耳道里。耳垢一般為淡黃色、臘樣的碎屑,也有油性的或比較堅硬、大塊的。耳垢并不是一無是處,它其實能保護我們的耳朵。耳垢里的溶解酶混合了皮脂腺分泌的脂肪酸,能產生微酸且抗菌的環(huán)境,可以保護我們的外耳道,避免細菌或是霉菌的感染。如果人為地去干擾、去掏耳朵,反復過度掏耳朵可能會造成外耳道疼痛、瘙癢甚至損傷外耳道皮膚,引起發(fā)炎。 耳朵為啥會癢?1、因為你的耳朵進水啦我們在洗澡、游泳時,很容易把一些水、洗發(fā)水、沐浴露等其他液體流入耳朵,這些混合液體倘若無法及時被排出去,就很容易滯留在耳朵內,積存一段時間后,很容易導致炎癥的發(fā)生,讓你的耳朵出現疼痛感或者瘙癢感,甚至會發(fā)展出疾病問題,比如中耳炎。2、外耳道皮膚過于干燥耳垢對外耳道皮膚具有防水保濕功能,若是沒有耳垢,我們外耳道的皮膚會相當干燥,以及嚴重發(fā)癢,讓你耳朵越掏越癢。3、外耳道有炎癥或真菌感染外耳道皮膚比較嬌嫩,與軟骨連接比較緊密,皮下組織少,血液循環(huán)差,掏耳朵時如果用力不當容易引起外耳道損傷、感染。4、分泌物過多倘若耳朵內存有較多雜物時,這些排泄物一旦無法及時被排出來,就很容易導致耳朵出現瘙癢感。5、常見的疾病會讓耳朵瘙癢常見的如外耳道濕疹、外耳道霉菌。一部分變應性鼻炎患者也偶伴有耳朵癢感。耳屎如果不清理,會不會越來越多?不會,它會自己排出來。我們的外耳道皮膚有自動向外移行的功能,換句話說,外耳道皮膚可以將這些耳垢向外運送并排泄出去。人咀嚼、說話及張閉口(如打哈欠等)時,顳頜關節(jié)的運動帶動外耳道運動。如果你的耳垢跑到耳道比較深的地方,甚至碰觸到耳膜位置的話,很可能是你自己的問題。比如用棉花棒或者手指燈工具挖耳朵的時候,你有可能將耳垢向耳道深處推擠。什么情況下才需要清理耳朵?雖然耳垢會自己悄無聲息的自己排出來,但是多余的耳垢如果被自己掏耳朵的動作擠到了耳朵深處而形成耳垢耳垢栓塞,或者導致了炎癥,那就麻煩了。如果出現下面的癥狀,你就需要去找專業(yè)醫(yī)生幫忙處理。1、耳垢過多影響了聽力外耳道耳垢填塞,是傳導性弱聽的常見原因。當耳垢完全堵塞耳道時,有可能造成傳導性弱聽和耳朵的不適。一般耳垢特別多,在游泳或洗頭之后,水浸入外耳道都可能出現這種情況。2、耳垢過多讓耳朵特難受耳孔被耳垢堵塞,癢、悶塞感,一摁就疼,耳鳴,聽力下降,說明耳朵里有過多的耳垢需要處理。3、耳垢過硬形成了栓塞皮脂腺分泌旺盛的人;外耳道曾受損或發(fā)炎,結疤后變得狹窄。先天性外耳道較為狹窄(如唐氏綜合癥的小孩);用不適當的方法,清理耳垢的人都有可能導致耳垢栓塞。而且耳垢栓塞多半因為時間過久,耳垢已然相當硬了。這個時候醫(yī)生一般都會用軟化耳垢的溶劑來幫你掏耳朵,取出耳垢。耳朵很癢就是很想挖怎么辦?不管什么原因,一般不需要特別清理,如果實在忍不住的話,盡量使用柔軟的工具,如:消毒過的棉簽,切忌不要使用過于堅硬的物質來掏耳朵,不然很容易會導致耳朵遭受到損傷,甚至會扯掉耳朵內的絨毛。很多媽媽有強迫癥!看到娃耳朵里有耳屎,就要動手弄一弄!寶寶的耳道相對于成人來說更狹窄、更短、更??!小寶寶的鼓膜可是比蟬翼還要薄的,非常嬌嫩,如果掏耳朵不小心,還有刺傷鼓膜的危險。在給小兒掏耳朵時,如果小兒突然掙扎或刺激外耳道出現咳嗽反射,這種意外就更難免。耳垢能保護鼓膜,起屏障作用。所以我們不要隨便給寶寶掏耳朵,以免引起外耳道炎。即使是要自己動手,掏耳朵的工具不要接觸寶寶的皮膚。如果發(fā)現耳垢比較硬,可以詢問醫(yī)生,適當的使用耳滴劑軟化耳垢,再用鉗子取出。此外,不建議自己動手或找家人幫忙清理,因為不借助專用醫(yī)療工具,是看不到耳道內的情況的,以免瞎掏誤傷到耳膜,還有一點,就是不要與他人共用掏耳棒,容易有交叉感染的風險。· 特別提醒 ·日常一定要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衛(wèi)生習慣,游泳、洗澡等時間注意不要讓耳朵進水;切記不要經常掏耳朵。倘若你的耳朵瘙癢長期沒有得到緩解和改善,你就需要提高警惕了,請盡快去醫(yī)院耳鼻喉科就診,請醫(yī)生進行相關檢查,倘若耳朵內進入了細菌,且沒有及時進行治療,就很容易導致外耳炎以及中耳炎等問題,這些炎癥如不及時處理,很容易會對耳朵健康造成損傷。2020年03月09日
2753
0
2
-
2020年03月07日
2005
0
0
-
2020年03月06日
1736
0
0
-
2019年11月19日
2442
0
1
-
2019年08月12日
8
3
7
-
2019年08月12日
5
4
4
-
張海港主治醫(yī)師 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yī)院 耳鼻喉科 寶寶需要掏耳朵嗎? 掏耳朵古稱采耳,是一個古老的行當,民俗七十二行中的一支奇葩,街頭巷尾常??梢砸姷?。成年人掏耳朵是非常普遍的事情,可是兒童需要掏耳朵嗎?嬰兒需要掏耳朵嗎?常有家長抱著小寶寶來門診掏耳朵,被耳鼻喉科醫(yī)生拒絕,家長非常不理解,甚至有家長對我抱怨,我就是來掏耳朵的,為什么不能掏?還有一部分家長對寶寶掏耳朵非常排斥,直接拒絕醫(yī)生掏耳朵,讓醫(yī)生非常被動。耳屎可是老朋友了,那么掏耳朵,還是不掏耳朵,何時掏耳朵?這是一個問題。等我們了解了這個老朋友之后,就知道如何和它相處了。 耵聹來自于哪里? 外耳道皮膚角質層接近外耳道軟骨部時被耳毛的運動和皮脂腺和耵聹腺的分泌物托起,大部分的上皮細胞脫屑物和分泌物覆蓋在外耳道的外側,變成耵聹,即我們常說的耳屎。 耵聹有用嗎? 耵聹具有多種保護外耳道的特性 耵聹具有疏水性,可以防止水分(水源性微生物)滲透進入外耳道深部。 耵聹具有粘性,可以粘住粉塵、污垢、花粉等,并將其排出外耳道。 耵聹具有抗菌性,可以提供pH約為6.5的酸性環(huán)境,不僅能抑制大多數細菌和真菌的生長,還不利于昆蟲及螨蟲生長。還含有溶菌酶及免疫球蛋白,起到殺菌作用。 耵聹長什么樣? 耵聹分為干性耵聹和濕性耵聹。亞洲人種的耵聹往往較干,易碎呈片狀;非洲人和白種人多為濕性粘蠟狀,褐色油性。 耵聹需要掏嗎? 耵聹非常有用,我們一般不需要經常清除,但是出現以下兩種情況時需要清除。 影響聽力:嬰兒耵聹過多則妨礙聲波的正常傳導,進而影響語言的發(fā)育時。 檢查鼓膜:嬰兒尚不會自我表達,發(fā)生中耳炎時僅僅是抓耳朵、哭鬧,醫(yī)生需要檢查鼓膜明確診斷時。 如何清除耵聹? 這個問題有點傻,因為有人鑰匙鏈上就掛著亮閃閃的不銹鋼挖耳勺,高端大氣上檔次。還有人喜歡棉簽,隨用隨取,用完即拋,干凈衛(wèi)生。但是這些自己留著用就好了,小寶寶就不要了。門診上小寶寶鼓膜穿孔的第一兇器就是棉簽,掏耳朵時不小心戳破的。所以給小寶寶掏耳屎要注意一下幾點: 棉簽是掏不出耳屎的。小寶寶外耳道很小,棉簽進入外耳道后會把耳屎頂進外耳道深部,而外耳道深部非常敏感,小寶寶疼痛躲避時不僅容易損傷鼓膜或者外耳道,還會給醫(yī)生后續(xù)處理增大麻煩,使簡單問題復雜化。 宜選擇耵聹鉤或者膝狀鑷。這些都是精細器械,越過耵聹后勾出來或者夾出來。 光線要好,明確知道自己的器械到了哪里,夾住了什么,防止誤傷。 醫(yī)生有十八般兵器,可以幫你搞定所有的耵聹。 本文系張海港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bdsjw.cn)發(fā)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2017年04月18日
7644
0
0
-
王曉翠主治醫(yī)師 國家康復醫(yī)院 耳鼻咽喉科 嬰幼兒的外耳道是家長們幾乎不敢觸及的地方。對于外耳道的耵聹更是不知道如何處理。我知道一個例子。有個小朋友進入幼兒園之前的健康體檢,一側耳朵聽力篩查沒通過,家長非常擔心,到醫(yī)院檢查才發(fā)現有一側耳朵耵聹栓塞,耳鼻喉科醫(yī)生處理將耵聹掏出,問題解決!可是孩子的耵聹栓塞是從何時開始有的,持續(xù)了多長時間,家長根本就不清楚,因為孩子言語發(fā)育完全正常,口齒清楚,因為從來沒有關注過孩子的耳朵。還好是一側耵聹栓塞,如果是雙側的耵聹栓塞,則會給孩子造成一定的傳導性聽力損失,影響孩子的言語發(fā)育,甚至導致口齒不清。其實這些情況爸爸媽媽們自己就可以及早發(fā)現的。相反,有的家長過于關注孩子的耳朵,恨不得天天看看孩子耳朵里有沒有耵聹,有一點也要清理干凈。有的家長說:不行,我看到有一點耵聹,我心里癢,一定要把它掏出來,心里才舒服。這是兩個極端,其實都不對。首先,跟各位家長講一下耵聹是怎么來的?耵聹是淡黃色粘稠的分泌物,由位于外耳道軟骨部皮膚處的耵聹腺分泌,俗稱“耳屎”。耵聹在空氣中干燥后呈薄片狀,有的耵聹如油脂,粘稠,俗稱油耳朵。什么情況下需要清理耵聹?耵聹具有保護外耳道皮膚和黏附外物的作用,平時可借助咀嚼、張口等運動自行排出。所以耵聹不需特別清理,只有在外耳道耵聹過多,可能造成耵聹栓塞或已經造成耵聹栓塞時需要清理。對于嬰幼兒,盡量不要等到耵聹栓塞以后再處理。耵聹栓塞以后,耵聹緊靠外耳道壁,本身會對外耳道造成一定的擠壓。擠壓外耳道后,外耳道腫脹發(fā)炎,這樣就更不容易處理,而且掏耳朵時,疼痛感也會增加。嬰幼兒耵聹栓塞的危害?耵聹栓塞,聲波不能直接振動鼓膜,會造成一部分聲能的衰減,就好像在外耳道內加了一道門,聲音要通過門以后才能到達鼓膜,會造成一定程度的聽力損失。如果耵聹栓塞遇到水以后膨脹,會壓迫外耳道皮膚,導致疼痛,甚至導致外耳道炎。所以如果有耵聹栓塞,不要猶豫,及時到醫(yī)院進行處理。家長如何觀察嬰幼兒外耳道?大部分3歲以內的嬰幼兒,都不會讓醫(yī)生甚至是自己的父母看自己的耳朵。家長們也不希望就為了看看耳朵把孩子固定住。而且孩子不配合的話,醫(yī)生也不好觀察。我相信作為家長非常不愿意看到孩子歇斯底里地哭泣(作為寶媽,我能體會到家長的這種心情),所以教各位家長如何在家里自行觀察孩子的耳朵。把觀察這一段放到家里,如果出了問題,必須到醫(yī)院的時候再去醫(yī)院。這樣減少去醫(yī)院的次數,也減少了孩子哇哇大哭的次數。兒童的外耳道比成人細,彎曲也和成人不一樣,所以家長觀察孩子的外耳道時,要向后下牽拉耳廓,這樣才能看清楚外耳道的情況。還有觀察孩子的外耳道需要光源。母嬰店里有帶光源的小工具,大家可以自行購買。家長如果想觀察兒童的外耳道,如果是2歲半以內的嬰幼兒,家長可以在孩子睡覺的時候觀察,2歲半以上的孩子,首先要征得孩子的同意,和孩子好好商量,讓孩子明白觀察耳朵一點也不疼,也不會給孩子造成任何傷害,如果孩子明白了這一點,就會好好配合家長。如果家長只看到一點耵聹,則不需要處理,如果發(fā)現耵聹較多,甚至有耵聹栓塞,建議到醫(yī)院耳鼻咽喉科進行處理。觀察和清理耵聹的工具?說道清理耵聹的工具,大部分家長會想到棉簽,挖耳勺。這兩個工具是平時常用的,但我并不建議各位家長用。嬰幼兒的外耳道非常細,即使是嬰兒用的細棉簽在使用的時候也會將耵聹推得更深,這樣做表面看起來家長能觀察到的部分是沒有耵聹了,但是耵聹在外耳道越積越多,最后導致耵聹栓塞。棉簽頂部的棉花球也有可能掉到外耳道內。盡量不要用挖耳勺給孩子掏耳朵,嬰幼兒的皮膚非常嫩,用挖耳勺掏耳朵,需要借助外耳道與挖耳勺的摩擦的力量才能將耵聹掏出,這樣無疑對外耳道是一種損傷。如果家長操作能力較強,可以用小鑷子,如果處理不了,可到醫(yī)院耳鼻喉科就診。其他需要注意的問題?洗頭或沐浴時盡量避免污水流入外耳道。6個月以內的寶寶喝完奶以后,要輕拍其背部,避免漾奶,睡覺時頭偏向一側,防止漾出的奶進入外耳道。家長主要承擔觀察的任務,可以2-3個月觀察外耳道,防止耵聹栓塞的發(fā)生,一旦發(fā)生耵聹栓塞,及時到醫(yī)院就診。本文系王曉翠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bdsjw.cn)發(fā)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2017年01月09日
7323
1
0
耵聹栓塞相關科普號

劉炳瑞醫(yī)生的科普號
劉炳瑞 主治醫(yī)師
伊川縣人民醫(yī)院
耳鼻喉
116粉絲1.8萬閱讀

郝會芳醫(yī)生的科普號
郝會芳 主任醫(yī)師
銀川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兒童保健康復科
332粉絲1.7萬閱讀

張?zhí)煊钺t(yī)生的科普號
張?zhí)煊?主任醫(yī)師
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yī)院
眼耳鼻整形外科
1.2萬粉絲69.5萬閱讀